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社会关系

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探讨人们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偏见和错误,而我们如何让它更接近事实?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喜欢或者爱特定的人?为什么会给我们的朋友甚至陌生人提供帮助?为什么我们不喜欢、甚至是鄙视彼此?我们在何时、为什么彼此伤害?

一、人际关系

(一)概述

1.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2.特点

(1)在人际交往过程或互动过程中建立;

(2)双方可以实际感受到其存在;

(3)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二)建立与发展

1.状态

双方的情感联系,是从直接接触开始的。交往双方共同心理领域的发现,意味着双方真实情感的融合,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越多,情感融合的程度也越高。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水平,可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

2.阶段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及情感的由浅入深,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3.深度

自我表露的深度,是人际交往深度的重要标志。

(三)原则

真诚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增减原则。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舒茨(Schutz)提出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有: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四)变化

人际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经历分歧、收敛、冷漠、逃避、终止五个阶段。

(五)实验和测量

1.实验:霍桑试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

2.测量:莫雷诺社会测量实验、参照测量法、社会距离测量、贝尔斯测量法。

二、人际沟通

(一)概述

1.含义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互相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包括工具性交往和满足需要的交往。

2.心理功能

协调整合、心理保健、心理发展动力、社会心理建构。

(二)结构

1.要素

据巴尔克(Barker)总结,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人、反馈和背景。

2.背景

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三)种类

1.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非语词符号沟通:

(1)特点:广泛性、连续性、不受环境的限制和保密性、跨文化沟通、简约性;

(2)类型:目光与表情、身体运动与接触沟通、姿势与装饰;

(3)副语言沟通。

2.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3.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4.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5.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

6.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

(四)影响因素

1.社会文化如教育程度、种族差异;

2.社会团体如团体中成员的地位、团体组织结构;

3.人格如一个自我中心强烈的人,优越感很强,则较少主动与人交流思想。

(五)改善方法

1.评价自己的沟通情况;

2.制定沟通改善计划;

3.提高沟通的准确性(提高准确描述事物的能力,对所用的非语词沟通方式有明确的概念且对别人是否也会同样理解某种非语词信息保持清楚的认识);

4.“同理心”定向;

5.运用社会心理效应;

6.理解别人的身体语言;

7.恰当运用自我身体语言。

三、人际吸引

(一)概述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交往中。

(二)需要

1.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安全感确立的需要;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2.形成途径:印刻、本能、条件作用。

(三)规则

1.熟悉效应和邻近效应;

2.个人特征(才能、外貌);

3.相似规则;

4.互补规则;

5.协同作用。

Tip

在人际吸引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了一种现象,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进一层。但是有个前提,你得先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偶尔犯点错误会被认为具有吸引力,而原本就才能平庸的人犯同样的错误,还是会被认为缺乏吸引力。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

四、亲密关系

(一)概述

1.含义

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当两个人的相互依赖性很大时,人们之间的关系会从一般性的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主要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2.特点

(1)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

(2)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

(3)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二)规则

1.接近性;

2.相互交往;

3.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4.曝光效应。

(三)依恋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它是婴儿和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联系可以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是他们生存的首要条件。

(四)爱情

1.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三元理论认为,爱情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构成。

2.约翰·李(J.A.Lee)将爱情分为六种类型:情欲之爱、游戏之爱、友情之爱、现实之爱、激情之爱、奉献之爱。

Tip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那些在晚八点档剧情里妄图拆散苦命鸳鸯的大家长们,你们醒悟了么?

(五)阶段

勒温格提出,亲密关系包括五个阶段,分别为初次吸引——建立友谊——延续强化——凋萎与衰落——结束。

五、利他行为

(一)概述

1.含义

利他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利他行为与助人行为

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其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3.利他行为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1)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

(2)报答性行为,自己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以我要帮助他人。

4.利他行为的特性

(1)是一种出自于自觉自愿的行为;

(2)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

(3)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

(4)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

(二)理论解释

1.社会生物学观点

社会生物学是由E.Wilson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他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存下去并产生较多的后代,每个后代也将具有该特质。Wilson把这一原则用到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中,指出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然而对个体来说未必如此。R.Trivers则从相互性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双向的或者相互的利他行为才能作为生物学上的基础。个体利他行为的潜在成本,必须经由得到来自他人帮助的可能性所抵消。

2.社会进化论观点

社会进化论观点认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的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技术,因为助人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1)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

(2)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即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这种规范对维持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3)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3.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在看待人们的助人与利他行为时,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助人行为也有较大的影响。

4.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自己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人们希望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和付出最小化的代价。按照这一理论,人们在助人行为中也试图追求最大的收益和最小的付出。助人行为的收益可以有多重形式,得到赞扬、受到奖励,甚至对将来可能的回报的预期等都可以看做是助人收益。助人成本则包括时间、金钱和可能的责难等。

