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拨开信息迷局:博弈中的谍影与交锋
信息博弈:信息是博弈成败的砝码
被渴死的井底之蛙,赚钱的戴尔电脑
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这里有充足的水源。它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每天都欢快地歌唱。
有一天,一只鸟儿飞到这里,停下来在井边歇歇脚。
青蛙主动打招呼说:“喂,你好,你从哪里来啊?”
鸟儿回答说:“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而且还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所以感觉很劳累。”
青蛙很吃惊地问:“天空不就是那么大点吗?你怎么说是很遥远呢?”
鸟儿说:“你一生都在井里,看到的只是井口大的一片天空,怎么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呢!”
青蛙听完这番话后,不以为然,它想:“世界就是这么大呀!”
后来,井水干涸,青蛙渴死了。
这是一个人们早已熟悉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蛙由于不了解外面的信息,便以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而不愿跳出井口,寻找另外的生活,最终落得个被渴死的下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井底之蛙”,他们陶醉在自我的狭小领域中洋洋自得。
信息实际上就是知识,拥有某方面的信息就是拥有某方面的知识。比如,你拥有一条信息是甲商场货品比乙商场货品便宜,就相当于你拥有“知道在甲商场买东西更便宜”的知识。
世界500强企业戴尔电脑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在高中玩计算机时就发现,一方面本地的一些计算机批发商接手的PC机无法及时出售,而另一方面用户又无法得到他们所希望配置的计算机。于是,戴尔就到批发商那里将积压的PC机以批发价买回,再在机器上增加一些零部件,如更大的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然后以低于零售价10~15%的价格出售这些计算机。1984年初,戴尔注册了“PC有限公司”。一开始,戴尔就在当地报纸上打出广告把印有自己名字(Dell)的成品组装机卖给用户,每月收入达5~8万美元。到1986年,戴尔的年收入已达6000万美元。到了1987年3月,22岁的戴尔就在美国商界脱颖而出,被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评为1986年度的“青年企业家”。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戴尔公司订货。比如可以订购17英寸的显示器,高速的CPU而不需要操作系统。再如,负责台式PC开发的技术人员总认为顾客需要的是性能最高、速度最快的电脑,但是航空业的客户告诉戴尔:在航空业中,电脑速度快几秒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关键是要性能稳定,不必经常更新。于是戴尔为他们专门设计了可以跨越时代的经久耐用型PC,从而牢牢地吸引住了像波音公司这样的“巨无霸”客户。而这些选择在IBM是不可想象的,你不能告诉IBM你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你只能从IBM的众多机型中挑选一款,即使它不适合你。
自行设定电脑配置迎合了时代的潮流。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标准化生产对生产力的提高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但由此带来的则是统一规格、统一样式、没有个性的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更加人性化,希望能够根据需要订制产品的规格与外观设计,希望拥有个性产品。迈克尔·戴尔不见得在高中时就发现了这个宏大的时代潮流,他发现的是人们对个性化电脑的需求信息,然后仅仅抓住这个机遇,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信息不在大小,而在于管理者是否懂得运用,无数的商机隐藏在小信息中,管理者要做个留意信息并善于分析信息的有心人。
所罗门巧断争子案,华盛顿智捉偷马贼
两位母亲争夺一个孩子,双方都声称自己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僵持不下。在那个没有亲子鉴定DNA检测的时代,不可能用科技手段辨别出事实的真相。主持调解的所罗门王命令手下拿把刀来,告诉她们,将孩子一斩两半,两人各得一半。这时一位母亲的反应是“我得不到孩子,她也别想得到,斩就斩”,另一位母亲则哀求道“王啊,求你不要斩孩子,我把孩子让给她好了”,所罗门王知道心疼孩子的是真正的母亲,就把这个孩子判给了她。
所罗门王判案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甄别案例。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生活中,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纷繁的信息,甄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信息甄别是市场交易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了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能够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而提出的一种交易方法。
在所罗门判案的例子中,其实所罗门王并没有将孩子劈为两半,而是发出“将孩子劈为两半”的信号来甄别谁才是孩子的母亲。在我们博弈时,信息发送与信息甄别是比较常见的。
一天,邻居盗走了华盛顿的马,华盛顿也知道马是被他偷走的,于是,华盛顿就带着警察来到那个偷他马的邻居的农场,并且找到了自己的马。可是,邻居死也不肯承认这匹马是华盛顿的。华盛顿灵机一动,就用双手将马的眼睛捂住说:“如果这马是你的,你一定知道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邻居回答。华盛顿把手从右眼移开,马的右眼一点问题没有。“啊,我弄错了,是左眼。”邻居纠正道。华盛顿又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也没什么毛病。
邻居还想申辩,警察却说:“什么也不要说了,这还不能证明这马不是你的吗?”
