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戒贪勤思,欲望只会使你日夜操劳

每天都为各种各样没有意义的事情忙碌着,可是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好,甚至没有做,这种盲目的状态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艰难。抓住工作关键部分,做起事来才能游刃有余,毫不忙乱。

分清什么是最应该做的工作

年轻人都喜欢贪多,在学习与工作中总想一下子就完成好几件事情,这种追求面面俱到的想法,常常让他们一无所获。其实,不管什么工作都有轻重缓急的区别,如果你分不清楚哪些事情是最应该去做的,就永远无法做到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地学习和工作。

在职场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手头上明明有一件最应该立刻做的事情,可是却选择做另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能够快速而熟练地完成,从而让他们获得极大的成就感。那些最应该做的工作却因为繁琐和麻烦而被他们抛到了一旁。于是,很多人都给自己制造了一种忙碌的假象,他们一会儿忙这个,一会儿忙那个,一天下来却没有把最应该做的工作完成好。

美国人本杰明·特雷高曾经说过:“一直做无关紧要的小事情,是对时间的最大浪费。”可是在我们身边,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将时间浪费在价值很小甚至毫无价值的工作上。不管你将这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完成得多好,老板都不会因此对你大加赞赏,甚至可能会因为你做事不分主次,没有把手头上最应该做工作完成好,而对你失去信任。

小林是一个典型的“瞎忙族”,在工作中总是喜欢贪多,却没有把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完成好。

小林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公司,在行政部做职员,主要负责公司员工宿舍的维护、管理人员出行时机票预订和办公室用品的采购工作。有一次,销售部经理要去外地出差,因为有个很重要的合同要谈。经理在前几天就把机票的预订工作安排给小林了,可是小林整天都是忙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把预订机票的事情给忘了。

到了经理出差的那一天,小林早早地来到办公室,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先把办公室的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帮经理整理好办公桌,还给办公桌上的花草浇了水。当他做完这一切的时候,经理也匆匆忙忙地来到办公室。

“机票已经订好了吧?我马上就要出发到机场。”经理这样说道。

小林顿时木然地站在那里,看着经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话。因为他早就把订机票的事情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由于小林没有订好机票,经理的出差时间被推迟了,而等待会谈的合作方因为经理的“爽约”选择了放弃这次合作机会。公司因此损失不小,可怜的小林自然被公司炒了鱿鱼。

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那些总喜欢贪多的年轻人,很难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因为他们不可能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摊在每一件事情上。想要“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面对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份工作,最后都会因为贪多而自食恶果。最简单明智的做法,就是分清楚什么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将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瞎忙族”每天都为各种各样没有意义的事情忙碌着,可是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好,甚至没有做,这种盲目的状态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艰难。

著名的罗伯特·哈夫国际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一般员工约有50%的时间浪费在了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其中37%的时间用在与同事聊私人话题上,和自己本身的工作没有一点关系;剩下的13%时间都用在上网、看书或者处理私人问题上。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当所有的杂事忙完之后,多数人并没有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工作,而是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忙忙碌碌一整天下来,他们手上应该完成的工作并没有完成多少。如此慢慢地积累下来,待办事项就像越滚越大的雪球一样,总有一天会让人承受不了。

我们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地工作,工作日程表上的记录也多得数不清楚,可是最后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完成好。对于每天工作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你有仔细地想过吗?你最好不要按部就班地工作,应该将手上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分类,要知道哪些事情是最应该做的,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哪些事情最重要。只有不贪多,才能像沙里淘金一样,正确找到属于自己的“金子”。

分清“重要的事”和“紧迫的事”

中国有一句古训叫“天道酬勤”,它告诉我们只要勤奋不辍,上天就会给你最丰厚的回报。不过,把这句话运用到现代社会,就显得有点“过时”了。因为“天道并不酬勤”的事情时刻都在发生,如果你做事情不讲究方法,并且盲目地贪多,最后都有可能一无所获。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那些最没有效率的人,往往将自己的最高效率浪费在没用的事情上。”很多年轻人为什么做事勤勉、任劳任怨,最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分不清事物的轻重缓急,做事也毫无头绪。

在某著名大学的毕业课堂上,教授打算给学生们上一堂生动的时间管理课。他把一个大铁桶放在讲台上,旁边放了一堆小石块。

教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说:“今天是你们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我想和你们来完成一个小小的实验。”说完,教授叫来两位学生,让他们把石块放进铁桶里。当铁桶装满之后,教授问大家:“现在这个铁桶里已经装满了东西,还能再装下其他东西吗?”

