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另一种篮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主持人独白(1)

《NBA最前线》激活了另一个我/张卫平

中国人看《西游记》大多喜欢孙悟空,一个原因大抵就是他可以随意拔根毫毛再吹口仙气就能变出风格週异的各式人物来。这种场景固然荒诞不经,但玄幻中也带着一丝写实的味道——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蕴藏着多层次、全方位的潜能,就像那些毫毛一样,若能吹口仙气再善加培养,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全能型人才。但受限于现实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把自己最擅长的那种潜能培养成赖以生存的技能,其他潜能或许一辈子都只能停留在兴趣爱好的层面上,如果机缘巧合,这些潜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被激活。

有这番感悟,主要是因为我在参与《NBA最前线》这档节目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一次转型。《NBA最前线》是央视体育频道和NBA官方在2013年初筹办的节目,风格力求鲜活有趣,所以对嘉宾的要求也与一般的央视节目不同。很多观众看了《NBA最前线》后都很惊喜,说这个节目中的张卫平完全是另一个张卫平,一个风趣幽默的老顽童,和过去20年来央视解说席上那个认认真真解说比赛的张卫平大不相同。其实,我就是我,我没有刻意改变自己,只不过《NBA最前线》这档节目激活了我的另一种潜能罢了。

《NBA最前线》已经开播三个年头了,我全程都是主要参与者。第一季我虽然没有脱离解说嘉宾的身份,但个人风格已经有了改变,比如和刘语熙、杨健一起演些网络风格很浓的情景剧,还在每一期最后5分钟主持一个球鞋鉴宝大会,这些尝试不光观众看着新鲜,其实我个人也觉得很有趣,我愿意做一些新的改变,挑战一下自己。从第二季开始,我真正开始常年驻扎在NBA前线进行采访,和田力老师一起辗转于全美各地采访NBA各个球队。这么一来,我的身份就成了NBA前线记者,而且还是缺乏采访经验的菜鸟记者。我过去在现场解说NBA总决赛和全明星赛时,采访过不少NBA的名帅、巨星,但那毕竟都是短期的客串,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真正转型为《NBA最前线》的特派员,长期在美国实地采访,这种前线记者的经历是我未曾体验过的。

做前线记者这两年中,我采访过不少大腕儿,也没少和菜鸟打交道;接受过很多球队的热情招待,也曾在休斯敦被火箭的女公关刁难。所以,一个很朴素的采访心得就是,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和采访场景,肯定要采取不同的采访技巧。面对那些愿意认真和你探讨话题的采访对象,你只需做个仔细倾听的听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向他提出一些专业性极强的问题即可;面对那些不太配合的采访对象,你必须首先通过“搔痒”来调动他的情绪。所谓“搔痒”就是一开场先和他聊他最擅长、最得意的事情,最好能放低姿态用请教的口吻聊天。基本上,当你能够恰到好处地“搔”到对方的“痒处”时,很多原本不情愿接受采访的球星都会渐渐热情起来。但“搔痒”的前提是你必须做好采访功课,提前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方方面面,然后有的放矢地“搔痒”,做到一“搔”即中。我曾经在《NBA最前线》里说过前线记者成功的三个要素:第一是坚持,第二是不要脸,第三是坚持不要脸。

这两年采访下来,我个人感觉前线记者和解说嘉宾完全是两个工种,风格大相径庭。做解说嘉宾,我只要赛前认真做功课,比赛时客观分析双方呈现出的技巧、战术特点即可,这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做前线记者,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做功课,采访的目的是挖掘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简单地说,就是要吃透“为什么”——为什么球员在场上的战术跑位毫无章法,是教练调教无方还是球员训练不够?想了解比赛得失幕后的故事,必须深入一线观察和采访。

此外,当解说嘉宾时做功课很有针对性,比赛的态势发展很少会超出赛前所做功课的范畴,而前线采访则大不相同,因为你随时可能遇到一些值得采访但事先未预计到的采访对象。比如在休斯敦火箭主场采访时,我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在当地特别有名的资深火箭球迷,于是就上前采访,还没采访完,我们又发现了哈登的妈妈,于是就接着采访她。同样地,我们去采访亚特兰大老鹰队时,最初NBA只安排我们采访老鹰的几个球星,采访开始后,NBA官员告诉我们老鹰主教练布登霍泽正好有空,而且很乐于和我们这样的老记者分享自己的执教理念。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随机应变,不能有任何犹豫和迟疑,需要立刻转向新出现的采访对象。这种随机应变建立在平日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比如,只有平时吃透老鹰队的战术风格,才能随心所欲地跟布登霍泽聊天。

