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真正的鱼类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今天生存在地球上的鱼类,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里,从淡水的河流湖泊、清澈的山泉、冰冷的极地海洋,一直到热带珊瑚礁和漆黑的深海,都是它们的乐园。世界上已知的鱼类约有26000多种,约占所有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
也许听起来难以置信,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叫“鱼”的东西,“鱼”这一概念只是为方便起见所采用的总括语,用于描述那些不属于水生哺乳动物、龟等的水生脊椎动物。事实上,虽同属于鱼类,七鳃鳗与鲨鱼之间的差别甚至比蝾螈与骆驼的差别还要大。
鱼类相比于陆生动物,在种类之繁多、生物特性之丰富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其生活环境与人类迥异,一般人对其了解并不多。水下的世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相当神秘。许多人对鱼类的了解仅仅限于它们可以作为食物,或能作为观赏水族,或为栖身在池塘的物种。
不同的人对鱼的形象的认识会截然不同。在有些人看来,绝佳的鱼类形象就是牙齿锋利、能在海洋中优雅而轻松地捕猎的鲨鱼,另一些人会把鱼类视作自家鱼缸内迷人的小动物,而钓鱼者则认为,鱼类是需要绞尽脑汁以智猎取的狡猾猎物……
现代分类学家给“鱼”下的定义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此定义虽然笼统,但根据其要素,起码可将鲸鱼、鱿鱼、娃娃鱼、章鱼、文昌鱼等名字中带“鱼”的物种从鱼的家族中排除出去,而在一般人看来一点都不像鱼的海马、海龙、弹涂鱼等却千真万确是鱼。
在种类繁多的鱼类“大家庭”中,有海洋里的庞然大物——鲸鲨,也有体长仅几毫米的小虾虎鱼;有身上长着“大旗”游速极快的旗鱼,也有头上长着“钓竿”的鮟鱇鱼;有眼睛长在身体同一侧的比目鱼,也有完整保留其祖先特征的腔棘鱼。有的鱼体极长,有的极短;有的侧扁,有的扁平,有的呈棍形;有的鳍大或形状复杂,有的退化乃至消失;口、眼、鼻孔的形状位置变化也极大;也有的鱼用肺呼吸,甚至有的长期浸入水中会淹死。
在生理特性上,鱼类世界更是异彩纷呈。有的会发声,如康吉鳗会发出“吠”音,电鲇的叫声犹如猫怒,海马会发出打鼓似的单调音;有的会发电,如电鳝、电鲇、电鳗、电鳐等;有的会发光,如龙头鱼和深海烛光鱼;有的多姿多彩,赏心悦目,如孔雀鱼、蝴蝶鱼;有的生性凶猛,令人生畏,如恐怖的大白鲨和有“水中恶魔”之称的食人鱼;有的会变性,如小丑鱼和红鲷鱼;有的雄性会寄生在雌性身上,如深海琵琶鱼;有的会喷水射猎物,有的会变色,更有的鱼会行走,有的会飞……
鱼,相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鱼是人类的重要食物,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鱼体的其他部分可制成鱼肝油、鱼胶、鱼粉等,很多种类还有药效。有些鱼类体态多姿、色彩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有些鱼则是重要的垂钓鱼,它们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鱼还是行为学、生态学及医学的重要实验动物,对鱼类的有关研究能有助于人们解决许多复杂的外科及内科医学问题。
当然,鱼更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认识和了解鱼类,以便更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过度捕捞,保护濒危鱼类等,对人类社会同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分鱼的分类常识、缤纷的观赏鱼、适合垂钓的鱼类、鱼类趣谈等几部分,将系统阐述与分类展示相结合,重点介绍了全世界近300种常见鱼的相关生物特征、地理分布、生理习性、保护状况及养殖方法、垂钓须知等。全书语言生动流畅,读来令人兴趣盎然并深受启发。近千幅精美插图全景再现了各种鱼的生存百态和精彩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多姿多彩、叹为观止的鱼的奇妙世界,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享受。
深入奇妙有趣的鱼类世界,亲近多姿多彩的水下精灵,就从本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