学生们想了想,异口同声回答说:“不能!”

“真的吗?”教授露出微笑,然后从讲台下面拿出几袋细沙,将它们倒在铁桶表面,用手摇了摇……很快,那几袋细沙就全部装进铁桶里去了。

教授拍了拍手,再次问学生:“现在铁桶更满了,那么它还能再装下其他东西吗?”

这时,学生们有点不确定了,思考议论一会儿之后,才谨慎地回答说:“不能了……”

教授笑了起来,没有说什么,又从讲台下拿出几瓶水,并且将它们一一倒进了铁桶里。

几瓶水倒完了,教授才抬起来头,十分认真地问道:“怎么样?这个小小的实验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一位学生立刻起身,兴致勃勃地回答说:“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不管日程计划安排得多么满,都能够挤出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

教授赞许地点了点,说:“你说得挺有道理,不过并不是我想让大家明白的事情。”教授深吸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这个小实验让我们明白,如果没有先将石块放进铁桶里,而是将细沙和水装了进去,那你就再也没有足够空间将石块装进去了。可是如果你先将石块装进铁桶,铁桶里就会有很多缝隙用来装下细沙和水。因此,当你们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必须分清楚工作的石块、细沙和水,并且要将石块放在第一的位置,先放进桶里。”

这堂时间管理课是生动而又成功的。教授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让学生们明白了做事要分轻重缓急的道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也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重要”和“紧迫”的区别,而现在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分不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和“最紧迫的事”。他们做事情根本没有计划和头绪可言,虽然工作学习都很努力,可是却从来没有体会过“天道酬勤”的感觉。

年轻人应该做正确的事,更应该正确地做事,可是很多年轻人总是将“重要的事”和“紧迫的事”混为一谈,总想把手上的所有工作都同时做好。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整个人都忙乱不堪,结果把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高效率的成功者却不同,他们总能够抓住工作的关键部分,知道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紧迫的,因此做起事来总是游刃有余,毫不忙乱。

事实上,根据每一个人的做事习惯,我们完全可以把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与不重要、紧迫与不紧迫,分成四个类别,它们从轻到重、从缓到急,分别是:重要且紧迫的事情,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不重要但很紧迫的事情,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

那么,对于做事效率低,每天都在“瞎忙”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按照怎样的优先顺序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工作呢?请参考以下的方法处理事务。

1.重要且紧迫的事情:主要包括一些影响到工作大局的突发状况,还有一些时限紧迫的重要工作,这类事情必须马上处理好。

2.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主要包括一些你手头上正在做,并且会影响到你未来工作的重要事情,这类事情必须好好规划。

3.不重要但很紧迫的事情:主要包括一些经常发生,但是时限紧迫的事情,这类事情你可以集中精力快速处理。

4.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主要包括每天的例行公事,这类事情可以有空再处理。

不妨每天问自己六个问题

在一次记者会上,马云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眼前跑过十只兔子,你会去抓哪一只?我想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贪多,恨不得将十只兔子全部抓住,或者一会儿想抓这只,一会儿又盯着那只不放,可是最后一只兔子也没有抓到。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只抓一只兔子,因为抓多了,可能什么都会丢掉……”

马云所说的这种现象,在年轻人当中十分普通。很多年轻人贪多,每天用于有效工作的时间却很少,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被各种各样繁琐的事务消耗,或者白做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工作。其实,这些繁琐的事务就像是毫无意义的“兔子”一样,如果在工作中你做了很多无效工作,就纯属浪费宝贵的资源——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原本可以取得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好的回报。因此,为了让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关键的“兔子”身上,年轻人不妨每天问自己六个问题。

