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通中外经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抱朴子/东晋/葛洪/道教丹学之宗

作者简介

葛洪(283~36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省)人。他是晋代的名医,以炼丹术著称于世,特别是在养生术方面成就最高,他在后来人眼里几乎就是养生术的代名词。他出身于官宦之家,13岁时父亲就去世,家道中落,日益贫寒,但是他仍然不废诵读。16岁开始博览经史、老庄诸子之书,探求“神仙导养之法”以及“三元”、“遁甲”之术。20岁以后,曾任小官。石冰起义后,葛洪被推荐为将兵都尉,随军征伐。东晋王朝建立后,要追叙有功人员的军功,封葛洪为关内侯。此后朝廷一再封赐,但他志在炼丹求道,皆辞而不受。葛洪曾拜炼丹家郑隐、鲍玄为师,学得炼丹之术,晚年在罗浮山炼丹著述,成为当时金丹道的始祖,81岁无疾而终。葛洪一生著述很多,《晋书》本传说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认为他的著作比班固和司马迁还要多,这并不是虚言。据史志著录,他的著作约70余种,他在其《抱朴子·自序》中说:“凡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又撰俗所不列者为《神仙传》十卷,又撰高尚不仕者为《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伎、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别有目录。”他的著作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背景介绍

炼丹术的发展,到葛洪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当时的炼丹术,以追求长生为目的。人们追求长生成仙,最早是在自然界寻找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后来演化成为人工冶炼金丹,希望通过服食丹药达到长生成仙之目的。可是,服食丹药能否长生?仙人究竟是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炼丹家们虽然也曾有人谈论,但这些谈论从来都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是葛洪在《抱朴子》中首次对长生成仙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作了认真系统的“论证”。

名著概要

在葛洪众多著述之中,《抱朴子》是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由《内篇》20卷、《外篇》50卷两部分组成。《内篇》主要论述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炼丹方法,阐释他自己关于长生术的见解和实践等,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而又比较完整的一部炼丹术著作。《外篇》则为政论性著作,表达的是葛洪的社会政治主张和思想。科学史界一般对《内篇》要更重视些。

一提到道家,我们便会想到长生不老,想到炼制丹药,到底服用丹药能不能长生不老,能不能成仙?葛洪在《抱朴子》中首次对长生成仙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作了认真系统的“论证”。他的论证当然不能成立,但透过他的论证,我们可以窥见道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思维方式。另外,葛洪在论证过程中,记述了一些具体的炼丹方法,他对金银和丹药炼制的记述,集汉、魏以来炼丹术之大成。这些记述,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所具有的化学知识,是十分有益的。《抱朴子》的这种论证,完全是从物质变化角度出发,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可以养身延命,进而达到长生。这一论证过程,没有为上帝留下位置。这一论证过程的内核是合理的,科学进步已经越来越证实了这一点。葛洪的错误在于对之作了无限外推,由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延长寿命推出了长生可得的结论,这就不能成立了。

既然葛洪认为一个人能够成仙,能够长生不老,那又如何才能长生不老呢?按葛洪的说法是要“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服用什么样的药物,《抱朴子·内篇·金丹》指出,只有服食金丹、黄金才能成仙,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原因在于:“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这段话表明,葛洪长生术的理论依据可以归结为“物性转移”说。金丹在烧炼过程中会有变化,其特点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而黄金则性能稳定,“百炼不消”,与天地同寿。人如果服食这两种东西,吸取其精华,把它们的这些性能转移到自己身上,就能做到不老不死。这是炼丹家的基本思想。葛洪认为,要想长生,除了服食丹药以外,还要“以术数延命”。他在其《抱朴子·内篇·至理》卷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然又宜知房中之术,所以尔者,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气难得力也。”他把服食金丹、导引行气、房中之术列为长生之道的三大要素,只有具备这三要素,才有可能长生不老。

作品评价

《抱朴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从理论上“论证”了长生术的可能性,它记载的炼丹术中所反映的化学知识,是中国化学史的重要研究对象。《抱朴子》还广泛涉及到药物学和医学,记录了大量矿物、植物药,它对一些疾病成因和治疗的论述,也非常深刻。《抱朴子》对于研究葛洪的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等,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抱朴子》的养生之道著称于世:“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何者是邪,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财货,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休养之道徒设尔。”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如果无法做到,那“六害”“伐人之生,甚于斤斧,损人之命,猛于豺狼”。此外,还要做到“四无”,即无久坐、无久行、无久视、无久听。在饮食和起居方面,抱朴子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体欲常劳,劳勿过极;食欲常少,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抱朴子还劝告人们“从心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侮于人则减算,杀害于物则伤年”。总的看来,抱朴子的养生之术就是静心养气,以宽容豁达的心态来面对人世万物,这样,自然也就能长生了。

阅读指导

《抱朴子》全书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论证,即长生成仙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阅读时可以紧扣这一论题,然后再涉猎相关的一些化学知识,当然,《抱朴子》中的养生之道也是一个重点。

葬经/晋/郭璞/中国阴阳风水的大成

作者简介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在中国文化史上,郭璞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不仅为发展游仙诗、山水赋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为发展训诂学、神话学立下汗马功劳。因而他在学术界素有诗人、辞赋家、语言学家、神话学家的桂冠。在风水领域内,他集历代中国风水之大成,废除了八宅风水术,撰写了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葬书》、《玉照定真经》等书,奠定了中国风水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风水名家,受后世代风水界的推崇,被尊称为东晋后历代中国风水的鼻祖。

名著概要

《葬经》是一部指导阴阳选址的风水著作。中国有独特的风水文化,认为“阴宅”风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运势。《葬经》是地理学在术数中的科学运用。原书只有一卷,但后因风水先生的推崇,增加到了20卷,后经宋元两代的删减,最后形成中篇、外篇、杂篇的格局。《葬经》详细阐释“葬地”的五行之气,在《葬经》的末尾部分,郭璞解释过古龙在丧葬方面的用处。他认为,如果能以成年古龙殉葬,那么墓葬就可以避免水的侵扰;如果殉葬的古龙足够多,那么它们携带的火精甚至可以保证墓葬的主人尸身永远保持一定的温度,这样死者也就有了在适当的时候复生的可能。最后,郭璞对自己的葬身之处进行了预言。他说,自己的墓穴是钟山以南,大泽以北最凶险的一个。那里尤其容易受到水的破坏,所以必须用大量古龙作殉葬。

作品影响

《葬经》是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菱。风水学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而诞生。以阳宅的研究为基础而发展的阴阳二宅风水。《葬经》中记载的风水理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很大的权威,较《黄帝宅经》、《阴阳十书》更堪一筹,中国故宫和十三陵就是根据此书中的风水理论修建。

延伸阅读

晋明帝是一个粗通风水之人,听说郭璞到处给人相墓,而且非常应验,就微报私访,前去观察郭璞所葬之坟。

有一天,晋明帝在一山角上,看见一个村夫,正在葬龙角,于是晋明帝过去对村夫说:“为何你要埋葬龙角呢?按照刑律,埋葬龙角是要满门抄斩的。”墓主回答说:“是郭璞先生告诉我的,他说在这里葬龙角,不出三年,当致天子。”晋明帝一听急追问道:“在此葬坟,就是为家中出一天子?”村夫听后笑道:“不是我家会出天子,只不过是能让天子来这里问一问而已。”这正应了郭璞的断语与风水术水平之高精。晋明帝于是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郭璞这位高人。再后来晋明帝见到郭璞后,增加了风水知识,就取消了这一条葬埋龙角,满门抄斩的刑律,遂成一段佳话。

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禅宗理论的基石

作者简介

《金刚经》成书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察,传为佛教弟子阿难听释迦牟尼说法,记述佛与须菩提的问答而成,属般若部,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是公元1世纪的作品。曾经许多人增补,渐成现在的规模。公元402年,中国佛教著名的翻译家鸠摩罗什在后秦姚兴的支持下,首次将它翻译为汉文,其后有北魏菩提流支、南朝陈真谛、隋朝达摩笈多、唐玄奘、义净等人也先后翻译此经。鸠摩罗什译本最早,文字流畅,简明,流传最广,是人们最常用的译本。鸠摩罗什(343~413年),祖籍印度,其父是一婆罗门,他从小聪明异常,记忆超群,7岁出家,遍学经乘,崇尚佛法。鸠摩罗什在后秦姚兴的礼待下,在长安逍遥园讲法译经,一生翻译经书35部294卷,是我国佛教的四大翻译家之一。

背景介绍

《金刚经》一直受到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喜欢和推崇,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在全国颁布了他的《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把《金刚经》和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相提并论,还认为此三经是释、道、儒三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在明太祖、成祖时也编撰了《金刚经集注》,下令天下百姓读诵奉行。

名著概要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能断金刚”喻此经中所阐发真理如同金刚,无坚不摧,无往不利。“般若”意为“智慧”,指用以成佛的特殊方式,“波罗蜜多”原意为“到达彼岸”,指佛教所说的解脱一切烦恼、痛苦而求超度彼岸,解脱一切苦厄烦恼。《金刚经》是学佛唯一必读的佛典,其经义是成佛唯一无二的无上妙道。故经言“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阐发的义理是:万物本原是无形象的,世间所见物不过是本原在瞬间内虚幻的表相,尽管人们赋予它们各种名称,但本质上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了解这一真理,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解脱苦恼;只有弘扬这一真理,才是功德无量的布施。《金刚经》所阐发的义理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因此历来受到中国佛教各宗派重视。特别是禅宗,将其视为首要经典。

相关链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知”、“无所见”、“无所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达涅槃,证得菩提果。该经首尾都说到般若能度苦厄,经末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以之为大神咒、大明咒等。由于经文短小精悍,便于持诵,一直很流行。

《金刚经》全文5000余字,约与我国传统的道家尊奉的根本经典《道德经》的字数相当,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般若经典的主要思想。它的32个主题不外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理论,可以这样说,它是一本般若思想的纲要性著作,自其问世以来就受到大乘佛教徒的重视和推崇。所以然者,学佛成佛必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从果上说,成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自在、大解脱者;从因上说,是要修大菩萨行,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以及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总起来说,就是要悲智等运、福慧双修、真俗圆融,久久行持,才能证得觉行圆满的伟大佛果。而《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以简驭繁、守约施博。

《金刚经》着重谈学佛的修证功夫。但修证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故从经中某些精炼的言说章句,即可窥见其理论的卓越。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诸如此类的言说章句,其义理幽微,融会贯通自成体系。

《金刚经》卷首述如来乞食的生活细节,因为佛与凡夫都是活着的人,都要吃饭、穿衣、行路、睡觉、工作、学习,这是佛与众生没有差别之处。但是,凡与圣毕竟有巨大的差异,就是一般凡夫不达缘生如幻,在吃饭时,执有能吃的实人,即是我执;执有所吃之食物,即是法执。由有我法二执,故在吃饭上沉迷颠倒。在睡眠时,执有我这个实人在睡,有实在的卧具等物,为我受用,而亦有严重的我法二执,迷惑颠倒。《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所谓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就是教学佛者必须在现实中生清净心,迅速入道。

学佛修菩萨行,首须兴大悲心,发宏誓愿,广度无边众生。同时,又必须在度众生的实际生活中了知缘生如幻,我法本空,而时时生起无漏智慧。如是悲智等运,即是自觉觉他盘的大乘佛学始终不移的最高准则。《金刚经》即坚持这种准则,而于卷首、卷中、卷末都强调这一准则。

阅读指导

《金刚经》的内容比较深奥,哲学性强,不易读懂。读者在读此经时,如古代汉语比较好,可以阅读古文的《金刚经》,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经的哲理;如古代汉语一般,可以阅读白话文的《金刚经》,可以理解别人翻译后的含义。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中国北朝散文的瑰宝

作者简介

杨衒之(有的书中“杨”误作“羊”,也有写作“阳”的),北魏著名散文家,北平(今河北满城)人,约生活于北齐天保(550~559年)年间。《魏书》、《北史》均不立传,生平事迹不甚可考。有的说他曾任北齐时期城郡太守,也有的说他官至秘书监。从本书卷首书名和卷中自述来看,曾任北魏抚军府司马,担任过奉朝请,后升秘书监,并且亲身经历了北魏中后期的全盛与变乱。后任北齐期城(今河南泌阳县)太守。北魏自太和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后,大修佛寺,“金刹拥有僧尼二百万,寺院多达三万处”,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杨衒之重返洛阳,目睹洛阳多年战乱、城郭崩毁的凄凉景象,抚今思昔,感慨之余,著《洛阳伽蓝记》。梵文的“伽蓝”,意思是“众园”或“僧院”,即佛教寺院。作者之所以写这部书,不单是为了记录北魏佛教全盛时期的概貌,也是为了记述当时社会的富庶,追溯祸乱的由来,悲叹繁华的消失。

背景介绍

汉朝以后佛教鼎盛,佛寺众多。北魏信佛以建功德求福祉为主要特征,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大量积累,佛教寺院更是大规模兴建,佛教在中国如日中天。他的儿子宣武帝是佛教迷,在位16年,造龙门石窟,营缮寺庙,远近承风,大家无不事佛。上行下效,建造出1000多个庙来。后来尔朱荣、高欢两次作乱,“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据史书记载,到公元536年东魏分裂、孝静帝迁都邺城前,全国僧尼已达200万,佛寺多达3万余所,仅洛阳城内外就有佛寺1376所,“寺夺民居,三分且一”。

名著概要

《洛阳伽蓝记》是以洛阳的寺院为纲而展开的,全书共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卷。作者先从城内开始,由里及外,并且表列门名,兼记远近市里、官署、道路、桥梁、时人宅第与名胜古迹。全书记载了洛阳大大小小80多所寺院。记寺院先记立寺人、立寺时间、寺院方位,再记建筑结构、周围环境及其兴废沿革。市里、官署、道路、桥梁、时人宅第及名胜古迹等也多交待其地理位置,有的还兼记遗闻佚事,同时还叙述了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情况,在这些记述中,还记录了所交往各国的社会政治、风土人情、物产出品等。

经过孝文帝改革,北魏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朝廷放松了对技作户的控制后,民间的手工业与商业日益活跃起来。《洛阳伽蓝记》在描绘佛寺的盛况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材料。如在《法云寺》篇记载洛阳大市东西南北时写道:“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酿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货辆车为事。”“别有阜财、金肆二里,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工商业的发达必然导致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洛阳伽蓝记》所记载的当时民间杂技百戏之盛,也正是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的一个侧面,这在《长秋寺》、《景乐寺》、《禅虚寺》等中都有精彩的记载。从这些记载看,当时的表演节目形形色色,场面相当阔大,情节精彩纷呈,观众上自帝王,下至普通青年男女。

《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线索,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作者赞赏的人物,如刘白堕、杨元慎、邢子才、王肃等,不仅交待他们的生平、爵里,有的还花费大量笔墨记载佚事。

白马寺中佛像

《洛阳伽蓝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不仅仅由于它的内容,同时也有赖于它的描写技艺。书中说:“至武定五年,岁次丁卯(547年),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廓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在这种苍凉的故国之悲下,他在书里,写出宫闱、写出政事,写出腐败统治者的贪淫豪奢,写出寺庙中不会诵经的假和尚,笔触所及,都哀伤人世,寓意深远,令人跟着也为之惆怅、为之感慨。

阅读指导

《洛阳伽蓝记》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它是以记佛寺为纲的历史文献,因而要主次分清,注意抓住主线索,即以佛寺为纲,然后再关注涉及到的人物叙述、中外佛教交流及其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情况。

