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境界叫放下有一种心态叫舍得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人生要懂得转弯

懂得变通,不通亦通

行走中的人,既要能够看到远处的山水,也要能够近看自己脚下的路。“不计较一时得失,基于全景考虑而决定的变通”,往往是抵达目的地的一条捷径。

穷则变,变则通。佛教说人生本是苦海,人生亦有妙境。生命的长途中既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聪明的人既向往大道的四通八达,也憧憬小路上的美丽风景;生命的轮转中四季交替,既有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明媚春光,也有银装素裹万木凋零的凛凛冬日,万物生灵随着季节的轮转调整着自己的生存方式。

在生命的春天中,我们尽可以充分享受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而遭遇寒冬之时,要及时调整步速,不急不躁地把握住生命的脉搏。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风雨,横冲直撞,一味拼杀的是莽士,运筹帷幄、懂得变通的才是智者。

从前有一个穷人,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穷人家境拮据,妻子又体弱多病,不得已向富人借了很多钱。年关将至,穷人实在还不上欠富人的钱,便来到富人家中请求他拖延一段时间。

富人不相信穷人家中困窘到了他所描述的地步,便要求到穷人家中看一看。

来到穷人家后,富人看到了穷人美丽的女儿,坏主意立刻就冒了出来。他对穷人说:“我看你家中实在很困难,我也并非有意难为你。这样吧,我把两个石子放进一个黑罐子里,一黑一白,如果你摸到白色的,就不用还钱了,但是如果你摸到黑色的,就把女儿嫁给我抵债!”

穷人迫不得已只能答应。

富人把石子放进罐子里时,穷人的女儿恰好从他身边经过,只见富人把两个黑色石子放进了罐子里。穷人的女儿刹那间便明白了富人的险恶用心,但又苦于不能立刻当面拆穿他的把戏。她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悄悄地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于是,当穷人摸到石子并从罐子里拿出时,他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富人还没来得及看清颜色,石子便已经掉在了地上,与地上的一堆石子混杂在一起,难以辨认。

富人说:“我重新把两颗石子放进去,你再来摸一次吧!”

穷人的女儿在一旁说道:“不用再来一次了吧!只要看看罐子里剩下的那颗石子的颜色,不就知道我父亲刚刚摸到的石子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了吗?”说着,她把手伸进罐子里,摸出了剩下的那颗黑色石子,感叹道:“看来我父亲刚才摸到的是白色的石子啊!”

富人顿时哑口无言。

穷人的女儿通过思维的转换成功地扭转了双方所处的形势。所以很多时候与其硬来,不如做出变通更有效果。当客观环境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的观念,学会变通,才能在绝境中走出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生活中许多事情往往都要转弯:路要转弯,事要转弯,命运有时也要转弯。转弯是一种变化与变通,转弯是调整状态,也是一种心灵的感悟。生命就像一条河流,不断回转蜿蜒,才能克服崇山峻岭,汇集百川,成为巨流。生命的真谛是实现,而不是追求;是面对现实环境,懂得转弯迂回和成长,而不是横冲直撞或逃避。

高山不语,自有巍峨;流水不止,自成灵动。沉稳大气、卓然挺拔,是山的特性;遇石则分,遇瀑则合,是水的个性。水可穿石,山能阻水,山有山的精彩,水有水的美丽,而山环水水绕山,更是人间曼妙风景。

人生处处有死角,要懂得转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聪明人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通过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的目标。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王朝迁都北京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便着手进行武力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当时的军事形势是:农民军李自成部和张献忠部共有兵力四十余万;刚建立起来的南明弘光政权,汇集江淮以南各镇兵力,也不下五十万人,并雄踞长江天险;而清军不过二十万人。如果在辽阔的中原腹地同诸多对手作战,清军兵力明显不足。况且迁都之初,人心不稳,弄不好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

多尔衮审时度势,机智灵活地采取了以迂为直的策略,先怀柔南明政权,集中力量打击农民军。南明当局果然放松了警惕,不但不再抵抗清兵,反而派使臣携带大量金银财物,到北京与清廷谈判,向清求和。这样一来,多尔衮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了主动地位。顺治元年七月,多尔衮对农民军的打击取得了很大进展,后方亦趋稳固。此时,多尔衮认为最后消灭明朝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发起了对南明的进攻。当清军在南方的高压政策和暴行受阻时,多尔衮又施以迂为直之术,派明朝降将、汉人大学士洪承畴招抚江南。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多尔衮以他的谋略和气魄,基本上完成了清朝在全国的统治。

绕圈的策略,十分讲究迂回的手段。特别是在与强劲的对手交锋时,迂回的手段高明、精到与否,往往是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

