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似曾相识”到“我记得你”——记忆
我们是怎么记住事物的
有些东西,我们看过后经久不忘;有些东西我们虽然看过,但事后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记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人的记忆能力,实质上就是向大脑储存信息,以及进行反馈的能力。人的大脑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每个神经细胞的边缘又都有若干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作树突和轴突。在轴突的末端有个膨大的突起,叫做突触小体。每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跟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接触。这种结构叫做“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跟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并且接受许许多多其他的神经元的信息。神经元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正是大脑具有记忆的生理基础。有14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上面有3万个突触。这140亿个神经细胞之间联系的突触,用天文数字也难以表达。这样的结构特点,就使大脑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储存库。一个人脑的网络系统远比当今因特网复杂。科学家认为,一个人大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十亿册书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即使每一秒钟输入十个信息,这样持续一辈子,也还有余地容纳别的信息。这就证明我们大脑的记忆的确惊人。
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会怎么样?记忆甚至可以说是人生命的源泉,是人生理与心理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生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而一切活力与创造力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失去了记忆,人会失去许多属于“本能”的本领,就很难生活下去。
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就在于人类具有卓越的记忆能力。正是依靠这些记忆能力,人类才得以学习、积累和应用各种知识、经验,才能不断地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的记忆非常好,看过的东西可以过目不忘,而有些人的记忆却比较差,学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
在谈到这种差别的时候,人们往往把他们归结为生理因素,认为脑袋大、前额宽的人记忆力就好,相反,记忆力就不好。其实,这种说法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否认,人的记忆力和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智力落后的人,首先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不正常,影响了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但是,这和他们大脑的轻重、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脑神经发育正常、记忆力的生理因素就相差无几,但拥有正常记忆的人,记忆程度还是有差别。这就是记忆的心理因素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记忆上的差别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记忆差别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由心理倾向性和对记忆规律的掌握不同造成的。
所谓心理倾向性,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爱好和注意的程度。我们知道,注意是产生记忆的首要条件。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东西上,要产生良好的记忆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可能说不出你住的楼房的楼梯有多少级台阶。这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去注意它,并不是记不住。几个人同时去参观一个展览会,回来以后让他们回忆展览会的情况,结果可能大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因而注意的指向不同。所以,记忆的内容也就不一样。有兴趣的东西就看得具体,印象深刻,记得详细,不容易忘记。没有兴趣的东西,就会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心理倾向性对人的记忆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心理倾向性以外,人们对记忆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不同,也是造成记忆差别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人就像一个信息加工器。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这个加工器就开始工作起来。经过编码,也就是把刺激物的物理能量转化成感知和记忆系统所能接受的形式,人就把这个刺激信息贮存在自己的大脑里了。换句话说,就是记住了这个事物。比如,我们读一首诗,诗句的书面字符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转化为神经脉冲,传到大脑中枢,引起有关字符的感知觉,同时,过去已经贮存在大脑里的一些有关的信息也被激活,跟眼前的诗句建立起联系,再经过多次的诵读,多次的刺激,我们就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了。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看过的内容有些能够长时间地保存在你的头脑中,有些则很快在脑海中消失。心理学家将能够长时间保持的记忆称为长时记忆,而在不到几分钟就忘了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心理学家还发现有一种记忆的时间更短,不到几秒钟就会忘记,并把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不到几秒钟就忘记,这还能称为记忆吗?对于这种记忆我们几乎没有感觉,但是为了完整地了解记忆的过程,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而且,在心理学家眼里,记忆是指所有曾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痕迹,而不在乎其长短。下图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图,也就是我们记忆的过程。
为什么看得清,却记不住
下班回家的路上,小唐骑着自行车沿马路而行,突然,一辆带斗的卡车风驰电掣般从她身边驶过,竟把她剐倒在公路旁,她的头部、手脚都摔破了,司机却没有发现出了事故。她望了一眼车尾的牌号,可是没等她记住,卡车已经无影无踪了。总算万幸,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只是擦破了点皮。此刻,她想起一部小说曾描写过类似的情景,一位民警被一辆强行通过的汽车撞倒了,他躺在地上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远去的汽车,便一动不动,待其他民警赶到时,他说出了汽车车牌号就闭上了眼睛。
香港电视连续剧《天下无敌》中曾有这样一段情节,赌王向瞬间驶过的一辆距离约5米的巴士只投去匆匆一瞥,就记住了上面密密麻麻的数行广告语,从而使一旁原本将信将疑的青年心服口服。
这样的情节当然是荒诞的,如果也给你那么一点时间(不超过1秒),向你出示一份约4行的材料,你能记住多少呢?4个字?7个字?还是10个字?可以肯定,你记住的不会超过6个字(或符号)。大量的心理学资料证明,无论在一次特定的呈现中共有几个字,我们一般都只能报告4~5个而已。即使让你看一辆路过的汽车的车牌号,你可能看得清清楚楚,但不等你把它们记下来,那辆车就走远了。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写益州牧刘璋手下有一人姓张名松,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但是他的博闻强记世间罕有。刘璋派他出使魏国,曾驳倒当世名士杨修。杨修又拿出曹操仿《孙子兵法》著的兵书十三篇,张松看了一遍,便从头至尾背诵出来,竟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说:“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骇得曹操以为兵书为前人所著,便下令将自己所著的兵书烧了。
如果不是电视剧、小说夸张,便是民警、赌王、张松他们确有“特异功能”。就一般人而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是不可能的。前面的事例中,为什么小唐没有记住卡车的车牌号呢?她明明已经看到车牌号了啊,这是为什么呢?
