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儒教

24.儒教

儒教又叫孔教,指的是儒家思想。但其到底是一种宗教还是一门学问一直存在争议。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主流的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人们日常生活及思维习惯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辐射到了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地区,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的确不亚于基督教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但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人并没有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宗教。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欧美流亡多年之后,认为宗教乃是一个国家国魂,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因此康、梁等人提出建立儒教的主张,并于民国初年建立了孔教会,力图将儒教定为中国国教,并上书当时的国会。但当时更多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儒家学说本质上只是一门学问而非宗教。康有为等人的主张最终淹没在了当时高涨的“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不过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并没有完全讨论清楚,建立孔教的声音在近年又不时有人传出。并且,虽然至今儒教并未建立,但在泛泛的意义上,有不少人也习惯将儒教作为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列的宗教。

25.天地崇拜

天地崇拜是产生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一种神灵崇拜。早期的人们没有形成系统的宗教思想,只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生产经验模糊地对上天和大地产生了敬畏,认为上天掌管着日月、雷雨等,有能力毁灭自己;而大地则孕育万物生长,并以农作物收成的好坏来施行对人类的赏罚。大约到商周时期,人们逐渐将天、地人格化为神祇。其中,人们对上天的崇拜逐渐定型为一种天帝崇拜,当时人们将其称为天、天帝、上帝等。对天帝的祭祀乃是当时最隆重的仪式。而人们对于大地的崇拜则演变成了土皇,对土皇的祭祀乃是仅次于天帝的重要祭祀,人们通过祭祀祈求它保佑万物生长,五谷丰登。后来人类自我意识觉醒,天帝和社神都开始由人类中的英雄人物担任。如上古帝王太昊、炎帝、少昊、颛顼分别担任了东、南、西、北四天帝,而共工之子句龙担任了土神(一说女娲为土皇)。东汉之际,佛教传入,道教兴起,新的神仙体系逐渐取代了原来简单的天地崇拜。但天地崇拜仍在道教神祇中留有痕迹,如玉皇大帝便是早期的天帝崇拜与民间信仰结合产生的一位道教神仙,而土皇也成为了道教神仙中的四御之一。

26.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以死去的先人作为崇拜对象的宗教形式。人类最早期的宗教形式先是一种对于日月、天地等的自然崇拜,后来又演变为对于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在此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形式便发生了分流,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宗教形式变成了人、神严格区分的宗教模式。但中国转向一种强调人、神血缘关系的崇拜死去的有作为的先人的人文崇拜。人们认为自己死去的先人已经成为一种神祇,并有能力保佑自己,赐福儿孙。中国上古时代对于太昊、少昊、炎帝、颛顼、禹等英雄人物的崇拜均属于此类。这种传统不仅存在于汉民族中,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及早期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祖先崇拜只是一种部落文明,未再向前发展,并随着部落的消失而消失了。而中国的这种祖先崇拜则在封建时代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主流宗教形式,与佛、道两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但总体而言,因儒家对鬼神持“存而不论”的态度,因此中国人的祖先崇拜的宗教意味其实比较淡漠,更多则是具有一种伦理与道义意味。

27.君师崇拜

除佛、道教徒的祭祀对象要更宽泛一些之外,中国古人普遍的最低限度的祭祀对象便是“天地君亲师”。其具体排序先后时有变化,其内容则固定地分为三类,即天地、祖先(亲)、君师。这便是古人最基本的三种崇拜: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君师崇拜。其中,君师崇拜中的“君”首先指的是历代有作为的先王,包括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等主要是上古时代的贤君。同时,也包括了本朝的历代君王及当今君王。而“师”则蕴含着古代异常重视的师道,首先指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次是伯夷、叔齐、孟子、关公、杜甫、朱熹、王阳明、文天祥等后世历代有德行与才学的贤人。最后是自己现实中的老师。君师崇拜与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3个基本的信仰范畴,是古代的忠孝仁义等社会伦理思想的三脚架。《荀子·礼论》曾言:“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将王权和教育的作用当做了天下大治的根本,这也是君师崇拜的根本原因所在。