美国著名企业家李·艾柯卡在担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时,为了争取到10亿美元的国家贷款以解公司之困,他在正面进攻的同时,采用了迂回包抄的方法。一方面,他向政府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如果克莱斯勒公司破产,将有60万左右的人失业,第一年政府就要为这些人支出27亿美元的失业保险金和社会福利开销,政府到底是愿意支出这27亿呢,还是愿意借出10亿极有可能收回的贷款?另一方面,对那些可能投反对票的国会议员们,艾柯卡吩咐手下为每个议员开列一份清单,清单上列出该议员所在选区所有同克莱斯勒有经济往来的代销商、供应商的名字,并附有一份万一克莱斯勒公司倒闭,将在其选区造成的经济后果的分析报告,以此暗示议员们,若他们投反对票,因克莱斯勒公司倒闭而失业的选民将怨恨他们,由此也将危及他们的地位。

这一招果然很灵,一些原先强烈反对给克莱斯勒公司提供贷款的议员闭了嘴。最后,国会通过了由政府支持克莱斯勒公司15亿美元的提案,比克莱斯勒公司原来要求的多了5亿美元。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在一些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面前,我们应该学着变通,不能死钻牛角尖,此路不通就换另一条路。有更好的机会就赶快抓住,不能一条道走到黑,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我们转过身,就会发现,原来我们身后也藏着机遇,只是当时我们赶路太急,忽略了那些美好的事物。

变通,走出人生困境的锦囊妙计

变通是一种智慧,在善于变通的世界里,不存在困难这样的字眼。再顽固的荆棘,也会被他们用变通的方法拔地而起。他们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得很完善。

一位姓刘的老总深有感触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十多年前,他在一家电气公司当业务员。当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讨账。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到款。

有一位客户,买了公司20万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派了三批人去讨账,都没能拿到货款。当时他刚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姓张的员工一起,被派去讨账。他们软磨硬泡,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同意给钱,叫他们过两天来拿。

两天后他们赶去,对方给了一张20万元的现金支票。

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199900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他们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二天就要放春节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他突然灵机一动,于是拿出100元钱,让同去的小张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一来,账户里就有了2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他带着这20万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之后,他在公司不断发展,5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

显然,刘总为我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因为他的智慧,使一个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因为他的变通,才使他获得不凡的业绩,并得到公司的重用。可以说,变通就是一种智慧。

学会变通,懂得思考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事实也一再证明,看似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寻找变通的方法,必定会有所突破。

委内瑞拉人拉菲尔·杜德拉也是凭借这种不断变通而发迹的。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就建立了投资额达10亿美元的事业。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杜德拉在委内瑞拉的首都拥有一家很小的玻璃制造公司。可是,他并不满足于干这个行当,他学过石油工程,他认为石油是个赚大钱和更能施展自己才干的行业,他一心想跻身于石油界。

有一天,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则信息,说是阿根廷打算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价值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得此信息,他充满了希望,认为跻身于石油界的良机已到,于是立即前往阿根廷,想争取到这笔合同。

去后,他才知道早已有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两个老牌大企业在频繁活动了。这是两家十分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更何况自己对经营石油业并不熟悉,资本又并不雄厚,要成交这笔生意难度很大。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决定采取变通的迂回战术。

一天,他从一个朋友处了解到阿根廷的牛肉过剩,急于找门路出口外销。他灵机一动,感到幸运之神到来了,这等于给他提供了同英国石油公司及壳牌公司同等竞争的机会,对此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他旋即去找阿根廷政府。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掌握丁烷气,但他确信自己能够弄到,他对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我便买你2000万美元的牛肉。”当时,阿根廷政府想赶紧把牛肉推销出去,便把购买丁烷气的投标给了杜德拉,他终于战胜了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投标争取到后,他立即筹办丁烷气。他立刻飞往西班牙。当时西班牙有一家大船厂,由于缺少订货而濒临倒闭。西班牙政府对这家船厂的命运十分关心,想挽救这家船厂。

这一则消息,对杜德拉来说,又是一个可以把握的好机会。他便去找西班牙政府商谈,杜德拉说:“假如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便向你们的船厂订制一艘价值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西班牙政府官员对此求之不得,当即拍板成交,马上通过西班牙驻阿根廷使馆,与阿根廷政府联络,请阿根廷政府将杜德拉所订购的2000万美元的牛肉,直接运到西班牙来。

杜德拉把2000万美元的牛肉转销出去之后,继续寻找丁烷气。他到了美国费城,找到太阳石油公司,他对太阳石油公司说:“如果你们能出2000万美元租用我这条油轮,我就向你们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太阳石油公司接受了杜德拉的建议。从此,他便打进了石油业,实现了跻身于石油界的愿望。经过苦心经营,他终于成为委内瑞拉石油界的巨子。

杜德拉是具有大智慧、大胆魄的商业奇才。这样的人能够在困境中变通地寻找方法,创造机会,将难题转化为有利的条件,创造更多可以脱颖而出的资源。美国一位著名的商业人士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善于变通,他能根据不同的困难,采取不同的方法,最终克服困难。对于善于变通的人来说,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暂时还没想到的方法。

