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
1.1.1 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迅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促使市场竞争态势不断发生变化。“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战略模式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的薄弱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将注意力延伸到企业的外部环境,考虑借助外部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于是出现了“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的思维方式(Phillip W B et al., 1996)。在这一时期,上述各种先进的制造技术与生产管理方式在制造型企业中得到全面广泛应用,尤其是基于信息集成的CIMS和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以过程集成为核心的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制造水平。同时,20世纪90年代初期,先进制造技术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发展,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AM)、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等技术不断诞生。企业管理实践人员、专家学者等研究人员也开始思考和探求更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制造技术。
供应链(Supply Chain, SC)的概念正是在对制造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探求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管理学者正式提出的。较早的文献中,Houlihan(1987)对供应链管理的一个较为狭义的定义为:通过整合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活动,以提高从直接供应商经制造和配送到达最终用户的产品流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的日益显现,国际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顾客需求更趋向多样化,制造技术更新快速化,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增强。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模式、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 VE)组织形式等相继出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开始在制造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后期的供应链概念注重供应链的外部环境,注意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协调与合作,认为供应链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直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一个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Graham(1992)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1994年,Evens提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这些定义都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目前,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Toyota、Nike、Nissan、McDonalds和Apple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的。1996年,Har rision进而提出供应链的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马士华等(2000)指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并且认为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它不仅是一条连接最初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Valueadded Chain),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可见,这些概念同时强调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问题。Phillip和Wendell(1996)也认为供应链中战略伙伴关系是很重要的,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以更有效地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开展工作。
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生产和服务提供商就希望通过加强和供应商的合作来提高采购和供应管理水平,使得通常的采购和供应管理整合为新的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由于这种“供应链”管理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商的采购和供应方面,通常将他们定义为供应管理(Tan K C et al., 1998; Tan K C et al., 1999; Heide J B et al.,1990)。与此同时,许多批发商和零售商也通过整合他们的配送和物流渠道来构建运输和物流角度的“供应链”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过去10年里,这两种不同角度的“供应链”管理经过各自的发展最后合并为一个完整的战略高度的供应链,其涵盖了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方面,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
在整个供应链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认识逐渐深入,因此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供应链管理存在多种不同的定义,如早期Scott和Westbrook等(Scott C et al., 1991;Shapiro J F et al.,1993; Shepherd N A,1994)则把供应链管理描述为:把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制造和供应环节中所有元素链接起来的链的管理过程,其范围超出了组织的界线。按照这个定义,供应链管理包含了整个价值链和从原材料的提取到满足最终用户的所有环节物流的管理。Baatz(1995)进一步将之拓宽到包含循环和再利用,这也是逆向物流概念的雏形。
可见,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涉及从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的用户所有环节,但从制造企业的角度来看,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点还是在于企业组织内部的制造环节及与供应商之间的物流管理等职能操作层次(Lee H L et al., 1992; Morgan J et al., 1996),而没有把供应链管理提升到战略层次高度,开展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战略合作。与此同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供应商的能力、技术和资源来提高制造商自身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如通过在产品设计早期引入供应商的参与等方式(Morgan J et al., 1995; Ragatz G L et al., 1997)。