华盛顿利用那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的提示,致使邻居认定“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他成功地给邻居设置了这个陷阱,使其露出了破绽,邻居的辩解也就不攻自破。
市场博弈中的卖方,如果手中的商品不为顾客所熟悉,但是商品质量确实比较高,他就会主动将商品信息向买方传递,让买方了解商品。我们在市场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卖西瓜的小贩,会问你要不要给你挑好的西瓜切个三角形口子,如果不是鲜红的瓜瓤就不要你的钱,这就是信号发送。
市场博弈中的买方,因为怕自己得不到商品的真实信息而吃亏,面对纷繁的信息来源,买方必须运用自己的信息甄别能力来做决策。比如你要买一件羽绒服,就要想方设法知道里面究竟是鸡毛还是鸭绒。
为了降低信息甄别的成本,买方往往会要求卖方提供有关私人信息的可靠证据。当你买一件较贵重的物品时,对实际价值与价格不能鉴别,正在犹豫要不要买,老板有可能将他进货的发票在你面前晃一下,以表示这样的价格他只赚点毛利。当你真的看到发票上的价格时,你便坚定了买的决心。
一般来说,甄别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别。第一手信息资料是相对可靠的,如果是道听途说,可靠程度就会降低。
2.不盲目相信自己已获取的信息。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以及原有的经验来判断,不对获取的信息轻易下结论。
3.多渠道获取信息。扩大信息获取的途径,广泛的信息量有助于自己作出理性的决策。
4.向权威机构核实。比如自己不能对市场上的高仿真钞票进行鉴别,应该向银行或其他部门核实。
虚者虚之,批量生产的空城计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不久,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难。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应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们,急忙撤兵了。”
这种“虚者虚之”的策略,用真实信息去引诱对手并且利用对手的疑虑误导对手的做法,正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空城计”博弈。实际上,空城计并非创始自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而是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投入使用,并且在此后的历史上“批量生产”了。
在诸葛亮与司马懿西城大战期间,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成功地利用了信息不对称,通过逆向选择给对方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最后,司马懿杀了孟达,诸葛亮吓跑了司马懿,一胜一负,两人打了个平手。
诸葛亮和降魏原蜀将孟达商议妥当,孟达在新城举事反魏,然后顺势攻取洛阳,诸葛亮率蜀军主力攻取长安。当诸葛亮听说司马懿官复原职,在宛、洛起兵,于是派人提醒孟达,一定要小心司马懿,不能轻视。孟达觉得不必害怕司马懿,宛城离洛阳大约800里,到新城有1200里,司马懿要是知道自己想反魏举事,一定会向魏主禀报的,这样一来,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那时,我孟达把城墙加固好了,司马懿就是来了也没有什么用了。“人言孔明心多,今观此事可知矣”,诸葛亮真是多虑了。
司马懿知道孟达准备反魏,便想到如果先上奏魏王,待魏王回复来回要一个月,那时早已无济于事了。于是他来了个逆向选择,日夜兼程,通宵达旦,不到10日便赶到新城擒获了孟达。
在这个回合中,司马懿胜就胜在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孟达没有料到司马懿的心机。诸葛亮要高出孟达许多,熟悉司马懿的心路历程。司马懿利用逆向选择赢了孟达,诸葛亮却“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西城,空城计的成功同样归功于孔明的逆向选择。
