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导学】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一章,所论述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第一节是一种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不考虑总供给和货币对总需求的影响,是要说明在假设总供给为既定的条件下,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第二节引入货币因素,说明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说明总供给与总需求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原理。本章难点为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及乘数的含义, 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点掌握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及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课前预习题】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及相互关系

4.简述简单国民收入模型的假设前提

5.说明乘数及其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

6.什么是IS曲线?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7.什么是LM曲线?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8.简述货币需求动机。

9.什么是IS-L M模型?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是怎样决定的?

10.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1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12.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3.总供给曲线的类型与形状。

14.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15.在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上一章讨了论国民收入如何核算,这一章讨论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即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怎样决定的。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收入—支出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

(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假设条件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是指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的经济体系,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庭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就是研究最简单的经济体系,即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经济部门的经济体系中的生产和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该模型建立在如下假设条件下。

1.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

潜在的国民收入是指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称为充分就业的状态,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就是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的。

2.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意味着资源存在着闲置,只要需求增加就可以增加产出,所以总供给可以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因而也就是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3.价格水平是既定的

价格水平既定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体系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产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时被称之为凯恩斯定律。由于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社会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保持不变。这条所谓凯恩斯定律适用于短期分析。凯恩斯也认为,他分析的是短期收入和就业如何决定。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或者说具有粘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调整的是产量,而不是价格。

4.利息率水平既定

5.投资水平既定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均衡产出条件下,经济社会总收入刚好等于所有居民和全体厂商想要有的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这就是说,企业的产量以至于整个社会的产量一定稳定在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水平上。由于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只包括居民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因此,均衡产出用公式就表示为:

Y=C+I

Y、CI分别表示实际产出、实际消费与实际投资。同时,CI分别代表居民、厂商实际想要有的消费与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与投资。因为企业的产量如果比市场的需求量多出一部分价值,多出来的这部分价值就成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或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这部分存货投资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但不是计划投资,故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产出就等于计划支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之和,但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由于均衡产出是指与计划支出相等的产出,故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就等于零。当国民经济处于均衡收入水平上时,实际收入一定与计划支出量相等。若用E代表总支出,Y代表总收入,则经济均衡条件就是E=YE=Y也表示总支出即总需求决定总收入。这一关系可以用图3-1来表示。

图3-1 支出决定收入

图中的横轴表示总收入,纵轴表示总支出。45°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假定总支出即包括总消费与总投资的总需求为100,图中的A点表示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都是100, A点也就是均衡点,表明生产总额正好等于总需求;B点表示总收入大于总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大于零,产生库存,企业就要削减生产,直到总供求相等的A点表示的100为止,实现总供求相等。反之,C点表示总收入小于总支出,社会生产额小于社会需求量,企业就要增加生产,也是到总供求相等的A点表示的100为止,实现总供求相等。当然,总支出即总需求变化了,总收入也就相应发生变化。

由于计划支出用E=C+I表示,生产创造的总收入等于计划消费与计划储蓄之和,即Y=C+S,所以均衡产出的条件就是E=Y,即

I=S

这表示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当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相等时,国民收入就达到均衡状态。

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的定义

什么因素决定消费呢?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函数就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用C代表消费,用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C=fY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会被经常用到,为书写方便,就用β代替MPC,于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表达为:

如果收入增量为极小时,边际消费倾向又可以表达为:

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引起总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是:

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故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范围是0~1之间;由于消费可能大于、等于、小于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小于1。

2.消费曲线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消费曲线表示,消费曲线包括线性的消费曲线与非线性的消费曲线。

消费与收入存在线性关系的消费函数可表示为:

C=α+βY

α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被称为自发消费,即与收入没有关系的消费,既使收入为0时借债或者动用过去的储蓄也要必须进行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β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βY之积是引致消费,这是边际消费倾向既定条件下与收入相联系的消费。C=α+β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加上引致消费。如果α=200, β=0.8,则C=200+0.8Y,即收入增加1单位,其中的80 %就被用于消费,只要知道了收入Y,就可以计算出消费者的全部消费量了。图3-2为线性消费曲线。

