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亚洲文明
一、印度与东南亚各地文明
1.吠陀经、雅里安人、婆罗门教
“印度”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在中国古代,印度又称“天竺”。
在古代印度文明史上,自哈拉帕文明后有一个断节,直至公元前1500~前600年间,进入吠陀时代。“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吠陀经》即是包含当时各种知识的文字资料。《吠陀经》的编辑者叫做雅里安,意思是高贵者。《吠陀经》的代表作是《梨俱吠陀》、《沙摩吠陀》、《阿闼婆吠陀》和《耶柔吠陀》。这四种《吠陀经》中,《梨俱吠陀》产生时间最早,其他稍后。解释《吠陀经》的著作叫做《奥义书》或《梵书》。《吠陀经》也是一种宗教著作。“吠陀”是雅里安人结合达罗毗荼人文明产生的新的文明。在《梨俱吠陀》中,雅里安人称“达萨”是他们的敌人。“达萨”是低鼻黑皮肤的邪恶之人。雅里安人信奉自己的战神因陀罗,把自然万物都化成神灵,如太阳神、雷雨神、河川神等。天界、地界、空界称为“三界”,各由不同的神灵主管。
吠陀教是婆罗门教的前身。雅里安人认为普鲁沙神是最高的神,千头千眼千足,头生婆罗门、身生刹帝利、脚生首陀罗,月亮、太阳、天空与风都是他的身体派生的。雅里安人四个瓦尔那等级——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也由此找到理论依据。
《吠陀经》中表明,三大神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分别象征“创造”、“护持”与“毁灭”。梵天又称大梵天,是三位大神级别最高者。他诞生于一个“梵卵”中,他的出世犹如中国的盘古:劈裂卵壳,上半变成天,下半化成地。他有五个头,被湿婆砍了一个,其他四头面向四方。他的千只手中拿着《吠陀经》和莲花等物。毗湿奴则三步跨过大地,四只手中拿着仙杖、法螺、莲花和轮宝等物。他的妻子是吉祥天女。毗湿奴在婆罗门教中称为“救世主”,地位次于梵天。湿婆是舞蹈与苦行之神,有三只眼睛,中间一只眼睛喷火,毁灭一切。在吠陀经典中,毁灭意味新生。除了这些神外,受崇拜的还有火神阿耆尼、雨神巴健耶等。
《奥义书》中记述了婆罗门教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或宗教上的解释。他们认为世界是一种幻象,梵天女是灵魂的真实存在。肉体是虚的,精神是实在的。人死后灵魂重新归于“梵”。由于人在世时作了许多“孽”,死后就投胎成各种动植物了。梵我合一才能脱离轮回。这实质是为奴隶主的统治找理由。
2.摩亨佐·达罗城和哈拉帕城
哈拉帕文化也就是古代印度河文化。它的代表性体现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城和摩亨佐·达罗城的遗址中。它所存在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6世纪至前18世纪。达罗毗荼人创造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
哈拉帕城包括下城与卫城两个组成部分。所谓卫城即贵族居住的地方,下城的居民则是平民。卫城的城墙高耸,城区也经过严格规划。城区中央,一条中央大街南北走向,宽约9米。
许多巷道穿插在居民区中,房屋多是平房,亦有少许楼房,其建筑材料是烧制的砖。各种配套设施如渠、井等一应俱全。许多粮仓、奴隶住所和手工艺作坊等都分布在下城。哈拉帕城最盛时,有3万多居民生活在这里。
摩亨佐·达罗城虽然规划大小与哈拉帕不相上下,但在建构上比哈拉帕城更加雄伟。它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遗址保存完好。建在高台上的是卫城,位于其城西部,而住宅区和手工业交易区位于东部。卫城中建有7米宽、12米长、2米深的大浴池,主要用于祭祀净身。卫城北侧建有一个大会议厅,与旁边的小型建筑融为一体,构成庭院,为执政者居住,是全城的政治中心。
摩亨佐·达罗城区街巷纵横交叉,各大街把城市分成若干区域,巷道又把这些区域紧密相连,交通非常方便。小巷里有路灯照明,下水道则以砖砌成,设有窨井盖;居所中,水井、管道设施既方便生活,又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卫城的巨大建筑和粮仓,证明当时已属城邦国家。
哈拉帕城与摩亨佐·达罗城附近类似的遗址有几十个,分布于印度河流域。这里除了出土玩具、陶器和各种首饰工艺品外,让人眼睛一亮的还有许多印章。印文图案为诸种动物,如象、虎、狮子,还有一些牛角虎、三头兽及三面神人等,印章中的文字是当时印度河流域盛行的象形文字,可惜现在仍无法解读。这里生产的陶器基本上是用陶轮制成的,还有一些陶塑,大多是彩绘的玩具和偶像。
3.佛教
佛教(Buddhism)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克特附近)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创立。当时婆罗门教在印度占统治地位,婆罗门教法典将种姓划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引起其他种姓不满。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的重要思想派别之一应运而生。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苦”的根源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是由于每人自身带来的“惑”、“业”造成的。“惑”指贪、瞋、痴等烦恼,“业”指人们的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佛教指出摆脱轮回痛苦之路,唯有按佛教经、律、论三藏所规定的训练方法,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解脱的目标,叫作“涅槃”或“解脱”。佛教这种说法包括在“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基本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反对“婆罗门第一”,在因果报应和修行解脱方面主张“四姓平等”,只要相信佛教,不分种姓贵贱,都能得到精神解脱。这种观点受到婆罗门以外的刹帝利、吠舍种姓的支持而得到传播。随着古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的发展大致为分四个历史阶段: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承其教义,为原始佛教;公元前4世纪中叶起,佛教内部对戒律和某些教义的理解发生了分岐,分裂为许多教团,后称为8部或20部,为部派佛教;公元1世纪左右出现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先有“中观学派”,后有“瑜伽行派”;7世纪以后,大乘一部分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形成密教。