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欧洲文明
1.欧洲芭蕾艺术
芭蕾舞是欧洲的一种古典舞蹈,或是指以这种古典舞蹈为形式的舞剧。芭蕾的特征是两足尖着地旋转而舞。要做到这点,必须穿上特制的舞鞋和服装。它体现出法国17世纪至19世纪艺术审美的主要流向。芭蕾的服装和程式明显带有宫廷艺术特色。
17世纪的法国,芭蕾舞一直在宫廷盛行。但它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就已经形成了。当时宫廷中国王与众同乐,皆戴各种面具互娱。真正的皇家舞蹈学院是在1661年出现的。到17世纪,芭蕾从娱乐方式转向舞台表演艺术,专业芭蕾舞演员应运而生。起先芭蕾从属于歌剧,后来脱离出来,再也不受歌剧的限制了。
芭蕾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如双人舞、独舞等。双人舞往往用来体现相爱、相斗等内容,是全剧的精华段落。它是衡量芭蕾舞演员水平的重要标准。另外,群舞也经常被用来渲染氛围,衬托人物,形成戏剧的高潮或结局,调动观众的情感。
欧洲芭蕾发展到19世纪下半叶就衰落了,但在俄国却兴盛起来。从此,俄国成了欧洲芭蕾的黄金地带。俄国的芭蕾是17世纪从外国传播过来的。18世纪,俄国皇家舞蹈学校成立,并组建了专业的芭蕾舞团。19世纪30年代,具有俄国特色的芭蕾已经出现了,著名的本土编导有瓦尔贝尔赫等。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芭蕾舞派已经崛起。这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舞剧,如《舞姬》、《堂吉诃德》等。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从事芭蕾舞剧的音乐创作,如《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等,都是芭蕾舞剧和音乐中的精品。
2.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伊萨克·牛顿,1642年生于英国林肯郡格兰赛姆区的伍耳索普村。12岁时他寄宿在克拉克的药店楼上。克拉克提供各种实验材料,满足牛顿的实验爱好。克拉克的女儿与他十分要好,后来却另嫁他人,因此牛顿一直独身。
牛顿享年84岁。他从事专业的研究是在1661年考入剑桥大学开始的。巴罗教授举荐了牛顿,并向他讲述了伽利略、哥白尼的事迹。后来,牛顿留校从事科研活动。
文艺复兴运动后的欧洲科技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阿基米德的力学、开普勒的天文学和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都成了牛顿唾手可得的理论依据。牛顿曾经这样说,“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也建立了自己一套独有的研究方式。不久,牛顿归纳出二项式数学定理,形成微积分,然后用三棱镜分解白光并计算出不同彩色光的折射率。后来,牛顿通过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同时在非线性方程中形成了新的求解思路。
牛顿制作的望远镜
牛顿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是阐明光的粒子性。这与胡克提出的光的波动性相牴牾。直到20世纪,两种学说依然并存,人们都承认光的波粒二重性。
1679年,牛顿的论敌胡克也意识到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但无法确定,只得向牛顿请教。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受到启发,然后在微积分的基础上结合开普勒的天文学和伽利略动力学成果,先推出自由落体定律,然后又提出牛顿三大定律,形成空间、时间、质量与力的关系式,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适合于一切宇宙天体的运行。
在天文学家哈雷的帮助下,1685~1687年,结合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学术著作《数学原理》写成并出版,形成牛顿力学的新体系。行星运动、落体运动、摆体运动、微粒运动、振子运动、潮起潮落以及各种与运动有关的力学问题迎刃而解。1704年,牛顿的《光学》又交付出版。力学、光学和二项式定理等等,奠定了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3.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通常系指16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叶之间的欧洲艺术风格。它发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很快遍及了整个欧洲,甚至是在北美的属地。“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于葡萄牙语或是西班牙语,指的是有瑕疵的珍珠及不规则或怪异之事物。18世纪的古典主义学者用它来总结前一个世纪的总体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贬抑,因为巴洛克艺术追求情感的表达、夸张的动感、力度和紧张性、光线的强烈对比以及富丽堂皇的装饰等,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庄重典雅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对16世纪追求矫饰与奇巧的手法主义的反映。
在17世纪,一度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而大为失势的罗马教廷发起了一场“反宗教改革”的运动,在教堂的建筑和装饰上,要以一种使人们眩晕的艺术来重新燃起信徒们的热情;这一时期由封建社会正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势均力敌,君主专制达到了巅峰,它更鼓舞夸张的艺术,宣传宫廷的世俗力量;思想上,人们虽然仍受到禁欲主义和经院哲学的影响,但理性主义得以确立,思想更加自由;还有,这一时期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断持续的重大发现,削弱了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却加强了对于自然的关注。巴洛克艺术就这样被孕育出来,带有各种矛盾思想的痕迹,既表现出夸张的力度,又以理性为基础;既强调运动与变化,又带有传统古典艺术的庄重典雅。
巴洛克艺术的第一个标志,是1577年乔柯莫·德拉伯塔等人为耶稣会建造的罗马耶稣教堂,其内部琳琅满目的装饰已经表现出了下一个世纪艺术的热情。接着,各种巴洛克建筑接踵而至。伴随建筑发展的便是雕塑和绘画,这三方面作为教堂艺术的综合体总是同步前进的,产生了很多著名的雕塑家和画家。巴洛克艺术还波及到音乐、文学甚至哲学。
①巴洛克建筑成就
在意大利,巴洛克教堂不仅体现出宗教的神秘性和炫耀财富的特征,也反映了自由主义的思想。贝尼尼(1598~1680年)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代表作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整个广场呈椭圆形,横轴线上是两个喷泉,中心是一座方尖碑,广场的两边是284根立柱和88根壁柱组成的巨大环抱形柱廊。这样的设计使人感到:当人们走进广场时,这些柱廊就像教皇的两只臂膀,在接受忠实的信徒。除此之外,主祭坛上面的铜华盖和那29米高的扭曲的巨柱所产生的大胆夸张的上升感也是使人们震惊的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波罗米尼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在突出建筑的独特性和紧张性方面,比贝尼尼更胜一筹。他总是试图在凹进与凸起的表面上大作文章,并希望在上升的部分获得一种强烈无比的效果。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很快传遍了欧洲各国,但他们都和古典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外观上,有着简朴庄严的古典主义风格,仅在内部装饰上体现出一定的巴洛克影响。比如德国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和罗赫尔的修道院,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在法国,属于典型巴洛克建筑的凡尔赛宫,是以它的水平、和谐与光亮为基础,并抛弃了巴洛克特有的凹凸起伏、曲面设计,一切显得严格对衬,礼拜堂的天花板壁画虽然表现出了巴洛克式的上升之感,但是整个礼拜堂给人的印象则充满了罗可可式的优雅。
