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父母育儿经:高财商,好钱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理性教育——不让任何东西偷走女孩的梦

善于思考,令女孩一生受益

拿破仑·希尔说过:“思考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

确实,一个习惯于理性思考的女孩,不仅能在学业方面表现优异,而且在人生的众多选择中也更具甄别力,让自己的成长过程少走很多弯路。

几乎每个犹太家庭都会从小培养孩子理性的思维方式。

比如,一位母亲曾让她的女儿回答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女孩回答说:“我要带钻石出去。”母亲又进一步问道:“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呢?”女孩摇摇头:“不知道。”母亲接着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犹太人的父母正是用这种启发式的询问,逐渐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

而在我们周围,不难发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而忽视了让孩子去想。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康德曾经断言: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父母教育孩子,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还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思考。

当然,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女孩敏锐思维的能力呢?

1.创造家庭思考环境

在家庭中,为女孩创造思考的环境。在生活中,随时为女孩提供思考的氛围,让她的思维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比如,有位母亲通过朗读简单的诗词引导她5岁的女儿思考问题。她先读一首诗:如果世界上堆满了馅饼,如果海水全部化为墨水,如果所有的树都结满面包和奶酪,那么,我们喝什么?然后,她问女儿:“一个句子以‘如果’开头,是不是意味着它描述的场景不是真的?”由此引起女儿联想出一连串问题。

2.全家参与

女孩的年龄不论大小,父母都应创造机会让她说出值得一听的主意来。一家人围聚一桌共进晚餐,议论一天中发生的种种事情,这就是一个指导女孩的最好机会。

3.提出违背常规的问题

能提高女孩思维能力的问题是趣味性强、令人迷惑、激发想象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要激发她的想象力可以试试提出这类问题:“要是所有汽车全部漆成黄颜色的,会产生哪些正面效果和反面效果?”

只有学会了理性思考,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一个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女孩,将更容易收获美好的人生。

幽默的女孩拥有智慧

幽默,被犹太人视为苦中作乐的处世智慧和重要的精神食粮,它具有无穷力量。在希伯来语中,智慧和幽默恰好是同一个词。正如犹太教育宝典《塔木德》所言:“幽默的人是拥有智慧的人。”

犹太民族有着苦难的历史,但他们始终对生活抱有信念、希望和不可动摇的乐观精神,痛苦和迫害不能阻止他们欢笑。对犹太人而言,快乐是生活中必备的良药,无休止的泪水和呻吟并不能化解生活的压力,只有懂得幽默,才能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而,在犹太人的字典里,幽默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犹太父母鼓励女孩遇到任何事都要风趣幽默,因为愉悦的幽默,不仅可以缓解、调节孩子的伤痛和苦恼,还能娱乐身心,产生向逆境挑战的勇气。他们告诉女孩:“唯有贤者、智者才能在任何状态下,永远都保持幽默的心情。”

在女孩还年幼时,犹太父母就会根据现状、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渗透和指引,启发她们发散思维,帮助她们学会运用幽默。让我们来看看犹太父母是如何培养女孩幽默感的。

1.给女孩创造幽默的氛围

让女孩在愉快、幽默的环境中成长,是培养幽默感的最好方法。而父母的职责就是向孩子播撒幽默的种子。父母在给孩子提出忠告、建议时,不妨采用幽默的方法。比如,孩子养的花快蔫了,父母可以幽默地说:“哎呀,它没喝牛奶,营养不良啦。”这样,孩子就会恍然大悟,在父母幽默感的感染下,逐渐学会运用幽默。

2.让女孩保持宽容的心态,乐观面对人事

宽容、乐观是幽默的心理基础和精髓。若要学会幽默,就要先让孩子克服斤斤计较的狭隘思想。若要保持幽默,就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在一旁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乐观面对人事。

