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子文化起源和发展(1)
电子文化是在电子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进步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电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青少年儿童是电子文化迅速崛起的主力军。
第一节 文化娱乐的时代变迁
文化娱乐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娱怀乐趣,陶冶情操。诸如:唱歌、跳舞、吟诗、作画、弹琴、下棋、打球、游戏、比赛、竞技等等。通过文化活动教育人们,感化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发展到电子时代,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人文”,从机械模仿到人工智能,形式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的休闲娱乐完全出于生理本能的刺激,通过这些刺激达到求生存和繁衍的目的。《宋书·符瑞志》记载,帝舜时期,人们“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反映的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用狩猎的主要工具——石头作为打击乐器,有节奏地敲击,模仿狩猎的对象——各种各样的野兽的动作,一会儿追逐,一会打闹,尽情欢娱,或是庆祝狩猎的胜利,或是为狩猎时发生的惊险而压惊镇静,调剂恐惧的情绪,或是以此健体强身,练习狩猎和获取生活资料的本领。在石器时代,人们开展文化娱乐的道具除了石头,还有木枝、棍棒、兽骨等。活动的内容也是狩猎、采摘动作行为的模仿。
到了金器时代,从青铜器时代开始,文化娱乐的道具有了划时代的变革,相继出现了各种铜质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以及各种纹饰画像。如中国的青铜乐器,有镲、钹、铙、钲、铃、铎、磬、钟、镈、钩、鑺、镦于、锣、鼓等。中外的铜管乐器有锁呐、小号、长号、大号、法国号、萨克斯管等。各种铜质乐器在铸造时,可以人为的控制其厚度和共鸣体的大小,因而带动了音高和音律的发展。商周时期,有许多钟具有双音双频,这两个音频有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等等不同的音程关系,把两个以上不同大小的钟组成编钟,就能产生多个音频。河南省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二组编钟14个,实测共有22个音频,十二律齐全。其他乐器编组后,同样可形成多个音频,编组后的青铜乐器的音域已扩展到三个八度音。这些乐器既可以单个或多个敲击作打击乐,又可编组进行音乐演奏,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使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后来发展的铜器乐器在音乐上又有了新的扩展,并自成体系,编组成管乐队。如果将管乐器与打击乐器混合编组,便形成沿用至今的鼓号队、军乐队等等。
由于铜较易锻炼铸造,在制作兵器、农具、礼品、生活用具、乐器等的同时,一些能工巧匠和艺人创作出了各种飞禽走兽的纹饰、浮雕和人物画像,表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从青铜时代起,文化娱乐籍以表现的不只是生产劳作、战争的简单模仿,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内涵。石器时代人们唱歌跳舞,只有用石头、树棍敲击出节奏来。青铜时代起,各种青铜乐器不仅能敲击出节奏来,还能通过编钟组钹,演奏五音七声十二律,敲击出音乐旋律来,钟磬清脆悦耳,锐钹镲气势浑宏,锣鼓氛围热烈,各种乐音丰富多彩,将文化娱乐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世界。各代王朝,借此在战争中鼓士气,祭祖拜神时表虔诚,统治天下安抚百姓,鼓吹丰年盛世,粉饰繁荣太平。尤其是封建社会,金银铜锡装饰宫廷宝殿,华丽辉煌,宫内歌舞、戏剧、杂技艺人满城,据说,唐玄宗在长安曾招集各类艺人愈万,享乐于声色之中。各地官府上行下效,舞榭歌台四起,休闲娱乐之风盛行,民间艺术因此得到相应发展。在“与民同乐”的美名下,黎民百姓自然也参与普及型的文化娱乐之中。
近200年间,物理学、化学、数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科技世界变化得叫人应接不暇,当收音机、电视机、电子游戏机、电子琴、卡拉OK机、录像机、激光唱机、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设备相继普及后,我们才如梦初醒,沿袭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休闲娱乐方式,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当代这些电子文化方式所取代。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
众所周知,电子是物质,是常人常态下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藏身于万物之中。将一支塑料钢笔在头发里摩擦后,钢笔就能吸取碎纸片,这是最简单的带电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是人人都知道并做过的实验。
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分子所组成,分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原子中电子的数目与质子的数目是相等的,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其作用相互抵消中和,整个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当物体受到摩擦、加热,化学反应等外界作用时,有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电子就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跑到另一物体上去,失去电子的物质对外呈现带正电荷的性质,得到电子的物质对外呈现出带负电荷的性质。不管是带正电荷或是带负电荷的物质,对外就呈现带电现象。这种带电现象,是因为电子的迁移形成的。
自从1860年英国的汤姆逊发现电子以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在数学、化学、物理学科不断取得新成果、新突破的基础上,创立了电磁科学理论,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电子科学理论体系,并掌握了电子技术,生产出无数的机电、电器、电子产品和设备,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比较而言,先进的电子产品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推广应用较其他领域更快、更普及。这是因为,文化娱乐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精神活动,凡是应用在文化娱乐领域的电子新产品更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使用。
一百多年前,世上没有电话、没有电灯,文化娱乐生活中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更没有电子游戏机、电子琴、电脑、手机。老人们照例在讲神话故事中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年轻人沿袭父辈们的思路,展开了美好的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欧出现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浪潮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励着人们向科学殿堂的深处走去。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第二年,商用电话投入使用。1896年前后,俄国的波尔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1908年,电子琴和电视理论的提出,使人类的文明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1920年,英国、苏联、美国、德国几乎同时建立了无线电广播电台,开始语言、音乐、戏剧、歌曲广播。20世纪40年代开始电视广播,使电子科学技术成果主要用于军事、航海的同时,开始应用到文化娱乐领域。相应的生产出收音机、电视机,使社会生活增加了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文化娱乐项目。
