惜福福常在 随缘缘自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心存感恩,福气将不请自来

现实中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抱怨自己的不幸,以及对生活的不满。其实,并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没有发现。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不懂得惜福的人,即使幸福就在身边,他也没有能力去发现,又何谈幸福?反之,一个懂得惜福的人,他会知道珍惜眼下所拥有的每一点、每一滴的幸福,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心存感恩,因此他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中。

生活里处处都有幸福的影子,只要我们用心去追寻。人生最怕的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完全可以用诗一般的心情来重新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件人和事。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即便是苦难,你的生活仍会幸福无边;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活得绚烂。

不让爱你的人失望,人生才有希望

人生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如果我们以爱心去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爱心对待我们。感谢生活的人,生活才会给予他丰厚的回报。

一个人口渴了,他可能因发现半杯水而欣喜若狂。这是因为他感谢别人的给予。而同样口渴的另一个人,当他发现半杯水时却在抱怨,潜意识里首先是对他人的不满,为什么只给他半杯水。一个不知感恩、不懂感恩的人,肯定没有积极的心态,不会热爱人生,不会热爱工作,也不会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感恩与不满是两种情感,所关注、吸引的事物和形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感恩的人关注吸引美好的事物——感激→关注美好事物→形成积极期望→涌现积极改善→形成积极有效行动→从而造成积极结果。相反,不满的人关注吸引不满的事——厌烦→关注不好的事物→形成消极期望→涌现消极改善→形成消极行动→从而造成消极的结果。

这样,就形成马太效应:感恩的人,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有;而不满的人,越来越烦恼,越来越贫穷。把“恩”拆开,就是“因”和“心”,正因为有了一颗爱心,人们才会用真情温暖彼此的心。常怀感恩之心,会使我们心胸开阔,胸怀宽广,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感恩不是压力,不是债务负担,而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

十几年前,台湾金石堂排行榜第一的畅销书《乞丐囝仔》,短短时间就销售上百万册,书中内容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故事主人公,就是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之一赖进东的事迹。赖进东出生在一个乞丐家庭,全家十口人大多有重度残疾,全靠乞讨为生。赖进东刚刚学会走路,就跟着姐姐乞讨,四处流浪,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经常以坟地、庙宇为家,10岁之后边读书边乞讨,总共过了17年的乞讨生活。身为长子的赖进东不但肩挑全家的担子,更努力求学,发奋工作,终能娶妻生子,经营事业。人生至此,是苦尽甘来,开花结果。书中最后说:

我一直相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虽然你付出了多少不一定会得到多少,但如果你不脚踏实地努力,那么你得到的也很快会再失去,因为轻易得到的东西不会让人珍惜。今天,我愿以最谦卑的心情跟大家分享我半生的人生经历,希望读者都能喜欢这本书。而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尽我的能力筹盖一座多元化的孝亲公司、孝亲图书馆,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当然,这个心愿实现起来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完成这个梦想。

最后,我要向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献上我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过去曾经关照我的所有人士,以及我所有老师的鼓励、照顾、教诲,使我有今天。

——感谢我的老婆阿霞,感谢她愿意为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家庭牺牲自己,这么长的时间,她一直陪在我身边,无怨无悔地陪我走过这段艰辛的路程。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生我、养我,虽然两人都是重度残障,但我永远爱着他们,怀念他们。还有我最亲爱的姐姐,如果不是她卖身尽孝,如果不是她长期一直扮演我生命中的明灯,做我的精神支柱,阿进根本不可能活到今天。

——谢谢我的老板,他给我机会,让我可以在工作上一展所长。

——也要谢谢过去曾经嘲笑、侮辱过我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刺激,让我有了向上攀升的力量。

——我终可以说一声:谢谢你们,我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许。天无绝人之路,曾经的痛苦、委曲、折磨,曾经我走在遍布荆棘的漫漫黑夜长路,而终有这一天,我望见了希望,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赖进东的事迹十分感人,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最幸福,有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拥有快乐心情的人最幸福!怎样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呢?那就是让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你心情沮丧情绪低落时,想一想爱你的父母;当你悲观失望时,想一想爱你的亲人;当你失意落魄时,想一想你的爱人……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人所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无数人的参与,才能促成或悲或喜的人生。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失望,更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因为,身受无边的爱,你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你的前途才更有希望。

