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冲动是魔鬼”——情绪和情感
喜怒哀乐是怎么一回事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喜庆的事情就会喜上眉梢,遇到生气的事情就会愤怒无比,遇到伤心的事情就会悲哀怜怜,遇到高兴的事情就会开心快乐……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属于我们的情绪。
情绪是人类最熟悉、体会最深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反应,而喜怒哀乐是最基本的情绪状态,每个人都在反复体验着这些情绪,那么情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般认为,情绪是个体感受并认识到刺激事件后而产生的身心激动反应。
何谓刺激事件?此处所说的刺激事件不仅指来自外部环境的某种刺激(诸如,看见一只色彩斑斓的蜘蛛、一句滑稽的话、一声婴儿的啼哭,等等),而且还包括来自个体内部环境的生理上的以及心理上的刺激。具体而言,胃痛或牙痛、饥饿干渴、气喘心跳等属于身体内部的生理刺激,而想到度假、想到考试、想到恋人、想到去世的朋友等则属于来自内心的刺激,它们都会引起你的情绪反应。
个体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比如,一种气味,淡淡的,你嗅到后并无异样感受,如果传来一阵水果的味道,那是你喜欢吃的水果,这种香味让你感到愉悦。但是,另一种你不喜欢吃的水果散发阵阵气味,你闻到后感到很难受,这些都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表达自己的情绪,“今天我高兴”,“我现在很懊恼”,“昨天那事让我感到很难过”,“吓死我了”,“真恶心”,“我喜欢你”……也会描述他人的情绪,“他太紧张了”,“这人怎么这么开心”,“我父亲对我很生气”,“昨晚圣诞节舞会上,大家都很兴奋”。情绪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生活体验,情绪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的属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我们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我们的信念、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而使自己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则可借助药物来改变身体状况。但我们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就像我们的坏习惯一样,都具有自我损害的特性,而又难以改变。这正是情绪不易控制的真正原因。
情绪的好和坏事实上与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想法有关,与刺激关系并不大。一件事,在别人眼中看着是悲哀的,在你眼中也许就是喜乐的,看自己怎么想了。
情绪无所谓对错,常常是短暂的,会推动行为,易夸大其词,可以累积,也可以经疏导而加速消散。
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它们或泾渭分明,如爱恨对立;或相互渗透,如悲愤、悲痛中有愤恨;或大同小异的情绪彼此混杂,十分微妙,往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纷繁复杂、波谲云诡的情绪面前,语言实在是有点苍白无力。
人的基本情绪有以下几种:
1.快乐:快乐是一种愉快的情绪,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喜悦体验。
2.愤怒:愤怒与快乐是相对的两极,怒是由于事与愿违,期望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出现根本不愿意见到的东西,从而使原有的紧张不仅未能解除,反而有更加严重的心理的压力体验,或突然遭到意外,瞬间引起的心理感受。
3.悲哀:悲哀产生于所热爱和所盼望的事物突然消失或泯灭,是心理感受到的失落、空虚、渺茫、不知所措,是心理上另一种刺痛的体验。
4.恐惧:恐惧是一种极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极端严重时可有濒死感、失控感、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如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小便失禁、冒虚汗等。
为什么董方卓“得罪”了克劳琛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兴高采烈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顺手;情绪一落千丈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顺心,什么都做得不好。其实,这就是情绪的强大影响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往往人际关系也会处理得很好,相反人际关系则处理得不好。
董方卓“得罪”克劳琛可以说就是没有控制好情绪所带来的一种人际关系的风波。
在一次世青赛中,中德相遇,最后两分钟,克劳琛换上了董方卓,在触了两脚球后,比赛结束了。董方卓和其他所有的中青队员都很难受。这时候克劳琛走到了他的跟前,想安慰他一下,但董方卓蹦了起来,甩开克劳琛的手,顺势一推,伴随着英语“Fuck off”。
这个时候,董方卓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因此“得罪”了克劳琛,引起了一场风波。虽然比赛后头脑渐渐冷静下来的董方卓,也为赛后的行为和言语感到后悔,但弥补这种因情绪失控而带来的不良人际关系,董方卓却要花费更多的努力。
事实上,情绪的好与坏和我们自己的心态及想法密不可分。一件事,在别人眼中看来是悲哀的,在你眼中也许就是喜乐的,关键是你自己怎么想了。下面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糊糊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糊糊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这个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面对同一口棺材,两个秀才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情绪,进而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情绪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情绪就像一把双刃剑,消极不良时可以像敌人一样袭击我们,积极健康时可以像朋友一样帮助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正如卡耐基所言“没有一种胜利比战胜自己及自己的冲动情绪更伟大,因为这是一种意志的胜利”。
保持积极情绪状态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宽容别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掌握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法等。
