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毒性研究进展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白头翁

Baitouweng

【药名】白头翁

【拉丁名】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

【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

【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味苦,温,无毒”,列为下品。《名医别录》始云“有毒”。《药性论》又称:“有小毒。”《本经逢原》又曰“苦,微寒,无毒。”以上记载说明,白头翁毒性不著,故后世多从“无毒”之说。但其味苦性寒,故历代本草多言虚寒证不宜“以其苦寒降泄也”。

【基原】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

【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炮制】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用于热毒痢疾,凉血,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

【用法用量】9~15g。

【使用注意】虚寒泻痢忌服。

【化学成分】白头翁根含白头翁皂苷(pulchinenoside)A、B、C、D,皂苷(saponin)1、2,白桦脂酸-3-O -α -L阿拉伯吡喃糖苷(betulinicacid 3-O -α -L -arabinopyranoside),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氧代白桦脂酸(3-oxobetulinic acid),胡萝卜苷(daucosterol),白头翁素(anemonin),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1]

【药理研究】

1.抗肿瘤。研究发现[2],白头翁醇提物(PAE)和水煎液(PWE)能够降低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癌发生率及大肠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抑制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黏膜细胞发生突变的概率,其机制与保护SOD、GSH-Px活性及抑制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蔡鹰等[3]研究认为,白头翁注射液(PWAE)能抑制3H-TdR、3H-UR掺入S180瘤细胞形成DNA、RNA,轻度抑制荷瘤小鼠脾组织DNA、RNA的生物合成,用药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EAC瘤株的杀伤力明显增加,而CH50测定未发现PWAE有促进小鼠溶血素形成作用,揭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干扰肿瘤细胞核酸代谢;此外,PWAE既能轻度抑制荷瘤小鼠脾脏机能,又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提示PWAE是一个免疫调节剂。冯丹等[4]从白头翁中提取出23-羟基白桦酸单体化合物,分别给予HepA肝癌和EAC腹水癌两种移植性肿瘤小鼠,结果发现中、低剂量组对小鼠HepA实体瘤有显著抑制作用,但高剂量组作用不明显,同时,各剂量组生命延长效果亦不明显。钟邱等[5]研究发现,白头翁皂苷的分子量不同,体外抑瘤活性不同,皂苷组分对人肝癌7721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抑瘤率呈量效关系。叶银英等[6]研究了23-羟基桦木酸体外和体内抗黑色素瘤的作用,它能显著抑制B16细胞的生长,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表明23-羟基桦木酸对体内外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是凋亡。研究还表明,23-羟基桦木酸低剂量(10~20Lg/ml)对B16细胞有明显的分化诱导作用[7];白头翁皂苷A 3100μg/ml在体外对P388细胞有抑制生长作用,抑制率为53.7% [8]。YoshihiroMimaki等[9]研究了9种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及2种木脂素对人白血病细胞系AL-60的抑制活性,发现除常春藤苷基3-0-[0-B-D-吡喃葡萄糖基-(1y4)-A-L-吡喃阿拉伯糖苷]及(+)-松脂素外,其余皂苷均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以B-足叶草脂素活性最强。王先芳[10]等研究发现,PAE对小鼠S180肉瘤、HepA肝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延长EAC腹水癌小鼠寿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口服最大耐受量超过105g/kg。蔡鹰等[11]研究发现,PWE、PAE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并和时间、剂量呈正相关,且PWE作用比PAE强。蔡鹰等[12]研究结果还显示,PWAE有明显的抗体内移植瘤和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的作用,并且PWAE还有降低荷瘤小鼠脾指数,升高胸腺指数,使之趋向正常,说明PWAE不仅能够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庄贤韩等[13]研究发现,PWE在实验动物体内外均有抗肿瘤作用,主要机制可能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其体内抗肿瘤作用还可能与诱导TNF的形成有关。