收听广播比到音乐厅去听音乐,收看电视较到戏院看戏更方便。但从时间上来说,仍然受电台、电视台的制约。能不能想听就听,想看就看呢?能。留声机和由电动方式推动留声机的转盘而生产出的电唱机实现了想听就听。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将声音的电信号用磁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磁带放音机还原成声音,不仅使放音实现了想听就听,而且,使用者想录音就录音。同样在电视技术方面,1958年发明的磁带录像机,解决了电视图像和同步声音的记录和重放的问题。特别是1970年前后,盒式磁带录像机的生产,使磁带录像技术更加普及。
磁带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及其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各种声音和图像。为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各种音乐、戏剧、曲艺、教学、体育等节目磁带应运而生,一些故事片、休闲娱乐片的放映又派生出录像放映这一新型的电子文化形成。
由于录音机的普及,人们可以反复欣赏自己所喜欢的歌曲,听的次数多了,就跟着唱,因而,通过改变声音的录制方式而产生的卡拉OK,是一种参与性强的电子文化形式,很快便风靡世界。
20世纪80年代,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生产了电子游戏机,通过编程,实现人机对抗,社会出现了电子游戏业,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又多了一项参与型的文化娱乐。
电子乐器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普及而普及。电吉他、电贝司只是对传统乐器的电子化改造,而MIDI则可以产生128种乐器的乐音,一台电子合成器相当于一个小型乐队。
激光唱机(CD)和激光电视唱机(LD)的生产,使电视录像放映、卡拉OK、电子游戏等电子文化活动在技术上更加成熟,由过去的磁带为载体,变为以光盘为载体。操作使用更加方便、质量更高、功能更强,从而,推动了电子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
1995年,激光电视唱机家族的派生品——VCD机开始在中国普及,它的视频宽度较LD机窄,其图像清晰度较低,但价格较低,使录像放映、卡拉OK演唱等电子文化活动进入千家万户。
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电脑”、“电子出版物”的广泛使用,使得互联网迅速普及,网上聊天、上网浏览、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娱乐全面展开,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电子文化是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社会的需求逐渐形成的。如果没有广播、电视发送设备,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电子游戏机、电子琴、卡拉OK机、录像机、激光唱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音像设备的相继产生,就没有听广播、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演奏电声乐器、唱卡拉OK、上互联网、打电话、手机下载欣赏影视节目等等文化活动开展的可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影响,产生了许多新的边缘科学和交叉学科,电子科学技术与文化娱乐、文化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电子文化。
第二节 无线电广播开创了电子文化的新纪元
无线电广播是电子文化领域的元老,是电子文化的开山之祖。它将人类口耳相传的语言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五湖四海,它将人们喜爱的音乐、戏剧、曲艺节目通过无线电波传到千里之外。无线电广播使听众能接听人耳常规距离之外的大量信息,丰富了头脑,影响着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无线电广播开创了人类文化娱乐活动的新纪元。
生活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人们,家家有收音机、电视机,城镇居民差不多人人有手机。不管你懂不懂无线电、懂不懂电子技术,凡是拥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的人都在使用无线电电子技术。一部新型手机,除了随时随地拨打或接听电话,还可以收听广播,下载影视片和歌曲、发微博等等,随播随看,随收随听。可以说,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小型电子文化中心。这些都要归功于无线电的诞生。
早在公元前475~前211年间,中国的先贤智士就发现了地磁现象,利用天然磁石做指南针,古称司南。到公元12世纪,人们已经利用指南针从事航海。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确定:“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两个点电荷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个点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世界公认的静电荷理论被称为“库仑定律”载入史册。
真正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利用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1800年研究出的化学电池作电源做试验,发现其化学电池给导线通电时,电流在导线中流通,则导线周围的指南针会改变原来的指向。而且,改变电池与导线的正负极连线方向时,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的改变,使周围指南针的方向也随着改变。说明电与磁有相互联系和作用。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受奥斯特“电”生“磁”的启发,经过了长达十年的试验,于1831年证实:在磁场中做相对运动的闭合导线可以获得电流。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被世人公认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可以生“电”。奥斯特的“电生磁”实验和法拉第的“磁生电”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磁现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利用电磁原理研制成功用电码传递信息的电报机。于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城之间发送了人类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此,电磁技术进入实用阶段。
自美国之后,法国、奥地利、意大利、俄国等国家相继建立电报线路,从事电报业务。中国于1871年敷设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是从上海到香港的海底电缆,全长950海里。1879年中国开通了天津到大沽的陆上电报线路。
有线电报的开通,开拓了信息传输的新天地,人类传播信息的距离突破了人耳常规距离的限制。但是,有线电报线路是在相对固定的地点之间架设电线进行通信,对于航海和流动作战来说,无法应用。
人类的需求是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前提。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分析总结上述科学家实验成果的基础上,于1873年发表了《电磁论》,奠定了电磁学的基本理论。他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电场和磁场的关系,而且揭示了电磁传播的规律。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向外放射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不需要电线就能传播。并且用数学方程式确定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约30万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