1.我是谁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可是能够完全理解并且正确回答的年轻人却很少。作为一个社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年轻人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学习与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认识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暗示”。只有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工作。

2.我今天应该做什么

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这并不是说他们手上没事可做,而是对自己一天的工作没有具体的安排,所以感到无从下手。办事高效的年轻人都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并且对于自己的工作都有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不去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或者计划外的事情。办事低效的年轻人则不同,他们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所以常常等待上司的安排,上司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这样被动的员工和只知道低头拉磨的驴有什么区别?

3.我今天应该不做什么

工作就是完成老板下达的任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可是不少年轻人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他们的工作原本是有计划的,可是当真正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却很容易被一些琐碎的小事或者突发的状况影响。比如,你今天的工作是回复客户的电子邮件,这时同事突然拜托你帮助他完成一个设计,由于关系不错你便答应了,最后却没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今天自己应该不做什么。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哪里的错误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以后就要尽量避免。

4.手上的事情如果不做,会有怎样的后果

毫无疑问,工作中你做了不少无用功,因为很多事情原本可以不用做的,却浪费了你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回报。然而,很多“大忙人”总是不肯丢下自己手中可有可无的工作,比如某些小有成就的管理者热衷于扬名,总是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宴会和仪式上,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演讲,可是事实上,这些事情的意义并不大。因此,年轻人要学会问自己,哪些工作对自己、对公司来说,是毫无意义或者收效甚微的,这些工作不做,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后果根本就不重要,那么就可以选择不做。

5.有苦劳没有功劳怎么办

有很多工作,就算你做了也不一定会有回报,没有回报就没有工作业绩,没有工作业绩就有被炒鱿鱼的危险。所以,你付出的努力只能算是苦劳,却不一定是功劳。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分清苦劳和功劳的区别,要做出功劳和效率出来,而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

6.有些问题,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去解决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有的人在面对工作问题时只知道钻牛角尖,有的人却懂得换一个角度去解决问题。有哲学家说:“换一个角度,你会看见全新的世界。”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妨在心里问自己:“我可以换一种角度去解决它吗?”换一个角度看工作中的难题,也许就能出奇制胜。只有走出常规的思维框架,才能想到更多的解决方案。如果你遇到的问题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就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吧!

只要每天都问问上述六个问题,我们就能让自己不再“瞎忙”。其实,工作原来就没有你想象中那样困难,只要自己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知道哪些工作应该干,哪些工作不应该干,知道解决工作难题的方法,那么成功就已经在向你招手了。

摆脱各种缠身的琐事

在学习与工作中,如果没有善于抓住重点的能力,很容易就会被各种琐碎的小事缠身,让自己处于十分被动的尴尬境地,最终不仅耽搁了大事,小事也没能做好。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摆脱琐事的打扰,却能够尽量避免,乃至更好地处理这些琐事。

小王是一家私营企业的助理秘书,在进入该企业的这几年中,他在工作中十分卖力,不管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可是他渐渐发现自己总是被各种琐事包围着。

由于小王的性格比较“软”,任何工作都会思前想后,做出各种解决方案,生怕自己的工作出现问题。对于一些重大而又不太了解的事情,他又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能拖就尽量拖下去,能不做就尽量不做,结果往往把事情搞砸了。

有一次,老板让小王起草一份发言报告,在月底的董事会议上用。由于当时还有一周的时间才到月底,小王也不着急,并且打算好好写一份发言稿,在老板面前表表功。没想到,之后的几天小王却被另外几件琐事缠上了,他给客户写了几封电子邮件,发了几份传真,打了好多无关紧要的电话,还替老板买了鲜花去恭贺老板朋友的开业之喜,此外还和自己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吃了一顿饭,一聊就是大半天……