掬一捧清泉,原来只需换个地方打井

生活有时就像打井,如果在一个地方总打不出水来,你是一味地坚持继续打下去,还是考虑可能是打井的位置不对,从而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去寻找一个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人生之中,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才能和心智,也总存在着一些更适合于他做的事业。在竭尽全力拼搏之后却仍旧不能如愿以偿时,我们应该这样想:“上天告诉我,你转入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上,一定能取得成功。”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时,也应告诉自己:“原来是这样,自己一直认为这是很适合于自己的事,不过,一定还有比这个更适合自己的事。”应该认为另外一条新的道路已展现在你的眼前了。

尝试着换个地方打井,也同样会觅到甘甜清冽的泉水。

有一位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作。他将一篇篇改了又改的文章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社和杂志社。可是,好几年过去了,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

终于在29岁那年,他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编辑寄来的,编辑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却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他叫张文举,现在是一位著名的硬笔书法家。

不管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必须充分认识、挖掘自己的潜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有可能虚度了光阴,埋没了才能。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10万美元。两次共赔将近30万美元,不仅把自己多年的积蓄赔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

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新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及时为人生掉个头,你会欣赏到另一种精彩绮丽的美景。

职场中,有人终日做着自己不大“感冒”的工作,牢骚满腹,却甘于如此,得过且过;有人痛下决心,果断地告别待遇不错的“铁饭碗”,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槛,而迈进了成大事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不擅长的工作,却又不敢换个地方“打井”。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功者,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优秀的人在为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发挥而寻找途径的时候,所遵从的第一要务不是要求自己立即学习到新的本领,而是试图将自己身体内的原有的才能发挥到极限。这好比要使咖啡香甜,正确的做法不是一个劲儿地往杯子里面加入砂糖,而是将已经放人的砂糖搅拌均匀,让甜味完全散发出来。

当你执著于在一个地方打井的时候,却不知甘甜清冽的泉水就在你的身后。有时,为探寻真正的人生甘泉,我们需要时刻准备,去勇敢地换个地方“打井”。

从没有一艘船可以永不调整航向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剑桥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摸索边学习。

彼得·唐宁斯曾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在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职位,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而又受欢迎的记者。

近10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应付这样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你有没有想过,你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时刻都在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些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这绝非危言耸听,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的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未来社会只会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

所以,从没有一艘船可以永不调整航向,活到老,学到老,及时变通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现在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不通过学习、培训进行更新,适应性将越来越差,而那些企业又时刻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人。新世纪的发展已经表明,未来的社会竞争将不再只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不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航向的船,只会被风暴卷入失败的深渊,“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我们认真去执行,才能及时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不被社会落下。

与时俱进,随时进行自我更新

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往往会背叛我们的思维,让想法和实际分离。“思维”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最初是一个科学名词,目前多半用来指某种理论、典范或假说。不过广义而言,是指我们看待外在世界的观点。我们的所见所闻并非直接来自感官,而是透过主观的了解、感受与诠释。

无论是面对自我,还是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思维方式。例如说,在人类的思想行为中,有“五大基本问题”:

1.我是谁?

2.我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3.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思考、感受和行动?

4.我能改变吗?

5.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做?

延续这五大问题,我们的心灵告诉我们该怎么去认识世界、进行自我行动。所以说思维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对待自我、对待世界的态度。思维可以说是对于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的一个认知缩写,无论这个认知正确与否。

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地图。地图并不代表一个实际的地点,只是告诉我们有关地点的一些信息。思维也是这样,它不是实际的事物,而是对事物的诠释或理论。

很多人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却发现带错了地图,结果寸步难行,感觉非常尴尬无助。同样,若想改掉缺点,但着力点不对,只会白费工夫,与初衷背道而驰。或许你并不在乎,因为你奉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哲学。但问题在于方向错误,“地图”不对,努力便等于浪费。唯有方向(地图)正确,努力才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才有可取之处。因此,关键仍在于手上的地图是否正确。我们常常嘲笑“南辕北辙”的人,却不知自己也会在错误的心灵地图的带领下,犯着同样的错误。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思维不仅面对世界,还面对自我,那么心灵地图大致上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一个是有关个人价值判断的,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以这些心灵的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但从不怀疑地图是否正确,甚至于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个人的所见所闻就是感官传来的信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实情况。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又从这些假设中衍生而来,所以说,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

自我是在不断发展的,世界也是在不断进步的,所以我们行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应该不断地完善与进步,要随时随地来完善我们的心灵地图。

打个比方,现在无数的城市旧貌换新颜,尤其是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有人使用三年前的地图,恐怕已经找不到原来的道路,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目标了。地理如此,时空如此,何况人心呢?许多人,他们之所以感到困惑、挫折,甚至感到迷失了自我,就在于他们仍然使用着过去的“心灵地图”,仍然按照旧有的生活轨道在向前走,他们不知道这幅地图已经需要修改了。

其实,我们的思维从童年就已开始发展,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一个认识自我和世界的自我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幅表面上看来十分有用的心灵地图。我们要按这幅地图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寻找自己前进的道路。