13世纪初,由于政治原因,佛教在印度本土趋于消失,19世纪以后又稍有复兴。即使佛教在印度的极盛时期,它在印度的势力也比不上婆罗门教,只占比较次要的地位。佛教经典最初只有口头传习,后来才有写在贝叶上的经文。从口头传习到书写成文,经历了很长时间,逐渐分成多种宗派。佛教经典繁多,总称为“经”、“律”、“论”三藏。凡以释迦牟尼的名义讲说的记录叫作经;对经义的解释、阐发的,叫作论;规定僧众的生活、学习的规范仪式、制度叫作律。从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孔雀王朝阿育王开始,中经公元前2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的提倡,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传播,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从印度向北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后又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教为主,习惯地称为北传佛教。其经典主要为汉文系统,先有大量的汉文译文,后又有汉文大量的著述,还有一部分藏文译注的佛教典籍,流传地区为中国西藏、青海、内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一带,是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境内傣族地区的佛教,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属巴利文系统。近代以来,欧美各国也有佛教流传。
佛陀坐像
(本文出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4.印度佛教建筑
佛教诞生于印度,并在印度孕育了不朽的建筑艺术。印度的佛教建筑艺术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圣地。
王舍城在古印度的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坐落在古印度摩揭陀国都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底赖雅附近,有新旧城之分。旧王舍城为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建都之地,四周有婆罗跋恕山、萨多般那求呵山、因陀世罗求呵山、勒那山、萨簸恕困直迦钵婆罗山等五座山峰,这五座山峰在佛经中被称为“灵山”。新王舍城为频婆娑罗之子阿世王所建,它在灵山五峰之外,距婆罗跋恕山约2千米,规模比旧城小。释迦牟尼生前经常在此居住传教。释迦牟尼逝世以后,他的弟子曾在这里举行了第一次结集。所以,这里成为佛教的圣地。
新王舍城的主要佛教古迹有灵鹫山和竹林精舍。灵鹫山耸立于勒那山南麓,山上有许多天然石窟,传说释迦牟尼长年在这里居住、修行、说法。频婆娑罗王曾来到这里向佛祖求教。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释迦牟尼像、七佛像、弥勒菩萨像及印章等文物。竹林精舍又称“迦兰陀竹园”,位于新旧王舍城之间,相传是王舍城的迦兰陀长者皈依佛教后献出的。频婆娑罗王在此加建了精舍。释迦牟尼曾在此宣讲佛法。此外,新王舍城还有温泉精舍、七叶窟、伽兰陀池、毕钵罗窟、释迦牟尼舍利塔、提婆达多石室等遗址,这些遗址体现了早期佛教的建筑风格。
菩提伽耶,古印度佛教遗址,传说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在今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约10千米处。主要的建筑物为高约50米的大菩提寺,形状很像金字塔,底部为边长15米的四方形,上部逐渐收缩,顶部呈圆柱状,顶端立着一个铜制螺旋形圆顶。寺塔第一层四角有四个与主塔形制相仿,但规模较小的金字形塔。寺的东大门前有一石牌坊,大门两旁佛龛,龛内及寺内大殿供有贴金佛像。寺的其余三面有60多根高2米的石制围栏柱,先后建于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2世纪。现在的石围栏大多为复制品,真品已移至各博物馆陈列。
据说,大菩提寺为阿育王创建,后代多次重建或扩建。寺西侧是著名的大菩提树,树下有一金刚座。相传释迦牟尼就是在这金刚座上成佛的。周围有中国、日本、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佛教组织和僧人修建的寺院。附近有村女善生供奉乳粥遗址和释迦牟尼留影窟遗址。近代曾在此发现五方北宋初期的汉文碑刻,现存于加尔各答博物馆。
大菩提寺 5~6世纪 1875年整修
印度的佛教遗址很多,一些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比如桑奇的大佛塔。这些建筑影响了中国以及其他信仰佛教的国家的建筑风格。印度的佛教建筑是东方艺术的灵魂。
5.印度史诗
古代印度著名的文学作品有《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它们都是古代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是毗耶娑,其实是古印度诗人的集体创作,在公元前5世纪基本形成大致轮廓,4世纪才定稿。除了这两部史诗外,在古印度文学作品中,还有《佛本生故事》和《五卷书》,都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是公元前3世纪编成的。
①《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18篇,长达10万颂,其中每颂两行,约等于《荷马史诗》的8倍。
《摩诃婆罗多》主体故事的流传应当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已有了,而且其中有些神话的来源当更早,但它的成书却是在公元纪元以后。在公元后的几百年间,它被不断地积累、加工并形成定本。然而,这些定本有着不同的传本,其文字与情节的歧异所在多有,直到20世纪60年代,经过印度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才终于出版了精审的校本。