3.教女孩适当自嘲

真正具有幽默感的人,不仅不怕被人嘲笑,而且还善于自我嘲笑。当然,只有内心充满自信的女孩才勇于自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引导女孩建立自信,在实践和探索中引导她们获得成功体验,并看到自身的与众不同。有了自信,女孩也便有了幽默的资本。

4.增强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词汇量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差,女孩怎样才能自如地表达幽默的想法呢?平日里,父母可以多和孩子玩玩脑筋急转弯,训练孩子思维敏捷性;或者,多读读幽默故事,丰富孩子的词汇量。饭前饭后,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猜猜谜,讲讲笑话,说说发生在周围的趣事,潜移默化中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真正的幽默,应该是自然流露,父母千万不要强迫女孩幽默,否则,只会令孩子变得油嘴滑舌。幽默感来自丰富的内涵。随着生活的历练、知识的扩充,孩子会越来越顺畅地运用幽默。

永远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

一位犹太母亲把一个大水桶放到桌子上,对女儿说:“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说着,她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头逐一放进水桶。当水桶里被塞满石头时,她停了下来,问道:“现在水桶里是不是再也装不下东西了?”女儿点了点头。

“真的吗?”母亲说着便不紧不慢地拿出一小袋碎石,抓起一把,放在已装满石头的水桶表面,然后轻轻晃了晃,随后又抓起一把碎石……不一会儿,那一小袋碎石全被塞进了水桶里。

“现在水桶里是不是无法再装下东西了?”母亲又问。“还……可以吧。”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女孩变谨慎了。母亲没有说话,只是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小袋细沙,撒在水桶表面,然后晃了晃,很快细沙都不见了。

“现在呢?水桶满了吗?”

“还……没有。”女孩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没底。

这一次,母亲拿出了一杯水,她慢慢把水往桶里倒。当水倒完后,母亲微笑着问:“这个小实验告诉了你什么呢?”

“告诉我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女孩沾沾自喜地说道。

“嗯,你说的很对。”母亲顿了顿,说:“但是,如果你没有先把石头放进水桶里,那么你将没有机会装满石头,因为水桶里已被塞满碎石等物。而当你先把石头放进去,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空间来塞剩下的东西。所以,孩子,你必须搞清什么是石头,什么是碎石、细沙和水,并且永远把石头放在最前面。”

犹太人认为,最浪费生命的人,就是那些以最高效率去做最无用之事的人。只有把重要的事先做了,才有更多剩余的时间去干其他事,就好像装满石头的水桶,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空间剩余。

很多女孩总是按照事情的紧迫度来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而不是按照重要程度。其实,这种做法是被动地迎合事情,而非主动地达成事情。那些成功之士的成功秘笈便是: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所以,犹太人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个共识:让孩子永远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

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女孩分清轻重、主次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三个判断标准可供参考。

1.最重要的事就是:必须要做的事

必须要做的事,有两层意思:是否必须去做和是否必须由孩子去做。有时,遇到一些非做不可但又并非需要亲自做的事,大可以让孩子委托他人去做,尽量让孩子去做一些“必须要做的事”。

2.最重要的事就是:回报最高的事

何谓回报最高的事?它指的是符合目标的事,比别人干得更好的事,或者是能够产生最大价值的事。在孩子努力前,父母要先让孩子找对自己的方向,找对能得到最高回报的地方,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多的目标。

3.最重要的事就是:最大满足的事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是否能做到最好,取决于这是否是一件令孩子感到满足、快乐的事。当孩子对一个事情充满热情、充满兴趣时,这个事情在孩子眼里才会充满情趣,完成得也会更加完美。

如果女孩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用以上的标准来过滤一下每件事情,她便能分清事情的轻重主次,就能把时间安排得更为合理。所以说,“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去”是让女孩保持生活有条不紊的灵丹妙药。

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在小时候,谁都有过很多美好的梦想,希望长大后成为科学家、文学家、银行家,或者希望赚很多钱,买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大部分人的梦想往往无法实现。为什么呢?是梦想遥不可及,还是付出的努力不够?