但是未必有了心灵地图就有了正确的行动。如果这幅地图画得很正确,也很准确,我们就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上;如果我们打算去某个地方,就知道该怎么走。如果这幅地图画得不对、不准确,我们就无法判断怎么做才正确,怎样决定才明智,我们的头脑就会被假象所蒙蔽,因为这幅图是虚假的、错误的,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迷失方向。

我们不能一辈子就带着这一幅“地图”,我们应该不断地描绘它、修改它,力求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人间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迷路。前人诗云:“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我们必须要下工夫去观察客观现实,这样画出来的“地图”才准确。但是,很多人过早地停止了描绘“地图”的工作,他们不再汲取新的信息,而自以为自己的“心灵地图”完美无缺。这些人是不幸的、可怜的,所以他们多半有心理问题。只有幸运的少数人能自觉地探索现实,永远扩展、冶炼、筛选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改这幅反映现实世界的“心灵地图”,要不断地获取世界的新信息。如果新信息表明,原先的“地图”已经过时,需要重画,就要不畏修改“地图”的艰难,勇敢地进行自我更新。

执著与固执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人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面子”的地位之重在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中可见一斑。可以说,中国社会对人的约束主要就是廉耻和脸面,然而若因此就固执地以“面子”为重,养成死要面子的人生态度却不是件好事。

有一个人做生意失败了,但是他仍然极力维持原有的排场,唯恐别人看出他的失意。为了能重新振兴起来,他经常请人吃饭,拉拢关系。宴会时,他租用私家车去接宾客,并请了两个钟点工扮作女佣,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严厉的眼光制止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抢菜。

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打开柜中最后一瓶XO。当那些心里有数的客人酒足饭饱告辞离去时,每一个人都热情地致谢,并露出同情的眼光,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帮助。

希望博得他人的认可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然而,人们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所以,人的一生就常常会掉进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活的爱慕虚荣的牢笼里面,面子左右了他们的一切。

50多年前,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观念的驱动,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但过分地爱面子却得不偿失。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箭步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掠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上面的这个例子再经典不过了,一个人过于爱惜面子,难免会流于迂腐。“面子”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虚浮表现,刻意地张扬面子,或让“面子”成为横亘在生活之路上的障碍,终有一天会吃到苦头。因此,无论是人际方面还是在事业上,我们都不要因为小小的面子,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隐患。其实“面子观”是一种死守面子、唯面子为尊的价值观念和行事思想。“面子观”对我们行事做人有很大的束缚。因此,在不利的环境下我们要勇于说“不”,千万别过多地考虑“面子”,使自己陷入“面子观”的怪圈之中。

事实上,我们没必要为了面子而固执地使自己显得处处比别人强,仿佛自己什么都能做到。每个人都有缺陷,不要试图每一方面都优秀。聪明的人,敢于承认自己不如人,也敢于对自己不会做的事说不,所以他们自然能赢得一份适意的人生。

执著,让我们赢得了通往成功的门票,而固执,让我们在死不认输时,输掉了整个人生。所以,正确剖析自己,敢于承认技不如人,放下不值钱的面子,走出面子围城,这不是软弱,而是人生的智慧。

无意义的坚持会让你走更多弯路

两个贫苦的农夫,每天都要翻过一座大山去耕地,以维持生计。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比粮食要高很多,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使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匆匆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个农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几匹。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经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换麻布。发现麻布的农夫怎么劝,同伴都不听,没办法,他只能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农夫望见林子里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为挑黄金。他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发现黄金的农夫只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农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背动,那农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了。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是有时候,坚持却是一种执念,无谓的坚持,可能会让你走更多的弯路。坚持背着棉花的农夫,或许更为专一,或许更为执著,但是坚持的背后,是不愿意枉费之前的辛苦,是没有勇气逃离生活的惯性,作出新的抉择。

明智的坚持是执著,而无谓的坚持,却是固执,是执拗。如果目标是正确的,固然坚持就是胜利,然而如果目标是错误的,却仍旧不顾一切地奋力向前,则无疑是莽撞的,可能由此导致不良的后果,这或许比没有目标更为可怕。就像坚持背棉花的农夫,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目标,而是一味地作无谓的坚持,结果,不仅错失了拥有麻布和黄金的机会,最终连棉花都不得不放弃。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坚持,只有如此,方能轻松地走向成功。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研究者应该知道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确实如此,如果在错误的构想上盲目地坚持,最终只能走入死胡同,只有根据研究进展,灵活选择放弃或者坚持,方能有所建树。科研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然,审时度势,适时地放弃无谓的坚持,方能少走弯路,方为成功之道。

果敢放弃,不留丝毫犹豫和留恋

鲁迅曾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活中,只会盲从他人,不懂得另辟蹊径者,将很难赢取成功和荣耀。

