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一本书读懂阳明心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陆澄录(7)

先生说:“心中万事万物呈现时,也就达到了寂然无我的境界;达到了寂然无我的境界,仍会在心中呈现出万事万物。冲漠无朕是‘惟一’之父;森然万象是‘惟精’之母。‘惟一’中有‘惟精’,‘惟精’中有‘惟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先生说:“本心之外没有事物,如果我的心中产生了孝敬父母的念头,那么孝敬父母就是一件事物。”

先生说:“现在学习我的格物学说的人,多数尚且流于口耳相传的方式,何况那些只会空谈的人,怎么能不这样呢?存养天理去除私欲,其精微处必须时刻反省体察克制,才能一天天地有所收获。现在人们一开口说话,虽然嘴里讲着天理,但在刹那间心中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私欲产生!那些潜藏暗长而人不知道的私欲,即使用功体察尚不容易发现,更何况仅仅在口头上说说,怎么能够全部认识呢?现在只管讲天理而任其放在那里不去遵循,谈到私欲而任其留存不知道去除,这难道是我格物致知的学说吗?如果继续这样,后世的学问,顶多也是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功夫罢了。”

八目只是一个明明德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1],是动静皆有事。”

“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功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2],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如此说是否?”[3]

先生曰:“大略亦是。”

注释

[1]必有事焉: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培养浩然正气)一定要有特定的事物来作依托,在这些事物上致良知,不能停,不能忘,顺其自然,不要心存尽快成就的妄念。

必有事焉,指良知的显现必须有事物的依托,它不能自己单独显现,也即心物一元,离物而无心;正,停止,指致良知时不明本心,错乱用功,妄图将心念止息的状态;忘,忘记,指致良知时总将事物忘记,以至心中模糊不清的状态;助,帮助,指致良知时心存尽快成就妄念的状态,想通过拔苗助长的方式来尽快成就。

[2]格物、致知至平天下:语出《大学》,王阳明认为《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归结为“明明德”,与程朱理学的解释不同。

[3]这段话是用王阳明的观点解释《大学》中的几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

陆澄问:“‘知止’就是明白至善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原本就不在心外,然后志向才能坚定。”

先生说:“对。”

陆澄向先生请教格物的学说。

先生说:“格是纠正的意思,纠正不正确的使它正确。”

陆澄问:“格物是在行动时下功夫吗?”

先生说:“格物不分动静,静也是物。孟子说‘必有事焉’,就是动静皆有事。”

先生说:“功夫的难处全落在格物致知上,这是关系到能否做到诚意的事。意诚,大体上心也能自然中正,自然也能修身。但是正心、修身的功夫也各有其用力处。修身是意念发出后的功夫,正心是意念发出之前的功夫。心正就是中,身修就是和。”

先生说:“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即使是‘亲民’也是‘明明德’的事情。‘明德’是本心的德行,就是仁爱。‘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即使只有一件事物流失,也是我心中的仁爱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先生说:“只谈论‘明明德’而不谈论‘亲民’,就和道佛两家学说有点类似。”

先生说:“至善是人的天性,天性原本没有丝毫恶念,所以称为至善。停止在至善上,只是恢复天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陆澄问:“认识至善是人的天性,天性包含在本心之中,本心才是至善所在的地方,就不会像以前那样茫然地去心外寻求志向的安定。志向安定了心体就不会受到干扰,于是就会平静下来,心静而不胡乱动就会心安,心安就会一心一意于至善之上,费尽心思一定要寻求到至善,这就是‘虑而后能得’的意思。这样说对还是错?”

先生说:“大概就是这样。”

仁心从孝悌生发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1],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2];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3]‘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似未当理。”

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注释

[1]墨氏兼爱:墨翟(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称为墨子。鲁国人,曾为宋国大夫。兼爱是墨子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核心,他认为天下之所以有众暴寡、恃强凌弱的现象,根源在于人们不能兼相爱,所以他提倡天下人相爱互利,反对儒家的亲亲主张。墨家思想在战国时流行一时,影响极大。

[2]渐渐至于六阳:这是先天八卦中从震卦(一阳初生)到乾卦(六爻皆阳)的运动,代表阳气的生发规律。

[3]当理而无私心:李侗语,语出《延平答问》。指既合天理又没有私心。

译文

陆澄问:“程颢先生说:‘仁爱的人把天地万物包括自己都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墨子提倡兼爱,为什么反而不被称作是仁爱呢?”

先生说:“这也很难说清楚,必须是你们自己体察才能弄明白。仁爱是造化生生不息的天理,尽管散布在天地之间,无处不在,但它的运动变化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才会生生不息。比如冬至时一阳初生,必然从一阳然后渐渐发展到六阳。如果没有一阳产生,哪来的六阳?阴也是这样。只因为它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所以就要有个生长点;有生长点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生生不息。譬如树木,刚开始发芽就是树木生命的开端,发芽后逐渐生出树干,树干长出后再生出枝叶,然后就是生生不息。如果没有发芽,哪里会长出树干、枝叶?能发出芽来,一定是下面有一个树根在,有树根才能生长,没有根就会死掉。再说,没有根从哪里发芽?父子、兄弟之间的爱,就是人心仁爱的出发点,就像树木的发芽。之后才会仁爱百姓,关爱万物,也就是生发出枝叶。墨子的兼爱说‘爱’没有差别,把自己的父子、兄弟同路人同等看待,便自然没有了生长点。不发芽,就知道他的兼爱无根,就不能生生不息,怎么能称得上仁爱呢?孝悌是仁爱的根本,仁理就是从这个根本中生发出来的。”

陆澄问:“延平先生说:‘既合天理又没有私心。’符合天理和没有私心,有什么区别?”

先生说:“心就是天理。没有私心就是符合天理,不符合天理就是有私心。”

陆澄又问:“佛家对于人世间的一切私欲都不沾染,好像没有私心。但佛家抛弃人伦,却似乎不符合天理。”

先生说:“佛家和世人也只是一回事,都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私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