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繁杂都是乱象,清净本是自性

除去粉饰现自性

雕琢粉饰的外表,也许刚好掩饰了一个人纯真质朴的自性,不必非要追逐某个潮流,也不必非要模仿某个群体,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弘一法师在讲经说法时曾提到智者大师的一句话:“世间色、声、香、味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

他解释说:“‘色、声、香、味、触’是五尘,属于物质,再加上一个‘法’,名为六尘,法属于知识。眼所见者为色,耳所闻者为声,鼻所嗅者为香,舌所尝者为味,身所接触者为触。这都是外面的环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爱著,一爱一执著,毛病就来了。心被境界所转,即是凡夫。”

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修行,行是生活行为,在生活行为中难免发生很多错误,修正错误的行为谓之修行。五尘都是虚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爱著。佛菩萨对五欲六尘亦享受,但不执著,没有爱、取、有,没有分别执著,永远在定。

佛祖给弟子解释禅理的时候特别擅长通过故事的形式将晦涩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徒弟们也是百听不厌。一天,佛祖就给徒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皇帝想在皇宫内修建一座寺庙,于是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和工匠,希望能够把寺庙修建得华美。

被找来的有两组人,其中一组由京城里有名的设计师和工匠组成,另一组则是附近寺院里的几个和尚。皇帝有点犯难了,一个是建筑的行家,一个是最熟悉庙宇的行家,到底谁建的寺庙会更好呢?于是,皇帝决定让他们公平竞争。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在三天之内,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到时候他会亲自验收。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很多颜色的颜料,又要了很多的整修工具;而和尚一组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清洁的工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两组人员所整修的寺庙。他发现工匠们所装修的寺庙,以非常精美的图案和巧夺天工的手艺将小寺庙装饰得非常华美,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皇帝去看和尚们整修的寺庙。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整个人都呆了,和尚将寺庙内所有的东西擦拭得干干净净,使其展示出了它们原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被工匠们装饰的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座寺庙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着这一切。

皇帝在这座寺庙面前站立了许久。当然,胜负也就不言而喻了。

追求外在的浮华是一种诱惑,当用心去沉淀的时候,外在的浮华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样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颗至真至纯的心。工匠们追求外表的浮华,是想以精湛的手艺取悦于皇上,而和尚们能将心放得更远,他们没有拘泥于取悦皇上的庸俗心理,而是将心境放得更远、更纯,所以他们才能将寺庙的本来面目呈现于世人。

这就像人们追求的目标,越是刻意雕琢离目标越远,只有以一颗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诱惑的开阔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终的美好与收获。

随机而变,本性自现

水绕山而行,遇海而入,遇到分水岭就分流开来,遇到汇合口就汇聚一处,它的不固执,它的筋骨柔顺让它川流不息,永远充满生机。人只有像水一样才能以万变之姿应对万千局势,使生活更顺畅、心性更通达。

弘一法师在讲到随缘而变时,就非常赞同佛眼禅师对于随缘的解释:“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他向大众解释道:“报指身体,缘指这一生遭遇的环境,我们这一生的境遇,全是虚幻不实的。觉悟的人生活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造作强为,以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就是造业。虚幻的世间无常,人命苦短,祖师们嘱咐我们随家庭之丰俭,安分度日,无论苦乐顺逆均属三世因果。”

觉悟之人心中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心清净不动。佛弟子大迦叶尊者修苦行,心地清净,智慧圆满。善财童子生于富贵家庭,心中亦如如不动,不为环境所转,此之谓道在其中,道是觉悟的心。

在生活与环境变化之中,被环境所转而不能觉悟就应当忏悔,自己努力悔过。一切随时、随性、随悲喜才是心性通达的最高境界。

寺院的地面到处盖满了枯黄的小草,小和尚觉得很难看,于是对师父说:“我们重新种些草吧!”

师父回答道:“不急,随时。”

终于到了播种的季节,老和尚和小和尚开始忙碌着种草。

“不好了!师父,好多种子都被吹飞走了。”小和尚惊恐地喊道。

老和尚笑了笑说:“没关系,吹走的大部分都是空的,就算是洒在泥土中也不会发芽的。一切随性!”

这时候,飞过几只小鸟啄食草粒。

“真要命!师父,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脚。

老和尚依然笑呵呵地说:“没关系的,草粒多着呢,吃不完的。一切随遇!”

半夜时分,一阵暴雨铺天盖地倾泻而下。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惊叫道:“师父,这下可全完了,草籽基本上都被大雨冲走了!”

老和尚走过来,缓缓地说道:“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一切随缘!”

一个星期之后,原本光秃秃的地面上居然长出了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点点绿意。

小和尚高兴地拍手欢呼。

师父看到后说:“随喜!”