直到老板突然问起董事会议发言稿的事情,小王才发现自己还没有写出一个字。他下定决心,打算利用最后几天的时间好好完成发言稿,谁知道各种琐事却摆脱不掉——之前安排好的预约他无法推辞,还被老板安排去机场接待了一位重要的客户,然后又被其他部门叫去协商月底的董事会议……好不容易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了,又到了下班时间。

回到家里,小王决定加班赶发言稿,可是晚饭过后又有一场精彩的足球赛。他没有忍住,把足球赛看完了。时间已经到了凌晨,他才刚把发言稿写了一个开头,又发现一些重要文件忘了拿回来……之后的几天,小王同样被各种琐事缠绕着,原本打算写出一份精彩绝伦的发言稿,最后却只能草草了事,写成了一份毫无特色的文件。

小王时常抱怨,自己这些年来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却没有得到老板的青睐。其实,他只是没有弄明白,自己多半时间都在被各种琐事缠身,而秘书的工作是快节奏的,如果不能处理好各种缠身的琐事,那么付出再多的辛劳也只是“瞎忙”。

在现实工作中,像小王这样被琐事缠身的年轻人并不占少数,尤其是一些受到重用的年轻人,在管理与执行的过程中,总是接到各种各样的琐碎事务,比如他们总是在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纠纷,总是在接听一些可有可无的电话,总是在参与一些毫无意义的业务谈判,等等。如果年轻人把自己的精力过多地分散在各种琐事上面,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使许多重要的工作被搁浅,后果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年轻人身上承担的责任越大,每天面临的琐事就越多。很多工作必须由你亲自去完成、去解决,而你总是忙这忙那,就像一名救火队员一样,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一件事情都没有完成好。其实,有时你给自己制定了任务清单,不过它似乎并不适用于你,因为每天看到任务清单上列出的各种琐事,你只想逃避,从不真正执行计划。

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任务清单是不是出了问题。因为将一切繁杂的琐事都记录在清单上,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很多时候你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去完成,而应该把握住事务的关键点。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提摩西·皮齐尔曾经说过:“多数年轻人每天所做出的最大工作成果,就是列出一张待办的工作清单,而清单上的事情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列出工作清单的确能够让人感到心满意足,可是不能自觉将清单上的任务一一完成,也是一种逃避任务、自欺欺人的表现。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逃避任务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忙碌于各种各样的琐事中,从而让那些更重要、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被搁浅。对此,摩西·皮齐尔又指出,做低效率的人总是喜欢做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而计划清单可以帮助他们达成这样的愿望。所以,当一件十分重要,又难以解决的事情一直停留在任务清单的顶部时,你就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立刻将它搞定,要么就放弃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此说来,工作中的各种琐事,要么是不可避免的,要么是自找的。不管你现在正在为怎样的琐事忙碌着,都显得盲目而不理智。当你面对信箱里越来越多的电子邮件,手机里越来越多的语音留言,以及电脑中堆积得越来越多的待办事项,要如何开始一整天的工作呢?英国创意专家马克·麦基尼斯在《管理你的每一天》中写道:“想要在工作中取得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表现,你必须要做的就是摆脱一切繁杂琐事,一心一意抓住重点工作去做。”

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摆脱各种缠身的琐事呢?以下几种方法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对于突发性的琐事必须马上处理

工作过程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琐事,比如你接到通知马上要参加一个临时会议,比如一位客户突然改变主意要和你见面等,这些琐事可能并不需要立刻完成——开会的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之后,和客户见面也是一会儿之后的事情,在中间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里,你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手头上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可能完成不了,可是你也不能推迟开会以及和客户见面的时间,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马上去处理那些突发性的琐事。尽管这样做也许会将你手头上的工作计划打乱,可是,尽快将这些突发性的琐事解决掉,总比将它们拖后到避无可避了再手忙脚乱去做要好得多。处理完这些琐事之后,一定要尽快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计划中来,千万不要因为一些突发性的琐事打乱了整体工作计划。

