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控制坏脾气,迎来好福气(2)
古代有一个年轻人想学剑法。于是,他就找到一位当时武术界最有名气的老者拜师学艺。老者把一套剑法授予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习。一天,年轻人问老者:“我照这样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呢?”老者答:“三个月。”年轻人又问:“我晚上不睡觉来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老者答:“三年。”年轻人吃了一惊,继续问道:“如果我白天黑夜都用来练剑,吃饭走路也想着练剑,又需要多久才能成功?”老者微微笑道:“三十年。”年轻人愕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办好一件事情切勿像这位年轻人练剑一样,心浮气躁,除了用心用力去做之外,还应顺其自然,才能够成功。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事缺少恒心,见异思迁,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而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不知所为,对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焦躁不安。有些人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甚至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
一步一个脚印虽然看似很慢,但是,这样走出来的路才是最结实的,不像空中楼阁,一场风雨就让所做的一切消失殆尽。我们考虑问题要从现实中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随波逐流、盲目攀比,要记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坚信自己的价值。有人说:“创意点亮生活。”做事固然要有开拓、创新、竞争的意识,更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如果仅仅是一个空想主义者,没有将想法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话,一切创意均为空谈。
浮躁的情绪会使一个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个人的发展极为有害。只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才不会被浮躁所左右,才不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能够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针对浮躁而言,“平和沉静,脚踏实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失为金玉良言。在短暂的生命之旅中,浮躁是人生最大的敌人,只有我们战胜了人生路上的这一大劲敌,并以此作为一个基点,我们才能一路披荆斩棘,登上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制高点。
一个人如果有轻浮急躁的缺点,是什么事情都难以干成的,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中,其实人人都可能有过浮躁的心理,但是这也许只是一个念头而已。一念之后,人们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迷失了方向。然而,当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时,就会对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克服“浮躁”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健康心态。心态健康的人心理素质好,人生定位明确,乐观向上,豁然大度;他们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因而才能保持淡泊名利的心境,坦然面对纷繁世事,宠辱不惊地正视自己人生的快乐与不幸。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重要秘诀就在于此,他们将全部的精力、心力放在同一目标上。许多人虽然很聪明,但心存浮躁,做事不专一,缺乏意志和恒心,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在比较时要知己知彼。“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了。
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好个人的人生目标,将自己摆在整个社会的宏观世界之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达观而平常的旅人之心境和情怀。用微笑对待每一天,用勤奋对待每一份工作,用坦诚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发掘自我,不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克服了浮躁情绪,懂得生活中平平淡淡就是真,我们就不会患得患失,就会觉就是命运就是上帝对自己最好的馈赠。
经常给自己过激的情绪降降温
易冲动是较典型的坏脾气之一,“上帝想要让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冲动带着一种魔力,常常让人身不由己,让人的胆量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冲动的时候都敢不顾一切地去做,完全失去理智,最终会酿成大错,让自己后悔终生。
培根曾经说:“冲动就像地雷,碰到任何东西都将与之一同毁灭。”冲动的人等于跟在魔鬼做一笔非常不划算的交易。在交易前,魔鬼告诉人:如果你购买了“冲动”,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你可以通过冲动,使自己的情绪得到痛快淋漓的发泄。人听到这里,顿时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迫不及待地签下契约。冲动过后,魔鬼会再次找上门来——它绝不会爽约。它会高举契约,契约上面写满了人购买“冲动”所必须支付的成本。
一家工厂的老板平时最痛恨的就是工人在工作时间偷懒,一天他巡视仓库时发现一个工人正坐在地上看连环画,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于是走上前怒不可遏地问那个工人:“你一个月工资多少钱?”“1500。”工人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怒气冲冲的老板立刻从口袋里掏出1500元钱扔给他,并大叫道:“拿了钱就赶快给我滚!”
回到办公室,老板让人把他的后勤主管喊来,质问道:“那个偷懒的工人是谁介绍来的?咱们的公司里怎么会允许有这样的工人呢?难道都不知道我一向最痛恨这种人吗?”主管说:“那人并不是我们公司的工人啊,他只是其他公司派来送货的。”
人在冲动状态下经常会很快失去理智,而一个人一旦失去理智就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出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断送自己的前程。其实,很多事情是可以静下心来商量的,只要双方都稍微忍一忍,让一认,或者互相冷静一下,等各自情绪都平静下来之后再进行处理,事情就不会变得那么复杂和不可收拾了,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多了。
冲动的疯狂就像决堤的洪水那样,会瞬时淹没人的理智,让人做出许多难以置信的事情来,像疯狂的猛兽般失去做人本该有的理智。化解冲动需要理智,冲动的激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要把握自己的情绪,冲动是会被降服的。冲动只会给自己和对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识大体,顾大局,能大度些就大度些,将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抛到脑后,不要因为一时冲动与人发生不必要的争执,或是逞匹夫之勇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尽管冲动的情绪像匹野马,但缰绳还是在自己手中。当别人对你说了难听甚至羞辱性的话,你可以在心里进行反省,也可以在心里默背诗词或文章等,也可以选择避开对方,这样能使燃烧的火苗逐渐变弱。
有一个智者问他的弟子:“为什么多人在生气的时候,都是把嗓门提到最大去说话,而不是轻声细语地说呢?”