1960年,心理学家斯伯林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为我们解开了这一现象的答案,并且确认了一个新的记忆阶段——感觉记忆阶段。
斯伯林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同时向被试呈现3、4、6、9等若干个数字,呈现时间是50毫秒,数字呈现后,立即要求被试尽量多地把数字再现出来。实验结果是,当呈现的数字数低于4个时,被试可以全部正确地报告出来;当数字增加到5个以上时,被试的报告开始出现错误,其正确率平均为4.5。这个结果使斯伯林设想,在感觉记忆中所保持的信息可能比报告的多些,只是由于方法的限制未能检查出来,于是他设计了另外一种方法。他按4个一排,一共3排的方式向被试呈现如下12个英文字母:
呈现时间仍为50毫秒,其中每排字母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如上排用高音、中排用中音、下排用低音。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相应一排的字母作出报告(局部报告法)。由于三种声音的出现完全是随机安排的,因此被试在声音信号出现之前不可能预见要报告的是哪一行。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根据被试对某一行的回忆成绩来推断他对全部项目的记忆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9个,这比采用整体报告法几乎增加了一倍。由此,斯伯林认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由于时间短暂,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的起始阶段。
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我们上面特别指出的是视觉的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在存储的时候是以原来的方式存放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上,最多在我们的感觉皮层上留下痕迹,还没来得及加工,所以会受不同感官的性质所影响。比如,视觉的瞬时记忆时间不超过0.5秒,听觉的瞬时记忆时间则是2秒左右。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是不能一次听很多声音的,所以,听觉的瞬时记忆容量会比较小。
那么,瞬时记忆到底有什么用处呢?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需要瞬时记忆?你现在可能正坐在靠椅上,眼睛不自觉地扫描着每一行字。你知道你正在看什么,同时你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周围的动静。你听得见翻书的声音,你感觉得到靠椅的舒适,你还能估计今天的温度跟昨天差不多,说不定你还闻到了早上刷牙后留下的清香……所有这些感觉在你看书时都是存在的,只是你在书上投入太多的注意而几乎没有意识到它们。但是如果有人突然推门进来,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或者你已经从脚步声中听出来者是何人,为何事而来,总之,你是停下手中的书了。这说明你确实随时都意识到周围的变化的,瞬时记忆的作用就在于它暂时保持了你接受到的所有感官刺激以供你选择。我们需要它,因为在判断周围环境的刺激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并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刺激的过程需要时间,而且这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我们就可能丢失下面更重要的信息。
打完电话就把刚才的号码忘了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给陌生人打电话,你先看一下电话号码,然后再拨电话,等你打完电话后,你已经想不起所打的电话号码了。这种记忆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这段时间刚好可以拨完一个电话。一般来说,你经常拨打的一些电话号码你都会记住,如家中的电话、办公室的电话。但是,手机号码则不同,虽然只多了三四位数字,却比普通电话号码难记得多。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此时你的记忆只进入了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类似的现象。19世纪,苏格兰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你将一把小圆球向地上扔去,你就会发现你很难立即看清6个以上,最多也不会超过7个。”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威廉·杰沃斯说,往盆子里掷豆子时,如果掷上3个或4个,他从来没有数错过;如果是5个,就可能出错;如果是10个,判断的准确率为0.5;如果豆子数达到15个,他几乎每次都数错。
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个人做下面这个简单易行的实验。一个人读下面的数字,另一个人努力记住所听到的数字,听完后按听到的顺序将数字写出来,看看最多能正确记住几个数字。注意,读数字时声音不要变调,前后要一致,读两个数字的时间间隔控制在一秒钟左右,如果不能准确控制时间的话,可以在读完一个数字后默念一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读下一个数字。比如,要念469这一串数字,你先读“4”,然后默念自己的名字,再读“6”,再默念自己的名字,再读“9”。念的时候从个数少到个数多的数字,记的人要等念完一串数字后才能动手将自己记住的按顺序写下来。每两串长度一样的数字都能记得正确无误才能进行下一组实验,直到这个人对某一长度数字不能完全记住为止。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他(她)的短时记忆广度。