为人处世之道就是不要刻意地去强求,去改变任何人或者物,正所谓“遇事强求,徒伤感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要顺其自然,不抱怨、不躁进、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这是一种大觉悟,只有心性旷达才能以柔克刚,以智胜勇,人生才能顺畅圆满。

让心不染纤尘

想要有一双慧眼,内心必须不染纤尘。只有心无外物,才能洞察一切,才能更清醒更理性地走下去。

藕益大师有句话是:“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

弘一法师对藕益大师这几句话颇为赞同。他在讲经说法时为众人解释这句话作为开示:“‘善友罕逢,恶缘偏盛’”,此八个字把世间相说透了。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他。因为看他的样子,听他的讲话,都觉得格格不入。他说的是苦口良药,但世间人听不惯。恶缘是引人造罪的因缘,随时可以遇到,而且你很喜欢同他交往,以后吃亏上当,已经晚了。

真正善知识必定谦虚。从前闭关的人是为养道,道业已经成就,闭关清修,等待时节因缘成熟再出来弘法利生。现在不行,尚未出家即闭关,已失掉闭关的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以佛为师,以经为友,决不会错。应有刚毅的志气,成就自己的道业,坚守原则,决不同流合污。

世间人原本就有很多扮相,交一个心存正气的有品位的人做朋友并不容易。有时候,反而是我们恰恰能被别人看透,想要不被别人看透,并非隐藏心迹就可以做得到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让自己没有心迹可寻。三藏禅师一直自诩神通广大,一次他找受人们尊敬的慧忠禅师前来印证。

慧忠禅师看了三藏一眼,问道:“早有耳闻您可了人心迹,是这样的吗?”

三藏恭敬地笑了笑说:“弟子不才。”

慧忠禅师在心里起了一个念头,然后问三藏:“你告诉我,我现在的心思在什么地方?”

三藏微微一笑,说:“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着默许了,然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念头,于是又问道:“那你再告诉我,现在我的心思在哪里啊?”

三藏得意地笑了笑说:“禅师怎么会想到和山中的猴子玩耍呢?”

慧忠禅师又是微微一笑,慢慢进入了禅定的状态,他缓缓地说:“那你现在告诉我,我的心思在什么地方?”

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依旧没有看出慧忠禅师的心思在哪里。

慧忠禅师再次微笑着说:“你知道为什么你没有找到我的心迹吗?”

三藏茫然地摇了摇头。

慧忠禅师说:“因为我刚才根本就没有心迹,你自然不能找到。”

做人就是如此,只要你有心迹存在,无论隐藏得多深,最终还是会被人探察到,所以要不想被别人探察到心迹,就要做到心无外物。

不看表象看本质

哲学上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佛学上说一切凡尘俗事都会成为修行的障业。其实,无论出家还是在俗世,我们都要保持一颗灵慧的心,都要学会通过一切迹象洞悉事物的本质。

印光大师曾教化僧众:“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沉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无独有偶,弘一法师也对此观点深信不疑:“信心颇深,是好现象,此生脱离轮回往生净土的好因缘。但有障碍,障碍即好张罗,好游玩,好交朋友,这是修行的大忌。把不必要的应酬统统放弃,喜欢场面,喜欢形式热闹,于实际修行没有好处,应引以为戒。”

修佛人开示弟子无处不在,他们会从一件小事中教弟子洞悉事物的本真原貌。

有一次,佛陀和他的侍者在远行的中途停下来歇息,佛陀饥渴难耐,对侍者说:“我们刚才好像经过了一条小河,你去取些水来解渴。”

侍者拿着容器很快就来到了小河边,但很巧合,不远处的一队商人骑着马从小河里疾驰而过,溪水顿时变得浑浊不堪。

于是侍者转身回去,对佛陀说:“我正准备盛水的时候,不巧一队商人骑马从河水中践踏而过,溪水被弄脏了,不能喝了!据我所知,前面不远就有一条小河,河水非常清澈,而且离我们这里也不是很远,如果我们现在起身的话,两个时辰就能赶到那里。”

佛陀生气地说:“我们离这条小河很近,更重要的是我现在口渴难耐,为什么还要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水呢?再说,也许你这次去会有不同的收获呢?”