犹太父母认为,主要是因为很多孩子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些简单的事情,总想一步登天。一些简单的、需要重复做的事,他们不愿意坚持。

有些女孩好高骛远,偏偏喜欢挑战一些“不简单”“不容易”“不平凡”的事。可是,她们并不真正懂得什么叫不简单。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道:“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犹太父母总是告诉孩子:干大事,必先做小事,把小事做好、做细、做周到才能成就大事业,只有坚持把简单的事重复做,才能成为不简单的人。很多事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做。难在能否做得够认真、够彻底、够耐心。

成功在于坚持,在犹太人看来,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诀。世界上无数成功者都是从小事做起,都是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他们无不遵循“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一不变的真理,直至成功。

怎样培养女孩做事坚持不懈的习惯呢?犹太父母是这样引导孩子的。

1.让女孩明确目标

犹太人虽然重视事情的结果,但更重视事情的目的。目标明确,不仅有助于孩子达到结果,而且能令孩子享受到努力的过程。作为父母,要不时提醒、帮助孩子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然后督促孩子朝着既定的方向持续努力。

2.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

人们常说:“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完成目标也是如此。很多目标富有长远性,一下子无法达成,这时,为了减轻孩子的压力,父母要教孩子把一些大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性小目标。如此,孩子才能不断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怀着喜悦的心情坚持下去。

3.鼓励女孩做事善始善终

孩子随意性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所以,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哪怕是很小的事,父母也要随时检查、督促,并评估结果,从而让孩子养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习惯。比如,当孩子征求种植花草时,父母在准许前,先让孩子许诺定时给花草浇水。

4.培养女孩的耐心和责任心

在培养孩子责任心方面,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原则,那就是“等一下再享受”原则。比如,放学回家后,孩子想看电视,父母就先要求孩子完成作业。让孩子在规则下学会忍耐。让孩子明白,只有先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事后享受到的快乐才能更大。总之,在原则问题上,父母绝不能心软让步,否则坚持不懈就成了一句空话。

超越别人的前提是先超越自己

如果两个人共同持有一条几米长的绳子,如何让对方的绳子变短呢?用手段剪短对方的那条,还是想方设法加长自己的?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选择。如果这道选择题放在你的女孩面前,你会教她如何选择呢?

犹太教育宝典《塔木德》上这样说到:“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我。”

在犹太人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父母给予的,另一部分是自己赋予的,这就是所谓的先天和后天。先天,只是本质,只是底子,后天才是生命的实质。若想改变、升华生命的实质,就必然要超越自我,超越本质,超越局限,在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中,不断进步。

在犹太家庭中,父母经常会不失时机地教导女孩去超越自我。

有一对犹太母女,两人都是心理医师。但是,母亲性情温和,心思缜密;而女儿则性格孤僻、傲慢。所以,在事业上女儿一直都不太成功。

一天,女儿向母亲抱怨工作的不如意。母亲打断道:“我的孩子,作为心理医师,我们之间的区别在哪儿?”

“我想区别是您比我经验丰富。”女儿漫不经心地答道。

母亲摇了摇头:“不,真正的区别在于:当有病人向我倾诉、请教生活上的难题时,我帮他解答。不管是对方提的问题,还是我的解答,我们彼此都很满意。但是,当有病人请教你时,你们双方都难以满意——你不满意,是因为你觉得他的问题不是问题;而病人不满意,是因为你无法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所以,你不能埋怨别人,而应该反思自我、提升自己,如此才能成功。”

“母亲,您的意思是我必须超越自己?”