②巴洛克绘画成就
罗马与意大利城市的皇宫和教堂的大天花板顶棚和墙上,布满了寓言叙事性的绘画,卡拉奇兄弟、雷尼、科多纳等著名的艺术家都代表着巴洛克绘画艺术的成就。
卡拉瓦乔(1571~1610)是巴洛克时期特别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画中体现出更多的自然主义风格,风俗画多表现下层平民的生活习俗,如《赌徒》。即使宗教画,也总是把宗教事件表现成普通人中间的普通事,如《圣马太与天使》中,圣徒马太被他画成一个光着脚板的粗笨的庄稼汉,在天使的指点下吃力地写福音书。他十分强调明暗的对比,他将物体完全沉于黑暗中,然后用集中的光把主要的部分突出来,使画面所表达的含义由于光线的设置而显得更为有力。同时,人物的动作安排又使人觉得打破了画幅的平面性,是向更深处延伸的,这种透视画法为后来的巴洛克画家所仿效,成为巴洛克绘画的突出特点之一。
在法国,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是普桑(1594~1665年)。他的绘画表现出浓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积极地探索并试图用画笔完全的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普桑的绘画给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柔和的风景、柔和的色调、完美的几何结构和紧凑的秩序,是心灵的绘画,体现出理性与感性完美的结合。代表作品有《阿卡迪亚德牧羊人》、《崇拜金牛》、《花神的王国》、《时光音乐之舞》等。
委拉斯凯兹(1599~1660年)代表着西班牙巴洛克艺术中最重要的一面旗帜。鲁本斯对他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他早期的作品《煎蛋的老妇人》、《桌子旁的三个男人》、《塞维利亚的卖水者》等形象真实,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过去西班牙美术史上少见的。在1623年,委拉斯凯兹为菲利普四世画像,并通过一场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而在宫廷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酒神巴库斯》是这一时期的划时代杰作。他极其生动而朴素地描绘了西班牙农民的形象,终于把带有泥土芳香气息的作品带进了马德里宫廷。他以《梳妆的维纳斯》和《阿拉喀涅的寓言》达到了自己绘画生涯的巅峰。作者十分善于调整前景和背景的关系,利用一切手段增强画面的纵深错觉,体现出强烈的空间感。
在北欧,弗兰德斯的艺术家鲁本斯(1577~1640年)代表着巴洛克艺术的最高峰。他成功的将北欧的艺术和意大利的艺术融合为一体,并体现出弗兰德斯的风格,创作了3000多幅作品,被称为巴洛克画家之王,其风格也迅速的传遍了整个欧洲。《吕西普斯女儿们的被劫》中,那丰满的女性人体所展示的激情和富有力度的夸张的人物动作,再加上作者成功运用的光线与空间背景的设置,戏剧性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暴力与爱慕、反抗与意愿的冲突性内容。晚期的《末日审判》,更是将巴洛克艺术中的激情和运动感推向了极限,从而使巴洛克绘画的长处和潜力,获得了充分发挥的机会。
③巴洛克雕塑和音乐成就
在整个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应该是意大利的贝尼尼,他不仅在建筑方面卓有成就,还是雕塑和肖像画方面杰出的大师。他的父亲是雕塑家,所以他很小就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他的一生都在为教皇服务,《大卫》、《阿波罗和达佛妮》、《圣德列萨祭坛》等都是代表其成就的著名宗教雕塑。这些雕塑带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在静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动感,甚至可以想象那冰冷的大理石所塑造的轻盈的薄纱、柔滑的绸缎都带有了身体的温度,我们可以完全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爱和恨,宗教之中带有世俗的成分。《四条河的喷泉》是贝尼尼为纳沃那广场雕刻的著名的户外雕塑,面对四个方向的老人分别代表者四大洲,象征着教皇对这些地方的影响。整个雕塑的构思十分精巧,棕榈树、树枝、白马、金币等等都使人很容易产生现实的联想,人们对它赞不绝口。
巴洛克音乐也源于意大利,也同样具有华丽、壮观的倾向。这一时期,宗教音乐世俗化,不仅内容上戏剧化了,而且连乐队也成为了重要的部分。交响乐团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乐曲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协奏曲、奏鸣曲、前奏曲、清唱、大合唱以及歌剧。巴洛克音乐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伴奏部分,这使得器乐的发展和完善得到了积极的促进。巴洛克时代是欧洲音乐走向成熟的年代,其代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一大批音乐巨匠。
4.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艺术主要是指18世纪20~80年代左右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这一时期,整个欧洲正处于混乱的状态,君权衰落,中产阶级兴起;自然科学日渐发达,人们对于宗教产生越来越多的怀疑;工商业的兴盛与各种民主学说的传播导致了启蒙运动的诞生,自由思想普及。这一切都影响艺术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出现不同的面貌。18世纪,尤其是后半叶,各种艺术潮流交织在一起。在法国,这时正是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1715~1774年),对于过去王朝崇拜与虔诚的时代终于结束,宫廷生活奢靡。虽然巴洛克艺术仍在延续,但是,贵族阶级已经不能再忍受古典主义严肃的理性和巴洛克艺术中夸张的动感。再加上当时法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丝绸、瓷器和漆器,法国的艺术家们受到了中国工艺品所特有的东方情调的影响和启发,于是,应运而生的是符合贵族和中上层阶级趣味的,以小巧、甜美、精致、优雅和纤细琐碎为特征的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中的rocaille,原意是指用贝壳和石子混合的一种室内装饰物,最初是对室内装饰的一种简单改良,随后便自然而然的扩展到作为建筑装饰不可分割部分的雕刻和绘画方面,进而其影响遍及了欧洲其他地区,促使了新古典主义的产生。
罗可可艺术的特点为细腻柔媚,在室内装饰上,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漩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整体体现明亮、纤巧,但是又不免繁琐堆砌,有人工造作之感。由室内装饰而引发的其他艺术不免也带有了这样的风格。
①罗可可艺术早期大师华托
