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还内心一份自由,给生活一份快乐
让选择顺从内心
世俗规矩有时候会成为一个人做出选择的障碍,不循规蹈矩,顺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心就不会被束缚,就保持了一颗自由之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做着各种选择。有时候,这选择是自己内心愿意的,有的时候事与愿违,如果有些时候我们不能顺从自己的内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想做到这种境界是很难的,因为这种自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慈悲,它是像活泉一样涌现的喜舍,像云卷云舒一样的自在。
人们会失望痛苦,是因为有时候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如何让自己的选择顺从内心。世人总是以为自由就是没有束缚,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然而实际上这样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心灵上的自由与生活条件的自由相隔甚远。
也有很多人为了博得他人的开心,宁可违背自己的真心,以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压抑了那些原本清纯的本性和智慧,误入歧途。
虚云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批商人,要到远方去做生意,由于路途不熟,大家商量办法,最终请来了一位向导,于是浩浩荡荡出发了。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旷野,那儿有一座供奉天神的庙。依照他们的习惯,必须杀掉一个人来祭祀才能通过这个地方。
商人们集中在一起商量,都认为大家是亲戚族人,只有那个向导是外人,便决定杀他作祭祀。等到祭祀完毕,便开始动身前行,可是由于没有向导,却迷失了方向,走来走去,一直都在旷野里打转,终于大家都困死在旷野里。
这些商人最心底的想法是找到路,但在做决定时他们忽略了这一想法。只有顺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引导我们走向自由的本性,作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否则我们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辨别的能力,陷入泥潭之中。
要想活得自由和快乐,就只能顺应自己的内心。顺从内心的前提是必须真正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智慧。所以要顺从自己的内心就要奠定自己的智慧之心、坚固之心和清净之心。
虚云大师为了实现真正的智慧之心、坚固之心、清净之心,他的做法就是做一个活死人,什么叫做活死人呢?就是当自己已经死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再与我相关了。肉体不管在做什么事,心都不动,这叫活死人。要是心动了,跟着念头跑,就不是活死人了。想不生念,就是要不断地念佛。不断地念佛,能打掉一切妄想。念佛,也可以入定。念而不着,自性即空。念佛的人是谁?自性既空,那么谁在念?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到不知道自己在念佛,名为真念佛。要是知道自己在念佛,就是有执,还没空。不管做什么,肉身在动,心不动。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要老跑出去。
这样做到心无杂念,才能洞见自己的本性和真心所在。才能更清楚如何作出顺应内心的选择。
在虚云大师的指导下,我们得到了心灵的洗涤,更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应该如何选择,这让我们在面对生活,面对工作的时候不再随意地作出选择,而是做一个坚定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进步的人。
别被名缰利锁绑去了自由
在名利面前,人们常常被奴役,因此疲惫不堪,只有割断绳索,打开心锁,不为名利所累,才能让内心得到舒缓。
在名利面前,人们常常被奴役,言必谈名利,为了名利弄得身心俱疲、烦恼不断、生趣全无,甚至见利忘义、六亲不认,因此疲惫不堪。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然而人往往贪图名和利,以至于陷入争斗的漩涡中。一旦陷入争斗的漩涡,就会行为反常,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名与利,对一些人而言,可谓如魔如障,为了得到这些虚幻的东西,什么阴谋都想得出,什么手段都使得出,得之则沾沾自喜,喜而忘形,失之则郁郁怀恨,恨而生邪。陷入这种漩涡,殚精竭虑,争斗不休,久无所得,且闹得与竞争者视若仇寇,不共戴天。