“是的,”母亲回答,“能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功的人。”

为什么我们把犹太民族称为最勤奋的民族?因为,超越自我已经成了犹太人的历史传统。

让孩子超越别人的前提是先超越自己。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位犹太教育学家曾这样告诫孩子:“如果勤劳自勉,借以超越自己,那么总有一天,就会自然而然地超越别人。”

在帮助孩子超越自我的过程中,父母要谨记两点:

1.要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挺进

孩子若想超越自我,首先要打破已有的现状,大胆向未知、新奇的知识领域宣战,也就是说,要具备足够的冒险精神。正如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人必须经常思考新鲜事物,否则,便和机器没什么不同了。”所以,尽量让孩子多涉及些不同的知识吧。

2.让女孩竭尽所能地发挥创造力

犹太父母认为,超越自己、升华自己这件事一天都不能放松。他们总是教导孩子把学来的新事物组合起来,因为当不同的事物相互摩擦、相互影响后,往往会蹦出新的创见,如此孩子才能具备新的智能。每个女孩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发挥出来。父母千万别荒废了孩子天生的创造力。

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

一位犹太父亲问自己的女儿:“有两个犹太人从房顶的烟囱里掉下来,一个浑身脏,一个挺干净,那么谁会立马去洗个澡呢?”

女孩说:“当然是那个浑身弄脏的人啦!”

“不,你错了。浑身脏的人看着挺干净的人想:我身上应该也挺干净的;挺干净那人面对浑身脏的人则想:我一定也脏得要死。所以,挺干净那人会立马去清洗。”父亲接着问,“之后,这两个人又掉进了烟囱里,这次谁会去洗澡呢?”

女孩急忙答:“应该是那个挺干净的人!”

父亲笑着说:“你又错了。挺干净那人在清洗时,发现自己并没弄脏;而浑身脏的那人则明白了挺干净那人为何要去清洗,所以这次他直接洗澡去了。我再问你,如果他们第三次掉进烟囱,谁又会去清洗呢?”

女孩不确定地答:“可能还是那个浑身脏的人……”

“孩子,你再次错了。你可曾见过掉进同一烟囱的两个人,一个干净,另一个却灰头土脸的吗?”

这就是犹太人的教育精髓,鼓励女孩独立思考,不给孩子任何权威性的解释,让孩子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融汇生活常识和自身智慧,去发表属于自己的见解。

众所周知,犹太人中的杰出人物——马克思,他便是以“怀疑一切”的精神名垂青史的。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批判和怀疑中诞生,又在不断的批判中成熟发展起来的。当马克思心爱的女儿问他“您的座右铭是什么”时,他毫不迟疑地写下:怀疑一切。

只有先怀疑,才能后创新。犹太人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能称之为模仿,真正的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敢于审视,并及时发问。犹太著名教育圣经《诺未门》上说:“怀疑,是学习的钥匙。它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因此发问可以使人进步。”

那么,如何让女孩怀疑一切、提问一切呢?不妨效仿犹太父母的做法:设定一个情景,激发女孩提问的兴趣。在设定情境时,可依循以下两个技巧。

1.让女孩产生好奇心

好奇,是铸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孩子因好奇而怀疑、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真相时,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去保护、引导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比如,多玩猜谜游戏;把故事说到一半后戛然而止,让孩子去好奇结果,然后引导孩子探索故事。

2.鼓励女孩主动提出问题

在女孩的天性中存在着求知的欲望,在她们的心中总是打着无数个问号,迫切想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对此,父母不要不以为意,也不要抱着习以为常的态度,以免扼杀孩子的求知欲。而应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并对她们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后与孩子一起去探索问题的真相。如此一来,孩子怀疑一切、提问一切的欲望就会逐步增强。

总而言之,每位父母都要牢记:怀疑精神和发问习惯是进步的源泉。要像犹太父母一样,鼓励孩子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

充分发掘女孩的潜能

发现女孩的独特性和潜能,需要父母具有“伯乐”的判断力,并为孩子创造激发潜能的机会和环境。犹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她真正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其实,女孩的兴趣会在某一瞬间突然闪现,也就是说,它会在一瞬间里萌生,并很快萎缩。犹太父母总是会适时抓住那一瞬间,从中找到某种可以长久持续下去的兴趣和激情,然后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和帮助。