2.工作中无关紧要的琐事要集中处理

至于工作中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你可以安排在每天工作结束前的时间段内进行集中处理。比如回复一些不算重要的电子邮件,整理你的文件夹等,不需要时刻都惦记着它们,然后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处理。要记住,在你的计划清单上,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排在最前面,那些无关紧要、可以进行集中处理的琐事,则排在最后面。只要你能够学会将这些琐事进行集中处理,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那些复杂而困难的工作。那些最困难、最复杂、最重要的工作才是衡量你工作能力的指标,也就是说,老板不会关心你处理了多少琐事,而只会在意你做了多少大事,为公司带来了多少利益。因此,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找一个时间集中处理掉吧,这样你才有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3.生活琐事可以集中时间一次性处理

对于生活中的琐事,你也可以集中时间一次性处理。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那些常规的琐事一次性列举出来,比如一位老朋友给你发来了电子邮件,你必须给他回复;你的脏衣服已经堆积如山了,你需要将它们清洗干净;你的“储备食品”所剩无几,需要马上去超市采购,等等。当你把这些琐事都列举出来以后,再确定一个时间进行集中处理,比如把处理的时间定在周日下午,就可以先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里,然后去超市买东西,回来把衣服晾晒上,再坐到电脑前去给朋友写邮件……如此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多。

总之,那些看起来毫无头绪的琐事,一件一件完成之后就会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贪心,扰乱你悠然的步伐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去欣赏风景的心情。可很多人往往经不住沿途中的种种诱惑,进而放弃自己从容、悠然的步伐,急切且贪婪地追寻名利。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那些大海一样的胸襟,那些海纳百川的胸怀,正在被我们日益膨胀的贪婪所替代。人们汲汲营营,为了满足无底洞的欲望而心灵扭曲。他们不惜一切,拼命地吮吸那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多人不论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多么美好,总不能停止那贪婪的欲望。

一个生活在地狱的老魔鬼看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便产生了嫉妒之心。他告诉手下,他自己决定想办法扰乱一下他们悠然的生活,否则人间很快就不存在恶魔和痛苦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老魔鬼决定派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的生活。小魔鬼很有办法,他并没有一开始就为难农夫,而是选择和农夫交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他告诉农夫明年会十分干旱,让农夫把稻种在湿地上。农夫十分相信自己的朋友,按小魔鬼的说法做了。果然,第二年真的干旱了,村里所有人都没有收成,只有农夫获得大丰收。从此,农夫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成为了村里的富人。

后来,小魔鬼又教会农夫做买卖,让农夫把自己的粮食拿去酿酒出售以赚取更多金钱。慢慢的,农夫荒弃了自己的田地,专门靠经营贩卖的方式获取金钱。

一天,老魔鬼来到人间。小魔鬼告诉老魔鬼,自己很快就能向他展示这些年来的成果了。因为这农夫已经有猪的血液了。一天晚上,农夫在村里办了一个晚宴,邀请了村里所有富人。晚宴上,他们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让最忠诚恭敬的仆人伺候,个个骄奢放纵,醉得不省人事。

小魔鬼告诉老魔鬼,农夫身上除了流着猪的血液外,还有狼的血液。话刚说完,一个端着葡萄酒的仆人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一看,瞬间愤怒到极点,张口大骂:“废物,你还不快给我舔干净。”仆人说道:“唉!我的主人,我们仆人到现在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浑身无力,所以才……”农夫吼道:“事情还没做完就想吃饭,你做梦!”

老魔鬼看到此景,十分高兴。小魔鬼告诉老魔鬼,其实自己做的并不多,无非就是让那个农夫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诱发他的贪婪。小魔鬼还说,不超过半年,那个农夫定会流落街头。

果然不出小魔鬼所料,农夫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成天贪图享乐、嗜赌如命,很快将自己的财产挥霍一空,一无所有。当他醒悟过来,再想过那平淡的日子,再想从容地生活时,那些田地早已坚硬无比,无法耕种。

