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劳动价值理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什么是商品

(一)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为商品

商品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马克思认为研究商品经济必须从商品开始。

商品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天天要和商品打交道:从菜市场买来的菜、从粮油店买来的粮食、从百货公司买来的衣服等都是商品。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是商品,就连工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

有人说:“有用的东西就是商品。”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并不是任何一种有用的东西都是商品,所谓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生产的产品,或者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而天然存在的有用的东西,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江河里的水、宇宙间的空气等,这些都不是商品。

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如自然界中的阳光和上面提到的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虽然是人类生活必需的,但这些都不是劳动产品,因此不能叫作商品。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获得的产品全部用于原始公社成员自己消费。在那种条件下,是不存在商品生产的。

商品必须要用于交换,如果不用于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在封建社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自己家庭成员的需要。这些自给自足的产品,虽然也是劳动产品,但由于它们并不用于交换,不供他人使用,所以也不是商品,如农民种的棉花、纺的纱、织的布,只供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和别人交换其他一些产品,那就不是商品。

至于封建社会中农民用来交纳地租的粮食,虽然不是农民自己消费的,但它是无代价地交给地主的,并不经过买卖,因此也不是商品。

在服装厂里,生产着大量的服装,但不是为本厂工人自己生产的,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为了销售,供他人使用。这些为了交换而生产的服装才是商品。

商品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没有用就不会发生交换,有用才能发生交换。

(二)社会经济形式的三个阶段

提到商品,不能不提商品经济;提到商品经济,又不能不提自然经济。那么,什么是自然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呢?

人类要生存,必须解决吃饭、穿衣、住宿等基本生活问题,必须有食物、衣服、燃料、住房以及其他各种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

为了获得这些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人们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由于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也就是发展经济,人们才能活着,才得以一代一代地延续到今天。

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进入产品经济阶段。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式。

在人类最初的社会,即原始社会里,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那时生产力低下,没有真正的社会分工,社会成员之间平均分配产品,因而没有交换产品的条件,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剩余产品用来交换。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按不同产品种类划分的社会分工。

在适于农业的地方,农业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而在草原地区,人们则专门从事畜牧业。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后来,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分工的出现,不同种类产品之间的交换就势在必行了。于是,由公社之间偶然彼此交换多余的产品发展成为经常性地产品交换。

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发展。

从事畜牧业的部落与从事农业的部落彼此交换产品时,双方都由首领主持,首领渐渐地把交换的产品留下来。久之,这些产品便变成了私人财产。

这时,随着铜和铁等金属工具的使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为一家一户单独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逐步分解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

不久,产品多了,有了剩余,交换范围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了商品经济。可见,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的产物。

商品经济的产生决定于两次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互相依赖,到对方去换自己不便生产的产品。

商品经济的出现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

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从而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决定性的条件还有私有制。由于私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各自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彼此都不愿把产品无偿地交给别人,这就使对等交换具有必然性了。

商品经济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开始,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它始终没有停步不前,而是一直在发展着。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由从属地位上升为统治地位,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形式。

恩格斯说:“一个家庭不仅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而且还把农牧业收获加工成现成的消费品……以致家庭或家庭集团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15-1016页)

列宁说:“在自然经济下,社会是由许多单一的经济单位(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组成的,每个这样的单位从事各种经济工作,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制成消费品。”(《列宁选集》第1卷,第161页)

可见,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自然经济的生产目的是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家庭式经济单位(如原始公社、封建庄园等)本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将生产的产品投入社会交换。每一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利用自身的经济条件,几乎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所有衣食住等方面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自给自足的。在生产单位中,全部或很大部分生产要素(土地等自然资源除外)也都是在本经济单位内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并进行再生产。

第二,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排斥社会分工,只有自然分工。所谓自然分工是指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的分工,如老年人和妇女干轻活,青壮年干重活。中国古代社会的“男耕女织”就是典型的自然分工。在自然经济里,人们凭借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条件和自己的劳动,求得温饱。那时的生产规模虽小,但小而全。人们与外界很少有经济联系,至死不出乡,彼此虽然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第三,自然经济具有保守性,排斥生产的社会化,把社会生产分割为范围不等的分散的生产单位,这就造成了生产者易于满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马克思说:“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0页)

第四,自然经济具有落后性,生产基本上是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维持,尽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所前进,但却极其缓慢。它既无增加知识,引进技术,改进生产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外部竞争的压力。

自然经济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它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不发展的产物,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经济形式,从采集狩猎时代到农耕手工时代,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直到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才逐渐瓦解,并最终为发达的商品经济所代替。但是,直到现在为止,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国家,自然经济还有很大的残余。在自然经济里,当然不会出现商品。

(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

恩格斯说:“我们所说的‘商品生产’,是指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物品生产出来不仅是为了供生产者使用,而且也是为了交换的目的;就是说,是作为商品,而不是作为使用价值来生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81页)

列宁说:“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列宁全集》第1卷,第77页)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3页)这是说商品生产是为了以交换为目的,通过市场上买卖,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和转手。

商品交换包括物物直接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不可能存在;没有商品流通,商品生产也不能进行,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商品生产对商品流通起主导的决定作用,商品生产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决定商品流通的性质、规模和方式。