曾有一位犹太父亲偶然发现自己一岁的女儿对“之”这个字产生了兴趣。从此,在任何场合,这位父亲只要一看到“之”,就会立刻指给女儿看,并教女儿怎么去发音念它。

就这样,两个月后,在父亲不失时机地引导下,这个女孩已经熟练地认清了英文的26个字母,并且兴致勃勃地组合这些字母。

在女孩1岁半的时候,她又对各类汽车、电器制品的品牌标志产生了兴趣,父亲就立马给她搜罗来一大堆汽车厂家的名称,让她配对汽车的商标,有时还出示一些商标让她猜是哪个厂家的名字。很多年以后,这个女孩成为了出色的品牌商标设计师。

拿破仑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可见,每个女孩都有未被发现的“潜能”和未发挥出来的特长,关键是父母如何用眼睛去发现。

在开发孩子潜能时,犹太父母会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使孩子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从而找到开发潜能的捷径。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去发掘女孩的潜能。

1.细心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犹太父母总会留意女孩的行为举止,在跟其他孩子交谈或独自玩耍时,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比如,她不喜欢画画,但喜欢弹钢琴;做事没有耐心,但富有创意;不善言辞,但满怀热情……他们会把这些蛛丝马迹记在心中,推断出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喜好去向,然后加以引导。

2.给以激励

当女孩表现出某种独特性或天赋时,犹太父母总是适时给以一些肯定、夸赞和掌声,避免扼杀她的天赋。因为,即便孩子是个天才,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自信,如此才能越走越顺。当孩子磕磕碰碰时,父母若一味地谴责和施压,只会令孩子羞窘,导致以后排斥去尝试。

3.创造机会

在了解清楚女孩的特长和潜质后,犹太父母总会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去练习。比如,在家庭聚会时,鼓励孩子表演一个擅长的节目;每个晚上朗读美文,并发表心得;外出和其他孩子游玩时,让孩子勇担大任……最重要的是,他们会让孩子独自完成那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此,孩子才会越来越有自信。

4.耐心等待

既然给女孩明确了目标,创造了机会,那剩下的便是耐心等待孩子去实践并发挥个人潜力。有些女孩不会做家务,父母就一手操办;有些女孩不会买东西,父母就不给权利,有些女孩学习成绩差,父母就一道题一道题逼着做……这样时间一长,女孩会变成坐享其成的娇气包,这些做法对发掘孩子的潜能极为不利。

犹太父母在培养女孩时,总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最大、最宽泛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让她们充分施展个人所长和潜力。

给女孩一个解释的机会

当父母对女孩的行为举止感到难以忍受时,难免会激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冤枉”孩子,或者言过其实,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她们会认为父母不通情达理,往后再遇到类似事件,女孩只会变本加厉,甚至对自己犯的错“理直气壮”,这时,父母在孩子面前就难以站稳脚跟了。

所以,女孩犯错或出现行为、品质上的问题时,父母应该尽量冷静下来,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只有多了解孩子,多去分析孩子的心理,才能在教育孩子上不失偏颇。在指责、批评孩子前,犹太父母经常会让自己先做到以下三点。

1.不随意妄断,不做毫无根据的揣测

一些父母在没有查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做出毫无根据的揣测,然后凭着主观臆断去批评女孩。比如,花瓶被打碎,女孩否认时,父母就会武断地说:“准是你干的,除了你没别人了。”这种毫无事实根据的定论,往往会错怪女孩,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所以,父母在指责孩子前,必须先做一番调查,搞清事情真相,避免妄下定论。

2.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当犯下错误,或做了不当行为,女孩自己能做出一定程度的表达时,父母就应该尽可能地闭上嘴巴,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去仔细倾听她们的解释,去认真了解她们心中的感受。

通常女孩的感受没有对错,只有行为是否恰当的问题。例如,女孩可以生朋友的气,但辱骂朋友就不恰当了。在倾听女孩时,犹太父母会去思考:那些不适当行为是否是某个严重问题的征兆或表现?