名家点评

《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一道被人们誉为中国北朝散文著作的双璧。

被誉称南北朝骈体文范本。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

作者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生年说法不一。史书仅记载他于孝昌三年被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东)。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他的父亲郦范,是北魏的公侯。郦道元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成年之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治书御史、颍州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御史中尉等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广大地区,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并访问各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奇书,如《山海经》、《禹贡》、《禹本纪》、《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为他的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础。郦道元做官“素有严猛之称”,“为政严酷,吏人畏之”。从山蛮到权贵,都很怕他。后有人排挤他,把他调到关右,想假手悍将萧宝夤(齐明帝第六子)杀他。萧宝夤派人在阴盘驿亭把他和他弟弟,连同两个儿子都杀了。郦道元除撰写《水经注》外,还有《本志》13卷及《七聃》诸文,但都已亡佚,仅《水经注》得以流传。

名著概要

《水经注》全书共40卷,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达32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涉外的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水经注》所记述的时间跨度起于先秦,下至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以水道为纲,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古迹等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

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000余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

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制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戌、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称就有陂湖、堤、塘、堰、坨、水门、石逗等。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

在采矿冶金方面,书中记载了很多地方的金、银、铜、铁、锡等金属的冶炼场所和冶炼设备,介绍了各地大小盐场18处,其中对屈茨(今新疆地区一带)地区的冶铁工业的记载更为详细、具体,既记载了冶铁所用的燃料、原料等,还记载了产品的销售地区等情况。

在食品方面,书中记载了三处名酒的酿造情况,为研究我国酿酒技术和酒文化提供了资料。此外,还有兵要地理、人口地理、民族地理等各方面资料。

《水经注》记载了历史上和当时的洪水暴发的情况,这些记载包括洪水暴发时间、洪水大小等情况,相当具体详实。它对各种类型湖泊的记载也颇为详细,包括非排水湖、排水湖、人工湖以及沿海的泻湖。郦道元还注意了湖泊与河流之间密切的水文关系,他多次指出,湖泊可以调节河流水量,洪水时,河流将洪水排入湖泊,旱季,湖泊又将洪水补给河流。

在地质学方面,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于流水在地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初步具备了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思想。他通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水具有很强的侵蚀作用。《水经注》中还记载了许多化石,包括古生物残骸化石和遗迹化石,记载了温泉31个,对各个温泉的特点、水温、矿物质、生物等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其中可以治病的温泉有12个,对各地温泉水温的记载尤为具体、详细,并按温度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5个等级。

在生物方面,《水经注》对各个河流周围的动植物情况进行了记载。全书记载各种植物大约有140多种,并对各地植物生长情况作了描述。书中还对各地植物生长的地区性分布进行了记载,描述了我国东部湿润地区的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的情况和西北干燥地区的草原、荒原植被情况。书中记载的动物大约有100多种,所记内容非常有特色,明确记载了动物的分布界线,指出某些动物超出了原来生活的范围界限就难以生存。

阅读指导

《水经注》是对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水经》所作的注,读者可以以《水经》为突破口,主要集中于1252条水道的记载,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拿一本《水经》对照来看,可以一举两得。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世界最早最系统的农业科学专著

作者简介

贾思勰,青州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平)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531~550年)杰出的农业科学家。生平不详。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历代都很喜欢读书,尤其重视对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贾思勰的家境虽然不很富裕,但拥有大量藏书,使得年幼的贾思勰就有机会博览群书。成年以后,走上了仕途,到过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做过高阳郡(今山东淄博)太守等官职。他走到哪儿,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认真向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中年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亲身体验。约在6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间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和总结。

背景介绍

贾思勰生活于北魏末期,青少年时,孝文帝实行“文治”,进行汉化运动,提倡农业,朝廷议政都以农事为首。太和九年(485年)又实行均田制,解决人民温饱问题。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发源地之一,旱地农业生产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一直都在进行中。比如耕作工具,魏晋时出现了“铁齿”(人字耙)和耱(无齿耙)。到北魏时又积累了一整套耕作经验,形成了完整的耕作体系。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为其写作《齐民要术》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料。

作品评价

《齐民要术》规模之庞大,内容之丰富,结构之严谨,都远远超过前代。它是在前代农学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魏晋以来40年间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生产的新经验和新成就,引起历代政府之重视。其中,《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授时通考》均受其影响。《齐民要术》在国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达尔文曾参阅过,并援引有关事例作为他的学说的佐证。在当今面临农业困境的情况下,《齐民要术》更是引起欧美学者的极大注视和研究。

名著概要

《齐民要术》系统地记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包括了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堪称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分为10卷,共92篇,约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序”中反复强调“食为政首”的重农思想,通过援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重视农业的事例,来强调“治国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把农业生产提到治国安民的高度。

全书的结构体例相当严密,每篇由篇题、正文和经传文献组成。根据不同的作物,所述详略不一。篇题下有注文,相当于“释名”、“集解”,包括异名、别名、品种、地方名产、引种来源及其性状特征;正文则为实际调查和亲身体验,这是各篇的主体;篇末则援引文献以补充论证正文,包括重农思想、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农业季节、农业地理、农业品贮存与加工。

《齐民要术》的内容极为丰富。卷一,耕作、收种、种谷各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瓢、芋等粮食作物栽培论13篇;卷三,种葵、蔓菁等各论12篇;卷四,园篇、栽树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酒4篇;卷八、卷九,酿造酱、醋、乳酪、食品烹调和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卷十,“五谷果蔬菜茹非中国物产者”1篇,记温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总括了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选种育种、酿造、烹饪、农产品加工储存,以及备荒、救荒等,基本上属于广义的农业范畴,反映了当时农、林、牧、渔、副多种经营方式亦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规模。

《齐民要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以耕-耙-耱为主体,以防旱保墒为中心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以增进地力为中心的轮作倒茬、种植绿肥等耕作制度,以及良种选育等项措施;并且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园、林经验,林木的压条、嫁接等繁育技术;畜禽的饲养管理、外形鉴定和良种选育;农副产品加工和微生物利用以及救荒备荒的措施。

阅读指导

在阅读《齐民要术》时,首先要牢牢把握“食为政首”的思想,在阅读正文时,要注意把正文与注释结合起来阅读,注意附录的参考文献,这是补充正文的内容的。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清言之渊薮

作者简介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为临川王。史载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伯父刘裕很赏识他,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他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历任中书令、荆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他喜爱文艺,喜欢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著作,著有《徐州先贤传》,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以及志怪小说《幽明录》等,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背景介绍

用史学家的眼光看,魏晋南北朝是“乱世”。这一时期的政治领域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在汉代,形成许多世代官宦的豪门大族,经过汉末大乱,这些豪门大族成为具有很强独立性的社会力量。他们有自己的庄园、私人武装和大量的依附农民,使任何统治者都不敢忽视。三国时魏国开始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形成了门阀制度,巩固了士族的地位。这一时期政权不断兴替,朝代频繁更迭,士族的地位却很少受影响。因此,他们的子弟并不关心实际的事务,而尽情追求内心的超逸。

东汉后期以来,老庄哲学兴起。厌倦了儒学空虚的士人,醉心于老庄哲学所标榜的“自然”和“无为而治”。魏晋时代,这一思潮在社会中更加深入和普遍。到曹魏末年,由于政治环境的残酷,许多文人对此既无法忍受又难以公然反抗,于是纷纷宣称“越名教而任自然”,寄情药酒,行为放旷,毁弃礼法,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不合作,具有十分强烈的叛逆精神。

魏晋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大解放的时代。魏晋之际,人们从两汉的经学中解放出来,人格美被极大地高扬,主体的自我被认为高于礼法和名教。此时无论在人格审美上还是艺术审美上,都有一种重要的倾向,就是重神而轻形。所以,魏晋时期品评人物的德行标准,不再是外在的功德名节,而是对人物内在的智慧、才情、风度的欣赏,人们追慕着一种心灵的深远无极、湛若冰雪的神韵之美。魏晋名士的高扬主体人格,追求自由,注重内心的真实,不务实际,崇尚空谈,举止潇洒,行事率性,形成一种风尚,这就是所谓的“名士风度”。《世说新语》记载的,正是这些魏晋名士们的言行。

名著概要

《世说新语》按照以类相从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三十六门,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侧重于晋朝。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本书相当多的篇幅是采自前人的记载,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一些晋宋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或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书中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宗旨。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就全书来说,并不宣扬教化,也不用狭隘单一的标准褒贬人物,而是以人为本体,宽泛地认可人的行事言论。高尚的品行,超逸的气度,豁达的胸怀,出众的仪态,机智的谈吐,都是本书所欣赏的;勉力国事,忘情山水,豪爽放达,谨严庄重,作者都加以肯定;即使忿狷轻躁,狡诈假谲,调笑诋毁,也不轻易贬损。这部书记录了士族阶层的多方面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情趣。

士族的实际生活,不可能如他们宣称的那样高超,但是作为理想的典范,是要摆脱世俗利害得失、荣辱毁誉,使个性得到自由发扬的。这种特征,在《世说新语》中有集中的表现。对某些优异人物的仪表风采的关注,是因为这里蕴涵着令人羡慕的人格修养。同样的例子很多。如《容止》篇记当时人对王羲之的评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又如《任诞》篇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任由情性,不拘法度,自由放达,这是当时人所推崇的。《雅量》篇记载:“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默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谢安是东晋名相,当时他的侄子谢玄在淝水前线与前秦八十万大军对敌。国家兴亡,在此一举,他临大事而有静气,风度超脱。在魏晋的玄学清谈中,士人常聚集论辩,因此锻炼了语言表达的机智敏捷,这种机智又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世说新语》各篇中,随处可以读到绝妙话语,有《言语》一篇作专门的记载。《世说新语》中所写的上层妇女,往往也有个性,有情趣,不像后代妇女受到严重的束缚;人们对妇女的要求,也不是一味地温顺贤惠,如《贤媛》篇记载,谢道韫不满意丈夫王凝之,回娘家对叔父谢安大发牢骚:“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不少儿童的故事,如《孔文举》。孔文举十岁时,去拜见当地的大官李元礼,门卫不替他通报。孔文举就说:“我和李大人是亲戚,你赶紧通报吧。”结果李元礼并不认识孔文举,便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和我又是什么亲戚?”孔文举报了自己的名字后解释道:“从前我们家老祖宗孔子曾拜你们家的祖先李伯阳(即老子)为师,这么说来,我们两家从上古的时候起就有交情了。”李元礼和宾客们听了这话,都非常吃惊,连夸他是神童。只有一个叫陈韪的人不以为然,说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能成器。孔文举听说这话,立刻反驳道:“想来先生你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喽!”这则小说用对话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孔文举聪明机智的生动形象。《世说新语》中这一类故事还很多,如《周处》、《王戎夙慧》等。

在《世说新语》中,记言论的篇幅比记事的多些。记言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如实地记载当时口语,不加雕饰,因此有些话现在已很不好懂,如“阿堵”“宁馨”等当时的俗语。《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虽然直接记录口语,而意味悠长,颇具特色,历来被人们所喜爱,其中有些故事后来成为通行的成语典故,如“捉刀人”、“阿堵物”、“坦腹东床”等等。

阅读指导

《世说新语》笔法简约隽永,含蓄委婉,给人以美的感受。它没有使用铺叙或过多的描写,反将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出来。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形象表现得相当生动。以简单的文字再现人物自身的活动,能描绘出人物的神韵来,这是《世说新语》最显著的艺术上的特色。

《世说新语》的一个特点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言语行动,在对比中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如《雅量》写魏明帝砍掉老虎爪牙,放在宣武场上,让百姓去参观。此时王戎才七岁,也去观看。忽然老虎攀着栏杆大吼,声音惊天动地,观看的人群无不吓得魂飞魄散,只有王戎毫无惧色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是《世说新语》的又一特点。如《忿狷》篇讲王蓝田吃鸡蛋,先用牙签去刺,鸡蛋滑溜溜的,刺不进去。王蓝田大怒,拿起鸡蛋往地上摔去,没想到鸡蛋在地上转了几圈,仍然不碎。王蓝田又用脚去踩它,又没踩着。王蓝田气得要命,一手就把它从地上抓起来,放进嘴里,咬了个稀巴烂。这则小故事非常形象地描绘出王蓝田个性急躁的特点。

千字文/南朝梁/周兴嗣/中国最早的蒙学读物

作者简介

自南朝流传至今的《千字文》为南朝梁周兴嗣所编写。周兴嗣《梁书》49卷有传。他仕梁,颇得梁武帝萧衍的赏识和称誉,多以文笔之事见用。他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在《隋书》、《旧唐书》的《经籍志》,以及《新唐书》、《宋史》的《艺文志》等史志目录中都有著录,在敦煌文献中也有周本《千字文》。关于他何以要编写《千字文》,我们可以从唐李绰《尚书故实》和韦绚《刘宾客嘉话录》等书中寻得解答。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1000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

背景介绍

在《千字文》初行的时代,作为家庭教育的启蒙课本,同时还有其他几种,如《字训》、《幼训》、《字统》等。《字训》等湮没无闻,独《千字文》得以流传。

名著概要

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常识教学内容,不能不提到《千字文》,它在常识教学的发展方面,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千字文》汲取了前人编写识字教材的经验,有所发展提高。这部识字兼常识课本编成于梁武帝大同(535~546年)年间,是周兴嗣执行梁武帝的命令编选而成的。

《千字文》全书只有1000字(仅个别字重复),组成连贯通顺的四字句,押韵,便于儿童朗读背诵。内容从天象、地理、历史典章、为人处世等,到务农、读书、饮食、居处、园林、祭祀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劝诫之言和具体的景物描写。所采多为古籍常用字,用典也不深,故流传甚久。

《千字文》虽然只用了有限的字,却并不是1000个单字的堆砌,而是组织成通俗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若干句子,这些句子的安排又大致前后连贯,相当有条理。开头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起,接着就分别说“天”的一些现象。如:“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再说“地”的一些现象。如:“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海河咸淡,鳞潜羽翔。”这样就介绍了一些有关自然界的名物,然后叙述上古之世,介绍一些有关历史的知识,如:“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以下说到君子修身之道,并推类而及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也不无可取的劝诫。还有一些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渠河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游独运,凌摩绛霄。”只用了1000个字而能写出这么丰富的内容,并且大多数的句子通畅可读,没有多少牵强硬凑的痕迹,这确是很不容易的。《千字文》编成后,很快就成了流行各地的通俗的识字、常识课本。《唐摭言》记载:“顾蒙,宛陵人,博览经史,慕燕许刀尺,亦一时之杰……甲辰淮浙荒乱,避地至广州,人不能知,困于旅食,以至书《千字文》授于聋俗,以换斗筲之资。”《千字文》的语句当时在社会上也广泛流行。《太平广记》引《启颜录》(唐人侯白作)的记载,有人用《千字文》里的话戏作乞社:“若不云腾致雨,何以税熟贡新。”甚至某些商人账册的编号,考场试卷的编号,以至大部头书的卷册编号,常用《千字文》里的字序作线索,编成“天字某号”、“地字某号”。

真草千字文 隋 释智永

释智永,乃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向从萧子云学书,后则以右军为范,出家山阴永兴寺,《真草千字文》今有墨迹、刻本两种垂世。智永之书,苏东坡以为“精能之至,返透疏淡”。明都穆则评道:“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迹,气韵飞动,犹如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后世仿效《千字文》的层见迭出,如《续千文》、《重续千字文》、《叙古千文》、《稽古千文》、《广易千文》、《正字千文》、《增寿千字文》、《训蒙千字文》、《梵语千字文》、《千字文释义》、《百体千字文》等。《千字文》的种种续编、改编本中均包括自然、社会及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内容。如《续千文》开头的几句是:“混沌初开,乾坤刚柔,震兑巽坎,角亢奎娄。”宋胡寅编的《续古千文》第七节讲西汉的几句:“炎汉开创,规模广延。勃诛禄产,光拥昭宣。董相仲舒,儒术穷研。请罢辟邪,乃绩巍焉。”清李崇忠重编的《千字文》开头几句是:“天地定位,造化生成。曦晖月朗,闰积阶平。俯察川岳,仰眺星辰。藏图出洛,翔鸟跃鳞。”唐代三藏法师义净撰的《梵语千字文》开头几句是:“天地日月,阴阳圆矩,昼夜明暗,雷电风雨。”这些续编本和改编本,曾在一时一地流行过,然而都不久远。其重要原因在于内容艰深,不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不符合初步识字及学习常识的需要。