28.五岳、四镇、四渎、四海

五岳、四镇、四渎、四海指的是中国古人祭祀的自然界的山川河海。中国早期的天地崇拜往往以自然界的名山大河等为对象,时有新的添加。到唐代时,形成了五岳、四镇、四渎、四海的祭祀对象。此后历代王朝对于天地的祭祀均基本按此进行(清康熙时增加中镇霍山,四镇变为五镇),其仪式也基本依照唐代的《开元礼纂》。具体而言,五岳指的是天下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镇则是四个方向具代表性的四座大山,分别是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无闾山;四渎指的是四个方向的四条大河,按东南西北依次是淮河、长江、黄河、济水(位于山东境内,因黄河河床东移,今其下游已湮没);四海则依次是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并不对应今天的海,而是一种泛指)。唐代以后各代朝廷对于五岳、四镇、四渎、四海均分别在相应地点每年一祭,主祭者专职人员或地方长官,有时皇帝亲自主持。

29.儒教中的上帝

上帝这个词,许多人习惯性认为这是基督教的神。而事实上,它是中国儒教(此说还存在争议)之神。许多学者认为,儒家是存在自己的神祇系统的,中国古人在儒家思想支配下长期存在的天地君亲师信仰,事实上便是一种多神论信仰。其中的“天”,有多种称呼,以“天”称之,则有上天、昊天、苍天等;以“帝”称之,则有上帝、天帝;以神称之,则有天神、太一神等。隋朝后,人们均沿用《周礼》中的说法,将之称为“昊天上帝”,后人至今沿用。正是因为儒家学说经常在宗教和学说之间摇摆不定,因此对于“天”的解释一直存在两套并存的解释方法。一种是“义理之天”,即与道家类似,将天看做一种心性与天道,这个时候往往以“天”称呼之;但同时还存在一种将天人格化的“人格之天”,这个时候会以“帝”、“神”称呼之。这时的“天”便是一个创造并掌管世间万物的最高神祇,与基督教的上帝类似。唯一的差别只是基督教的上帝被认为是唯一的神,而儒教的上帝乃是一个众神的大头领。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长期存在一个“上帝”,明朝时来中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才将基督教的神翻译成了“上帝”,以便于中国人理解。

30.五位天帝

天帝乃是早期的天地崇拜被儒家学说吸收融合后形成的儒家神祇,也称上帝、天神等,按方位具体分为5个神祇。据《山海经》记载,五帝分别是:东方青帝,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由太昊担任,又称苍帝、木帝;南方赤帝,主管南方,司夏天,由炎帝担任;西方白帝,主管西方,司秋天,由少昊担任;北方黑帝,主管北方,司冬天,由颛顼担任;中央黄帝,乃中央之神,总管八方,乃五帝之首,由皇帝担任。这样看上去,天帝似乎并非是确定的人格神,而是一种可以由不同的“人”充任的职位。其组织原则则似乎是一种委员制。事实上,因为儒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故没有像基督教、佛教那样形成严密的神学理论体系,因此其神祇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而设定的,难免有些感性与混乱。

31.感生帝

感生帝是古代帝王和大臣为证明帝王乃是名副其实的“天子”,从而证明其权力的先天合法性而编造出来的一套说法。具体的办法便是将帝王的出生神秘化,往往是通过编造出一个帝王母亲与因某种神奇的遭遇而怀上帝王的故事。如在上古传说中,殷人始祖契的母亲简狄一次在野外玩耍时吞吃了一个神鸟留下的卵而怀孕生下了契;而周人的始祖后稷则是其母姜嫄因踩了巨人的脚印导致怀孕而生。《春秋元命苞》称:“夏,白帝之子;殷,黑帝之子;周,苍帝(青帝)之子。是其王者皆感太微五帝之精而生。”汉高祖刘邦据说是其母在梦中与神相遇而生,因此是赤帝之子。自汉始,其后历代开国帝王均有感生帝一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这一“非同寻常的身世”。帝王往往像模像样地对自己的“天神父亲”进行祭祀,并且以其“天神父亲”为主要的祭祀对象,而其亲生父亲只是作为配享而已。明代时,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越来越显得没有说服力,感生帝一说并其祭祀也都取消了。另外,因孔子被称为素王,故民间也有黑帝为其感生帝的传言。