犹太父母认为,那些麻烦不断、行为不当的女孩,更需要去关注其内心的想法。只有倾听女孩的心声,才能得到更多讯息,才能了解“行为背后的真相”,父母才能有效处理。

3.给女孩一个申诉的机会

导致女孩犯错的原因五花八门,可能有其主观上的失误,也可能是客观上的经验限制。从主观上来说,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心之失;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问题。

所以,当女孩犯错时,不要剥夺她的话语权,应给女孩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她和盘托出心中的想法和疑问,这样父母才能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对女孩的批评也就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事实。

犹太小女孩辛西娅不知何故,死活不愿意刷牙。为此,母亲软硬兼施:“小心虫子咬坏你的牙,以后就不能吃糖了哦”“你要是刷牙,下次给你买个机器娃娃”……但是,辛西娅无动于衷。

见此,母亲冷静下来,耐心地问道:“你不愿意刷牙是吗?”“嗯。”辛西娅抽噎着说。

“不喜欢?”

“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疼……”辛西娅伤心地说。

“哪里疼呢?”

“这里……”辛西娅指了指嘴里。

这位母亲一下子意识到:最近刚给女儿换了新牙刷,可能她一时不太适应。于是,母亲轻声道:“对不起,妈妈太粗心了,没发现这个问题。我们换个软一点的牙刷,是不是就能刷牙了?”

“嗯!”之后,母亲买了个软硬适宜的儿童牙刷,辛西娅再也不逃避刷牙了。

犹太父母认为,成功的教育来自对女孩的深入了解。当女孩的行为令人不满时,千万不要随意指责,而是要给她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并让她们明白:解释的目的并非推卸责任,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谅解的力量胜过惩罚

当女孩犯错,父母惩罚她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让孩子认识到她的行为是不好的,是不利成长的。可是,一旦父母让女孩感到窘迫,惩罚所造成的消极情感就会伤到孩子,那份窘迫感会令孩子感到委屈、羞恼,导致她们认为父母是邪恶或不公的。其结果是,在自我防护的姿态下,她们不但不愿意接受意见,甚至与父母指点的方向背道而驰。

自然,在女孩犯错时,是有必要对她进行批评的。那么,该如何把握批评的尺度?在这一点上,犹太父母非常聪明、理智,他们从不轻易惩罚或斥责孩子,而是采用谅解的方式,用宽容取代责罚和伤害。

犹太父母之所以能保持理性,是因为他们知道谅解的力量胜过惩罚,并且明白惩罚可能会给女孩造成以下八种负面效应。

1.把女孩的注意力再次引向不良行为。

2.给女孩制造消极、负面的感觉,比如愤怒、恐惧。

3.致使女孩产生挫败感,自尊心受损。

4.打击女孩的自信心。

5.导致女孩绝望。

6.使亲子关系疏远。

7.使女孩失去与父母沟通的勇气。

8.使女孩对他人更苛刻。

鉴于以上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在教育女孩时犹太父母很少会进行惩罚,他们总有更好的办法去有效地“批评”女孩,以下几种方法供父母们参考。

1.在女孩的不良行为中,寻找正向特质

不管孩子把一件事办得有多糟糕,其中总能找到一部分值得肯定的东西。父母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错的部分,并戴上放大镜无限扩大,而是应该先去肯定那部分“闪光点”,继而再实事求是地导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有的放矢,才是科学而有效的。

当女孩做的事惹人生气时,找到负向特质并不难,不过请试着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中去找到一些正向特质,并用先扬后抑的方式教育孩子。

2.良言一句三冬暖

人们常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凡成功的父母,往往深谙“良言”这贴良方的妙用。他们善于观察、挖掘女孩的心境,然后懂得在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安抚、温暖、激励她们。