罗可可艺术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产生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其中,在绘画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是最耀眼的明星。
华托(1684~1721年),出生于法比交界、原属于佛兰德斯的瓦兰希恩村。最初跟当地一位名声平平的画家学习,后来有机会接触到了剧院生活和卢浮宫中的绘画藏品,尤其是对鲁本斯的作品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还结识了一位擅长描绘喜剧表演的画家。这些都对于他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虽然华托后来被接纳为法兰西艺术学院的院士,在绘画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他的一生总是居无定所,并且饱受病痛的折磨。因此,他的绘画总是在轻松的表面下掩盖着淡淡的哀愁。他的代表作有《发舟西苔岛》、《威尼斯游乐图》、《吉尔》以及《热尔桑画店》等。
热尔桑画店 华托
作品是华托为了感谢他的一位朋友、画商热尔桑为他提供了安适的居住条件而创作的。当时,他刚从伦敦逗留了一年多后回到巴黎,就在热尔桑家临时居住。画面上有三组贵族男女顾客,他们正在精心地挑选着称心如意的作品。背景的壁面上挂满了热尔桑平日收藏和准备出售的佳作,左边是两个正在将路易十四的画往箱子里装的包装工人——这一细节是路易十四时代的古典主义时代已告结束的象征。
《发舟西苔岛》描述的是一对对恋人依依不舍的离开爱情之岛时的情景。西苔岛,传说是维纳斯诞生之后登陆的地方,被人们认为是爱情的神圣岛屿。画面中,所有的人都是盛装打扮,都在为彼此拥有高尚的爱情而显得兴奋不已,远处是云蒸霞蔚、碧水蓝天,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还有那缀满鲜花的彩船和被弃置在地上无人看管的东西,无一不表现出那欢乐轻松的气氛。但是我们却隐隐约约的感到这之下的忧伤之情,作者似乎在担心离开西苔岛之后,没有维纳斯庇护的爱情将会遭到怎样的命运。这样潜在的悲哀在《威尼斯游乐图》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整个画面虽然洋溢在女演员舞蹈的欢乐情绪中,但是右边的风笛手眼睛中却流露出紧张、焦虑、烦躁的神情。画家后期的作品《吉尔》将这样的感受完全表现了出来,吉尔一个人孤独地呆呆地站在那里,两眼出神,双手无所适从的垂着,与画面底端几个正在游戏嬉笑的人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吉尔就像一个小丑,但我们却没有办法发笑,只是感到那默默的心痛。《热尔桑画店》是画家最后的一幅作品,描绘的是贵族们选画时的情景。画店的墙上挂满了被模仿的名画,漂亮的热尔桑太太在同几位绅士商谈着价格,走进画店的少女迈着优雅的脚步,路易十四的画像被装进箱子里,还有两位纨绔子弟在欣赏一幅裸体画。这些充分地表达出贵族社会的附庸风雅。
37岁英年早逝的华托留下了大批素描,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在这些素描中,他出色地捕捉住人物的瞬间动作和表情:偷偷一瞥的眼神,袅娜作态的动作,漫不经心的手势,翩翩起舞的姿态,装腔作势的行礼……各种各样转瞬即逝的生动形态,都被画家敏锐的目光和娴熟的技巧所捕捉再现。这些被称作“千姿百态的形象”的宝贵画册,是素描艺术史上前代大师从未企及的新的里程碑,对后来印象派画家的素描技巧影响极大。
②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布歇(1703~1770年),出生于巴黎,早年跟华托学习绘画。但是他比他的老师幸运很多。同样不是贵族出身,但他却一生一帆风顺,不仅得到了罗马大奖,有机会去艺术圣殿学习,而且一回到法国,就名声显赫,成为了路易十五的首席画师,并且得到了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巴杜夫人的赏识,可以自由出入十分著名的贵妇人沙龙,过着一种完全贵族式的生活。因此,华托的画中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的罗可可风格中的优雅、轻佻和感性,在布歇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的代表作有《出浴的狄安娜》、《梳妆的维纳斯》、《奥莫尔菲小姐》、《维纳斯为埃涅阿斯去求伏尔甘的武器》、《蓬巴杜夫人肖像》等。
狄安娜和维纳斯是画家常用的题材,但是布歇却用她们表现出最完美的罗可可风格。在其中,布歇竭力的描绘了女性的形体美,纤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肤,躯体坚实丰腴,裸体姿色性感而诱人,皮肤圆润如珠,光彩夺目。而在《奥莫尔菲小姐》中,动作的大胆和肉感近乎色情。这些画面由于画家对于光线的透明性技巧的高潮把握,完全给我们的视觉最愉悦的享受,后来的印象派大师们从中也大受启发。布歇的作品虽然内涵上不能与他的老师相比,但是其中带有的温和与优雅正好符合宫廷的趣味,被认为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画家。
弗拉戈纳尔(1732~1806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格拉塞,后来移居巴黎。最初是跟夏尔丹学习绘画,不过这位浮躁的青年对夏尔丹的平静与朴实的绘画题材不感兴趣,而转投布歇门下。弗拉戈纳尔将布歇的画风发展到了极致,妩媚的人物、华贵的衣饰、轻佻的动感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秋千》(这是画家关于爱情的系列画《爱情的进展》中的一幅,其他三幅为《爱情的誓言》、《插销》、《爱情之泉》),画中在树林里荡秋千的女子故意在高空将鞋子踢去,眼中流露出明显的挑逗,要在下面注视她的情人为她捡起。女子穿有众多夸张褶皱的衣裙,却将左脚高高抬起,露出光洁的小腿,暧昧的情绪尽在不言中。左边刻意安排的丘比特雕像将手指放在嘴上,还有带暗示色彩的浮雕基座,都将画中的意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对画家那柔软的画笔和那高超的技巧感到由衷的敬佩。
秋千 1767年 弗拉戈纳尔
此木板油画是弗拉戈纳尔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描绘的是一对贵族夫妇在茂密的丛林中游玩戏耍。年轻的贵妇人正在荡秋千,眼光中充满挑逗,她故意把鞋踢进树林中,其夫被引得四处忙乱地寻找,她反而恣情大笑。作品趣味虽然轻佻俗艳,却很符合当时贵族的口味,无论题材与形式,都体现了典型的罗可可风格。
弗拉戈纳尔曾两次去意大利学习,十分喜爱罗马和那不勒斯地区的风景,回到巴黎以后,专心致志的画风景画,而不再参与其他的绘画。但是他的肖像画作品,如《狄德罗》、《阅读的少女》、《舞蹈家吉玛尔》所表现出来的潇洒奔放的手法,却是后来的画家模仿的对象。《小公园》是弗拉戈纳尔所作的风景画之一,画面上的人物已经变得很小,而对于形成拱门状的参天大树和雕像以及光线进行极致的发挥。随着罗可可艺术的衰落,弗拉戈纳尔虽然也曾努力适应新古典主义的画风,但是最终失败了。
在雕塑上,法尔科内(1716~1719年)是这一时期最有力的代表。他的作品总是带有一种苍白无力的优雅,如《彼得大帝》;也带有轻佻、娇媚的典型罗可可风格,如《音乐》、《冬》等。他的雕塑中,柔润、小而尖的手足是重要的标志,而且他认为大理石不能够完全体现圆润之美,改为瓷器制作。这一点被王宫的装饰大加利用。
罗可可艺术中带有的消极因素,最终使它遭到猛烈的抨击。18世纪80年代,以理性反对放任、以回归自然反对矫揉造作的“新古典主义”最终取代了兴盛一时的贵族艺术。
5.欧洲古典主义艺术
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后,艺术分成两个大派别:一个是样式主义,演变成巴洛克和罗可可风格,一种则是古典主义学院派。
①古典主义文学成就
法国是欧洲古典主义的中心。从17世纪初起,法国诗人马莱伯等为反对一切方言与俚语,确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规范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法国,古典主义在文学、文艺、建筑、绘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8世纪20年代起,古典主义思潮几乎遍及全欧。在长达约两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古典主义艺术结出丰硕的果实。
