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东汉/道教基础理论经典之一
作者简介
《太平经》的流传主要有三种:即齐人甘忠的《包元太平经》(12卷),于吉的《太平清领书》(170卷),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144卷)。现今的太平经主要是综合以上三书而成。甘忠无考,于吉一作干吉,三国吴琅邪人,初住东方,后至吴会,以烧香读道书治病为事,信者甚众。为孙策所杀。张道陵(?~156年)原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人。本太学生,博通五经。曾任江州令。后以儒学无益于年命,乃弃儒习道。顺帝时入蜀。得道后,作道书,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教派。入道者需输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徒尊称为“天师”。后裔袭承道法,居江西龙虎山,世称“张天师”。
张天师像 清 樊沂
背景介绍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了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之后,道家思想受到了严重影响。尽管这样,道家思想仍继续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发展着,尤其到了东汉中后期,这种发展的步伐加快。随着道教的形成,除了阐发道家思想的著作之外,一些早期道教的理论著作也相继出现了。《太平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部。
名著概要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太平经》曾三次出现于洛阳而闻名于世:第一次是在东汉顺帝(126~144年在位)时,琅琊宫崇到洛阳献此书,朝廷认为“妖妄不经”,收藏了之;第二次是在桓帝(147~167年在位)时,隰阴人襄楷到洛阳上奏又推荐此书,朝廷以其“诬上罔事”下狱治罪。第三次是在灵帝(167~189年在位)即位后,认为襄楷推荐的《太平经》有道理,后此书遂流行天下,巨鹿人张角获有《太平经》,并以此组织“太平道”发动起义。
《太平经》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17卷,共计170卷,366篇。《正统道藏》收入太平部时,仅存57卷,甲、乙、辛、壬、癸五部全佚,其余五部各亡佚若干卷。
该经卷帙浩繁,杂采先秦阴阳五行家、神仙家、道家、墨家及儒家谶纬之学以成篇,除宣扬神仙信仰方术外,还触及世俗的社会政治问题。其主要内容可分以下四方面:
一、“太平世道”的社会政治思想。《太平经》以“太平”名书,有其解释:“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太平经》追求的理想世界是无灾异、无病疫、无战争、君明臣贤、家富人足、各得其乐的太平世道。主张帝王当行道德,黜刑祸,理政应法天地、顺自然。它将帝王分为上君、中君、下君、乱君及凶败之君。认为帝王是天然的统治者,理想的政治是以有道、德、仁的明君治理天下,实行以民为本的治国之道,满足人民生活之急需,方能致太平,得人心而称天心。它还强调君、臣、民三者关系的协调,认为君明、臣良、民顺“三气悉善”,是太平长治的根本条件。“君导天气而下通,臣导地气而上通,民导中和气而上通”,君、臣、民三者相得,上下相通共成一国。还以阴、阳、和比拟君、臣、民,君阳臣阴,应依阳尊阴卑之则,各居其位。阳盛则阴衰,君盛则臣服。阴、阳、和三者相通,道乃可成。“天下太平不移时”,太平盛世即可实现。
作品评价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它的社会政治思想以及教理教义和方术,对道教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太平经》的思想,一方面在东汉阶级矛盾激烈的情况下可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长久统治,另一方面,这些思想往往被压迫者加以改造熔冶,从而锻造出反压迫反剥削的思想武器。《太平经》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道教史上都是一部有重要意义的著作。
《太平经》还主张选贤任能,广开言路,下可革谏其上;反对贱视和残害妇女,提倡人人应力作以获衣食;反对为富不仁,提倡救穷周急;反对以智欺愚,以强欺弱,提倡孝忠诚信,主张断除兵戈武备等。它的社会政治主张即襄楷上疏所称的“兴国广嗣之术”,主要反映了当时处于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向往太平盛世的思想。