当女孩窘迫时,适时说几句解围的话;当女孩垂头丧气时,不妨热情地鼓励;当女孩困惑时,及时柔声细语地提点一番;当女孩自卑时,用她们的正向特质点燃她们的自信心;当女孩伤心时,尽力设身处地地抚慰……如此,女孩的心灵之花便能更健康、更快乐地绽放。

3.给女孩出一些“选择题”

父母是否想过,女孩为何会不假思索、一口拒绝父母的友好建议和指示呢?很简单,这是她们的本能之一——巩固独立自主的权利。此时,不如给女孩提供一些选择题,让她们获得选择的权利。比如,多问问孩子:“早餐想吃鸡蛋呢还是麦片?”“希望自己打扮还是要妈妈协助?”“你选择扫地呢还是洗碗?”……

让女孩自由选择、自我决定,可以让她们得到满足感和自尊。借由这个方法,父母既满足了孩子拥有自主权的需求,也引导、掌控了孩子的大部分行为。

4.提供一些替代不良行为的适当行为

如果仅仅向女孩指出某种行为是不恰当的,还远远不够,父母还应当指导孩子做另一些可以替代不良行为的适当行为,并详细告知具体时间、地点、方式等。比如,女孩拿笔在墙上涂涂画画,就可以送给她一本绘图册;女孩朝窗外扔石子,就可以给她一根棒球杆,让她在运动场地练习投球;女孩试图摆弄易碎的花瓶,就可以给她一个更安全、更有意思的玩具。

为了发挥自己无穷的创造力和精力,女孩会不停地“折腾”。这时,父母应从旁引导孩子快速找到适当、安全的方法,去替代孩子的不可取行为。

面对女孩的各类琐事,父母应该站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当她们行为不当或犯下错误时,尝试着谅解孩子、包容孩子。待到孩子明白父母的意图,接受指正后,就让那不愉快的一页翻过去,一切从头开始。

能犯错,也要能担当

在犯错这件事情上,女孩并不应该比男孩更有特权。即便是女孩,也应该成长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孩子。学着承担自己的过错,这正是培养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女孩的首要步骤。

很多中国父母都会用“孩子还小、不懂事儿、犯错难免”等种种借口做挡箭牌。甚至觉得,大人若跟孩子计较这些,简直太小题大做了。以至于当孩子一做错事,父母就会马上在第一时间赶到,大包大揽孩子的全部过错,替孩子向别人道歉。而犯了错的孩子只需遵照父母的指示,说几句对不起就可以了。

长久以来,这简直成了父母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其出发点虽然是对孩子的疼爱,但这种想法表面上看起来很通情达理,其实却暗藏错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即使天塌下来也有父母顶着,万事不用操心。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想让女孩子从小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学会自律,不妨先学习几种犹太父母常用的方法。

1.用“自作自受”教导孩子

当犹太父母预测到女孩们的某种行为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时,会视情况而定,他们会告诫孩子,但若孩子坚持己见,父母也不会横加阻挠,但会向孩子说明: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同时也要自己承担后果。往往这类事情的发展,都会比较接近父母的预测,到最后孩子们只能自食其果,处理自己搞出来的烂摊子。

这样一来,不用父母出面批评和惩罚,孩子就自然地承担了自己酿成的后果,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孩子吸取教训,以后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再那么任性妄为。

2.闯祸了?让孩子自己掏腰包

苏珊在家里后院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一块玻璃。发生这种情况,大多数中国父母可能会马上登门道歉,并赔偿邻居的损失。然而犹太父母却没有这样做。1个小时后,苏珊在货物员的帮助下,搬了一块新玻璃赔偿给邻居,并亲自致以最真诚的歉意。

因为犹太父母会教育女孩们要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所以赔给邻居的玻璃是苏珊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尽管这几乎花去了苏珊所有的积蓄。如果苏珊的钱不够买玻璃怎么办?没关系,父母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会借钱给苏珊,但必须要偿还。