在空城计这一回合中,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了解也就相当于孟达的水平,在他眼里,诸葛亮就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而这次诸葛亮偏不这样,他来了个逆向选择。司马懿认为我不弄险,我偏给你弄个大的险看看。只见西城4个城门大开,不见一兵一卒,孔明披鹤氅、戴纶巾,在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结果呢,司马懿退兵了。
不会表忠心,皇帝杀重臣
很多史实都证明了,国君总是拿重臣开刀,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就是其中的先驱,他手下很多的功臣良将都被他杀死。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位重臣:文种和范蠡。勾践被吴王打败后,能够东山再起,得益于这两人的协助。
这其中文种的贡献不可磨灭。当初,勾践准备率兵抗吴的时候,文种认为时机还未成熟,可惜勾践一意孤行,最终战败。文种又忍辱负重,多方奔走,促使吴王夫差答应不杀勾践。勾践作为人质,留在吴国服侍吴王三年。在这期间,文种代替勾践治理越国,打理朝政。文种一直尽心尽力,大力发展越国经济,为后来越国称霸打下了坚实基础。
勾践回到越国后,文种又向勾践提出了破吴七策。勾践采纳文种的计策,励精图治,最终得以报仇雪恨,打败吴国,迫使吴王夫差自杀。
勾践伐吴胜利后,举办了庆功大会。大臣们争相祝贺,但勾践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之情,相反他还有些愁容,善于察言观色的范蠡首先注意到了勾践的变化。很显然,勾践不太乐意承认大臣们的功劳,他更担心这些功臣们日后不好领导,对他们的猜忌之心也显露无遗。足智多谋的范蠡权衡再三,决定急流勇退,他主动向勾践提出要告老还乡。尽管勾践一再劝留,范蠡还是留下官印不辞而别。
范蠡临走前,念及旧日情分,特意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还记得当初吴王夫差临死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吗?他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他其实是说给咱们听的,越王的为人,你我都很清楚。他既能忍受屈辱,又很忌妒他人的才能。这样的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所以,我劝你也跟我一起退隐,不然只怕日后会遭遇不幸。”
文种看过范蠡的信后,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对越国的贡献足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过,他还是小看了越王勾践。勾践深知文种的才干,但是现在吴国已经灭掉,越国称霸诸侯,文种的作用已经不大。像文种这样的人才,一旦参与造反作乱,对勾践会构成极大的威胁。继续任用文种的收益要小于留着文种的风险,所以,勾践决定除掉文种。
一天,勾践亲自去看望文种。谈及往事,勾践对文种说:“当年你有七条破吴计谋,我只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消灭了吴国。你还剩下四条计谋,准备将来用来对付谁呢?”文种听出勾践话中有话,又不敢贸然回答,只能低头不语。勾践也不多说,起身离开的时候,特意送给文种一把宝剑。文种接过宝剑,看到剑匣上刻有“属镂”二字,这才明白勾践的意思。按当时的规矩,国君如果将刻有“属镂”字样的兵器赠给大臣时,意思就是让这个大臣自杀。文种想起范蠡的告诫,只能长叹一声:“不听范蠡的劝告,终于落得如此下场,我太天真了!”说完,文种拔剑自刎了。
文种的死,暗合了夫差的预言。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的故事一直上演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典型代表,他手下众多的功臣良将,没有战死沙场的,绝大部分都被他一一除掉,胡惟庸、蓝玉、傅友德等等一一被杀。
秦末,四处烽烟四起,秦之统治,岌岌可危,项羽刘邦,逐鹿中原,韩信者,幼年受胯下之辱,励精图治,学兵法,为万人敌,与赵背水一战3万灭其20万!一时所向披靡,后从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袭强楚之不备,及霸王自刎,天下初定,却被陈平、吕后、萧何设计诛于长乐宫钟室!