随着管理水平和制造技术工艺的提高,制造环节的可压缩成本日益降低,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研究的重点也开始逐步转移到通过供应链整合优化来降低物流环节成本方面。New(1995)和Payne(1997)等在研究中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范围和重点扩展为重视整个分销网络体系的整合,强调物资配送渠道和物流过程整合的重要性。Lee(1997)也详细分析了供应链中产生“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的本质原因在于独立需求预测、批量订货、价格波动和理性对策等方面,并指出通过信息共享和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如供应商管理库存、连续补货计划CRP等)以减弱“牛鞭效应”,降低供应链库存。其他相关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通过优化整合整体供应链物流运作渠道,降低供应链中非增值环节对时间和资源的占用,以达到降低供应链整体运作成本,并实现快速响应。如通过供应链物流业务流程优化整合和先进的库存管理控制方法(如VMI、JMI、CRP等)来降低库存,通过EDI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需求信息共享等来降低“牛鞭效应”和供应链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通过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与信任合作关系来降低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同时也使各节点企业受益,达到“双赢”。直到现在,物流系统的优化和控制仍然是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体上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管理不应仅仅着眼于相关环节的物流管理等职能操作层次,更应注重链中所有环节之间的集成整合和战略合作。如Chase等(1998)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应用系统的方法来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通过工厂和仓库直到最终顾客的整个信息流、物流和服务流的过程。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于1998年出版第9版的辞典中,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供应链中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与控制”。Harland等(1999)就认为供应链管理应注重供应链中所有环节之间的业务活动和联系,包括组织内部的业务活动和联系,与直接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活动和联系,与供应链中第一、第二级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业务活动和联系,以及和整个供应链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各种业务活动和联系。马士华等(2000)也指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与计划、供应链的设计、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产集成化计划与控制、供应链资金流管理以及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并进一步指出: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更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在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供应链管理已经开始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战略模式。尤为可喜的是国内许多企业也已经开始全面认识到实施供应链整合管理战略的必要性,并已经开始广泛地实施供应链战略整合计划,整合构建并优化自身的物流与供应链网络。如海尔(Haier)推行的“一流三网”物流创新模式(郜振廷, 2002),站在战略层次高度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对物流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整合;TCL集团也携手中远集团开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04年8月20日正式签署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备忘录》。强强联手表明TCL集团在整合全球供应链系统,发挥协同效应方面已经开始行动。
特别是近年来,“时间竞争”的市场竞争态势更为凸显,要想取得成本、服务水平、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构建“无缝供应链”(Seamless Supply Chain),即整个供应链系统要像一个独立实体一样协同运作,尽量减少或缩短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非增值环节的时间占用,在响应需求方面取得一致性的行动,增加供应链的敏捷性,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显而易见,供应链核心层企业之间仅靠一般的关系协调和业务合作是根本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在这种背景下,加上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技术支持,基于“供应链集成”(Childerhouse P et al.,2003; Closs D J et al.,2003)和“供应链整合”(Bagchi P K et al.,2003)的“供应链协同”(Supply Chain Co ordination)、“协同商务”(Coordinated Commerce)(Mehmet B et al.,2002; Van Donselaar K et al.,2000; Sebastián J G D et al., 2003)等概念呼之欲出。此后,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集成、整合以及供应链协同决策问题上,探讨供应链整合、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的协同实现机制和技术方法体系。
总体来看,供应链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大致已经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为供应链管理萌芽阶段——供应管理(Supply Management)阶段,这个时期供应链主要围绕企业内部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皆与交易相关,如报价、采购订单信息等。
(2)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为供应链管理初步形成阶段,这个时期的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企业之间也有部分资料共享,彼此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除了交易相关的信息交流外,还增加了一些数据的流通。但信息不能共享、缺乏协调合作仍然是最大的障碍。
(3)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今,供应链管理强调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始将供应链管理提升至参与各方的协同,包括策略性规划与风险分担等。今后,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将更加注重和发展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基于信息技术,朝全球化、虚拟化、战略协同化、敏捷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1.1.2 物流管理理论综述
夏晓东(2002)指出物流是以“物”为内容,“流”为形式的企业活动。物流研究最初是注重“物”的方面,包括物理配送,存货管理、库存决策,物料采购、物资供应等。随后注重“流”的问题,这首先源于流程再造,组织重构思想的影响;其次信息技术和通讯对物流也有极大的影响,使得物流在企业内部的整合、一体化运作成为可能,整合思想发展到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就是供应链管理的产生。所以,流程、信息技术、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等都是物流整合思想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夏晓东(2002)和周在青(2003)还指出,物流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以至于很多时候对此无法进行区分,国外很多谈物流的问题更准确地说是谈物流管理问题。就连权威的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实际上应该说也是物流管理的定义更确切。因为物流管理(过程)就是对物流的计划、组织实施、衡量等过程,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对“物”的管理,即存货控制、信息利用等;对“流”的管理,即网络设计、设施定位、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总之,物流是指“物”的流动过程,物流管理是使“物”能更好地“流动”。