国内以前没有跟《NBA最前线》风格相似的节目,所以我们经常要自己摸索,摸索好了就是创新。在美国四处奔波采访时,我和田力老师会路过一些篮球圣地,还有跟NBA球星有关的商场、饭店和车行,我们有时会灵机一动,进去探访一番。在篮球圣地,我们实地考察过奈史密斯名人堂和韦恩堡(活塞队创始地和NBA主要创始地之一),我们还探访过乔丹牛排屋和杜兰特餐馆,讲述的一些故事颇受好评,也获得了观众的称赞,这让我和田力老师大受鼓舞。我们常常想,既然这类探访NBA人文风貌的故事反响这么好,也许未来我们可以专门在《NBA最前线》开辟一个子栏目——“舌尖上的NBA”,每期都探访一个有NBA球星背景的餐馆,这未尝不是个好方向。

回想两年前,当时《NBA最前线》的节目负责人梁玥找到我,希望我能在NBA前线长期驻扎采访,我当时虽然已经60岁出头,但很乐意接受这个挑战。梁玥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无论节目制作还是对NBA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此外,他还给《NBA最前线》创作了一系列动漫形象,录像传到NBA总部时,NBA的高层们也都很喜欢,并且允许《NBA最前线》对NBA的一些既定吉祥物形象进行创新,这些都难能可贵。

回顾我这大半生,早年打专业篮球,一直打到男篮国家队,退役后当篮球教练,再后来就解说篮球,根本没想过60多岁了还要常年驻扎在美国当前线记者。我有时候看《NBA最前线》中的前线道,都不敢相信自己还有这种能量。这让年过花甲的我有了一股用不完的劲儿,也试图在这个新领域里干出点儿名堂来。而激励我的正是我在美国NBA前方见到的众多高龄的资深从业者。比如雄鹿队82岁的场边记分员鲍勃·瓦内克,他从1968年雄鹿建队起,就开始做这份工作,47年来一直在场边做技术统计,并且一直用手工统计,尽管已经82岁高龄,但他手工统计的准确率一点都不亚于电脑。鲍勃_瓦内克的经历在NBA里是个典型,NBA现在有大批类似的高龄员工,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干着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精确无误。看到这些资深人士的全身心投入,我做好NBA前线记者的决心也更加强烈。我相信自己有成为一个好的NBA前线记者的潜质,而我现在和以后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激活。

希望《NBA最前线》的观众能够和我一起去见证这个过程。

《NBA最前线》圆了我的篮球梦/田力

我从小酷爱篮球和足球,而且玩得还不错,也曾幻想,有一天能打进国家队,为国争光。我从小还爱看电影,梦想长大了自己能拍几部电影。然而这些少年时的梦由于一些时代的特殊情况也烟消云散。从此之后的人生路上,我们这群人一直在拼命地追赶。追赶中,我有了如下身份:知识青年、解放军战士、石油工人、电大学生、中专教师、机关干部、企业高管和中资机构驻外代表。

不知不觉,“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已经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位置。2008年,我开始考虑和准备退休后的事,想闲下来写写书或者电影剧本。就在此时,一个机会从天而降,我闪入央视体育频道NBA新闻的海外报道团队。在电视领域工作多年的朋友对我说:“你小子真能耐,一步登天。”

就这样,我这个老兵又一次成了“新兵蛋子”,好在多年爱好摄影和篮球,我这个没有任何媒体背景的门外汉,干起报道来还算得心应手。此后的我,连续五个赛季为央视体育频道报道姚明和易建联,两次采访美国奥运代表团,还拍摄了三部体育专题片。

2013年10月,我在波士顿与张卫平指导相识,开始了跟《NBA最前线》的合作。作为同龄人,我和张指导一见如故,他是运动员出身,我是知青加老兵,都经历过艰辛、磨难和锤炼。接下来两个赛季,我们走访了NBA的22支球队,为《NBA最前线》提供了大量现场素材。与张指导合作,我受益匪浅,他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反应机敏、口齿伶俐,在中国篮球媒体人当中,他首屈一指。

