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全景摄影的特点和比较
山川飘香
与非全景摄影相比,全景摄影的创作过程、意象表达和审美视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是不断提高全景摄影技术和艺术水平的重要基础。
一、全景摄影的特点
360°全景摄影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全视角
全景摄影的水平视角不仅达到了四面八方的全覆盖,还囊括了三维空间中上下180°的所有景物,目之所遇,无不尽览,天地上下,尽收眼底。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意变换视角,从大特写到超广角,或远或近,或大或小,或左或右,或俯或仰。
(二)交互性
与静态的二维平面图片不同,全景摄影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让人能够置身于仿真的3D环境之中。通过键盘、鼠标和软件的操控,可以动态地欣赏全景的全部或某一部分的细节,并能够控制其展示方式,远近大小、前后左右、上下天地,自由操控和欣赏。
(三)多媒体性
全景摄影本身就是多媒体艺术的产物。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单个场景的全景,通过热点或热区链接,还可以在多个不同场景间自由切换和选择。同时,音频、视频、文字、动画、图片以及网络链接等都可以作为附件插入其中,成为多种艺术形式的复合体,把人们的审美由单一的摄影艺术延伸到多个审美领域。
(四)自主倾向性
非全景摄影作品必须且只能有一个主题,否则就会带来审美和认知上的混乱。而全景摄影是对三维空间多元性场景的整体呈现,不能像非全景摄影那样从中进行选择和剪裁,很难表达出一个明确的、单一的主题。在对全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和放大全景摄影作品中任何一部分影像或细节进行倾向性地审美和认知。因此,人们对全景作品意象的感受和对主题的领悟常常也是不确定的,既会随着全景作品中景物的变换以及远近、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受情绪、态度、兴趣等主观倾向性因素的影响而不同。
可可苏里之秋
(五)信息增益性
非全景摄影再现的内容是全景空间中影像信息的一部分,主题明确,信息量也是确定的,摄影作品不会发生信息的增益。全景摄影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将全景空间中的影像信息真实地、最大化地捕获和重现出来,具有更高的信息完整性和可信度,而且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插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来突出和强化全景作品所表达的意象或主题,使作品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比如,一幅文化遗址的全景摄影作品,为了使人们更准确、深入、全面理解作品表达的意象内涵,在制作漫游全景作品时,可以加入相关的文字简介,对其中的石碑等可以加入高清图片,还可以根据遗址的历史氛围加配背景音乐等。
二、极具挑战性的摄影——全景摄影与非全景摄影的比较
为了叙述的简便,从现在开始,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书中所称的全景摄影就是特指360°×180°的全景摄影。
我们已经对全景摄影有了整体性的了解,清楚了全景摄影与非全景摄影的区别和特点。这些区别和特点,决定了全景摄影在器材选择、技术使用和方法技巧等方面与非全景摄影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一位摄影师可能对非全景摄影早已轻车熟路,各种技术技巧熟稔于心。但是,如果仅凭这些经验去拍摄全景,当手拿相机环顾四周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捉襟见肘,甚至不知所措。这并不奇怪,因为全景摄影的特殊性决定了全景摄影是最具挑战性的摄影创作活动之一。
(一)透视节点的一致性
节点是指相机镜头的光学中心。穿过这一中心的光线,无论来自哪个方向都不会发生折射。也就是说,由若干透镜组成的镜头中必定有一个中心点,摄影时通过这一点的光线在成像平面上不会产生折射从而改变方向。因而,当镜头围绕这一点转动时,从近处到远处的被摄物体也不会发生位移。以我们的眼睛观看物体为例:把手伸到眼睛的正前方竖起食指和中指,调整角度使双眼看到的食指与中指前后重叠在一起,然后分别闭上左眼和右眼观看,会发现两个指头分别向左或右发生了偏移。之所以会发生位移,是因为人的双眼并不在同一个“节点”上。如果用一只眼睛观看,分别向左和右转动眼睛,同样也会发生手指向左或右偏移的现象。之所以用一只眼睛观看仍然发生偏移,是因为在转动中眼睛的“节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如果眼睛边转动边向前或向后调整位置,在某一位置上会惊奇地发现,两个手指不再偏移而是一直前后重叠的。此刻,就恰恰找到了眼睛的“节点”并以“节点”为中心在转动眼睛。
