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决定得失:资治通鉴中的博弈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囚徒困境——如何破解背叛(4)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常伴君侧,与君主博弈,是权力与生命的较量。君主需要臣子为自己卖命,人尽其才又不能有二心;臣子需要借君主授予的职位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双方要达成长久合作,促成双赢,那都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对处于下风的臣子而言,有时做得好未必会得到夸奖,而做得不好才能正中皇帝下怀。就如萧何,如果不采取谋取私利以自污,大概刘邦早就把他办了,关进大牢是不可能轻易放出来的。总之,你必须时刻揣摩君主的心思,该表现的时候表现,不该表现的时候就得装傻,这才是官场生存之道。

而在当今,不管是职场还是官场,要在博弈中取胜,也得学会韬光养晦。有才能、有雄心的人很多,但最终能在某个领域站稳脚跟,创立自己一片天地的人,一定是那些懂得收敛自己、懂得隐藏自己的人。懂得隐藏,才能保护自己;懂得收敛,才不会遭受不必要的打压。如果你只想做一个追随者,而不是创业者,那就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位置,不激进、不冒进,守好自己“千年老二”的本分,才是获取自己想要的成功之道。

合作其实更加有利

在囚徒博弈的模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背叛是两个囚徒最优的策略选择,但不是利益最大的策略选择。若让双方获得最大的利益,是选择合作而不是背叛。如果两个“囚徒”能精诚合作,完全信任对方,坚决抵赖,那他们可以双双走出警局,而不至于都受到刑罚。在任何博弈中,博弈参与者都是想获得最大利益的,一旦认为合作有利,博弈者都会想办法消除背叛的可能,继续合作。那怎样破解背叛而达成合作呢?古人们在背叛与合作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是互相抵押人质,作为守约的保证。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就经常互相“质子”,即国君把儿子押给盟国,以此来保证合作。

周纪二

显王四十一年(前328)记载:秦公子华、张仪率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于秦。”魏因尽入上郡十五县以谢焉。张仪归而相秦。

周纪三

赧王十二年(前303)记载: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赧王十五年(前301)记载:泾阳君为质于齐。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周纪五

赧王四十三年(前272)记载: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公元前328年,张仪为破六国合纵,让秦王把攻下的魏国土地蒲阳还给魏国,并送公子繇入质于魏。然后张仪到魏国,对魏王说:“秦国如此厚待魏国,魏国不能对秦国无礼。”于是魏国割上郡十五县给秦国,与秦国结盟。十五县土地与一个质子,达成了秦、魏两国的交好。

要合作就要拿出诚意,所以许多诸侯君主选择将自己的儿子或弟弟作为人质,抵押给盟国。如果是在平等的条件下互相取信,那自然是互相送一个质子,但更多的情况是一方有求于另一方,所以这时质子成了单方面行为,就如抵押贷款一般,可以借兵、借力。如公元前303年所记载,齐、韩、魏三国共同攻打楚国,楚国马上送太子横到秦国为人质,请秦国出兵相救,这就是有求于人,“故遗子及贵臣为质”。而公元前301年,秦伐楚国,楚王又让太子为质于齐国,请求齐国从中斡旋,平息楚国与秦国的战争,情况也是如此。

从《资治通鉴》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君主在登上王位之前都曾做过质子,单就秦国而言,秦昭王如是,秦庄襄王如是,秦王嬴政也如是。为了保证质子对盟约的巩固作用,一般要用太子或君主喜欢的儿子来做人质,因为是未来的国君或者深受国主的疼爱,自然就会受到本国的重视,质押到盟国,也就有了可降低背叛可能性的作用。如果你单方面背叛盟约,或采取不合作行为,那扣押质子的一方就可以进行制裁——杀掉质子或者不归还质子,让对方失去储君。如此,双方有了相互制约的条件,所以更容易达成合作或让合作持续。另外,从另一面来讲,做质子是有功于国家的,王储为国建功,将来继承大统才名正言顺。所以,不管太子本人愿不愿意,只要国家需要,就必须得去寄人篱下,走这一遭。

当然,也有不讨老爹喜欢的公子到盟国做人质的,比如秦王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曾为质于赵国。因为秦国数次伐赵,赵国人就不怎么待见他。大概秦国也没怎么把他当回事,所以也不顾他的生死,照攻赵国不误。实际上,他这个质子对赵国而言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后来,若不是吕不韦想办法把他弄回秦国,恐怕他死在赵国是极有可能的。