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都能通罗马,每条路都是我们的选择之一。所以一旦这条路行不通,不要犹豫,立即换一条路。行行出状元,在无力接受某一课程时,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否则只会越来越糟,耽误时间不说,还误了美好的前程。

一位叫王丽的姑娘,长得端庄、秀丽,她表姐是外企职工,收入颇高,工作环境也很好,她对王丽的影响很大。王丽也想像表姐一样去外企工作,过上优越的生活。无奈她的外语水平太差,单词总是记不住,语法也总是弄不懂。马上就要高考了,她想报考外语专业,可越着急越学不好。她整天想着白领阶层的生活,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她一心学外语,其他科目全部放弃。由于只有一条路,她更担心考不上外语系。整天就想着考上以后的生活,或考不上又怎么办,全无心思学习。

“白日梦”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心理现象。整天沉醉于其中的人,都是些对现状不满意又无力改变的人。因为“白日梦”可以使人暂时忘记不如意的现实,摆脱某些烦恼,在幻想中满足自己被人尊敬、被人喜爱的需要,在“梦”中,“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做美好的梦,对智者来说是一生的动力,他们会由梦出发,立即行动,全力以赴朝着美梦发展,一步步使梦想成真。但对于弱者来说,“白日梦”是一个陷阱,他们在此处滑下深渊,无力自救。

如何走出深渊呢?首先,要有勇气正视不如意的现实,并学会管理自己。这里教给你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制定时间表。先画一张周计划表,把一天至少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格,然后把你在这一周中需要做的事统统写下来,再按轻重缓急排列一下,把它们填到表格里。每做完一件事情,就把它从表上划掉。到了周末总结一下,看看哪些计划完成了,哪些计划没有完成。这种时间表对整天不知道怎么过的人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当你发现有很多事情要做,做完一件事就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时,就比较容易把幻想变为行动了。你用工作挤走了幻想,并在工作中重塑了自己,增强了自信。

其次要有敢于放弃的勇气和决心,梦再美好,也只是梦。与其在美梦中遐想,不如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因此该放弃的就放弃,千万不要有丝毫的犹豫和留恋,要迅速踏上另一条通向罗马的路。

失败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

人生总免不了要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败。确切地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受和体验各种失败。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在毫不经意和不知不觉之间与失败不期而遇。面对失败,我们又往往会采取习惯的对待失败的措施和办法——或以紧急救火的方式扑救失败,或以被动补漏的办法延缓失败,或以收拾残局的方法打扫失败,或以引以为戒的思维总结失败……虽然这些都是失败之后十分需要甚至必不可少的,但却是在眼睁睁看着失败发生而又无法抢救的情况下采取的无奈之举。任凭失败一路前行而无力改变,实在是更大的失败和遗憾。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农场,有一个伐木工人叫刘易斯。一天,他独自一人开车到很远的地方去伐木。一棵被他用电锯锯断的大树倒下时,被对面的大树弹了回来,他躲闪不及,右腿被沉重的树干死死压住,顿时血流不止,疼痛难忍。面对自己伐木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失败和灾难,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该怎么办?”

他看到了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周围几十里没有村庄和居民,10小时以内不会有人来救他,他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亡。他不能等待,必须自己救自己。他用尽全身力气抽腿,可怎么也抽不出来。他摸到身边的斧子,开始砍树。但因为用力过猛,才砍了三四下,斧柄就断了。他真是觉得没有希望了,不禁叹了一口气,但他克制住了痛苦和失望。他向四周望了望,发现在不远的地方,放着他的电锯。他用断了的斧柄把电锯弄到手,想用电锯将压在腿上的树干锯掉。可是,他很快发现村干是斜着的,如果锯树,树干就会把锯条死死夹住,根本拉动不了。看来,死亡是不可避免了。

然而,正当他几乎绝望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另一条路,那就是不锯树而把自己被压住的大腿锯掉。这是唯一可以保住性命的办法!他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拿起电锯锯断了被压着的大腿。他终于用难以想象的决心和勇气,成功地拯救了自己!

失败时,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走出所谓的失败,走向成功,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是失败,而是我们看待失败的心态。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事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听后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了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了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呀!”国王听后全身轻松,病也好了。

所以,当我们失败时,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坦然面对,那么在我们从另一个出口走出去时,就有可能看到另一番天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与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是难以跨越的“坎”时,不妨尝试一下换一种思考的方式,你也许很快就会解决问题。人生的出口其实就是自己的人生蜕变,是自己坦然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决心,是洒脱后的平静,而这条路已经离你越来越近了,很快就能看到宽广的大道,从此,心将不在迷路。

跌倒后不急于站起来

一位成功人士曾这么说:“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摔倒,即使跌倒了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记得一定要抓一把沙子在手里,只有这样才有摔倒的意义。

田中光夫曾在东京的一所中学当校工,尽管周薪只有50日元,但他十分满足,很认真地干了几十年。就在他快要退休时,新上任的校长认为他“连字都不认识,却在校园工作,太不可思议了”,将他辞退了。

