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历史的辉煌
“是的,我虽没有真正的见过,却听说过不少的传闻。所以自从迁居这里,数百年来,才一代代前赴后继,探寻外出的道路。”白建的声音有些低沉。
“那你说说看!”刘风催促道。
“镇长可知当年春秋战国之事?”白建问道。
“历史我还是略知一二的,所以如果你想说历史的话,直接说就行,不用担心我听不懂。就算不懂,我会开口询问的。”刘风很直接的说道。
“那好,我就直接说了。”白建顿了一下,“商周以前的历史太过遥远,不必多说,军队的大发展就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周天子混一天下后,大肆分封诸侯,当时天下有数百路诸侯。大则地方数千里,小则不足百里。然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犬戎攻破镐京,平王东迁洛邑后,周天子就对这数百诸侯失去了控制力。”
“国家大小不一、人口不一,实力自然也就不同,有强有弱。而且经过漫长的发展,有得越来越强,有的则越来越弱。强者希望更强,弱者则希望图强,于是开始改革。当国内的发展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就开始了扩张。春秋数百年,就是各个诸侯相互攻伐的过程。军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攻伐之中得到淬炼,从而有了等级的划分。”
“春秋数百年,先后崛起了五个大诸侯国,是为‘春秋五霸’。‘五霸’是个泛指,除却齐桓公、晋文公以及楚庄王,其他几个如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都有人认为不实,当然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这些霸主地位的来源就是手中是军队。”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后,齐国开始富庶起来,之后修武备甲,训练出一大批精锐军队,所以能为诸侯之首,北却夷狄,南退楚蛮,九合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晋文公在外流浪十九年,始得回归,所以他深知兵事之重要,即位后大力整顿军队,在楚国北扩过程中退避三舍,终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不像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一场衰落下去,晋文公死后,留下的丰厚的家底,使晋国得以继续称霸中原。晋国也是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前后达百年之久。”
“楚国偏居南方,一向为中原诸侯所看不起,人称其为‘蛮夷’。然则楚国的发展却是得天独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士卒善战,且周围无强国与之抗衡,所以楚国能以子爵自尊迅速成为大国,独霸南疆,并且在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然则楚国进军中原的道路却颇为曲折,先是被齐桓公打败,好不容易等到齐桓公死了,又遇上了晋文公,北上的势头生生被遏制数十年。直到楚庄王时期,一鸣惊人,打败晋国,问鼎中原,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
“春秋初期,是军队的大发展的时期,这三个国家能够称霸,都有不下于十万精锐军队的支撑。其他像秦穆公、宋襄公、卫庄公等,都是称雄一隅之地,精锐军队也有数万之众。”
“到春秋晚期,一大批诸侯国被其他强国吞并,诸侯国的人口、疆域不断扩大,军队的数量迅速增长。经过常年的战争厮杀,他们发现了一群更为勇猛的士兵,称之为百战精兵。这个时候的战争已不像早期的小打小闹,动辄就是灭国之战,所以不由得诸侯们不竭力扩军。”
“百战精兵的扬名是吴越之战。这两个国家都处于长江下游,比邻而居却是世仇,经常发生在战争。吴王阖闾时期,任用孙武、伍子胥等良将,训练劲旅,大败楚国,攻入郢都,称雄东南;到了夫差时期,更是曾经北上和齐晋争雄,夺得中原霸主。”
“可惜的是夫差好大喜功,导致后院起火。当初夫差将越王勾践和5000多疲惫不堪的士卒困于会稽山上时,没有一举将越国覆灭,导致后来勾践复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恢复了实力。谁能想到,当初那5000疲敝的士兵,战后竟有3000成为百战精兵。勾践以3000百战精兵为核心,重新整理了越国军队,趁夫差北上之时,打败吴国军队,攻破吴国,百战精兵第一次扬名。”
“当然此时吴国的精锐在外,百战精兵的名声还不被大众认可。可几年后,勾践率领的以百战精兵为核心的越国军队再一次打败数十万吴国劲旅,终于名声大振,终于彻底击败吴国,灭之,再没有给吴国一点机会。这就是百战精兵强大战力的典型事例,甚至有人说‘三千越甲可吞吴’,虽有些夸大,但却更传播了百战精兵的名声。”说道这里,白建歇了一口气。
“什么吗,这句话明明是后人说的好不好,这个时候哪有这传言!”刘风心想,却是接着问道,“到了战国时期又是怎样的情形?”