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200多年,许多国家先后出现了古典文学时期。古典主义对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著作是布瓦洛的《诗艺》。他认为“理性”是一切的准绳,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他还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法国著名作家高乃依的名剧《熙德》讲述了一对情侣罗德里克和施曼娜,由于上辈的恩怨,二人由情人变成仇敌。后来,罗德里克为抵抗外敌,随军出征,勇立战功。凯旋后,在国王的调解下,俩人终于结成夫妻的故事。这部戏剧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原则,被称为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古典主义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法国的代表者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和布瓦洛,英国的代表者是复辟王朝的诗人约翰·德莱顿,和深受布瓦洛影响的诗人蒲柏,德国的代表者是约翰·戈特舍德,俄国苏马罗科夫、罗蒙诺索夫和康捷米尔等。其中,高乃依的悲剧和莫里哀的喜剧对世界戏剧发展影响极大。莫里哀在他的《伪君子》中对封建宗教进行了讽刺,展开了猛烈抨击;而在《悭吝人》中更是对高利贷资产者吝啬贪婪的本质进行了揭露。弥尔顿取材于《圣经》的长诗《失乐园》,通过对撒旦反抗上帝的描写,颂扬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②古典主义绘画和音乐成就
古典主义绘画竭力追求一种完美的崇高感,追求宏大的构图和庄重的风格与气魄,他们的艺术题材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故事;他们重视纯客观的描绘,反对渗入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在古典主义的绘画史上,大卫(1748~1825年)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对古典主义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幅画描绘了罗马史上的一个场面,它以坚实的素描、强烈的色彩和雕塑般的造型,突出刻画了荷拉斯父子出征前的英雄气概,而将笼罩在忧虑和悲哀气氛中的女眷用作烘托和陪衬,从而有力地揭示了为共和国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现实主题。据说,当首次在罗马展出时,那里各个阶层的人甚至包括贵族、主教、教士和僧侣,都去观看,好多天都像是盛大的游行。有人说,这幅画在一夜之间为古典主义绘画开辟了道路,其影响可见一斑。
古典主义绘画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除了大卫之外,还有乔治·德·拉图尔、勒南三兄弟和普柏、克兰德·洛兰、安格尔、乔治·德·拉图尔等,他们都是古典主义绘画的先驱。普柏是古典主义绘画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含蓄冷淡,追求准则与规范,人物形象坚实如雕塑,推崇静思冥想,代表作是《阿卡迪亚的牧人》、《海神的凯旋》。克兰德·洛兰是古典主义绘画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中的风景是理想化的田园风光,追求的是平静与和谐,画中的人物是从属于风景的,但又参与宏伟和古典幻景中,与其融为一体。安格尔是大卫的学生,追求整个图画机体内争取纯净与安宁的追求,《里维耶夫人》是其代表作。
6.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是英国的王宫,位于伦敦最高权力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区。它东接圣·詹姆斯公园,西临海德公园,是英国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王宫初建于1703年,是由白金汉公爵下令在一片桑葚林里兴建而成,它最早称为“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2年,白金汉宫被转售给乔治三世。第一位长期定居在白金汉宫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她于1837年在白金汉宫加冕、定居。从此,白金汉宫正式成为皇宫。
经过多次重建和扩建的白金汉宫现在已经形成一座规模宏伟的三层长方形建筑群,朝东的主体宫殿长达110米,在其三面各有一幢附属宫殿,中间是女王陪同外国元首检阅仪仗队时的长方形大院。
陈设十分讲究的王宫其豪华程度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整个王宫共有大大小小600个厅室,其中以典仪厅、会客厅、舞厅、音乐厅、画廊、图书室、集邮室等厅室较为重要。这些厅室都设置了金碧辉煌的天花板,饰以光彩夺目的冰晶玻璃和雕花玻璃的大吊灯,其家具和陈设品都是稀世难见的艺术珍品。女王的个人套房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其日常工作区域,包括她的接见厅和办公室;另一部分包括她的私人餐厅、卧室、浴室和藏衣室,藏衣室又通过一座内部楼梯与三层楼上的储藏室相连。
从1993年起,白金汉宫开始于每年七八月对外开放,这是由于温莎古堡失火,为了筹集修复的费用,女皇打破了皇朝先例,供游人预约参观。除了皇宫内部外,值得参观的地方还有皇家美术馆、皇家马厩和禁卫军交接典礼。如果想知道女王是否在白金汉宫,就抬头看看皇宫正门上方,若是悬挂皇室旗帜,就表示女王在皇宫里;若是没有,就表示女王外出不在。
在白金汉宫发生过“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爱德华八世与沃利斯·辛普森。1931年,沃利斯·辛普森与当时还是亲王的爱德华结识。1936年元月,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然而国家大事的重任丝毫没有减少他对沃利斯的爱,他向王室宣布要和沃利斯结婚。这时,沃利斯与丈夫欧内斯特的离婚案也摆上了日程。爱德华八世的决定遭到了朝野强烈的反对,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个结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王后。多次交涉未果之后,爱德华八世决定逊位来完成这桩亘古未有的婚姻。1936年12月,即位不足一年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为了和离异两次的美国平民女子辛普森夫人结婚,毅然宣布退位。爱德华八世的弟弟乔治六世继位后,授予他温莎公爵的头衔。
今天,这段温莎公爵的动人爱情故事已经广为传涌。在许多王室故事已经变成一页枯萎的历史后,我们却还记得有一个国王为了爱情而放弃了一切。
7.培根与笛卡尔
弗兰西斯·培根于1561年生于伦敦,是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
这本书是1620年出版的,是他的哲学巨著《伟大的复兴》的大纲。《新工具》完全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主要研究科学的经验认识方法与原则。
培根认为,人必须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但重要的一点是人必须服从自然。这是培根哲学的主旨。在《新工具》中,培根提出,自然中真正存在的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个体,哲学的目的就是研究这种规律,思想上得到真理,行动中得以自由,是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上的。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像