对皇帝来说,江山的稳定是第一位。大臣们了解皇帝和国家机制,他们最有可能成为造反的力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会造反,所以皇帝就需要识别哪些大臣最可能造反。于是便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臣们清楚自己会不会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忠谁奸。
大臣们必须发出一个信号表明忠心或皇帝必须用一个信号来区分忠臣和奸臣。在一般的经济活动中,由于每种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不同,可以根据一个信号制定出分离条件。但大臣造反这样的事却很特殊,当皇帝的收益太高,以至于任何成本都值得付出,皇帝用来识别忠奸的信号就比较模糊,寻找分离条件的困难程度大大提高。
于是,皇帝就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大臣中分辨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保证自己的基业延续千秋万代。这个时候,皇帝只有用一种非常规的分离信号进行识别: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
但是,有些开国重臣在交出兵权后仍会被杀,这也可以用博弈论理论来解释。重臣除了拥有职位、兵权这些资产外,还有声望、才能、人际关系等无形资产。即使交出了有形的兵权,那些潜在的无形资产是无法上交的,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仍构成威胁。
所以,皇帝只有将那些有能力造反的重臣杀掉,剩下的大臣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其实,皇帝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占便宜吃大亏,赢的永远是商家
宋朝有个吕姓商人,一日外出,半路饥渴难耐,见旁边有一个饼摊,问老板:“饼多少钱一个?”
老板:“一钱一个。”
吕姓商人想:果然不同地方的东西价钱不一样,这饼居然才一钱,我们那里要十钱一个!
他一连要了5个饼,大吃起来。
付钱的时候,他按价付钱。突然,老板说:“饼是面做的,你还应付面钱。”
商人想,好像有道理,于是又付了5钱。
老板又说:“饼不要柴草烧和水调拌吗?你还要付草钱和水钱。”
商人看看老板,不知所措,又付了5钱。
后来,商人回到家里,想了又想,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笑骂自己道:“我真是憨啊,原以为捡了个便宜,没想到竟被那老板多骗走10钱!”
某日,城市中的一家餐厅挂出一块招牌:“明天吃饭不要钱!”
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这家餐厅里果然宾朋满座,非常热闹。酒过三巡之后,众人已有些微醺,这时,店主才踱着方步出来,笑眯眯地说:“大家一会儿走之前可不要忘记到柜台结账啊。”
顿时一片不满之声响起,每个人都觉得店主说话出尔反尔,不守信用。
只听店主不慌不忙地解释说:“我明明写的是——明天吃饭不要钱,又不是今天。”
这则笑话反映的是我们在日常博弈中经常会遭遇一些“温柔的陷阱”,让我们深陷其中,无可奈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生活中,商家的低价限量销售、打折销售、赠送礼品、购物返券等优惠酬宾活动,让消费者如坠烟海不辨东西。在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博弈中,为何消费者就没有胜出的把握?
李先生在一家超市购买了一大包某品牌方便面。回家后,他发现其中有一包中了该公司“大骨赢家”促销活动的四等奖。根据兑奖内容,他可以再获得半包方便面。
于是,李先生依据奖券上显示的“去购买处领取中奖方便面”的提示,来到超市进行兑换。工作人员表示,该奖项需两张奖券一同使用,才能换取一小包方便面。
“我认为不对,食品怎能半包发奖。在五连包中中了一个四等奖,就应该奖励五连包的一半,也就是2或3个小包装。”
面对坚持领奖的李先生,店员找出一包方便面,掰了半包,给了他。
“这种方便面怎么吃呀,这不是侮辱人吗?”一怒之下,李先生将整包方便面扔在地上。随后,双方发生冲突。最终,在店方要求下,李先生赔偿了另外半包方便面的价钱。
李先生认为,生产厂家的奖项设置非常不合理,“食品怎能设置无法领取的半包奖项?若中了半瓶矿泉水,你怎么分?”