但无论如何,以质子取信,是一种盟约行为,对双方都具有约定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背叛指数,所以战国时期的各诸侯间纷纷采取抵押质子的方式来保证合作或求得结盟。

除了互押质子,另一种破解背叛的方式就是联姻,增加亲密度和信任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联姻的情况非常多。比如魏国公子魏无忌的姐姐就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和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都是楚国贵族,楚怀王也有几位妃子是秦国公主。联姻可以拉近两国的关系,假如对方的王后或受宠的夫人是本国的公主,那必然会对本国有好处。双方是姻亲关系,也更容易达成合作。到了汉唐时期,与匈奴、吐蕃、回纥等各少数民族部落和亲,也是以联姻的形式缔结合约,相互约定和平,不发生战争。

汉有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唐有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这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功和亲案例。能用一个公主换来两国多年的和平,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吝啬。何况皇帝也未必都是拿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和亲,常常是把宗室女或宫女封为公主,风风光光嫁到塞外。以公主和亲,实际上也是用女儿作为人质来交换两国边境的安宁,不过比直接索要质子还是要文明一些的。

联想到当今社会,银行从来不担心买房的户主不按时缴纳贷款,是因为他们手里扣着户主的房产证,如果户主不履行贷款合约,那就会被扣押房产证,房产归银行所有。所以,买房者与银行之间很少出现故意背叛行为。而古时候没有国际法,也没有什么合同书,质子或和亲的公主就如被抵押的“房产证”一样,起着制约的作用,只是没有房产证那么有效罢了。因为有时候,帝王会狠下心、黑下脸来舍了孩子去套狼,所以不能起到绝对的保障作用。博弈总是要存在风险,这就是博弈的奥妙所在。

除了抵押人质或财物,授把柄于对方。要破解背叛的另一种方法,那就靠彼此的道德心与公益心。当国家面临强敌,君臣或臣臣之间内耗,必然会损害国家利益,导致国家加速灭亡,而作为国家的内部集团分子,也必然没好果子吃。所以,在国家为难之时,抛开私怨,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将相和”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

周纪四

赧王三十六年(前279)记载:赵王归国,以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素贱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之,不肯与会;每朝,常称病,不欲争列。出而望见,辄引车避匿。其舍人皆以为耻。相如曰:“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射罪,遂为刎颈之交。

蔺相如本为宦官缪贤的家臣,由缪贤推荐给赵王使用。蔺相如因完璧归赵,不辱使命,又在赵王与秦王的渑池相会上保全了赵王的尊严,立了大功,因此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在大将廉颇之上。赵王的越级封赏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因此廉颇放言要和蔺相如过不去,见了面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说此话后,便刻意避开廉颇,不与之争锋。即使出门不小心碰上,他也赶紧让人把马车赶到胡同里,给廉颇让路。人人都说蔺相如胆小怕事,尤其是他手下的人都深以为耻。这时,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我怕廉将军吗?秦国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国,那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如果我与廉将军相斗,那必然会两败俱伤,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利益。所以,我避让廉将军,那是先考虑国家的利益后考虑个人恩怨而已。”蔺相如这句话显然比廉颇“我见相如,必辱之”更能说服人心,于是廉颇马上懊悔,上门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生死之交。

蔺相如可不让而让,廉颇可继续争而不争,两人达到了“和”的境界。当然,从道德和一心为公上来讲,蔺相如和廉颇都得到了世人的称赞,名留史册。从博弈学上讲,两人选择合作而不是对立,才是最有利的。因为赵国当时面临强秦的欺侮,如果赵国内部最重要的文臣、武将发生内斗,那就会损耗国力,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说不定会加速赵国的灭亡。所以相对强敌在外的大环境来说,廉颇、蔺相如和整个赵国君民都属于囚徒。面对这样的囚徒困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私利则有些微不足道了。所以,“囚徒”与“囚徒”合作,一致对外,这样才能彼此都获得更大、更长久的利益。