侍者满脸不悦地拿着容器又朝小河走去,并在心里不停地嘀咕:“刚才我明明看见水那么脏,根本就不能喝,现在又让我去,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可是当他再次来到小河边的时候,却发现河水那么清澈、纯净,泥沙早已不见了。

当事情的最终结果还未知的情况下,不要急着下结论,人的双眼没法与真理抗衡。有时候亲眼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更何况世上的事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因此,要多一份耐心等待和观察,而不是过早地贴上标签,打上烙印,以免留下遗憾和悔恨。

璞玉无暇靠打磨

人们生来便受很多诱惑,他们通达世俗人情,掩盖了自己的本性,如果要将璞玉一样的天然灵慧展现于人,需要我们重新塑造自己。

弘一法师对上根之人有如此评价:“上根之人,虽有终身专持一句圣号者,而决不应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须于经律论等随力兼学,岂可废弃。且如灵芝疏主,虽撰义疏盛赞持名,然其自行亦复深研律藏,旁通天台法相等,其明证矣。”

大师的教诲让人们铭记于心。人不但要能够认知自己,还要懂得打磨自己。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来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他:“你来参加我的法会有多长时间了?”

监院说:“我参加禅师的法会已有三年了。”

法眼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到我的丈室来向我问佛法呢?”

监院答道:“不瞒禅师,我已从青峰禅师处领悟了佛法。”

法眼问道:“你是根据哪些话而领悟到的?”

监院答道:“我曾经问过清风禅师‘怎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青峰禅师对我说‘丙丁童子来求火’。”

法眼问道:“说得很好,但是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意吗?”

监院答道:“这就是说凡事要反求诸已,因为丙丁属火,以火求火。”

法眼问道:“你果然是不了解,如果佛法是你了解的那样的话,它不会从佛陀传承到现在。”

监院听后,非常恼火,认为禅师看不起他,便拂袖气愤地离开了。但是在途中他有了悔意:“法眼禅师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而且现在是五百人的大导师,他对我说的一定自有其道理。”

于是他又回到原处,向禅师忏悔,并再次问道:“禅师,请问学佛的人真正的自己是什么?”

法眼答道:“丙丁童子来求火。”

监院听完,终于有所领悟。

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的时候,不要死钻牛角尖,应该灵活和变通,对事物的认识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才会以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人们只有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打磨,才能对眼前的事有所领悟,洞悉真相。

有些时候,人们是否像璞玉一样具有美好的本性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从前,印度的国王饲养了一头力大无比的大象,专门让它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时候国王也会命它去踩死犯人。

有一次皇宫发生了火灾,大象的住所被大火烧毁,国王只好把大象安排到了一个新的住处。

在大象的新住处附近有一座寺庙,所以大象常常都能够听到和尚们念经,时间一长,大象的性情逐渐变得温顺,甚至起了慈悲之心。

有一天,国王要处决一名罪大恶极的犯人,于是命人将大象牵了过来,没想到大象用鼻子轻轻地触动了犯人几下,就离开了。从那以后,凡是国王让大象执行踩死罪犯的任务时,大象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

国王看见这种情况,非常诧异,于是召集满朝文武来想办法。一个大臣说:“大象的住所旁边有一所寺庙,想必是大象经常听和尚念经,心生慈悲,不愿意杀生。如果将大象迁往屠宰场,让他每天看屠杀的情景,过一段时间,大象就会恢复嗜杀的本性了。”

国王觉得非常有理,于是将大象牵到屠宰场,让它每天看着血淋淋的屠宰场面,没过多久,大象果然又变得性情残暴。

天下的苍生会因为环境的不同产生善或者恶的行为,动物尚且如此,人类也不例外。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要远离邪恶的环境。只有远离邪恶的环境,身处善境才能将自己原本的真性情展露出来。

人性本善,福德自现

广行善事,积累福德。没有善良之心,美好生活就会受到伤害。宽容博大是善是福,让人敬服,让自己心安。

弘一法师对前来求福的信徒们说:“不信净土真是福薄,念了《无量寿经》就明白了。一听就相信,乃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福德。即使下下品往生的,或一生造作罪业,临终忏悔往生者皆是大因缘大福德,绝非平常人。”

来看一个人作茧自缚,失去福德的故事吧:有一个妇女在生育了一个儿子之后,还想再要一子。可是苦于没有求子的方法,于是就问其他的女人:“你们有办法让我再生一个儿子吗?”

其中有一位老妇人说:“我有办法让你再得贵子,但是你必须去行祀天之礼。”

妇女听后高兴地说:“那是当然,只不过我要用什么东西做礼物呢?”