该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表示,确有这种“半包奖”的奖项设置。它有两种兑奖方式,可以集齐两张奖券换取一整包奖品,或者再出一半的价钱兑换一整包奖品。另外,在兑奖券上也标明了“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买卖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但在信息博弈中,却一方吃亏,一方占便宜,这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果。其实,商家能获得更大利益,无非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毕竟,在商家和消费者的对弈中,商家总是要比消费者了解更多的消息,他也更容易利用信息为消费者设置各种障碍和门槛。例如上文欺骗了食客的餐厅老板,又如提供半包奖项的某厂家,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引导消费者甚至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消费者了解到的只是商品信息的表面,处于信息劣势。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消费者付出更多的成本。也就是说,在双方的较量中,信息如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现在,这座山就是信息不对称,商家对商品信息和营销策略的占有,才保证了每一次交易的获利。所谓“买家没有卖家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处于劣势,并不总是令人同情。因为若不是消费者贪小便宜,在利益面前失去理智,也不会自惹麻烦。
当然,这一切在博弈中都很正常,因为在利益面前,任何人都会心动的,理性人永远都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做出选择,他掌握的信息达到什么程度,便会做出和掌握的信息相一致的选择。
没有时机,等待时机
虽然信息之于博弈很重要,但没有信息的情况也是常有的。有道是: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真功夫不可告人,自有其理由。有时博弈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
1998年股神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会上说:“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找到值得一提的股票了。我们要等多久?我们要无限期地等。我们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我们只有在发现了诱人的对象的时候才会投资……我们没有时间框架。如果我们的钱堆成山了,那就让它堆成山吧。一旦我们发现了某些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会非常快地采取非常大的行动。但我们不会理会任何不合格的东西。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也不做。”
除了博弈时机不成熟的因素外,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
在很多情况下,实力和地位与发展都不是正比关系,这时就需要有效地把自己的实力和意图隐蔽起来,静观其变,等待机会。
在博弈中善于等待机会,有时也是为了麻痹对手使他骄傲轻敌,以为你软弱无能,然后趁其不备而攻杀之;有时是为转移对手的注意力让他奔东边去,而你却在西边出击。
所以,为了有效地打击对手,首先要有效地隐蔽自己、保护自己,也就是要作出假象迷惑敌人,让他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行动。我强时,不急于攻取,须以恭维的言辞和丰厚之礼示弱,使其骄傲,待其暴露缺点、有机可乘时再击破之。
过分善良的人往往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天下人都同自己一样,结果,以善良待人,反被邪恶伤害,成了邪恶的牺牲品。即使不以打击对方为目的,为了不遭对方打击,也不应天真地将自己的一切暴露无遗,使自己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善良诚可爱,善于在复杂世道中保存这份善良,则更为可贵。
北宋丁谓任宰相时期,把持朝政,不许同僚在退朝后单独留下来向皇上奏事。只有王曾非常乖顺,从没有违背过他的意图。
一天,王曾对丁谓说:“我没有儿子,老来感觉孤苦。想要把亲弟的一个儿子过继来为我传宗接代,我想当面乞求皇上的恩泽,又不敢在退朝后留下来向皇上启奏。”
丁谓说:“就按照你想的那样去办吧!”
王曾趁机单独拜见皇上,迅速提交了一卷文书,同时揭发了丁谓的行为。丁谓刚起身走开几步就非常后悔,但是已经晚了。没过几天,宋仁宗上朝,丁谓就被贬到崖州去了。
王曾能顺服丁谓,而最终实现揭发丁谓的目的,不能不归于静观其变之功。善于等待机会是事业成功和克敌制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等待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一位老总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五年打基础、五年打天下,用他十年或二十年,终有一天,在哪里积累就在哪里成功。”这里的积累,可以说就是等待机会的一种表现。
工程师缘何错失珍珠猫
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经济学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一次,两人相约赴埃及参观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后,工程师某天独自徜徉在街头,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叫卖声:“卖猫啦,卖猫啦!”
