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扁平疣(1)

扁平疣为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患,其皮损多发于面部及手足前臂暴露部位,使面部皮肤呈现点状褐色污迹,甚则面容呈现晦暗色斑;皮损突起于皮肤表面,触之失去光滑感;如伴瘙痒,则患者不自觉以手搔抓。本病多见于青年人,以女性发病较多,亦可见于少年儿童。本病一般属中医学“扁瘊”、“疣疮”等范畴。

【中医经验集成】

(一)辨证论治

风热毒邪

(1)主症 多发于春季,常有外感病史,伴上焦风热之证,轻度瘙痒,皮损以淡红色为主。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或数。

(2)处方 板蓝根、马齿苋、生薏苡仁、大青叶各30g,金银花、桑叶各10g,桑白皮12g,茵陈24g,木贼草15g,生甘草6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肝郁化火

(1)主症 多见急躁易怒,头胀痛,口干且苦,大便秘结,皮损暗红,无痒感。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而数。

(2)处方 柴胡、山栀、生大黄(后下)各10g,大青叶、生薏苡仁、赤芍各30g,紫草、丹皮、金银花各15g,龙胆草6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气滞血瘀

(1)主症 病程较长,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皮损紫暗。舌有瘀斑,脉涩。

(2)处方 柴胡、红花各6g,香附、枳实各10g,紫草、桃仁、三棱各15g,莪术24g,丹参、生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血虚肝旺

(1)主症 多见体弱之人,面色萎黄,失眠,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皮损颜色如常。舌淡,脉弦细。

(2)处方 当归、白芍、赤芍、川芎各10g,生地、何首乌、板蓝根、紫草、马齿苋各15g,生牡蛎、代赭石、珍珠母各30g。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名医经验

施汉章诊治经验

(1)风热毒邪型 外感风热毒邪,侵袭肝经,搏于肌肤,发于筋脉,聚而成疣。多发于春季,常有外感病史,伴上焦风热之证,瘙痒明显,皮损以淡红色为主,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而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药用大青叶、板蓝根各15g,菊花、桑叶各10g,木贼草6g,马齿苋30g。水煎温服,药渣再煎外敷。凡易复发者,愈后继服益气养阴之剂,则可防复发。

(2)肝郁化火型 情志不畅,肝郁日久,化火而致邪气外发。每见于性情急躁易怒之人,嗜食辛辣,伴大便秘结,头胀痛,皮损黯红,无痒感,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而数。治以泻火解毒,疏肝通络为主。药用柴胡、丹皮、山栀、赤芍、白芍各10g,大黄6g,紫草、大青叶各15g,龙胆草3g。禁食辛辣,保持大便通畅,每多易愈。

(3)气滞血瘀型 情志忧郁,气机不畅,血脉不行,筋脉痹阻所致。病程多长,性格内向者多见,女性伴月经不调,痛经等,皮损紫黯,舌有筋斑,脉涩。治以行气化瘀解毒为主。药用柴胡5g,香附、枳实、桃仁、红花、当归各10g,紫草15g,丹参20g,莪术6g。此型疗效缓慢,以先祛瘀,后调气和血为要。

(4)肝旺血燥型 禀赋薄弱,肝阴亏损,忧思不解,暗耗阴津,导致肝阳上亢,血燥津枯,筋气不荣而疣生。瘦弱多见,常有头晕目眩,夜寐极差,五心烦热,皮毛不润,皮损褐色,干枯不荣,舌红嫩而干,苔薄,脉弦细。治宜镇肝潜阳为主。药用生牡蛎、煅牡蛎各30g,磁石、珍珠母各15g,白芍、紫草、玄参、生地、石决明各10g。戒食辛辣,可外用鸦乳油或紫草油。

(5)肝克脾土型 中土素虚,加之忧郁,则肝木横逆,脾虚不运,蕴湿生痰,阻于肌肤而致。多有消化不良,纳少,便稀,皮损颜色如常,舌淡红而胖,苔白腻,脉濡。治宜健脾敛肝为主。药用茯苓20g,生薏苡仁30g,鸡内金9g,陈皮、苦参、蜂房各10g,香附6g。忌食生冷。