(以下“-”表示间隔一秒)
5-4-1
2-6-3
6-4-8-3
7-5-6-9
6-3-1-2-8
7-8-5-6-2
4-5-6-3-8-1
8-6-3-7-5-2
6-8-9-2-5-2-3
3-9-4-3-5-8-6
7-3-2-7-5-8-9-4
1-4-2-8-6-3-8-5
6-8-9-4-2-4-7-5-6
5-7-4-2-3-7-9-6-4
3-2-6-8-5-9-6-3-1-7
6-1-5-3-8-9-5-6-3-4
4-6-9-7-8-5-2-1-3-5-7
8-6-1-3-6-8-3-5-6-8-2
3-7-6-2-4-3-5-7-9-1-2-5
4-2-6-8-3-5-1-9-6-7-5-3
4-6-2-4-3-8-9-6-5-7-4-3-6
1-7-4-7-9-7-3-2-5-7-6-4-6
试试看,你能记住多少?
假如你的记忆力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或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
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 ± 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弹子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7个弹子。1887年,M.H.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数字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而发现遗忘曲线的艾滨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字母。这个神奇的“7”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7”,即我们头脑能同时加工约“7”个单位的信息,也就是说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但是实验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无序的、随机的,如果是熟悉的字词或数字,这样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这个字母序列已经有11个字母,如果学过英语的人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个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这就启示我们,组块可以把许多个别的信息单位结合成较大单位,组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短时记忆容量限度的方法,是提高记忆效率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有“永恒的记忆”吗
短时记忆尽管比瞬时记忆强些,但记忆时间也比较短。显然,记忆停留在这个阶段是用处不大的。那么,短时记忆怎样才能转入长时记忆呢?这中间有一个媒介,就是复述。如果我们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复述,就可以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能够在头脑里保存几分钟、几天,甚至终生不忘。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们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再认与回忆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再认比回忆简单和容易。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再认比回忆出现的时间要早。孩子在出生半年之后便可再认,而回忆的发展却要晚一些。再认和回忆有时会出现错误,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接受的信息不准确,对相似的对象不能分辨,有的错误则是由于情绪紧张或疾病的影响。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它使人能够有效地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识记,也能使人迅速有效地从头脑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例如,我们知觉事物、理解语言和解决问题等,都需要提取头脑中各种有关的信息。知识系统的组织程度不同,提取的速度不同,知觉、语言理解和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就不一样。
事实证明,这种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正确的回忆是很有帮助的。这就好比我们在图书馆里查找和提取书籍一样,图书摆放得越是有条理,查找起来就越方便,相反,放得越杂乱,提取就越困难。事实上,在记忆贮存中,系统地组织本身就是提取材料的线索。所以记忆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的人就会有好的记忆,反之,记忆的效果就会比较差。
如果有毛笔、橘子、狼、狗、苹果、铅笔、猫、钢笔、梨一组词,让你记忆一会儿,并默写下来,结果会如何呢?