阅读指导

作为一本古代的启蒙教育的教材,首要的任务就是识字,即使受过多年教育的人,这1000个字未必都能认识,其次,主要作为常识性教材,从《千字文》中了解关于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当然如果当作启蒙教育课本,也可作为开发记忆力的极好教材。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文学批评系统理论之鼻祖

作者简介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南朝梁的刘勰。刘勰(约465~532年),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代居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少年时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跟随沙门僧十余年,并因此精通佛教经典。梁代初年,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曾担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识。后来出家为僧,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他的著作最有名的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文心雕龙》。

背景介绍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魏晋时期的社会状况,在社会思想相对自由、重视个体价值的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迅猛发展,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乃至园林建筑都在这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文学,重视文学观的发展。很多社会上层人物,包括许多帝王在内,普遍热心于文学创作,他们的活动影响了整个社会,曹操父子就是典型的例子。曹操与他的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都是一代大诗人,中国的五言诗就是在他们手里走向成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所说的“文章”,当然包括抒情的诗赋。实际上,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必备素养。

这一时期,文学集团开始活跃起来。文学已经进入社会上层人士的社交生活,成为他们相互交往与沟通感情的媒介,而且也是一种高雅的娱乐,这样,就形成了文学集团。建安时期,在曹操父子周围聚集的文人们就是一个文学集团。魏末有以阮籍、嵇康等人的“竹林七贤”,齐竟陵王萧子良周围有著名的“竟陵八友”。这些文学集团刺激了文学的兴盛,孕育出一些新的文学现象,也使得他们的文学思想变得更加完整明确。

魏晋南北朝文学存在一种风气:追求“新变”。人们普遍把“新变”作为文学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拿“新变”做准绳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优劣。人们不再把文学看作政教的工具,而注重表现作者个人心灵的感受。因此,文学的题材有许多拓展: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谢灵运、谢完成了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梁代开始出现了“宫体诗”。文学形式也在不断演化。五言古诗在建安诗人(尤其是曹植)和阮籍等人的手里又有新的发展。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说,创造了“永明体”,这是律诗的开端。对华美修辞的追求,也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普遍风气。同时,由于玄学的影响,文学开始与哲理相结合,这使文学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与深沉。魏晋南北朝的诗,通常认为阮籍、陶渊明的最耐人寻味,这和他们的作品富于哲理性有直接关系。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又说“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在上述背景下,探讨文学的各种理论问题,评论历代作家的得失,就成为很有必要而且很有意思的工作。因此,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也空前繁荣,这方面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名著概要

《文心雕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评论了晋宋以前200多位重要作家,总结了35种文体的源流演变和特点,全面论述了文学创作和评论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内容丰富多采。全书共50篇,由四大部分组成:

总论:由《原道》、《征圣》、《宗经》三篇构成。《原道》中论述的“自然之道”,主要说明万事万物必有其自然的文采:“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刘勰据此说明:文学作品必须有文采,但应该是由相应的内容决定其文采。《征圣》、《宗经》两篇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写作原则。《宗经》篇论述了“六义”,即认为学习儒家经典对文学创作有六大好处:“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要求从儒家经书学得“情深”、“风清”、“事信”、“义直”等,是侧重于内容方面的要求。刘勰认为圣人的著作“衔华而佩实”,所以《征圣》篇强调:“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这正是《原道》、《征圣》和《宗经》三篇总论提出的核心观点。很明显,《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

文体论:从第五篇《辨骚》到《书记》共21篇,通常称为文体论。这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各种文体:一是文体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二是文体的名称、意义,三是评论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四是总结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写作要领。所以,这部分不仅论文体,还具有分体文学史的意义,也是批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创作论正是以这部分所总结各种文体的创作经验为基础提炼出来的。

创作论:从《神思》到《总术》共19篇是创作论;《时序》、《物色》两篇介于创作论和批评论之间,也包含一些论创作的重要意见。这是本书的精华部分。其中分别对艺术构思、艺术风格、继承与革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分别进行了专题论述;也对声律、对偶、比兴、夸张以至用字谋篇等,逐一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文心雕龙》对于风格和风骨也有深入的研讨和论述。在《体性》篇中,刘勰继承曹丕关于风格的意见,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形成作家风格的原因,有先天的才情、气质的不同,也有后天的学养和习染的殊异。在风格论的基础上,刘勰特别标举“风骨”。“风骨”一词本是南朝品评人物精神面貌的术语。文学理论批评中的“风骨”一词,正是从这里借用出来的。“风”是要求文学作品要有较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即《诗大序》中的“风以动之”的“风”;“骨”则是要求表现上的刚健清新。《文心雕龙》关于艺术想象的理论也有精辟的论述。《神思篇》借用“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这一成语,论述艺术想象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刘勰认为艺术想象并非凌虚蹈空而生的,它以“博见为馈贫之粮”的形象化比喻,说明艺术想象的基础只能是客观生活中的素材或原料。《文心雕龙》还强调,惟有当作家的精神心理处于“虚静”状态,不受外界的纷扰时,才能更好地驰骋自己的艺术想象力。《文心雕龙》在论述艺术想象时,还提出了“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等见解,强调艺术想象要有平日广泛的积累和生活知识。

批评论:本书集中阐述文学批评理论的,只有《知音》一篇。但是,从总体上看,三篇总论同时也是批评论的总论;文体论对各种文体的作品所作评论,同时也是刘勰的作品论;《才略》篇论历代作家的才华,《程器》篇论历代作家的品德,这同时也就是刘勰的作家论了;创作论中所论述的创作原理,也正是刘勰评论作家作品的原理。所以,从整体上看,他的批评论相当丰富。《知音》篇提出了批评的态度问题、批评家的主观素养问题、批评应该注意的方面等。有些论述虽然带有经学家的口气,但不少论述都是较精辟的。例如关于批评态度问题,刘勰非常强调批评应该有全面的观点。又如他特别强调批评家的广博识见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在后世非常出名的论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认为任何批评中的真知灼见,只能建立在广博的学识和阅历基础之上。

阅读指导

《文心雕龙》是一部比较艰深的理论著作,普通的读者也许会觉得读懂它很困难。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基本理解本书的内容还是可以做到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其论述的特点。《文心雕龙》讲的是理论问题,能抓住其理论的脉络,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另外,《文心雕龙》文字上的突出特点是骈偶文,这也是可以利用来帮助理解部分文字的。根据上下对应的文章结构,就很容易理解一些貌似艰深的言辞。其次,要注意“以刘解刘”。本书的用语,有些是刘勰自己新造的,有的虽然是古书常用的,刘勰却自有其特定的用意。只有以刘勰书中的解释来理解,才是准确可靠的。对于《文心雕龙》中涉及的典故史实,只要勤于查检,一般是不难理解的。另外,《文心雕龙》的译注本对我们很有帮助。比较有名的有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和周振甫的《文心雕龙注释》。

文选/南朝梁/萧统/中国最早的诗文选集

作者简介

我国古代的帝王贵胄中出过几位大文人,《文选》的编选者萧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衍称帝后被立为太子。《梁书》记载他性情敦厚,宽和容众。立为皇太子后,萧衍让他代理朝政,他明于庶事,纤毫必睹,精于政务。萧统一生勤奋读书,在东宫收集图书三万卷,他还在东宫招纳了一批有学问的人,包括《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及刘孝绰、王筠、殷芸、陆、到洽等人。这些人可能都参加了编选《文选》的工作。然而天妒英才,萧统31岁时不幸病死,死后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所编选的《文选》也因此被称为《昭明文选》。

背景介绍

由魏、晋到齐、梁,是中国文学史上各种文学形式发展并趋于定型成熟的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前代。南北朝时期,文学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物必备的修养,社会对文学也更加重视。南方的乐府机构收集保存了南北朝的民歌,现存五百多首。在诗体方面,南北朝民歌开创了五言、七言绝句体,经过文人创作加以提高,后来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魏晋南北朝的文章较以史传、政论为主的两汉散文,更为丰富多样。檄、碑、诔、序、记、书信等各体文章,普遍都注意辞采,追求艺术性的美,特别是书信,出现了不少富有抒情色彩、语言精美的作品。在表现形式方面,文章也与诗歌同步,多运用骈偶手段,除了史书和一些专门著作外,大多数文章都是骈体文,甚至像《文心雕龙》这样的文学理论著作,都是用骈体文写成的。魏晋南北朝的辞赋也有重要的发展。虽然还出现过左思的《三都赋》,但汉代兴盛一时的大赋这时没落了,占主导地位的是抒情小赋。辞赋在艺术形式上比一般骈体文更为讲究,藻饰、声律、骈偶、用典这四种修辞手段被大量地使用,语言也特别工整精丽。总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在各方面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与之相适应,从文艺理论角度对文学概念的探讨和文学体制的辨析日益精密。这一时期出现了《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文艺理论著作。

名家点评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清·陈振孙

篇篇药石,言言龟鉴。

——清《读书丛笺》

颜之推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理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范文澜

文学作品的数量众多,对它们进行品鉴别裁、芟繁剪芜,就成为广大阅读者的需要,选录优秀作品的文学总集《文选》于是应运而生。

名著概要

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之中,除了几部儒家经典以外,以一部书为学者们所研究而能成为一门学问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红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红楼梦》;一种是“选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文选》。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文选》30卷,共收录上起子夏、屈原,下至当时的作家共130人的作品513篇。《文选》编排的标准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按文体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38类。各类中以诗、赋两类所收作品为最多,约占全书篇幅的一半,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门。

《文选》选录的范围,据萧统在《文选序》中的说明,凡属经书、诸子、历史传记等一律不选,但是历史传记中的赞、论、序、述却可以选录,因为“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这“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两句,就是《文选》的选录标准。所谓“事”,是指文章所用的典故或者题材,“沉思”指深刻的艺术构思;“义”指文章的思想内容,“翰藻”则指有文采的辞藻。这反映出六朝的绮靡文风在他身上有明显的影响。然而他对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却持折中态度,内容要求典雅,形式可以华丽,认为艺术的发展必然是“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同时,他认为“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要求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所以《文选》所选的作品,其实并没有过分忽视内容。除了选录当时不被人重视的陶渊明的8首诗以外,还选录了《古诗十九首》和鲍照的作品18篇。同时,摒弃了那些故作高深的玄言诗和放荡、空虚的艳体诗和咏物诗。这是这部书的优点。

由于《文选》本身的优点,它比起同类型的其他诗文总集的影响更深远。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和六朝文学又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士人学习诗赋的范本。宋初亦以诗赋取士,《文选》仍然是士人的必读书,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隋唐以来,文人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文选》作了研究,研究《文选》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以至于有了“选学”这一名称。

阅读指导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诗文选集,他对文章的分类具有开创之功。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他的文章分类法与后代的文章选集,如《古文辞类纂》之类的编排体制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了解评价萧统的分类法。

《文选》的注本著名的有李善的《文选注》。李善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号称“书簏”。他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来注释《文选》,注释中引用古书近一千七百种,被历来的学者推崇为“淹贯古今”。李善注偏重在说明语源和典故,体例谨严,引证赅博,但对文义的疏通则不免有所忽略。今天来看,李善注的重要性还在于他所引用的大量古籍已经亡佚,后世的学者要做考证或辑佚工作,此书就成了取资的渊薮。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古今家训之祖

作者简介

颜之推(531~590年),字介,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出身于世代精于儒学的仕宦之家,梁中大通三年(531年),颜之推出生在江陵。他青年时正好赶上侯景之乱,21岁的颜之推被俘,囚送建康,第二年返回江陵,任元帝的散骑侍郎,奉命校书。两年以后,西魏讨伐梁,攻陷江陵,他又一次被俘,被遣送到关中。不久,颜之推冒着生命危险逃奔北齐,齐武平三年(572年)任黄门侍郎,主持文林馆,修类书《御览》。北齐灭亡后,颜之推到北周,任御史上士。隋朝建立后,他被召为学士,受到尊重,约在开皇十年后病逝。晚年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鼓励子孙继承家业,扬名于世,写下《颜氏家训》20篇。颜之推一生著述丰富,但流传下来的只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二书。

背景介绍

颜之推生活的年代,战乱频繁,破国亡家之事屡见不鲜,就他本人而言,也是深有体会。加之南北朝后期,门阀制度已经开始衰败,家庭伦理观念开始遭到新的冲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明显,文风的浮藻华靡,亟须补充务实、真切的清新气息,来改变现实。这就是《颜氏家训》出现的大背景。

名著概要

《颜氏家训》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但也受到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是颜之推在乱世中退能安身立命、进能立身扬名的经验以及当时许多人士取祸杀身的教训的总结。书中用许多历史故事来论述问题,对颜氏子孙的教养起过颇大的作用。

《颜氏家训》共20篇,“序致”第一,是全书的自序,讲述撰写该书的目的,作者从亲身经历入手,告诫子孙好好做人;“教子”第二,讲如何教育子女;“兄弟”第三,讲兄弟之间如何相处;“后娶”第四,讲夫或妻死后,活着的该不该再婚等问题;“治家”第五,讲管家的问题;“风操”第六,讲当时做人的风度节操;“慕贤”第七,讲如何礼敬时贤;“勉学”第八,讲如何为学;“文章”第九,讲如何做文章;“名实”第十,讲做人的名与实;“涉务”第十一,强调多做实事;“省事”第十二,强调做事专精;“止足”第十三,强调知足的道理;“诫兵”第十四,作者从家世入手,讲弃武习文的道理;“养生”第十五,讲保养身体;“归心”第十六,讲归心于佛教;“书证”第十七,是本书中最长的一篇,为作者对经史文章所作的考证的汇集;“音辞”第十八,讲古今语音的变化;“杂艺”第十九,讲书法、绘画、射箭、算术、医学、弹琴及卜筮、六博、投壶、围棋等;“终制”第二十,讲死后的安排,反对厚葬等。

贤母图 康涛

从此图的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可以推知此为贤母向即将离家赴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贤母严肃训诫却又暗含离别伤感之态、儿媳恭顺侍立而又对丈夫依恋不舍之情、儿子恭敬聆听却踌躇难离之意,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

颜之推对于教育作用的看法,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观点,强调中人教育。即上智者有先天的才智,无须教育,下愚者教育无效,惟有中人非教不可,不教不正。颜之推注重家庭教育,认为应该及早对子女进行教育,甚至主张胎教。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针对父母易于溺爱孩子的情况,主张将爱子之情与教子之方结合起来,对孩子严格要求,勤于监督,爱得其所,爱得其法。同时,他很注意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要求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发挥教育习染的积极影响。

颜之推注重全面教育,要求把做人、为学、强身、杂艺相结合,在做人方面,主张虚心好学,不能妄自高大,不能凌忽长者,不能轻慢同列,倡导父慈子孝、夫义妇顺等儒家道德规范。

在为学方面,他主张求学,知行结合,反对空守章句和迂阔无所归趋的浅薄之风。主张博学,博涉经传,兼通文史。

在士大夫教育方面,对当时腐朽空泛之弊,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主张进行培养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的“求实”教育,认为国家大约需要六种人才,即政治家、理论家和学者、军事家、地方官吏、外交官、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专家。他指出一个人要对这六个方面都有所了解,但不必面面精通,可根据个人的差别专其一面。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他强调要珍惜时光,虚心学习,尤其要重视亲身观察获得的知识,反对那种“贵耳贱目”、“以讹传讹”的学风,并提倡在师友之间共同研究切磋,相互启发。