田中光夫苦恼地离开了校园。像往常一样,他去为自己的晚餐买半磅香肠,但快到山田太太的食品店门前时,他猛地一拍额头——他忘了,山田太太已经去世了,她的食品店也关门多日了。而不巧的是,附近街区竟然没有第二家卖香肠的。忽然,一个念头在他的心头闪过——为什么我不开一家专卖香肠的小店呢?他很快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接手了山田太太的食品店,专门卖起香肠来。

因为田中光夫灵活多变的经营,五年后,他成了声名赫赫的熟食加工公司的总裁,他的香肠连锁店遍及了东京的大街小巷,并且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颇有名气的“田中光夫香肠制作技术学校”也应运而生。

一天,当年辞退他的校长得知这位著名的董事长只会写不多的字时,便打来电话称赞他:“田中光夫先生,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拥有如此成功的事业,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田中光夫由衷地回答:“十分感谢您当初辞退了我,让我摔了个跟头,从那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还能干更多的事情。否则,我现在肯定还是一位周薪50日元的校工。”

跌倒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将如何面对跌倒。如果我们经受不住跌倒的打击,悲观沉沦,一蹶不振,那么跌倒便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和精神的负荷。如果我们将跌倒看成是一笔精神财富,把跌倒的痛苦化作前进的动力,那么跌倒便是一种收获。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是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他同样也重重地跌倒过。

1947年,电影《开往印度的船》杀青后,出道不久的伯格曼自我感觉棒极了,认定这是一部杰作,“不准剪掉其中任何一尺”,甚至连试映都没有就匆忙首映。结果可想而知,糟透了!伯格曼在酒会上将自己灌得不省人事,次日在一幢公寓的台阶上醒来,看着报纸上的影评,惨不堪言。

这时,他的朋友幽默地说了一句话:“明天照样会有报纸。”

此话让伯格曼深感安慰。明天照样会有报纸,冷嘲热讽很快都会过去的,你应该争取在明天的报纸上写下最新最美的内容。

伯格曼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在下一部电影的制作中,只要有空就去录音部门和冲印厂,学会了与录音、冲片、印片有关的一切,还学会了摄影机与镜头的知识。从此再也没有技术人员可以唬住他,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一代电影大师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有时,我们虽然没有收获胜利,但我们收获到了经验和教训。失败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世界,失败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失败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和悲伤,但失败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迪。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公司每天都在面对着新的变化,每天都可能出现新的危机。如果一个公司不能积极应变,解决危机,将是很难立足于市场的。危机不仅会突如其来地降临在一家公司的身上,同样的,个人也每时每刻都有潜在的危机可能出现。人生有高潮,也就会有低潮。有时候危机会成为一种打击,将你击倒在地,但是你千万不要就此一蹶不振。相反,你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因为当你站起来之后,你会发现:危机已经走远。如果你站不起来的话,危机将永远压在你的身上。危机就像是闪电,它可以将你一时击晕,使你昏迷在地,但是醒来之后,你依旧可以顶天立地,而这时雷电早已消散无踪。

跌倒了也要抓一把沙子的人,便领会了重新站起走向成功的真谛。

昂头走路时不忘低头看路

人一旦朝着错误的方向坚持就会变成偏执,慢慢便变得盲目自大,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致失去自知。这样的人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孤傲、自大是他们惯有的常态,但是这样最终会让人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只有从孤芳自赏的偏执中清醒过来,才能开创人生辉煌。

许多人总是把偏执的自负当成是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和赖以为生的精神动力,事实上,自负是一种精神与心灵上的盲目。综观历史,一些成功人士的失败,无不源于在成就面前的忘乎所以、我行我素、目空一切。

富兰克林少年得志,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他的表现、风度自然也是卓尔不群。一位爱护他的老前辈意识到,一位有成就的普通人如此表现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家领导人,这样很危险。于是他将富兰克林约出来,地点选在一所低矮的茅屋前。富兰克林习惯于昂首阔步,大步流星,于是一进门只听“砰”的一声,他的额头顿时起了一个大包,痛得连声叫喊。

迎出来的老前辈连忙说:“很疼吧!对于习惯于仰头走路的人来说,这是难免的。”富兰克林终于有所领悟。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大的人,常因“鼻孔朝天”而四处碰壁,而谦虚的人却能时刻保持谨慎诚恳的姿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于是人生之路越走越顺。

“满”不是自我张扬,“谦”也不是自我压抑,最关键的是站在成功面前,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成就保持长久。爱迪生的晚年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当初那个锐意进取的爱迪生,到了晚年曾说过一句令我们目瞪口呆的话:“你们以后不要再向我提出任何建议。因为你们的想法,我早就想过了!”于是悲剧开始了。