现实生活中,像农夫这样的人很多。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希望有一块面包,哪怕得到小小的一块都十分满足;当香味在嘴边回荡时,又渴望拥有更高贵的物质享受,一步一步地向没有尽头的奢望迈进。殊不知,爬得越高摔得越痛。一失足变回原来的时候,由于由奢入俭难,再难适应原来平淡的生活,最终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

因为贪心,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坠落谷底;因为贪婪,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可以成为杀人魔;因为贪婪,一个孝子可以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因为贪婪,一个有着从容生活的人,一个在人生路上迈着悠然步伐的人,会迷失在漩涡中。

从前,有一对老夫妇。妻子在家做家务,丈夫去山上砍柴,两人的小日子过得清淡但也安乐。

一天,老汉到山上砍柴,忘记了时间,下到半山时已是傍晚。由于天黑找不到回家的路,老汉便在山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老汉觉得口渴难耐,就到附近的一条小溪中喝了几口水,接着便挑柴下山了。

到家后,老妇便拦住老汉,问他是自己的丈夫吗。

老汉告诉老妇,自己就是她的丈夫。但老妇死活不承认,硬说自己的丈夫已经快60岁,怎么会是一个年轻人。丈夫心中奇怪,便走到镜子前,一看,自己果真变成了青年。老汉便向妻子回忆,说自己昨晚因为天太黑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山上睡了一宿,早上起来的时候喝了几口溪水。

老妇听后,大喜过望,硬说自己也要去喝上几口,好和自己年轻的丈夫相配。老汉一想,觉得妻子说的也对,就把那条小溪的位置告诉了妻子,送她出门后,自己在家中等妻子回来。老汉等啊等,直到第二天都不见自己的妻子回来,便上山去找妻子。

到了小溪边,老汉只见妻子的衣服,不见妻子本人,急坏了,以为一定是被野兽给害了。正在这时,传来一个婴儿的声音。老汉随着声音找去,走近一看,发现一个婴儿,脸孔极像自己的妻子。老汉抱起婴儿痛哭流涕,边哭边喊:“我的妻啊,你干吗那么贪心,喝那么多,现在我要等你到什么时候啊!”

试想一下,要是老妇人少喝几口,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世间,一切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磨灭,唯独贪婪之心、欲望之念时时滋长,让我们拼命地吮吸着原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金钱、物质、财富以及肉体上的满足。

刚成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希望拿到高工资,拿到满意薪水后,又渴望发横财、不义财,有钱之后又想要权,最终自己最先设定好的人生路线在贪婪的驱使下扭曲,直至迷失在人生道路上。

小小的欲望和贪婪能促进人的发展,偶尔贪婪并非坏事,但千万不要用太大的胃口去承受你无法承担的欲望。

人生,只有用自己的步伐去行走才能过得幸福,活得潇洒。若让贪心支配自己,一切都将会被打乱,从前那悠然、淡定的生活就很难再复原,幸福也将遥遥无期。

知足常乐,拒绝贪婪

人们时常考虑一个问题:人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西方享乐主义的大师伊壁鸠鲁有着这样的观点:人生的意义和最大目标就是活得快乐,那种身体不痛苦和灵魂无纷扰的知足常乐。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日益成熟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享受的东西越来越多。

从别墅到高档轿车,从琳琅满目的商品到目不暇接的家用电器,从品牌高端的服装到林林总总的美味佳肴,从度假村到出国游,可供享乐的东西数不胜数,但我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随着这些东西的到来而有所提高,反而每天活在焦虑和恐慌当中。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不懂知足。

从前,有位国王很富有,但他一直感觉自己不快乐。

一天,国王来到御膳房,打算找点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国王看到一个厨师一边唱歌一边做饭,脸上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对此,国王很是惊奇,便问厨师为什么如此开心。

厨师告诉国王,自己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厨师,但自己一直尽力让自己的妻子快乐,她快乐自己就快乐。自己和妻子拥有的虽然不多,身居草屋,口吃粗粮,但很满足。

