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洋务兴邦国——洋务运动时的李鸿章
所办洋务知多少
“洋务”二字,虽不是李鸿章的专用词。但为他作传,就不能不以“洋务”二字来概括他人生中20多年的事业。
因为洋务,李鸿章被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世人崇拜。我对他的推崇、责备和惋惜,也因为洋务。
李鸿章不懂洋务吗?我看他比中国一般的洋务人士都懂;说李鸿章精通洋务吗?为何别的国家可洋务强国,而独我国不能呢?我总结了一句话作为原因:李鸿章自以为懂洋务,却不懂国家事务,以为洋人所为,与他办的洋务一样。
现把他平定太平军和捻军后,和日本交战之前所办的洋务列表如下:
李鸿章所办洋务,大体就是这些。它们分为两类:一是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修缮船坞等;二是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其间也有兴学堂,派学生到外国学习等,但都是为军事服务的,要不就是为外交培养翻译人员。李鸿章所认识到的洋人的长处,也主要在此。
读后感悟
1.李鸿章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卫道士,但他同时善于向西洋学习,开明开放,兴办洋务,以期强大中国。无论结果如何,李鸿章办洋务的这个初衷都是好的。
江南制造总局
2.对于李鸿章的争议,源于洋务。李鸿章大办洋务,开一代新风,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作者眼里,李鸿章在当时算是最懂洋务的,而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自以为是,只看到了表面,而没联系到国家民生。
3.李鸿章虽向洋人学习,但据说他并不崇洋媚外,他甚至瞧不起外国文化,总以中国文化自豪。在他眼里,他认为西洋人的优点就在于其技术、军事和商务。他没有看到西洋民主政体和民众的力量,这是他的短见,也许是他作为朝廷重臣的局限吧。
链接
当英国领事前来拜访时,李鸿章最初关闭了他衙门的正门。李希望领事自旁门进入,而旁门本是用来让官阶较低的清朝官员出入的。当英国领事对此提出抗议时,李的辩解是,根据条约,领事与道台同阶,而中国的道台都必须从旁门通行,因此领事也不应当期望衙门的正门为他敞开。
——《李鸿章传》(英)罗伯特·道格拉斯 李静韬等译
倾力建设水陆两军
陆海军事,是李鸿章下功夫最多的事业。他以知兵善战闻名,而这和他利用洋人及其先进武器有关。
功成后,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兵力平定内乱可能有余,但要抵御外侮就不行了,所以他把加强国家兵力作为重要事情来抓,其眼光不可说不高,他在此投入的精力也最多。中日战争前,李鸿章手下兵力大体如下:
北洋海军兵力表
附:水雷船
中日战争爆发时,直隶淮军练勇有2万多人,大概如下:
直隶淮军练勇表
合计四十九营二万五千人之间。
李鸿章倾注全部精力经营海陆两军建设,心中很有把握。
清军演习图
光绪八年,法国入侵越南,滋扰我广西边境,朝廷商议筹资加强京畿防卫,李鸿章上奏说:“我用10多年时间练兵,购买新式武器,但苦于经费紧张,不能完全实现愿望。但临阵杀敌,还不至于让皇上担忧……”由此可看出他的自信。
但李鸿章怎么也没料到,一旦中日开战,自己辛苦经营的艨艟战舰或伤或沉或被日军缴获;淮军和新军屡战屡败,使其声名一扫而光。所剩武器装备,后来在溏沽与八国联军一战,也大多随同罗荣光、聂士成化为灰烬了。于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30年来所积蓄的战争资本,就此烟消云散,如昨天的梦魇。临死时,他精心培植的天津大本营,还没收复。
唉!李合肥啊李合肥,我想你在九泉之下也难瞑目啊!