戴维、斯蒂芬和乔(2003)认为物流及其管理的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开始时物流活动在公司中是分散管理的,没有统一的控制;当公司认识到物流的影响时,物流被认为是重要的后勤支持活动,包括物料供应和物理配送;随后对生产转换过程中物流影响的认识导致了综合物流的概念;最后为了更好地控制货物和服务向最终客户的流动,公司认识到需要建立无缝流水线,这种集成了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系统便构成了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兰伯特、斯托克(2003)和巴罗(2002)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物流最初是营销组合中的渠道、物流分拨演变而来的。企业最初的基本职能是供应、生产、营销等,首先随着营销为中心逐渐取代生产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形成,营销导向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在传统的营销战略中,物流相当于渠道战略。进一步的发展是对营销中商流和物流的认识,商物分离,提高了人们对物流的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物流的概念才取得独立的地位。随后是对采购供应物流的认识,再后是对生产物流的认识,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才有了综合物流概念、供应链管理概念的产生。
斯托克(2003)指出,物流活动是从配送(Physical Distribu tion)和后勤管理(Logistics)演变而来的。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配送定义是“包含在销售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国内学者认为这是有关物流的最早表述。后勤管理最初起源于战时军事物资的供应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首次使用后勤管理一词。此后美国后勤管理协会、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以及一些物流学者都对后勤管理有过定义或论述。其主要观点和解释有:①后勤管理是一种商业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包括时间、空间上的转移活动和运费管理、用户代理、订单跟踪等支持性活动;②后勤管理是物资配送渠道和交易渠道两种活动的统一,即包括商品交易中的商流和物流;③后勤管理是一个演变过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物资配送功能性管理、20世纪80年代为企业内部的物流功能集成、20世纪90年代企业之间的外部物流集成。具体来说,在物流和物流管理概念出现以前,物流被当作制造活动的一部分,企业没有独立的物流管理部门和专门的物流职业人员,也没有关于物流的思想和学术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了物料管理和物资配送的概念。物料管理被认为是对企业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及原材料和在制品的库存管理。而配送管理是对企业输出物流的管理,包括需求预测、产品库存运输、库存管理和客户服务。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就是指这些配送管理、物料管理、后勤管理。后来物资配送管理的概念很少使用,而通用后勤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现在国外的文献中已经将Logistics用来泛指物流管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后勤管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将企业的输入物流(Inbound)和输出物流(Outbound)以及部分制造功能和市场营销功能集成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供应链物流的概念,物流管理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通过与其他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形成所谓的物流供应链。这就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含义。当前,基于时间的物流和快速响应物流已得到重视。基于时间的竞争成为当前供应链物流理论的战略前沿问题。
从物流及其管理的发展演变来看,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在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今天,人们对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般的观点认为,供应链管理最初是从物流运作管理开始的,而且一直作为企业物流运作的一种形式或模式而存在。起初人们并没有把它与企业的整体运作和管理联系起来,直到演变到后来,才成为企业统揽全局的问题,物流反而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物流贯穿整个供应链,它连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供应链管理赋予物流管理新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有效管理供应链的物流过程,使之有效集成并保持高效运作,是供应链管理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从供应链系统的运作特征上看,供应链是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供应链管理涉及制造问题和物流问题两个方面。物流是企业的非制造领域的问题。因此,供应链管理是比物料管理、物流管理更广泛的跨企业范围的综合管理,它是对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构成的整个“链”的过程管理。物流管理只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对其他几种流而言,物流是供应链成功与否最为关键,也最难实现的因素之一。因为,其他几种“流”都可以在不改变其地理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信息网络在供应链中传递,但是物流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必须克服空间障碍而使物品发生位移,才能使供应链中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价值。物流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物流过程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马士华,2000)。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①从供应链价值分布来看,物流价值(采购和分销之和)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和行业中都占到了整个供应链价值的一半以上,制造价值不到一半。因此在管理供应链价值增值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好物流过程,对于提高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②从供应链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来看,传统上,物流被视为辅助的功能部门,对制造企业的生产是一种支持作用。但是,现代企业生产方式已经从大批量生产转变为精细准时化生产。物流运作方式的转变,实行准时采购、准时供应、准时配送对供应链运作影响很大。另外,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因此要求物流系统满足系统协调运作,提高供应链的适应性和敏捷性。物流不再是传统上生产过程的保证活动,而是供应链中的重要活动。③从供应链的目标来看,物流系统应做到准时交货、提高交货可靠性、提高客户响应性、降低库存成本费用等。只有建立高效而敏捷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供应链管理将成为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而物流管理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马士华,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