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北魏/郦道元/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
作者简介
《水经注》书影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生年说法不一。史书仅记载他于孝昌三年被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东)。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他的父亲郦范,是北魏的公侯。郦道元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成年之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治书御史、颍州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御史中尉等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广大地区,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并访问各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奇书,如《山海经》、《禹贡》、《禹本纪》、《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为他的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础。郦道元做官“素有严猛之称”,“为政严酷,吏人畏之”。从山蛮到权贵,都很怕他。后有人排挤他,把他调到关右,想假手悍将萧宝夤(齐明帝第六子)杀他。萧宝夤派人在阴盘驿亭把他和他弟弟,连同两个儿子都杀了。郦道元除撰写《水经注》外,还有《本志》13卷及《七聃》诸文,但都已亡佚,仅《水经注》得以流传。
作品评价
《水经注》溯源探流,详细记载了1252条河流水道的方位、流向、距离、经过区域,以及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理沿革、温泉瀑布、地质矿物、植物动物、农业工业、水利航运、桥梁道路、园林陵墓、自然灾害和风土人情等等,内容之丰富,记述之具体,文字之生动,都是空前的,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从事地理、历史、考古、农业、水利和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文献。
名家点评
● 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
——侯仁之《水经注选释·前言》
● 中世纪时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日·米仓二郎
名著概要
《水经注》全书共40卷,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达32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涉外的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水经注》所记述的时间跨度起于先秦,下至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以水道为纲,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古迹等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
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000余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
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制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戌、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称就有陂湖、堤、塘、堰、坨、水门、石逗等。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
在采矿冶金方面,书中记载了很多地方的金、银、铜、铁、锡等金属的冶炼场所和冶炼设备,介绍了各地大小盐场18处,其中对屈茨(今新疆地区一带)地区的冶铁工业的记载更为详细、具体,既记载了冶铁所用的燃料、原料等,还记载了产品的销售地区等情况。
在食品方面,书中记载了三处名酒的酿造情况,为研究我国酿酒技术和酒文化提供了资料。此外,还有兵要地理、人口地理、民族地理等各方面资料。
《水经注》记载了历史上和当时的洪水暴发的情况,这些记载包括洪水暴发时间、洪水大小等情况,相当具体详实。它对各种类型湖泊的记载也颇为详细,包括非排水湖、排水湖、人工湖以及沿海的泻湖。郦道元还注意了湖泊与河流之间密切的水文关系,他多次指出,湖泊可以调节河流水量,洪水时,河流将洪水排入湖泊,旱季,湖泊又将洪水补给河流。
在地质学方面,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于流水在地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初步具备了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思想。他通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水具有很强的侵蚀作用。《水经注》中还记载了许多化石,包括古生物残骸化石和遗迹化石,记载了温泉31个,对各个温泉的特点、水温、矿物质、生物等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其中可以治病的温泉有12个,对各地温泉水温的记载尤为具体、详细,并按温度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5个等级。
在生物方面,《水经注》对各个河流周围的动植物情况进行了记载。全书记载各种植物大约有140多种,并对各地植物生长情况作了描述。书中还对各地植物生长的地区性分布进行了记载,描述了我国东部湿润地区的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的情况和西北干燥地区的草原、荒原植被情况。书中记载的动物大约有100多种,所记内容非常有特色,明确记载了动物的分布界线,指出某些动物超出了原来生活的范围界限就难以生存。
相关链接
唐朝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自魏晋以来得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全书40卷,目录2卷,总42卷。它以10道47镇为纲,府、州、县为目,府州分镇记载。这些记载都是我们认识唐代历史自然地理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因为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元和郡县图志》300年间,地理著作多已亡佚,因而《元和郡县图志》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对于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河流湖泊以及各种地貌的变化发展,就显得更为珍贵。
阅读指导
《水经注》是对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水经》所作的注,读者可以以《水经》为突破口,主要集中于1252条水道的记载,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拿一本《水经》对照来看,可以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