出现这种难堪的场面,均由人的贪念所生。现代人的生活,无非就是这些财啊、名啊、利啊,我们每天忙碌就是为了这些虚头名利,难道这就是人生的目标吗?当然不是的。虚云大师曾说过:“现代人确确实实正是谚语里头所说的‘利令智昏’,真可怜!钻到名利里面去了,智能完全没有了,他们追求财富、享乐、权力、地位,以为这个东西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其实错了。天天追求这些物质上的享受、名闻利养的享受,以为这个东西是乐。实在讲这个乐是什么?这个乐是吸毒!世间最毒的是什么东西?佛说是贪、嗔、痴三毒。财色名食睡等也都是细菌病毒。这个多么严重!几个人觉悟,几个人明白?唯有佛明白,唯有佛觉悟。”
我们要学习这些佛家的精神。我们要尽快从名利之中退出来,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即便跳出这些争夺,仔细一想,仍有许多领域可以供我们施展才华,干出成就。何况这些名利不过是一时之荣,若名利一摘,什么都不是,若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说不定可以饮誉于当代,传名于后世,要比那一时之荣有价值得多。要真正有所作为,就要摆脱金钱的诱惑与困扰,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图名利,把自己的追求变为现实。
但是很多人仍然在为名利烦恼,甚至为之丢掉性命。对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引来杀生之祸的例子又岂止少数。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捷、田开疆、古治子三名勇士,他们曾为齐国立下许多功劳,但是这三位傲慢无礼,不仅对大臣们无礼,也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而且时常顶撞国君。当时晏婴在齐国做宰相,他看着这三人的行为很担心。因为他们勇武过人,但是却没有什么头脑,对国君也不够忠诚,万一有一天受人唆使,就会成为齐国大患。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除掉这三个人。一日,鲁昭公来访,齐景公设宴招待,晏婴献上一盘鲜美的大桃子,宴会结束,只剩下两个桃子。齐景公决定赏给功劳最大的两位大臣,当然这是晏婴的计谋。论功劳大,当然是三位勇士了,可是只有两个桃子,三人各摆功劳,互不相让,各争荣誉,后来有两个人吃掉了桃子,没吃到的自觉无脸面,自杀而死。吃了桃子的两个人也自觉惭愧,觉得对不起朋友,也自杀而死。就这样,齐景公除掉了心腹大患。
三位勇士本已成名,到最后却为虚无的名利丢掉了性命,他们各自退一步又何妨呢?
总而言之,当我们被缚于名缰利锁,醉心于权力的追逐,受到欲望的羁绊时,要跳得出。能跳得出,方可摆脱忧烦愁惧的困扰,成为心灵自由、超然物外的自在之人。
不计琐事常开怀
对琐碎的小事斤斤计较,就会把大部分心思放在这些烦人的小事中,搞得自己被这些小事牵绊,多是发愁和陷于其中,很少笑口常开。如果多一份包容和谦让,少一些计较,心就能从这些小事中解脱出来。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街里街坊、邻里邻居不能和睦相处:王宏和李清是邻居,但总是因为一丁点公摊面积谁付钱而争吵,记仇记恨,在过道面对面时都要骂上几句,这在王宏眼中是个难题,既不想吃亏也不想争吵,两家就这么僵着,这逐渐成为了王宏的心病,天天为此事愁眉不展,于是他在日积月累的郁闷和不爽中渐渐病倒了。
像这样的情况并非罕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琐碎的事情,经常为这些小事斤斤计较且烦恼不已。人们把大部分的心思用在了这些烦心的小事中,整天被琐碎的小事弄得愁眉不展,很难笑口常开。
虚云大师1955年4月份开示时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些日子总组长为了些小事闹口角,与僧值不和,再三劝他,他才放下。现在,又翻腔,又和生产组长闹起来,我也劝不了。昨天说要医病,向我告假。我说:‘你的病不用医,放下就好了。’人不能总在烦恼中过日子,切不可执著,应当放下。”
几十年中所作所为,人我是非,今日回想过去的事,尽觉全非。为人为法,不是结冤仇,就是闹是非,脱不了烦恼,因此要放下烦恼,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想放下就要多一些包容和谦让,少计较一些,心就能从这些小事中解脱出来。
在遇到矛盾时适时地放下,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放下能渐渐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面貌。放下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
虚云大师为了大众不在烦恼中过日子曾说过:“人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于琐碎小事应放下,什么名利、毁誉、得失、乃至一切财物都要放下,这些都不要挂心里,对于人和事都要宽容对待。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电如泡,无可留恋。补人之过,容人之短,让心不再为琐事计较,使心得到升华。