老妇人不紧不慢地说:“只要你把儿子杀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妇女因为求子心切,对老妇人的话深信不疑,真打算杀子祭天。

一位禅师得知此事后,解劝道:“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为了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却杀死你辛苦抚养大的孩子,上天不会允许你做这种残忍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和文中妇女一样的人,为了一时的快乐,竟然作茧自缚,毁了一生的快乐。做人不可贪图一时的享受或者利益而迷失了自己,从而毁了美好的生活。

保持天性中的智慧

人们有一种天然的智慧,只是一路走来被生活磨砺得所剩无几,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辛苦。人若有一颗自然之心,便能保留一份天性中的智慧,让人生更加从容而丰富。

弘一法师讲经时,对人们的天然智慧做如是说:“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

释迦牟尼为了开悟弟子,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商人先后娶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为人处事机灵圆滑,并时刻陪伴在他身边,就像是他的影子;第二个老婆是他抢来的,花容月貌,身边的人都很羡慕他;第三个老婆善于操持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第四个老婆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商人却不知道她在忙什么,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忘记还有她的存在。

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了,但是旅途十分辛苦,所以他决定选一个老婆陪他同行。于是他将四个老婆召集在一起问:“我要远行,你们谁愿意跟我同行。”

第一个老婆一改常态说:“我是不会陪你去的,你还是找其他人吧!”第二个老婆说:“别忘记我可是你抢来的,所以不会陪你去受苦的!”第三个老婆说:“我向来身体不好,所以无法承受路途颠簸之苦,就不随你去了,但是可以送你到城外。”第四个老婆说:“你放心吧,只要你需要,我随时会在你身边!”

听完老婆们的话后,商人感慨道:“到了关键时刻才能看到人心啊!”

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你们现在明白了吧,那四个老婆其实就是你们自己。第一个老婆是肉体,肉体最终是会与你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金钱,很多人一辈子都在为它奔忙,可是到头来却无法带走它;第三个老婆是自己的妻子,虽然生前可以同甘共苦,但是死后还是会分开;第四个老婆是指人的天性,你可以忽视它,但是它却始终对你不离不弃,无论你处于何种境界,它都不会背叛你。”

天性永远与你相随,所以人要保持自己的天性。

情爱背后的质朴情怀

每一个人都曾为情爱所困,为美丽倾倒,但真正的爱不是世间人所求的双宿双飞,而是内心的成长。真正的美丽也不是外在的容貌,而是一颗朴素的内心。

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

此是观想方法,西方世界人绝无情爱,我们也应当放弃,恢复到心地清净平等。面色表示怒容者谓之嗔,心内不高兴不表现于外者谓之恚。比较有修养者,喜怒不形于色。

有一个财主,他的妻子生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为此他高兴得不得了。每当有客人来访,他都会叫出女儿展示一番,而每一位来访的客人也都会对他花容月貌的女儿赞不绝口。

有一次,一个客人来访时,财主按照惯例又叫出了自己的女儿,并问客人:“你觉得我的女儿美吗?”

客人微笑着说:“这样吧,我们来打一个赌,赌金是五百两黄金。你让你的女儿们盛装打扮一番,然后到大街上行走,如果遇到他们的人都说她们漂亮,那么就算我输,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们不美,就是你输。”

听到有五百两黄金,财主动心了,于是欣然同意。

在把女儿们精心打扮了一番后,地主带着女儿们上街了,见到七个女孩的人都说她们很美,财主为即将得到的黄金沾沾自喜。最后财主将七个女儿带到了佛祖面前,并问佛祖:“大慈大悲的佛祖啊,您觉得我的女儿们美吗?“

佛祖摇摇头说:“不美。“

财主难以置信地问道:“可是见过他们的人都说她们很美,您为什么说她们不美呢?”

佛祖回答说:“世人看得是面容,而我看得是心灵。在我看来,评价一个人美丑的标准不是外貌,而是心灵。如果一个人能不贪钱财,不说恶言,不起邪念,才是真正的美!”

财主听后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和财主打赌的客人是佛祖的弟子,让财主到佛祖这里来是他安排的最后一站。

评价一个人美丑的标准不是外貌而是心灵,但是很多人喜欢以貌取人,而忽略了内心,其实只有纯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只有美丽的外表,没有美丽的心灵的人,就算有再多的知识,知识也只能成为装饰品。正如大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作过的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

真我在“无我”中强化

“无”不是空,是妙有,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有大的作为,因此“我”会在“无我”中强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著名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世上的任何东西,只要想发挥作用,就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只有相融相通,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而发挥作用。

那先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弥兰陀王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弥兰陀王问那先道:“大师,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了笑,回答说:“不是!”

弥兰陀王又问:“那么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回答道:“同样不是!”

“那么,鼻子是你吗?”

“也不是!”

“舌头呢,舌头是你吗?”

“不是!统统不是。”

“那么,这样一来,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你的意思是说‘意’才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到底在哪里呢?”

那先笑了笑,反问道:“陛下,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愣,勉强地回答说:“不是!”

“那么,门是房子吗?”

“也不是!”

“砖和瓦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么,尊敬的国王陛下,你是不是告诉我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呢?”

“不是,也不是!”

那先比丘很安然地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房子,那么,房子在哪呢?”

弥兰陀王顿有所悟!