图3-2 线性的消费曲线

在图3-2中,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C,45°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消费等于收入。C=fY)曲线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E点是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的消费等于收入。位于消费曲线上E点左下方的点,比如A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而位于E点右上方的点,比如B点则表示消费小于收入。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OFGYb为自发消费α, BG为引致消费βYb, BYb为消费总量即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显然,消费曲线上某一段或某一点的斜率,就是边际消费倾向,所以,线性的消费曲线上任意一段或一点的斜率都相等,都等于数值不变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与该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延长,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小,即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从图中还可看到,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比线性的消费曲线的斜率大,说明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APCMPC。即使从公式看,APCMPC也是成立的。因为:

,由于αY都是正数,因而,所以APCMPC。当然,随着收入的增加,会越来越小,表明APC逐渐接近于MPC

图3-3为非线性消费曲线。同样,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C,45°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消费等于收入。C=fY)曲线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消费曲线上某一段或某一点的斜率,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曲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也是与该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E点是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的消费等于收入。消费曲线上的点比如A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B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从图中也可以看到,随着非线性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延伸,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小,即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比消费曲线的斜率大,说明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亦即APCMPC

图3-3 非线性的消费曲线

但是,与线性消费曲线相比,非线性消费曲线的特殊性在于:随着收入的增加,非线性消费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即非线性消费曲线上各点的切线越来越平缓,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小,非线性消费曲线越来越以递减的速率向右上方倾斜,这表现出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这一点在图上也能看得出来:随收入增加,非线性消费曲线在E点和45°线相交之前,与45°线的距离越来越小,而在相交之后,与45°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二)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的定义

由于Y=C+S,所以S=Y-C,故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部分。储蓄函数表示的是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其公式是:S=fY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可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收入增量为极小时,边际储蓄倾向又可以表达为: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2.储蓄曲线

与消费函数一样,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储蓄曲线表示,储蓄曲线包括线性的储蓄曲线与非线性的储蓄曲线。

储蓄与收入存在线性关系的储蓄函数可表示为:

S=-α+(1-βY

这是因为S=Y-C, C=α+βY,故:

S=Y-C=Y-(α+βY)=-α+(1-βY

图3-4表示了线性的储蓄曲线。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储蓄,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OA为-α,表示收入为0时的储蓄量,此时的储蓄是负值。这是因为没有收入时也有自发消费,即借钱消费,所以储蓄为负。B点是储蓄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收入为OB时全部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此时的储蓄为0;位于储蓄曲线上横轴以上的点,比如C点表示存在正储蓄,而位于储蓄曲线上横轴以下的点比如D点表示存在负储蓄。

图3-4 线性的储蓄曲线

储蓄曲线上任意一段弧或任一点的斜率,就是边际储蓄倾向,所以,线性的储蓄曲线上任意一段弧或任一点的斜率都相等,都等于数值不变的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平均储蓄倾向。

图3-5为非线性的储蓄曲线。与线性的储蓄曲线相比,非线性储蓄曲线有自己的特殊性。随着收入的增加,非线性储蓄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即非线性储蓄曲线上各点的切线越来越陡峭,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大,非线性消费曲线越来越以递增的速率向右上方倾斜,这表现出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状况。图3-5中,随收入的增加,非线性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延伸,在B点与横轴相交后,与横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储蓄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

图3-5 非线性的储蓄曲线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Y=C+SS=Y-C中可以看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1.C+S=Y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消费与储蓄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由于C=α+βYS=-α+(1-βY,故而

C+S=(α+βY)+[-α+(1-βY]=Y

消费与储蓄的这一关系还可用图3-6表示。

图3-6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

图3-6中,消费者的收入等于OY0时,消费曲线与4 5°线相交于A点,储蓄曲线与横轴相交于Y0点,此时消费等于收入,储蓄等于0; A点左下方、在45°线以上的消费曲线上的各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相应的储蓄曲线位于横轴以下,有负储蓄;A点右上方、位于45°线下方的消费曲线上的各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相应的储蓄曲线位于横轴以上,有正储蓄。

2.APCMPC, APSMPS

由于APCMPC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APCMPC,相应地,APSMPS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但APSMPS。这一点在图3-6上表现为:消费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大于消费曲线上该点的斜率,同时,Y0点右上方的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

3.APC+APS=1, MPC+MPS=1

APCAPS之和恒等于1, MPCMPS之和也恒等于1。

这两个恒等式可以证明如下:

Y=C+S,等式两边都除以Y,得,即:

APC+APS=1

由上式可得:1-APC=APS,1-APS=APC

同样,由于ΔYCS,等式两边都除以ΔY,得:

MPC+MPS=1

由上式可得:

