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大清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郑成功抗清

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县石井乡人,是郑芝龙的长子。郑芝龙原本是个海盗,后来投降明朝,任都督同知。郑成功年少时一直接受传统教育,并考中秀才。清兵入关,明朝覆灭,使他改变了“学而优则仕”的理想。隆武政权建立后,唐王朱聿键非常宠爱人才,亲赐朱姓,并为他改名成功,授御营中军都督。因此,朝中文武大臣都很尊重他,时人也敬称他为“国姓爷”。

清兵攻入福建以后,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哭谏不果,便出走金门。

郑成功像

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郑成功在家乡安平镇(按:另一种说法是在南澳岛)招集数百人起义,抗击清军。其父郑芝龙的老部下、隆武皇帝手下的文武官员,以及闽浙一带的抗清义士纷纷来投,大大增强了郑军的力量。

军队组建工作完成后,郑成功立即命部下攻击清军。第二年四月份郑军攻打海澄,未遂;八月,又与郑鸿逵联合进攻泉州,也以失败告终。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郑成功夺取了同安,但时间不长,便又被清军夺回。此后,就把兵力转移到粤东地区,由于那里尚未被清廷控制,他得以占领揭阳、普宁和惠来等县,并在这一带招集地方势力,征缴粮饷,以备军需。

此间,郑成功得悉,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称帝,非常兴奋,认为自己从此就有了君王了。他随即遣部下前去贺喜,并遵奉为正朔。十月,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威远侯。从此,东南沿海的抗清运动就和西南地区连成了一片,共同打击清廷的民族高压政策。

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郑成功挥师东下,想夺取厦门,作为抗清基地。当时厦门由建国公郑彩兄弟驻守。他听取了部将施琅的计策,抓住郑彩率领部分官兵远征海外的机会,于中秋节的晚上亲领战将甘辉等人乘船寄泊鼓浪屿,并下领把其余船只装扮成商船,分别寄泊在岛美、浯屿、大担、白石头、水仙宫等港口候命。第二天一早,郑成功邀安远侯郑联相见,二人谈得相当投机。郑成功有意设宴招待郑联,将其灌醉后,杀害于归家途中。郑联的军队骤乱,郑成功乘机占领厦门,尽收郑氏兄弟的部下。郑彩知道后方有变,急忙向沙埕的朱以海求援,其部下主将张名振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倒落井下石,乘势袭击郑彩,无奈之下,郑彩降于郑成功。

顺治八年(1651年)三月,郑成功率部南下勤王,福建巡抚张学圣获悉,下令漳州、泉州清军合师攻取厦门。驻守厦门的郑芝莞不战而逃,清军轻易攻下厦门。入城后,他们大肆抢掠,攫得米谷几十万斛,黄金90余万两,珠宝数百镒。郑成功急返厦门,杀其族叔郑芝莞,又以放走清将马得功之罪,迫其堂叔郑鸿逵,由金门退隐白沙。金厦两地完全掌握在了郑成功一人之手。同时,郑芝龙的旧部也基本归附。郑军队伍日渐壮大,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最主要的抗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