听完后,国王让厨师先退下,然后找来自己的智囊团,向宰相咨询此事。宰相得知后,就给国王出了一个主意,想办法让厨师变成“99一族”。国王有些纳闷,就问宰相缘由。

宰相告诉国王:“要想知道什么是‘99一族’,就要做一件事:找一个包,在里面放99枚金币,然后把这个包放在那个厨师家门口。之后,您便很快知道什么是‘99一族’了。”

国王按照宰相所言,下令将装了99枚金币的布包放在厨师家门口。当天晚上,厨师回家发现门前的布包,十分好奇,便将包拿了回家。厨师发现了里面的金币,狂喜之后,开始数金币。

99枚,但厨师坚决认为不应该是这个数。于是,他数了一遍又一遍,但的确是99枚。他沮丧到了极点,他决定从明天起,加倍努力,好让自己的财富达到100枚金币。

第二天一早,厨师匆匆来到御膳房,但少了往日的兴高采烈和快乐,他既不哼小曲也不吹口哨,只是埋头干活。

这时,宰相告诉国王,现在这个厨师已正式加入“99一族”了。“99一族”就是这样,他们拥有很多,但从来不会满足,为了额外的“1”,他们拼命工作,苦苦努力,希望尽早实现“100”。

原本生活中那么多值得高兴和满足的事情,因为忽然出现了凑足100的可能性,导致一切都打破了。他们竭力去追求那个并无多少实质意义的“1”,得到了就会狂喜,得不到就会沮丧到极点。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和学会知足常乐,学会调节自己,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说白了,就是要看清自己和现实的关系,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学着满足,学着放弃贪婪。否则,我们就会像那个厨师一样,因为贪婪苦恼,因为贪婪让幸福和喜悦从脸上消失。一个简简单单的贪婪,夺取了我们多少幸福和欢颜。因为贪婪,生活越过越感觉不到快乐,因为贪婪,我们反而失去更多。读读下面的故事吧。

传说,张果老成仙以后,每天到要到凡间寻访度化。一天,他看到有一对老夫妇在村口卖水,便上前去,和那对老夫妻搭话。

他问那对老夫妇日子过得如何,老夫妇告诉他自己生活很贫困。张果老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愿望,老夫妇说希望开一间店卖酒。

于是,张果老就告诉他们,在他们村旁的山顶上有一块形状像猴的石头。那块石头旁有三个被灰尘堵上的泉眼,只要他们明天上去把那些灰尘清理掉,泉眼就会流出带有酒味的水来。

说完,张果老给了他们一个葫芦,告诫他们只要把葫芦装满就好,千万不要贪婪。

第二天,老夫妇俩起了一个大早,天还没亮就爬到了山顶。很快,夫妻两人就找到了张果老说的那三个泉眼。

他们迫不及待地扫净了泉眼上的尘土,果然有滔滔不绝的带有酒味的水流出来。老夫妇喜出望外,赶紧装了一葫芦拿到市场上去卖。一葫芦酒刚好能卖一天。

就这样,老夫妇俩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一年后,张果老又来到这个地方,再次询问那对老夫妇日子过得如何。

那对老夫妇告诉张果老,他们自从听了他的话,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遗憾的是,没有酒糟,所以不能喂猪,要是有酒糟就更好了。

张果老听了,一味地摇头叹息,念出一绝:“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之后,便离去了。

张果老走后,那山上的三口泉眼枯涸了,再没有水酒流出。没有酒卖的那对老夫妇,日子又回到了从前,过着贫穷的生活。

贪婪没有尽头,只会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无穷无尽的追求。也许物质的丰裕能给你带来一时的欢喜,但却无法带给你精神上的平静。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贪心欲罢不能,最终沦陷在贪婪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放不下心中贪婪,就会被欲望所纠缠,接着痛苦、烦恼、沮丧相继找上门。这样的日子,请问聪明的你如何获取幸福?