因为《摩诃婆罗多》翻译成中文应当在400万字左右,所以是世界上现已整理的最长的英雄史诗。其内容异常复杂,包罗万象,印度古代史诗和往世书中重要的传说故事几乎都出现或被提到,还有印度教的教规和法典,甚至还有哲学、伦理、政治、法律等多层面的成份,这样一部无所不包的鸿篇巨制似乎不大可能是某一个人的独立创作,而应该被看作是世代印度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部史诗虽然篇幅巨大、内容庞杂,但其加工者却使用了印度特有的文学智慧,使其大致上仍可以算是一个整体。它是这样来结构的,全诗由一个“歌人”从头唱来,而在歌唱的同时,又有不同的歌者在叙述不同的故事,这样一环套一环,便把整部作品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摩诃婆罗多”就是“伟大的婆罗多族故事”的意思,其主体情节正是叙述婆罗多的后代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婆罗多有两个儿子:持国和般度,持国在哥哥般度死后继任国王。持国有一百个儿子,称为俱卢族,长子叫难敌;般度有五个儿子,称为般度族,长子叫坚战。持国指定成年后的坚战为王位继承人,难敌兄弟对此不满,一再设法陷害般度族五兄弟,五人逃往般遮罗国,并合娶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为妻,以此同般遮罗国结盟。这样,婆罗多国便不得不分一半国土给他们,他们五兄弟便在国土上建起了天帝城,而坚战的三弟阿周那又娶了大神黑天之妹为妻。难敌十分嫉妒般度族的日益强大,便使之在他所提出的一场赌博中输掉了一切,五兄弟和黑公主也沦为俱卢族的奴隶。在又一次的赌博中,般度族再次失败并被放逐森林13年。13年后,般度族要求归还国土,难敌背信弃义,于是,一场毁灭性的大战不可避免。双方调兵遣将,并列阵于一望无际的“俱卢之野”。可怕的战争持续了18天,双方著名的英雄接连死去,般度五子得胜,而俱卢一方则只剩下包括长子在内的兄弟四人,然而这几个人又夜袭般度族残军,并将其全部消灭,般度五兄弟住在营外而幸免于难。大战过后,双方达成了和解,坚战继承了王位,但最后其五人同登雪山修道并升入天堂。
除了这些主要情节以外,书中还充满了与主要情节有关或无关的大量插话,这些故事都是书中人物在谈话中叙述或在介绍前因后果时提到的。这些插话包括了很多著名的故事,甚至包括了一个极为著名的插话《:罗摩传》。而这,恰是另一部史诗《罗摩衍那》的雏形。
②《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的字面意思是“罗摩的游历”,即罗摩传、罗摩的生平。史诗讲述了阿逾陀城的王子、国王罗摩的传奇故事,其中贯穿了宫廷阴谋和罗摩夫妻间的悲欢离合。
它的作者跋弥,或称伐尔弥吉,翻译过来是蚁垤的意思。传说他静坐修行数年而一动不动,无数的蚂蚁在上面筑巢生息,身体成了蚂蚁窝,所以叫做蚁垤。有人说他是古代的仙人,或是金翅鸟的儿子,还有人说他是一个语法学家。当神的使者向他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后,资质平庸的蚁垤却无法将它记录下来。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只雄麻鹬被猎人射死,雌麻鹬因惊恐与悲哀而惨叫不止,面对此情此景,悲愤不已的蚁垤突然脱口而出合辙押韵的话语,一种优美、和谐的诗体就此奇迹般地诞生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输洛迦的短颂体。蚁垤正是用这种诗体创作出了史诗《罗摩衍那》。
史诗《罗摩衍那》成书于公元前三四世纪至公元二世纪之间。由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7部分组成,总计500余章,24000颂,译成汉语近90000行。事实上如此宏大的作品绝非一人一世所作,而应该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经过数代诗人与歌手的千锤百炼才逐渐完善形成的,它是古代印度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史诗完整的故事情节说明有一位诗人曾对史诗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整理加工,也许他就是蚁垤。
阿逾陀城十车王的三位王后喝下灵验的种粥,分别生下由毗湿奴托生的四个化身:罗摩、婆罗多和双胞兄弟罗什曼那、沙多卢那。长大成人的罗摩到弥提罗城参加国王的祭典,得知湿婆神弓的来历并爱上了美丽的女子悉多。罗摩拉断神弓,赢得悉多,并请十车王主持了婚礼。国王想让罗摩继承王位,却因被迫遵守与二王后立下的诺言而立婆罗多为太子,并将罗摩放逐14年。罗摩被放逐到森林里,楞伽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因悉多的美貌而劫持了她。悉多抵御住百般引诱,发誓忠于罗摩,因而被无奈的罗刹王囚禁在后宫的无忧园中。罗摩遇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它的帮助下发现了悉多的囚禁处。罗摩率猴军兵临楞伽城下,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砍下了罗波那的头颅。罗摩与悉多团圆,然而罗摩却怀疑妻子的贞操。悉多投火自尽,火神将她从火里托出,验明了她的贞洁。
史诗把罗摩作为一个理想的英雄人物来加以歌颂,而悉多则是贞节的化身,是印度妇女的象征。千百年来,印度人对《罗摩衍那》充满了崇敬之情:人们将罗摩看作神灵,每当表示问候与祝福的时候都会连呼“罗摩”!圣雄甘地遇刺身亡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正是“啊,罗摩”!这几个字也成了他的墓志铭。而最受尊崇的妇女形象则非悉多莫属,她的忠贞和贤良对印度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此外,印度广泛流传的猴子崇拜也与神猴哈奴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6.印度故事
宗教资源的丰富也是印度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其中,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当然是佛教。佛教大约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佛教典籍中有专门讲述其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前世的故事。佛教认为,其成佛之前,还只是一个菩萨,并不能跳出轮回,他要经历无数的轮回并积累善行方可正果,而这些讲佛祖前生的故事便统称之为“佛本生”。当时的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便从大量的民间传说中为佛的前生寻找可以利用的故事,如此,便形成了繁杂而庞大的故事家族。这些故事的正面形象都是成佛前的释迦牟尼,他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份,或者天神,或者国王,甚至狮子、乌鸦。而故事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童话,有笑话,有寓言,有奇闻,也有滑稽故事,甚至较为不错的短篇小说。这些故事大都是民间的寓言与传说,但都经过了佛教徒的改造,他们把故事中的一个主要形象设定为佛祖的前身。
