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 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蒙田随笔法国/蒙田/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

背景介绍

蒙田生活在法国封建制度解体的时代,各种哲学思潮流行。蒙田在哲学上是个怀疑论者,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专制,对旧的信条失去信心而对新事物又缺乏热情。蒙田对当时流行的狭隘人文主义教育进行了嘲讽和批判,他指责学究气的人文主义者以空洞的、死板的书本上的东西去填塞儿童的记忆,这种教育所培养的只是迂腐的学究,而不是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文化修养的绅士。

名著概要

《蒙田随笔》全书朴实无华,作者摈弃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华丽堆砌的写作手法,直接采用单线条的咏叹与勾勒,陈述自己对于自身个体、人类生活方式与现实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循序渐进地将读者引入一泓恬淡清澈的湖水之中。

原作共分3卷,其中第一卷收录作品57篇,内容短小精悍。其余两卷内容不等,分别是13篇与37篇。法文版的《蒙田散文》主要按两种方式编排:第一种是按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第二种是将内容相关的部分集中起来。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蒙田随笔》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22篇,第二部分5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1.作者所感觉的自我,2.他所体会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3.他所理解的现实世界。下面重点介绍第二部的5篇文章。

在《众师之师》中,作者认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众师之师”,因为他认识到“我一无所知”。认识世界是从认识自己无知开始的,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就镂刻着“人人应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可见刚愎自用与固执己见是愚蠢无知的鲜明标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区分两种情况:一是“走自己的路,休管别人议论”,一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在《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中,作者指出:“当我们所冒犯的人手操我们的生死大权,可以任意报复时,最普遍的感化他们的方法自然就是投降以引起他们的怜恤和悲悯。可是相反的方法,勇敢与刚毅,有时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他在书中总结道:“恻隐而动心,是温柔、驯良和软弱的标志,由勇敢神圣影响而起尊敬之心,则是一种倔强不挠的灵魂的标志,他们都崇尚大丈夫的刚毅气概。……对于比较狭隘的灵魂,钦羡与惊异亦可以发生同样的效力。”他告诫人们在危急时刻,应随机应变,区别对待各种险情。

在《论闲逸》中,作者以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约束住,它必定无目标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从中可以看出蒙田是反对虚无主义的,提倡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即使在闲逸时,也不可使灵魂丧失目标,否则,最终会导致“产生无数妖魔与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蒙田像

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后期法兰西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和教育家。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他熟读古代大家如普鲁塔克、塞涅卡、塔西佗等人的著作,在作品中大量引用,作为他的思辨和怀疑论的佐证。他在出版了《随笔集》的前两部之后,便游历意大利和德国,因此在他随后的随笔中又添进了许多旅游见闻。1585年蒙田的故乡鼠疫盛行,蒙田被迫暂时离开他的城堡,1587年他重回旧居续写他的随笔。在这期间,蒙田结识了对他狂热崇拜的德·古内小姐,他俩之间的关系一直维持到作家逝世。蒙田晚年在政治上效忠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国王也曾到他的城堡作客数次。1578年蒙田的肾结石发作,影响了他的写作,我们今天所见的《蒙田随笔全集》是由德·古内小姐在他生前出版的随笔集的基础上,根据他在笔记上写下的大量注释和增添内容集结而成的。蒙田自1572年开始,直至他逝世的1592年,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写他的随笔。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感受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期间,随着作者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作品的内容也陆续加以修改与补充。他行文如水银泻地,飘忽不定,变化多彩,所以他的散文内容庞杂纷繁,经常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枝蔓丛生,标题也常常与内容不大相干,仿佛作者漫不经心一挥而就似的。他的主要著作有《论文》3卷,其中论述教育、学校和教师的文章有《论学究气》和《论儿童的教育》等。

经典摘录

● 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

● 大脑无所事事,就会胡思乱想。

● 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

名家点评

伏尔泰和狄德罗认为他的作品反映作者“明哲善辩”,“精于心理分析”,他的“文风简朴流畅,琅琅上口”。

季羡林在《漫谈散文》中说:“蒙田的《随笔》确给人以率意而行的印象。我个人认为在思想内容方面,蒙田是极其深刻的,但在艺术性方面,他却是不足法的。与其说蒙田是一个散文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

相关链接

蒙田的教育思想非常著名,在《论学究气》、《论儿童的教育》和《论父亲对其子女的爱》诸篇中,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主张。他认为人生最困难与最重要的学问,当属对儿童的养育和教育,认为教育在于培养健全有用、富有知识、能充分理解人生意义的人,他要求培养儿童的思考力、判断力和理解力。他主张启发式教学法,尽可能发展儿童的积极主动性和好奇心,注重体育教育,强调实用知识的重要性。蒙田和拉伯雷的教育思想被称为16世纪的现实主义教育思想,具有相当突出的意义。

在《热爱生命》中,作者认定“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因为“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尽管作者当时身患重病,但他并没有沉沦气馁,而是采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拥抱生命,感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作者引用罗马哲学家塞内卡的话指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希望后来者从一开始就做一个明白人。

在《论死后才能断定我们的幸福》中,作者引用苏龙的警告:“人世变幻无常,只要轻轻一动,便可能面目全非,前后迥异。”在感叹生命的变幻无常之外,他给自己定义“幸福”的标准是:“希望我可以善终,就是说,安然逝去,不声不响。”一个人无论生命怎样美丽辉煌,地位、权力与财富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偶然的附属品。在生命的末日来临时,重要的是问心无愧,安然逝去,才能称之为幸福,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

阅读指导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对随笔体裁运用娴熟,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情感的冷静观察。《蒙田随笔》于1580~1588年分3卷在法国先后出版。自此以后,他的作品就再也没有绝版过。到今天,世界上所有的书面语言都可以读到它。它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