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日月双飞(8)
[7]悬瓮山:一名汲瓮山,又名结绌山,位于今山西太原晋祠西(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明嘉靖《太原县志》称:“山腹有巨石如瓮形,因以为名。宋仁宗时地震山坼,巨石摧毁,今无复瓮形矣。”
[8]玄奘译经传法十几年,门下弟子云集,成就最大者当数窥基(尉迟洪道)。时人称:“(玄)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窥)基乃守文述作之宗。”不独如此,窥基还是奘门弟子中最为特立独行者。传闻他十七岁时遇到玄奘,玄奘知其善根深厚,力劝其出家。尉迟洪道伯父是鄂国公尉迟敬德(名恭,又名融,字敬德,唐人多以字行),父亲尉迟宗是金吾大将军,母亲则出自河东大族裴氏,出身富贵。他不愿意抛弃享受,当即道:“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表示出家时要带一车书、一车金银珠宝及一车美女。玄奘点头答应,于是尉迟洪道得了“三车和尚”的称呼。
[9]军器监:中国古代制造兵器和军用什物的主管机关。创置于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定制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下设丞二人、主簿一人、录事一人。领弩坊、甲坊各一令。各自职责是:军器监对军品“辨其名物,审其制度,唐弩坊甲坊生产的部分产品以时纳于武库”,全面负责“缮造甲弩之属”;丞“掌判监事,凡材革出纳之数,工徒众寡之役,皆督课焉”;甲坊令和弩坊令“各掌其修之物,督其缮造,辨其粗良”。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军品质量和数量,工场实行严格的赏罚制度。后来,军器监时设时变。
[10]契丹王、奚王只是当时的习惯称呼,分指契丹及奚族部落的酋长,二人实际上已归顺唐朝,受唐廷官职。唐朝立国之初,契丹即主动归顺。武则天执政时,契丹首领李尽忠因受唐官吏侮辱而奋起反叛,一度大败唐军,后为突厥默啜可汗击破,事详见《璇玑图》。之后契丹和奚不得不依附于突厥生存。开元四年(716年),默啜可汗出击铁勒九姓拔曳固(一作拔野古)得胜回朝时,意外被拔曳固散卒颉质略所杀,突厥由此势衰,契丹酋长李失活(李尽忠堂弟)、奚酋长李大酺(又作李大辅)又重新归顺唐朝。唐玄宗倾心笼络,以李失活为松漠郡王,行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今赤峰以北、西辽河上游),以李大酺为饶乐郡王,行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今承德以北、滦河上游)。又将东平王李续(唐太宗孙)外孙杨元嗣之女封为永乐公主,嫁给李失活为妻。李失活死后,其从弟李娑固袭封,并续娶永乐公主。又以固安公主(唐玄宗从外甥女,父辛景初)嫁给奚酋李大酺。
[11]李大酺曾在突厥默啜可汗攻打契丹时落井下石,大肆掠夺契丹财产人口。还曾将俘虏的唐幽州大都督孙佺和左威卫将军周以悌献俘给突厥,导致孙、周二人尽为默啜可汗所杀。默啜可汗死后,李大酺势孤,又转投大唐。唐玄宗因即位不久,不欲另生事端,不仅给李大酺加官晋爵,还将从外甥女辛氏嫁给了他。
[12]唐制,皇帝女称公主,太子女为郡主,亲王女为县主。李弄玉生父李贤曾被立为太子,后又追谥章怀太子,因而李弄玉仍有郡主封号。
[13]唐初地方行政区划有州(府)、县两级。州县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以及经济开发水平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近京之州称辅州,京都所在县名赤县,京之旁邑谓畿县。州级长官为刺史,佐官有长史等。同时,唐廷又在地理位置重要的州设有都督府,并州、益州(州治今四川成都)、荆州(州治今湖北荆州)、扬州(州治今江苏扬州)是级别最高的大都督府,最高长官都督均由亲王遥领,实际主理州事的是长史,如武则天生父武士彟曾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并州长史官秩三品,不但兼任并州刺史,还统领河东泽、潞、汾、仪、岚、忻、代、朔、蔚等十数州军政,权高位重,类似后来的节度使。唐玄宗升并州为太原府后,最高长官为府尹,依旧由亲王兼领,少尹是实际长官。唐书中所提及并州刺史、并州长史、太原少尹实为同一官职。
[14]唐所置“军”,多在沿边重地。开元四年(716年),突厥默啜可汗死,铁勒五部归降唐朝,唐将五部均安置在大武军(在太原北面)之北。时并州长史张嘉贞惧其为乱,上书请求增宿镇守之兵。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下诏新置天兵军于太原,隶河东道,集兵八万,以张嘉贞兼天兵军大使。