你肯定把铅笔、毛笔、钢笔放在了一起,橘子、苹果、梨放在了一起,狼、猫、狗放在了一起……研究表明,即便是记一串彼此毫无联系的单词,人们也会试图对它们进行组织,这证明记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各种有意义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可能是以命题或概念网络的方式组织的。比如,我们都知道鸟这个概念,它属于脊椎动物。我们还知道自然界中各种鸟的类型。它们构成了网络上一个个结点,概念与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把一个个结点连接起来。于是,知识、日常生活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以一张张网络保存下来。当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结点就被激活了。激活作用也可能借助网络,沿着结点间的通路,从已经激活的部分向未激活的部分扩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回忆起某个人、某件事的一部分信息后,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与这个人、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信息。
我们知道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一分钟以内,而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超过一分钟,可能是一小时、一天、一个月甚至一生。有人甚至认为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除非出现特殊事故,如脑损伤,否则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一点显然与我们的经验有差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不管一个人的记忆力有多好,他总有忘事的时候。按照经验,这些结论可能会被认为是草率的。其实,临床实验的证据表明:当我们在记忆某些事情时,我们的大脑皮层的某一部位或某些相关组织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Pen-field)在1936年给一位十几岁患癫痫病的女孩打开脑壳,用微电极刺激大脑的不同皮层,当刺激到大脑某一部位时,女孩发出了恐怖的尖叫,手术激发她回想起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仿佛又置身于当时的那种情景,女孩忍不住喊叫起来。
关于刺激大脑某部位引发某种体验的报道很多,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你突然怎么也想不起一件事情,于是你暂时把它搁在一边不去费那份劲了,然而一次你到某个地方,参加了什么活动,碰见了某人,只要这些场合中有某些东西与先前“忘记了”的事件有一定联系,你可能就会想起来。这些有联系的东西相当于记忆的线索,忘了的事件就是隐蔽的秘密,你就像是侦探一样,抓住这些线索,顺藤摸瓜揭开秘密。其实,能够回忆出来就表明我们还没有彻底忘记。那么,是不是一旦记住的东西就真的永远不会忘记呢?不是。
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语学习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但记忆的保持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的大脑要经历遗忘。
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但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在我们读书时经常有这种感觉,很多内容非常熟悉,但就是回忆不起来。我们读了大量的书,觉得底蕴很深,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发觉见了熟悉,但让自己默写下来,却有些困难。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完全遗忘在患有失忆的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对自己过去所有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患有失忆的人连自己的亲人是谁都不认得了。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对于这一点,考试怯场最能说明问题,本来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考试时却突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结果考砸了,考完后可能又重新回忆起来了。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永久遗忘在生命里更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会记得,但长大以后也许记不得了,也没有心情去记了,便是永久地遗忘了。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他受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
艾滨浩斯创造了一些无意义音节,如zup、rif、bik等,使用这些音节作为记忆材料,就避免了人在记忆过程中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且,因为没有意义,也就避免了联想记忆的作用。艾滨浩斯将几个无意义音节排成一列,让参加实验的人反复学习这样一系列的无意义音节,直到能够按音节的排列顺序回忆出这一系列音节为止,记下完全记住所用的学习次数。然后有计划地让他们在某段时间后回忆学习过的一系列音节(每次回忆都使用不同的音节系列),看看他们还记住多少。但艾滨浩斯不是简单地统计还能回忆几个音节,而是采用一种更巧妙而又准确的方法来计算还记得多少,他让参加实验者重新学习不能完全回忆的无意义音节系列,直到能够再次完全回忆为止,记下重新学习的次数。将第一次学习的次数减去重新学习的次数再除以第一次学习的次数,最终结果就是还保留下来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R——记住的百分比
N——第一次学习的次数
n——重新学习的次数
艾滨浩斯用这种方法对记忆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不同时间间隔记忆所保持艾滨浩斯的百分比。
下表记录了他的一些研究结果。
遗忘的进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例如,在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了41.8%,而在31天之后遗忘仅达到78.9%。根据这个研究,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还将实验的结果绘成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如下页图所示)。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后来很多人重复了他的实验,所得结果和艾滨浩斯的结论大体相同。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个规律就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资料来源:查普林和克拉威克,1983)
而且,艾滨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死记硬背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滨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它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习的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则可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习,克服遗忘。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是艾滨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遗忘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自己的遗忘规律,在大量遗忘尚未出现时及时复习,就能收到巩固成绩的效果。
记忆中的“虎头豹尾”现象
“余风!背诵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的课文《春》。”
余风慢慢腾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唉!讲完了一课就要背诵,烦死了!背诵对他来说真是天大的难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才流利地背了几句,余风的舌头就开始打结了,他紧锁着眉头,挠着后脑勺使劲回想着。唉!怎么又忘了?昨天还会背来着!每次都是这样,开头之后就忘记了!