颜之推注重子女教育,家风所被,后代人才辈出。

阅读指导

《颜氏家训》的许多问题是通过故事来说明的,因而可以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体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的教育观,进行对照和比较,看看颜之推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可取之处,以弥补现代教育的不足。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中西交流最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作者简介

玄奘,俗姓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人。他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于一个世代儒学之家,出家后法名玄奘,敬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13岁时在洛阳净土寺诵习佛典,后来去唐朝都城长安,游历成都、荆州(今湖北江陵)、扬州、苏州、相州(今河南安阳)、赵州(今河北赵县)等地,遍访名师,然后又回到长安,拜师于法常、僧辩两位大师。随着学业的日益进步,他的疑问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疑惑中国的佛典和高僧又解决不了。玄奘于是下定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求法。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孤身踏上征程,开始西行之路。途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偷渡玉门关,历五天四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800里沙漠,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年底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沿天山南麓西行,历经属国,沿大清池西行,来到素叶城,在这里巧遇突厥叶护可汗,并得到可汗的帮助。然后继续西行,经过昭武九姓中的七国,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到达吐火罗,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来到迦毕试国,东行至囝犍驮罗国,进入印度。当时的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史称五印度或五天竺。玄奘先到北印度,在那里拜望高僧,巡礼佛教圣地,跋涉数千里,经历10余国,进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在中印度,历史悠久的摩揭陁国拥有全印度规模最大有700年历史的那烂陀寺,这是当时全印度的文化中心,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地。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5年,向寺主持、当时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瑜珈论》等,又研究了寺中收藏的佛教典籍,兼学梵文和印度很多的方言。后到中印度、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游学,足迹几乎遍及全印度,再返回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命他为寺内众僧讲解《摄大乘论》等佛典,赢得了极大声誉。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谢绝了戒日王和那烂陀寺众僧的挽留,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首都长安。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

背景介绍

隋朝末年,由于连年征战,国力衰微,突厥人便乘机兴起,不断扩大割据地盘,到唐朝开国后,仍不时对边境进行侵扰,有时连长安都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求得暂时安稳的环境,唐高祖不得不忍辱向突厥称臣,每年还要贡奉大量的财物。唐太宗即位后,急于打败突厥,和邻国建立友好的关系,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就需要对西域各国的地理环境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所以玄奘回国后,唐太宗一方面让他翻译佛经,一方面迫不及待地让他修《西域记》。

名著概要

《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10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其后直到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幅。卷12记载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全书共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国和得之传闻的28国情况,书中对各国的记述繁简不一,通常包括国名、地理形势、幅员广狭、都邑大小、历时计算法、国王、族姓、宫室、农业、物产、货币、事物、衣饰、语言、文字、礼仪、兵刑、风俗、宗教信仰以及佛教圣迹、寺数、僧数、大小乘教的流行情况等内容。《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

《大唐西域记》所载内容十分丰富:(一)综述各国的地理形势、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概况。书中多数国家的介绍都是从自然环境叙述到社会概况,语言简洁,内容翔实,章法基本统一。尤为珍贵的是还用17个专题对印度作了重点介绍,基本上囊括了印度的全貌,堪称古代和中世纪印度的简史。(二)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书介绍的国家多数都涉及一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但该书并非历史人物传记,只是一部地理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是玄奘参谒名人故地、观看遗存文物时引发出来的。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尽管都与佛教有关,但对考察该国的政治状况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记述了佛教各教派的演变与分布状况。玄奘漫游印度各地,随时记录各国信教情况。

《大唐西域记》记录玄奘亲自游过的110个和传闻得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是唐代杰出的地理著作,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1.新的地理内容。我国自汉代起,就把昆仑山脉西部高山地区称作葱岭。《大唐西域记》卷12有波谜罗川的地名,指出这是葱岭的一部分,“其地最高”。这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中首次提到帕米尔(波谜罗)这个名称和地理概念。2.对中亚、印度等国地理环境的详细描述,超过了以前的任何著作。3.对某个地区的描述,既有自然地理的内容,又有经济地理内容。是今天研究中亚、印度一带的历史地理所必需的文献。4.《大唐西域记》除去首尾两卷有中国地理内容外,其余各卷都是讲外国地理,是我国古代外国地理专著之一。

阅读指导

阅读此书时,主要着眼于两点:第一,关于印度古代和中世纪的历史,介绍了释名、疆域、数量、岁时、邑居、衣饰、文字、教育、佛教、族姓等内容,概括了印度的全貌;第二,以佛教各教派的演变和分布状况为线索,全面了解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

虬髯客传/唐/杜光庭/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

作者简介

《虬髯客传》的作者是杜光庭(850~933年),唐末五代人,字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少年学习儒学,勤奋好学,学问渊博,但科举却很不顺利。他感慨古今沉浮,于是入天台山修道,拜天台道士应夷节为师,成为司马承祯的五传弟子。唐僖宗听说他的名声,将他召到京城,封为麟德殿文章应制,后来随唐僖宗避乱入蜀,从此留在成都。唐亡后,受到前蜀高祖王建赏识,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后主王衍封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后来杜光庭辞官,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潜心修道终老。

杜光庭学识渊博,精通儒道典籍,对于道教教义、经典、教史、法术等很有研究。他归纳道教科范仪轨,对金箓、黄箓、玉箓大斋醮法,以及设坛立仪等规则很有建树。他终身注释、整理道教经文,对道教做过不少实地调查,并进行过整理归纳。杜光庭尤其喜欢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存世的有《灵异记》、《神仙感遇记》、《墉城集仙记》等。

背景介绍

侠士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是一些武艺高强、行踪诡异而又义薄云天的形象,侠士是古代社会中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敢于寻求、实践和恢复社会公正和道义的理想。先秦时期的著作中,我们就能看见侠士的身影。千百年来,武侠小说一直深受民众喜爱。武侠文学的雏型是《战国策》、《国语》、《左传》等先秦史著中的一些篇章。著名的侠士有孟尝君门下弹铗长歌的冯谖,不辱使命而公然挑战秦王的唐雎,以及慨然赴难、热血酬知己的聂政、荆轲等。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游侠列传》,为秦汉之际名闻天下的布衣侠士朱家、田仲、郭解、剧孟等人立传。《史记·游侠列传》毕竟只是一种历史著作,而不是文学创作。史传中的人物性格单薄,事迹抽象,文笔简略。真正的文学侠士形象,出现在唐传奇中。

隋唐时代是秦汉以后又一个富于游侠精神的浪漫时代。盛唐的一些人物,如大诗人李白、陈子昂、杜甫,年轻时都曾经挟剑远游。他们一面研习纵横之术,一面修仙访道,任性放浪。他们确实很有游侠的傲骨和气派。中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社会动乱,游侠之风愈加兴盛。而神仙方术的盛行,又赋予这些侠客以神秘色彩。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就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虬髯客传》这样的侠士小说。

名著概要

隋炀帝游幸江都,司空杨素留守西京。杨素大权在握,目空一切,骄奢淫逸。卫公李靖穿着平民衣服来向他进言献策,杨素倚在床上见他。李靖说:“天下正乱,各地英雄蜂拥而起,你是皇帝的重要大臣,应该收罗天下英雄豪杰,不应该倚在床上见客。”杨素这才收敛了傲慢姿态,站起来与李靖交谈。杨素和李靖交谈时,旁边站着一个姬女,容貌美丽,手拿红拂,全神贯注地盯着李靖。她打听到李靖的住处,当夜就投奔李靖。李靖得知她姓张。李靖与红拂骑马回太原,走到灵石旅店住下。张氏站在床前梳头,长发拖地,李靖在外刷马。忽然有一个中等身材、长一脸红而卷曲胡子的人,骑一头瘸驴也来到旅店。他把皮口袋扔在炉前,当枕头卧在那里,看张氏梳头。李靖很生气,张氏一手握发,一手暗示李靖不要生气,急忙梳完头,向前问那人的姓名,躺着的那人说姓张。张氏说,我也姓张,本是同宗,当以兄妹相称。于是三人相认。客人问起李靖娶红拂的经过,又和他们享用了仇人的人头和心肝,向他打听太原有没有特殊人物。李靖说:曾经见过一人。那人便请李靖引见。李靖的朋友刘文静和他很要好,李靖答应通过刘文静见他。那人与李靖约好,到达后第二天天亮,在汾阳桥等李靖,说完,便骑着驴飞也似的走了。李靖和张氏感到很惊奇。于是,二人迅速骑马前行,按期到达太原,那人正在汾阳桥上等候,于是三人一同去拜访刘文静。刘文静出来迎接,他平常就很尊重李靖,见面后便议论起国家大事,知道来客和李靖是好朋友,于是摆酒设宴。这时,李世民来了,他不修边幅,敞着怀而来,可是他神气昂扬,面貌不同常人。虬髯客却沉默不语地坐在后边,见到李世民后,他万念俱灰。喝过数巡后,虬髯客招过李靖说:“这才是真正的天子啊!”李靖告诉了刘文静,刘文静非常高兴,他走出来时,虬髯客说:“我看见了,就定了十之八九,还须要叫道兄看一看。”又和李靖约好在京城某处见面。李靖夫妇到京后,很快找到了那里,见虬髯客正与一道士对饮。喝过十数巡后,虬髯客与李靖约好再去太原,依然在汾阳桥会合。李靖按预定时间到了,虬髯客和道士已经先坐在了那里。他们一同去拜访刘文静,他正在下棋,刘文静知道他们想见李世民,便写信请李世民来看棋。一会儿,李世民来了,他神清气朗,笑意风生,顾盼左右,两目生辉。道士一见,很是凄惨悲伤,应了一手棋子说:“这局输了!输了!此后,不会赢了。”道士出来时对虬髯客说:“这个天下不是你的天下,你到别的地方想办法吧。”他们准备同回京城,虬髯客对李靖说:“我算了李郎的行程,某日能到京城。到后的第二天,可与义妹同到一个胡同中的小房去找我。”说完,虬髯客感慨而去,李靖也策马扬鞭,很快到了京城,与张氏一同去拜访虬髯客告诉的那个地方。进了第二道门,就非常壮丽了,厅内陈设非同寻常。不久,虬髯客到来,他头戴纱帽,身穿褐裘,有龙虎之姿。虬髯客夫妇把李氏夫妇请到了中堂,喝酒宴乐。酒足饭饱后,他的家人从西堂屋抬出二十个大桌子的账簿和钥匙。虬髯客对李靖说:“这都是我的珍宝钱财的账目,赠送给你吧。我本想在这个国家干一番事业,建立些功绩。现在,真龙天子已经出现,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作为了。太原的李世民就是真龙天子,三五年内,国家就可太平,李郎应该以你的才华辅佐清平之主,只要你竭心尽智,一定会超过一般大臣。义妹既具有天人之姿,又有非同一般的谋略,你跟着李郎,一定能享荣华富贵。这真是,非义妹不能识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义妹。我送给你的这些东西,是让你用来协助真主建功立业。今后十年里,如果东南数千里外发生特殊事情,那就是我实现了愿望的时候,义妹李郎可洒酒为我祝贺。”又对左右手下人说:“李郎义妹从今往后就是你们的主人了。”说完,他和妻子戎装骑马而去。李靖于是成为富豪之家,并用虬髯客所赠资产帮助李世民创建大业。到李世民执政的贞观中期,李靖官至仆射。东南蛮上奏皇帝说:“有一千多艘船只,十万多人马进占了扶余国,杀其主而自立,现在国内很安定。”李靖知道,这是虬髯客成功了。回家后告诉张氏,二人向东南洒酒遥拜祝贺。

精彩语段

其夜五更初,忽闻扣门而声低者,靖起问焉,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靖问:“谁?”曰:“妾杨家之红拂妓也。”靖遽延入,脱衣去帽,乃十八九佳丽人也。素面华衣而拜。靖惊。答曰:“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未有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

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氏梳头。

阅读指导

杜光庭《虬髯客传》是唐传奇中最好的侠士小说。本篇表面是一篇讲史作品,其实完全出自虚构,既是作者遣情娱世之作,实际又是有所寄托的讽世之作。通观这篇小说,在形式上具有严整的布局。文字清丽,情节曲折变化,波澜迭起,颇为引人入胜。本书对人物个性作了生动的塑造。篇中对虬髯客这位英侠之士的出现,有精彩描写,把一位江湖奇侠虬髯客写得活灵活现。自他出场那一刻起,读者的注意力便全被这位风尘异人所吸引。他似迅雷猛雨而至,使人惊悸;又化清风明月而去,使人神往。在篇中,作者用蹇驴、匕首、革囊、人头、心肝等事物侧面衬托虬髯客,使他的形象显得更突出,更异于常人。虬髯客以心肝下酒,却先取出人头,又把人头纳入囊中,这是故意给李靖看,也是故意给读者看。尤其是蹇驴,英雄如虬髯客,不骑骏马而乘蹇驴,作者如此抉择,是有深意的。骐骥日行千里,理所当然,不足称道;而虬髯客乘蹇驴,却驰行若飞,可见蹇驴的非凡。驴的不凡,正好衬托了虬髯客的不凡。这篇小说推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性格饱满的剑侠文学形象。

贞观政要/唐/吴兢/初唐政治的重要文献

作者简介

吴兢(670~749年),唐朝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出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年),病逝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吴兢为人正直不阿,勤奋好学,对古代经书都有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对历史有较深的造诣。青年时期,他结识了当代著名人物魏元忠、朱敬则等,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不少的教益。约在武周圣历三年(700年)前后,当时武三思领导修撰国史,武三思等人以朋党为界限,记事不实,吴兢具有忠于历史的赤诚,愤而私撰《唐书》、《唐春秋》,意欲为后人留下信史。唐中宗时,他任右补阙,与刘知几等人共修《则天实录》。书成后,转任起居郎,又迁水部郎中。开元初,自请继续修史,得准与刘知己撰《睿宗实录》,并重修《则天实录》。刘知几去世后,张说为相,见到书中记载张易之诱他诬陷魏元忠之事,感到不安。颇有政治见识的吴兢,对澄清了七八年混乱局面的唐玄宗很敬仰,他热切地希望颇有作为的新皇帝能够吸取老皇帝教训,重整旗鼓,治国安邦,使唐王朝得以长期统治下去。因此,他大胆而直率地向皇帝上了一道奏书要求皇帝纳谏。吴兢得到唐玄宗的重视和信任,约在开元三年(715年)前后,升任谏议大夫、太子左庶子等官,并兼文馆学士。不久,又任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开元十七年(729年),吴兢被贬官,出任荆州司马,后又历任地方郡守,辗转迁任,不得重用,寂寞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背景介绍

《贞观政要》一书,约完成于唐玄宗开元后期或开元、天宝之际。这一时期正是唐王朝承续“贞观之治”继续兴盛发展时期,但政治危机已在一连串宫廷政变——武后专权、韦氏弄权以后显现;社会危机也已时露端倪,小股农民起义时有发生。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名著概要

《贞观政要》分类编录了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君臣之间有关国家大事的问答,以及大臣争议和所上谏疏,并旁及政治设施、刑法等等,“用备观戒”。“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政”指“令”、“政策”,“要”指“要领”、“要点”。“贞观政要”即“贞观年间的施政要领”。《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全书10卷42篇、250章,共8万字左右。

在第一卷中,吴兢将《论君道第一》作为首篇,其中主要记载了唐太宗和时任谏议大夫的魏征关于“为君之道”的讨论。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在于必须先存老百姓,如果损害了百姓来奉养自身,就如同“割胶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如果想安定天下,君主必须首先严于自律,否则上行下效,国家的安定将无从谈起。第一卷第二篇是“论政体”。在这里,吴兢继续记述唐太宗君臣对治国之道的讨论,只是这种讨论从由单纯的治国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入到了具体的治国方式。