二、“奉天地顺五行”的神学思想。《太平经》称“天者,乃道之真,道之纲,道之信,道之所因缘而行也。地者,乃德之长,德之纪,德之所因缘而止也”。告诫信道者当“奉天地,法天道,得天心,顺天意。天可顺不可违,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帝王为天之贵子,尤应顺承天道;顺天地者,其治长久,否则当遭天罚。“天人感应”是《太平经》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天人之感应,表现为自然界之变异灾祥,“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灾异乃天警告人君之“天谏”,若不听从,必降重殃。认为天是冥冥中的最高主宰,能赏善罚恶,具有无上的权威。
飞升图
阴阳五行说是《太平经》的主要理论基础。认为:阴阳五行体现天道之理则,恒常不变,人须绝对顺从,不可失其道。“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一阴一阳之理,遍于天地,为道之用。事无大小,皆守道而行,故无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乱。故阳安即万物自生,阴安即万物自成”。阴阳之关系可互生互变,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得,道乃可行。
三、善恶报应思想与承负说。《太平经》认为天地及人身中皆有众多之神,受天所使,鉴人善恶,掌人命籍,“善自命长,恶自命短”。对人之善恶,天皆遣神记录在簿,过无大小,天皆知之。天赏罚分明,行善者可得天年,如有大功,可增命益年;若作恶不止,则减其寿算,不得天年;或使凶神鬼物入其身中,使其致病。善恶之标准,最重要者为孝、忠。行孝忠者可被荐举,现世荣贵,天佑神敬,乃至白日升天;不忠不孝者,罪不容诛,天地鬼神皆恶之,令其凶夭,魂神受考。
相关链接
《云笈七签》,北宋张君房编。张君房,安陆人。北宋真宗景德进士,曾任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等职。《云笈七签》内容丰富,其中包括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斋戒、服食、炼气、内外丹、方术,乃至诗歌、传记等万余条。基本上是摘录原文,不加论说而复有删节。该书不仅是北宋以前道藏集大成者,而且还保留了不少现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片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精华,亦大略具于是矣。”
《太平经》在《周易》“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说的基础上,提出承负说。何谓承负?“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即为善可遗福子孙,作恶将遗祸后人。承负的范围是:承负前五代,流及后五代。如能行大功,可避免先人的余殃。国家政治也相承负,前朝纲纪失堕,后朝遂被其灾。但承负代代积累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力行善,反常得恶;或力行恶,反常得善的现象。《太平经》认为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所致。承负说是道教立教的理论依据之一。
四、长寿、成仙、祈禳、治病诸方术。《太平经》认为天地之间,寿最为善,积德行善,为长寿升天之要道。人之生命须神、气结合,或精、气、神俱备。如长期保守精神与形体的结合,使神不离身,就可达到长生久视。此方法为“守一”,也就是守神。“守一”可度世,乃至长生久视。此外,还有食气辟谷、胎息养形、守静存神、存思致神等仙道方术,以及尸解和白日升天两种成仙形式。
《太平经》记载的符咒祈禳诸方术有:卜占决吉凶,神咒以使神,佩、吞神符以避邪治病,叩头解过,依星宿而推禄命等。《太平经》中所谓“法”、“诀”,皆与道术有关。《太平经》载后圣李君授青童大君《灵书紫文》,内有二十四经诀,不外符箓禁咒与服食炼养之术。
《太平经》还载有灸刺、生物方、草木方等治病方术。灸刺即针灸,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病。禽兽蚑行之属谓之生物方。草木能相驱使,谓之草木方。认为动植物内均含有“精”,具有疗病之神效。它还阐述静功内养及保健之法,其要旨为:乐和阴阳、守柔不争、安贫无忧、慎用饮食、勿犯风寒、清静存神和内视守一。
阅读指导
《太平经》是一部深奥难懂的道家经典,如果直接阅读原文,难度更大。初读者可以找一些注释《太平经》的书籍,作为参考,也可直接读一些比较好的注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