李鸿章失败的原因,一半因群臣的牵制,一半因他自己所为。从他个人原因讲,一半因其用人不当,一半因其见识不够。他立下战功,声名显赫时,自视太高,傲视一切。对他的副将和老部下,顾念私情,包庇重用,并不考虑其是否胜任,结果往往把事情搞坏,贻误大局。
李鸿章只知练兵,不知兵之来源;只知筹集粮饷,不知粮饷来源,所以他只能做些零碎事情,终无所成,这也是原因,下文再细说。
读后感悟
1.李鸿章平定太平军和捻军,得益于常胜军,他深刻认识到中国与外国的差距,于是战后,致力于新军和新式武器的建设,加强军事力量,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十分进步的。
2.李鸿章认识到海军建设对抵御外侮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中国最早的海军,而且是亚洲一流的海军。虽然中国海军在中日战争中毁于一旦,但这并不能降低李鸿章的首创中国海军之功。
3.李鸿章的淮军,在创立之初,就比别的官军更先进、更洋气,可以说就是一支中国的新军,这支新军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战后,李鸿章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显示了他强兵强国的伟大梦想。
4.无论人们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卖国”,但他最初建设水陆两军,都足以说明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爱国情怀。
商务得失在哪里
李鸿章办商务,也没看到明显成效,咎其原因,还是由于官督商办,有所牵制所致。
中国人做买卖的才能是天生的。如果国家能制定商法,搞市场经济,保护商人权利,就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节约成本,国家富强指日可待。但现在每开发一个新项目,必须向上请示,还有大臣督办,即使所派大臣很得力,但还是会产生越俎代庖的效果,对办事的人还是有牵制。而且这些官员奸滑贪财,狐假虎威,掌控着局势,那些入股的人怎能不寒心呢?那些准备入股的人怎能不观望呢?所以,中国的商务不能发达,可以说由李鸿章推行的官督商办的政策所误导。
清代开平煤矿
我用一句话总结:李鸿章实在是个不懂国家事务的人。他不懂国家之本质,不懂国家与政府间的关系,不懂政府与人民间的责权关系,不知大臣应尽的责任。他不知西方国家富强的原因,反认为我国的政治、教化、传统、风俗等,无不优越于别国。他认为我国只是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等不如人家,只需学习这些就够了。
这是近来全国上下的一致论调,但李鸿章是其中的一个老前辈。无盐效仿西施的笑容,寿陵人学习邯郸人走路,真是越学越丑,适得其反,所以终无所成,这是必然的。
读后感悟
1.梁氏认为中国人不是不会做生意,但李鸿章开启的官督商办,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有官员的牵制,就会滋生腐败,就不可能产生西方社会那样真正物尽其用的市场经济,所以中国的商务不能发达,可谓深刻呀!今天的中国,又何尝没有这种牵制呢?
2.作者认为李鸿章的失败在于他没认识到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不能深刻领会西方富强的真正原因,只片面地认为只需“拿来”西方的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等表面的东西,而不知西方政体和文化的某种先进性。有一定道理,但这岂是作为封建官僚的李鸿章所能超越的?
3.李鸿章学习西方的一些“皮毛”,但在文化上自视很高,对西方不屑一顾,虽然有些固执迂腐,但这不正是他尊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传承的表现吗?事实上,在文化的博大精深上,我们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但对于文化的创新问题,也许依然值得我们探索。
毕竟是用心良苦
即使如此,李鸿章的见识,还是远远超出常人的。我曾看到他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第二次上奏,商议不可裁撤制造轮船的奏折:
我认为欧洲各国,百年以来,从印度到南洋,从南洋到中国,闯入我边界,这是史上没有记载的。自古以来,没通关和贸易的国家,都来拜访我国,请求通商互市。我皇上有天朝上国的气度,一概与之立约通商,以笼络他们。如今,全球东西南北,遥隔万里的国家,都跑到中国来了,这是三千年来没有的。西洋人靠坚船利炮在中国横行,我们的武器敌不过,所以受制于他们。现在有人说驱之出境,不过一句空话罢了。即使想保全和平,守住疆土,没先进武器也不行呀……士大夫们限于道德学问,对此懵懂不知,苟且偷安而忘却二三十年前的创伤。以后用什么来安内制外呢?这就是有些人提出要停止制造轮船的所谓原因吗?我以为国家的其他费用可省,唯独在养兵军费上不能省。如果省,其他就更不必要了,国家将无以立足,永远不能强大起来。
光绪元年(1875年),因台湾事变起,李鸿章在筹备建立海防的奏折中说:
这是总理衙门汇报的6条主张。它把当前最紧要的事与长远规划,概括说明,没有遗漏,应该说是挽救时局的重要策略。
其中不容易立即办好的,就是找优秀人才难,经费筹措难,意见分歧化解难,消除陈旧风气难。如果因循守旧,不加改变,纵使每天设防,也是画饼充饥,徒劳无功。
轮船招商局
当务之急,就是努力破除成见,做些实事。为什么呢?历代的边防守备,重在西北,对强弱势力的分布,主要次要的划分,各代差不多,而且与外国有固定界限。