培根担任过掌玺大臣(1617年)和大法官等高职(1618年),1621年被封为子爵,由于接受朝臣贿赂,被免职。
继培根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则认为,旧有的知识可以摒除,思想的价值是通过它的实用性来体现的。笛卡尔写的哲学著作是《方法论》,他对“一切产生怀疑,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只有在“绝不可把自己没有明确验证的事物作为真理”的前提下才能达成,而理性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归结起来,也就是“我思故我在”这五个字。
笛卡尔还是一位数学家,他在解析几何方面有许多建树。他确定了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笛卡尔的另外一种哲学观认为,思想和物质是宇宙中存在的方式,思想只属于人类,而物质即是其他的一切东西。究其实质,即“人是机器”,一种能够思想的机器。这一观点给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以致命的打击。笛卡尔认为,自然科学完全可以不依赖于神学而探究宇宙世界,它是纯客观的东西。这一点与培根的《新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8.珍妮纺纱机的诞生
珍妮纺纱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缩影。在18世纪中叶,欧洲商人与资本家这一特殊群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在英国,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富裕。在农业庄园中,重犁的使用也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棉花的大量种植推进了纺织业的兴盛。18世纪,飞梭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相比之下,纺纱的设备则无法与之同步。
1767年,纺织工业的一场革命真正到来了。当纺纱机在以木匠和织工为业的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手中诞生时,纺织业的天空终于露出一线曙光。这台能纺16支纱线的手摇纺纱机,以发明者妻子的名字命名。但遗憾的是,纺出的线还是比较粗疏,不够结实。在珍妮纺纱机的基础上,人们又改进出水力纺纱机和走锭细纱机,大批量纺织生产也已经成了可能。
这些通过改良的纺纱机,用到棉花纺织工业上,简直是如虎添翼,使纺织业飞速前进。后来,美国人发明出一种可以把棉籽与棉花分离的机器——轧棉机,大大减轻了原材料加工时的劳动强度。后来,这些机器除了以水力驱动外,还引进了效率更高的蒸汽机。规模越来越大的纺织工厂,把小打小闹的纺织作坊完全挤垮了,一些小织工生活越来越苦,生计难以维持。18世纪40年代,英国的纺织品在全世界的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样,纺织业的工业革命也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1820年,欧洲大陆的纺织业基本用上了机器,在法国,不但有人利用机器纺羊毛,而且还利用它织花边。
9.欧洲歌剧艺术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综合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诸多艺术的特点,起源于16~17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艺术的一朵奇葩。
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三大悲剧大师在创作中就已经用音乐渲染戏剧气氛。一些宗教剧也开始运用歌唱方式,但一直没有占主流地位。16世纪,欧洲的第一部歌剧《达佛妮》问世。蒙特·威尔第写的《奥尔南斯》等十几部作品,已经形成欧洲歌剧的大致轮廓。
欧洲乃至世界的第一座歌剧院在1637年威尼斯建成。威尼斯到17世纪初,已经拥有11个歌剧院。当时,写歌剧最多的是斯卡拉蒂,他一生写了115部歌剧。
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逐渐传播到德国和法国。法国歌剧作家吕利率先开创了法国式的歌剧形式,把法国芭蕾与歌剧融为一体。他的15部歌剧都是为巴黎的歌剧院创作的。相比之下,英国对歌剧的兴盛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特别大。而意大利的歌剧发展到18世纪初,就变得十分僵化了,每部必须出现二十多个咏叹调,观众对此大有怨言,改革歌剧势在必行。格鲁克在维也纳创作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歌剧,他将卖弄技巧的咏叹调一概剔除,重新返朴归真。
德国在18世纪兴起歌剧(亦即喜歌剧),并传播到维也纳。莫扎特的《魔王》便是德国歌唱剧样式的代表作。
19世纪,欧洲的音乐从古典进入浪漫阶段。贝多芬的《菲德里奥》是德国浪漫派成功的典范,此后是韦伯的《魔弹射手》。在意大利,罗西尼等人则浪漫剧与喜歌剧并重。威尔第以浪漫剧取胜,他的代表作是《茶花女》、《弄臣》和《奥赛罗》。法国在19世纪,形成旺盛的大歌剧创作和演出的势头。一些欧洲大歌剧在巴黎诸歌剧院上演,除了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外,还有柏辽兹的《特洛依人》等。在意大利,比才用法国喜歌剧形式创作的《卡门》,是名噪一时的剧作,而且至今仍在歌剧舞台上经常演出。瓦格纳在19世纪的欧洲歌剧中的成绩也是非常突出的。
到19世纪下半叶,一种真实主义的歌剧在意大利形成,普契尼的《蝴蝶夫人》、《波希米亚人》则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它们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力求体现戏剧冲突的紧张性,把情感张扬到极致。
10.伦勃朗与荷兰画派
伦勃朗是16世纪荷兰画派的代表人物,1606年生于荷兰莱顿城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他对卡拉瓦乔和同期的哈尔斯作品进行系统地揣摩,加以领会,在构图、设色尤其是光线投向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在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伦勃朗以一幅《杜普医生的解剖课》走红,订货者接踵而至。后来,一富家女子与他结婚。自1634年至1642年,伦勃朗创作势头良好,一些优秀作品纷纷问世,如《丹娜埃》等,他还培养了一大批绘画新人,使荷兰画派形成真正的大气候。
丹娜埃 1638年 伦勃朗
1642年,伦勃朗的妻子亡故。因为情感上遭到挫折,他违背画商意愿,画了一幅《射手连的出发》,与贵族的需要大相径庭,因为他体现两个普通射击手这一主体,结果招致画商的怨恨,许多画商终止了与他的业务往来。多年之后人们发现这幅作品灰暗如夜,因此把它命名为《夜巡》。
伦勃朗艺术上的第二个高峰是在他与女管家结婚后形成的。这时他的创作势头非常旺盛,一些优秀作品也纷纷问世,如《戴金盔的男人》、《亨德利克像》等。1662年,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撒手人寰。在绝望和痛苦中,伦勃朗度过最后的十几年时光,走向生命终极。但是在晚年,他依然热心于创作。
伦勃朗率先创造了独幅版画这一样式,他是西方首位版画家。他的版画作品主要有《浮士德》、《瞎眼的托比》等。
11.欧洲浪漫主义诗人
法国的浪漫主义运动是在18世纪末形成的,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催化,19世纪初开始风行。在文学上,有歌德、席勒、拜伦、雪莱,还有雨果;在音乐上,有贝多芬;在绘画上,则有席里柯、德拉克洛瓦等。这些伟大的艺术家尽管领域不同,国别各异,但他们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都赢得人们的尊崇。