第二卷《论任贤第三》、《论求谏第四》和《论求谏第五》,吴兢更详细地记录了太宗身边的几个股肱之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李靖、虞世南、李、马周等被选拔任用的经历。太宗对贤才珍惜和重视,但对那些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如果有接受钱财而违法的官吏,一定严惩不贷。由于这样,唐太宗时的官吏多能做到“清廉自谨”。

第三卷包括《君臣鉴戒第六》、《论择官第七》、《论封建第八》三篇。太宗君臣注意从隋亡中吸取教训,认为作为君主应该力戒骄奢淫逸,并随时采纳忠直之言,选用贤良,励精图治。而为臣子者,对君主应该忠诚不贰,敢于直言,不怕诛杀。在择官方面,基本遵循“任官惟贤才”的原则。

第四卷主要记录了关于对太子及诸王的封授、教育、规谏的问题。太宗采纳了褚遂良的建议,给太子高于诸王的待遇,并为太子延请师傅,教育太子尊师重道,为将来君临天下做准备。其他诸王也应该选择良师益友,接受他们的直言规劝,不得独断专行。

第五卷和第六卷共包括十六篇,记录了唐太宗君臣心中君主或臣子应该恪守的道德准则,包括: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俭约、谦让、仁恻、慎所好、慎言语、杜谗邪,自省、廉洁等。

第七卷包括《崇儒学第二十七》、《论文史第二十八》、《论礼乐第二十九》三篇。记录了太宗自践位以来,通过设弘文馆,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广泛授予天下儒士以官职等方法,确立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第八卷包括六篇,分别是《论务农第三十》、《论赦令第三十一》、《论刑法第三十二》、《论贡献第三十三》、《禁末作附(三章)》、《辩兴亡第三十四》。

第九卷包含《议征伐第三十五》和《议征伐第三十六》两篇,它记录了从唐初期到唐太宗后期,唐朝处理与周边国家、地区关系的情况。

《贞观政要》全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分类归纳,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君主的自身修养和作风;2.官员的选拔和作风要求;3.对内对外的大政方针;4.规谏太子,确保国家长久,社稷永存。

《贞观政要》记述的封建政治问题是全面而详备的。吴兢把君主作为封建政权的关键,他在开卷的第一篇《君道》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封建政治来说,是抓到了点子上的。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贞观政要》中,也反映了吴兢思想中的一些消极东西。如书中第五卷罗列了关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一些说教;第六卷中又列举了许多关于修身养性的议论。这固然是希望统治者能够正身修德,作出表率,但也表明吴兢对封建伦理的重视和虔诚。

阅读指导

阅读时注意两点:第一,《贞观政要》的写作背景要引起注意,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有这些言论的记载;第二,文中的对话主要是围绕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展开的,可以根据专题来阅读。

千金方/唐/孙思邈/“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作者简介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认为孙思邈大约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0岁左右。孙氏自幼聪慧好学,敏慧强记,7岁时每天能背诵一千多字,人称圣童。他的家乡在长安附近,为秦汉时期的文化中心,因而孙思邈有机会从小就博览群书。自幼体弱多病,常请医生诊治,以致耗尽家资。因此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到20岁左右,他已对医学有一定造诣并且已经小有名气。除医学书籍外,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他也无所不读。到青年时孙思邈已经是一个知识渊博尤其精通儒家、道家并兼通佛学思想的颇有功底的学者了。公元579年,孙思邈鄙弃仕途,离开家乡,先后到长安以西稍偏南距长安600余里的太白山和长安以南200余里的终南山过了数十年的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潜心钻研唐以前历代医家的著作。除此之外,他也在当时盛行的“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及预测祸福、卜筮吉凶等方面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他还利用久居山林的自然条件,钻研并整理记载了大量药物识别、采集、炮制、贮存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在长年为方圆数百里内百姓治疗各种疾病的实践中,他所学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医疗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孙思邈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请其为官,他均托病辞而不受。自85岁以后,他时而居京师,时而居山林,以行医为主要社会活动。孙思邈到了晚年,对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心理等诸方面学问无不精通,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着深刻的洞察力,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晚年把主要精力用于著书立说,孙氏在一百多岁才开始着手写《千金方》30卷,682年他又积最后30年之经验,写成《千金翼方》30卷,以补《千金方》之遗。同年,寿至140岁左右的一代名医孙思邈在长安与世长辞。孙思邈终生精勤不倦,著述很多,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1卷、《会三教论》1卷、《福禄论》3卷、《摄生真录》1卷、《龟经》1卷等。

孙思邈像

背景介绍

当时的社会风尚是“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缺而弗论”。孙思邈目睹民众缺医少药,回顾自己幼遭风冷之疾,屡造医门,为治病而倾尽家产的痛苦经历,遂立志做一名“苍生大医”,毅然放弃仕途。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对于诊疗疾病的方法,采药和制药的法度,养生保健之术,凡有一事长于己者,他总是不远千里,伏膺取诀。

名著概要

《备急千金要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千金方》共30卷,其中主要对于临床各科的诊治方法、食物疗法及预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论述。卷首以显著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突出地强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为此,该书一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孙思邈十分重视妇女和儿童的疾病,用很大的篇幅专论妇人病、婴幼儿病及体质发展的特点。他认为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方面的特殊生理条件和疾病范围;儿童的身体结构与成人大不相同,皆应单分出科,独立讨论。他也是最早提出将妇科单列一科的医家。孙氏在比较正确地论述了妇女妊娠及胎儿在母体逐月发展之形态等以后,还强调了出生儿的护理、喂养及乳母、保育员的选择条件等,应该说这是很符合科学要求的。

在内科病的防治方面,按脏腑病症逐一论述,这是孙思邈对内科学的一大贡献。将神经和脑血管病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进行诊治。记载了神经病人在认识、情感、思维、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在治疗上按病症分类用药,如惊痫药品、失魂魄药品及其他疗法。指出消渴病(糖尿病)患者要节制饮酒、房事、咸食及含糖较高的食品。在治疗上不要使用针灸,以防外伤成疮久不痊愈;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要用饮食疗法,如牛乳、瘦肉等食物。记述了数十种内科急症,如癫痫、惊厥、眩晕、卒心痛、咯血、吐血、腹痛、瘟疫、尸厥等的诊治抢救。广泛地使用黄连、苦参、白头翁治痢;用常山、蜀漆治疟。认为霍乱等传染病并非鬼神所致,皆因饮食不节不洁所生。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防治和老年病,孙思邈主张用药物、饮食、运动等调养方法。用含碘丰富的动物甲状腺(靥)及海藻、昆布来治疗甲状腺肿(瘿),用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来治疗夜盲症。用地肤子、决明子、茺蔚子、青葙子、车前子、枸杞子来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用谷白皮、麻黄、防风、防己、羌活、吴茱萸、桔皮、桑白皮、茯苓、薏苡仁、赤小豆来防治维生素B1缺乏症。

在外科方面,他首创的葱管导尿术和灸法治痈疽等多种效验颇佳的方法被后人大量地采用。

在针灸治疗方面,他独创了“阿是穴”疗法,就是找到病人感觉最痛苦的部位施针的方法。他认为,关于针灸疗法,必须首先掌握经络、穴位的理论和技术。他在前人绘图的基础上,经过考订、修改、并创造性地以青、黄、赤、白、黑五色彩绘以区别其十二经各经络之走行方向和空穴之部位,并以绿色绘制奇经八脉。该图分正、侧、背面三幅,大小取常人之一半为之。在针灸临床上,他指出选穴要少而精,提倡针灸辨症,主张综合治疗。

在药物学方面,他十分注重采药的时间和制作方法以及药品的产地,在药材学方面亲自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调查,对于不同时间采摘、不同方法炮制、不同产地药物的各种细微差别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在组方配药时,就对此有了严格的区分和不同的要求。孙思邈还创立了根据药物的治疗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在疾病诊疗技术上,孙氏创造了“验透隔法”,就是确诊胸背部化脓性感染是否穿透胸膜引致脓胸的科学方法。其方法是在胸、背肋部脓疮疮面贴一薄纸或竹内膜,于光亮处观察竹膜是否随着病人呼吸同步起伏,呼气则竹内膜内陷,吸气则竹内膜凸出,如是则可诊断脓肿已穿透胸膜而成脓胸或尚未穿透胸膜。在医疗技术上,孙氏实际上已创造出有血清疗法性质的技术。

孙思邈还发展了卫生保健说。在此上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老庄“吐故纳新”思想指导下的“静功”与华佗等倡导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思想指导下的“动功”结合起来;二是把一般人的养生保健理论技术与中老年常见病的防范结合起来;三是严厉批判了服五石企图长生的思想,同时强调了服食植物类营养防病方剂的必要性。

阅读指导

《千金方》中的许多药物、治疗技术等现在都在运用,可以找几本医学方面的书,先了解一些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在阅读时,可以对相关内容作一些分类,这样阅读起来会比较清楚明白。同时,可以与《伤寒杂病论》相联系,作一个知识的衔接。

坛经/唐/惠能/中国禅宗精神的精髓

作者简介

惠能亦作慧能(638~713年),南海新州(今广东新兴)人,中国佛教禅宗的主要代表人物。惠能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俗姓卢。他的父亲“本官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后“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他3岁丧父,其母李氏守寡把他养大成人,家境艰辛。他稍稍长大就以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于艰难竭蹶之中,存成佛作祖之念,常以虚幻的天国的补偿,安顿自己的机敏的心灵。24岁时,告别亲人出家,投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东禅寺为行者,参拜弘忍为师学佛。那时他在寺中做过舂米、推磨、劈柴等杂役,地位低下。但是惠能聪明过人,而且具备高超的宗教“觉悟”,得到五祖弘忍的赏识,传授给他袈裟,令为第六祖,随即他回到原籍岭南一带隐遁说法。大约在弘忍去世后两年,惠能到广州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经,但却被印宗法师推奉为师。第二年,惠能移住曹溪宝林寺,开讲佛法达30多年,名声远扬。当时武则天、孝和皇帝都下诏书,让惠能进京城,但他坚辞不去,于是皇帝们就陆续送袈裟、钱帛等供养惠能。唐玄宗先天二年,75岁的惠能卒于曹溪。惠能的思想和言行被弟子整理成《坛经》。他所创立的南宗反对繁琐的宗教仪式,不讲布施财物和累世修行,不主张念经拜佛,甚至不主张坐禅,而是主张“顿悟成佛”——“一悟即佛地”、“一念相应便成正觉”。

背景介绍

中唐以来,均田制已经遭到破坏,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大量破产的小农投奔寺院庇身,当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战争频繁,人民处于极度的物质、精神困苦之中。于是宗教情绪普遍滋长,宗教传播的社会基础扩大,再加上禅宗的顿悟成佛说是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思想奴役的需要,也是他们填补自己精神空虚的需要。当他们在权力和名利的角逐中失败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他们的精神慰藉。此外,安史之乱时,惠能的弟子神会主持度僧,收资补助国家军费,对郭子仪收复两京帮助甚大。

名著概要

《坛经》中最主要的思想体现在佛性说、顿悟成佛说和“凡夫即佛”的宗教归宿中。惠能禅宗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佛性说。佛性在佛教哲学中指的是宇宙的本体,也可称作“如来性”、“觉性”、“真如”等。“佛性”还具有成佛的原因、种子的意思。在本体论上,惠能认为“心”就是“本体”,心外别无“本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依存于“心”。他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佛性才是真实的永恒的,并进一步指出佛性是人人本来所具有的,并且是“性常清静”,犹如“日月高明”,“只为云覆盖”才造成“上明下暗”的局面,因而他认为只有除却妄念,拨去云雾,自识本心,直见本性,即可见性成佛。因而他要求人们发挥自我能动性,向自身心中求佛。

顿悟还是渐悟,是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与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的根本分歧点,二者的争论,集中反映在神秀和惠能所作的二偈(佛家所唱诗句)中。神秀所作的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即渐悟才能成佛。惠能所作的偈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认为“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人的本性中,人心就是万有的本体,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要人能领悟这一点,就根本不会受世俗杂念的影响,也用不着念经修行,就可以“顿悟”成佛。惠能反对坐禅的方法,他认为禅定的目的,是通过“静其思虑”、“静中思虑”的办法,把外物化为心灵的幻想。表面上看废除了禅定的修行方法,而实质上却扩大了禅定的修行范围。但惠能也并不完全否定渐修。他认为佛法无顿渐之分,只有顿悟一路才能成佛,但人有利钝、迷悟之分,“迷则渐劝,悟则顿修”,即对于愚迷之人还是要先藉渐劝,才能最后达到顿悟。惠能的禅宗在理论和方法上论证说:“佛”不在遥远的彼岸,就在你“心”中。只消在认识上来个突变,你就可“顿悟”成佛。“成佛”以后,一切还是老样子,“人境均不夺”,但你却变成了“解脱”了的“自由人”了。这样一来,佛和众生的区别,只是“一念之差”;现实苦难世界和彼岸安乐佛土的距离,只有一纸之隔。对于压迫者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不放屠刀,也可成佛”。因为成佛以后“不异旧时人”,只要不被诸境迷惑,照样可以为所欲为。对于被压迫者来说,丝毫不必“借相外求”,以求改变现状,只消一转念,烦恼变成了菩提(觉悟后的境界),苦难世界就会变成了“清净佛土”,就在“披枷带锁”中成了“自由人”了。

阅读指导

佛经博大精深,对于没有所谓“慧根”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可能难上加难。因此建议在阅读此书前,最好先涉猎一下关于禅宗知识方面的书籍,先具备一点佛教的理论知识。在看此书时,要注意比较南北两派禅宗观点的不同,如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个对比阅读,那样效果更佳,印象更深。

茶经/唐/陆羽/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作者简介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东园先生,世称陆文学。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幼好学,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出巴山,涉峡州,考察茶事一口气踏访了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760年),游览了湘、皖、苏、浙等十数州郡后,于次年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潜心研究茶事,闭门著述《茶经》。乾元三年,开始隐居湖州苕溪一带搜集采茶、制茶、饮茶的资料,四年后,他根据32州调查资料,写成《茶经》初稿。唐大历八年(773年),颜真卿出任湖州刺史。陆羽拜会颜公之后,即成刺史的座上客。颜真卿看到江南人才众多,于是就发起重修《韵海镜源》的盛举,约陆羽等十数人共同编纂。陆羽接受邀请,参与编辑,趁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的全部写作,前后历时十几年,出版于建中元年(780年)。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他的著作涉及诗歌、戏剧、考古、方志、书法等诸多方面。《茶经》之外,其他著述颇丰:《四悲诗》、《天之未明赋》、《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西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一卷,《占梦》三卷、《天竺灵隐二寺记》和《武林山记》。可惜这些著述传世甚少。

背景介绍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坚实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人们能逐步超出日常生活需求之外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和艺术美的生活。因此,改变饮茶方式,从“与瀹蔬(即作菜汤)而啜者无异”的粗放豪迈进入细煎慢品的境界,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唐代以科举取士,读书人以中进士为最高目标。攻读过程漫长又艰辛,赴考时尤其令人疲惫难捱,亟须提神之物。唐代禅宗大行,禅宗讲究静修自悟,晚间坐禅要驱赶睡魔,更是非饮茶不可。文士、僧人都是有社会影响的人,他们争相与茶结缘,流风所及,对社会上饮茶风气的推动、普及,无疑会起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加上中唐以后,朝廷多次禁酒,酒价腾贵,更助长茶风的日渐炽盛。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中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当时风尚:“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按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茶圣”陆羽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写出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名著概要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

“一之源”:作者于1200多年以前就肯定茶树原产于我国南方,有高一尺二尺的灌木型,也有高数十尺的乔木型。在川东郑西一带,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需把枝条砍下来采摘。茶树形态像瓜芦,瓜芦是生长在广州的一种近似茶树的大叶冬青属的植物,味极苦涩。作者简介了茶的栽培方法、茶叶的品质鉴别、茶叶的颜色、形状、茶树的生态环境,认为茶叶具有收敛性,与蛋白质结合凝固,能使皮肤上的瘕疾结疤愈合。