32.封禅

中国古代的诸多祭祀活动中,封禅最为隆重。不仅由皇帝亲自进行,并且没有作为的皇帝还没有资格封禅。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文帝与群臣讨论封禅事宜,因当时国家经济不景气,以致没有经济条件去做,由此可见封禅仪式的隆重。封禅仪式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鲁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帝王应该到山顶去祭祀上天,以求上天庇佑。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自己立下盖世奇功,有必要向上天汇报一下,于是登上泰山进行了第一次大一统帝国的封禅。至此,封禅仪式开始完备。具体分为两场祭祀仪式,封,乃是在山顶祭祀昊天上帝;禅,则是在山脚祭祀社稷之神。封禅的帝王的主题也基本固定为两个方面,一是向天地之神表明自己的功劳,二则是祈求保佑国泰民安。历史上的封禅仪式有的在泰山举行,有的则在嵩山举行,一般以泰山为正宗的封禅之地。帝王封禅的原因要么是天下大治,要么是国家出现祥瑞异相。历史上,自秦始皇始,经汉武帝、唐玄宗等到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在泰山封禅。其中,宋真宗在封禅时还搞了个“天降天书”的闹剧,后来穿帮,后世帝王便不再进行泰山封禅,只举行祭祀仪式。

泰山玉皇顶古代皇帝封禅处

33.郊祭大典

郊祭典礼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礼。因为泰山封禅是具有文治武功的皇帝偶尔进行的对于天地的祭祀,并且一般其一生也就一次,而郊祭则是对于天地进行的常规化的祭祀。郊祭,顾名思义,是在郊外进行。最早开始于周代,是古代除泰山封禅外最隆重的祭礼,一般是皇帝亲自主持,文武大臣均参加。具体而言,郊祭共分为四场祭祀,冬至日于南郊祭天,夏至日则于北郊祭地,春分于东郊祭日,秋分于西郊祭月。其中,祭天仪式必须皇帝亲自去,后面的三场皇帝可派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郊祭的频率,历代有所不同,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国家有大丧时,宗庙之祭及其他祭祀活动均可以暂停,但郊祭不能停止。郊祭期间,参加者都必须严格进行斋戒。郊祭之后,朝廷往往要大赦天下,称为“郊赦”。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便分别是明清两代帝王对天、地、日、月进行祭祀的地方。

34.地祇后土

地祇后土是中国古代创造出来的掌管大地之神。后土崇拜源于华夏祖先对于土地的信仰。上古时代,当时的华夏祖先刚刚建立起初步的农业文明,对于农作物的丰欠原理缺乏认识,认为一年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全仰仗土地主观意志的赏赐,因此逐渐想象出一个掌管大地万物生长的大地之神,称作后土。后,早期有君主的意思,后土,意即土地的君主。后土与当时的昊天上帝共同构成了古人的天地崇拜,古代的封禅大典便是以昊天上帝和后土为祭祀对象。汉代后,道教将后土列为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三清,是与玉皇大帝相配合的掌管大地山川的女性神。至于后土的“人选”,在早期一度流行的以英雄人物充任神灵职位的风潮中,《礼记》、《山海经》等记载共工氏之子句龙担任了后土,也有说禹担任此职的。同时,与后土的传说并行不悖的,还存在女娲是三皇之一的土皇的传说。故此,后土与女娲一向不分彼此。现存的各地后土庙里的后土神像多为女像,称后土娘娘,是否为女娲则不得而知。

35.社稷

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二者是对庄稼丰歉起决定作用的神仙,是古人为取得丰收而重点祭祀的两个神。其中,社之所以被用来称呼土地神,是因为人们祭祀土地的地方叫社。早期时候,土地神是人们供应最普遍的一个神,从天子到诸侯,凡有土地者均可以立社。而土地不多的普通乡民往往集体立社祭祀,如此,社便逐渐成了一种聚居单位,所谓“社会”便来源于此。关于社神的“人选”,则有共工之子句龙、禹、女娲等3种说法。至于稷,来源于叫做稷正的主管农业的官职,据说烈山氏的儿子柱曾做夏的稷正,其死后被奉为农神,也叫五谷神。自西周时期起,社神与谷神被人们合称“社稷”,分别在社坛和稷坛祭祀。后来社坛和稷坛合并为社稷坛,对社神与谷神一并祭祀。社稷坛位皇宫之右,与皇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同为国家祭祀重地。因古代帝王经常在社稷坛祈求国家太平,五谷丰登,故“社稷”一词就逐渐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如《孟子·尽心下》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6.天子的明堂