1-MPC=MPS,1-MPS=MPC

根据以上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可以推算出来。

(四)社会消费函数

在以上分析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函数基础之上,可以得出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也就是总消费与总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毫无疑问,社会消费函数是单个消费者消费函数之和,但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单个消费者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社会消费函数的形成除了受消费者消费函数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

1.国民收入的分配平等程度

社会成员因拥有的财富数量不同,便具有不同的消费能力与储蓄能力。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富有者拥有的社会财富越多,其储蓄能力越强,但其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就较低。反之,国民收入分配较为平等,社会成员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较高,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也就较高。

2.政府的税收政策

如果实行的是累进个人所得税制,富有者一些可能的储蓄就会转化成政府税收,政府将这部分税收以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花费掉,会直接或间接增加消费,最终使得社会消费总量增加。这样,社会消费曲线就较高。

3.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数量

公司利润中未分配的数量较少,意味着股东得到了更多的红利,从而消费就多,社会消费曲线位置就较高。反之,公司利润中未分配的数量较多,社会消费数量就少,社会消费曲线就靠下。

尽管社会消费曲线并非个人消费曲线的简单相加,但社会消费曲线与个人消费曲线的形状是相似的。

三、其他消费理论

凯恩斯所提出的消费函数,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这是西方消费函数最简单的形式。《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之后,这一简单的消费函数得到了补充、修改,提出了其他一些理论。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从个人一生的时间发展顺序看,一个人年轻时的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会逐步增加,收入大于消费,其收入实力既可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又可以为今后的老年时代进行积累;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收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假定一个人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预期寿命80岁。这样,这个人的工作时期TW=60-20=40年,生活年数NL=80-20=60年,人生前20年受父母抚养的时期不算入生活年数中;如果每年工作收入YW=24000元,则终生收入YH=24000×40=960000(元)。一生安稳生活的心理与追求,使得人们在60年的生活年数中有计划地、均匀地消费终生收入960000元,则每年的消费额

以上例子表明,该人在生活年数(60年)内每年消费年工作收入YW(24000元)的,正好也是其工作时期TW(40年)占生活年数NL(60年)的比例;另外的年工作收入YW用于储蓄,年储蓄额等于(元),40年的工作时期累计的储蓄额达到8000×40=320000(元),320000元储蓄用于退休后的20年的消费,按照工作时期年消费16000元计,320000元储蓄可以使用20年,在预期生命结束时正好花完。

以上例子暗含一些假定,比如工作时期的年收入保持不变、人生前20年没有积累、年储蓄没有利息、不给后代留遗产、人的一生不经历大的社会动荡等等。即使加进更符合现实的因素比如储蓄有利息、给后代留遗产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也是成立的。

考虑到更多的现实因素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C=βW·Wr+βYW·YW

C仍然为年消费额,βW为财富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财富的比例,Wr为实际财富,βY w为工作收入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工作收入的比例,YW为年工作收入。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还得出另外一个结论:整个社会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比例会影响总消费与总储蓄。比如,社会中的年轻人与老年人所占比例大,则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较高、储蓄倾向就较低;中年人比例大,则社会的储蓄倾向较高、消费倾向较低。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也分析了其他一些影响消费与储蓄的因素,比如高遗产税率会促使人们减少欲留给后代的遗产从而增加消费,而低的遗产税率则对人们的储蓄产生激励、对消费产生抑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会使储蓄减少,等等。

显然,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不一样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或注重长时期甚至是一生的生活消费,人们对自己一生的消费作出计划,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大满足;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则把一定时期的消费与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联系起来,是短期分析。

(二)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收入不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为固定的长期收入。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出持久收入,所用权数的大小由时间的久远性决定,离现在越近,权数越大,离现在越远,权数越小。可用下面的式子表达某消费者的持久收入:

Yp=φY+(1-φY-1

式中,Yp为持久收入,φ为权数,Y为当前收入,Y-1为持久收入。假定φ=0.8, Y=25000元,Y-1=20000元,则:

Yp=0.8×25000+(1-0.8)20000=24000(元)