2.增强免疫。路西明等[14]用PWE给小鼠连续灌胃6天,结果发现1000mg/kg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为55.82%,吞噬指数为1.2,脾指数为38.4,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20.3%、29.0%和14.1%;白头翁100mg/kg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为51.8%,吞噬指数为1.10,脾指数为35.63,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10.3%、18.3%和5.9%,表明白头翁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戴玲等[15]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白头翁糖蛋白,发现白头翁糖蛋白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并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对巨噬细胞分泌IL-1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3.抗炎。张文远等[16]研究发现,PAE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PAE治疗后,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糜烂、溃疡显著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毛细血管、小血管扩张明显减弱,疾病活动指数和黏膜损伤积分值明显下降,提示PAE对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抗炎与抑制TNF-A、IL-6和PGE2的产生有关[17]。研究发现,白头翁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合成白三烯B4(LTB4)及5-HETE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炎性介质LTB4产生的抑制率为94.9% [18];能抑制脂多糖刺激肝枯否细胞分泌TNF、IL-1、IL-6,作用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并与药物浓度有关,提示白头翁可能通过抑制脂多糖刺激肝枯否细胞分泌TNF、IL-1和IL-6而发挥抗炎作用[19]

4.抗病原微生物。曹景花等[20]研究发现,100%白头翁水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等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等在试管内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最为敏感,对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等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白头翁及其复方对皮肤真菌、酵母菌、锥虫、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头翁素还具有很强的杀真菌作用[21]。PWE对鸡白痢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2]。此外,白头翁对小白鼠流感病毒有轻微抑制作用。

5.抗寄生虫。郭永和等[23]体外研究结果表明,PWE 1∶1作用2小时,1∶2作用4小时即可全部杀死滴虫。其中1∶1 2小时杀虫率100%,与姜贞等[24]报道的30%~50%有差异;研究表明白头翁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表膜,具有较强的抗滴虫作用[25]。白头翁60%乙醇浸膏或水煎剂液于5%浓度下5分钟即可杀死阴道滴虫[26];白头翁具有明显的抗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作用[27];白头翁煎剂于1∶60或白头翁皂苷于1∶500浓度下均能抑制阿米巴的繁殖,煎剂于1∶40或皂苷于1∶200时能完全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

6.保肝。路西明等[28]研究发现,白头翁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对抗作用,且能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造成的肝细胞死亡,具有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造成肝细胞膜损害的自由基有关[29]

【毒性研究】全株有毒,根部毒性最强。有毒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及白头翁皂苷和白头翁皂碱素。

1.急性毒性。白头翁煎剂(1∶2)和50%白头翁皂碱素分别给小鼠灌胃0.4ml/只,观察3天,无死亡。白头翁皂碱素溶血指数为1∶666,纯皂碱素的溶血指数为1∶66666[30]

2.亚急性毒性。白头翁煎剂(1∶2)和50%皂碱素小鼠灌胃0.4ml/只,每日3次,连续7天,未出现毒性反应[31]

3.临床毒理。新鲜的白头翁全草捣烂可因其成分原白头翁素逸出而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接触眼部会引起流眼泪;接触皮肤会出现水泡;吸入会引起咳嗽、喷嚏;内服鲜汁会引起胃肠炎症、呕吐、腹痛、肾损害、血尿及心衰、呼衰。干燥久贮或加热后因原白头翁煎剂毒性甚低,常规量服用未见毒性反应报道。临床报道,2例患者均用新鲜的白头翁全草捣烂后,直接贴附于身体不同部位,几分钟后出现痒及轻微烧灼感,继续贴敷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刺痛,于1~24小时出现红斑、大疱或表皮剥脱伴剧烈疼痛。

【中毒机制】本品有毒,以根最毒。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根含有白头翁素。除去根的全草有强心作用,其强心成分为翁因、翁灵。外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可作发泡剂。如超量服用或误服,对口腔、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心脏、血管有毒害作用,可导致内脏血管收缩,末梢血管扩张,严重者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死亡[32]

【中毒症状】接触皮肤黏膜,可发生肿胀、疼痛。超量内服或误服后,首先感到口腔灼热、肿胀等口腔炎症状,致使咀嚼困难、呕吐、腹痛、腹泻,排黑色腐臭便,甚至便秘,心跳快而弱,血压下降、循环衰竭、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于10个多小时内死亡[1]

【解毒措施】

1.皮肤或黏膜中毒后,可用清水、硼酸水或鞣酸溶液冲洗。

2.内服中毒者在催吐之后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再口服蛋清、冷面糊或通用解毒剂。用4%碳酸氢钠或硼酸水清洗口腔黏膜。

3.静脉输液,血压下降时,加用升压药。

4.剧烈腹痛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32]