明堂始建于黄帝,夏代时称“世室”,商代称“重屋”,周代时则称“明堂”。它是一种以宗教为中心,集祭祀、布政、教化功能为一体综合性场所。因为没有相应资料留下,汉代时的人们已经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具体形貌了。汉武帝时曾想建造一个,无奈不知其外型,而是按照一个方士的猜测造了一个。近代学者考证后认为它是具有四堂八室的一个建筑,天子按月顺次于四堂八室之内,按每月不同的政务要求向诸侯及臣下颁布政令或者进行祭祀。明堂是一个政教合一性质的意识形态化的建筑,标志着古代宗教的最高水平。周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与宗教开始渐次分离,明堂逐渐边缘化乃至废弃。但后世帝王因崇尚上古之风,自汉武帝往下,历代帝王多在近郊建立明堂,以示效法古制。如今历代留下来的明堂中,以武则天在洛阳所建的明堂最为雄伟壮观。

37.宗庙

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门场所。中国古人崇拜死去的祖先,要建造专门的场所供奉其灵位,不同身份有不同的庙制。首先,在名称上,普通百姓之庙称作祠堂,官宦贵族之庙称作家庙,皇室和诸侯之庙则称作宗庙或太庙。《周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六世族以下历代先人,诸侯五庙。古代的宗庙一般建在君王宫殿的左侧,与宫殿右侧的社稷相对。其中社稷象征土地,宗庙象征血缘,两者共同构成国家的象征。在方位上,宗庙往往建在宫殿中最尊贵的方位,其建筑也是整个宫殿中最雄伟的。如北京的太庙基本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宫殿中最雄伟壮观的。古代管理宗庙的官员职权不大,品秩却很高,故有“古代宫殿中最重要的乃是死人,而非活人”的说法。古代君王或诸侯一年内要定期对宗庙进行祭祀,如遇出征、丧葬、婚嫁等重大国事或家事,均要祭祀宗庙,祈求祖先保佑或向祖先汇报一下。

38.天命

天命是产生于中国早期的一种宿命论观念。上古时代,人们崇拜天神,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均是天帝创造,因此一个人的命运已经事先被上天规定。这种观念在殷商时期达到极点,成为颇为流行的宗教观念。当时殷人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又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将夏朝的灭亡和商朝的诞生均看做是天命的作用,可见其时崇尚天命之盛。故此商朝时,尤其流行巫卜、祭祀之事。周人继承了商人的天命观念,但是采取一种姑妄信之的态度,主张尽人事以奉天。西周末年,一度出现怨天、恨天、骂天思潮。怀疑天命,至春秋战国而益甚。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将天命和人事分离。之后,因释、道两家均存在天命观,而儒家文化中也保留了天命理论,因此天命观念在我国整个古代社会的哲学与世俗领域都占据有重要位置。就哲学领域而言,儒释道三家均对“天命”有一番自己的哲学化解释;就世俗领域而言,历代政权的反叛者都往往利用的“谶纬之学”便是对天命论的一种世俗化利用,如陈胜吴广将“陈胜王”的纸条塞入鱼腹便属此类。

39.天子

“天子”是古代对于帝王的称呼。在古代中国,人们以“天”为宇宙间的最高存在,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治理者,并且被人格化为无所不能的神——天帝。古代帝王为了让人们认为其权力的合理、合法性,便自称是天帝之子,受命于天,代为治理世界,这样他的统治基础便有了更牢固的伦理和心理基础。为了向人们证明自己的天子身份,古代帝王和致力于维护君权稳定的大臣们费了相当的心思。因为古人认为黄帝死后做了中央天帝(五天帝之首),因此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从尧舜到夏、商、周、秦的君主经过一番曲折的上溯之后都成了皇帝的后裔。但到汉代时,汉高祖刘邦乃是底层出身,其父亲连名字都没有,再往前的世系更是难以考证。但儒家臣子贾逵愣是在《左传》中找到一个曾在夏朝做官的尧的后代,名叫刘累,声称此人便是刘邦祖先,于是刘邦得以通过尧成为皇帝后代,这便是“天子”了。其后的王莽、曹丕则将自己的血统跟舜挂上了勾,从而成了“天子”。后来,“感生帝说”一度流行,为皇帝们与“天”攀亲找到了新的模式。宋代后,出现了“所有人都是天所生,但皇帝乃是其嫡子”的说法,又取代了“感生帝说”。