世间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皆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所以,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来思考,既想到此,还要想到彼。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著我相而做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著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

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牲;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作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自然之美,这种美在生活中也被人们追捧,质朴的天性总是能让人感动。

弘一法师对修佛之人说:“佛法修习本性,去除虚妄不实之心。”没有了虚妄不实之心,人的天然本性便会自然呈现。

有一天,小和尚无意中打破了师父心爱的茶杯,害怕师父责备自己,想偷偷地扔掉。可是,恰在这时,他听见师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于是,小和尚慌忙将打碎的茶杯藏在了身后。

师父进来之后,小和尚问:“师父,你说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师父望着小和尚,缓缓地说:“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世间万物,皆有生死。”

小和尚一听,非常高兴,将背后那只打碎了的茶杯拿了出来,说:“师父,你的茶杯已经死了。”

佛学思想中有一个著名的偈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佛学中将生活看成是一种自然运动的状态。不要为生活中失去自己的心爱之物而悲伤和痛苦,不要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而喜怒无常,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轻松,才会越来越有滋味。

如果一个人隐瞒了自己的天性,借欺骗别人来显示自己,那他得到的结果也将是被人欺骗。

从前,北天竺有位木师,技艺非常高明。他用木头雕塑的女子,相貌端庄,穿上衣服,就和真的女子一样。木女能够走来走去,还可以给客人倒酒,和真人的唯一区别只是不能开口说话而已。

当时南天竺有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作画栩栩如生。木师听说后,就准备了丰盛的酒食,请画师到家做客。

画师来到木师家里后,木师便让木女给客人倒酒夹菜,忙里忙外。画师以为木女是个很温顺的真女子,心里生了爱慕之意。

饭后,木师极力挽留画师住下,并让木女站在画师旁边,侍候画师,而且对画师说:“这女子留在你屋里,好方便伺候你。”

主人离开后,画师叫木女,可是木女没有一点反应。画师以为这是因为女子害羞的缘故,因此上前牵她,这才发现原来女子是木头做的。

画师心里非常愧疚,也很生气,自言自语道:“竟然骗我,我也得好好报复他一下才行。”

于是画师就在墙上画了一幅自己的像,又画了一根绳子套在颈子上,还画上一些鸟,啄食自己的嘴巴。画完后,画师躲到了床下。

第二天天亮后,木匠见画师迟迟没有起床,于是到屋里观看。这一看把他吓坏了,他看见画师竟然上吊死了,于是急忙跑到厨房拿来刀去砍绳子,事后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心里觉得非常惭愧。

这时画师从床下钻了出来,说:“你骗了我,我也骗了你。我们俩人的情分也一笔勾销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一些,用真心去换真心,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欺骗别人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在与人相处中,保持天然的本性才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美。

看淡纷扰感悟自心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心中不能自主,就会经常受外界的影响。自己的喜乐忧苦都被外界左右,便是失去了自己。

印光大师曾经教化弟子们说:“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弘一大师以此警戒自己,其低调、其智慧、其修佛之心可见一斑。众生处事张扬,或者智慧受阻,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执着于外向很难开悟,难以开悟的人对于低调一词也只是表面的理解罢了。

白云禅师曾在方会禅师的座下参禅,学习了很久依然无法开悟,方会禅师也为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而着急。

有一天,方会禅师带着白云禅师来到了庙前的广场上闲谈。

方会禅师问:“你还记不记得你的师父是怎么开悟的?”

白云禅师回答:“我听说是因为一天摔了个大跟头,才突然开悟的。”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故意发出了几声冷笑,转身扬长而去,白云禅师愣在当场,心想:“是不是我说的不对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呢?为什么大师会耻笑我呢?”

从这以后白云禅师总是想方会禅师的笑声,几天下来,根本没有心思吃饭,就连睡梦中也常被方会禅师的笑声吓醒。终于,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前往方丈的禅房请求大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后,说:“你还记得在广场上表演把戏的小丑吗?你比他差不了多少。”

白云禅师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啊,请师父指点!”

方会禅师说:“小丑使出浑身解数,为的是博取观众的一笑,你却害怕人笑。我那天只不过冲着你笑一笑,你就为此而不思饭食,梦寐难安,像你这么认真对外界的人,连一个表演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渗透无心无相的禅法呢?你太执著于外界的假相,从而生起得失心,所以才会产生痛苦啊!”白云禅师一听,立刻就大悟了。

不要太注意别人对你的想法和看法,你活着是为你自己,把外界的印象看淡一些,你会生活得更加轻松。只有顺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你才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低调智慧才是由内而外的,凡事只有真正从内心出发了,你才能给自己留足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和可以回旋的余地。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贪爱会让人见利忘义,其实这利只是蝇头小利,根本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只是沿途诱惑我们的风景,所以,即便是再诱人的风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赶路,不要为了满足小小的贪爱之心而荒废了自己既定的目标。

弘一法师在讲解七趣经文的时候曾经这样对信徒解释贪爱:“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这种觉察能让人保持清醒,不是本心。人一旦陷入贪爱,其心智将去,其内心也将变得浑浊不清。

贪爱的确容易迷失本心,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见面后,他问道:“大师,我虔诚的拜佛已经有二十年了,但是我感觉最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居士回答道:“过去我在持佛号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嘴里不念,心中仍然能感觉到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持佛号,那种声音仍像源泉一样,会自动在心里流淌。”

佛光禅师说:“这非常好呀!说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但现在不行了,感觉不到那种声音了,所以我现在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道:“真心怎么会不见了呢?”