重情,但不为情所累
重感情、但不要把感情看得过重,过犹不及,如果重情到放不下,就会被拖累、被伤害,让心变得不自由,所以想让内心自由就不要为情所累。
人们之间的交往有热情似火的友情,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有温暖如春的亲情……感情无时无刻不渗进我们的生活中,在感情的桥梁下人们的关系日益升温。重感情,但不要把感情看得过重,否则就会为情所累。
虚云大师说:“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所以沉沦苦海。”大师十四岁时,便有了出尘之心。十七岁偷偷出家却被中道截回。为了断除其出家的念想,父亲给他迎娶了两房妻子,一为田氏,一为谭氏,虚云虽心中百般不愿,无奈于父命难违,只好假装答应。据《虚云法师年谱》记载:“婚后三人同居却无染,每日间,虚云都为田、谭两人讲说佛法,谈经论道。由于长期熏染,两人渐渐接受了佛法,开始信仰佛教。”
两年以后,虚云决志离俗,作《皮袋歌》留别田、谭两人,歌曰: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
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
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概。
知因果,辨时代,鉴古通今犹蒙昧,只因迷著幻形态。
累父母,恋妻子,空逞无明留孽债。
从《皮袋歌》来看,虚云表达的意思就是佛教的“无常无我”“诸行皆苦”等观念,这些观念无疑对冲淡和化解妻子对虚云的情感依赖,减轻离别的痛苦起到巨大的作用,从而为后来虚云成功出家奠定了基础。
其实真正能做到像虚云大师一样不为情所累的人又有几个?答案是少之又少。情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对我们很重要,没有感情我们的生活将缺乏色彩,变得乏味不甘,但是又不能把情感看得高于生活的一切,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掌握好感情的程度,不要让它失衡。
生活原本无常,抱怨不如接纳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学着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祈求你的愿望。接纳无常,心就会快乐自在。
人们总以为生活应该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当事实与希望不一致,人们就习惯于抱怨,在这种情绪下,心就会被抱怨奴役,变得不再自由自在。所以应该对生活的无常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接纳无常,这样抱怨的情绪没有了,心就会自在快乐。
总是听见周围的人在抱怨:“本来不应该我值班的,上级来检查安排上我了,真倒霉;我明明都说不让他来了,他非得来,结果我错过了时间,真是郁闷;我已经很用心地做这个案子了,领导还是觉得不满意批评我……”生活就如大杂烩,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人们总是以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顺着自己,当现实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时,人们就会抱怨,就会感到不公,无法接受这无常的变化。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学着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祈求你的愿望。虚云大师说:“世界变幻无常,说一切皆空,理甚明白,世人不悟,迷惑颠倒,真可怜悯。无知就是福。”当成为不抱怨的人时,你会在无知的福气中开始穿越转化,获得真正的福乐。很多人都习惯在意伤害而喊痛,你如果在意痛,在意伤害,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到更多要抱怨的事情。
抱怨不是让你事事如愿的万能钥匙,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船,给另一个村子送自家产的农产品,那天,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很着急地想把农产品送到然后赶快回家,突然,农夫发现对面有条船向自己的船迎面驶来,农夫大喊:“快让开,快点让开,不然你的船会撞到我的船的。”不管怎么喊,对面的船都没有反应,农夫慌手慌脚地摆自己的船想让开水道,可是已经晚了,两只船重重地撞在了一起,农夫不住地埋怨着,却发现撞上自己的船居然是空的。
在这个故事当中,农夫在碰上另外一条船的时候就不停地抱怨着,可是他也没有想到那条船是空的,如果他知道那条船是空的就会主动避免相撞了。所以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应该抱怨,而是学着接受和改变。