40.中国人的祖宗

虽然中国长期存在佛、道两教,并且一度繁盛,但在本质上,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比较淡漠的。不过在宗教信仰淡漠的同时,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而是存在一种祖宗信仰。这种信仰是根深蒂固的,其程度不亚于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中国人的祖宗信仰与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部落文明性质的祖先信仰不同,而是早期的祖先信仰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受到儒家文化的规整后形成的一种信仰。具体而言,祖宗并非是泛泛的祖先之意,而是对先人中有功德者的尊称。《礼记·祭法》记载:“有虞氏禘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孔颖达注:“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可见,祖宗是指那些有道德的先人。另外,《文选·班固·典引》言:“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蔡邕注:“始受命为祖,继中为宗。”这里是从功业的角度来说。拿皇帝举例,一般开国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个“祖”字,而后世有作为的皇帝则有个“宗”字。除皇帝之外,官宦世家也以发迹的那一代为祖宗。至于普通百姓,就没那么讲究了,祖宗也就泛指先人了。

41.家庙和祠堂

家庙乃是中国古代的官宦贵族建立的供奉祖先的地方,一般是一个家族单独建立。古代天子和诸侯之庙一般称作宗庙或太庙,而大夫、士以及后来封建社会的官宦贵族之庙则习惯上称作家庙。一般而言,古人在每年节日都要对家庙进行祭祀,如《红楼梦》中贾家一门在大年初一要全体到宗庙中祭祀。另外,古人在出远门、升迁、婚丧等事情时都要到祖宗这里来告诉祖宗一声。如贾政在朝廷升职及因放外任出远门时均到宗庙中跟祖先进行汇报。南宋之后,家庙也被称作祠堂。

《周礼》曾规定庶人祭祀祖先只能在寝内,不得建庙。明嘉靖时,允许民间“联宗建祠”,于是全国建立起无数集体性质的祠堂。一般一个村庄的同姓便会建立一个祠堂,尽量盖得豪华一些,以作为本姓的荣耀。其用途除了祭祀之外,还是族内办理婚、丧、寿、喜等事的场所,也是族人商议族事之地。其内一般存有族谱、对于姓氏渊源的介绍、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历史上那些出国闯荡的华人,在国外一旦稳定下来,便建立祠堂。

42.祭祖

各个朝代以及不同性质的祠堂的祭祖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从祭祀频率上讲,多数祠堂一年在春秋两季各祭一次,有的宗族则只在春天祭祀一次,还有的则是一年分四季祭祀4次。祭祀的日期一般都是在各季的节日期间,如春节(有的在清明节)、夏至、秋分、冬至等。如果遇到宗族子弟科举及第、官爵升职或朝廷恩荣赏赐等,也进行常制外的祭祀。祭祖时,一般全体宗族的男子都必须参加,身着礼服,衣冠整肃,不得迟到。祭祀时有专门的主祭人、分祭人、司赞、司祝、司爵、司筵、纠仪等执事人员,分别负责主持、司仪、读祝词、管祭品、祭器、纠察纪律等。祭祀的仪式则大体上先是族长带领族人上供品,然后主祭人宣读祝辞,焚烧明器纸帛,接下来族人依序拜族,之后撤走供品,族人聚餐吃供品(称为享胙),最后分发供品(称作散胙)。其具体过程中还有更多讲究,一般都要一天才能结束。