1882年,在白炽灯彻底获得市场认可后,爱迪生的电气公司开始建立电力网,由此开始了“电力时代”。当时,爱迪生的公司是靠直流电输电的。不久,交流电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但受限于数学知识(交流电需要较多数学知识)的不足,更受限于孤芳自赏的心态,爱迪生始终不承认交流电的价值。凭借自己的威望,爱迪生到处演讲,不遗余力地攻击交流电,甚至公开嘲笑交流电唯一的用途就是做电椅杀人!发展交流电技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一度被爱迪生压得抬不起头。

但一朝不等于一世,后来那些崇拜、迷信爱迪生的人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惊讶地发现:交流电其实比直流电要强得多!爱迪生辉煌的人生在接近尾声时栽了一个致命的大跟头,而且再也没能爬起来,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败笔。

是什么使爱迪生前后判若两人?是什么毁了一个功成名就的伟人?在逆境中,爱迪生保持了惊人的毅力与良好的心态;在顺境中,他却像历史上很多伟人一样,沉浸在自己的成就中,变得狂妄、轻率而固执。

不要相信能人会永远英明,即便连伟大的爱迪生,到晚年都保不住自己的“品牌”。古今中外的很多伟人都难逃“成功—自信—自负—狂妄—轻率—惨败”的怪圈。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在为事业奠定了物质和制度基础后,平视自己的成就,平视周围的人,而不是仰视成就、俯视周围的人和事,昂头赏月时也不忘低头看路,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事业常青。

不跟对手硬拼,绕个圈子寻其弱点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为一些竞争而与对手针锋相对。矛盾也许不可避免,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跟对手斗个你死我活。如果真的躲不过去,也不要跟对手硬拼,要懂得利用智慧和技巧,在方法上取胜。

聪明的人懂得在危险中保护自己,而愚蠢的人喜欢依靠蛮力,即便耗掉自己全部的精力也要与对手拼个高下,弄得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以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

但是,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出招攻击。中途,搏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对方的攻击却能够突破自己防守,有选择地打中自己。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搏击高手败在对方手下,没有得到冠军的奖杯。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父,将对方和他搏击的过程演练给师父看,并请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夺回冠军的奖杯。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道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思考不出,只得无可奈何地放弃,转向师父请教。

师父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条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如果你不能在要求的情况下使这条线变短,你就要懂得放弃在这条线上做文章,寻找另一条更长的线。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条线一样,在相比之下变得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搏击高手恍然大悟。

师父笑道:“搏击要用脑,要学会选择,攻击其弱点。同时要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以自己之强攻对手弱,这样你才能夺取冠军。”

在获得成功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

人们通常走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找出对手的弱点,予以打击。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击高手的对手,可找出搏击高手的破绽,并给予致命的一击。用最直接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条路是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在人格上、知识上、智慧上、实力上使自己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强大,以己之强攻敌之弱,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不跟对手硬拼,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智慧。绕开圈子,才能避开钉子。适当地给对手留有余地,也许可以将对方感化,从而化僵持为友好,将敌人变成朋友。适当地给自己留些余地,你才有机会东山再起,才能把握住更多的机遇。

责骂是人生的一首赞美诗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如果有人责骂我们,我们的心中一定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怨恨对方。其实,责骂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总是带给我们伤痛,相反,它如同一首人间的赞美诗,会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也能给予我们更多。因为大多数人对我们的责骂,都是带着对我们的期望的,如果不想让你有更好的进步,干脆不管你就好了,何必跟你多费口舌呢?

俗话说:不挨骂,长不大。如果没有一番内心上的刺激,我们往往会变得懈怠,容易随波逐流。只有在经受了心灵上的打击之后,我们才会奋起直追,超越原来的自己。

乔做服务生的时候,经常被老板毛利先生责骂,开始的时候他心里很不舒服,常常会暗地里抱怨,可是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每次挨了责骂后都会得到一些启示,学会一些事情,所以乔当时总是“主动地”寻找挨骂。只要遇见了毛利先生,乔绝不会像其他怕麻烦的服务生一样逃之夭夭,他会抓住机会,立刻趋身向前,向毛利先生打招呼,并请教说:“早安!请问我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这时,毛利先生便会对他指出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乔在聆听训话之后,必定马上遵照他的指示改正缺点。

乔之所以主动到毛利先生面前请教,是因为他深知年轻资浅的服务生很难有机会和老板交谈,只有如此把握机会,别无他法。而且向老板请教,通常正是老板在视察自己工作的时候,这就是向老板推销自己的最佳时机。所以,毛利先生对乔的印象就深刻,对乔有所指示时,也总是亲切直呼他的名字,告诉乔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他就这样每天主动又虚心地向他请教,持续了两年。有一天,毛利先生对乔说:“我长期观察,发现你工作相当勤勉,值得鼓励,所以明天开始我请你担任经理。”就这样,十九岁的服务生一下子便晋升为经理,在待遇方面也提高很多。被人指责训诲,就是在接受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对于毛利先生一年365天的不断教导,乔至今仍感谢不已。

在被指责或训诲时,尤其是被自己的上级或者比自己尊贵的人指责或训诲,非但要认真地听,听完之后,更要面带笑容,以愉悦的口吻回应:“是的,我已经知道了,您说的很中肯,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