【临床应用研究】

1.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采用白头翁复方(由白头翁、马齿苋、黄连等组成)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总有效率94%。采用肠炎康1号(白头翁、苦参、甘草等)气流弥散,保留灌肠,临床观察60例溃疡性结肠炎,并设40例西药直肠点滴对照(P<0.01),治愈率达90%,总有效率96.67%。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用白头翁、当归、赤芍等对溃疡性结肠炎做中药灌肠治疗,治愈率60%,有效率30%,无效率10%,总有效率达90%。用生脉散口服、白头翁汤保留灌肠加万古霉素口服治疗腹部大手术后及化疗后28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用万古霉素口服治疗2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用白头翁等药的治疗组用药后治愈率显著提高(P<0.05)。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止泻之功效,因此对腹泻和下痢也有防治作用。

2.治疗前列腺病。白头翁复方对前列腺病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采用清淋露(白头翁、苦参、青果、丹参、王不留行、白芷、乳香、没药等)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2病并发症518例,结果治愈77例,显效207例,有效189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91.3%。

3.治疗癌症。采用内服中药(白头翁、马齿苋、山慈姑、黄柏等)和灌肠的方法治疗晚期直肠癌1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并发症25例,治疗结果显示,服药6~24剂后,25例中19例治愈(诸症消失),6例好转(诸症减轻)。

参考文献

[1] 莫少红.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1,24(5):385.

[2] 章荣华,张仲苗,耿宝琴,等.白头翁对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癌的防治作用和机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5):33.

[3] 蔡鹰,余国祥.白头翁抗肿瘤机理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5):32.

[4] 冯丹,钟长斌.白头翁中活性成分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9):532.

[5] 钟邱,倪琼珠.白头翁中皂苷成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J].中药材,2004,27(8):604.

[6] 叶银英,何道伟,叶文才,等.23-羟基桦木酸体外和体内抗黑色素瘤作用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 7(1):5.

[7] 叶银英,何道伟,叶文才,等.23-羟基桦木酸对B16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22(4):163.

[8] 陈文侃,林强,陈玲,等.中药白头翁的皂苷IV.主皂苷B4和A3结构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3,41(8):739.

[9] Mimaki Y, Kuroda M, Asano T, et al. Triterpene Saponins and Lignans from the Roots of Pulastilla chinensis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HL-60 Cells[J]. J Nat Prod,1999,62(9):1279.

[10] 王先芳,耿宝琴,章荣华,等.白头翁醇提物的抗肿瘤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98,27(5):204.

[11] 蔡鹰,唐永明,梁秉文.白头翁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9,30(6):441.

[12] 蔡鹰,陆瑜,梁秉文,等.白头翁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9,30(12):929.

[13] 庄贤韩,耿宝琴,雍宝国,等.白头翁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1999,14(2):94.

[14] 路西明,王学延,王建刚,等.白头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15(2):32.

[15] 戴玲,王华,陈彦,等.白头翁糖蛋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的增强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0,21(5):230.

[16] 张文远,韩盛玺,杨红.白头翁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9):568.

[17] 张文远,韩盛玺,杨红.白头翁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大鼠结肠炎肥大细胞致炎作用的抑制研究[J].西部医学,2005,17(2):99.

[18] 翁福海,胡萍,焦建杰,等.中药抗炎作用与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三烯B4及5-HETE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6,2(1):1.

[19] 杨昆,李培凡,肖向茜.白头翁体外对TNF、IL-1、IL-2产生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1):59.

[20] 曹景花,李玉兰,邱世翠,等.白头翁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9):5.

[21] 王本祥.新编中药学辞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61.

[22] 高微微,李展,林文卫,等.中草药提取物对沙门菌的抑菌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9,18(4):11.

[23] 郭永和,刘永春,秦剑.11种中药体外灭阴道毛滴虫[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297.

[24] 姜贞,郭佩茹.中药对阴道毛滴虫作用的体外实验[J].山西中药,1993,9(4):42.

[25] 闫艳,高兴政.白头翁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效果及扫描电镜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16(6):353.

[26] 舒莹,韩广轩,刘文庸,等.中药白头翁的药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0,18(6):387.

[27] 兰继毓,袁继红,邵忠俊,等.五种中药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6,9(1):43.

[28] 路西明,王建刚,侯香波,等.白头翁对利福平异烟肼肝毒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8):21.

[29] Noda A. Effects of Rifampicin and Phenobarvbital on the Fate of Isonizid and Hydrazinein vivoin Rats[J]. Toxial Lett, 1985,25:313.

[30] 汪明性.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31]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2] 杜贵友,方文贤.有毒中药现代研究与合理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