有一位女医生的做法恰恰与上文中农夫的做法相反。她的丈夫在回家的公路上出了车祸,送到医院时已无呼吸。女医生没有实施抢救措施,反而是让急救室停止进行胸压,女医生说:“我要带他回家。”院长看着她冷静的样子,问她不急救了吗,她说:“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没有希望的。”在回家的路上她不断地对老公说话,“现在要拐弯喽”,“我们过去这个桥就到家了”。她不停地喊他,和他说话。回来的路上,他老公原来冰凉的身体慢慢变软变暖,脉博曾经恢复到80次/分钟,回到家后才完全停止呼吸。
她一面安排着各种事宜,一面接待着祭拜的人,甚至对于来安慰的人说她很好,不用担心。后来提起这事问她为什么如此坚强,她说事已至此,悲伤抱怨也于事无补,不如面对它、接纳它。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女医生的这种精神,学着不抱怨,并且用积极的心态去接受。这样才能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世间的良善与美好。
人们要明白,世间万事如幻,在面对变化无常的生活时要积极,让自己去适应社会。让心开阔些,接纳现实中的无常。只有积极地接纳才能得到自由。
你可以不祝福,但最好别嫉妒
你是否祝福对方不重要,重要的是别给自己带来麻烦,失去了自己的好心境。
真心祝福自己的竞争对手是种高境界,接近于理论上的东西,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但没关系,只要不生嫉妒心就可以。嫉妒常让人心生恨意,事端也由此而起,所以谁若有嫉妒心就会把自己卷入麻烦之中,麻烦一来人就变得不开心,也就失去了自由的心境。你是否祝福对方不重要,重要的是别给自己带来麻烦,失去了自己的好心境。
有的人看到别人在学习上有了进步,家庭生活有了好的变化,自己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这是嫉妒。嫉妒心谁都有,只是不同的人嫉妒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人嫉恨心特别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有优势,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不断地比较,不断地争斗,对优于自己的人忌恨在心;有的人也有嫉妒心,但不是特别强,不会对优于自己的人产生过激的反应。
不管别人取得了什么好成绩,我们都不要受到嫉妒心的支配,他得到了好处,所以他就高兴了,你应该为他的高兴而高兴,为他的满意而随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有的人造恶业了,我们不应该不高兴,应该可怜他,然后替他忏悔,愿他以后不要再这样的造恶业,更不要感受这些因果报应。
其实一切念头都来自内心,把心放正,发个好心,如果不把心放平就会失去好心境。虚云大师曾说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吾人本来是佛,何以佛有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而吾人无之?是由吾人自己不信自己,把自己作践,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狂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覆盖,不得现成。”可见嫉妒心终归是害人害己,你不妨试着去祝福他人。
这里有个小故事:很久以前,佛在舍卫国有个弟子叫拘提。拘提一心精进修道,终于得到罗汉果时,心中非常高兴。谁知一高兴,便失去罗汉功德而前功尽弃。但是拘提并不灰心,继续修行。并在心中暗自提醒自己,再得到罗汉果时,决不能得意忘形。没多久拘提又得到罗汉果。但是,由于他太过担心而终日闷闷不乐,几天后,功德又消失了,他还是什么也没得到。拘提毫不气馁,三度修行。渐渐地,他心中的障碍全除,正果终于又回来了。这一次,拘提既不敢高兴,也不敢发愁,正担心着,又在一转眼间丧失了罗汉果位。就这样拘提在反反复复修炼到第七次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个名叫波旬的魔王听说之后,是又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拘提无法轻易得到正果,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看到拘提结束生命的那一刻。
于是,魔王去向比丘神打听拘提转生何处,想寻他开心。比丘神找了半天后却不知道拘提转生何处,魔王听说拘提还没有死,心生歹意,就去问佛,佛知道他的歹意,没有告诉他,魔王软磨硬泡,终于从佛的嘴里得知拘提修成了正果。魔王本是拿拘提取乐,却不想拘提已经修成了正果。魔王心中妒火翻腾,只好大叫着跑出了佛所。波旬魔跑到一个池子边,猛地跳了下去,绝命身亡。这就是过分嫉妒招致的结果。
后来波旬魔王转世成为比丘,刻苦修练,不再自扰扰人、害人害己了。