[15]司录参军:少尹之下佐官,掌正违失、莅符印。兵曹参军:唐诸卫府、东宫诸率府、王府、京府、都督府、都护府均置兵曹参军,诸州称司兵参军,掌军防烽驿门禁田猎仪仗等事。
[16]括音guā。见敦煌变文《燕子赋》:“问君行坐处,元本住何州?宅家今括客,特敕捉浮逃。”
[17]租庸调制:一种赋役制度,是向受田丁征收的田租、力庸、户调三种赋役的合称,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官府服役为主。武德二年(619年),唐廷制定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又颁布均田制:丁男十八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还田。官府依据授田记录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调。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租即田租,每年要纳粟二石或稻三斛。庸则是力役,每年替官府服役二十日。若不服役,也可纳绢布折抵役期。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除租庸调外,人民还须负担杂徭和色役。另外对贵族、宗室、官僚及灾欠、少数民族地区作了减免规定。租庸调制的实行,使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所谓粟米、力役、布缕三征,达到了完整的地步。
[18]色役:唐代把各种有名目(即色)的职役和徭役称为色役。担任某种色役的人可以免除课役或免除正役﹑兵役及杂徭,因此投充色役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成为逃避正役﹑兵役及杂徭的一种手段。如历数太常寺的音声人(唐代对音乐艺人的概称),职责是供皇室和官府取乐,身份低于普通百姓,但由于享有免除正役﹑杂役和某些苛重色役的权利,所以也有良民乐于冒入的情况。
[19]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少即笃学,博涉典籍,文采过人,二十岁中进士。初为安定县尉,累官给事中。来俊臣构陷狄仁杰时,李峤为之力辩鸣冤,触忤武则天,贬为外官。后召为凤阁舍人,凡朝廷大手笔,皆令李峤草拟。圣历元年(698年),与姚崇同为宰相,监修国史。中宗复位,李峤因曾依附张易之兄弟,被贬为豫州刺史,未及成行,又改贬通州。数月后,召用为吏部侍郎,旋迁吏部尚书。神龙二年(706年),擢升中书令,后又加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赵国公。睿宗即位,贬为怀州刺史。玄宗即位,再贬庐州别驾。李峤是武周至唐中宗时最著名的御用文人,工诗善文,名重当世,所作一经问世,即被时人争相传咏。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难蜀中,登成都都督府雕楼,便让随侍女伶唱支曲子。女伶依《水调歌》的曲式唱了一首《汾阴行》。其中几句道:“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曲终,唐玄宗泪下沾襟,问道:“谁为此词?”女伶答:“李峤。”唐玄宗叹道:“真才子也。”
[20]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依“山河形便”,将全国地方250余州分隶十道监察。这十道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道。由御史台派巡察或按察、安抚、存抚使,在各道设立官署,为地方监察机关,负责巡察州县,类似于汉代十三州刺史部。
[21]降胡:又称降户,指投降归顺大唐的胡人。默啜可汗死后,突厥因内乱而势衰,部分突厥人(默啜可汗之女毗伽公主便率部投唐,封云中郡夫人)及之前依附突厥的少数民族如契丹、奚、铁勒、硖跌、拔曳固、同罗、九姓胡等均转投大唐,唐廷除了令驻扎原地外,也将大批突厥、铁勒、硖跌、拔曳固、同罗降户迁入内地安置,大致在河曲、河东一带。
[22]朔方道:唐方镇名,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开元九年(721年)置朔方节度使,领单于大都护府,夏、盐、绥、银、丰、胜六州,定远、丰安二军,三受降城。十年,增领鲁、丽、契三州。二十二年,兼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增泾、原、宁、庆、陇、鄜、坊、丹、延、会、宥、麟十二州。以匡、长二州隶庆州,安乐、长乐二州隶原州。天宝元年,增领邠州。邠州本豳州,开元十三年以“豳”字类“幽”,改曰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