朱慈目苦恼地说道:“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非常痛苦,请您告诉我,我该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笑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朱慈目说道:“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了呢?”

佛光禅师说道:“因为你欲念不绝,和贪爱之心打交道,所以真心就离开你了。”

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佛光禅师继续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说‘君子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呢?是因为虚妄贪爱覆盖了真心,迷失了自我。迷惘痛苦并不可怕,只要丢掉心中的欲念和虚妄,就可以重新找回自我。可怕的是丢失了自我,却不知道悔过,这样就会一直在错误里打转,永远迷失真我。

舍弃繁杂见真谛

埋头于繁杂的事物,心里装着繁琐的小事儿,你将永远也无法拥有一颗清净豁达之心。舍弃心中的繁杂,那份清透便如天籁之水注入心田。

弘一法师曾以挂钟做比,暗示人们处处皆有佛缘,只是看你如何参佛,以一颗灵悟之心参佛,才能得见真谛。

凡座钟挂钟行动之时,若细听之,作“叮当叮当”之响(叮字响重,当字响轻)。即依此“叮当叮当”四字,设想作阿弥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叮字为“南无”,第一当字为“阿弥”,第二叮字为“陀”,第二当字为“佛”。亦止用“叮当叮当”四字而成之也。又倘以其转太速,而欲迟缓者,可加一倍,用“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八字,假想作阿弥陀佛四字,即是每一“叮当”为一字也。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叮当”为“南无”,第二“叮当”为“阿弥”,第三“叮当”为“陀”。

有时候,人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反着的,该看到的视而不见,不该看到的一眼望穿。

一次,佛陀拿着一颗摩尼珠问座下弟子:“你们仔细看看我手里的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的?”

弟子们看后,有的说是青色,有的说是黄色,有的说是赤色,还有的说是白色,各不相让,于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佛陀看着弟子们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将手掌拳回,然后舒张开,再次问弟子们:“你们现在再看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弟子们不约而同地向佛祖的手中看去,可是什么也没有看到,于是不解地问道:“佛陀,你手里哪有什么摩尼珠啊?”

佛陀扫视了一下弟子后,说:“我拿出世俗的摩尼珠给你们看,你们都能辨认出它的颜色,但是当我把真正的宝珠拿给你们时,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像故事中的弟子们一样,该看到的视而不见,不该看到的却偏偏可以一眼望穿,这也正是我们往往会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原因。也正是有了这种视而不见,这个世界才会有遗憾,人生大抵就是如此吧!

人的大脑就如同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如果想要吸收新的思想,就要将旧的思想从水杯中倒出来。来看这样一个杯水禅机的故事:

一天,一位信徒来向南隐禅师问禅,听了信徒的来意后,禅师什么也没说,示意他坐下,然后命弟子打来了开水。禅师拿起茶杯沏茶,杯子本来就是满的,可是禅师却直接往里面加水,任水不断地溢出来。

信徒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于是不解地问:“大师,茶水已经满了,你为什么还不停手呢?”

禅师听后,极不情愿地将水壶放下,看了看信徒说:“你的脑子里现在装的东西就像这杯水,都是以往沉淀在脑海里的,我要想传授你新的东西,必须将它们都倒掉。”

杯子里装满了旧水就不能再装新水,人的脑子何尝不是如此?脑子里旧有的意识和经验会排挤外界新传递来的信息,新信息就很难被接受。一个人要想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就必须铲除之前的妄想和先入为主的思想。

远离贪嫉,心中清净

贪婪是人的本性,只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贪心的轻重也不相同。很多失败在贪念初起时就已经注定,所以去除贪心是为了让你的内心更纯净,内心越纯净目标越明确,因此你想要的真正价值——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将来到你的面前。

弘一法师在讲佛时提到贪字,就用经书中的话告诫人们:“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佛家擅长以故事让人领悟佛法劝诫,对于贪婪,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点,一起来看看贪心的结果如何。

有一个年轻人,颇有些才华,对各类技艺都有涉猎,但是真正的学业却一塌糊涂,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

万般无奈之下,他去请求禅师为他指点迷津。

禅师听完他的叙述后,微笑着说:“施主路上辛苦了,我安排人为你准备斋饭吧!”