唐定书诊治经验

(1)治疗扁平疣主张一方为主,随症加减 唐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方剂:板蓝根、薏苡仁、磁石各30g,大青叶15g,蚤休、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香附、白芥子、木贼各10g。若皮损色红,瘙痒不适者加蝉衣、僵蚕、连翘、牡丹皮;若发病与情绪关系密切者加郁金、夏枯草、珍珠母、龙骨、牡蛎;若病久且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明显者加珍珠母、丹参、血竭;病久皮损色淡者加半夏、浙贝母、陈皮;若确属素体虚弱者加黄芪、白术、茯苓、当归;若病情久治不愈者加海藻、昆布;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香附。

(2)主张内外合治 扁平疣生于体表,可使用外用药物治疗,但易于复发并且使用不当会影响美容。唐教授主张内治为主,从根本上清除病因,同时不废外治,内外结合提高疗效。在内服中药同时可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外用,常以内服药物药渣煎水外洗。

(3)治疗原则根据病情,分期制定 根据患者就诊时的情况,分进行期和稳定期,进而预计疗程的长短。不论患者病程长短,若近期有新发丘疹,色红,瘙痒为进行期,治疗疗程需1个月左右;若病程较长,皮损近3个月无明显变化者,无瘙痒,皮损不红,治疗疗程需3个月左右。对于病程长而皮损色淡者,临床疗效较差。

(4)对于治疗方法的评价,以疗效和安全性的最佳结合为准唐教授认为,扁平疣为一种损美性疾病,治疗时尤应注意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如一些物理疗法,如激光、冷冻及具有腐蚀作用的外用药物易遗留色素沉着,甚至形成疤痕。总之,扁平疣的治疗要求达到疗效与安全的统一。

张沛霖诊治经验

(1)中医学对扁平疣的认识 疣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篇》,中医称为“扁瘊”,历代文献对此病有较多论述,《诸病源候论》称疣目,“疣目者,人子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或十,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薛己医案》指出:“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淫气所致”。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风热挟湿、挟瘀,热瘀搏结和肝郁血滞引起。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原则,选祛风清热、除湿解毒、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散结方法治疗。

(2)主张扁平疣从脏腑论治 张教授经不断的观察总结认为,此病应采用外病内治的思路,运用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效应,采用针刺调节脏腑机能。病机多与肺风有关,这与肺主皮毛的生理功能吻合,总的归属于三焦,因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通过体液的调节达到治病的目的。病位的根本在耳周及前颞部,主穴选耳周及前颞部的穴位,如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颔厌等。从脉证辨治来看,脉象浮数,属阳脉,多选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如外关、阳池、中渚;脉象沉迟属阴脉,多选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如太渊、列缺。

(3)强调采用从卫置气 张教授认为,扁平疣属皮部疾患,针法采用浅刺法,进针速度快,进针表浅,应从卫置气,得气较浅,患者不一定要有酸、麻、胀、痛的感应,患者的感应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医者针下要得气。医者手下的得气是一种主观感觉,而患者的酸、麻、重、胀是一种感应,所以得气是医生的感觉,得气和患者的感应有时同步,有时不同步。得气所得的是经气,可分得卫气、得营气,卫气较浅,而营气较深。张教授认为此病针刺过深反而疗效不好。

周尔忠诊治经验

(1)病因病机 扁平疣中医文献称之为“扁瘊”。《灵枢·经脉篇》中有“虚则生肬”的记载,即指本病机体脏腑正气的盛衰有直接关系,周老认为此病乃风邪搏于肌肤,腠理失于固密,湿热之邪乘隙侵袭,湿毒与风邪互结于皮肤腠理而致。治以“凉血化瘀,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为基本治疗大法。周老临证依据此法治疗扁平疣,皆应手取效,且不易复发。

(2)用药特点 周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在治疗扁平疣时,多选用蝉蜕、板蓝根、苦参、菝葜根发散风热,清热解毒;用薏苡仁、土茯苓渗湿解毒;用贯众、乌梢蛇杀虫止痒。根据“虚则生肬”的理论,周老多选玉屏风散益气扶正固表,最后佐以少量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周老临证每多以上药为基本方,根据辨证加减,血虚者加赤芍、白芍、当归、制首乌以养血活血,脾虚湿盛者加茯苓、泽泻以健脾利湿,湿毒较甚者加百部、马齿苋以利湿杀虫解毒,疣体坚硬者加炮山甲、鳖甲以软坚散结止痛。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板蓝根能抗病毒,对扁平疣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黄芪对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薏苡仁油中含薏苡仁酯和薏苡仁素,此两种被认为是抗扁平疣的有效成分。从功效上讲,板蓝根、黄芪、薏苡仁是治疗扁平疣不可缺少的良药。