“到了战国时期,形势又是不同。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为标志,预示着历史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兼并战争,所剩国家只有十余个,各个诸侯的势力都大大增强。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各国的军队也不断增多。以前集全国之力不过数十万军队,到了战国,稍微规模大一点的战争就有上百万军队参与,精锐部队已是攻城略低的主流,普通军队只能用来守城。”
“战国时期涌现了七个比较强胜的国家,齐楚韩燕赵魏秦,各自强盛一时。之前说晋国强大称霸上百年可不是吹嘘,三家分晋后形成韩赵魏这三个诸侯国,都能各自与其他各国争雄。即便是韩国势弱,也处于七大强国之中。”
“这一时期,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高峰时期,儒道墨法、纵横、兵家、名家等等都着力宣扬自己的学说,而想要实现他们的理想抱负,就需要有一个强权的支持。所以当他们成功入驻一国之时,便开始改革,变法图强。”
“这其中魏国最先改革,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乐羊、田文等人改革变法,魏国很快富强起来,大力发展军事。尤其是吴起,作为兵家的代表,其练兵能力很强,以其独特的训练方法训练出的军队称之为武卒军,人称魏武卒,这些训练成军的魏武卒全都是精锐,魏国巅峰时期,仅仅魏武卒就多达百万。吴起在魏二十余年,与各诸侯大小76战,大胜64次,没有失败的先例,尤其是与秦国作战,夺地千里,甚至魏国在这新国土上专门设置了西河郡,负责对秦作战。这连连大战下来,魏武卒涌现的百战精兵就多达数万人。所以后来吴起被迫离开后,魏国依然称霸了数十年之久。”
“其他各国也不甘示弱,百余年下来,齐国有邹忌、田忌、孙膑,曾大败魏国;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大增,剪灭中山,北扩胡地,地曾千里;燕国昭王曾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几灭齐国;楚国自吴起变法后,守旧势力被灭杀大部,亦开始强盛起来,兼之独处南方,势力增长很快;韩国虽积弱多年,亦有申不害,主政时期,诸国不敢侵韩;而秦国,自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始,一直贤人不断,所以能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
“越是战乱,兵事的发展就越快。到了战国后期,战争已是动辄数百万的大战了。这么多人的厮杀,别说是百战精兵了,就是浴血雄兵都让各国杀出来不少,有的高达数千人。在这样的战争中,普通士兵基本上就是凑人数的,精锐士卒才是常态,百战精兵是主力,浴血雄兵是底蕴。”
“举个例子,以我最熟悉的秦国为例,秦国武安君您知道吧?”白建虽然口干舌燥,但见领主兴致勃勃,只好继续下去。
“知道,杀神白起吗?”刘风张大了嘴,他实在是听得有些呆住了。前面还好,在他的理解之内,怎么到了战国,变化就这么大呢?一个诸侯国精锐数百万,百战精兵数万,战争动辄数百万军队参与,尼玛整个中国才多少人?不过想想这是游戏,又释然了。游戏中的地盘明显比现实大,人多一些也是必然。
“武安君在秦四十余年,领兵征战三十余年,大小上百战,未逢一败,夺城70余座。他对大秦有两方面的巨大贡献:其一是杀敌。在武安君的指挥下,每次战争胜利,杀敌的数量都不在少数,最为著名的一次是秦赵长平之战,战争胜利后,武安君坑杀赵军数百万,也就是这次战争,为他赢得了杀神的称号。终其一生,杀敌超过千万,名副其实的杀神,而且屠灭的大部分都是精锐以上的士卒。而正是因为他的做法,大大削减了各国的实力,所以秦国在后来才能统一六国。”
“其二是练兵。武安君的练兵才能丝毫不逊色于吴起。在秦四十余年,前后训练出数百万精锐士卒。而且再加上他常年战争,这些精锐很多都成为百战精兵,甚至浴血雄兵。最巅峰时期,武安君能聚齐数十万百战精兵,上万的浴血雄兵。秦国后来能统一六国,与武安君留下的这支强军有很大关系。”
“只可惜,猛士不曾死于战场,却死于小人之手。当武安君被赐死的消息传到关东,各国举国欢庆。此举无疑是自毁长城,使得六国一统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说到这里,白建长叹了一声。
不知怎地,刘风觉得白建在说道武安君时语气不对,提到武安君之死有一种怨愤。他想不明白,又想听这些“历史”,就没有太过思考。
“后来呢?”他的脑海里还回味着这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