工程师一看,一位老妇人身旁放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这位妇人解释说,这只玩具猫是祖传宝物,因孙子病重,不得已才出售,以换取治疗费。工程师用手一举猫,感觉猫身很重,看起来似乎是用黑铁铸就的。不过,那一对猫眼则是用珍珠镶的。
于是,工程师就对那位老妇人说:“我给你300美元,只买下两只猫眼吧。”
老妇人一算,觉得合理,就同意了。工程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宾馆,对经济学家说:“我只花了300美元,竟然买下两颗硕大的珍珠。”
经济学家一看这两颗大珍珠,少说也值上千美元,忙问朋友是怎么一回事。当工程师讲完缘由,经济学家忙问:“那位妇人是否还在原处?”
工程师回答说:“她还坐在那里,想卖掉那只没有眼珠的黑铁猫。”
经济学家听后,忙跑到街上,给了老妇人200美元,把猫买了回来。
工程师见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买个没眼珠的黑铁猫。”
经济学家却不声不响地坐下来摆弄这只铁猫。突然,他灵机一动,用小刀刮铁猫的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的是黄灿灿的一道金色印迹。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正如我所想,这猫是纯金的。”
原来,当年铸造这只金猫的主人怕金身暴露,便将猫身用黑漆漆了,于是它看起来俨然一只铁猫。
工程师在为自己以低价买到两颗大珍珠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曾想自己其实错过了更大的收益;他当然也不曾想到,自己简单的两句话让好友轻易就捡到了这个更大的便宜。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只是工程师有经济学家好友对信息正确判断帮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而我们有时候就没有如此幸运,只收获表象信息带给我们的收益,却不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对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可能收获更多。
现实中,我们在博弈时能够捕捉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估计不到情况的变化,作出的选择自然受到影响。面对信息的判断,我们需要作出准确的变化,自己的选择才能有章可循——才不至于像某些人,这山看着那山高,今天换专业,明天换单位,跳来跳去,自认为是时代的弄潮儿,其实是在信息汪洋大海中竹篮打水一场空。由于没有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现在市场上的信息多如牛毛,但仍有人感叹自己的信息来源不够充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矛盾?问题的关键就是——有效信息提取的不同。市场上的信息无处不在,而我们所需要提取的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个信息提取的过程可能是长期的,但必须是正确的。只有确保了这种正确性,才能让信息为我们带来商机。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每天都要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这些信息泥沙俱下、真假夹杂。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提升自己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是每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博弈的主体不可或缺的基本任务。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勘探开发出了著名的大庆油田。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知道大庆油田的具体位置,但是日本三菱重工集团却对大庆油田了如指掌。
那时,由于各种原因,大庆油田的具体情况是保密的。然而,日本三菱重工集团的信息专家们却从一些普通的信息中发掘出了极为重要的经济信息,揭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
三菱重工首先从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大幅相片上,推断出大庆油田在东三省偏北处。因为相片上的王进喜身穿大棉袄,背景是白茫茫的积雪。接着,他们又从另一幅肩扛人推的照片,推断出油田离铁路沿线不远。然后,这些信息专家又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王进喜到了马家窖,说了一声:“好大的油海啊,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据此,三菱重工判断出,大庆油田位于东北马家窖。
1964年,王进喜参加了这一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菱重工又得出大庆油田已经开始产油的结论,因为如果不出油,王进喜是不会当选为人大代表的。
同时,从刊登的照片王进喜所站的钻台上手柄的架势,他们又推算出油井的直径是多少;从王进喜所站的钻台油井背后隐藏的油井之间的距离和密度,又推算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当时三菱重工的信息专家推算出大庆的石油年产量为3000万吨,这与大庆油田的实际年产量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中国当时的技术水准和能力及对石油的需求,三菱重工断定中国必定要大量引进采油设备。于是,三菱重工迅速集中有关专家和人员,在对所获信息进行剖析和处理后,全面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的采油设备,做好了充分的夺标准备。
果然,中国不久便向市场寻求石油开采设备。三菱重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符合中国要求的设计、设备获得了这笔巨额订单,赚取了一大笔利润。
信息就是财富的沃尔森法则
日本德斯特自动售货机公司董事长古川久好12年前曾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平时为老板干一些文书工作,跑跑腿,整理整理报刊材料。这份工作很辛苦,薪水又不高,他时刻琢磨着想个办法赚大钱。
有一天,古川久好从报纸上看到一条介绍美国商店情况的专题报道,其中有一段提到了自动售货机的便捷性和今后发展前景。古川久好想到:自己所处的地区还没有一家公司经营这个项目,将来必然会是一个自动售货的时代。这项生意对于没有什么本钱的人最合适。我何不趁此机会去钻这个冷门,经营此新行业?