商品流通能反作用于商品生产,如果商品流通畅通无阻,商品生产就能顺利进行;反之,就会阻碍商品生产的发展。

总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辩证的统一,而商品经济就是两者的统一体。

(四)商品经济的特点

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追求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他们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货币收入为直接目的。在商品经济中,全部或大部分生产要素都是通过市场交换取得的,并在交换中通过产品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从而为再生产创造条件。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它的发展趋势是把每一种产品,甚至每一种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生产,形成一个部门。商品生产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协作,使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因此,商品经济反对闭关自守,要求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性的经济。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多的价值,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胜,无不努力进取,用心拼搏。他们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推动下争先恐后地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业。

第四,商品经济是以扩大再生产为标志的经济。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不断地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商品经济是比自然经济进步的经济形式,但还不是最发达的经济形式。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未来最发达的经济形式是产品经济。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那么,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呢?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的。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发展的商品生产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首先,商品的不断生产使封建社会中的小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产生了资本主义企业主和工人。

在封建社会末期,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是一种以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进行这些简单商品生产的是小商品生产者。当小商品生产者拿着自己的产品到市场上去卖的时候,有的能卖出去,有的却卖不出去。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不一样,因而各个商品生产者在同样劳动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量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样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各不相同。那些掌握着较好的生产工具、劳动熟练程度较高、体力和技术较好的生产者生产同样的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就少,而另一部分掌握着较差的生产工具、劳动熟练程度较低、体力和技术都不如别人的小商品生产者生产同样的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就多。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类商品所费的劳动量虽然多寡不同,但同类商品只能按照平均劳动耗费出售。结果,小商品生产者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一些生产条件差、个人劳动耗费高于平均劳动耗费的商品生产者,出售商品时就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补偿一部分劳动耗费,因而渐渐破产;那些生产条件较好、个人劳动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的商品生产者,在出售商品时就处于优势,因而日益富裕。前者是大多数,后者是少数。大多数人越来越穷,逐步变成无产者;而另一小部分人却越来越富,逐渐变成企业家。

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过程中,商业资本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商人原来是商品交换时的中介人,靠收取中介费发了财。后来,他们开始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他们生产的产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商人变成了包买商。包买商进而又发展到直接将原料甚至劳动工具贷给小生产者,以低价预购小生产者的成品作为条件,要小生产者按期、按质、按量、按品种、按规格为他们生产商品。这样,小商品生产者在经济上就依附于商业资本,完全为商人所控制,逐步变成了雇佣工人,而商人自己也就逐步变成了工业资本家。

在封建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过行会制度。行会是为抵制竞争而出现的手工业里的封建组织形式。行会严密地保护它的成员从事手工艺的特权,并且规定了各项规程,如要求它的成员遵守多年固定下来的传统的生产方法、按规定的原料生产,必须保证一定的成品质量,不许擅改成品的价格等。这种行会有同一地区的,也有同一行业的。在行会里掌权的是师傅,他们说一不二。行会由于对手工业生产作了各种严格的规定,束缚了生产者的主动性以及技术的发展,阻碍了竞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但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时,一部分行会师傅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便不顾行会规定,任意增加帮工和学徒。帮工和学徒的大量增加使得他们在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师傅,只得终身充当雇佣劳动者,而师傅则加紧剥削他们,也成了企业主。

农村中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也是和商品生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的权力越来越大,封建主把农民的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农民为了交纳货币地租,必须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换成货币。这样,日益加深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加速了农民的分化过程。大多数农民逐渐沦为雇农,少数人则上升为富农,进而转化为农业资本家。

这样,由于上述几种原因,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出现了。

(五)从商品分析入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首先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呢?有下面几个原因:

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不仅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表现为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最普遍的现象,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资本论》第3页)。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必须从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商品出发,认真把握住这个普遍的存在形态,才能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东西。

商品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资本论》第3页),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这个细胞的内在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切矛盾的胚芽。因此,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弄清商品的内在矛盾以及这一矛盾的发展规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的辩证过程,从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总体,阐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规律。

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简单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导致了封建经济关系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因此,只有首先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经济基础,才能把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从而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

由此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从分析商品开始,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由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决定的,是完全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的。马克思正是把商品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建立起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从而在理论上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现出来,并且深刻地揭露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商品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和货币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基本要素。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商品和货币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都采取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形式,商品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方式的一切矛盾的胚芽。商品和货币,及其基本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中心任务是阐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正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关于资本主义理论体系的。

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人认为应该首先弄清资本家是怎样剥削雇佣工人的,也有人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等。这些问题是需要弄明白的,但是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从分析商品入手。要了解资本主义,需要有入门的钥匙,而商品正是研究资本主义入门的钥匙。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之所以受资本家剥削,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却一无所有。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只好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并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要说明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就必须弄清楚资本家是怎样占有生产资料,又怎样把它作为资本来剥削工人的。资本家通过各种罪恶的手段,占有了大量钱币,然后买进用于生产的各种商品,包括劳动力,开始生产过程。工人为资本家生产了大量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要了解劳动力怎样成了商品,工人是怎样受剥削的,必须从研究商品入手。

我们要了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首先也必须了解什么是商品。因为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它的最主要的表现是商品卖不出去。所以,要弄清经济危机,也得从分析商品入手。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只有从商品入手,才能抓住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因素,步步深入,弄清资本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