“二之具”:介绍采制茶叶的工具。除采茶篮外,其余都是加工蒸青团饼茶的用具。,又叫篮、笼。灶,烧水蒸茶用。甑,蒸茶(蒸汽杀青)时把鲜叶放在箅上,蒸熟后从箅上取出。锅子里的水烧干时向甑里加水。杵臼,也叫碓,以常用的为佳。规,也叫模,铁制,圆形、方形或花形,做茶饼的模子。承,也叫台、砧。石制,也可用栀木或桑木半埋地下,使不会动摇。篱笆,把青叶摊在上面冷却。,团饼茶穿孔用。朴,也叫鞭。以竹制成,有利于烘焙。焙,烘焙团饼茶用。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棚,用于焙茶。穿,团饼茶包装的重量单位。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三之造”:介绍团饼茶的蒸青(蒸气杀青)制造方法。采茶在农历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嫩稍长四五寸时,一定要晴天才采。茶叶的外形千变万化,粗略而言,可分为八等。团饼茶从采到封,经过七道工序。从像胡人的皮靴到霜打过的荷叶,分为八等。

以团饼茶表面是否光黑平整来鉴别品质好坏,是片面的下等的鉴别方法。

以团饼茶表面是否萎黄不平来鉴别品质的好坏,是不全面的中等的鉴别方法。

既讲光黑,又讲皱黄,品质有好有坏,这才是全面的上等的鉴别方法。因为茶膏(汁)充分挤出的表面光,没有充分挤出的(含膏)表面皱。隔夜制成的色黑,太阳晒干的则黄。蒸压适当的表面平正,压得不紧则松开不平。茶叶与其他植物的叶子一样,鉴别品质好坏的最好方法最终需由口尝决定。

“四之器”:介绍与茶相关的器具。风炉,煮茶烧水的器具,炉膛用铸铁或泥涂。灰承用三足铁架。莒,竹编或用藤作木柜,盛木炭等燃料用。炭挝,用六棱形铁棒制成或用锤打碎木炭,或用斧劈柴。火,用铁或熟铜制成。,煮茶用的铁锅。交床,的支架。夹,用小青竹制成,夹住团饼茶在火上烘烤,烤时竹子产生的清香,有增进茶味的作用。纸囊,用白而厚的剡藤纸缝制而成。“以贮所炙茶,使不泻茗香也”。碾,把烤好的团饼茶捣成粉末,用橘木制成。其次用梨、桑、桐、柘等硬杂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罗盒,用竹节制成,或刻杉木漆制,碾碎的末茶用罗(纱绢)筛过后放在罗盒里,把“则”也放在盒里。则,准则,度量。拂末,以鸟羽制之。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木等拼合而成,外面的缝隙涂上油漆封住,容量一升。漉水囊,囊用青篾编成能卷的口袋,内缝碧绸,衬绿油囊贮水。瓢,又叫勺,把葫芦剖开而成或用木刻制。竹夹,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制成。鹾簋,瓷质,贮盐花用。揭,取盐时用。熟盂,贮沸水用。碗,茶碗,瓷质。畚,可贮碗十枚。札,清洁茶具用。涤方,贮洗涤过的水。滓方,贮渣滓用。具列,陈列茶具用,或作床,或作架。都篮,存放全部茶具用。

“五之煮”:详细介绍了唐代团饼茶的烹煮方法。

“六之饮”:介绍饮茶的历史和方法。饮茶的种类有粗茶、散茶和末茶三种。都是由团饼茶捣碎后分筛出来的。最细的末茶是正品,最粗的是粗茶,两者之间的为散茶。饮茶有九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制造;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工;五是用水;六是烘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饮用。

“七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八之出”:记载了唐代产茶的区域。根据政治地理,分为道、州、县三级。道相当于现在的省,历代变化较大,名称都已改变。唐代八个产茶道的名称和它们的地理位置大致如下:山南道、淮南道、浙西道、浙东道、剑南道、黔中道、江南道、岭南道。

“九之略”:介绍制茶工具和饮茶器皿。

“十之图”:介绍茶经的挂图。把《茶经》的内容,画在四幅或六幅的白纸上。那么对于茶的起源、制造工具、制造方法、煮茶器皿、煮茶方法、饮茶方法、历史、产地等,一望可知。

阅读指导

《茶经》绘声绘色,图文并茂,在阅读时对于茶的起源、制造工具、制造方法、煮茶器皿、煮茶方法、饮茶方法、历史、产地等,可以文字与图形结合起来阅读。

棋经十三篇/北宋/张拟/古代围棋的重要理论著作

名著概要

《棋经十三篇》简称《棋经》。北宋人张拟所作,他把兵法的思想用在围棋上,写成一部完整的《棋经十三篇》。其内容和体裁都模仿自《孙子兵法》,也分为十三篇,详细地阐述了围棋的棋理和下法,是古代围棋的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世的围棋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棋经十三篇》中的《合战篇》,被吴承恩引用在《西游记》第十回中,并改称为《烂柯经》,至今它仍然对我们学习围棋有着指导意义,仍然是围棋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棋经十三篇》包括论局篇、得算篇、权舆篇、合战篇、虚实篇、自知篇、审局篇、度情篇、斜正篇、洞微篇、名数篇、品格篇和杂说篇。《棋经十三篇》以齐国流行的阴阳说为基础,运用辩证的观点,把对弈中双方攻守的转换及其开局、布局、定势、谋算等技巧与军事谋略相结合,将军事理论融入到对弈之中。《棋局篇》对棋盘进行了解释;《权舆篇》谈布局的重要性和原则;《合战篇》则全面而周密地提出了实战中的各种问题,是全书最重要的篇章;《虚实篇》主要谈战术进攻的原则;《自知篇》强调了自知取胜的重要意义;《审局篇》要人们重视棋局形势的变化,做到胸有成竹;《度情篇》和《斜正篇》探讨了态度和棋风问题。

作品影响

《棋经十三篇》是一部在中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

《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着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棋经十三篇》比起以往的围棋理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论述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特别是涉及围棋战略、战术的篇章如“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有先而后,有后而先”,“有始少而终多者,有始近而终远者”等等,都是妙绝千古的真知灼见,这是这本书的另一重大价值。

此外,《棋经十三篇》还第一次阐述了棋手的品质、作风等问题。书中提出了“胜不言,败不语”,“安而不泰,存而不骄”等评价棋手品质作风的标准,认为这关系到一局棋的输赢,关系到棋手水平的提高。这些观点至今还为棋手们所称道。

总的来说,《棋经十三篇》总结了历代下棋的宝贵经验,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的围棋理论。这是围棋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棋经十三篇》问世900年来,历代棋手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据《棋经十三篇·跋》的记载,此书一问世,就受到包括刘仲甫在内的宋代棋手的重视,“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

延伸阅读

数千年来,棋坛中的奇闻佚事层出不穷。曾国藩一生嗜棋如命,道光二十年中进士,时年28岁。此后13年中,对弈1300余盘棋,观棋不在其中。咸丰九年三河战役,他的胞弟曾国葆、爱将李续宾被太平天国军击毙,曾国藩“心急如焚”,遂拉棋友吴子序弈棋两局。其妾陈氏去世他“心绪殊劣”与欧阳兆熊连弈四局以解哀愁。英王陈玉成一举围歼湘军300余人,曾国藩“心烦意乱”,遂下三局定神。忽接圣旨,升任两江总督,坚持局毕才接见贺喜的客人。曾国藩属于喜怒哀乐都要弈棋的超级棋迷,围棋伴随了他一生。唐宣宗年间,日本国王子来朝,国手顾师言棋局之上纵横开阖,三十三手下出著名的“镇神头”妙手,一子解双征。对手目瞪口呆,己服不胜。读来令人神思飞扬。至于清代施襄夏、范西屏的“当湖十局”,其棋艺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最著名的编年体通史之一

作者简介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因都复姓司马,所以人们称为“两司马”。即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和主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父亲司马池,官任天章阁(皇帝藏书阁)待制(皇帝顾问)。司马池为人正直、清廉,这对司马光有深刻的影响,时人赞誉司马光是“脚踏实地的人”。司马光自幼酷爱史学,“嗜之不厌”。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中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当时正值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而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旧党首领”,故于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执政后,司马光就请求做外官,出知永兴军。此年,王安石为相后又自请改判西京御史台。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保守派掌权,司马光任过尚书左仆射,把新法废除得一干二净。时隔不久,与世长辞,死后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修书时有三大助手:刘恕,字道原,筠州(今江西高安)人,18岁中冯京榜进士,再试经义说书皆第一,司马光受诏修书,上表推荐刘恕,年仅34岁成为史学名家。刘,字贡父,号公非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庆历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入秘书少监,官至中书舍人。范祖禹,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华阳)人,进士出身,官至奉议郎。

背景介绍

司马光自幼酷爱史学,“嗜之不厌”。屡次深切感受到历代史籍浩繁冗杂,并且除《史记》之外多数为断代史,不便参阅,使学习历史的人感到很困难,同时他为了给封建统治者提供借鉴,于是决定动手编一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区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书,并确定此书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他将记载战国、秦朝历史的《通志》呈进朝廷,获得赏识,并受诏设局续编。书局始辟于开封,后迁至洛阳,设主修、同修、书吏多人。宋神宗曾专听司马光进读书稿,并赐其书名为《资治通鉴》。同时御撰书序,以示褒奖。元丰七年,全书完成,历时19年之久。

名著概要

《资治通鉴》是中国最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洋洋三百余万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元年(959年)。记载了包括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内的16个朝代的1362年历史。分为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的,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依据他们的才能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创业之君,比如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第二类是守成之君,如汉文帝和汉景帝。第三类是中兴之帝,如汉宣帝;第四类是陵夷之君,如西汉的元帝、成帝,东汉的桓帝、灵帝;第五类是乱亡之君,如陈后主、隋炀帝。在司马光看来,最坏的是那些乱亡之君,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则,舍道以趋恶,弃礼以纵欲,谗谄者用,正直者诛,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像陈后主、隋炀帝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对于乱亡之君,《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鉴戒。

《资治通鉴》对军事的记载也很突出,对战争的描述也很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资治通鉴》都要详细记载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资治通鉴》也注意关于经济的记载,因田赋等赋税是封建经济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于商鞅变法、文景之治、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等都有记载。《资治通鉴》在文化方面也有记载。从学术思想上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代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还叙述了佛教、道教的起源及流传,同时也涉及到了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作品。从史学方面来讲,从《汉书》到沈约的《宋书》以及唐代的修史制度均有记载。从科技方面来讲,历代的历法是记载最多的,其他还有天文学、地理学、土木建筑(如秦长城、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水利工程(隋大运河)等都有记载。《资治通鉴》还有历史评论,一类选录前人的评论,开头都写明作者名氏,不过所选录的前人史论都符合司马光的观点,大部分都是用来表达他的政治思想的,还有一类是属于司马光自己写的,每篇以“臣光曰”开头。

《资治通鉴》残稿

作品评价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体史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全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较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资治通鉴》出现后,一度中衰的编年史书体裁才得重振旗鼓,并加以发展起来。《资治通鉴》也有它的不足和缺点,在体例上也有失当的地方,如年号问题,这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便。

《资治通鉴》主张治理国家必须用人唯贤。司马光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到一批得力的人才。不仅如此,他还反对以门第族望为取人的标准。另外在用人问题上,《资治通鉴》还记载了齐威王与魏惠王论宝的一席对话,语言生动,含义深刻,把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大臣,视为国家的无价之宝,突出强调了得人才的重要性。

这里还要提一下《通鉴目录》和《通鉴考异》。《目录》30卷,仿《史记》年表的体例,纪年于上,列《资治通鉴》卷数于下;《考异》30卷,说明材料去取的理由。这两书虽不能与《资治通鉴》相比,但它们互相配合,这样使《资治通鉴》的体例更为完备,这是值得读者注意的。

阅读指导

由于《资治通鉴》原书卷帙较富,可以选择较好的选本《资治通鉴》作为入门读本。首先通观选本子目,以对选本内容有一综合了解;其次以选本选文为主要阅读对象,兼及北宋以前相关载籍的相关内容,再次正式读此选本之前,似以首读选本的《附录》为宜。

延伸阅读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鲁国的史事为主线,记述各诸侯国的历史,传说由孔子修定成型。解释《春秋》的著作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左传》简称《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先秦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左丘明。《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它虽以鲁国纪年为顺序,却包含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这部书的文学成就很高,叙事有条不紊,重点突出,语言简洁生动,文辞婉而有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中国古代最大的小说集

作者简介

《太平广记》是一部集体修纂的大书,据《太平广记·进书表》记载,参与编纂的十三人为李昉、吕文仲、吴淑、陈鄂、赵邻几、董淳、王克贞、张洎、宋白、徐铉、汤悦、李穆、扈蒙,其中,李昉是主要修纂者。李昉(925~996年),字明远,北宋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官至右仆射、中书侍郎和平章事。《宋史·李昉传》称:“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为文章慕白居易,尤浅近易晓。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曾监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这三部书与《册府元龟》并称北宋四大书;并参与编修《旧五代史》。

背景介绍

宋代经过太祖太宗两代皇帝几十年的努力,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统一后,宋收集各国所收藏的图书典籍,以充实中央藏书。各国投诚的臣子中,有很多是海内名士,他们的安置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有的人对新朝不满,散布怨言。宋朝为了粉饰太平,安抚人心,将他们全都招入馆阁,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修书。他们的成就就是著名的宋代四大书:李昉主编的《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杨亿编辑的类书《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的编纂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完成于八年(983年),开始叫《太平总类》,因太宗每天阅览,改题为《太平御览》。全书共1000卷,分55部,编撰时广采各种书籍1600多种。《文苑英华》是一部诗文总集,全书共1000卷,分赋、诗等38类,收集起自南朝梁末、下至晚唐五代的作家2200人,诗文作品约两万篇。《册府元龟》的编纂始于1005年,成于1013年,书中收载了自上古至五代的史籍,引文大多是整章整节的,历史文献价值较高。

名著概要

《太平广记》是宋初官修的一部小说集。北宋李昉等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因为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因此取名《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也是中国最大的小说集。《太平广记》搜集了自汉至宋初的各种小说、笔记、野史等500多种,共500卷,另有目录10卷,全书按题材分92大类,150多小类,如“神仙”、“女仙”、“鬼”、“精怪”、“狐”、“感应”、“谶应”、“名贤”、“廉俭”、“气义”、“知人”、“精察”、“俊辩”、“幼敏”、“豪侠”、“贡举”、“职官”、“将帅”、“骁勇”、“器量”、“博物”、“文章”、“儒行”、“方士”、“异人”、“异僧”、“释证”、“卜筮”、“定数”、“伎巧”、“博戏”、“器玩”、“交友”、“奢侈”、“谄佞”、“褊急”、“诙谐”、“嘲诮”、“无赖”、“嗤鄙”、“酷暴”、“幻术”、“梦”、“巫”、“妇人”、“妖妄”等,保存了大量的古小说资料。其中以“神仙”55卷、“女仙”15卷这一类收集的资料最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太平广记》的编纂宗旨。

《太平广记》实际引用的书籍共475种。这些书籍大都已散佚、残缺或经窜改,后人只有通过《太平广记》才可以窥见它们的本来面目。今天我们还能看见的唐代传奇小说,大部分保存在《太平广记》中。书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杂传记九卷,《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仅见于本书。还有收入器玩类的《古镜记》,收入鬼类的《李章武传》,收入神魂类的《离魂记》,收入龙类的《柳毅传》,收入狐类的《任氏传》,收入昆虫类的《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现存最早的本子。由于《太平广记》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小说,又采用分类编纂的方法,给后来研究小说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就利用了此书。