于是,他就向朋友和亲戚借钱购买自动售货机,共筹到了30万元,这笔钱对于一个小职员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以一台1.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20台售货机,设置在酒吧、剧院、车站等一些公共场所,把一些饮料、酒类、报纸、杂志等放入其中,开创了他的新事业。
当地人第一次见到公共场所的自动售货机,感到很新鲜,因为只需往里投入硬币,售货机就会自动送出你需要的东西。古川久好的自动售货机第一个月就为他赚了100多万元。他把每个月赚的钱投资于自动售货机上,扩大经营规模。5个月后,古川久好不仅连本带利还清了借款,而且还净赚了近2000万元。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就必须准确快速地获悉各种情报:市场有什么新动向?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举措?……在获得了这些情报后,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动,这样你不成功都难。信息与情报的商业价值在于,它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命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提出其沃尔森法则,强调信息的重要性。
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往往是那些掌握前言信息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获取信息最全面的人,就会优先抢得商机。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信息就是关注金钱,信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在商海中搏击,就要学会收集信息,抓住有效信息。现代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对赢得竞争十分重要。信息就是资历,信息就是竞争力,信息就是利润。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运用到商业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市场对大家都是平等的,市场上也从来不缺少机会,而是需要我们博弈时有一双敏锐的慧眼,来发掘市场上的商机。
信息与情报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许多企业敲响了警钟:信息既能带来滚滚财富,同样,信息的外泄也会让企业遭到致命的打击。
在日本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之前,日本的许多企业只能生产卡车与公共汽车。但是,许多企业经营者敏锐地预见,不久,世界市场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会大增,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商机。可是由于日本汽车制造技术落后,无法自行生产小汽车,于是,一些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纷纷展开一场情报战。日产公司想方设法从英国搞到装配小汽车的技术;日野公司不甘落后,通过努力从法国获得了“雷诺”小汽车的生产技术。一场场情报战过后,日本汽车市场开始逐渐走上成熟,直至成为商场中的最大赢家,然而欧美汽车企业却因此丧失了市场份额。
沃尔森认为,具备了一流的人才与技术只可以说明企业具备了生产一流产品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如果没有灵活地、高效地、及时地把握市场前沿信息的信息系统作保障,也会化为乌有。同时,沃尔森认为,信息与情报关乎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不但要注重内部信息,而且更要重视外部信息;不但注意搜集、把握信息,而且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控制世界黄金市场和欧洲经济命脉200年的大家族,他们极其重视信息和情报。罗斯柴尔德的三儿子尼桑年轻时,在意大利从事棉、毛、烟草、砂糖等商品的买卖生意,很快便成了大亨。这位传奇式人物的表现很让人称道,但最让人称奇的是,仅仅在几小时之内,他就在股票交易中赚了几百万英镑。
故事发生在1815年6月20日,伦敦证券交易所一早便充满了紧张的气氛。由于尼桑在交易所里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他交易时又习惯地靠着厅里的一根柱子,所以大家都把这根柱子叫做“罗斯柴尔德之柱”。现在,人们都在观望着尼桑的一举一动。
滑铁卢战役关乎英国和法国两国的命运,也影响证券交易。如果英国获胜,毫无疑问英国政府的公债将会暴涨;反之,必将一落千丈。