5.移情与利他主义

C.D.Batson是人们常常纯粹出于善心而助人的观点的极力拥护者。他认为人们的动机有时候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人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其他人,即使做这些事会使自己付出某些代价。

(三)影响因素

1.情境因素

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他人的存在、环境条件和时间压力三个方面。

(1)他人的存在

当有其他人存在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引起旁观者效应的主要原因与以下的几个因素有关:

①责任扩散:即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人的助人行为。

②情境的不明确性: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的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

③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也就是说,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2)环境因素条件

物理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比如天气条件、社区大小以及环境中的噪声等都对人们的助人行为产生着影响。

(3)时间压力因素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的助人行为。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境下,人们会有更多的助人行为。

2.助人者的特点

(1)助人者的人格因素:的确存在一些人格特质,能使得一个人在一些情境下表现出较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例如:对社会赞许性需求高的人,更可能给慈善机构捐款。

(2)助人者的心情:心情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比较乐于帮助他人。

(3)助人者的内疚感: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个人困扰是指人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他会促使一个人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而帮助他人就可以达到这一点。同情性关怀则是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这种关怀也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

(5)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的人在帮助他人方面所花的时间更多。

(6)性别影响:有数据显示,因为冒险救助陌生人而得到卡内基英雄基金会奖章的七千人中,91%是男性。

3.求助者的特点

(1)是否受到他人喜爱: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爱的人,很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获取他人的帮助。

(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假如一个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种任务,人们便倾向于不去帮助他。

(3)性别的影响:性别因素也影响助人行为的出现。Eagly等人发现在危险出现时,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但这种行为只针对女性的求助者,尤其是漂亮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求助者。

(四)亲社会行为

1.概述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2.理论

(1)社会生物学观点用“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

(2)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

(4)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3.发展

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如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4.训练

(1)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2)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

(3)榜样示范;

(4)良好的社会氛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六、侵犯行为

(一)概述

1.含义

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简称侵犯,有时也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这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际上造成伤害的行动或预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金盛华、章志光)

侵犯行为是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判断哪些是侵犯行为时,需分析三方面的情况:

(1)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

(2)其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

(3)个体的内在动机或意图如何。一般可以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行为者的身份特征来判断行为者是否具有侵犯动机。(乐国安)

2.种类

(1)据侵犯行为的方式,分为言语侵犯与动作侵犯。

(2)据侵犯行为的动机,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前者是由愤怒引起的,以伤害为目的,后者则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3)据侵犯的内涵和外延,分为广义侵犯和狭义侵犯。广义侵犯涵盖了全部有动机的伤害行为,而不论其是否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狭义侵犯是指有意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的伤害行为。

Tip

人们一提到侵犯行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反社会的侵犯行为,如人身攻击、凶杀、打群架等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活动。这样的行为显然违背社会主流规范,因而是反社会的。

所谓亲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不但不违背社会主流规范,还可以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服务,例如为了治安而执行除恶的任务、公检法人员抓小偷、调查贪污、惩罚罪犯都属于这类情况。

所谓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是指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社会习惯,如父母使用体罚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等。

(二)理论解释

1.生物学理论

弗洛伊德等人的本能论指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行为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含的能量转向他人。作为动物学家,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更多是适应性的而非自我破坏。但是两种理论都认为,攻击性的能量来自本能,是非习得的和普通的。如果得不到释放,这种能量就会越积越多,直到爆发为止。但是攻击的本能理论,无法解释攻击行为在个体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

另外影响攻击行为的,还有可能是生物学因素,例如神经系统的影响、基因的影响、生物化学因素。

2.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的动机非常强烈,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而且,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人们会学会克制地报复,会把自己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值得注意的是,挫折—攻击理论只是用来解释敌意性攻击而非工具性攻击。总的来说,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挫折引起的愤怒和敌意可能会激起攻击行为。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人们对攻击行为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后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像很多社会行为一样,当看到别人表现攻击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由不愉快体验产生的情绪唤醒激发攻击行为,还是做出其他的回应,还取决于我们对结果的预期,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总的来说,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攻击行为是习得的,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别人的成功,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的好处。社会学习使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都能对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

(1)A型人格;

(2)敌意归因偏差;

(3)性别差异。

2.情境因素

(1)高温;

(2)酒精和药物;

(3)唤醒水平。

3.社会因素

(1)去个性化;

(2)媒体暴力。

(四)控制与减少

1.侵犯行为的控制:社会制约、避免去个性化、提高道德发展水平。

2.减少方法与途径:建立社会公平、宣泄、培养移情能力、培养成熟个性。

【关键词】

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 人际吸引 亲密关系 利他行为 移情 亲社会行为 侵犯行为

【想一想】

1.你在人际交往中有无遇到过困惑或困难,现在你能够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进行解决了吗?

2.试举几例利他行为事件,分析人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