老师皱着眉头看着他。
“老师!我会最后几段!”突然,余风兴奋起来,接着,他的嘴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喷出“珍珠”一串串。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老师!完了!”最后,他大声报告说。
看着他滑稽的样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对于这样的情形你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为什么余风不记得课文中间的部分,只记得开头和结尾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材料的位置和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图1
图2
1961年,加拿大心理学家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了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铅笔、氧气、公园、蚂蚁、明星、火机、鼠标、剪刀……研究者先让被试按一定顺序学习这一系列的单词,然后让他们自由回忆。也就是说,不必按照他们学习的顺序回忆出来,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和最后学习的单词的回忆成绩较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较差。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出的曲线图1。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开始部分较好的记忆成绩称为首因效应,结尾部分较优的记忆成绩称为近因效应。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结尾部分的回忆成绩比开始部分的成绩要好。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这是我们刚刚记忆的部分,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与开始部分的记忆效果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毕竟开始部分记得最早,却还没有遗忘。显然,结尾部分的记忆机制与开始部分的记忆机制不同。为了考察这一点,研究者改进了上面的实验,让被试在看完单词系列后马上做30秒的心算,然后再自由回忆,结果发现近因效应已经消失。见曲线图2。
为什么做一个心算作业,结尾部分的内容就记不住了呢?其实如果我们将记单词与心算看做是同一个任务,那么心算作业就是结尾部分,而原来单词的结尾部分就变成中间部分了。不过读者可能还是有疑问,为什么单词的结尾部分在30秒内就被遗忘,而开始部分却还一直记得?这种现象说明记忆内部是有差别的。从这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记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时间来记住更多的内容。
我们如何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这个规律呢?至少有两点是我们可以从中获益的。第一,学习的时候,应该不断变换学习的开始位置。比如在背诵一篇课文时,不要每次都是从起始读到末尾,有时也应该从文章的中间部分开始读起,这样才不至于只记得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却忘了中间部分。第二,学习的过程中留下一点时间间隔可以加强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完成了某一部分学习内容后更应该留个5~10分钟的时间来休息。这样可以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同时也不至于太疲劳而影响下面的学习。
如何让记忆更有效
记忆是有方法的,如果你记忆一些很枯燥的东西,记到头疼也记不住多少,但如果你运用一些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情景记忆法等方法记忆的效果就会好一些。
1.联想记忆法
巴甫洛夫提出,联想就是暂时神经联系(亦即条件反射)。他说:“暂时神经联系乃是动物界和我们人类的心理现象,不论它是由结合各种各样行动和印象而成的,抑或结合字母、词和思想而成的。”任何记忆都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的。所谓记忆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而所谓“条件反射”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的,换成心理学的述评,那就是“联想”。
在记忆的过程中,联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处在复杂的关系和联系之中的。人们在回忆某个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按照它们彼此的关系和联系去识记、保持和重现的。这充分说明了记忆与联想之间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联想是记忆的基础,同时又是记忆的重要方法。在记忆时我们一定要认真理解信息的内容和实质,令头脑中浮现出清晰的表象,再用联想法去记忆。
印度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喇曼努江(1888~1970年)和英国数学家哈代(1877~1947年)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切磋数学问题。
有一次,哈代去看望喇曼努江,哈代打电话告诉喇曼努江他所乘的一辆出租汽车的牌号是1729。
“1729真是个毫无趣味的数。”哈代对喇曼努江说。
“不,不,哈代!”喇曼努江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它是任何一个可以用两个不同方法来表示两个立方之和的最小数:93+103=13+123=1729,我记住了。”
这里哈代用的就是联想记忆法。
其实我们一生中要不断地记住很多事物,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通用的记忆术,我们已不自觉地使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理解的比不理解的好记,有意义的比无意义的好记,通过联想可以达到纲举目张的记忆目的,能多记住更多的内容,只要我们善于联想,记忆会变得更加有效。