◆不懂得感恩的人,绝对不会有幸福和快乐。因为感恩的心是人生快乐的源泉。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领悟幸福快乐,才能真正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享受成功的人生。

最能打动人的,是细小的关怀

感恩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不仅要感谢大恩大德,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

一位老者,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一年来使自己受感动的人和事。他写道:

有一天下雨,自己打着伞过马路时,忽然一个小伙子揽着他的胳膊挽着他过了马路,没等他说声“谢谢”,小伙子又返了回去,原来小伙子是专门为了护送他的;有一次,他到大商场买东西,一位中年妇女推开厚厚的大门,等他进了门才松开手,当向她道谢时,她送给他一个温暖的微笑;在图书馆看书时,因为坐在窗户旁边,服务员热情地说:“老同志换个位置吧,窗户旁边有风容易着凉,身体可要紧啊!”这令他备感亲切;他到银行取款,出门时,保安员提醒他把钱放好,免得出现意外;他到医院看病,护士小姐把他挽扶上楼;他晚上坐公交车打瞌睡,一个女孩下车时说:“大叔,别坐过站呀,坐车睡觉容易感冒。”等等。这些虽然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小事,仍然让人十分感动。我们应该用感激的心情多说些“谢谢你”。如果我们每人时时为别人伸一把手,多说一声“谢谢”;对给别人带来不便,多说声“对不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更能体会到人间的温暖。

国内一位学者李先生到美国出差,偶然在餐厅里看到两个小朋友正在写着什么,大的十多岁,小的七八岁。李先生感到有趣,就问:“小朋友,你在写什么?”小朋友回答说:“我们在写感谢信,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李先生看到小朋友写的内容:“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很有意思。”“昨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很好看。”

李先生看了心头一震,这孩子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的大恩大德,而是让孩子在幼小心灵中感悟到点点滴滴的快乐和幸福。

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一种感恩的心情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来看待这个世界,一定会觉得周围的人很可爱,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自己也会得到回报,也会觉得很富有。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幸亏没有扎到眼睛。”

这告诉我们,感恩,是一种观察问题的视角,我们懂得感恩地生活,生活将会赐予我们灿烂的阳光。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处处一帆风顺,种种失意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旷达地去处理。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遇到风雨甚至不幸的时候,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对所遇的一切都抱有一种感激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将会使我们消除怨气,鼓起前进的勇气。

相传,古印度有位英勇无敌的王子,某次征战获得重大胜利。在盛大的庆功宴上,王子谦逊地举起酒杯,向前辈、大臣、在座的将士以及黎民百姓,一一表示感谢,甚至连为他牵马的仆人也没有忘记,这使得大家深受感动。此时,坐在他旁边的老国王提醒他:“我的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人,你还没有向他致谢呢。”王子怔了半天,也想不出,只好向父王请教。老国王郑重地说:“你的敌人。”

现实中,我们常自认为怎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平静,感到不满足。有一位白领小姐,在家受到父母和哥哥的百般照顾,丈夫对她更是呵护有加,甚至连她的内衣、祙子都是丈夫洗。她都没有一点感恩。她嫌丈夫是个体育老师,于是离婚后改嫁了一位官员。倒是过上了有车族的生活,可她要承担全部家务,甚至还要忍受丈夫的打骂,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很快苍老了很多。

我们要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是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心存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我们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我们灿烂的阳光;如果我们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没有将我们完全抛弃。

◆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人的关爱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企业的就业之恩,同事的协作之恩,上司的栽培之恩,等等,总之感恩世界种种的给予。

往好的一面想,一切都会好

人生在世,多数人的生命都是在百岁以内。在这短短几十年,却要经历各种好事、坏事,经历各种挫折、打击,尝遍酸甜苦辣。当然,我们也会经历各种快乐、幸福。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是有苦又有乐的,是丰富多彩又艰难曲折的,就像白天与黑夜的互相交替一般。快乐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快乐的人连路边的鸟儿都在为他歌唱,花儿都似专为他开放。痛苦时,落日西风,万念俱灰,睡梦中也在滴泪。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一次家中失窃,被偷去了很多东西,一位朋友知道后立即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到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不是我的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讲出了三条感恩的理由,将坏事往好处想,这不能不让我们在钦佩的同时受到启迪。