比如其《乌龟本生》的故事,本来是一个充满民间情趣的故事。故事大致说有一只乌龟,认识了几只天鹅,天鹅说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乌龟想让天鹅把它带去,天鹅说你只要能闭紧嘴巴就行,乌龟答应了。于是,两只天鹅用嘴叼住一根木棍,让乌龟咬住中间。当它们飞到一个地方时,有几个儿童看到了,惊讶地叫“乌龟在天上飞”,乌龟忍不住就要说话,结果便摔死了。而佛教徒将其采入佛本生中,并说佛转生为一个国王的宰相,国王问乌龟的事,佛便说“谨言慎行,饶舌丧生”。
其实,除了《佛本生故事》之外,佛教故事还有更有趣的《百喻经》。所谓“百喻”是指其共收近百篇故事,多用譬喻的方式来阐释一些佛教的教义。此书共收98个故事,有许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三重楼喻》,说一个富翁要盖一座三层的楼房,却偏要工匠们先盖最上面的第三层,故事以此来嘲笑和讽刺那些好高骛远或本末倒置的人。还有吃了七个饼才饱的人遗憾自己怎么没直接吃第七块饼的故事,为主人看门的仆人背了门去看戏而遭窃的故事等等,都是这本书中的篇目。
上述故事本来都是从民间来的,但都被涂抹了宗教的油彩,真正朴素而本真的民间故事集则要数《五卷书》了。它在印度被认为是一部“教人世故和学习治国安邦术的教科书”。其书共分5卷,故称为《五卷书》。书前有一个序言,说有个国王非常厉害,但他却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他说“在没有生的、死掉了的和傻儿子中间,宁愿让儿子死掉和没有降生,因为这两个儿子只带来短期的痛苦,而一个傻子却一辈子把你烧痛”。这时,一个智慧的婆罗门允诺六个月内把王子变得超群出众,他的办法便是写了一本书给王子,这本书就是《五卷书》。
《五卷书》的故事安排具有鲜明的印度特色,即大故事套中故事、中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方式,这样环环相套,镶嵌穿插,极富有民族风韵和艺术美感。其故事也的确大多富有训诫意味。如第十三个故事,说有个骆驼被丢在森林里,它碰到了狮王及其三个属下:豹子、狼和乌鸦,狮王收留了它。一次,狮子受了伤,四个属下便没有东西可吃了。狼对狮子建议说可以拿骆驼来充饥,狮子大怒说它已成为自己的下属,怎么可以这样呢。狼说,如果它自己愿意被大王吃掉呢,狮子便同意了。于是,狼便约齐了同伴来到狮子面前。乌鸦先说,因为狮子都快饿死了,干脆先把它(乌鸦)吃掉吧。狼说那不行,你这么小,吃了也填不饱肚子,还不如吃我呢。豹子又说,你(狼)个头也不大,再说你有爪子,狮王可不能吃同类呀,还是吃我吧。这时,骆驼便想,它们都表示了忠心,而且并未被吃掉,自己也应当表现一下,于是,它便开口说话了,它说豹子也是有爪子的,也不可被狮王吃掉,还是吃自己比较好。盛情难却的同伴们便迅速成全了它。这则故事既饶有趣味,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极富深意,有着多种意义的阐释可能。
7.甘地
甘地7岁时,全家迁往拉吉科特,他便在当地读小学,12岁进入拉吉科特的阿弗列德中学。13岁时,根据印度教习俗,甘地与卡斯特巴尔结婚。1887年,甘地考取萨玛达斯学院,但因种种原因,在一学期后退学。1889年9月,他去英国留学,攻读法律。在英国期间,他读了大量的宗教书籍,这对他日后的非暴力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1891年,甘地考取了律师资格,学成归国。
1893年,甘地因为办案到了南非并在那里定居,他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就是在那里发展起来并得到了实践。甘地看到印度侨民在南非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就组织了一个印侨团体“纳塔尔印度人大会”,以非暴力的方式为侨民争取平等待遇,产生了很大影响,迫使南非政府废除了针对印侨的人头税,并承认印度的合法婚姻在南非有效。
1914年,在南非生活了21年的甘地携夫人回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伦敦召集印度侨民组成志愿救护队,后来又在印度为英国招募士兵,希望以此感化英国,换取印度的自治。然而,大战结束后,英国非但没有满足印度人民的自治要求,反而颁布了压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罗拉特法案》。甘地马上组织起非暴力运动,号召全国总罢工,要求印度人民绝食和祈祷,以示抗议。1919年,甘地第一次提出了针对英国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主要内容是印度人抵制英国殖民政府的学校、法庭、立法机关,抵制英国货和不接受英方委任的国家职务。1920年初,国大党批准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计划,同年,甘地起草了新党章,加入了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获得自治权的内容,并获得了国大党年会的通过。1922年,甘地被英国殖民当局判处6年监禁,后来因病被提前释放。1924年,甘地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不合作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1929年,国大党年会通过了印度完全独立的提案,将党章中要求的“自治”改为了“完全独立”。1930年,印度的各种纺织品进口比上年减少了1/3,纺织中心孟买的16家英国工厂倒闭,而印度人的土布工厂一年中从384家增加到了600家。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纺线的情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要求英国政府立即退出印度。1947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承认印度自治,但却提出了印度分割为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部分的“蒙巴顿方案”。这一方案直接导致了激烈的宗教冲突,甘地两次绝食,希望制止仇杀,却无济于事。1948年1月30日,甘地进入晚祷会场时,遭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而身亡,享年79岁。甘地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印度人民的解放事业,赢得了印度人民的爱戴,被尊称为“圣雄”和国父。
8.筏驮摩那创耆那教