2.形象记忆法
人脑就像一台计算机,记忆是大脑的功能,记忆是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这说明信息在记忆中是必不可少的。人脑接受的信息一般分为两种:即形象信息和语言文字信息。
人自降生就能接受形象信息,而对语言文字信息的接受是在后天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多而逐渐学会的。
众所周知,形象事物的形象信息转化为表象就能被记住。非形象事物的信息要经过加工编码变成语言文字的表象后才能被记住,而且,形象信息比较具体直观、鲜明,容易形成表象,而语言文字信息比较笼统,不太容易形成表象。因此,人们的大脑比较容易接受形象信息,而对语言文字信息的接受相对困难些。
根据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人脑的记忆中,形象信息大大多于语言信息,它们的比例是1000∶1。难怪科学家们说形象信息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
所谓形象记忆法,就是将一切需要记忆的事物,特别是那些抽象难记的信息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的方法。
首先看一个形象记忆的试验。准备一根长25~30厘米的细线,下端拴一枚大纽扣或小螺母,当成一个吊摆。再在一张纸上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通过圆心在圆内画一个十字。然后按下列步骤开始实验:
第一,平稳地坐在椅子上,两肩放松,胳膊放在桌上,心情平静,呼吸平缓,排除杂念。
第二,用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细线,使下面的纽扣垂悬在圆心,高度距纸3~5厘米。
第三,眼睛紧紧盯住纽扣,头脑中浮现纽扣左右摆动的形象,如果一时想象不出纽扣摆动的形象,可以左右移动自己的视线(不要摇头),并暗示自己:“纽扣开始摆动了。”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纽扣就真的会摆动起来。这时再进一步暗示自己:“纽扣摆动得越来越大了。”
第四,如果你想象停止纽扣摆动的形象,那纽扣就真的会慢慢停止摆动。
第五,熟练以上方法后,还可以用想象随意让纽扣做前后摆动、对角线摆动或者绕圆周旋转。也可以把纽扣悬在玻璃杯里,通过想象使其碰杯子内壁,碰几下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有趣的现象呢?原来这是大脑中的手或手指活动的形象记忆在暗暗地起作用。因为任何人的手或手指都有过前后、左右晃动的经历,这就是晃动的形象,不论自己是否意识到,都已经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了。同时,这种形象记忆还同当时的身体动作(运动记忆)结合在一起。因此,当你回忆和想象时,身体就会自发地重现当时的表现。形象记忆是非常有效的记忆方法,如果记忆很枯燥的东西,我们不妨把它转化为形象之后,再来记忆,比如,哈代所记的数字,他是用联想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形象的方法,把数字联想成某个形象,一般的形象记忆是和联想记忆分不开的,所以有种科学的记忆方法称之为形象联想记忆法。
3.情景记忆法
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夫人去见卓别林,他们相聚在一个小客厅里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他们开始说起相对论“。相对论是怎么在博士的头脑里产生的?你怎么想起发现相对论的呢?”卓别林饶有兴趣地问道,他很想知道,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发现了相对论。
“还是让我来说说发现相对论那天早晨的情况吧。”爱因斯坦的夫人答道,她显然很高兴别人关心自己丈夫的成就。
“那天他和往日一样,穿着他的睡衣从楼上走下来用早餐,但是那天他几乎什么东西也没吃。我以为他不太舒服,就问他哪儿不痛快,他说:‘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他喝完了咖啡,就走到钢琴前,开始弹钢琴。他时而弹几下,时而停一会儿,又记下了一些什么东西,然后,他又说:‘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一个绝妙的想法!’我说:‘你究竟有什么想法呀?你就讲出来吧,别叫人闷在葫芦里啦。’他说:‘这很难说,我得把它推导出来。’他又继续弹钢琴,有时停下来用笔写些什么。大约经过半个小时,然后回到楼上的书房里,并告诉我,别让人来打扰他。从此,他在楼上一待就是两个星期,每天叫人把饭菜送上楼去,黄昏的时候,他出去散一会儿步,活动活动,然后又回到楼上去工作了。一天,他终于从他的书房里走下来了,他面色苍白。‘就是这个。’他一面对我说,一面把两张纸放在桌上,那就是他的举世闻名的‘相对论’。”
卓别林听后,肃然起敬,说道:“爱因斯坦先生,你的确是位艺术家,是浪漫主义艺术家。从今天起,就从今天起,你将成为我艺术生涯的朋友!”
这就是一段情景记忆式的描述。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忆。情景记忆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托尔文于1972年提出的。用他的话来说,情景记忆接受和储存关于个人在特定时间发生的事件、情景及与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相联系的信息。它是以个人的经历为参照的,或者说,情景记忆储存的是自传式的信息。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救人抢险活动,那壮丽的景观和场面历历在目,对这一事件的记忆就是情景记忆。它与语义记忆相对应,但二者又有重大的区别,情景记忆由于受一定时空的限制,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因而难以储存,不易提取。从某些遗忘症患者那里可以看到,他们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某段具体情景比回忆其他内容更困难。
上例中,爱因斯坦夫人以高度概括的表象记忆,将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的过程,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自然深深地打动了卓别林。爱因斯坦夫人就运用情景描述让卓别林深刻地记住了,不觉间,卓别林已用情景记忆法,记忆了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