43.鬼神观念

与世界各地的早期民族一样,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早期便产生了鬼神观念。尤其殷商时期,中国的鬼神文化异常发达,人们普遍相信人死了之后会变成鬼,飞到天上,关注并保佑他们在世的子孙,而天地之间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的命运都是由神掌控的,鬼神可以给世间的人带来好处或灾祸,因此商代的祭祀和巫卜文化非常发达。西周时期,人们虽然继承了商朝的鬼神观念,仍然普遍相信鬼神是存在的,但已经开始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鬼神。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所提倡的对鬼神“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和以老子天道的自然主义成为宗教哲学思想的主流。尤其自秦汉之后,孔子和老子对鬼神的态度对人们的鬼神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注重人事和自然的观念下,总体上,中国人对鬼神的态度一直是姑妄信之同时心存怀疑的态度。因此中国一直未能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宗教理论。而中国人对于道教和佛教的信仰则更多是出于一种世俗化的祈求保佑的心理,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

44.神道设教

神道设教即依托人们对鬼神的信仰而对其进行教化的思想,其是贯穿整个封建历史的一个重要思想。“神道设教”一词最初见于春秋时期的《易传》中:“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它以一种社会教化形式出现,却要更久远一些。原始社会的敬神事鬼等祭祀活动,某种意义上便具有神道设教的意味。不过,它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以信仰的外在形式进行教化之实的手段,始于周公。周公作为西周初的摄政王进行一系列政治文化变革,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其宗教领袖的身份进行的。到春秋时期,孔子继承了周公的神道设教思想。他提倡通过对鬼神的敬畏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德性,注重内在精神生活,过好现实生活。他在《论语》中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便将对鬼神的祭祀作为社会教化的一部分。总体上,因为多数中国人在内心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因此神道设教思想可以说是我国整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思想的主流。撇除其愚弄大众的消极一面,其因注重人文关怀、贬恶扬善、教化社会的作用,应该说整体上是积极的。

45.孔子为何称素王

所谓素王,即不在王位的帝王,孔子的此称呼是汉代儒生所赠。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地位被汉代儒生一抬再抬,不断神化。董仲舒甚至认为孔子已经提前预知了汉朝的兴起,并“为汉定制”,因此首次尊他为素王。东汉思想家王充则认为孔子之所以被成为素王是因为其品德高尚。有不少人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故称素王。总体而言,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称孔子为素王,主要是因为他在思想领域的贡献及其品德修养堪为世范。不过,也有人从其他相对怪诞的角度对这种说法进行了解释。比如称孔子的长相符合历代帝王一些共同的特征;又传孔子出生时有麒麟降临孔府,并吐出玉书直接说明孔子是素王,等等。这些解释多半是崇拜孔子的好事者出于对“素王”说法的附会而编造出来的。

46.孔庙

最早的孔庙相传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去世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在曲阜阙里的三间故居改建为庙。里面陈列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书、琴等遗物,每年按时祭祀,这就是最早的孔庙。汉代对孔庙做了简单修补。隋唐时期,孔庙开始扩建,超出孔子古宅范围。宋代,太祖赵匡胤以文立国,将孔庙扩建成为了拥有三百多间房的建筑群。其后的金、蒙战火中,孔庙几度毁建。后经元代的修葺,再加上明代洪武、永乐、成化各朝扩建修整,孔庙才恢复了在宋代的规模。不幸的是,在明弘治年间以及清雍正年间,孔庙又两次遭遇雷击造成火灾。雍正皇帝对其相当重视,火灾后亲自前往孔庙拜祭,认为是自己对孔子尊崇不够才遭了天谴,于是下令提高规格,以帝王宫殿之制重建孔庙。历经劫难的曲阜孔庙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这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孔庙。

宏伟的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是孔庙中最宏伟的建筑。“大成殿”之名源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集大成”一语,宋徽宗命名,清雍正皇帝书匾。世界上约有2000座孔庙,凡有孔庙必有大成殿。

47.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指祭祀孔子的仪式。古代的许多孔庙都举行祭孔仪式,最正规的是曲阜孔庙的祭孔。祭孔开始于春秋时期,之后直到清代,历代不绝。总体而言,古代的祭孔是沿着一个频率越来越高,仪式越来越复杂,规格越来越高的路线发展的。春秋时期的祭孔仅在秋季祭祀一次,到清代时,一年各类祭祀算下来已经有50多次。祭孔活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孔子后裔进行的“家祭”,另一类为皇帝专门指定大臣、地方官或亲至阙里孔庙进行的“国祭”。祭孔在古代的国家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次主持祭祀的都由朝廷封赐的孔子嫡系长孙“衍圣公”(历代朝廷均封赐此官职)主持。规格最高的释奠,是皇帝亲自到曲阜祭孔,行三跪九叩之礼。据说这时私塾里的学生也要放假1~3天,以示敬重。祭孔的仪式相当复杂,是一场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48.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