①歌德
歌德是德国的著名诗人,他于1749年生于法兰克福,1765年考入莱比锡大学,后来他又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就读。他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描绘了一出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引起一股“维特热”。1794年,他与席勒成为至交。在席勒的鼓励下,他写成了《浮士德》。后来又写了《西东合集》和自传《诗与真》。1832年去世,享年83岁。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据说与歌德的情感经历密切相关,小说的主人公就是歌德自身的写照。年轻俊朗的维特对已经与人订婚的夏绿蒂一见钟情,想尽办法吸引她的注意力。然而就在夏绿蒂的未婚夫亚伯特旅行回来之后,维特立即感到生活从此蒙上了浓重的阴影。维特在外地谋取了书记官的工作,但他对夏绿蒂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夏绿蒂没有通知维特便与亚伯特悄悄地举行了婚礼,这让维特深受打击。维特决心回到心上人夏绿蒂身边。而夏绿蒂与亚伯特夫妇仍把维特当成老朋友看待,当维特感受到自己和夏绿蒂的爱情无望时,内心的忧愤使他的言行举止变得古怪异常,他开始对人生感到厌倦。圣诞前夜,维特趁亚伯特外出时来到夏绿蒂身边。他对着夏绿蒂朗诵情诗,并忘情地拥抱了她。第二天维特向亚伯特借了手枪并在当晚午夜自杀……
维特这个形象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烦恼与苦闷,具有时代的普遍性和启蒙意义,更以其人性化的真实描述跨越了时代的局限,传达了人类性格中所共有的普遍情感。
歌德最伟大的创作是《浮士德》。哲学家谢林说过:“如果有什么能称为哲学史诗的话,那么这一术语只能运用于歌德的《浮士德》。把哲学家的深思与诗人的才华连接在一起,这部史诗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知识源泉。”作为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文学四大古典名著的《浮士德》,这一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②席勒
席勒与歌德齐名。《阴谋与爱情》是他早年写的诗剧,另外他还创作了诗剧《威廉·退尔》。有人曾经评价他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阴谋与爱情》在席勒作品中是最优秀的。正如这部剧本的名字一样,《阴谋与爱情》写的是一个与爱情有关的阴谋。宰相华尔特是一个在封建朝廷权势斗争中玩弄权术的老手,曾经用阴谋害死他的前任。他的儿子费迪南爱上了提琴手密勒的女儿露易丝,并把当时严格的封建门第观念置之脑后,决心要和她结婚。而这时,公爵出于政治目的考虑要娶一位夫人,为此他必须与他的情妇表面上分手,给她找一个假丈夫,制造一个骗局。宰相为了进一步控制公爵,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儿子的幸福,让费迪南与公爵的情妇结婚。为了使这一阴谋顺利实现,宰相和他的秘书伍尔姆布又设置了一个阴谋,借口密勒对公爵不敬,逮捕了密勒夫妇,以此要挟露易丝写了一封给她不认识的宫廷侍卫长的情书,并且不能说出真相。不明真相的费迪南看到这封假情书后,跑来责问露易丝,但露易丝无法说出实情。悲恸之极的费迪南,竟下毒毒死了露易丝。露易丝临死前才说出真相,这时费迪南后悔莫及,也服毒自尽。
宰相害死前任的阴谋、公爵与情妇的阴谋、宰相控制公爵的阴谋、以假情书拆散一对情侣的阴谋……这些大大小小的阴谋组成了一个曲折悠长的迷宫。在这个由权力话语的掌握者所操纵的迷宫里,可怜的费迪南和露易斯就像被冰冷的铁丝缚住了自由的笼中之鸟一样,纵然费尽了所有的气力展翅高飞,却依然无法摆脱那罪恶的囚笼。他们永远也找不到迷宫的出口,只能徒劳无功地四处碰壁,最终怀着对爱情的渴望累死在寻找的路上。在阴谋与爱情这一组象征邪恶与正义、恶与美的矛盾冲突中,封建贵族的寡廉鲜耻与新兴市民阶级的软弱性格被凸现了出来,作品强大的悲剧力量也因此得到了彰显。
③拜伦
拜伦是英国诗人,他的长诗《唐·璜》是未完成的作品。他生前宣称,要写100章,可到17章时就溘然辞世了。这篇作品仍被认为是拜伦作品乃至欧洲作品中罕见的杰作。拜伦自12岁开始写诗,写了《东方叙事诗》和《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等,富有反抗叛逆精神。拜伦只活了36岁,他去世的那一天,被希腊人定为国哀日。
长篇叙事诗《唐·璜》是一部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起来的作品,也是拜伦一生中最杰出的成就。长诗的主人公唐·璜,原本是西班牙传说中的色鬼、恶棍,但拜伦把他处理成一个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他因与贵妇朱丽亚的爱情暴露而逃离西班牙,在希腊的一个岛上和海盗的女儿恋爱,然后又在君士坦丁堡的奴隶市场被卖到苏丹后宫,逃出后参加了沙俄对伊兹密尔的袭击,后来成为俄国女皇凯瑟琳二世的宠臣,被派出使英国,故事在一连串的阴谋事件中结束。
《唐·璜》体现了拜伦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全诗把丰富的思想寓于精美的艺术形式之中,既有对壮丽大自然的生动描绘,有对人世间各种现象的精辟评议,还插以对现实的讪笑和嘲讽。整部诗篇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跌宕流畅,成为举世闻名的杰作。雪莱曾赞扬道:“英国语言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作品。”歌德认为《唐·璜》是“绝顶天才之作”。
按照拜伦原来的设想,唐·璜应该牺牲在法国的革命斗争烈火中。他多次表示要写五十到一百章,但他只写到了第十七章的十四节,死神就残酷地中断了他的创作。由于他天才横溢的诗歌和他横枪立马、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他被人们誉为“诗国中的拿破仑”。
④雪莱
雪莱也是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1792年他生于色塞克斯郡的一个贵族家庭。1810年,他求学于牛津大学,因非法印发《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被学校开除。他1818年与拜伦结识,就人类罪恶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在他的作品中,则有诗剧《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给希腊古神话赋予时代精神。另外,还有《西风颂》、《云雀颂》等。《西风颂》是雪莱在一片树林里构思的,写于1819年,他把西风作为革命的象征,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荡涤旧时代的污泥浊水。全诗想象奇特,气势磅礴,富有强烈的情感和震撼力,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精品力作。
12.大卫的追随者
大卫,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最前卫的艺术家,他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代,他的绘画与时代特征紧密相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艺术精神向前延伸,发展为新古典主义画派。
1780年代,大革命即将到来。大卫是一个参与精神很强的人,他加入了当时的雅各宾派,与革命家马拉、罗伯斯庇尔等人都有很深的交往。这时,他画了一幅画,名为《乞求施舍的贝里塞尔》。贝里塞尔是东罗马帝国的将军,他最终被皇帝遗弃了,沦落街头行乞。画面上,这位英雄的显赫战功、很高的地位都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双目失明,抱着自己的幼女,在街头向行人乞讨。一位年轻的女人向他施舍,女人旁边是一位穿着华贵衣服的将军,这位将军惊呆了。整个场面就是这样。在1781年的一次沙龙里,大卫展示了他的画,他立刻受到了赞誉,一夜成名。