如果你不慎掉进了河沟里,不妨想想也许有一条鱼会游进你的口袋;当遭遇困难和逆境时,想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振作精神,那么,下一步就会走向成功。如果你经常保持着这样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你也就不容易因为自己的坏情绪而与他人产生误会争端。
“情绪”是“需要”能否满足的晴雨表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但不同于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则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需要是人的情绪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如考试取得好成绩会兴高采烈,得到梦寐以求的爱情会激动不已;反之,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如失去亲人会悲痛欲绝,遇到危险会紧张恐惧,恋爱受挫会失望悲伤等。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生理需要又有社会需要,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涉及方方面面,因而就会产生复杂多样的情绪。
可以说,情绪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晴雨表。
1.当需要得到满足时情绪表现为喜
喜是一种愉快、高兴的情绪,由于需要的满足有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不再为之操劳、奔波和烦心,因而安宁、愉快、喜悦的心情便自然流露出来。此外,人的情绪还明显受到个性倾向的制约。凡与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相符合的事物都会产生愉快、满足和喜悦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出欢迎、接纳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失望、不安、厌恶等不良情绪并拒绝、抵制与此相关的事物。人为了生存除了必须得到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外,还需要精神生活条件,如学习、劳动、文化娱乐、贡献等。因此,凡“需要”能够得到满足时,人就会表现出喜悦的情绪。
2.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情绪表现为愁、忧、怒
如果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无法得到,就必然会影响生存和生活,也就会引起心理的波动而产生愁、忧、怒以及失望、不安、惧怕等情绪反应。因为人是社会性的高级生物,所以社会性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红楼梦》中,林黛玉虽寄人篱下,免不了敏感多疑,但她对宝玉痴心一片,期望得到宝玉的爱,希望能与宝玉成亲。一天,她无意中听到丫头雪雁在与紫鹃说悄悄话,雪雁轻轻告诉紫鹃“宝玉定亲了”。听罢,黛玉便感到头晕目眩,脸色苍白,好像被谁掷在大海里一般,跌跌撞撞回到了潇湘馆,从此一病不起,一日重似一日,太医治疗,全无效果。又一天,黛玉在昏睡中又听得雪雁与侍书在门外闲聊,说的又是宝玉的亲事,她俩说,宝玉没有定亲,老太太心里已经有了人了,这个人是“亲上加亲,就在园中住着”。黛玉心里寻思,这个“亲上加亲,就在园中住着”的人,莫不是自己吧,顿时心神觉得清爽了许多,病竟渐渐地好了。黛玉这一前一后截然不同的状态,正是情感需要满足与否的情绪反应。
由此可见,情绪由人的需要而定,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人的需要一旦无法得到满足,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情绪的“风情万种”:心境、激情、应激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的特点,往往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使周围的事物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例如,喜悦的心情往往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万事如意,办任何事情都顺利;而悲伤心情则会使人感到凡事枯燥乏味,悲凉忧伤。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就是指人的心境。
一般来说,心境持续的时间较长,从几个小时到几周、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主要是取决于心境的各种刺激的特点与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例如亲人去世,往往会使人处于较长时间的郁闷心境,而且个性差异对这种心境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抑郁质的人会助长这种郁闷的心境,而胆汁质的人可能会缩短或减缓这种心境。
心境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健康都有很大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会使人振奋、提高效率、有益于健康;而消极、不良的心境会使人颓丧、降低活动效率、有损健康。
有一天,卡特来到一家装潢讲究的珠宝店,走近柜台,顺手把一个手提包放在柜台上。他挑了一件挂件,觉得不理想,又挑了一件。
“请问这一挂件是哪里产的?”卡特问道。
“香港。”营业员热情地回答说。
应该说,这一挂件是很合他的心意的。但是,这时,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士推门走进珠宝店,也过来选珠宝。卡特礼貌地把自己的包移开,但是这人却愤怒地瞪他一眼。他的眼神告诉卡特,他是个正人君子,绝对无意碰卡特的手提包。他觉得他受到了侮辱,重重地把门关上,走出珠宝店:“哼!神经病。”
莫明其妙地被人这么嚷了一通,卡特非常生气,再也没有心思买珠宝了,随手放下已被看中的挂件,出门开车回家。
马路上的车像一条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虫,缓慢地蠕动着,看着前后左右、密密麻麻的车,卡特愈来愈生气!心情极为烦躁,真想狠狠地破坏一些什么东西。
不久,卡特的车与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他心想,这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冲过去的。当他下意识准备减速让行时,卡车却先慢了下来,司机将头伸出窗向卡特招招手,示意让他先过去,脸上挂着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
“嘟——嘟——”卡特按了两声喇叭,表示对他的谢意,然后一踩油门,迅速将车子开过路口。这时,卡特突然发现满腔的不愉快一下子全没了。