首位亲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征平叛。当年十月,刘邦回朝途中路过到故乡沛县。据说家乡人对于这位布衣皇帝非常自豪,热情欢迎了他,刘邦触景伤情,异常感动,便停留下来与乡亲父老共宴。之后,在十一月,他又突然临时改变行程,率人一路来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用最隆重的祭祀礼太牢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

关于刘邦突然祭祀孔子的原因,并未留下记载。有人推测,当年已62岁的刘邦晚年回到家乡,可能是回顾起一路上所看到的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局面,而这正是秦末战乱以及自己连年与异姓王进行战争所造成的。于是刘邦感到不可能老靠武力维持天下,亟需建立起一种通过文治维护秩序的手段。而孔子的学说在乱世时虽然到处吃闭门羹,但对于大一统王朝确是再合适不过的。因此刘邦决定借用孔子学说来维持统治,于是前去祭祀了孔子。刘邦此举开创了中国2000多年的祭祀孔子的传统。

49.衍圣公

“衍圣公”是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其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官职,不受改朝换代影响,只逐代往下世袭。自汉高祖刘邦首次封孔子的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始,历代统治者对于孔子后裔都有封赐,封号时有变动。北宋仁宗时,封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衍圣”意为繁衍延续圣人血脉,将圣人的光辉发扬广大之意。之后,这一封号为各朝沿用。“衍圣公”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祭祀孔子,还要保护、管理孔庙孔林,主持修订族谱、制订族规、惩罚族规的族人等。并且,“衍圣公”还要管理颜回、曾参、孟轲、冉有、仲弓、子夏、周公等先贤的后裔。有时候,皇帝也会临时派给“衍圣公”一些诸如巡视地方、宣扬教化等事务。衍生公自北宋始,直到1935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该封号承袭整整32代41人,历时800多年。

50.配享文庙的先贤

配享,指的一个“神”是在别的“神”的庙里接受供奉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沾别“人”的光。在文庙里享受配享待遇的,包括“四配”、“十二哲”、“七十九先贤”、“七十七先儒”等,共计有180余人。其中,“四配”是最受儒家门徒推崇的孔子学说的四大传人,分别是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亚圣孟轲。“十二哲”原只有“十哲”,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唐玄宗将孔子弟子中在德性、言语、政事、文学4个方面比较出众的十个弟子附祭,分别是颜渊、闵子謇、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和子夏,时称孔门“十哲”。后来颜回升为“四配”之一,孔伋补“十哲”之缺。后来孔伋又升为“四配”之一,子张补上“十哲”。清康熙升朱熹、乾隆升有子入“哲”,遂成“十二哲”。“七十九先贤”指孔门历代有才能的弟子79人,如林放、原宪、澹台灭明等。“七十七先儒”指历代对儒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77人,包括公羊高、谷梁赤、伏胜等人。总体上,在孔庙里接受配享的都是孔子的徒子徒孙。

51.儒家文化圈

所谓儒家文化圈,指那些以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和伦理原则作为社会主流价值原则的国家或地区所构成的一个群体。目前来说,这个群体主要包括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南亚的越南,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等国。“儒家文化圈”这个名称直到现代才有人提出,而作为一个事实上的儒家文化圈,则很早就已经存在了。中国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中国社会从政治、文化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最重要的基准。中国自此成为儒家文化区。另外,两汉时期,儒家思想分别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受到极力推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伦理、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加坡受儒家文化影响则始于近代下南洋的华人的影响。目前,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儒家文化圈”的说法也得到了世界的普遍承认,成为与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并列的三大文化圈之一。