因此,交易所里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在焦急地等候着战场的消息,只要能比别人早知道一步,哪怕半小时、十分钟,也可趁机大捞一把。
战事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方,与伦敦相距非常遥远。当时既没有无线电,也没有铁路,除了某些地方使用蒸汽船外,主要靠快马传递信息。而在滑铁卢战役之前的几场战斗中英国均吃了败仗,所以大家对英国获胜抱的希望不大。
这时,尼桑面无表情地靠在“罗斯柴尔德之柱”上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了。“尼桑卖了”的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于是,所有的人毫不犹豫地跟进。瞬间英国公债暴跌,尼桑继续面无表情地抛出。
正当公债的价格跌得不能再跌时,尼桑却突然开始大量买进。
交易所里的人给弄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尼桑玩的什么花样?追随者们方寸大乱,纷纷交头接耳。正在此时,官方宣布了英军大胜的捷报。
交易所内又是一阵大乱,公债价格持续暴涨。而此时尼桑却悠然自得地靠在柱子上欣赏这乱哄哄的一幕。无论尼桑此时是激动不已也好,或者是陶醉在赢得的胜利喜悦之中也好,总之他发了一笔大财。
表面上看,尼桑似乎在进行一场赌资巨大的赌博,如果英军战败,他岂不是损失一大笔钱?实际上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赚钱游戏。
滑铁卢战役的胜负决定英国公债的行情,这是每一个投机者都十分明白的,所以每个人都渴望比别人先一步得到官方情报。唯独尼桑例外,他根本没想依靠官方消息,他有自己的情报网,可以比英国政府更早知道实际情况。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遍布西欧各国,他们视信息和情报为家族繁荣的命脉,所以很早就建立了横跨全欧洲的专用情报网,并不惜花大钱购置当时最快最新的设备,从有关商务信息到社会热闹话题无一不互通有无,而且情报的准确性和传递速度都超过英国政府的驿站和情报网。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高效率的情报通讯网,才使尼桑比英国政府抢先一步知道滑铁卢的战况。
另外,尼桑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懂得欲擒故纵的战术。要是换了别人,得到情报后便会迫不及待地买进,无疑也可赚一笔。而尼桑却想到利用自己的影响先设一个陷阱,造成一种假象,引起公债暴跌,然后再以最低价购进,只有这样才能大发一笔。这个抢先一步发大财的故事,足以说明提前掌握情报和信息对于博弈的重要性。
博弈中,除去信息的因素,大家赢的机会均等。此时,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稳操胜券。而抢占先机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前抓住有利的信息和情报。在这方面日本商人市丸良一也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市丸良一的公司起源于市丸家的酱油铺。由于小本经营,难以同大企业竞争,市丸家的酱油铺只好改做淀粉生意,取名“市丸产业公司”。后来公司取得了关于淀粉供求信息的情报。当时日本处于战后恢复时期,对淀粉的需求量很大,而做淀粉的原料甘薯主要出产在气候温暖的南方鹿儿岛县。市丸产业公司占有“地利”之便,公司经营得很顺利。由于得到了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市丸产业”在短短的几年后发展成为一家庞大的企业,在日本淀粉公司中居第三位。
后来,在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后,日本农林省决定减少淀粉公司的数目。在提前获得此情报后,“市丸产业”公司总经理市丸良一当机立断,于1976年买进3辆小汽车,改营出租汽车业。市丸良一精心经营,只用两年时间就正式办起了市丸交通公司。到1984年发展为九州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共拥有出租汽车369辆。
在经营出租汽车事业的同时,市丸良一又及早发现不动产业有利可图,便设立“市丸商事公司”,开创了修建和出租公寓事业。他又利用西乡隆盛(日本明治维新时著名人物,出生于鹿儿岛加治屋)逝世100周年的机会,以及他在鹿儿岛人心目中崇高的威望大做广告,宣传他建筑的“加治屋公寓”,使其公寓销路十分顺畅。
毫无疑问,市丸良一之所以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他注意信息情报的收集是分不开的。在现代这个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拥有广阔的信息网络,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个人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要通过群体拓展思路,打开局面,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