人总是避苦求乐的,都希望快乐度过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满酸甜苦辣,快乐和痛苦本是同根生。当我们快乐时,不妨留一片空间,以接纳苦难;当我们痛苦时,不妨想着往昔的快乐。

心往好处想,才能帮我们冲破黑暗的环境,打开光明的出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人生乐趣。在困顿、苦难面前,一味哭丧着脸,除了磨掉自己的锐气外,是不会赚到任何同情的眼泪的。只有颤抖于寒冷中的人,才最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也只有从痛苦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才会深深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像火车过隧道,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看到前方的光明。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星光。面对同样的遭遇,前者心中悲苦,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心往好处想,看到的自然是星光满天、一片光明。

人生的道路虽然不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乐也有痛苦,就看我们能不能抱定青山不放松,心往好处想。

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地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她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所以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相信她死后能进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

心往好处想,不论何时,不论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心往好处想,天堂和地狱就在人心中。人生可以没有名利、金钱,但必须拥有美好心情。

人的心态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化的,有时可以转好,有时可以转坏。如果你想好事时,心情就立即可以变好,如果你想坏事时,心情马上就可以变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重大的发现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成功或失败,幸福或坎坷,快乐或悲伤,完全是由人自己的心态造成的。因为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凡事从好处想,就会看到希望,有了希望才能增添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他们现在的状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许多事情他们无没摆脱,也不能往好的方向想。这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地往好的方向想过,他们总是悲观失望,有时即使有好的想法,也马上被自己否定。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凡事都往好处想,才会开心地生活。现实中有些人总是把事往坏处想,结果也使自己整天处在高度紧张、猜疑、惊恐、戒备、争斗之中,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显然与开心无缘!

“凡事往好处想”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却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哲学。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凡事往好处想,事情自然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凡事都往好处想,就会以镇定从容的心情享受生活。

◆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将快乐与人分享,是另一种感恩

生活中常常有这一类人,他无论出现在哪里,大家都喜欢他,喜欢听他说话,喜欢跟他聊天。而有的人,无论到哪里,人们都惟恐避之不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情况呢?

因为,前者懂得分享,总想将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后者总想索取,有快乐自己独享。实际上,只有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时时记得将快乐与别人分享。自私自利的人,凡事都想着自己,又怎会想着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8万多封来信中评出4个最佳答案: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经过奋力抢救,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工作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只有这样的人,世人才会给他最美妙的报答,正所谓予人快乐才能予己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源泉。为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处于快乐的包围之中。快乐是可以分享的。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我们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我们获得的东西就会越多。把幸福分给别人,我们的幸福就会更多,但是,如果我们把痛苦和不幸分给别人,那我们得到的也只能是痛苦和不幸。生活中我们如果整天以一张愁眉苦脸待人,那别人会以同样的面孔对我们,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愁容;相反,如果我们以笑脸相迎,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笑脸,我们的快乐心情也会增多。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疼爱他的儿子,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可即使这样,他的儿子却还是整天眉头紧锁、面带愁容。于是国王便悬赏找寻能给儿子带来快乐的能士。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师来到王宫,对国王说有办法让王子快乐。国王很高兴地对他说:“如果你能让王子快乐,我可以答应你的一切要求。”

魔术师把王子带入一间密室中,用一种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交给王子,然后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的一切变化,快乐的处方会在纸上显现出来。

王子遵照魔术师的吩咐而行。当他燃起蜡烛后,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纸上那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字体:“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按照这一处方,每天做一件好事。当他看见别人微笑着向他道谢时,他开心极了。很快,他就成了快乐的人。

所以,朋友们,把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和别人分享吧,分给别人的快乐越多,我们获得的快乐越多。

无论我们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看待卑微;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我们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我们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不仅表现在与人分享快乐,也表现在尽力帮助别人。