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比如C=βp·Yp, βp为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仅为βp·φ,低于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βp。当前收入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低的原因是,在短期内,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多,消费者却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会一直持续下去,故而不会立即增加消费;相反,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者也不能断定收入会持续减少,故消费者也不会马上减少消费。当然,如果消费者能够判定收入的增多或减少的变动是持久的,其消费最终就会调整到与变化后的收入相对应的水平上。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事业很有前途,这项事业将来会有更大发展,今后他会挣到更多的钱,他就会在当前不多的暂时收入之外借债消费。又如,经济繁荣时期,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由于不能断定今后的收入会持续增长,故居民基本上按照持久收入来消费,消费不会增加太多,所以,经济繁荣时期的消费倾向低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反之,经济萧条时期,消费者不会减少太多的消费,此时消费倾向是高的,高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

以上所述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二者的区别在于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主要从消费者个人对自己收入的预测方面来分析消费,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括工作收入与储蓄在内的财富对消费的影响。由于都认为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即单个消费者对今后的收入状况进行预测、从而决定自己的消费,因此,这两个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相同的:

第一,消费既与当期收入有关,又主要与一生的收入或持久收入相联系,当期收入特别是持久收入是消费者消费决策的依据。

第二,经济繁荣时期或经济萧条时期的暂时性收入变化,只对消费产生较小的影响,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甚至接近于零,而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接近于1。

第三,如果政府的税收政策是临时性的,就不会对消费产生什么影响,消费变化就很小;持久性的税收政策才会影响持久收入,从而影响个人消费。

(三)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而得名。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

对保持高水平收入的人来说,消费水平会随着自己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加消费是容易的;当收入减少时,因较高的消费水平所形成的消费习惯使得消费具有惯性,降低消费水平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太容易把消费水平降下来,消费者几乎会继续在原有的消费水平上进行消费。这就是说,消费容易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仅就短期而言,在经济波动的过程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时,其消费会增加至高收入者的消费水平,但收入减少时,消费的减少则相当有限。因而,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是不同的。这一理论可以用图3-7来说明。

图3-7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图3-7中,横轴为收入,纵轴为消费。当收入逐步增加时,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较为固定,长期消费函数表示为CL=βY, CL是长期消费曲线。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具有不同的变化状况。例如,当收入为Y1时,消费为C1。当经济因衰退或萧条而使收入由Y1减少到Y-1时,消费不会沿着CL曲线减少,而是循CS1的路径减少,即消费不是沿CL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是沿CS1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移动到C-1的水平。显然,CS1曲线表现出的平均消费倾向大于CL曲线表现出的平均消费倾向,即 ,这说明相对于收入的减少,消费减少得不是太多。如果经济逐步复苏,收入由Y-1恢复至原来的Y1水平,消费就由C-1沿CS1路径向右上方移至C1的水平。经济由Y1再继续增长时,消费就沿着CL曲线增加。如果经济在收入为Y2的水平上又发生衰退或萧条,收入由Y2减少时(比如减少到Y-2),消费沿CS2路径向左下方移动(比如移动到C-2),消费仍然表现出减少得不是太多。如此反复的结果,实际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就是CL=βY,短期消费函数可以表达为:

其中,CS为短期消费,C0为短期消费路径在纵轴的正截距,CD为短期消费与C0的差额,t表示时期,t=1,2, …n

短期消费函数的正截距的产生,是因为消费者决定当期消费特别是决定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消费时,相当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景气时期消费习惯(或者说是消费支出水平)以及当期收入的影响。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核心在于消费者的消费容易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这就是所谓的消费量“上去容易下来难”的“棘轮效应”。

另外,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还论述了消费方面的“示范效应”,即消费者的消费受到周围人们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者因攀比心理、提高社会相对地位的愿望等因素而使自身的消费处于和收入不相称的较高水平,在社会收入增多的情况下自然就提高了短期消费水平。

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如果假定投资为自发投资,即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或者说投资I是一个常数,则可以分别依据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来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一)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由于收入恒等式为Y=C+I, C=α+βY,将这两个方程联立并求解,就得到均衡收入:

已知消费函数与投资,便可求出均衡的国民收入。例如,消费函数为C=600+0.8Y,自发投资为200亿美元,则均衡收入:

表3-1也说明了消费函数C=600+0.8Y和自发投资为20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决定情况。

表3-1 均衡收入的决定

表3-1数据表明,Y=4000亿美元时,C=3800亿美元,I=200亿美元,Y=C+I=3800+200=4000(亿美元),说明4000亿美元是均衡收入。在收入小于4000亿美元时,CI之和都大于相应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小于市场需求。于是,企业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生产,使均衡收入增加。相反,收入大于4000亿美元时,CI之和都小于相应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比市场需求多,产生了存货投资,这会迫使企业解雇一部分工人,减少生产,使均衡收入减少。两种不同情况变化的结果都是产量正好等于需求量,即总供求相等,收入达到均衡水平。