禅师吩咐人在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不同花样的斋饭,而且很多是年轻人未曾见过的。

开始用斋后,年轻人挥动着筷子想尝尽每一道菜的味道,所以用斋完毕后,他吃得非常饱,甚至有一些腹胀。

饭后禅师问他:“你都吃出了什么味道?”

年轻人摸了摸肚子,很为难地说:“百种滋味都有,我已经无法分辨,只觉得肚子撑胀。”

禅师笑了笑,又问:“那你现在是否舒服呢?是否满足了呢?”

年轻人回答道:“现在我很难受。”

禅师笑了笑,不再说话。

第二天一早,禅师带着年轻人一同去登山。当他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年轻人发现那里有很多稀奇的小石头,于是一边走,一边把自己喜欢的石头放入口袋中。很快,他的袋子便被装得满满的,他已经背不动了,但是又舍不得丢掉。

禅师看到他气喘吁吁的样子,生气地说:“该放下了,你背这么重的东西,怎么能登到山顶呢?”

年轻人望着那未曾到过的山顶,顿时彻悟,立即抛下袋子,迈着轻盈的步伐继续前进。

人生在世,不能够贪恋任何事物,要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生活才会更加轻松,才能向更高的人生顶峰冲刺。

其实一切众生大的烦恼是贪嗔、嫉妒。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劝我们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断掉,这是修行的根本。心中有三毒才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心中无三毒,喝毒药如饮甘露,因心内无毒,它不起作用。

若遇毒虫咬伤,应生惭愧心。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住的房中有臭虫、跳蚤、蚊虫等,都不驱除。小侍者欲为大师清理,大师不许,并说:“我的德行不够,留着它们叫我改过自新。”大师七十岁以后,所住的房间没有一个臭虫或跳蚤。

大师是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他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晚间没有浮云,可以看到星星月亮清清楚楚,这可以用来比喻人若离开贪嫉,则心中清净,见事不逡。

走出梦幻走向真实

有时候人的意志过于脆弱,在某种诱惑下,人们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那些幻想让他们失去了求真务实的本性,片面地追求利益和虚荣,当顿然醒悟时,发现一切原来只是个破碎的梦。与其如此,倒不如坚定意志,从一开始就不给自己幻想的机会,与真实相伴而行,心里总是踏实很多。

弘一法师劝诫那些驱逐利益的世人,“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世间人一生中能够觉悟,甚为难得。觉悟愈早愈好,功力才能踏实。自己没有真实功夫,很难体会大师的开示。

古时修行人有二三十岁即大彻大悟者,觉悟得早是放下早。我们闻法太晚,放下更晚,必无成就可言。身心世界均属幻梦尘劳,把一切虚幻不实的东西一齐放下,在戒定慧上下工夫,时时刻刻,精勤不懈,才有办法。

人只有把虚幻的东西放在心外,才不会去计较形式上的轻重大小,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拥有真实的自己。

唐朝宣宗皇帝李忱在没有即位之前,曾经为了避难而隐居在佛寺中,担任那里盐官禅师的书记。他非常欣赏佛教中不立文字,不着形象,不假外求的思想。

当时,他隐居的寺庙住持是黄檗禅师。有一天,李忱看到黄檗禅师对佛像顶礼膜拜,于是走上前去问:“住持,你一直教导我们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为什么你却在这里虔诚地礼拜佛像呢?”

黄檗禅师生气地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应该要如是求,你懂什么啊?”

李忱听了很不服气,嘲笑着说:“既然如此,那么禅师以前说的话都是装模作样了?”

黄檗禅师听了,大为恼火,狠狠地打了李忱一个耳光。李忱被禅师的突然施暴吓坏了,愣在一旁,过了几秒钟才不高兴地说:“亏你还是个信佛之人,怎么能这么粗暴呢!”

黄檗禅师走上前去,又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说:“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竟然敢对我说粗说细。”

李忱不甘示弱地辩解道:“既然你能拜佛、拜法、拜僧,我为什么就不能说粗说细呢?”

黄檗禅师笑着说:“你说得很对,我可以拜佛、拜法、拜僧,你也可以说粗说细。”

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这是无心禅,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是真心的。所以,既不能跟一般人同流合污做坏事,也不要标新立异,要不拘泥于形式,形式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只要一个人能拥有坚定的意志,保持真实的自己,形式的存在就是虚幻的。

真心原本无绑缚,何须解脱?