弟子们说了一大堆的原因,可智者一个也不满意。最后智者解释说:“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与心的距离非常遥远,而且为了掩盖他们的距离能使对方听见,所以必须提高嗓门去喊,而人在大声喊叫的同时会让自己的情绪更激动,变得更生气,人要是更生气了那两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更远了,距离更远那喊叫声就又会更大了……”
智者开导弟子们说:“当你和他人争吵的时候,不要让你心的距离和对方心的距离变远,更不要说一些让彼此的心距离越来越远的话。不妨过几天,等各自心的距离已经没有那么远的时候,再重新来解决你们之间存在的问题,才更为有效。”
有时,我们特别需要得到外部提醒或帮助。我们也可以经常告诫自己,也可以请朋友时常提醒自己,特别是在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及时的警示能使自己迅速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
大量事实证明,消极激情一旦爆发,很难对它进行调节控制,所以,必须在它尚未出现之前或刚出现还没升温时,立即采取措施转移注意力,避免消极情绪继续发展。比如说,尽力让自己想一些无关的事,干一些其他的活,脑子不闲,手脚不停,就能摆脱因发怒带来的思想负担。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当你情绪冲动,一时又难以克制时,应多想一想别人的处境,想一想一时冲动可能酿成的恶果,想一想犯错会使自己的亲人多么痛苦。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思绪从愤怒的指向中拉回来,给自己过激的情绪降降温,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己情绪的一时冲动而给自己酿下祸端。
当自己胸中的怒火即将爆发的时候,管好自己的脾气,既不要让消极的情绪之火烧着别人,也不要让外溢的激情之水淹没自己,这样,你不但可以获得别人更多的尊重,而且也会获得人生更多的保全。
偏激情绪是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弱点
偏激,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所持的过火情绪或态度。偏激这两个字用得很有意思。一是“偏”,说明认识上的偏差、片面;二是“激”,说明情绪爆发的程度。
生活中,总是有些这样的人,他们见到别人做出成绩,出了名,就认为那有什么了不起,甚至千方百计诋毁贬损别人;见到别人不如自己,又冷嘲热讽,借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处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人。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主观武断。
偏激的人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爱钻牛角尖,对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不听不理,怨天尤人。偏激之人的特点一是非常自信,往往用片面的眼光看问题,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代表,别人都是错误荒谬的;二是自尊心极强,他们决不肯掉价,为维护面子,他们往往不顾一切;三是自制力差,一旦情绪爆发起来,毫无遮拦,就像没刹的飞车,控制不住;四是富于攻击行为,必欲置对方一败涂地而后快。偏激的人往往容易情绪失控,面对问题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一个人被偏激的情绪控制后,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其实,这是一种偏激的情绪在作怪。偏激,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意见、主张等过火,有失公允,是人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
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由于过于偏激,他们在行为上也往往是很鲁莽的。
青年人社会经验少,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虽然他们接受事物快,又充满自信,但由于涉世未深限制了他们的眼界,因而很容易使他们凭着一股热情,一种印象去发表见解。随着年岁的增加,他们越发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事先有点偏听偏信,更增加了他们的片面性、主观性。另一方面,社会对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时而认可,时而否定,特别是他们认为合理的、正当的要求难以满足时,就容易使他们内心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的认识走向另一个极端。自我意识强、经验不足,造成情绪的波动,这是青年人产生偏激情绪的重要社会原因。
早在三国时代,汉寿亭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偏激。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可是,当吴主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儿子求婚时,关羽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关羽说话办事根本不顾全大局,不计后果,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刀兵相见,关羽也就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
如果关羽少一点偏激、不意气用事的话,那么,吴蜀联盟大概也不会遭到破坏,荆州的归属也可能是另外一种局面。
关羽不仅看不起自己的对手,更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对此极其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呢?”
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始终不与老兵同行!”可见其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放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至于当他陷入绝境的时候众叛亲离,根本没有人救援,最后促使他很快地走向灭亡。
一个有主见、有头脑、有思想、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的人,无疑是具备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但是,这还要以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头脑里都应当多一点辩证思绪。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至死不悟,这是做人与处世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