均衡收入的决定还可用图3-8来表示。

图3-8 消费加投资决定国民收入

图3-8中的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投资。消费曲线C上加投资曲线I就得到总支出曲线C+I,因投资为自发投资,自发投资总等于200亿美元,故总支出曲线C+I与消费曲线C是平行的,两条曲线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的垂直距离都等于自发投资200亿美元。总支出曲线与45°线相交于E点,E点为均衡点,E点决定的收入是均衡收入4000亿美元。如果经济处于总支出曲线E点之外的其他点上,就出现了总供求不相等的情况,这会引起生产的扩大与收缩,直至回到均衡点。比如,A点的总需求为2400亿美元,比总供给2000亿美元多出400亿美元,这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直到达到均衡的4000亿美元为止。F点的总需求为4800亿美元,比总供给5000亿美元少200亿美元,国民收入就会减少,直到达到均衡的4000亿美元为止。

(二)储蓄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由于Y=C+I, Y=C+S,得:I=Y-C=S

S=-α+(1-βY

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并求解,就得到均衡收入:

上例中,C=600+0.8Y, S=-600+(1-0.8)Y=-600+0.2Y, I=200,令I=S,即200=-600+0.2Y,得Y=4000(亿美元)。这一结果在表3-1中也体现出来,即Y=4000亿美元时,投资I与储蓄S正好相等,从而实现了均衡。可以看到,这一结果与使用消费决定均衡收入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储蓄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也可以用图3-9表示。

图3-9 储蓄与投资相等决定国民收入

图3-9中的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投资、储蓄。S为储蓄曲线,由于储蓄随收入增多而增多,故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I代表投资曲线,由于投资为自发投资,自发投资又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其值总等于200亿美元,故投资曲线是一条平行线。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相交于E点,E点为I=S的均衡点,由E点决定的收入是均衡收入,即4000亿美元。如果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比如实际产量为2000亿美元,此时的投资大于储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品供不应求,存货投资为负,企业就会扩大生产,社会收入水平就会增加,直至均衡水平。反之,实际产量大于均衡收入,比如实际产量为5000亿美元,此时的投资小于储蓄,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品过剩,产生了非计划存货投资,企业就会缩小生产,社会收入水平因此而减少,直至均衡水平。只要投资与储蓄不相等,社会收入就处于非均衡状态,经过调整,最终达到均衡收入水平。

由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互补关系,无论使用哪种函数决定收入的方法,最后得到的均衡收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案例分析:蜜蜂的寓言

从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3000多万人失业,三分之一的工厂停产,整个经济倒退回了一战前的水平。经济处于极度混乱之中,传统的经济学无法解释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界纷纷进行探讨,这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则古老的寓言中得到了启示。这则寓言说:从前有一群蜜蜂,他们在一个蜂王的领导下,都过着挥霍、奢侈的生活,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他们的老蜂王去世了,换了一个新蜂王,他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开始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敝,经济衰落,最终被敌手打败而逃散。凯恩斯在这则寓言的启示下,建立了他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由此引发了凯恩斯革命,从而建立了宏观经济学。

问题:

1.分析凯恩斯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说明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构架。

五、乘数原理

不论从总需求看,还是从总供给看,组成国民收入的任何一个因素(比如投资、政府购买、税收等)在数量上的变动都会对国民收入数量的变动产生影响。乘数理论就是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某一因素变动量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

(一)投资乘数的概念与公式表达

投资乘数就是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收入变化量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如果用kI表示投资乘数,用Δy表示收入的增量,用Δi表示投资的增量,则投资乘数的公式可表达为:

