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张立洁作品 被忘却的少数:罕见病群体

■ 赵芸,孤儿,2004年生人,先天畸形。籍贯北京

■ 蒋开乾,1985年生人,渐冻人症。籍贯重庆

■ 崔灿灿(右),2006年生人,成骨不全症。籍贯山东

■ 春曼(姐姐),1974年生人,进行性骨髓肌萎缩症。籍贯黑龙江

■ 游顺辉,1962年生人,腓骨肌萎缩。籍贯广东

■ 吴洁,1993年生人,成骨不全症。籍贯湖北

■ 陆永强,1963年生人,渐冻人症。籍贯重庆

■ 徐伟良,1994年生人,成骨不全症。籍贯北京

■ 章岳,孤儿,1999年生人,白化病。籍贯北京

■ 牛清,1952年生人,肯尼迪综合症。籍贯北京

■ 朱绍华,1968年生人,渐冻人症,籍贯福建

■ 冯国英,1962年生人,渐冻人症。籍贯河北

■ 冯媛,1997年生人,成骨不全症。籍贯天津

■ 江林(2002年生人)、小瑞(2006年生人),兄弟,成骨不全症。籍贯重庆

■ 蒋富军,1988年生人,孤儿,成骨不全症。籍贯北京

■ 何沛,1984年生人,粘多糖症。籍贯陕西

■ 崔荣华(1973年生人)、肖壮(1999年生人),母子,成骨不全症。籍贯北京

■ 陈光,1980年生人,白化病。籍贯北京

■ 张红,1963年生人,渐冻人症。籍贯陕西

■ “瓷娃娃”合影

作者自述

他们,作为少数,在大多数人的经验世界中,几乎不曾存在。但对于每一个承受病患的个体,却是真切而沉重的煎熬。他们,因身患某些罕见疾病,正身处被遗忘的困境。

罕见疾病简称“罕见病”,又称“孤儿病”。顾名思义,罕见病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确认的罕见病有5000~6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按此比例,中国各类罕见病患者并不“罕见”,总数应有上百万,甚至更多。

强者和弱者、多数和少数的对抗贯穿于整个人类生存竞争的历史。作为少数,他们是失语的。长期以来在就医、就学、就业、就养等方面,他们面临重重困难,绝大多数罕见病患者家庭都陷于独自奋战的无奈之中。

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曾经说:“当我们是少数的时候,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的时候,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度。” 走到镜头前,就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努力的发声。

推荐语

有一种罕见病叫“瓷娃娃”,是一种全身骨骼比陶瓷还要脆弱的疾病,一个喷嚏都会让患者骨折。我曾看过一个患有“瓷娃娃”病的小姑娘写的一篇短文,记得内容大概是“我又骨折了,这已经是我第32次骨折,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能去上学了。从我的小床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小鸟,这也是我每天所能走的最远的距离。我给窗外每只小鸟都起了名字……”

年轻的女摄影师张立洁用她的镜头关注着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罕见病人群,因为这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她工作于中国残联主办的杂志《三月风》,所以不同于一些摄影者的猎奇,因为工作,使得她有机会知道这些特殊人群的特殊故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他们做些事。

不仅如此,她的照片也极具感染力。我所说的感染力不同于平时我们所听到的“震撼”,因为所谓“震撼”还是太肤浅了。她从一种女性的温柔视角,用传统的表现手法,让这个群体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并最终对他们有所帮助。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