公元前6世纪,耆那教在印度兴起。筏驮摩那使耆那教真正确立。他在父母死后,经家人的准许后出家。经过12年苦修,成了“耆那”。所谓耆那,就是战胜情欲和解除精神束缚的人。耆那亦即大雄,意思是与情欲作战取胜的英雄。后来,筏驮摩那的徒弟也成了耆那。大雄死时72岁,被他的14万信徒尊为二十四祖。
大雄认为世界的万物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部分,也就是躯体与灵魂。灵魂结合什么样的躯体,在于他行善与作恶。他批评婆罗门教的杀生祭神仪式就是一种恶业。他认为最高的境界是脱离轮回,让灵魂脱离躯体,达到梵的极乐境界。
大雄提倡苦修,强调以身体的极苦获得精神的极乐。因农业耕作容易伤害虫蚁,所以耆那教禁止农业。
耆那教的苦修者
9.印度教的诞生
印度教是继佛教以后的宗教,产生于4世纪。当时佛教衰落了,原因是它的平等虚无观念行不通。印度教像佛教一样,都是由婆罗门教演变过来的;它奉祀神祇也同婆罗门教一样,毗湿奴、湿婆、梵天是三大主神,不过毗湿奴成为主神,梵天地位变得更低。这些主神的配偶也受到崇拜。湿婆神在印度教中成为第一主神,则是湿婆教派。之后湿婆教派中又引起许多互相矛盾的分支教派,如克什米尔派主张再认识,圣典派则认为宇宙的三个基本存在形式是湿婆神、物质和人的灵魂,知识(吠陀)与湿婆神同体。从湿婆派演变出来的性力派,湿婆神配难近母,梵天配辨才天女,毗湿奴配吉祥天女。女神比男神较受尊奉膜拜。性力派分左道、右道两个旁门。左道膜拜仪式有瑜珈、轮座(男女性交)等,祭神品是鱼肉人体等。右道祭品是米粉和花朵。在印度教中,湿婆神的再生神以男性生殖器方式存在,印度人称为林伽。在印度教的毗湿奴教派中,毗湿奴和吉祥天女成为主神。教徒恪守苦行、禁欲、食素等规则,主要传播于印度西海岸与北方。
印度教信仰归根结底在于以下各方面:第一是轮回报应,他们要解脱轮回的法门是通过知识苦修和虔诚的信仰;第二是服从吠陀经典;第三是归众神崇拜于一神崇拜;第四是纵欲主义与苦行主义。毗湿奴教派与性力学派是相反的教派。还有一条便是实行种族分立。
印度教思想是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新认识,因为它是在婆罗门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被人称为“新婆罗门教”。
印度教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与雕刻上。圣所、高塔、柱廊是神庙建构的三要素。圣所是安放主神像的地方,梵语意思是子宫或者胚胎;柱廊是信众主要的聚集之所;宇宙之山的象征是高塔。在笈多时代,印度主神以化身(如动物、人狮)等存在于神庙中,湿婆神的林伽上则浮雕一个人形。到8世纪,印度教神庙的代表作是奥里萨式神庙,庙外壁与雕刻交融在一起,生命活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样式的神庙前期是朴素的,后期则显得富丽堂皇。10世纪至13世纪建筑的卡朱拉侯神庙群有80余座,分布在中史邦贾巴尔普尔附近的朱拉侯村。它们的装饰浮雕形式较为繁复,多表现男女的性交姿势。在8世纪的中印度,有位于马德里南50千米的五战车神庙和海岸神庙。海岸神庙的秘室奉祀有一个林伽神像,它直立地面,由巨石雕琢而成。
另外,体现印度教诸神的著名雕像有《舞王湿婆》。这是南印度的石刻,雕于9世纪至13世纪的朱罗王朝。湿婆的四只手臂挥动着,宇宙生命的节律通过手中的小鼓体现出来。左右下手一垂一抬,与两条腿配合得非常协调。恒河水自他的头发流向人间。
印度教是现代印度人信徒最多的宗教。它的圣地是恒河及其源头。除了《吠陀经》、《奥义书》外,《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往世书》等是印度教的主要经典。
10.《沙恭达罗》与迦梨陀娑
印度古诗人迦梨陀娑写的7幕诗剧《沙恭达罗》,通过净修女沙恭达罗与豆扇陀国王的爱情故事,宣扬了自主、互爱、平等的家庭与爱情观念。沙恭达罗一直幽居,不接触尘世,看见豆扇陀国王后主张自由成婚,后来却被豆扇陀国王所骗。但她依然忍气吞声,把这一切归于命运的安排。结局是豆扇陀国王幡然悔悟,与沙恭达罗永结同心。作品取材于《摩诃婆罗多》的《初始篇》,融合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和个人感情,并赋予浓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在艺术手法上,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迦梨陀娑的生平不详,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笈多时期的人。除了《沙恭达罗》外,他还写有《鸠摩罗出世》、《优哩婆湿》,以及《云使》、《罗怙世系》等5部诗剧和抒情诗、叙事诗作品。《沙恭达罗》在1000年前传到中国。他的作品对印度、东方乃至世界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11.窣堵波:一种塔式建筑
“窣堵波”是梵语,即是佛塔。印度最早的佛教建筑除了祇园精舍外,便是释迦牟尼成佛后传教的第一站鹿野苑的达麦克塔了。原来塔的高度47米,现在仅20米。窣堵波是埋藏佛骨舍利(即高僧死后火化所致的晶状颗粒物)的地方。
菩提伽耶塔是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地修建的。公元前5世纪,这里就被当成圣地。阿育王后建起当时最高的佛塔。今天所见的大塔52米高,方形基坛8米高,边长15米,基坛四角各有一个小塔,是菩提伽耶寺的配套建筑。
桑奇大塔是早期窣堵波佛塔存世最大、最完整、最著名的,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北68千米的桑奇村。在90米高的砂石山丘上有3座塔,都是坟冢一样的样式。在佛塔建筑中,这叫做“覆钵”,如吠陀传说中的金卵。桑奇大塔建于公元前3世纪。旁边的四座塔门,则是公元前1世纪建成的。最早建成的南门的方立柱柱头和横枝上,雕刻佛陀故事和狮子、法轮、菩提树和莲花等图案。东门的《树神女药叉》和《树神托架像》则是裸体女像,明显地带有希腊雕塑影响,但又符合印度人的审美趣味。有关佛陀故事的浮雕也体现了当时的印度民族风情。
巴鲁特塔与桑奇大塔、菩提伽耶塔成为印度窣堵波的三大代表性建筑。它建在中央邦瑟德纳县巴鲁特。该塔的塔基有20米的直径,周围有80根2米高的石柱围栏和4个塔门。塔门和围栏的雕刻依然保存完好,主要表达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和其他的法轮图案,朴素地体现了巽伽时期的世俗生活。
12.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是印度列国之一,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印度河与喀布尔交会处叫做白沙瓦的谷地中,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犍陀罗艺术融合了希腊、波斯、罗马的特色。