由于收入与投资是同方向变动关系,故kI>0,即投资乘数为正数。

为什么投资增加会带来收入成倍增加呢?因为增加的100亿美元投资,是用来购买生产所用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于是,100亿美元就相应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成为要素所有者即居民的收入而流入到居民手中,社会收入就增加了100亿美元。居民收入增加了100亿美元后,因β=0.8,故居民会有80亿美元的消费支出,生产部门相应得到出售产品的80亿美元。生产部门用此80亿美元购买80亿美元的生产要素,80亿美元就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又流回到居民手中,即社会收入增加了80亿美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仍然是0.8的条件下,居民会有64亿美元的消费支出,生产部门就相应得到64亿美元,而生产部门又用此购买64亿美元的生产要素,64亿美元便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流回到居民手中,社会收入因此而增加了64亿美元。在不变的β=0.8条件下,居民消费会有51.2亿美元,生产部门得到51.2亿美元。生产部门再购买51.2亿美元的生产要素,51.2亿美元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又流回到居民手中,社会收入再次增加,增加了51.2亿美元。这样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投资、收入、消费就一轮一轮地增加,最终的社会收入会增加500亿美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出收入的增加:

就是投资乘数。

很显然,根据以上例子,投资乘数公式又可写为:

又由于1-β=MPS,投资乘数又可表达为:

可见,乘数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且kI>0,亦即收入的变化量与投资变化量成同方向变动。

以上例子说明了投资增加对收入成倍增多的影响,但是,如果投资减少,收入则成倍减少。这就是说,无论是增加的投资还是减少的投资,都具有乘数作用,都会对收入产生或增加或减少的作用,因而,投资乘数是一把“双刃剑”。

(二)投资乘数效应的图示

图3-10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与投资,C+I表示原有的总支出曲线,相应的均衡收入为Y1; C+In表示新的总支出曲线,In=II,相应的均衡收入为Yn,YnY1Y=kI· Δ I。当投资增加100亿美元即Δ I=100时,收入增加500亿美元,即Δ Y=5×100=500(亿美元)。

图3-10 乘数效应

以上例子和图示说明了投资增加对收入成倍增多的影响,但是,如果投资减少,收入则成倍减少。这就是说,无论是增加的投资还是减少的投资,都具有乘数作用,都会对收入产生或增加或减少的作用。

案例分析:日本人的高储蓄率

日本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这个事实对理解日本经济的短期与长期状况是重要的。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中经济迅速增长的关键。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停滞也是有作用的。高储蓄率意味着消费支出低。低消费支出变为低总需求并减少了GDP。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六、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要弄清政府如何运用税收、政府支出这些财政政策手段调控总需求,以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就需要把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分析扩大到有政府活动的三部门经济模型。为此,需要再做出一些假定:

(1)撇开折旧,只讨论国内生产净值NDP的决定,所以投资仍指净投资。

(2)分析的经济仍是封闭型经济,不存在进出口。

(3)政府的收入都是个人所得税。间接税、社会保险税和公司利润税都为零,同时撇开政府转移支付。

(4)公司利润全部分配,不存在未分配利润。

根据这些假定,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和个人收入(PI)都相等,但个人可支配收入(YD)却小于个人收入(或国内生产净值),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即YD=NDP-T

在这样的条件下,宏观均衡的条件是什么呢?

国内生产净值现在按定义是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是消费支出(C)、净投资(I)和政府购买(G)的总和,即:

NDP=C+I+G

宏观均衡是总需求(即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和总供给相等,如果用Y表示总供给,则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

Y=CI+G

根据以上假定,现在Y就是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总供给,而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计划净投资和政府购买。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供给Y=NDP=YD+T=C+S+T

这里,T就是上面提到的净税收,而可支配收入YD的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就是储蓄。

上述宏观均衡条件也可以写作

C+S+T=C+I+G

等式两边消去个人消费C,那么宏观均衡条件为:

S+T=I+G

T-G=I-S

可见,在均衡中,预算盈余(T-G)与意愿的或计划的净投资超过计划储蓄的部分(IS)对应,预算赤字与计划储蓄超过意愿投资的部分对应。

假定C=6000亿美元,I=2000亿美元,G=2000亿美元,总需求=C+I+G=10000亿美元。如果计划储蓄S=2500亿美元,T=2500亿美元,那么总供给=C+S+T=11000亿美元,超过了总需求1000亿美元,这时宏观经济就不均衡,储蓄与税收的总额超过净投资与政府购买的总额,其差额就是非意愿存货投资1000亿美元。

明白了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的条件,就不难理解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了。当存在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时,国民收入在一定水平上会达到均衡,成为均衡的国民收入。假定存在闲置资源,工资和价格缺乏伸缩性即不易变化,对总需求来说,消费支出是可支配收入的递增函数。假定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M PC=0.75,消费函数为C=100+0.75YD,意愿投资I=2000亿美元固定不变,政府支出假设为1300亿美元。再假定税收函数为T=40+0.2Y,即N DP每增加1美元,税收增加20美分。这样,N DP增加1000亿美元,税收增加200亿美元,可支配收入就增加800亿美元。根据以上假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将如表3-2所示。