一个行囊,要是装得太满,背起来就会很重很累。而人的一生,背负不了太多的行囊。为了不拖着疲惫身躯走在人生大道上,为了少一些负累,我们注定要抛弃很多。只有学会放弃那些本该放弃的包袱、本不该拥有的贪婪和欲望,生命才会一路高歌。

减少欲望,简单生活

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没有欲望,而现实又往往很难满足人的欲望。因此,很多人一生都被欲望纠缠,难以获得幸福。反过来,要是我们能减少一些欲望,驻足看看这美好的世界,好好享受生命赋予的一切,过简简单单的生活,我们就会快乐很多。

一日,一位衣衫光鲜、气宇不凡的客人来到了寺院。期间,客人向寺院的住持索提法师请教了一个问题,人要怎样才能消除自己的欲望。索提法师微微一笑,返身入内室把自己平常用来修剪灌木的剪子拿了出来,对那客人说:“施主,请跟我来。”客人不解,但又不好意思询问索提法师,只好一路跟过去。

索提法师把客人带到了寺院的灌木丛,并特意将客人引到自己时常修剪的那棵成形的灌木旁。索提法师把剪子递给了客人,说:“只要你时常来修剪这棵灌木,你的欲望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客人不解,但还是接过剪子,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

半炷香的工夫后,索提法师问客人感觉如何,客人笑了笑,说:“感觉嘛,就是身体舒展了不少,可平日间堵在心头的那些欲望好像一点也没有减少。”索提法师笑了笑,道:“刚开始是会这样,难以体会效果,只要你经常修剪就会好的!”

此后,每隔十天这个客人就会来一次,三个月后,他已把那灌木修剪成了初具规模的鸟形。索提法师问他:“你感觉你的欲望消除了吗?”客人有些惭愧,回道:“可能是我悟性不够,每次修剪的时候倒是能够气定神闲,心无杂念。可只要一离开寺院,回到尘世当中,我们的那些欲望就会像往常那样冒出来。”法师笑而不答。又过了三个月,索提大师又问客人:“你的欲望消除了吗?”客人的回答依旧。

索提法师对客人说:“施主,我当初叫你修剪灌木是希望你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这就像我们人类的欲望,别指望将它消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美观,尽力将它‘剪少’。同时,学会享受平淡,学会知足。”

客人听后,很有启发。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不再那么忙于生意,而是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过平凡简单的生活。

放任欲望,不对其进行“修剪”式的减少,它就会像草一样疯长,最后吞噬我们的内心,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复杂,变得愁苦不堪。竞争、追逐,对物质、名利的高要求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旋律,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懂得给自己的欲望做减法,这样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才会有加法。不妨慢慢读下这个故事。

在英国的某个小镇上,有个整天靠卖唱为生的男青年。同样是在这个小镇,还有一位远离家乡,在这里打工的女青年。

很多时候,他们都会相遇在同一家餐馆用餐。渐渐地,两人彼此熟悉了起来。一天,那个女青年很关切地给那个男青年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告别自己的卖唱生涯,想办法去教书,因为教书可以拿到比卖唱更多的薪水。

男青年一听有些愣住,他告诉给自己出主意的女青年,自己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每天过着简单的生活,不被任何浮华的欲望所缠绕,十分开心,所以不愿结束自己的卖唱生活。

回家后,女青年好好思索了白天男青年说的那些话。后来,她慢慢想通了,其实自己远渡重洋,背井离乡,就是因为自己心中有出人头地、赚大把大把钱的欲望,以至于自己不能和家人团聚。

没过多久,这个女青年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自己那个并不算富裕的小家,每天过着平淡简单的生活,幸福且快乐。

把日子过得简单,把感情也看得简单。不拒绝梦想,不刻意追求,简单地生活,像天上的云,让自己的人生在不经意间来来去去,让自己沉静于一片云的胸怀当中。这时,永恒和短暂就没有距离,幸福和快乐就不再那么遥远。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觉得非做不可,是因为我们把它装进了欲望的口袋。倘若我们能把口袋中的东西删减一些,安于过简单的生活,我们就能在精神领域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难免要被名利或权贵诱惑,但只要我们肯约束自己的贪婪,减少欲望,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苦恼、不快减少到最低限度。一个满足于过简单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