52.民间淫祀

淫祀意为错误的祭祀。一方面为防止有人利用鬼神在民间行骗敛财、骗色,另一方面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并防止有人利用鬼神凝聚徒众反对朝廷,中国古代统治者对于人们的祭祀活动有明确的规定。古代符合国家制度的祭祀则称作正祀,与正祀相对,不符合国家制度的祭祀则叫做淫祀。淫祀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祭祀朝廷规定之外的鬼神;二是祭祀自己没有资格祭祀的鬼神,即“越职祭祀”。淫祀在古代是违法行为,历代统治者对这种行为都严厉禁止,时不时地严打一下。如西汉平帝曾“班教化,禁淫祀”,曹操曾“禁断淫祀,奸宄逃窜”,南朝宋武帝曾“禁淫祀,除诸房庙”。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信仰、政治等因素,一个神灵在正祀、淫祀对象之间往往会有所转换。如明朝受统治者所推崇的的玄天上帝到清朝则成了淫祀对象;而六朝之前的佛教神灵,则一度被士大夫认为是“外国之神”而被认为是淫祀对象。

53.城隍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因此城隍本是负责城墙和护城河安全的城市安全保护神。周代时,人们每年除夕,便要祭祀城隍,当时叫水庸神。后来道教兴起后,将城隍信仰吸纳,将其作为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管领阴间的亡魂,土地神则为其下属。三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城隍庙。到唐宋时期,城隍信仰滋盛,宋代时曾将其列入国家祭祀。此时的城隍神被逐渐人格化,人们往往以自己死去的英雄人物作为自己城市的城隍神。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苏缄等。到明朝时,据说因朱元璋在土地庙出生,故对土地爷的顶头上司城隍神异常重视。朱元璋按王、公、侯、伯四等大封天下城隍神,岁时祭祀,分别由当地行政长官主持。城隍神的功能变为监督人们善恶并给予祸福,城隍庙也逐渐成了宣扬因果报应的地方。

54.灶君

灶君又称灶王、灶王爷、灶神,是掌管人们厨房事务之神,同时还负责保佑一个家庭的平安。灶神还有一个职责是监督人间善恶,每年向玉帝汇报一次。灶神的起源很早,夏代时,灶神已是民间广泛供奉的神。灶神的产生,大概与早期人们对火的崇拜的有关。后来,人们逐渐将其人格化,产生多种关于灶神来历的传说。一说灶神乃是炎帝所化,另说则认为其为皇帝所化,等等。炎、黄二帝一向被尊奉为华夏文明的祖先,被拉到灶神的位置上,可见灶神在早期社会中的尊崇地位。除此之外,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则是认为灶神是一个叫做张单的人死后所化。传说张单与妻子吵架,妻子出走。后张单落魄要饭,至一富人家,原来主人是妻子,张单羞愧撞死在灶台上,成为灶神。据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要上天庭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要在这天祭祀灶神,供奉的食品中多是一些糖(称为灶糖),目的是为了黏住灶神的嘴,使他到天庭上无法说话,也就无法向玉帝打小报告了。

灶神 纸版画 19世纪

55.关帝崇拜

关帝是后世帝王对三国武将关羽死后的封号。关帝崇拜可以说是中国的神灵崇拜中一个相当独特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各种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但只有关羽在死后地位一路攀升,由将而侯,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直到成为“关圣大帝”,最后被尊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列。同时,佛、道也给了关羽很高的地位。不仅封号一路攀升至顶(帝乃是中国神仙系列中最高一级的神仙了),而且其在民间的普及度也是无“神”可比。在民间,关帝不仅被拜为财神,众多的行业也都将关帝拜为行业神。关帝庙则是数量最多的一种庙宇,就连文庙也无法与之相比。

追溯起源,关帝崇拜的兴盛有其独特的原因。首先,在统治者那里,关羽被视为“忠义”的表率而受到推崇;而在民间,关羽则成为人们推崇“义”的精神的载体。事实上,关羽被统治者推崇始于中唐,直到明清时期,才在民间大肆流行。其背景便是在土地兼并和工商业兴盛的经济背景下,大量无地农民流入城镇,结成形形色色的帮会组织。帮会成员间为加强精神纽带,便极力推崇关羽之“义”。加上清代统治者作为异族性质政权,很避讳(汉族朝廷的)“忠”,进而极力推崇关公的“义”,对关公多次加封。故此,关帝崇拜在清代达到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