表3-2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构成(单位:亿美元)

从该表可以看出,均衡的国民收入为10000亿美元。除此之外,任何收入都不能达到均衡。在这一收入水平上,储蓄S=YD-C=7600-6700=900亿美元,税收T=2400亿美元,两者相加,正好等于投资(2000亿美元)和政府支出(1300亿美元)之和,即S+T=I+G=3300亿美元。

以上结果,也可用图形3-11表示。在图中,横轴表示N DPY),纵轴表示消费支出C、意愿投资I和政府购买G。在图中,三部门经济的总需求曲线C+I+G与消费曲线C平行,因为IG是固定的,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45°线表示沿此线总供给Y与总需求总相等。于是总需求曲线C+I+G与4 5°线的交点E决定均衡收入为YE

图3-11 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单位:1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消费曲线C表示的是边际消费倾向MPC一定时,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关系,而图中的横轴表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可支配收入,因此,消费曲线C表示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但由于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减去税收,当边际税率t=0.2时,收入每增加l美元,税收就增加20美分,税后收入的增加额80美分就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假定M PC=0.75,每增加1美元的国民收入,消费支出将增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75%,即0.75×0.80=0.60。消费曲线反映了从国民收入到可支配收入再到消费支出的变动过程,因此,消费曲线C的斜率为0.6。这一斜率表示国民收入(这里是国内生产净值)每增加1美元,消费增加0.6美元。

如果用t表示边际税率,YD表示可支配收入,T表示税收,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C=a+βYD,可支配收入是个人收入减去税收,即YD=Y-T,而税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税收又是收入的函数。假定这一税收函数为T=T+tY。在这里T0为常数,t表示边际税率,可支配收入YD=Y-T=(1-tY-T0,消费函数C=a+βYD就可写成:

C=a+b(1-tY-βT0

在这里,b是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b(1-t)则是税前收入Y的边际消费倾向。

由于均衡收入Y=C+I+G,即

因此,

Y=a-βT0+β(1-tY+I+G

Y=a-βT0+I+G/1-β(1-t

这就是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代数表达式,如果知道消费函数、税收函数、投资和政府支出,就可以求出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例:C=100+0.75YD, T=40+0.2Y, I=200, G=130(单位:10亿美元),

则均衡收入Y=(100-0.75×40+200+130)÷[1-0.75×(1-0.2)]=1000

消费 C=a+βY-T)=100+0.75(Y-T

因为 T=40+0.2×1000=240

YD=Y-T=1000-240=760

C=100+0.75YD=100+760×0.75=670

储蓄S=YD-C=760-670=90

因此,90+240=200+130,即S+T=I+G,其实,这正是表3-2资料显示的关系。

(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是不同程度的开放经济,即与外国有贸易往来或其他经济往来的经济。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还取决于净出口。

净出口是指一国的出口(X)与其进口(M)的余额。在考虑到净出口后,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就变为:

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一进口

或者: Y=C+I+G+X-M

上式中的X-M即是净出口,可用NX表示,它现在构成了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出口表示本国商品在外国出售,代表着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因此,在本国的总需求中应当加进出口的部分。在总需求中为什么要引入进口这一因素呢?这是因为C+I+G虽然代表了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全部支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支出一定会全部花费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上。企业可能会购买外国的机器,政府可能购买外国武器,家庭会从国外购买一部分消费品。因此前述的C+I+G的国内总支出中,可能过高地估计了花费在本国产品上的开支,我们应当从中减去进口部分的支出。通过这一修正,即加上出口额再减去进口额,或者说加上净出口(X-M)后的总支出才是真正的对本国产品的总支出或总需求。显然,进、出口的变动也同其他注入和漏出一样,会引起国民收入(实际产出)的变动。

案例分析:日本经济缓慢复苏

2010年1月22日,日本政府发布2010财年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本财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4%,这将是日本经济3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日本出口将继续扩大。此外,育儿补助等家庭支援政策将刺激个人消费回升,环境和科技领域将助推就业市场回暖。这些因素都将拉动日本经济缓慢复苏。

分析:为什么说出口扩大、消费回升,将拉动日本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