大卫的艺术成就,是随着法国大革命前进的。1789~1794年,大卫的艺术进入了全盛阶段。他是画家,也是社会活动家、革命家、雅各宾派成员、国民议会的议员,还是艺术委员会和国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他试图通过手中的权力打击旧有的绘画制度,从而在制度上确立新的绘画风格。他下令关闭了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并着手修建新的卢浮宫博物馆。罗可可时代的艺术在他手里遭殃,他的画与现实紧密相连,这个时间的著名作品如《马拉之死》、《巴拉之死》,都直接描述大革命的现实斗争情景。
马拉之死 大卫
《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代表作。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家、雅各宾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因患严重的皮肤病而必须浸泡在热水中办公,被女刺客保皇分子夏洛特·科尔黛趁机刺死。大卫以严谨的写实手法描绘了那一刻发生的悲剧:马拉倒在被鲜血染红的澡盆里,惨白的尸体在深色的背景下显得异常刺目,那只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地上,不远处是凶手留下的匕首。整幅作品结构严谨,笔触沉着有力,马拉的形象犹如石像一般,显示出一种英雄气概。浴室墙壁融于深深的乌黑色斑点的背景中,烈士的躯体融入黑暗中,但他的手却指向一片金色。画家没有渲染死者的痛苦,而是用肃穆的气氛表现出了马拉的崇高。
但是,大革命的反复无常也给大卫造成了影响。1794年,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大卫也被逮捕。后经他妻子活动大卫才获救。1799年,拿破仑掌握了大革命的胜利成果,非常欣赏大卫才华的他,指定大卫作为政府的首席画家。这以后,大卫有许多画都是歌颂这位皇帝的。这段时间,也是大卫最为得意的。不过,伴随着波旁王朝的复辟,大卫也被驱逐出法国,移居到布鲁塞尔。
1825年的一天,大卫像往常一样去剧场看戏,在回家的路上,他被一辆马车撞倒在地。不久,他离开了人间。12月29日,一个为法国现实艺术努力的人在异乡悄然离去。5年之后,他的遗体被运回巴黎,他的学生,如杰出弟子热拉尔、维涅·勒布仑夫人、吉洛德、格罗、安格尔,和他一样,紧紧跟随着时代步伐,把艺术与现实联系起来,在19世纪的艺术史里,留下了自己的位置。
13.瓦特与蒸汽机
1736年1月19日,瓦特出生于苏格兰克莱德河畔的小镇格林诺克(位于格拉斯哥市附近),父亲为木匠兼商人,而瓦特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少年时代的瓦特没有接受完整的正规教育,但曾就读于格林诺克文法学校,并在父亲的工厂学习技术。1755年,瓦特只身前往伦敦,在一家精密仪器制造厂当学徒。两年后,他成为格拉斯哥大学仪器制造厂工人,并拥有了自己的车间。1764年,学校里的一台纽可门蒸汽机模型出现了故障,请瓦特前去维修。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意识到该类型蒸汽机的两大弊病:首先,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非常慢;其次,该汽缸在不断地加热与冷凝的过程中,能量大量流失,热效率十分低下。
1765年,瓦特设计发明了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克服了纽可门蒸汽机的缺陷。该设计能够将做功后的蒸汽排入汽缸外的冷凝器,令汽缸产生真空,同时又可以始终保持汽缸处于高温状态,避免了在一冷一热的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消耗。据瓦特的理论计算,这种新型蒸汽机的热效率是纽可门蒸汽机的3倍以上,因此,学校教授、苏格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1728~1799年)决定资助瓦特继续研制蒸汽机。
1767年,瓦特前往伦敦,得到化工技师约翰·罗巴克的资助,二人开始合作研制蒸汽机,但1772年他们的工厂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不过罗巴克又将瓦特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工程师兼企业家马修·博尔顿(1728~1809年)。博尔顿在伯明翰附近的梭霍地区设有工厂,生产各式各样的金属制品,如镀金的用具、银纽扣与带扣等,并且博尔顿还于1797年设计了英国新型铸币技术,并为此设计了专用机械。
1775年,与博尔顿合作之后,瓦特开始按照1769年设计的原型制造蒸汽机,不过与之前的蒸汽机相比,瓦特于1776年建造的第一台新型蒸汽机仍无显著提高。经过5年的不断摸索与改进,瓦特终于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蒸汽机,随后便大批量生产。在此期间瓦特还不断地与仿冒侵权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的专利。在英国西南部城市康沃尔的铜矿、锡矿中绝大多数运行了50年之久的纽可门蒸汽机都被瓦特蒸汽机所取代。
瓦特一直潜心改进蒸汽机,为了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1781年他发明了“太阳与行星齿轮”,以及杆和曲柄联动系统。这些改进使蒸汽机得以应用到机床、织布机与起重机上,结束了这些机械靠水能驱动的历史。
1782年,瓦特又设计了双向作用蒸汽机,即蒸汽能够从活塞的每一侧交替进入。这种机器在活塞的每一次运动时都利用了蒸汽力。1788年,瓦特设计了飞球离心调速器,用以控制引擎速度,这是历史上首台负反馈式装置被应用于蒸汽机之上。1790年,瓦特发明的压力计完成了瓦特式蒸汽机的历史性飞跃。至18世纪末,世界各地共有约500台瓦特式蒸汽机在不停地运作。
1783年,瓦特用“马力”作为瓦特式蒸汽机的输出功率单位,他用当时最普遍的动力源——马匹的输出标准作为参照。因为一匹马能够在1分钟之内将453千克重的物体抬升10米,所以由此计算得出马匹的动力为每分钟33000尺磅(1尺磅=1.3558焦耳),相当于每秒550尺磅,瓦特称之为1马力。根据这个标准,普通人的功率输出约为1/10马力,家用汽车的功率则约为20马力。
除了发明蒸汽机外,瓦特在其他领域亦作出过不少贡献,如于1780年获得专利、使用特制化学墨水复制文件的技术——胶版印刷术,以及用来复制雕塑的雕刻机等。1794年,博尔顿、瓦特以及瓦特的儿子一起开办公司,之后瓦特的儿子慢慢接手公司事务。1800年,瓦特退休,但其仍旧醉心于发明设计。1817年,小詹姆士·瓦特为“卡列多尼亚号”远洋蒸汽船设计制造蒸汽机,该船下水时,整个英国都为之振奋、欢呼。瓦特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景,见证了儿子的成功。
为了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被定为“瓦特”,在机械运动中,瓦特的定义式1焦耳/秒。而在电学单位制中,瓦特的定义是1伏特·安培。
14.欧洲启蒙思想家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在一些启蒙思想家的引导下,法国开始进入了一段重要的文明进程。在这些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和休谟是代表性人物。
①伏尔泰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卢埃,1694年出生,因为大肆抨击封建制度两度被判监禁,后来在他女朋友的庄园里隐居了15年,在17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定居佛尔纳后,伏尔泰积极投身于启蒙运动,宣传自己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统治者和教会的罪恶,评论法国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当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如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等人,都对他推崇备至。1755年11月,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两次地震在思想界引起混乱。伏尔泰写了两首哲理诗:《咏里斯本的灾难》和《咏自然法则》。1758年7月,《瑞士报》刊登文章攻击伏尔泰,称他即使不是无神论者,也是被自然神的兴趣冲昏头脑的疯子。12月,伏尔泰在同一刊物上发表了《斥一篇匿名文章》,公开向宗教势力宣战。他的作品文笔犀利、词句精炼,善于以机智的讽刺打击敌人,字里行间充满着嬉笑怒骂的哲言。1759年,伏尔泰完成《老实人》一书,给了天主教会以毁灭性的打击。