《太平广记》对后来的文学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宋代以后,话本、曲艺、戏剧的编者,都从《太平广记》里选取素材,把许多著名故事改编成新的故事。例如演张生、崔莺莺故事的《西厢记》,有各种不同的剧本,这个故事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了,它的素材源头《莺莺传》正是保存在《太平广记》里。

阅读指导

说起电影,很多人喜欢看恐怖片或者神鬼片,或许平淡的生活需要一些神奇怪异的刺激。在古代,大概人们也是有这种心理的,于是志怪类的小说在古代很流行。今日的人们在看多了电影中的恐怖与神怪之后,或者可以打开《太平广记》,感觉一下古人的心境。看《太平广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它把精怪、和尚、道士,一类一类分得很清楚,我们要看哪一类的故事,按着目录一查,便能找到一大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尽在眼前,这样就省去了我们很多的找寻时间。

《太平广记》辑录的资料范围很广,可以透过故事看到古人关于人事、鬼神的观念。那些故事或者劝善惩恶,或者褒奖忠义,或者针砭奸邪,或者宣扬因果报应,或者评人论事,或者描述鬼怪,都如镜子一样,能映出古人的生活和想法。善读书的人能读出故事以外的东西。

摄生消息论/金/丘处机/中国最早的养生学专著

作者简介

丘处机(1148~1227年),字通密,自号长春子。著名道士、养生家。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的核心人物。曾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前往西域雪山,应其“有长生之药否”之问时,答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太祖。太祖深深折服,并予虎符及玺书赠之。后定居北京,建白云观,卒葬后殿中,墓今尚存。养生专著有《摄生消息论》一卷,另有《大丹指直》、《溪集》等著作。曾受到成吉思汗的召见,尊称“神仙”。金大定年间,学道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与另外六弟子被称为“七真”或“全真七子”。王重阳死后,他隐居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陇州(今陕西陇县)等地,潜心修炼,渐有声名。曾一度被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传教。后还乡,隐居栖霞山。

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遣使相召。1220年秋,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宣化,越野狐岭,东北行至呼伦贝尔,再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经别十八里、昌八里(今新疆昌吉)、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霍阐没辇(锡尔河)、撒马尔罕、碣石(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沙勃兹),越阿姆河而南,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见。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尊称“神仙”。

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使全真道得到较大发展。死后遗骸葬于白云观(在今北京宣武区)。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称号,世称长春真人。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蹯溪集》和《鸣道集》等。

名著概要

本书系养生学专著,既有道家观点,又有儒家论述。主依《内经》养生意旨,又结合个人心得,针对春、夏、秋、冬四时的防病原则与方法进行论述,偏重中老年养生。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即春、夏、秋、冬四季摄生消息。每一部分分别对肝、心、肺、肾等的疾病的诊察、治疗进行论述,对不同季节中的生活起居、饮食调养如何注意,有什么禁忌,都有详细说明。对脏、腑器官的病原、病症及其变化,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都说得头头是道。作者特别重视避风寒、调饮食、节房事三点,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要注意。尤其是到了中老年,更要注意。作者引用了一首谣谚:“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可以作为中老年人养生的“座右铭”。本书标题中“消息”二字,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概念。不过,书中还有一些消极因素,尤其是那些道家思想比较浓厚的部分。比如关于“三清”、“五天帝”的说法,三魂七魄的说法,三尸六鬼的说法,都杂糅了许多封建迷信的成分。又比如在《肝藏春旺》中提到,早晚卧床呼唤肝神的名字,扣齿三十六下,“使神清气爽”。扣齿有益身心健康,而呼唤肝神名字,则似乎无稽了。像这样的地方还不少,有待读者分清真伪,批判继承,吸取其中合理因素。

延伸阅读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疾苦。童年时即向往修炼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不得不止。

1167年,丘处机独自去昆仑山烟霞洞修行。第二年9月,闻陕西终南山道士王重阳至宁海州传道,遂下山拜其为师,成为王重阳第一位弟子。他以虔诚、机敏和勤勉好学,深得王重阳器重。1169年(金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病逝于汴梁城,弥留之际嘱咐说:“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1174年(金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磻溪潜修7年,又迁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他“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杭州)人,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进士,曾经担任负责天文、立法的提举司天监,负责兵器制造的判军器监,负责全国政权的权三司使等,曾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又曾出使辽国,驳斥契丹的争地要求,并曾多次巡查地方政务,相度农田水利,并主持修订《奉元历》,改制浑仪、浮漏、影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时,整顿军备,防御西夏入侵。一生勤奋好学,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后因边事获罪被贬。他博学多才,为一代学问大家。著述达35种,大多散失。《梦溪笔谈》集其一生研究和见闻的精华,涉及天文、数学、历法、地理、地质、水利、物理、生物、医药、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

背景介绍

此时正处北宋的较繁荣时期。宋太祖建立北宋后,又和弟弟宋太宗,陆续消灭南唐等割据政权,结束五代十国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与此同时,宋太祖按宰相赵普的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为北宋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到了庆历年间,北宋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梦溪笔谈》记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状况。

名著概要

《梦溪笔谈》是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的,共26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609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共分30卷,属自然科学的条文有200多条,约占三分之一,其余皆为社会科学。全书分17类,计有:故事、神奇、异事、谚谑、杂志、人事、辩证、乐律、象数、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药议,涉及典章制度、财政、军事、外交、历史、考古、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广阔的领域,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梦溪笔谈》尤以科学技术价值著称。全书论及科学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统计,书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条文有207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地质、地理、地图、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农学、医药学、印刷、机械、水利、建筑、矿冶等各个分支。

名家点评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誉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赞许《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者。

——《宋史》

清刊本《梦溪笔谈》书影

《梦溪笔谈》中涉及物理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声学、光学和磁学等各方面,特别是在磁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

在磁学上,书中谈及指南针的偏向问题,这是世界上有关地磁偏角的最早记录,他指出指南针是由人工磁化而成,并讨论了指南针的四种装置法;在光学上,沈括通过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面镜成像,及镜的放大和缩小规律作出了具体的说明,他对西汉透光镜的原理,也作过一番科学研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留下了历史上对指南针的最早记载。他在书卷二十四《杂志一》中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

在声学上,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声学共振实验。他剪了一个纸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弹动和该弦频率成简单整数比的弦时,它就振动使纸人跳跃,而弹其他弦时,纸人则不动。沈括把这种现象叫做“应声”。用这种方法显示共振是沈括的创见。

在化学方面,他研究鄜延境内的石油矿藏和用途,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而“石油”一词更是他首先使用的。

在光学方面,《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知识也极为丰富。关于光的直线传播,沈括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性质,他在纸窗上开了一个小孔,使窗外的飞鸟和楼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的纸屏上面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他生动地指出了物、孔、像三者之间的直线关系。此外,沈括还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象地说明了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日月蚀的成因。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还对凹面镜成像、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作了通俗生动的论述。

在天文方面,记述有作者改进浑仪、浮漏、圭表河,开宋元时代天文仪器改革之先河。在历法方面,记述了作者主持编订《奉元历》的始末,民间天文学家卫朴的成就和在改历中的贡献。又论及历代历法的疏密,以及历法推步的方法。

在数学方面,记述有作者首创之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是一种求解垛积问题的方法,会圆术是一种已知弓形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方法。

在地质、地理、地图方面,记述有浙江雁荡山“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西部黄土地区“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等地貌特征,指出此乃流水之侵蚀作用所造成。

在化学和矿冶方面,记载有利用铜铁离子置换反应而发明的湿法冶铜“胆铜法”,以及古代最先进的炼钢方法灌钢法,还记述了井盐、池盐,以及羌族的冷锻铁甲法。

在农学、生物学方面,记述有不少作物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特征和分类,并对一些古生物进行了考证。在水利方面,记述有作者在汴河分段筑堰,逐段进行测量的过程。在印刷技术方面,记述有庆历年间布衣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以及活字印刷的工艺过程。

在建筑学方面,记述有著名匠师喻皓加固杭州梵天寺木塔的事迹,以及其所著建筑学专著《木经》的片断。

在医学方面,记述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并阐述了食物、药物、空气进入人体后的运转过程,以及人体新陈代谢的原理。

除了记述科学技术之外,还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叙典章制度,有官制、礼制、兵制、舆服、仪卫、文牍、掌故。叙外交,有作者熙宁八年受命使辽,与辽方谈判边界争议的记述。叙财政,有茶法、盐法、均输法,以及北宋历朝铸造铜钱之情况。叙军事,有阵法、兵器、筑城、屯边、战守、粮运、谋略。关于史学,除全书所记述大多为可靠史实外,还有很多记述,为其他史籍所无,或较其他史籍记载翔实。关于考古,对各种出土文物之时代、形状、花纹、文字等,均有细致的考证。关于文学,除文字流畅、洗练,描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本身就是一部笔记体文学佳作外,也表现了自己的文艺思想,如于诗、词强调把形式、内涵、情感、技巧融为一体。

阅读指导

在阅读此书时,要注意对各个方面的成就作分门别类的概括,主要注意物理学(声学、光学、磁学)、历法、化学、地理、自然现象等自然科学方面。

禽经/宋/中国最早的鸟类学专著

背景介绍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科学文化十分繁荣的一个时期,许多重要的学术理论和技术发明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宋代在生物学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时不但在动物化石的认识、人体解剖学和金鱼育种方面都有突出的成果,而且凭借生物学知识的广泛积累,有关生物的学问已逐渐从原来更为广泛的知识门类中分离,开始形成一门关于“鸟兽草木”的学问,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典的生物学。这种情况明显地体现在当时涌现的众多的生物学著作中。伴随当时各种生物学知识尤其是观赏动植物知识的大量积累,一些学者为扩大影响而编写的一些大类别的动植物著作,包括张宗诲的《名花木录》、《木谱》,以及一些学者造的“经”。比如:《草经》、《花经》、《鹰经》、《禽经》等等。这些所谓“经”的编著,从中不难看出当时人们试图“经营”一门新学问的努力,虽然不免有点自诩为某一方面知识经典的意思。其中《草经》、《鹰经》在郑樵的《通志·昆虫草木略》中多处提到,后来这两本书并未流传下来,流传至今的只有《花经》和《禽经》。这类著作的特点是收录有较多的某一专门领域的生物学知识,《禽经》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名著概要

《禽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鸟类学专著。作者在参阅前人有关鸟类著述的基础上编著而成,总结了宋代以前的鸟类知识,包括命名、形态、种类、生活习性、生态等。其编写风格带有普及知识的特点,如书中记“王雎、雎鸠,鱼鹰也。《毛诗》日:‘王雎,鸷而有别。’多子。江表人呼为鱼鹰。雌雄相爱,不同居处”。该书记载了鹗、鹰、鸢、鱼鹰、锦鸡等各种雉,翡翠、鹤、鹬、鹈鹕、斑鸠等数十种鸟。对鸟的名称辨异、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行为特点,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都有记述。书中还提到鸟类的器官形态与功能的一致性等等。就其内容而言,堪称是一本包含着丰富鸟类学知识的著作。

阅读指导

《禽经》,一说周师旷撰,和《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一样,是冒名之作,因为其中的内容主要是晋以后的东西。此书未见宋初王尧臣等撰的《崇文总目》著录,首见于陆佃(1042~1102年)的《埤雅》所引,一般认为是唐宋时期的著作。考虑到宋代生物类著作写作、编撰的繁荣,以及出现《南方草木状》等冒前人之名的作品,因此,它更有可能是宋代的作品。《禽经》的编写风格带有普及知识的特点,书中多处有详细著述,比如书中说:“王雎,雎鸠,鱼鹰也。《毛诗》曰:‘王雎,鸷而有别。’多子。江表人呼为鱼鹰。”这种为了将一个事物表述清楚而旁征博引的叙述风格,和现在的科普性读物的特点非常接近。书中对鸟的叙述内容非常详尽,比如名称的分辨、形态特征的描绘、生活习性的描写、行为特点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形态功能的记述,都有详细涉猎,不一而足,翔实而全面。

洛阳牡丹记/宋/欧阳修/中国第一部牡丹专著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他一生写下散文500余篇,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他开创了宋代笔记文学创作的先河,《归田录》、《笔记》是其代表作。他还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他一生著述颇丰,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背景介绍

欧阳修进入仕途后,曾在洛阳留守三年,年年牡丹盛会,他都前往观赏。从此,他和洛阳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天,钱惟演在花园请宾客饮酒赏花游园,只见牡丹争奇斗艳、竞赛芳菲。他一时兴起,先请大家干三杯酒,后兴致勃勃地说:“今乃牡丹盛会,难得各位前来助兴。又适逢欧阳秀才新到任所,更为今年的牡丹盛会增光添彩。我想那唐朝时有舒元舆的《牡丹赋》,名动京城,传颂万代。自宋以来,尚没有与《牡丹赋》媲美之作。今特请各位施展才华,再写一篇后来居上之作吧! 不知意下如何?”大家都连声说好。这时,邵雍提议说:“还是请司马君实先生来写吧!” 司马光听后急忙推托说:“要说后来居上嘛,我看还是请欧阳秀才来写更合适!”大家一致赞成。欧阳修果然不负众望,他思索片刻立刻文思泉涌:夜遇牡丹仙子之情,牡丹仙子巧报花名之景,清脆悦耳之歌声,婀娜多姿之舞态……他提起笔来,一气呵成了《洛阳牡丹记》,写好后,钱惟演和梅尧臣、司马光、邵雍都赞叹乃可传世佳作,随即,将它公诸于世。这我就是千古传颂的《洛阳牡丹记》。

名著概要

《洛阳牡丹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牡丹栽培专著,全书分为三篇:一、花品序:介绍牡丹的品种和牡丹名扬天下的原因;二、花释名:讲述牡丹品种的来历;三、风俗记:记述洛阳人赏花、种花、接花、养花、浇花及医花的习俗特色。作者详尽地记载了牡丹的品种、花期、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当地人的赏花习俗、牡丹花进贡时的情形、花农的生活、花农的栽种技术等等,对于普及牡丹花卉的知识,和后世人栽培牡丹提够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第一手资料。

延伸阅读

《醒世恒言》第四回“灌园叟晚逢仙女”记述了宋朝平江府一老翁秋先爱花护花而成仙的故事,其中提到了唐代武则天游后苑诏命百花开放的传说:

这牡丹乃花中之王,惟洛阳为天下第一,有“姚黄”、“魏紫”名色,一本价值五千。你道何独盛于洛阳?只为昔日有个武则天皇后,淫乱无道,宠幸两个官儿,名唤张易之、张宗昌,于冬月之间,要游后苑,写出四句诏来,道:“来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百花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不想武则天原是应运之主,百花不敢违旨,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后苑,只见千红万紫,芳菲满目。单有牡丹花有些志气,不肯奉承女主幸臣,要一根叶儿也没有。武则天大怒,遂贬于洛阳,故此洛阳牡丹冠于天下。有一支《上楼春》词,单赞牡丹花的好处。词曰:“名花绰约东风里,占断韶华都在此。芳心一片可人怜,春色三分愁雨洗。玉人尽日恢恢地,猛被笙歌惊破睡。起临妆镜似娇羞,近日伤春输与你。”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以雍容华贵著称于世。在人们的印象中,牡丹花犹如唐朝的杨贵妃,是为富贵之花。文人创作的小说,却赋予了牡丹花的骨气,真是有国花的大家风范。