我最难忘2013-2014赛季的报道,张指导负责出镜,我负责拍摄。两个老汉,带着一台摄像机,长途跋涉,夜以继日,战风雪,冒严寒,先后拍摄了火箭、马刺、小牛、雷霆、奇才、篮网和凯尔特人,还有篮球名人堂和篮球发源地。为了拍好《NBA名人堂》这一期节目,我和张指导先后去了三次NBA名人堂。我对他开玩笑说:“就算是乔丹,他也就是进了一回名人堂,您可是三进名人堂,您多年献身篮球事业,这算是名人堂提供的一个特殊待遇。”

刚开始合作时,我俩的年龄加起来是125岁,所以被节目组的人戏称是“125组合”。这次节目要出书,让我写点什么,便去翻这两年的前方日记,着实感慨万千,随手摘录几段:

2014年3月13日 波士顿

早上9点,前往篮球发源地。途中风雪交加,险象环生。三辆轿车滑出路面,一辆卡车抛锚。控制时速,小心翼翼,一路无恙。春田学院,寒风刺骨。馆长杰夫热情、专业,拍摄顺利。

2014年12月10日 底特律

八点起,十点出发,活塞训练馆,釆访新秀,巧遇马洪,午后三小时卫星传送,晚八点外出觅食,10小时未进餐,饥肠辘辘,“小辣椒”饭店,狼吞虎咽。

2015年4月18日 休斯顿

休斯顿季后赛火箭首战达拉斯小牛,中场休息时,与火箭主场球馆相隔不远的双树酒店传来喜讯:我的作品《岜沙汉子》荣获第48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民族文化类纪录片金奖。

真心感谢《NBA最前线》给了我这个靠近荣耀的机会。

2015年6月15日 克利夫兰

早6点起,接张指导。880塞车,85畅通,101缓塞,还车及时,飞机正点。丹佛转机,午餐是科罗拉多汉堡,飞机晚点45分钟,10点到达克利夫兰,租车顺利,11点入住Best Western,与张指导沟通,探讨明天拍摄,凌晨1点休息,当日连续旅行和工作16小时。

我是张指导的粉/苏群

我和帅哥于嘉、美女刘语熙站在演播室,观众看的是我们,而我看的是张指导。

因为只是串场,我偶尔会介绍一些比赛。说实在的,我并不会像解说球赛那样兴奋,但每到张指导出场,我都特别期待。《NBA最前线》的一大特色,是张卫平指导和他的“125组合”带我们周游NBA各队的主场,那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好时候。

记得我们最开始在央视解说NBA时,我才26岁,而张指导当时的年纪和我现在差不多,如今他也被人尊称“老爷子”啦。我无法想象,如果我到了张指导现在的年纪,还有没有他那样的精力,在美国那么大的地方到处跑。

张指导对美国太熟了。他最早在美国工作,是做青岛啤酒的代理,住在洛杉矶,头号“湖蜜”的身份就是这么来的。央视去美国直播NBA总决赛和全明星赛,张指导提前去了,将酒店和租车都提前安排好,央视的直播组一落地,就跟到了家一样有人接待,省了不少事。

如果没有《NBA最前线》这档节目,我看到的张指导永远是他在赛场上的那一面。其实,老爷子是个爱在镜头前耍活儿的老手,现在这一套带你看西洋景的本事,差不多20年前他就玩得溜熟。1996年,我第一次作为文字记者到美国采访NBA,那也是央视第一次在现场直播全明星周末,孙正平老师带队,张指导当地陪,全明星周末的“球迷大会”让我们眼花缭乱。那时候央视体育频道有一档叫《五环夜话》的谈话节目,就专门做了一期NBA全明星的节目,张指导也跟现在一样,拿着话筒给大家介绍西洋景。

我是做报纸的,报纸上也做过《NBA城市地理》,但纸媒反映NBA篮球文化的手段终归有限。我很早就有看遍NBA所有场馆和球迷商店的愿望,可惜条件所限,一直没有实现。到现在为止,我去过的NBA场馆有18个,看得越多,越觉得大同小异,没了新鲜感,但正是张指导在《NBA最前线》的一期期节目,才让我明白我没新鮮感的真正原因是我没有深入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