嫉妒心非常严重,害人害己使得内心得不到自由,假如做不到祝福,也不要去嫉妒。如何远离嫉妒?第一是把自己的嫉妒心压制住,但这是石头压草,根没有断,只是因为想到嫉妒障碍的果报之可怕,才把嫉妒心稍微压住。第二是调整自己的内心。以佛的开阔心想我与别人是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的长处,别人的德能就是我的德能,我不但不能嫉妒,而且要成人之美。为什么?他人的事业成就,社会大众得福,自己也得福。所以,我障碍别人,实际上就是障碍自己,是障碍社会许多众生的福利。如果此人的作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响社会及历史,我们用嫉妒心破坏、障碍他,这罪过多重!想到这个道理,嫉妒心自然就淡化了。这是最高明的。嫉妒不是善良的心态,嫉妒他人,只能使自己的心被困扰而得不到自由。
也许人们面对优于自己的人还做不到祝福,那么就不去祝福,但也不要去嫉妒,远离它,还自己一颗清静自由的心。
放下贪心得自在
贪心是不知满足的心。贪念一起心就被奴役,从而被贪心牵着鼻子走,哪里还有自由可谈。想要内心自在必须心无贪念。
生活中有人不断在争斗,为名誉,为钱财,为美色,贪念的增多使得人们欲望膨胀。
古人说:“人寿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大师曾说:“贪名贪利,终身忙碌,为己、为子孙,一到腊月三十大限到来,总是一场空。”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地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时刻,真是苦不堪言。何不放下贪念,留一方净土在心中,视名利钱财美女于不见,忘记纷争,看淡一切人间事态,还内心自由。
人们的心中有了贪,好比是人的眼睛中落入了一粒沙子,无论睁眼、闭眼总是不舒服,而且不把它取出来,就会身心不得安宁。人一旦有了贪心,则看世事的眼光就有了变化,本来是清净的,因为贪,就成了污秽的;本来能够看清楚的,因为贪却成了睁眼瞎;明知道是火炕,还要往里跳……虚云法师开示云:“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而太虚固不变也。”
贪心就如粘糖,吃第一口时香甜可口,再吃第二口更是留恋美味,第三口再也离不开。越吃就越好吃,越好吃就越离不开,于是贪念如洪水般泛滥,再也挡不住。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去游山,看见寺庙里有一口大钟,问多少钱一撞?答:两元。于是该游客掏六元,撞三下,老纳每一下都给与美好的祝福,最后该游人又多撞了一下,老纳说:“这是四大皆空,你不应该多撞一下。”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变得越来越贪婪。人的欲念无止境,当得到很多时,仍指望得到更多。一个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是在愚弄自己。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能令人忘却一切;贪婪令人丧失理智,产生愚昧不堪的行为。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虚云大师讲佛时曾说:“平时人们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着的珍馐美味等会引起惑染思想。因此在人们有了贪念时,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民间有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农夫上山砍柴,看见一条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就把它揣在怀里,把蛇暖热,带回家中喂养,蛇很感激农夫,后来蛇能自己找吃的,农夫就把它放在后山的山洞里。过了些日子,蛇的洞口长了棵灵芝,人们都想得到它,但是有蛇的守护,人们都不敢向山洞走动。这事被皇上知道了,就下旨谁要是采到灵芝就有赏,农夫想领赏,就央求蛇给他,蛇答应了。农夫把灵芝献给了皇上,皇上奖给他很多的金银珠宝。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睛瞎了,说是用蛇的眼珠才能治,农夫为了领赏,央求蛇挖眼珠子给他,蛇又答应了。农夫把眼珠子献上后被封为了宰相。随着官越做越大,农夫也越来越不满足,他想:“要是自己长生不老多好,听说长生不老需要吃蛇心。”农夫又去求蛇,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让他去自己嘴里挖,农夫一靠近,蛇就吞吃了他。
农夫的欲望不停地增长,那条蛇不停地满足他,直到最后,农夫的欲望膨胀到一个极限时,蛇只有吃掉农夫,才能灭了他的贪念。
所以,人不能有贪念,否则很可能会有农夫那样的下场。不如放下贪念,得到真正的自在。