伏尔泰像
这期间,伏尔泰完成了他一生中最激进的论著:《哲学辞典》和《有四十金币的人》,标志着他思想的转变和走向成熟。1772年,伏尔泰又投入到保卫人权、消灭败类的战斗中。他用真名发表了《关于康普小姐诉论的哲学思考》,要求恢复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的权利。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伏尔泰的思想在法国受到广泛的颂扬。1775年伏尔泰又写了《理性史赞》,在概述近代历史的同时,他乐观地预言开明的理性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伏尔泰的活动动摇了专制制度、天主教会以及整个封建制度体系,他的威信越来越高。
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回到巴黎,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巴黎剧院上演了他的新作——悲剧《伊兰纳》,演员们在舞台上抬出他的大理石半身像,还为石像举行了加桂冠的仪式。同年5月30日,伏尔泰溘然长逝。
伏尔泰的名言是:“我不同意你说的一切,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伏尔泰的哲理小说则常用谐谑笔调和荒诞故事揭露现实,阐明哲学观点。
②其他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是一位男爵,他的著作是《论法的精神》。在书中,他竭力探究地理、历史、文化环境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他认为人力无法左右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人类活动。他认为最好的政治体制是三权分立,即行政、司法和立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从而使民主得以实施,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美国的宪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修订而成的。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的主要作者,他生于1713年,曾因批判宗教受到监禁。《百科全书》作者除了孟德斯鸠外,还有伏尔泰和卢梭。这套全书有17卷,还有11卷插图,于1772年出版。卢梭和伏尔泰在书中竭力体现反宗教情绪。譬如狄德罗在“圣餐”这一条中,就写“参见食人俗”,结果遭到宗教人士的抵制。但该书甚为畅销,广为流传。
在启蒙运动思想中,让雅克·卢梭的观点与其他几位亦不相同。他强调“天赋人权”,认为褫夺自由是不合法的,人们争取自由人权只能依靠革命来实现。他是一个平民出身的思想家,因而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更加彻底。他在《社会契约论》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认为,自然的状态中人是最平等的,后来因为个体财产有多有少,才影响了社会的平等。要建立一个平等社会,人们可以采用契约,树立公民民主。《忏悔录》也是他对建立平等人权的辩词。在卢梭流放的日子里,他心中依然充满了神圣,而且向往着美好的大自然。他的这种愿望在《漫步随想录》中显而易见。其中的第五篇则把亲近自然的思想表述得淋漓尽致。
在除法国以外的欧洲各国启蒙思想家中,吉本是英国历史学家,他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苏格兰的大卫·休谟则使笛卡尔的怀疑论得以进一步发展。他的著作是《人类理智研究》,提出“任何知识都是感觉”的理论。他致力于类似伏尔泰的“铲除丑行运动”。在英国,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倡商业的平等竞争。在德国,莱辛则认为,宗教与崇高的性格并不相干。他强调的是宗教上的宽容性,莱辛的著作有《汉堡剧评》和《拉奥孔》等。康德是德意志的伟大哲学家,他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两本书。他批判了休谟的怀疑论,认为直觉的知识是由人类的理性所决定的。感性认识必须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才能认识世界,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改造大自然。这一点又与伏尔泰的思想相吻合。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劳动成果已经影响到人类的文明史,如美国的独立和19世纪全球性的废奴主义运动,都是以他们的思想作为指导核心的。
15.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他1769年生于法国科西嘉岛。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7月。1791年,拿破仑被擢升为中尉。他非常拥护法兰西共和国。1793年,他占领了土伦,被提升为准将。1795年,拿破仑率领由5000名战士组成的共和国军队,打败了2万名巴黎王党的叛乱,然后被任命为“国防军总司令”。
拿破仑于1796年率领3万法国军队,进军意大利,每战必胜,并抢掠攫取当地的艺术品,运往法国。1798年9月,他开赴埃及,部下有3万人和400艘军舰。在埃及金字塔下,他们制服了埃及人。后来,他又进军叙利亚。由于英国人堵截拿破仑的进军,经过许多挫折后,拿破仑才返回埃及。
拿破仑意识到,正是政府的腐败无能,才导致了屡屡败绩。11月9日至10日,拿破仑发动了政变,推翻了原来的政府,其时正值法国雾月18日。1804年,拿破仑加冕并称帝。
拿破仑的最大政绩是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全文有2281条。他规定,凡逃亡国外者丧失国人资格,并且要求所有公民不得被迫出让所有权。1801年,拿破仑与教皇签订合议,把教皇教会的职责规定为“效忠国家和政府”,教皇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削弱。后来,他把教皇关押了起来,直至帝国瓦解后,教皇才被释放出来。
拿破仑也极力维护剥削的合法性。他对民主派都采取流放的方式。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拿破仑竭力扩张,发动侵略掠夺战争。除了意大利、埃及外,他又入侵西班牙、葡萄牙甚至俄国。后来,他的军队在西班牙受挫,法兰西帝国开始衰落。1812年6月,拿破仑又发动侵略俄国的战争。在同年9月占领了莫斯科。但之后在俄国处处遭到阻击,只好撤回。在拿破仑执政时期,欧洲各国曾组成5次反法联盟,在与第6次反法联盟的决战中,拿破仑失败。1814年3月,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到1815年,拿破仑反攻,重登帝位。
但此时,英、奥、俄等国组成第7次反法联盟,在滑铁卢,拿破仑惨败,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最后郁郁而死,时年51岁。
拿破仑是个划时代的人物,既是杰出军事家又是伟大政治家,他影响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欧洲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