犍陀罗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与建筑上。犍陀罗雕刻直接刻画释迦牟尼与其他菩萨的形象,基本依照实际的人形面貌进行创作,带有明显的欧洲人特点,表情动作极为丰富,具有很强的写实风格。著名的代表性作品是在白沙瓦出土的《佛立像》和西克里出土的《苦行释迦像》,它们是完全生活化的雕塑。一些菩萨像,除王子菩萨和弥勒菩萨、观音菩萨等,相貌如印度人与欧洲人的后裔混血儿,但也有东方的典雅之美。
希腊化的犍陀罗佛像,采用迦毕试样式。迦毕试是印度列国贵霜王朝的都城。这种迦毕试样式雕像,显得生硬稚拙,身材粗短,犹如侏儒。犍陀罗本土的早期燃灯佛是没有火焰的,头部只有莲花,而迦毕试样式的佛像则出现双肩生焰的焰肩佛形象。《舍卫城神变》中,释迦佛遍身生火,飞升空中,霞光四射。佛像中的火肩和背光是毕迦试样式的特征。它直接影响中国北魏石窟佛像的雕刻艺术。
犍陀罗的建筑在佛塔的样式上与印度内地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结合了希腊神庙特色,佛塔的四周设置了柱廊。著名的犍陀罗佛塔有玛尼凯莱塔和尤撒夫择依塔,前者是犍陀罗佛塔中最大的,后者保存最完整。
13.阿育王雕柱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印度统一后的第一个皇帝,他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73~前232年。孔雀王国的由来,是由于他出身于北方的孔雀家族,祖上原来的职业是养孔雀的。阿育王受佛教的影响,他先为俗家弟子,后来当了僧人,但他的王位仍保留着。据说,他一生在全国建了“十万八千塔”,把释迦牟尼的舍利分成7份,存放于塔中。
佛教僧人在公元前250年,聚集在阿育王的都城议定佛教的经典,后来把佛教经典镌刻在石柱上。当时,阿育王下令全国树起了30多根石柱,除了镌刻经文外,还镌刻一些诏令。现在能看到的只有15根石柱,而且风化严重。最著名的有“劳里亚·南丹加尔”石柱,这个石柱高12米,重约50吨,顶端上雕有一头石狮,居高临下,雄视一切。它坐落在印度比哈尔邦与尼泊尔交界的地方,是公元前242年左右建造的。
狮子在佛教中是帝王的代表,帝王的训谕则被称为“狮子吼”。阿育王石柱的上部基本上是雕刻诸多神兽形象,它们有的是代表宇宙方位,如公牛代表西方、大象代表东方等等。
14.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德干高原的马哈拉施拉邦西北106千米。它是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开始开凿的,到7世纪笈多王朝时完成,工程花了1000余年。阿旃陀石窟计有29个洞窟。这些洞窟,有些是带门庭的佛殿,有的是僧徒的住所。前者称“支提窟”,后者称“毗诃罗”。
阿旃陀石窟雕像代表作是19号窟门廊前庭左侧的《蛇王与蛇后》。它是一种高浮雕,是笈多时期的雕塑精品。蛇王在印度被奉为生殖之神。同窟还有一处叫做《降魔》的浮雕。在阿旃陀石窟诸浮雕中,19号窟的支提窗上的药叉像和26号号洞窟的《佛陀涅槃》像,还有第6号窟中上层高2米的高浮雕佛像,都是当时印度佛雕的精品。
阿旃陀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壁画。它们都富有艳情味,具有佛教慈悲的精神。在印度古代的艺术理论中,“味”和“情”并重。在《舞论》中,“味”总结出8种,“情”有49种。它们特定为审美情感状态和具体表现手段。在阿旃陀石窟中,艳情味和悲悯味则以绿、灰两色表现,主要代表作品在16、17号石窟中。它们都创作于5世纪至6世纪。16号洞窟中一幅《难陀皈依》表述释迦劝兄剃度出家的情形。难陀之妻在分别时全身裸体,体现一种艳情。17号洞窟里则有《须大拿本生》,故事中第一幅《太子与公主》也富有浓郁的艳情味。类似的佛本生故事画在10号窟的《白象本生》和16号窟的《乌马伽本生》、17号窟的《金鹅本生》等也有表述。这些都是印度本土化的壁画。1号窟的《降魔图》的魔女全是裸体的,与之相似的2号窟的《献祭图》也是艳情味十足的作品。悲悯味极浓的则是1号窟的《持莲花的菩萨》,表述出一种伤感而仁慈的艺术情景。
阿旃陀石窟自存在之日后的1000年中,无人知晓。19世纪初,被一位英国军官在出猎途中不经意发现。当时许多石刻与建筑物件掩埋于沙土中,经过修整,这座印度艺术宝库焕发出悠久的魅力。
15.马图拉的药叉女
马图拉的佛雕与犍陀罗的艺术各不相同。马图拉在印度新德里东南141千米处,现在仅有一些古寺和神庙遗址,以及1874年创建的博物馆。耆那教创始人大雄曾在这里说法。
马图拉是北印度雕刻艺术中心之一。它早期的代表作是《帕尔卡姆药叉》,是孔雀王朝时期的作品。还有一些红砂石药叉女雕像,则创作于巽伽时期。到贵霜时代,马图拉雕塑与犍陀罗雕塑齐名。它的特色十分鲜明,不管流落到什么地方,人们都能一下子辨别出来。
传说的马图拉雕像是裸体的药叉女,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富有乡土特色,丰满光洁、妩媚柔美。其典型是《戏鹦鹉的药叉女》,富有性感。提鸟笼的药叉女,宛如舞蹈,充满青春活力。到了笈多王朝,即4世纪,马图拉结合犍陀罗艺术特点,通过佛像体现世俗的人体美。具有代表性的是笈多野苑式佛像,这是诸多印度佛像中最华美的。比哈尔中的一尊黄铜佛像,足有2.28米高,1吨重,静穆素雅,庄严自然。一些药叉女、菩萨等雕刻,也接近裸体,线条柔和,富有情感内涵。
比马图拉雕刻更有印度本土化特点的有阿马拉瓦蒂雕刻,它完全是裸体的。在桑奇大塔和一些体现佛本生故事的浮雕上,则富有自然的韵味。
裸体的药叉女立像 2世纪 马图拉
16.莫卧儿时期的红堡
建于1638~1648年的位于印度德里东北部的红堡,是印度莫卧儿时期沙贾汗大帝建造的。
这座宫殿建筑用红色砂石砌成围墙,又称之为沙吉拉。这是继泰姬陵后莫卧儿王朝的又一重大建筑。
在红堡,豪华至极的觐见厅有两个:一是皇帝接见大臣,讨论国是或召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一是皇帝听取公民意见的场所。前者又称朝觐宫,建立在一个底座上,三面有门通向庭院,能容纳很多人。后者又称枢密宫,以前曾经有一个宽敞的庭园、大理石铺的路面和银子屋顶。里面有沙贾汗请人建造的“孔雀王座”,这是一项费用惊人的工程,上面镶嵌的珠宝之多可用桶装。不幸的是,这个辉煌的王座在1739年波斯人入侵时被掠夺而去。枢密宫内刻着沙贾汗对此地的赞叹:“如果说人间有天堂,天堂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如今,包括朝觐宫和枢密宫、画宫、卡斯宫等在内的六个宫殿有些已被毁。另外,宫中设有祈祷室、寝室一应俱全。
到了1857年,这里被反英运动的军队占领。此时,一些精美的大理石构件,上面镌刻着希腊神话,却被英军运到了伦敦。
17.胡马雍陵与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时期建筑的代表作。莫卧儿王朝皇帝胡马雍逃亡的过程中,生育了阿克巴。阿克巴13岁登基,18岁亲政,创立了一种特别的神圣宗教,同时在各地建造了许多宫殿和陵墓。泰姬陵是在胡马雍陵的基础上逐渐完善纯化起来的。