珠宝店中的男士不知从哪儿接受了愤怒,又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卡特,带上这种情绪,卡特眼中的世界都充满了敌意。
每件事、每个人好像都在和他作对。直到看到卡车司机灿烂的笑容,他用好心情消除了卡特的敌意。
2.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绝望、暴怒等。在激情爆发时,常常会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咬牙切齿、面红耳赤、顿足捶胸、拍案叫骂等。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痉挛性的动作或者言语混乱。激情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此外,过度地抑制和兴奋,或者相互对立的意向或愿望的冲突也容易引起激情的状态。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合成为激发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而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机体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者引起过分的冲动,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伯牙和成连学琴,学了几年,可弹出的声音却和成连不一样,他不明白,于是问成连。
成连微笑着说:“我且问你,你演奏的时候是不是一直都感到你在弹琴?”
“那当然了。”伯牙更迷惑了。
成连哈哈大笑起来:“常言道:‘师可教其法,不可教其心。’你学会了我的技巧,但修行还不到家,所以不能与乐曲融为一体、合二为一,时时还在想着自己该如何拨动琴弦。”
伯牙若有所悟,问道:“那么您在想什么呢?”
“曲子不同,感觉也就不一样。”成连看着伯牙,一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态。
“那为何我在弹每一首曲子的时候,感情都是一样的呢?”伯牙诚恳地问。
“一样的感情,说明你没有感情。无感情地弹奏,听者不会动情,你缺少的正是这个。”
“那么您教我如何有感情吧!”伯牙央求道。
“哦……”成连沉吟片刻,“我只会教你弹琴,不会教你如何有感情。不过,我有一个法子,就是你乘船到东海去体验一番,在东海上弹琴试试。”
于是伯牙抱着琴来到东海,在海上风起浪涌,波涛汹涌的海水拍打着两岸的山石,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伯牙的小船随海浪时高时低,海水从四面冲向船舷,仿佛要把小船吞没。他抓住船帮,遥望蓬莱山,只见山上树木葱茏,山林杳冥,野兽出没,群鸟悲号。伯牙忽然感到悲情顿生,便弹起琴来。伯牙禁闭双眼,感情如海水一样在胸中涌动,呼吸与琴声一起时快时慢,伯牙渐渐地感到自己随琴声在海浪与山间穿梭。就在这种激情之下,他弹出了名曲《水仙操》。
伯牙被伟大的自然力所震撼,恐惧崇高的激情可以情景交融,终于创作出了不朽的名作。
3.应激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人们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刹那间人的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此时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中,要求人们迅速地判断情况,瞬间作出选择,同时还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明显的生理变化。比如心跳、血压、呼吸、腺体活动以及紧张度等都会发生变化。适当的应激状态,使人处于警觉状态之中,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系统的生理、生化过程加强,并促使机体能量的释放,提高活动效能。而过度地或者长期地处于应激状态之中,会过多地消耗掉身体的能量,以致引起疾病和导致死亡。
人在应激状态时,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情急生智,沉着镇定;另一种是手足无措,呆若木鸡。有些人甚至会发生临时性的休克等症状。在应激状态下人们会出现何种行为反应是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以及意志品质等密切相关的。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正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情况很紧急,他扬鞭策马,朝着发出喊声的地方骑去。来到湖边,拿破仑看见一个士兵跌入湖里,一边挣扎,一边却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慌成一团,因为水性都不好,只能无可奈何地呼喊着。
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朝那几个士兵问道:“他会游泳吗?”“他只能扑腾几下,现在恐怕不行了。”一个士兵回答道。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声地喊道:“你还往湖中爬什么,还不赶快游回来!”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也看到子弹射入水中,似乎增添了许多力量,只见他猛地转身,扑通扑通地向岸边游来,不一会儿就游到了岸边。落水的士兵被大家七手八脚救上岸来,小伙子惊魂初定,连忙向拿破仑致敬:“陛下,我是不小心落入水中的,您为什么在我快要淹死时还要枪毙我呢?”拿破仑笑着说:“傻瓜,我那只不过是吓你一下,要不然,你真的要淹死了!”经他这样一提醒,大家才恍然大悟,打心底更加佩服拿破仑的足智多谋。
拿破仑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士兵在这种应激时刻,已经丧失理智,手足失措,陷入慌乱之中,不能自救。对他开一枪,就能使他镇定,使其行为保持一种高度激活的状态。
短暂的情绪vs持久的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方心理学著作常常把无限纷繁的情感和情绪概称为感情。这样,感情的概念就包括了心理学中使用的情感和情绪两个方面。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情绪与情感并不作严格的区别,但在心理学中,情绪与情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情绪和情感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情绪通常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例如,由于饮食的需求而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由于危险情景引起的恐惧,和搏斗相联系的愤怒等。因此,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是,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与动物的情绪有所不同。即使人类最简单的情绪,在它产生和起作用的时候,都受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个原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活动中,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这些需要相联系的事物,在人的反映中都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例如,难闻的气味能引起厌恶的情调,素雅整洁的房间使人产生恬静舒适的心情。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它往往由某种情境引起,一旦发生,冲动性较强,不容易控制,外显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形式带有较多的原始动力特征。时过境迁,情绪就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的态度体验,它始终处于意识的控制之下,且多以内隐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例如,孩子的顽皮可能引起母亲的愤怒,但这具有情境性,每一个做母亲的绝不会因为孩子引起她的一次生气,而失掉亲子之爱的情感。