抛开道德的层面和国家公利来讲,对于个人私利,“和”也是最优策略选择。蔺相如避让廉颇,为自己赢得美名,同样比与廉颇相争获得的利益、名声更大。因为他已居高位,不需再争,如果争的话,有可能落人话柄而被赵王降职。所以,此时表现出大度是他的最佳选择。同样,对廉颇来讲,不管内心是不是真服蔺相如,都只能选择请罪。因为如果他继续争下去,那只能落个不顾国家利益只追求私利的恶名,别说不可能升职,连他以往为国攻城野战的功劳也可能被赵王抹杀,最起码会打折扣。并且他的名望受损,也是一种利益的损失。所以,不管从公利来说还是私利来说,廉颇和蔺相如都要选择以和为贵。文臣治国、武将御外,共同保家卫国,上演“将相和”的完美剧目,是一场正和博弈。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是一种常态。如何减少内部人员的钩心斗角,把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是领导者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员工该思考的问题。有的时候,锱铢必较,分利必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收益。所以,从大局出发,不妨把私心放一放,取得团队合作的成功,才能给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寻找对方阵营的潜在合作者

处于“囚徒困境”的人,除了积极寻求内部合作,还可从外部寻找合作者。要知道,囚徒困境的主导者(警察)总有父母妻子、兄弟姐妹、三姑六婆或者谋臣宠臣。这些人从本质上都与要将“囚徒”困死的主导者属于一个利益集团,有着共同的利益。但他们又有着各自的私利,为了不同的私利,他们就会成为你的潜在合作者。从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谋求暗地里的合作,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解决那些看似棘手又无解的难题。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七年(前200)记载:上居晋阳,闻冒顿居代谷,欲击之。使人觇匈奴,冒顿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复使刘敬往使匈奴,未还。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逾句注。刘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

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冒顿与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会天大雾,汉使人往来,匈奴不觉。陈平请令强弩傅两矢,外乡,从解角直出。帝出围,欲驱;太仆滕公固徐行。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

这段历史记载的是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犯了骄傲轻敌之忌,不听刘敬的劝告,执意要攻打匈奴。当时匈奴冒顿单于居于代谷,故意藏起肥壮战马和精兵良将,以弱示人,引汉兵来攻打。刘邦自恃汉军规模初成,以为胜算在握,亲自率兵攻伐代谷。他太过轻敌,没有等到大队人马全部赶到,就率先领一队人马进入平城,结果冒顿单于率四十万精骑兵突袭而来,将刘邦等人困于白登。刘邦被困七日,外围的汉军不能相救。

眼看刘邦等人就要被匈奴俘虏,陈平向刘邦献上一计。他派人带着厚重财物前往匈奴大营,悄悄送给冒顿单于的阏氏(王后),并对阏氏说如果冒顿单于还不解围,大汉将挑选美女送给单于,以求和解。阏氏作为单于的妻子,自然不想将来有美女来跟她争宠,况且又收了汉军的财物,于是她对冒顿单于说:“两国交兵不该困其主。况且汉地广大,即使我们占领了也不能长久统治。汉主也是天子,有神灵庇佑,望单于三思。”单于觉得阏氏说得有理,况且还有相约的盟军未到,怀疑其中有诈,于是下令将包围圈撤掉一角。当时天下大雾,冒顿单于并不知道汉使者贿赂了自己的阏氏,所以刘邦得以带着人马突围,逃出包围圈。

陈平之计,就是不需真正奉上美人的美人计。他从冒顿单于的阏氏身上下手,既贿以钱财,让其得到实际的好处,又用可能会送来的美人吓唬她,让她自动去说服单于退兵。于是,这位本来与夫君同仇敌忾的王后,便成了汉军的合作者。一场对刘邦来说注定要失败的博弈,在这位敌军阵营里的女主化解下,逢凶化吉。

此类博弈的成败,关键是要找对合作者,当自己集团内部的人都使不上力时,不妨把目光投向敌营,敌军的阵营越庞大,不同的利益团体就越多,相对地,能与其合作的潜在合作者就越多。找准其利益点,狠下猛药,就一定能与其联手,解决自己目前的困境。比如,陈平看准冒顿单于阏氏的弱点:一是爱财,二是怕有人与她争宠,所以便成功让其帮己方脱了困。其实,同样的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张仪就已经使用过了。

周纪三

慎靓王四年(前311)记载: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

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余里,不至十日而拒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