学会怎样担当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面对责任时,我们要勇于担当,但更要学会怎样担当。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的不同使得自己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有些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人们总是面临很多不同种类的责任,比如: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学习责任。在面对责任时,我们要勇于担当,但更要学会怎样担当。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萧棼明是南齐人,字景济,担任员外殿中将军。他特别孝顺,他的母亲因为害风湿关节病,多年卧床不起,棼明找医生诊治,但总是没有起色。他日夜忧虑,于是亲自设坛,每天都焚香,对天祈祷,有一次下雪天寒,棼明脸上的两行泪水,当即结成了冰,有如两条白筋,叩头哀祷,额破血流,也都结成了冰块,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天地神灵,忽然出现一人,授给他一个小石盒,并告诉他说:“这是治疗老夫人疾病的药。”棼明很感激,跪下拜受,起来后那个人忽然不见了,他打开小石盒,里面有三寸绢布,用红丹书写“日月”两个字及服用法,棼明依照指示,呈奉给母亲服下,母亲多年的病痛果然痊愈。人们都认为是孝感所致,他对母亲尽孝,使得母亲的病好了起来。
奉养母亲的责任,不但在于孝心,还在于履行责任时的行动和结果,如果棼明没有上香祈祷,而是日夜担心,直到忧愁无奈致死,那棼明就是空有一片孝心了。
对待责任,应该用正确的方式来担负。虚云大师在正确担负责任这方面就给我们做了榜样。云南协统李根源因讨厌有些地方的僧徒不守戒律,亲自带着队伍上各个寺庙逐僧拆寺,而且指名要逮捕虚云。虚云不顾自身的性命,独自一个人步入李根源的军营中,对李根源提出的问题作了积极的回应。李根源当时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佛教的用处和益处。虚云的回答是:“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语其初基,则为善去恶。从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万物得以宁,而天下太平。”第二个问题是泥塑木雕空费钱财,能否可用。虚云的回答是:“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张,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无敬畏,将无恶不作;无恶不作,祸乱以成。即以世俗言,泥山塑圣,丁兰刻木,中国各宗族祠堂,以及东西各国之铜像等,亦不过令人心有所归,及起其敬信之忱,功效不可思议。语其极则,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三个问题是和尚是否为国家的废物。虚云大师用类比的方法作出回答:“和尚是通称,有凡圣之别,不能见一二不肖僧,而弃全僧。岂因一二不肖秀才,而骂孔子?即令先生统领众兵,虽军纪严明,其亦一一皆如先生之聪明正直乎?海不弃鱼虾,所以为大。佛法以性为海,无所不容。僧秉佛化,护持三宝,潜移默化,其用弥彰,非全废物也。”第四个问题是护法的意义。虚云大师把李根源比作观音菩萨来说明护法的意义。他说:“所谓护法者,护乃保护、护持之意,法即世法也,岂独佛法为然哉!如先生今日亦以观音菩萨现将军身,不辞劳瘁,护国护民,旌摩所指,闾里又安,名山增色,岂不名大护法乎?”李根源听后,态度由怒转喜,并且认识到逐僧毁寺是不对的。
上文中虚云大师的例子就告诉了我们,责任是种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群中的一份子,因此青年们要发心,更要尽义务来担当责任。但是我们也不要把担当责任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还要有具体的行动和正确担当责任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家庭,无愧于社会,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做一只快乐的蝴蝶
只要你有一颗快乐的心,你也可以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与花儿嬉戏,以湖水为镜欣赏自己美丽的舞姿。
对待眼前的事情诚心诚意去处理,不推脱不怠慢就是良好心态的体现。做事情就像修佛一样,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有一个小和尚整天闷闷不乐,于是去找师父开示,禅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黄昏,庄子信步来到城外的草地上,他觉得自己很久都没有这样自在了。之前,他一直为无法被别人理解而压抑痛苦,为了摒除心中的杂念,他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只沉静在自己的生活中。
他躺在草地上,微风中泥土和青草混杂的香味不时扑来,这时的庄子觉得放松极了,于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竟然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他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与花儿嬉戏,以湖水为镜欣赏自己美丽的舞姿。
突然,他醒了过来,但是好长一段时间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良久之后,他不禁哀叹道:“梦境无论多么美好总归是梦,梦醒之后庄子依旧是庄子。”于是他怏怏不快地回到了城里。