除了区别,二者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这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先有情绪后有情感,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难以表现和存在。例如,当人们看到小偷行窃时,愤恨的情绪使人产生正义感;看到自己的祖国遭到外敌入侵时,就会产生无比愤怒和激动的情绪,由此而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情绪也有赖于情感。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例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人们受高尚情感的支配,可以克服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自己的情绪服从于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与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大脑的活动而言,情绪与情感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表情是情绪的指南针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一种内部主观体验,但是这种内部体验又伴随着一些外部表现,即表情。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音表情来推知他的情绪体验。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嘴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例如,高兴和兴奋时“眉开眼笑”,气愤时“怒目而视”,恐惧时“目瞪口呆”,悲伤时“两眼无光”,惊奇时“双目凝视”等等。眼睛不仅能传达感情,而且可以交流思想。人们之间往往有许多事情只能意会,不能或不便言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了解他(她)的内心思想和愿望,推知他们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接受还是拒绝、喜欢还是不喜欢、真诚还是虚假等。可见,眼神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言语交往手段。艺术家在描写人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时,都十分重视通过描述眼神来表现人的内心的情绪和情感,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嘴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线索。例如,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都是通过嘴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某种情绪的。
心理学家艾克曼通过实验发现,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例如,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嘴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而前额能提供惊奇的信号,眼睛、嘴和前额等对表达愤怒情绪很重要。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实验研究也证明:嘴部肌肉对表达喜悦、怨恨等少数情绪比眼部肌肉重要;而眼部肌肉对表达其他的情绪,如忧愁、惊骇等,则比嘴部肌肉重要。
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特定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来识别他人的情绪。如下表所示:
不同情绪的面部模式
姿态表情可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身体表情是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等。举手投足、两手叉腰等身体姿势都可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
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手势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表达赞成还是反对、接纳还是拒绝、喜欢还是厌恶等态度和思想。手势也可以单独用来表达情感、思想,或做出指示,在无法用言语沟通的条件下,单凭手势就可表达开始或停止、前进或后退、同意或反对等思想感情。“振臂高呼”、“双手一摊”、“手舞足蹈”等手势,分别表达了个人的激愤、无可奈何、高兴等情绪。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它不仅有个别差异,而且存在民族或团体的差异。同一种手势在不同的民族中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我们都知道,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例如,当播音员转播乒乓球的比赛实况时,他的声音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了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而当他播出某位领导人逝世的讣告时,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了一种悲痛而惋惜的情绪。