胡马雍陵开创莫卧儿建筑先声,整个建筑坐落在高6.7米的红砂石台墓上。大理石嵌饰的拱门,还有连拱廊都是它的配套设施。陵墓是八角形的,与尖拱门、圆顶等,它的设计者是波斯人米拉克·贝吉姆。
美丽的泰姬陵坐落在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之滨,与印度故都阿格拉隔河相望,西北距新德里193千米。泰姬陵洁白、娟秀、端整,号称“大理石的梦境”。泰姬陵全称是“泰姬·玛哈尔陵”,为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的宠妃泰姬的陵墓。它于1632年开始动工,历时22年,到1654年才建成,共耗费4000万卢比。
泰姬陵呈长方形,占地17.7万平方米,东西宽304米,南北长583米,以红砂围墙环护。
陵墓的基座为一座高7米、长宽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寝宫居于陵墓正中,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倾的圆塔,以避免倾倒后压坏陵体。寝宫的上部为一高耸饱满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从上到下,总高74米。寝宫内有一扇由中国巧匠雕刻得极为精美的门扉窗棂。寝宫共分5间宫室,宫墙上有构思奇巧、用珠宝镶成的繁花佳卉,使宫室更显光彩照人。陵墓内部的中央八角形大厅是其中心,浅浮雕和精美的宝石镶嵌遍布于墙上。中心线上安放着泰姬的墓碑,而国王沙·贾汗的墓碑则位于其旁边。墓门由一块镶嵌宝石的大理石制成,石棺则存放在下面地窟里。
由纯白大理石砌成的陵墓在一日之中会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强弱不同的照射,而呈现出变化莫测的光线和色彩,其变化多端的奇景在花好月圆之夜尤为迷人。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庄严肃穆、气势宏伟,整个建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
泰姬陵的形制与印度传统的佛教、印度教建筑绝然不同。至于谁是泰姬陵的设计师,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是意大利人费伦尼奥,或是波斯人伊萨,也有人说是法兰西人波尔都赫。总之,泰姬陵揉合了印度、波斯、土耳其、西欧的建筑风格。
围绕着泰姬陵的建造,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泰姬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的妃子,她倾国倾城,柔婉贤淑,深得沙·贾汗皇帝的宠爱。1631年,她随沙·贾汗南征,在营地生下了第14个孩子,但是由于产后体弱,在军中又失于调理,不幸香销玉殒。在临死之前,她希望沙·贾汗为她建造一座美丽的陵墓。半年后,沙·贾汗将她的遗体迁葬回都城阿格拉,并发誓要为她建造一座空前绝后的陵墓。
阳光下的泰姬陵
泰姬陵落成4年后,沙·贾汗的第三个儿子奥朗则布篡夺帝位,杀掉三个兄弟,并囚禁了自己的父亲,从此,66岁的沙·贾汗便被关在阿格拉幽堡中。沙·贾汗离世之后,奥朗则布只为他打了一具较小的棺木,收入遗体后将棺椁放在泰姬的棺木旁边。从此,泰姬陵便有了一大一小的两具棺木了。
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由于在建筑史上意义非凡,于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8.仰光大金塔
缅甸是东南亚地区佛教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佛教传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佛教对缅甸文化艺术和人民生活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精湛的佛塔建筑艺术,充分展现了缅甸佛教文化的灿烂辉煌。
仰光大金塔位于缅甸首都仰光市区北部茵雅湖畔的圣山上,缅甸人将它称作“瑞大光塔”。“瑞”即“金”之意,“大光”是缅甸的古称。仰光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5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从印度带回8根释迦牟尼的佛发,献给缅甸王奥加拉巴,于是奥加拉巴修建了一座高8.3米的佛塔珍藏佛发。
初建时塔只有8米左右高,后来的统治者不断对大金塔进行扩建,使之越来越雄伟。到11世纪的蒲甘王朝时期,此塔成为东南亚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15世纪,达摩悉提国王用相当于他和王后体重4倍的金子和大量宝石对塔加以装修。到1775年,塔身已修成现在的高度,主塔高112米,呈钟形,用砖砌成,外贴有金箔,达7吨多重。塔顶镶嵌了7000颗罕见的巨大钻石和宝石,其中有一块重76克拉的金刚钻。金属宝伞位于塔顶风向标下,重1250千克,檐上挂有1065个金铃和420个银铃。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金塔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微风袭来时,塔上的银铃叮当作响,清脆悦耳。
在寺院内,许多佛塔众星捧月般矗立在大金塔周围。这些佛塔风格不同,造型各异,有些是舍利塔,有些是佛堂,供奉着许许多多的佛像。置身在大金塔寺院内,仿佛处身于佛教艺术的殿堂。大金塔东南角还有一株菩提树,相传自印度释迦牟尼金刚宝座的圣树苗移来。11世纪中期以来,佛教在缅甸广泛传播,并逐步成为世界上佛教活动中心之一。阿那律伦统一缅甸,建立蒲甘王朝后,为巩固统治,定佛教为国教,并尊上座部佛教高僧阿罗汉为国师,大力兴修佛塔、寺庙、经楼等佛教建筑。13世纪后期,由于缅甸蒲甘王朝内部争权夺利,同时遭受外族的骚扰打击,导致王朝灭亡,国家陷入四分五裂之中,佛教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只有南部勃固一带,由于受到王权的保护,佛教仍兴盛不衰。15世纪中期即位的勃固女王大力护法,退位后专心从事佛教活动。她增修仰光大金塔,并捐献大量的黄金和宝石镶嵌于塔顶。达摩悉提王在位期间(1472~1492年),为净化佛教,规定全体僧众均须按锡兰(今斯里兰卡)的巴利文三藏经的戒律修行,消除了多年来僧侣之间的分歧,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和繁荣。到1774年,阿瑙帕雅王的儿子辛漂信王亲自来到仰光,把大金塔身加高到现在的高度,并在塔顶安装了新的金伞。1989年9月,缅甸政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拓宽了四条走廊式的入口通道,并在东、南、西、北四方均安装了玻璃窗的电梯。
大金塔是缅甸人民心目中的圣地,是东方艺术的瑰宝,每天到这里顶礼膜拜的佛教徒络绎不绝。