每个人都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很简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因为自私,人们不肯帮助别人,不肯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一丁点利益,结果却是害人不利己,自己失去了很多。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别人而付出的同时,快乐便会进入你的心中,相反,如果困守在自设的真空中,不肯接受帮助也不愿意付出,那很有可能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生活中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本身就会体验到快乐,因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为别人付出我们的爱心,就种下一片希望,就会有硕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尝到丰收的喜悦。

感谢苦难,是它点亮你信念的灯塔

人生有苦亦有甜。不只快乐,苦难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无法选择时请超越苦难。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旅程,如同穿越崇山峻岭,时而风吹雨打,困顿难行,时而雨过天晴,鸟语花香。当苦难当道时,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则不屈不挠,与苦难作斗争,他们是生活的强者。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强者视它为垫脚石,视它为一笔财富,他们的成绩是优秀;弱者视苦难为绊脚石、万丈深渊,被它压垮,他们的成绩是不及格。天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苦难是人生的沃土,是磨炼意志的试金石。不经三九苦寒,哪来傲雪梅香?没有曹雪芹贫困潦倒的磨难,哪里会有《红楼梦》?司马迁不忍受宫刑,就不会有举世不朽的《史记》;没有苦难,就没有激励几代人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苦难从古至今都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勇者在苦难面前永远都不会低下高贵的头。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从不向命运低头。9岁时,因为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外出赚取生活费。他远赴大阪谋职,母亲为他准备好行囊,并送他到车站。临行前,母亲饮泣地向同行的人诚恳地拜托:“这个孩子要单独去大阪,请各位在旅途中多多关照。”母亲悲凄的背影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不久,松下幸之助来到大阪,在船场火盆店当学徒,从此开始了艰苦的谋生。小小年纪,远离亲人,在那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感到孤单无助,似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有一次,店主叫住他,递给他一个五钱的白铜货币,说是薪水。他吃惊极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五钱的白铜货币,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报酬激起了他工作的狂热,也扬起了他奋斗的风帆。

靠着不可思议的欲望的支持,他变得更坚强。他不辞辛苦地打杂,磨火盆,有时,一双手被磨得皮破血流,连提水打扫的活儿都干不了,但他咬牙挺了下来。渐渐地,松下幸之助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把苦难撒向人间的时候,往往准备好了等重的回报等着勇士去拿。当苦难不期而至时,我们要视苦难为财富、为机遇,向它宣战。当你成功地征服它之后,就能拿到上帝的回报,捧起金灿灿的奖杯,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甘甜、人生的价值。

有个人去巴西旅游时,看见了一只非常美丽的海龟,它的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那只海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眨也不眨。

这个人欣赏它的美丽,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然后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繁复检验,从海运用货柜托运回了家。从巴西到自己的国家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这个人本来还担心万一这只海龟饿死了可怎么办,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是好端端的,一点问题也没有,那对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了这个人一大跳。三个月不吃不喝还能存活,真是不可思议。

过了一个月,他有天需要到南部去开个会,要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海龟,就在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一星期后,他兴冲冲地回来看海龟,可是那只海龟却已经死了,香蕉少了一把。

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完,所以撑死了自己。

这个故事让人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整整三个月,饥寒交迫之下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死了,可见困厄并不一定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这个故事还让人想起孟子说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希望远离苦难享受安乐的人,请想一想,忧患能给人带来生的勇气,而安乐却使人丧失活的斗志,别当一只“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巴西海龟!

苦难有时很残酷,它会把你一生的追求和信念一瞬间撕得粉碎,也可能对你穷追不舍,一点点地蚕食着你生命中的绿色。

但是,无论你经历过多少苦难,走过多少坎坷,你都不会一无所有,你总会还拥有一些东西,它们是你生命里最为宝贵的财产。

当命运让我们无可选择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苦难,阅读苦难,超越苦难。贾赖曾说,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荆棘编织而成的。朋友,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向苦难宣战吧!

◆苦难是必经的磨难,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生哲理,更是一种人生信仰。有了这样的信仰,无论受到多大的磨难,你都能坚强地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