现在东南沿海一万多里的土地上,允许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他们还分布在北京,以及各省会城市。他们借友好往来之名,私下想吞并我国。一个国家闹事,其他各国跟着煽动,这实在是前所未有。轮船电报的迅猛威力,更是数千年来不遇的强大对手。外来侵扰不断,变幻迅速,而我们还在用老办法抵制,就像医生看病,不问症状,统统开旧处方医治,实在没疗效啊。
186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日渐指向内陆,那些对外国人鄙夷不屑的文人士大夫们,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说要驱之出境。但这不过是局外人的非议,因他们根本不知当事人的艰难,要问他何以自强,如何抵御外侮时,他们却茫然不知所措了。
我办洋务也很久,经历和见识也不少,对于敌我之间的优劣长短,认识得较深刻。环顾我们现在的人、财、物,各方面实在不足,多拘泥于既有观念,受口舌牵制,想做点事业却无从下手。
《易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如不变通,那无论是战是守都不可靠,光靠讲和也不能持久。
李鸿章又说:
近来,迂腐守旧的读书人,大多以办洋务,与外国交涉为耻;心怀功利机巧的人,把回避洋务当成终南捷径,以此提高自己的声望。
如果朝廷不下大力气开辟新风,破除陋习,以实务富国强民,那危局将无法挽回。今后人才会更缺乏,偌大一个中国,将无自强自立之日,这就不仅令人担忧,更令人感到耻辱了。
可见,李鸿章明白当下时局,知道苟安现状不能长久;他在为中国的百年社稷着想,寻求安内制外的良方,知道老处方已不能医新病;他知道如果不变法维新,是战是守都不可靠;他知道分歧不解,陋习不除,将一事无成;他甚至也知道日后中国将更缺乏人才,偌大一个中国,将没有自强自立之时。
李鸿章说得沉痛,读来使我热泪盈眶。
那么,以他如此的忠诚,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又长期身居要职,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是这些,原因何在呢?
这是因为他只知有军事,不知有民政;只知有外交,不知有内治;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民;只知责备他人,自己却不知反思自己;只知抱怨分歧难以化解,陋习不除,却看不到自己辖下的分歧陋习。所以,李鸿章与那些人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他不知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不在于国家而在于国民;不知西方各国能化解分歧,消除陋习,施行新政富强国家,原因就在于一股源于基层的力量。而要让这股动力激发,就必须有一两个有先知先觉、能激发人力量的先行者。由他引导人们前行,鼓舞大家;新风形成后,再因势利导,利用下层百姓的力量,那么事情就必然能成功。
李鸿章如果不知这点,不担忧,也就算了。而他既然心中明白,并为此担忧,却无所作为,真是遗憾。以其声望地位,对上可打动皇上,指使官员;对下可制造舆论,号召全国人民,可他没能做到。
所以我说:李鸿章不学无术,他是被时势所造的英雄,不是造时势的英雄。
虽然如此,事情换了环境就会不同,人换了时代也不一样。我等生在今天的人,以此指责李鸿章,他一定不肯接受。他所说的旁观者不知当事人的艰难,显然是说自己心里也有无奈和不为人知的痛苦。
晚清贵族
如果援引《春秋》责备圣贤的说法,李鸿章自然难辞其咎,但是,试问今日中国4亿人中,又有几人有资格这样攻击他呢?
我对李鸿章虽然也有不满,但我同样不能原谅那些守旧,拘泥于辞章的儒生和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小人,更不允许他们附和我,对李鸿章妄加评议。
简要说,李鸿章不失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不幸的是,偌大一个中国,继李鸿章之后,却没有一个哪怕是无名英雄的人出现。所以,李鸿章在一跃而起后,终没能取得更大成就。对此,我又对他表示遗憾和同情。
本章后,李鸿章的得意历史告终,失意的历史开始。
读后感悟
1.从李鸿章的奏折中,我们看到他的忧国忧民和高瞻远瞩。他放眼全球,进行中外优劣实力的对比,得出学习外国技术,强大军事国防的结论。虽然不免流于形式,但毕竟他已经观察到,想到并在努力做了。他的这种眼光和用心,是他的同僚们所不能比的。所以,他才倾力大办洋务,实在是用心良苦啊!
2.一个人想做点事情,总是会遇到阻力,更何况李鸿章位高权重,想扳倒他的大有人在。无论是儒生们事不关己的妄议,还是渔利小人别有用心的诋毁,都不能动摇李鸿章做事的决心和魄力。李鸿章向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而在梁氏眼里,这些人的评论和行为,更是可鄙而微不足道的。
3.对于老大之中国的种种病症,李鸿章是知道的,并一直寻找医治的良方,但他毕竟是有局限的,不仅由于他眼光的局限,更由于他身份的局限。所以,对于民众力量,对于民主政体,终是他个人无法超越的。
4.作者对于李鸿章的认识到了,但无所作为,表示批评,所以说他终是不学无术之人,只能算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但同时又对李鸿章表示一份理解:想到他背后的压力,想到他无法实现理想的痛苦,想到了他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同情他,体现了一个史学家的客观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