纟部
纟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纟”是个象形字。甲骨文描摹的就是一小束丝拧在一起,以防散乱的样子。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大致相似,也是一束丝的形象。小篆的形体继承甲骨文、金文,并线条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糸”。简化汉字后则简化写作“纟”。
《说文·纟部》:“纟,细丝也。像束丝之形。凡纟之属皆从纟。”(纟,细丝。像一束丝的样子。大凡纟的部属都从纟。)
“纟”的本义为细丝。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可见这种丝是极细的。
“纟”是个部首字。凡由“糸”组成的字,大都与丝麻及织的行为相关。如“经”、“纬”、“组”、“素”、“纤”、“纫”、“织”、“纱”、“纶”等。
纠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纠”本为象形字。它的甲骨文的形体像藤蔓或两束丝线纠缠在一起的样子。金文的形体,更像纠缠、缠绕的样子。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金文相似。隶变后楷书写作“糾”,增加了表意的“糸”旁,表示与线丝有关,“丩”读作jiū,是声旁,变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字。简化汉字后写作“纠”。
《说文·丩部》:“纠,绳三合也。从糸丩。”(纠,绳多股绞合在一起。由纟、丩会意。)
“纠”的本义为三股的绳子。引申表示像丝线一样缠结、缠绕。《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句的大意是:麻绳缠绕的葛布鞋,穿着它走在霜上也可以。
由缠结、缠绕在一起,又可以引申出集结、聚集之意。《红楼梦》第八十回:“金桂不发作性气,有时喜欢,便纠聚人来斗牌掷骰行乐。”
“纠察”一词现在多指维持公共治安的人。它的意思源自“纠”,与绳墨有关,依照一定的准绳去衡量、督查,加以纠偏、纠正,就能保持稳定、维持秩序了。由此可知“纠”又可引申表示督查、矫正之意。如“纠弹”(纠察弹劾),“纠错”(纠正错误)。
另有“纠纷”一词,也是古今异义。它在现代汉语中多指纷扰、争执,如老舍 《茶馆》第一幕:“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据说是为了一只家鸽,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但在古籍中则多指“交错杂乱”的样子,如李华《吊古战场文》:“河水萦带,群山纠纷。”意思是:河水弯曲得像带子一般,远处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
经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经”原是个象形字。金文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用的“工”,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的经线之形。小篆的形体在其左增加了表意部分“糸”,表示与丝线有关,变成了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隶变后楷书写作“经”。简化汉字后写作“经”。
《说文·糸部》:“经,织也。从纟,声。”(经,编织品的纵线。从纟,声。)
“经”的本义是织布上的纵线,是与“纬”相对的。刘勰《文心雕龙》:“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扬,此立文之本源也。”(感情,好比文章的经线;文辞,好比文章内容中的纬线。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
后来由经纬之义,又可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南北谓之“经”,东西谓之“纬”。《大戴礼记·易本命》:“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若没有经也就谈不上纬,所以“经”是主要的。因此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称为“经”,如“经脉”,“经络”等。也正因其重要,所以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就称为“经典”。《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又如李白《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意思是: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们,言必称“五经”,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经典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学问可算是很大了。但是,假如向他们请教一下经国济世的方略,他们就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对。
“经”用作动词,表示管理、治理。《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经理宇内”之句,此处的“经”字,是管理的意思;所谓“经理宇内”,也就是管理国家之义。陆游 《喜谭德称归》:“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 (少时不愿意去做寻章摘句的学问,所叹慕的在于治理国事。)在《公羊传·昭公十三年》中有“灵王经而死”的话,这里的“经”字是“颈”字的借字,是缢颈之义,当上吊讲。
“经济”一词,现在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称。可在古籍中,“经济”却指经世济民。如《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又指治国的才干。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听说补残先生学问经济都出众得很。”
继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继”是个会意字。在金文的形体中,上部是两束丝,中间是一横,下部是一束丝,会意表示把断了的丝线接续上,故有“继”义。小篆的形体在左边又增加“糸”,右边仍为丝的接续。隶变后楷书写作“繼”。简化汉字后写作“继”。
《说文·糸部》:“继,续也。从纟。一曰:反为继。”(继,继续。由纟、会意。另一义说,把断绝字“”反过来,就是继。)
“继”的本义为连续、接续。如屈原《离骚》:“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我让凤鸟夜以继日地飞腾。)成语有“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其中“夜以继日”出自《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意思是晚上连着白天,抬着头不停地思考。“焚膏继晷”出自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其中的“膏”,指灯烛;“晷”,表示日光。这句话的大意为:点上油灯,接续日光,经常这样勤奋用功,一年到头不懈怠。后用以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词语有“继室”(元配死后续娶的妻子)、“继父”、“继母”等。
由此又可以引申为继承。《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匠的儿子们,没有不继承其父业的。)成语有“继往开来”,出自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意思是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对这个世界是很有好处的。
又可以引申为延续。如《晋书·刘聪载记》:“观鱼于汾水,以烛继昼。”成语有“存亡继绝”,”原意是说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子嗣。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谷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绝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绝”本为会意字。在金文的形体中,像用刀把两束丝从中截断,会意表示断绝。小篆的形体,左为“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是形旁,右为“色”,作声旁表声,变成了会意兼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絕”。简化汉字后写作“绝”。
《说文·纟部》:“绝,断丝也。从纟,从刀,从卩。”(绝,用刀断丝为二。由糸、由刀、由卩会意。)
“绝”的本义为把丝线弄断。《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kūn)仰天大笑,冠缨索绝。”(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帽带子都断了。)
引申指断绝。《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是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叫共工的天神,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发怒用头撞不周山,使擎天的大柱折断,系地的大绳也断了。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向低斜的西天滑去。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由断绝,又可以引申为极、最。极美的女子称为“绝色”,如元代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王嫱)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艳丽,真乃天下绝色。”又引申指才技特异、独一无二、高超。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断绝后的裂纹总是横的,故又引申出横渡、穿越之意。《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又如陆游《夜泊水村》:“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其中的“老子”,相当于老夫,是诗人自称;“绝大漠”,是指横穿过大沙漠;“新亭”,在今南京市。东晋初年,从洛阳逃到江东的文士,空闲时常到新亭饮酒赋诗。他们谈到半壁河山沦亡,往往相对而泣。王导(当时做丞相)训斥他们:“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因此,陆游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勉励大家振作起来,打败敌人,光复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