这样一来,宝贵的教训才会深深烙印于孩子的脑中,同时还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凡事先定规则

如果犹太父母给他们的女儿定下这样一条规则:每天早上要按时起床,否则就视为你放弃了早餐。那么,女孩一旦起床超过了规定时间,当她来到餐桌前时,吃完早餐的全家人就会把她那份收走。女孩只能无条件承受这个没有早餐的早晨。她知道和父母有言在先,是因为自己贪睡破坏了规矩,要怪只能怪自己。

虽然这仅仅是件小事,早餐本身也不是关键,但最重要的是,犹太父母希望能借此让女孩明白,他们事前制定的规则是认真的,要严格遵守,一旦犯规,只能自食其果。经过这个教训后,女孩就不会轻视规则了。

犹太父母明智的地方就在于凡事以教育、指导为手段,而不是一手操办。事先就制定好和女孩之间的规则,让她们明白犯规需要付出的代价,让孩子更容易心甘情愿地承担自己造成的后果。

批评孩子比夸奖更需要技巧

批评女孩,是一项很高深的“教育技术”。如果批评得好,它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夸奖还要大。但如果批评得不好,后果可能非常惨痛。

也许大多数父母都会发现,在自己身上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在一起时,如果别人孩子做错事,就算自己很生气,也能控制住怒火,心平气和地教育别人的孩子。但若自己的孩子犯错,则很容易大发雷霆。

很多父母总是觉得孩子是属于自己的,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脾气。这种错误做法,最终只能带来糟糕的结果。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认清是非,还会使孩子变得既暴躁又懦弱,凡事看父母脸色行事,有时连正当要求都不敢提出。

反观犹太父母,他们在处理这种问题时,会像对待别人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孩子。音量适中、语态平和、平等地批评指正。

当我们想对孩子暴跳如雷时,可以尝试着用犹太人的一些方法来鞭策自己,施以女孩更好的教育。

1.多去了解、倾听孩子

犹太父母无论生活多么奔波忙碌,也会抽出一些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女儿。从保姆和老师等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对孩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孩子一旦出现问题,自己就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无从下手。不管再怎么气急攻心,也不会打骂孩子。而是耐心理智地冷静下来,亲自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当家长把注意力放在了解、倾听孩子的想法,一心一意帮孩子解决问题上时,就会觉得,女孩的做法有时情有可原。

2.真正把孩子当成孩子去看待

犹太父母对女孩子不会提出高标准严格要求,因为他们明白自己也未必能够做好。因为顽皮、好动等一些原因,孩子会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让大人很生气。但那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并不应事事计较。所以犹太父母在对孩子提出要求前,通常会先考量孩子的成长现状,不会拿着放大镜看待孩子的问题。无伤大雅的问题,不如一笑而过。毕竟孩子们弥足珍贵的童真,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少。

3.学着做没有家长作风的家长

犹太父母不会对孩子居高临下。在孩子面前他们总是能够放下身段,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这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对孩子的尊重。没有命令式的口吻,没有无道理的拒绝。他们尊重孩子自作主张的权利,因为孩子总会有能力为一些事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当矛盾冲突出现时,犹太父母会和孩子共同协商,尽显民主风范。

倘若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犹太父母不会让孩子刻板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搞得孩子痛苦不堪,还会累得家长心力交瘁的事情,犹太父母是懒得去做的。

4.先搞定自己的情绪

当情绪无法自控,愤怒异常的时候,人往往无法理性地对他人做出评判,容易做错事、说错话。所以犹太父母批评孩子,绝对不会选在这样的时候。他们会暂时把自己抽离出事件,整理情绪,等到心情平复后,再跟孩子开诚布公地理论。

所以说,批评绝对不应该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惩罚。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自己的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地狂轰滥炸,只能让孩子与父母间的鸿沟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