王玉玺诊治经验

王老指出,气血凝滞,经络阻隔为皮科最基本的病机。故当治以祛风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散结为主,兼以补气养血。王老善于以古法古方治今病,并有所创新。《疡医大全》有“先将癣抓破,以药搓癣”的记载。《证治准绳》亦言:“搔疥去痂以涂之”。王老以粗糙之物擦破患部表皮,涂药外治。方中选药多为古人用以治疗恶毒、顽癣、疣赘之品。王老熟谙其用,以辨证立法,配伍方剂内服外用,内外合治,故疗效较佳。

祛疣汤:马齿苋、薏苡仁各60g,磁石、生牡蛎、板蓝根各30g,大青叶、木贼、紫草、蜂房各15g,白芷、红花各10g。气血虚弱者可加黄芪、当归;久病瘀滞较重者可加皂角刺、炮山甲;肾虚者可加补骨脂;湿热毒盛者可加土茯苓、苦参;妇女经期红花、炮山甲、皂角刺均当慎用。

方法:将祛疣汤煎煮后,去渣取汁,将药汁分为3份,其中2份早晚分服,1份留作外擦。嘱患者取1双筷子(或铅笔),将其粗端用纱布缠绕数周,蘸药汁擦患部,将患处表皮擦破出血结痂为度。一定要擦破表皮,否则疗效不佳。擦破表皮即可,亦不可擦之过深。

吴淞诊治经验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血气不和,不能顺畅条达而气滞血凝于肌肤或因阴血不足,血不养脏,内动肝火,肝气外发,肌肤失养更兼腠理不密,风热毒邪乘虚袭,客于体表,凝聚成结而发为本病。

吴教授常用方药:制香附、柴胡、紫草、贯众、黄芩、红花、丹参、虎杖各10g,马齿苋、木贼草、败酱草、薏苡仁各20g,生牡蛎、板蓝根各30g,生甘草5g。卫表不固者可加防风;实热便秘者可稍加制大黄;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偏血虚者加熟地、阿胶、鸡血藤;偏阴虚者加何首乌、麦冬、枸杞子;偏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干姜;兼湿热者加茯苓、薏苡仁、黄芩;兼气滞者加香附、木香、枳壳。将方药煎煮后,去渣取汁,将药汁分为3份,其中2份早晚分服,1份外擦。嘱患者用纱布蘸药汁擦患部,擦破表皮即可,不可擦之过深。

吴教授治疗扁平疣以一方为主,随症加减,运用药物时善于结合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如扁平疣初发期,吴教授常常选用抗病毒药物,如马齿苋、板蓝根、木贼、生薏苡仁等,以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选用黄芪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扁平疣消退期,常常选用具有增白作用的中药,如白僵蚕、白薇、白及、白芍等,如此可减少色素沉着。春夏季节治疗此病时,则避免选用菊花、白芷、补骨脂、白鲜皮等具有光敏作用的中药,以防止加重面部皮损。

(三)内服效验方

消疣汤

(1)处方 生黄芪50g,白术、防风、当归各15g,川芎10g,板蓝根20g,白芍、马齿苋、茵陈蒿、薏苡仁、丹参各30g。热甚者加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各30g,野菊花、连翘各15g;血瘀者加益母草30g,三棱、莪术各15g;阴血不足者可选加北沙参、玉竹各20g,麦冬、五味子各15g;阴虚有热者加生地黄20g,牡丹皮15g。本方有益气活血,解毒利湿之功。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药渣煎水趁热熏洗皮损处,以皮损发红为宜,熏洗后再用α-2b干扰素凝胶外搽皮损处。同时配合服用胸腺素肠溶胶囊。

去疣汤

(1)处方 板蓝根、牡蛎、代赭石、珍珠母各50g,黄芩、菊花、白芷、升麻各15g,桑叶30g,生甘草10g。本方有散风平肝,清热解毒,止痒祛疣之功。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

蠲疣汤

(1)处方 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薏苡仁各20g,紫草、土茯苓各30g,赤芍15g,玄参12g,浙贝母6g,麻黄5g。热甚者,加黄连、山栀;血瘀甚者,加蒲黄、五灵脂;痒甚者,去麻黄,加石决明、牡蛎、僵蚕、蝉衣;便结者,加玄明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本方有清透瘀热,除湿散结之功。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酒、肥甘、霉腐、辛辣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