19.吴哥窟:柬埔寨的印度教建筑
柬埔寨的吴哥窟是最美妙、最纯粹的印度教建筑,它建造于12世纪,其建造者是苏利耶跋摩二世。他信奉印度教主神毗湿奴,他觉得毗湿奴的化身就是他自己。为了体现他的神性,他建造了吴哥窟,把它装点得犹如天堂。
吴哥窟在柬埔寨西北,离暹罗城仅6千米。作为高棉众多宗教建筑的代表,它安静地沉寂在丛林中,许多建筑的隙缝中长有茂盛的草木。围有壕沟的吴哥窟,高塔耸立,隐现于残烟落照里。尽管它建构典雅,宏伟壮丽,但岁月已消磨了它的辉煌,吴哥窟古迹因为经费匮乏和不恰当的修复使它的损坏更趋严重。
吴哥窟的雕塑装饰极为精美,一些浮雕表现了当时印度的风情,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场面得以形象地重现。高棉百姓的生活场景与文化全凝聚在一条长约数百米的柱廊间。高棉的舞神爱斯帕拉斯的潇洒舞姿也显现其间,她的身边围绕着许多轻歌曼舞的狂欢人群。
吴哥窟是石头建构的古建筑,就像印度教主神毗湿奴代表稳定与持久一样,吴哥窟的建构也显得匀称而稳健,坚固沉着。石头的凝重和拱形的穹顶,则带有庄严和神圣的色彩。
吴哥窟一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曾经战火纷飞。周围埋藏的一些地雷常让人害怕,使人无法与之亲近。在红色高棉活跃之时,吴哥窟也成了他们绝好的堡垒或藏身之地。吴哥窟附近有200多个寺庙,分布在近16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吴哥窟是柬埔寨的历史文化象征。
吴哥窟寺庙中心的圣塔
20.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又名千佛坛、千佛塔,即梵文“山丘上的佛塔”。坐落在爪哇岛中部默拉皮火山之麓,占地1.23万平方米,高42米,是一座金字塔形的佛塔。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佛塔,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婆罗浮屠是在一座小山基础上用200万块火山岩包砌修建而成的,上圆下方,共有10层,呈阶梯状逐层缩小。婆罗浮屠建筑工整严谨,为实心结构,没有门窗和梁柱,其建筑材料取自附近安山岩和玄武岩,没有任何接合剂,完全由岩石经切割后堆砌而成。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每边长113米,从地面至塔顶高42米,佛塔四面的中间各有一条从基层直通塔顶的石阶通道。塔的构造是根据佛教的“三界”之说设计的。基层为“欲界”;第一层至第六层为“色界”,呈四方形,各层建有石壁佛龛共432个,每个佛龛内有一佛像;第七层以上为“无欲界”,呈圆形,是塔顶的脚座,建有72个钟形小塔,塔内也各有一尊佛像。各层佛像按照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命名,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的姿势也各不相同,形象逼真。佛塔各层的回廊石壁上都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其中有1460幅浮雕描述的是佛本身故事。每层回廊的浮雕都表现不同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由尘世走向极乐世界的路程,再现了古印尼社会的生活风貌。顶端上有一个高7米、直径10米的伞形大塔。整个佛塔共有505尊真人大小的佛像,遗憾的是,现在有43尊不知下落,300多尊没有头像。
800年,统治印度尼西亚的夏连特王朝皈依佛教,他们的国王一心向佛,希望能够到达极乐世界。一次,一个臣民向他进献自己苦心求得的一小撮佛祖释迦牟尼的圣骨。为了表示自己对佛祖的尊敬和虔诚,夏连特国王动用了几十万奴隶,历时15年修建婆罗浮屠安置圣骨,到公元824年佛塔终于建成。据说在修建的过程中,夏连特王朝耗尽了国力,不仅使用了本国奴隶,而且还聘请了许多国外名工巧匠。
可是,婆罗浮屠的香火只旺盛了150年。10世纪,随着马打兰王朝取代夏连特王朝,印度的婆罗门教传入爪哇,王室开始信奉婆罗门教,婆罗浮屠的香火顿时被冷落下来,人们也渐渐遗忘了它昔日的辉煌。后来默拉皮火山的爆发,使得婆罗浮屠逐渐蒙上了层层火山灰,由于火山灰的肥沃,很多草木沿着石缝生长起来,婆罗浮屠变成了一座“森林”。
婆罗浮屠的再次发现是在18世纪。那时印度尼西亚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814年,荷兰殖民者找到了佛塔所在地。1835年,德国建筑学家沙佛尔来到爪哇岛,拍摄了5000张佛塔的全景和局部照片,为人类文化的积累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后来,婆罗浮屠经历了各种灾难性的发掘,大量珍贵的佛像和雕刻品被盗走,再加上当地人疏于对它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婆罗浮屠文物的流失。
印尼独立后,对婆罗浮屠的修复进入有计划的状态,印尼政府也不断呼吁联合国保护这一濒临消亡的遗迹。1971年,联合国通过修复方案。从1973年到1983年,历时10年,耗资2500万美元的婆罗浮屠的修缮工作基本完成,印尼政府建立起了一个以婆罗浮屠为中心的国家公园,供游人参观。
1991年,婆罗浮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21.婆罗多舞及其他印度舞蹈
婆罗多舞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它所体现的要旨是“表情、曲调、节奏”。在早期的寺庙里,舞女被称为神的侍者。婆罗多舞在祭神的行列或神像前表演,18世纪后逐渐由民间进入宫廷。
婆罗多舞是难度最大的印度舞,无论在手、眼、身、法步还是在节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在“提拉那”最后一段的婆罗多舞,迅疾、灵动、激烈,在瞬息之间一气呵成。
同样,在向神和观众致意的首段婆罗多舞“阿瑞拉普”中,要求舞蹈者的表情和动作如花朵一样缓缓地舒张开放。
除婆罗多舞外,还有一种意即“讲故事者”的名为“卡塔克”的古印度舞蹈。它源于说书人,逐渐形成歌舞剧,被引入宫廷中。卡塔克各部舞蹈都有特点,舞蹈者脚戴铃铛,踏地为节,一边朗诵诗句一边舞蹈,伴以鼓点节奏。典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风格的音乐,是由笛子或小提琴以及塔布拉鼓奏出来的。
与卡塔克一样同属说唱舞蹈的还有“卡塔卡利”。它与卡塔克所不同的是,不必由舞者朗诵,词句是别人伴唱的。它表演的是一种交杂梵文的剧种,主要题材来自于《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在印度的舞蹈中,与婆罗多舞一样起源于神庙文化的还有“奥迪西”、“曼尼普里”等。一些舞蹈实质上与歌舞剧是孪生的,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