没有什么绑缚你的心,是你自己绑缚了自己,然后向外寻求解脱,以至于越求越远,其实,真心原本就在,本无绑缚,看透了就解脱了。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五浊恶世被袁宏道居士一语道尽。但这一切都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所想,然后才以或污浊或怪异的现象呈献给众人。弘一法师也曾点化在家之人万事要先想而后动,这样才能寻得自己的真心迹。

禅宗二祖慧可初入佛门时为了表达决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

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请你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当即说:“简单,把你的心给我。”

慧可无奈地说:“弟子无法找到它。”

达摩微笑着说:“那就对了,如你能找到它,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吗?”

慧可恍然大悟。

几十年后,慧可终于大悟,成了中国禅宗的第二祖。

一天,僧璨前去拜谒慧可,问他说:“请师父帮弟子忏悔罪过。”

二祖慧可眼前突然出现了当年达摩启发自己的情景,于是微笑着对僧璨说:“简单,你把罪过拿来!”

僧璨说道:“我找不到罪过。”

慧可便点化他说:“现在我已经为你忏悔了!你看到了吗?”

僧璨恍然大悟。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僧璨求教,当时的僧璨已经是禅宗的三祖了,小和尚问三祖:“如何才能解除束缚?”

僧璨像慧可一样想到了当年自己被开悟的情景,于是当即反问:“谁在束缚你呢?”

小和尚说:“没有谁在束缚我!”

僧璨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

小和尚豁然领悟。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的第四祖——道信。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醉心于功利,便会被名缰利锁缚住;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别人的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贪欲、争名夺利,哪一个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嫉妒和猜疑?遇到问题,重要的是自我解脱,而不是求人解脱。

心境清明,与人无争

无论谁走在你前面,或者你走在谁前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静下来问问自己,我距离自己心中的目标还有多远。不必与他人争,看着目标向前走就是了。

“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弘一法师解释这句话为:“菊花不与时花争奇斗艳,比作修道人道业成就,即自吐霜中一段香,与人无争,于世无求,真正可以做到。修道人目标只有一个,求生净土,其他均非所要,自然有一段清香。”

佛家修行是修自身,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便是修行中的开悟。在新的寺院落成后,老和尚告诫小和尚,要自己动手塑造佛像。

小和尚问老和尚,是不是应该找一个佛像照着塑。

老和尚说:“不,照着自己的模样塑就行。”

小和尚不解地说:“师父可以,我可不行!”

老和尚笑道:“这样吧!我照你塑,你照我塑!”

小和尚不明白,老和尚又道:“心表如一,言行一致地把自己当成佛,塑成佛,自己就成了名正言顺、心安理得的佛。你我的德行和模样都可以塑成佛,世界上还不平添许多向往成佛,可以成佛之人吗?”

无论哪尊佛,当初也都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而已,他们是因为用心地去修行才一步步把自己塑成佛的。

自己心中的画像——“心像”,往往就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当我们在心里将自己塑造成什么样,往往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敬业,只要真诚修行,一心向善,终成正果。

做真实的自己

敢于顺从内心的人是真实的,敢于承认错误的人是勇敢的,有一颗真实而勇敢的心,你才是真正的自己。

弘一法师曾指点听他讲佛的人说,“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忏悔不是叫你天天想已做的事,这个错了,那个错了,如再这样想就是再造罪,每想一次即再造一次。已做的过失知道了,以后不再做叫忏悔,至于究竟圆满彻底的忏悔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五逆十恶的罪业都能彻底铲除,怎能不清凉呢?

如果要获得内心的清凉,回归真实的本性,做真实的自己,除了忏悔外,还要懂得原谅,不懂得原谅的人总是纠缠于一些小事儿,从而错失了自己的本性。

朱友峰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为了赶到大佛寺参加早课,天刚破晓,他就捧着鲜花及供果赶到了寺院,可是刚踏进院门就与迎面而来的香客撞了个满怀,鲜花和水果散了一地。

朱友峰看着散落在地的东西,心疼地说:“是谁这么冒失,撞翻了我的贡品,一定要给我一个交代。”

香客看着盛怒的朱友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那么凶巴巴的!”

朱友峰见对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于是提高了嗓门说:“你的态度太气人了,今天没有个说法别想离开。”

于是,他们争吵起来,后来甚至相互谩骂。

争吵之声惊动了广圄禅师。于是禅师循声找到了他们,并问起争吵的缘故。

听完他们的叙述后,广圄禅师解劝道:“莽撞自然不应该,但是不接受道歉同样不对,能够相互包容对方的过失,寻找自己的缺点并诚心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原谅是善的本心,这位居士与香客的争吵就错失了两人的本心。弘一法师在讲述本心时就说,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这个心要是失掉,立刻就要忏悔。真心悔改,心地即清凉。

居士与香客的争执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让他们的心境更加繁杂,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所以,如失本心当即刻忏悔,内心没有繁杂才会清凉,清凉之心才能保持坚定,我们才找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