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又何尝不是那只自由自在的蝴蝶呢?自己如此苦闷完全是因为自己心态的缘故,于是从此之后庄子变得快乐起来。
禅师对小和尚说:“你的快乐别人是不能主宰的,关键要看自己。”
小和尚顿悟。
心态能左右你的一切,包括成败。不要忽视自己的心态,更不要因为心态而使你成为失败者。
同一件事情,抱有不同心态的人取得的结果可能截然相反。改变自己的最好方法是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抛弃那些消极危险的心态,将自己的弱势变为优势,或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
自卑是自设的牢笼
自卑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套,套住了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请解开内心的心结,打开自设的牢笼,使内心走出自卑、走向自由。
自卑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从而让人失望、忧郁、不安或者自闭等。人们极容易被自卑心理所控制,从而让内心处于一种被压抑的、失望的状态,这会对人们向往自由快乐之心形成障碍甚至是伤害。其实自卑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套,套住了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自卑的心理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结有关,解开内心的心结,打开自设的牢笼,内心便会走出自卑走向自由。
自卑,每一个人都会有,引起他们自卑的因素可能是丑陋的外貌,可能是贫穷的家庭,也可能是没有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如果总是在想,我真的不如别人,真的挺差的,那你就没救了。但如果你勇敢地走出去,你会发现原来让自己在乎的自卑的事情其实什么也不是。
在虚云大师身边就发生过一个关于自卑的小故事。清光绪三十三年的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走投无路来投奔虚云大师,大师收留他,让他在柴房住下了。年轻人很勤快,天未亮就去开垦种菜,从早忙到晚,干活的时候也不理会周围的人,一心一意地忙活菜地。后来他对佛学产生了兴趣,想跟着大师学念佛。一次,年轻人趁虚云大师巡视的时候不断叩头请大师教他念佛,但又自信心不足。虚云大师开导:“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学人家聪明人。”后来年轻人抛弃自卑,一心向佛,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自卑其实是套住了自己,没有信心去做事。虚云大师开示:“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握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是啊,心不坚,万事不能成。给自己一些信心,不用那么自卑,因为有些事强求不来,那就顺其自然吧!
当你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全世界,因为你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不知道,周围的人根本就没像你想的那样看待你。与其哀怨,不如打起精神来,好好为自己的明天努力,相信自己,你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美好。虚云大师曾说:“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脱生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只有坚固了信心,自卑感才会越来越小。
还有一则小故事也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舍卫城的北面,有一条河流,沿岸有一个村庄。佛陀特地跑到对岸去弘法。佛陀的威仪,令村民肃然起敬,但他们却不信佛法。后来佛陀离开舍卫城,舍利弗想亲近他,就远远地跑来,但是佛陀已经过河去了。河水湍急地流着。舍利弗看着佛陀的背影,充满信心,涉水而行。在中流,河水很深,波流动荡,但是舍利弗专心一意,提起精神,一步一步地走着。波浪吓不倒他,最后,他竟走到对岸。舍利弗来到佛陀面前,佛陀慈祥地望着他,眼光充满赞美、鼓舞的神色。佛陀对他说:“你是一个智慧者,有信心,肯精进,可以学佛、成佛,普度众生。”舍利弗赡仰佛陀,欢喜极了。村民听了佛陀的话,看见舍利弗的异迹,都对佛法生起信心。由此可见,信心才是开创一切的第一步。
你的自卑只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对别人来说不会有任何损失。所以不要被自卑所牵绊,应该还自己一颗自由心,一颗坚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