相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显出非常紧张不安的话,会让对方认为你心存反抗,而感到不舒服。换言之,静静地接受指责或聆听训诲,并保持不失礼的态度来和对方亲近,就是在尊崇对方,是留给对方良好印象的窍门。

如果你因在众人面前被责骂而感到非常丢脸,因此而怨恨的话,那就大错特错,这时,你要换个正确的角度来想,认为他在培养自己、教育自己、帮助自己、在给自己面子。你要认为在众人当中,只有自己才值得特别地被责骂,是最有前途的一个,更可以认为“他对我充满期待”而感到骄傲。最没有前途的人,就是被忽视的人。

大学毕业只是人生另一段旅途的起点

七月,总是离别的时刻。一所名牌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毕业生们都雄心勃勃地展望未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一些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他们都认为,这只是一场很简单的测验,很快就会结束,因为教授说过,他们可以带他们想带的任何书或笔记,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他们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脸上显出了自信的笑容。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教室里一片寂静,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所有参加考试的毕业生。

他扫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5道题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4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3道题?2道题?”

很多学生都把头埋得低低的,他们用静默回答了教授的提问。

“那1道题呢?肯定会有人完成1道题的。”

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在这种沉默无声的气氛中,飘浮着一种深深的沮丧和挫折感。教授放下试卷,“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他说。

“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学习,仍然有很多的东西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经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这是一次难忘的毕业考试。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教授的名字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但所有参加那次考试的毕业生,都牢牢记住了教授那意味深长的话。

只要活着,就没有终点,人生每一阶段的结束,都意味着下一阶段的开始。在人生之中,总有无数的东西要我们去学习。大学毕业只是另一段人生旅途的开始,并非进了大学,就能保证以后的成功。

有很多的大学生,夜郎自大地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理所应当会拥有一个锦绣前程,以为进了大学,拥有了专业知识,就能够为社会、为自己创造相应的价值。除了学生的自身原因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盲目自大。学校没有相应的组织和个人,也就是说没有老师给同学们非常务实地进行相关社会实践课程的讲解和启发,以至于让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大学里抱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毕业时才发现,大学里和社会上相差甚远,但此时,人生已经绕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对一些心理薄弱者造成了一生的打击。

现在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校与社会的脱节。而社会当中的实践活动恰恰是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生存发展过程。打个比方来说,大学里老师所讲的课就好比在说书,大学生们只是当一个“津津有味”的听客;而社会活动实践,恰恰是一个人扮演这样和那样的角色来进行相应的工作。所以,我们现阶段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好比在看一场热闹的戏剧,而同学们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戏剧的角色当中去考虑如何扮演、如何操作、如何实践。

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不足以让我们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中得以顺利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很难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相应位置,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法适应,很难在一个岗位当中较长期地发展……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的生存与发展,到底靠的是什么?难道就是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吗?当然不是!要获得发展,必须具备五大素质,即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品德素质。从这五大素质结构来看,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仅仅是文化知识素质当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对一位大学生来讲,要将“大学毕业等于零”的思想铭刻脑中,用归零心态去面对社会与工作,认识到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只是我们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当中所需要的一个小知识结构。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校里并不具备这种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因此,当我们进入社会以后,才发现自己离社会的素质要求相差太远了。很多同学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将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上的成本以及心理上的成本!

其实,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等于零,人生处处可为零。一个新的工作、一个新的领域,都要我们抱着一种归零心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够不被时代抛弃,不断走向成功。

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一生都毫无转机,穷人可能会腾达为富人,富人也可能沦落为穷人。富有或贫穷,胜利或失败,光荣或耻辱,所有的改变都会在一瞬间发生。

CNN的老板特德·特纳,年轻时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从不安分守己,他的父亲也拿他没办法。他曾两次被布朗大学除名。不久,他的父亲因企业债务问题而自杀,他因此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想到父亲含辛茹苦地为家庭打拼,他却在胡作非为,不仅不能帮助父亲,反而为父亲添了无数麻烦。他决定改变自己的行为,要把父亲留给自己的公司打理好。从此他变了一个人,成了一个工作狂,而且不断寻找机会壮大父亲留下的企业,最终将CNN从一个小企业变成了世界级的大公司。

禅宗讲求顿悟,认为人的得道在于顿悟,在于一刹那的觉悟。其实人生也是这样,思想的改变就在一瞬间。当我们顿悟后,我们就能洞察生命的本性,将蕴藏在内心中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早年,鲁迅认为中国落后是因为中国人的体格不行,被称做“东亚病夫”,于是他去日本学习医学。但一次在课间看电影的时候,他看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中国人却一脸的麻木,当时其他的日本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必然灭亡。”鲁迅在思想上顿时发生了改变,他说:“因此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从此,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去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中国也多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一个人想要达到成功的巅峰,也需要顿悟。从你的内心深处升起的那份成功的渴望,将会在瞬间改变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