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春秋/老子/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源头
作者简介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史记》介绍如下: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生卒年月不详。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吏”,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世称“老子”。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场长达5年的内战,最终以王子朝失败告终。王子朝失败后,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管的图书也被带走。于是老子被罢免而归居。由于身受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老子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世不知其所终。
老子出关图 明 陈洪绶
背景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封建制度先后在各个国家确立起来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而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同时也有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当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各个政治集团的争夺,就属于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性质。面对当时的社会动乱,诸子百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济世之方。儒家主张礼治、德治和贤治;墨家反对礼治,但也主张德治和贤治;法家反对墨家而主张法治。同诸家相对立,老子则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社会之所以动乱,在于人们的智巧太多,欲望太甚;而智欲的根源在于物质生活的发达和种种造作有为的政治。
名著概要
《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为《道经》,讲的是世界观问题,下篇44章为《德经》,讲的是人生观问题。全书文辞简奥,哲理宏富,且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涉及宇宙、社会、人生、军事、政治、医学等各个方面。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反对儒墨两派的道德观,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不追求道德,提倡柔弱虚静,减少私欲,知足不争;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根源。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的“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原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老子的“道”是超形象、超感觉的观念性存在,是无,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味道。
《道德经》一书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触及了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对立范畴:阴阳、刚柔、强弱、智愚、损益……它认为这些对立双方处在互相依存之中,而且这些对立的双方又是互相成就、互相转化的。对立双方之所以能互相转化,乃是因为它们的相互包含,不过,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老子的辩证法是来自实际、返诸现实的。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同时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的的道理:长和短二者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老子还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
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老子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反对向人民加重赋税,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可以没有忧患了。
作品评价
《道德经》五千言,包容着极大的智慧,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不仅影响先秦诸子各家各派,而且对整个哲学史中的重大哲学派别都有极大的影响。自先秦韩非以来,注释《道德经》者不下千家。魏晋玄学家把《道德经》列为“三玄”之一。在传统文化中,医学、军事、气功、天文、养生、政治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对《道德经》的研究。当然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并且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是幻想,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道德经》一书中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老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的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进步因素。但是,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作品特色
《道德经》一书,基本是抽象的理论阐发,而不涉及人物描写。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句式比较整齐,多用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但在韵语之外,又恰到好处地结合了散体文章,这种韵散结合的文体,使得它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独树一帜,既不同于《论语》的语录体散文,也不同于《诗经》的韵诗,而显得别具一格。
《道德经》的第二个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为了说明一个比较深奥的道理,老子常用身边的事物打比方。如为了说明“有无相生”的道理,他以碗为例:如果一个碗做成实心的,看起来是“有”了,可它起不到碗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在碗这个意义上是“无”;而如果把它做成空心的,看起来它的中心是“无”,可正是这必要的“无”,使它有了碗的功用。这些例子,都取之于人们的生活本身,所以显得通俗易懂,但却能将“有无相生”这样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透彻明白。
《道德经》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它的行文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这些格言警句短小精悍,而且寓意深刻,具有很深的启发意义。和差不多同时期的语录体《论语》相比,显得更为精警洗练。因此有人认为《道德经》不是一人一时所作,而可能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将生活中的谚语和格言汇总在一起而形成的,所以不是每一句话都紧扣道家的思想。当然,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小问题。
作品影响
《道德经》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思想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都受到《道德经》的影响。汉初,黄老之学盛行,并渗入到政治生活中,名相萧何、曹参在治国时,“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汉书·刑法志》)。东汉末年,道教奉老子为教主,视《道德经》为经典。魏晋时期,玄学昌盛,在朝的玄学家注重《道德经》的无为而治,在野的玄学家提倡《道德经》的“自然”之说,《道德经》的思想成为抒发政治主张、抨击现实的武器。大唐盛世,帝王自称为老子后裔,为之立庙,唐太宗采用“无为而治”为兴国方针,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将《道德经》开为贡举策试的经典之一,并亲身为它作注。宋代帝王对道教情有独钟,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徽宗把《道德经》列为太学及地方学校的课本。这一时期,《道德经》的思想对理学也有所渗透,并影响甚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每个朝代在其鼎盛时期,无一例外地采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理念,即内在的、起领导作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理想。
《道德经》的影响不仅时间久,历史长,而且领域广、方面多。在宗教上,它是道教的开山之作;在修身方面,“功成身退”是文人入世的信条;在军事方面,“以柔克刚”成为军事家奉行的准则;在管理方面,老子的“以人为本”是日本企业最基本的信条;在艺术方面,“道法自然”成为书法家、绘画家、诗人遵循的理念;在文学方面,《道德经》精警凝练,处处闪烁着哲人的智慧,妙语巧喻、格言警句比比皆是,蕴含人生哲理。
《道德经》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它也备受关注和推崇,形成了老子热。《道德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堪与《圣经》比肩。他的思想影响了诸如托尔斯泰、奥尼尔、海德格尔、爱因斯坦、汤川秀树等世界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阅读指导
《道德经》是一部哲理诗,用诗歌的语言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往往缺乏必要的论证,这也是造成人们理解不一以至误解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阅读时,一定要把握其特点,一定要弄清《道德经》所谈问题的针对性和角度,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从中吸取其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