橘录/南宋/韩彦直/世界上最早的柑橘种植专书

作者简介

韩彦直(1131~1194年),字子温,陕西人。他出身将门,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之子,韩彦直的母亲梁红玉是当时著名的女将,她协助丈夫率军作战,是历史上的女英雄。韩彦直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乾道二年(1166年)任户部郎官,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理财出色。乾道七年(1173年)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严格训练军队,是当时军队的典范。淳熙四年(1177年)任温州知州,他疏浚永嘉城河,亲授将士作战,打败海寇,并抓住匪首,显示了他指挥作战的才能。在温州期间,他详细了解当时温州一带柑橘生产情况,总结推广了柑橘种植经验,南宋淳熙五年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专著《橘录》,全书三卷,记载了27个柑橘类果树的种植和品种,详细记述了一套柑橘果树的栽培管理和果实收藏方法。此书后被译成各种文字传到国外。韩彦直晚年潜心学问,搜集宋以来的史事撰写了《水心镜》167卷,史料价值很高。逝后,皇帝赠其爵位至蕲春郡公。

背景介绍

此书是韩彦直在著名的柑橘产地温州任知州时编撰。柑橘类果树原产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从先秦的《禹贡》到以后的许多文献都陆续有记载。到了宋代,人们不但培育出许多柑橘品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栽培技术日趋完善,亟需人们加以总结,以便推广、提高。另一方面,宋代的科学技术空前发达,园艺学和古典植物学一样,涌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植物谱录,著名的有蔡襄《荔枝谱》、陈翥《桐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陈仁玉《菌谱》和韩彦直的《橘录》。

名著概要

《橘录》是韩彦直花了两年的心血亲自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撰写而成,他详明地记述了一套柑橘果树的栽培管理和果实收藏方法,为历代有关柑橘种植经验的总结,堪称一本具有较高园艺学价值的著作。全书3卷,记载了27个柑橘类果树品种。分为柑、橘、橙3类,其中柑8种、橘14种、橙子朱栾等5种。作者根据果实形态的差异(大小、形状);果皮的色泽、香气、厚薄;果瓣的数目、味道和种子的多寡等将柑橘进行细致分类。他详细总结了橘的栽培、培育、嫁接、防虫治虫、储存等知识。从作者对真柑等果树的描述可以看出,韩彦直认为橘类果实的品质与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还认为人工嫁接是造成这类果树种类繁多的原因。《橘录》中,关于种植,作者认为柑橘种植在离江海10里左右旁近肥沃“涂泥”的地方,果实就会大而且品质好;关于管理,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开沟排水、锄草、施肥、填泥等措施,保证果树生长良好;关于防治病虫害,作者明确指出柑橘所受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种由藓(真菌)引起;一种由蠹(虫)引起。前者通过刮除病源茵、除去多余的枝叶以增进果林的通光透气性,即可得良好的效果;后者可以设法将虫钩出,然后用木钉将洞填死以达到治除的目的。关于果实采摘,韩彦直指出要用小剪刀在平蒂的地方剪断,轻放筐中,细心保护;关于收采、贮藏,作者强调要摒开酒气,并主张在贮藏的过程中,勤于检查,10日一翻,有烂的及时检出。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做法,为后人培育柑橘时效仿,效果极佳。

作品影响

《橘录》是一部较高价值的园艺学著作,其内容丰富,论述科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柑橘专著,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柑橘栽培业和果树园艺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总结推广了柑橘种植的经验和优良品种,促进了温州一带柑橘的发展,比如温州远近闻名的无核蜜橘就是当时韩彦直发现,现在遍及整个日本,还远传到美洲的温州蜜橘,《橘录》还被译成各种文字传到国外,为世界园艺学者所重视,美国植物学家里德在他的《植物学简史》一书中明确表示韩彦直记述的果树整枝、虫害及对真菌寄生的控制等都很先进和值得借鉴。

延伸阅读

每年的秋冬季节,柑橘大量上市,黄澄澄金灿灿诱人的果实,让人看着眼馋,实在吊人胃口。历代名人对柑橘多有描述。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橘颂》中就有“绿叶素荣,纷其可喜”、“青染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诗人赞美橘树枝叶繁茂,充满生机,果实鲜美。柑橘在植物学中泛指芸香科柑橘属类,它包括橙子、柚子、柠檬、广柑、蜜橘等。我国是柑橘的故乡,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史。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柑橘中所含有的抗氧化元素,诸如维生素C、叶酸、食物纤维素、其他维生素及矿物质对健康都非常有益。柑橘生食有益气、强身、助消化、健脾胃、降血压作用,对防治化脓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糖尿病、病毒性感冒有一定效果。然而,柑橘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柑橘富含胡萝卜素,如果吃得过多会引起胡萝卜素血症(俗称橘黄症),出现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而且,多食柑橘会上火,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还会出现口腔溃疡等不良症状,所以吃柑橘要适量而止,不可贪食。

百家姓/北宋/中国儿童的启蒙识字书

作者简介

《百家姓》是从宋朝开始传下来的。传说宋朝初年,钱塘有个钱姓的老儒,饭后茶余与众人谈起姓氏时,以皇上赵姓为天下第一,自己姓钱自称第二。他的理由是后梁太祖封钱为吴越国王,拥兵两浙,统十三州,其孙钱俶性宽和,颇知书,以十三州献宋太祖,封邓王,任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所以两浙以钱姓为首。钱姓老儒怕众人不服,便编了个“百家姓”。“赵钱孙李”,孙乃是钱俶的正妃,李姓是南唐主,“周吴郑王”等以下为国之大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吴越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中国姓氏的来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4种:1.以母亲姓为姓;2.以地名为姓;3.以图腾为姓;4.以族号为姓;5.以国名为姓;6.以食邑为姓;7.以官职或职务为姓;8.以上辈的名、字或号为姓;9.以排行或辈分为姓;10.以天子赐姓和死后追谥庙号为姓;11.外来氏族引来的姓氏;12.以避讳被贬斥或由某种原因被逼改姓;13.以人类对自然物的迷信和崇拜为姓氏;14.以天干、地支、数词、量词、长幼、次第为姓氏;等等。目前,全国有姓氏约14600多个,但《百家姓》中的姓氏占总人口90%以上。

相关链接

《幼学琼林》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相对而言,《幼学琼林》有四个特点:首先,它较少封建伦理说教,而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其次,它包罗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再次,正文部分就有释文,人们读起来颇觉明白晓畅,毫无滞碍,而且释文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水;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名著概要

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和穆萧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纪舒屈,项祝董梁。杜阮蓝闵,席季麻强。贾路娄危,江童颜郭。梅盛林刁,钟徐邱骆。高夏蔡田,樊胡凌霍。虞万支柯,昝管卢莫。经房裘缪,干解应宗。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包诸左石,崔吉钮龚。程嵇邢滑,裴陆荣翁。荀羊於惠,甄麴家封。芮羿储靳,汲邴糜松。井段富巫,乌焦巴弓。牧隗山谷,车侯宓蓬。全郗班仰,秋仲伊宫。宁仇栾暴,甘钭厉戎。祖武符刘,景詹束龙。叶幸司韶,郜黎蓟薄。印宿白怀,蒲邰从鄂。索咸籍赖,卓蔺屠蒙。池乔阴郁,胥能苍双。闻莘党翟,谭贡劳逄。姬申扶堵,冉宰郦雍。璩桑桂,濮牛寿通。边扈燕冀,郏浦尚农。温别庄晏,柴瞿阎充。慕连茹习,宦艾鱼容。向古易慎,戈廖庾终。暨居衡步,都耿满弘。匡国文寇,广禄阙东。欧殳沃利,蔚越夔隆。师巩厍聂,晁勾敖融。冷訾辛阚,那简饶空。曾毋沙乜,养鞠须丰。巢关蒯相,查后荆红。游竺权逯,盖益桓公。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钟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仉督子车。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谷梁。晋楚闫法,汝鄢涂钦。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归海,羊舌微生。岳帅缑亢,况后有琴。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商牟佘佴,伯赏南宫。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百家姓》原来的版本图文并茂,每页上方有图,画一些名人表明姓名,下方用姓氏编成四字一行的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记。百家姓泛指多数,有568个字,其中复姓60个,单姓447个。

阅读指导

作为启蒙教育读本之一,可以以背诵为首要的任务,尤其对于四五岁的儿童,主要注重记忆能力的培养。在书籍的基础上,可以找几本与姓氏相关的书阅读,以便了解各个姓氏的起源,拓展知识面。

三字经/南宋/使用最广的蒙学读物

作者简介

有关《三字经》作者归属,一直是个历史“公案”。比如《辞源》释词为“相传为南宋王应麟编”,又有说是“宋末区适子撰”、“明人黎贞撰”。《三字经》直到明代才广为流传,明清人多认定作者是王应麟。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南宋鄞县人。他少年时通《六经》,淳祐元年(1241年)中进士,历任过秘书监、吏部侍郎等诸多官职,博学多闻,长于考证,著述丰厚。而据王重光介绍,王应麟的文集未见载有《三字经》。王应麟呕心沥血写就的宏篇著述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反而是这本未收入正集的小册子却家喻户晓,流传数百年。有的研究者认为有3点理由可界定作者是王应麟:其一,《三字经》非博学多闻的大手笔不能作;其二,《三字经》仅为儿童上学的启蒙教材,非热爱儿童教育者不愿撰;其三,《三字经》叙写历史文化原来只到唐宋为止。不过也有一件由清朝咸丰探花、顺德人李文田编辑的《三字经句释》,其封面上“区适子手著”5个大字佐证《三字经》出自顺德。据明清之际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11中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另一位广东学者凌扬藻在《蠡勺编》中,也认为《三字经》是区适子所撰。此外他们认为《三字经》在叙述史实时有多处错误,少数地方行文不严密,这与相传另一位作者王应麟博学严谨的学风完全不合。

名著概要

《三字经》涉及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内容广泛实用。课文全用三言韵语,句子短,韵脚出现的频率高,节奏性特别强,好读易记,尤其适合于年幼的初学儿童。作者在语言上下了很多功夫,课文不但流畅明白,而且有许多提炼精辟的警句。这篇教材选用历史名人的事例,加入许多生动的形象,并使儿童在识字过程中学到一些典故。今天所见到的清初本子是1140字,后来比较通行的本子总共1248字,内容大致包含五个部分。

首先,讲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84字。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其次,讲些封建伦常,114字。再就是介绍数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这些基本名物的,96字。如:“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然后介绍“小学”、“四书”、“六经”和“五子”这些当时的基本知识,246字。如:“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窦燕山教子图轴 清 任薰 纸本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五代时后周渔阳人,后居幽州,因其地属燕山,故名窦燕山。以词学闻名。持家克俭,乐善好施,高义笃行,曾建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请名儒执教,并供给衣食。《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句。其五子相继连科及第,皆成人才,时号燕山窦氏五龙。画面中屏风岿然,窦燕山捧卷斜坐榻上,身着便服,慈眉善目,方颐阔耳,须髯飘逸,儒雅之风充溢画端。此时,他正教导身前幼子背诵诗书。幼子踌躇满志,斜视旁边专心读书论诗的兄长,羡慕之余,暗握拳头,发誓紧追兄长,成就大业。窦燕山身边书卷堆砌,身后仆人抱书而立。旁边女仆袖手而立,望着主人,现喜色。本画用笔细劲,人物神情刻画惟妙惟肖,衣纹运笔多以钉头鼠尾描,转折处劲健有力。设色古朴,构图疏密得体。

接着讲述历史,468字,如:“汉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蜀魏吴,争当鼎,号三国,迄两晋。”

最后讲了一大串历史上发愤勤学的故事,勉励儿童努力学习,做有用的人。

通过上面粗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内容或是从语言,《三字经》作为封建社会的一部识字、启蒙兼常识教材,的确是编得比较高明的。在极短的篇幅内,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而且非常系统、准确,实在是罕见的。后来仿照《三字经》体例编写的蒙学教材有多种。如李的《小学四字韵语》和《小学稽业》,清人李毓秀的《弟子规》,还有众多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杂字书,多包括日用常识,内容丰富多彩。元明以后陆续出现过多种增改,如章太炎的《重订三字经》、余懋勋的《三字鉴》等等,但这些新编和改编都未能较广、较久地流传。

阅读指导

《三字经》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是作为启蒙教育的课本,现在更多地把它作为训练孩子记忆能力的教材,而没有真正利用《三字经》所记载的常识。因此,在阅读《三字经》时,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不要仅仅让孩子记忆,让孩子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增强记忆。《三字经》中封建糟粕的东西,阅读时应鉴别。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南宋说部之首”

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别号野处。饶州鄱阳(江西波阳)人,洪皓第三子,南宋著名文学家。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7岁,随兄洪适、洪遵攻读。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10岁时,随兄适避乱,往返于秀(今浙江嘉兴)、饶二州之间。绍兴十五年(1145年),洪迈中进士,因受秦桧排挤,出为福州教授。其时洪皓已自金返国,正出知饶州。洪迈便不赴福州任而至饶州侍奉父母,至绍兴十九年(1149年)才赴任。二十八年(1158年)归葬父后,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吏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校诸房文字。三十二年春,洪迈以翰林学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金大都督怀中提议将洪迈扣留,因左丞相张浩而罢。洪迈回朝后,殿中御史张震弹劾洪迈“使金辱命”。乾道二年(1166年),知吉州(今江西吉安),后改知赣州(今江西赣州)。洪迈到任,重视教育,建学馆,造浮桥,便利人民。后又徙知建宁府(今福建建瓯)。淳熙十一年(1184年)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大兴水利,共修公私塘堰及湖泊837所。后孝宗召对,洪迈对淮东抗金边备提出很好的建议,得到孝宗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迈入史馆后预修《四朝帝纪》,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深得孝宗信任。淳熙十三年(1186年)拜翰林学士。光宗绍熙元年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1202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洪迈学识渊博,一生涉猎典籍颇多,被称为博洽通儒。撰著除《容斋随笔》外,还有志怪小说集《夷坚志》,并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

背景介绍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经济空前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更趋频繁,从而促使科学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北宋布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于文化的传播、普及和提高,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当时的南宋,内乱外忧,时时同金国有战争,一直处于议战议和的状态。

名著概要

《容斋随笔》始撰于隆兴元年(1163年),既是读书心得,又是典故考证的书,不仅涉及了宋以前的一些史实、政治经济制度、典章典故,也对宋代典章制度、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了评论和综述。可以说此书是南宋笔记体的代表。《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5集74卷,是一部著名的笔记体学术著述。

《容斋随笔》是洪迈近40年的读书笔记,读书凡意有所得,即随笔记录下来:自经史典故、诸子百家之言,以及诗词文翰、医卜星历之类,无所不载;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各门类知识,无所不备。而多所辨证,资料丰富,考据精确,议论高简,是这部书的最大特色。如《随笔》卷三“唐人诰命”、卷九“老人推恩”、卷十“唐书判”,《续笔》卷十“唐诸生束”、卷十一“唐人避讳”、卷十六“唐朝士俸微”等,记载唐代风俗习惯、典章制度,多史传不载的材料。《随笔》卷四“野史不可信”、卷六“杜”、卷八“谈丛失实”、“韩文公佚事”等,指出新旧《唐书》、《资治通鉴》以及魏泰《东轩录》、沈括《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失实之处,并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书中对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文亦多所论述。书中有关诗歌部分,后人曾辑为《容斋诗话》传世。这部书为明清时代讲求训诂、论析经史的学术笔记著述提供了范例,影响深远。

此书虽所涉及内容广泛,然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则是对历代典籍的重评、辨伪与订误,并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等,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

《容斋随笔》初刊于南宋嘉定初年,明清时亦有多种刻本。其中清康熙年间洪氏刊本,刻印最为精美,内容完整无讹,堪称善本。

阅读指导

《容斋随笔》包含的内容丰富,有经史典故、诸子百家之言,以及诗词文翰、医卜星历之类,涵盖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各门类知识。因此阅读的难度较大,可以在阅读时作相应的读书笔记,按各个门类记述,从而概括出在各个方面的洪迈的思想。也可以参阅其他史书进行考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