总之,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构成了人类的非言语交往形式,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之为“体态语”。人们之间除了使用语言沟通达到互相了解之外,还可以通过由面部、身体姿势、手势以及语调等构成的体语,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在许多场合下,人们无需使用语言,只要看看脸色、手势、动作,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情绪。
凶手为何被“法液”吓死
情绪与健康有关吗?回答是肯定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良好的情绪可以防病、治病,有益于健康。不良情绪可以致病,甚至可以致死,损害健康。
从前,有一个人以为自己误吞了一枚缝衣针,就觉得特别不舒服,甚至感到喉咙已经肿了。后来,他发现了那枚遗失的针,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吞针,满腔的疑虑解除,所有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消失了。
有个岛上生活着一个未开化的民族村落。有一天,村里发生了一桩杀人案。村里的人相信巫师,为了查清罪犯,就请来了一名巫师。巫师心里嘀咕,如果查不出凶手,谁还会相信自己的魔法呢?于是,他让所有的嫌疑分子都喝了“法液”——一种有一定毒性但并不致毒死人的液体,并告诉他们,这种“法液”只对杀人凶手起作用,无辜的人不会有事。清白的人,坚信“法液”不会伤害自己,大胆地喝下去,都安然无恙。但真正的凶手却陷于绝望之中,由于心存恐惧,“法液”使他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没有多久就死去了。
通过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动物或人的抵抗力,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对身体构成伤害。我国古代就有“内伤七情”之说,认为当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过度时,就会使人产生生理疾病。
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愤怒、憎恨、悲愁、焦虑、恐惧、苦闷、不安、沮丧、忧伤、嫉妒、耻辱、痛苦、不满等。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的特征,消极情绪也不例外:一方面,它是机体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必要反应,能动员机体的潜在能力,努力使自己适应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消极情绪是一种人体心理的不良紧张状态,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过分地刺激人的器官、肌肉及内分泌腺,使人体失去身心平衡,从而对机体的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对人的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康。
1.良好的情绪能促进身心健康
欢乐、愉快、高兴、喜悦等,都是积极良好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的出现,能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我们看到报纸、电视报道过很多抗癌“明星”的动人故事,他们大都以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创造了战胜死神的奇迹。
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活力,从而提高免疫力,并减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许多临床实践表明,积极开朗的情绪对治愈疾病大有好处。长寿者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心情愉快、乐观豁达、心平气和、笑口常开。心情愉快还会改变一个人的青春容貌,使人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2.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不良情绪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的情绪反应;一是持久性的消极情绪。
过度的情绪反应是指情绪反应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激动不已等。持久性的消极情绪是指在引起悲、忧、恐、惊、怒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后,仍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
目前,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都已证明:不良情绪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一方面,这种情绪的出现可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另一方面会造成生理机制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躯体疾病。
在过度的情绪反应或持久性的消极情绪的作用下,神经系统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突然而强烈的紧张情绪的冲击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打破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常判断力减弱,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许多反应性精神病就是这样引发的。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常常会使人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据调查,大学生中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大多与不良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良情绪不仅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危害,而且会损害人的生理健康。我们周围有许多人,一面临重大抉择或工作挑战,就会出现各种程度的身体不适。如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偏头痛、皮炎、瘙痒、腰酸等,这些都是紧张、焦虑所致。此外,紧张还可引发高血压,而兴奋导致脑溢血,忧郁易致肺结核。林黛玉就是因长期忧郁患了肺结核而断送了年轻的性命。此外,消极情绪还会造成心血管机能紊乱、影响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由此可见,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要学会控制坏情绪,保持好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