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智慧是用来实践的
智慧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犹如一朵重瓣的玫瑰,虽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凋谢了却没有种子。
——叔本华
叔本华的父亲给他设定的人生方向是商人,可他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该如何选择。在叔本华9岁时,他的父亲将他送到了一所以教育商人为任务的私立学校,在这里,他要学习货币单位的计算、商业信函的撰写、土地的利润……但这些对叔本华来讲并不吸引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不是商人的生活,他甚至憎恨这种生活。他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阅读文学与哲学,对此,他的父母极为烦恼。他的母亲曾在信中写道:“暂时放下其他书本……你现在15岁,已经读过最好的德文、法文和一部分英文著作。”校长也对叔本华的父亲表示,叔本华对哲学进乎痴狂,他有热情,很适合做学者。对于校长的话,叔本华的父亲也认同,因为,叔本华已经将家族大图书馆里关于哲学、文学、历史方面的书读完了。
在叔本华“被迫”当学徒期间,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阅读。而叔本华的商人之路也随着父亲的死亡而结束,叔本华正式走上学者之路。而他的著作关于痛苦观、哲学思维方式等,都与其经历不无关系。
叔本华的智慧体现在哲学上,如果他被迫从商,不一定会多一个企业家,可以肯定,世间会少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当一个人言行不一时,即便才华横溢也是徒劳的。学以致用方能取得大成就,就如《荀子·儒效》中的记载: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即便能将书中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意义呢?你充其量不过是一本华而不实的书籍罢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个人纵使才智过人,如果理论大于实践,那不过是一个华丽的摆设,无实质意义。
纵观中外伟人,都是知行合一的代表,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马克思所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真理性。
叔本华的书之所以受欢迎,原因就在于,他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他的悲观论虽然很多人都不想承认,但不可否认,叔本华的思维并没有脱离真理性,而且与当时社会及现今社会都十分贴合,这与叔本华早期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斯大林曾说:“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感受人生百态
生命的意义不是简单的生与死,关于生死,叔本华的父亲给了他极为深刻的印象。1805年,叔本华的父亲因重疾缠身,选择了自杀。一时间,叔本华体验到了各种心情,他说:“每一次自杀都会在亲人身上留下震惊、内疚和愤怒。”在叔本华之后的著作中,不管是主题、观点、思想等都与其父亲有关。他的很多著作中大多都能找到他父亲的影子,如:我的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个高贵杰出的灵魂……如果有任何人在我的作品中找到一丝喜悦、安慰、指导,我都希望他认识父亲的名字,并知道如果没有海因利希·叔本华的话,亚瑟·叔本华早已毁灭了一百次。
叔本华的哲学之路与其不断地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用理论作眼睛,感受人生百态。从叔本华的书中就可以体会到,他所表达的并非虚拟的世界,也不仅仅存在于精神层面,而是真实存在的,是对真实生活最为理性的观察与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