这是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房模,狭小的空间里密布纵横交错的线条。拍摄这样的全景对节点的精确度要求更高,节点稍有偏移就会造成影像错位。
非全景摄影无需调校和确定镜头的节点,即使用接片的方式制作宽幅图片,拍摄时对节点的同一性要求,一般也不需要太高。而全景摄影需要旋转拍摄四周和天地,然后拼接成360° ×180°的全景平面图片,校准镜头的节点,就成为高质量全景摄影的前提。只有以镜头节点为中心旋转拍摄的一组图片,才能保证不管场景中的物体距镜头是远是近,都不会发生位移现象,拼接出的全景图片才能天衣无缝。
(二)技术手段的有限性
非全景摄影可以使用各种摄影器材和表现方法以实现摄影师的无限创意,而全景摄影由于是对整个三维空间的无缝覆盖,从摄影器材的配置到摄影方法技巧的使用,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非全景摄影在镜头使用上有着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题材和创作表现的需要选用不同的镜头,既可以长焦也可以广角,既可以定焦也可以变焦,既可以微距也可以移轴等等,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摄影师的创意水平、艺术表现力。而全景摄影在这方面就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余地。理论上,尽管任何镜头都能够进行全景摄影,但关键是,前期拍摄的图片必须经过后期的拼接处理,要做到尽可能拍摄最少的张数,而又足以保证后期接片的需要。因此,使用鱼眼镜头是全景摄影的首选。使用鱼眼镜头,一般拍摄6-8张、甚至更少就能捕获一幅完整的全景影像。而如果使用焦距70mm的镜头,则需要拍摄100多张图片才能拼接成全景图片。而且,拼接的图片数量越多,拼接的质量也就越难以控制和保证。
对非全景摄影来说,滤镜是摄影师必不可少的器材。通过使用不同的滤镜,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曝光,平衡色温,勾勒出人意料的光影效果。全景摄影则不然,由于使用鱼眼镜头,非全景摄影中常用的各种滤镜在全景摄影中都无法使用。鱼眼镜头构造特殊,其前镜片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摄影师常用的偏振镜、中灰密度滤镜、中灰渐变滤镜以及其他效果滤镜和创意滤镜都无法在鱼眼镜头上安装使用。
全景摄影构图的整体性,要求尽可能地将机位调整到最有利状态,以完善构图,简洁画面。
在非全景摄影中,人们能够自由地调动各种技术手段,诸如变焦、大光圈、精确调焦、准确测光、长时间曝光、布光等,可以自由灵活地加以运用,以实现摄影师所希望的意象表达效果。这些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对于全景摄影却难有作为,甚至无所作为。在全景摄影中,环绕摄影师的一切都是全景摄影所要表现的内容,高光、阴影、逆光、顺光、侧光应有尽有。不能设想使用大光圈突出场景中的某一部分而虚化其他部分会是一幅成功的全景作品,也不能设想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准确曝光而将其他景物严重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会成为优秀之作。
全景摄影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而且还必须有上乘的水准表现,这是多么不容易!
(三)取景构图的整体性
排除和包容是非全景摄影与全景摄影在取景构图上的最显著区别。摄影人常说的一句话是: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就是说,在非全景摄影中,摄影师在取景构图过程中,要通过减法思维尽可能减少和排除取景框中影响主题表现的元素,让画面简洁明了。而全景摄影的对象是一个周延的360°整体,从天空到地面,场景中的景物大小杂陈,妍媸并存,相机机位一旦确定,构图也就随之确定,摄影师无可选择,也难以回避,只能包容。因此,全景摄影既不是非全景摄影的减法,也不是画家笔下的加法,而是对天地八方的整体包容性构图,即镜头所能记录下来的景物,大小不舍、美丑不弃、兼容并蓄,忠实照录。
全景摄影取景构图的整体性特点,要求习惯了非全景摄影的朋友们必须转换思维方式,由取景构图的“片面”性思维改为学会整体性把握,少一分排除异己之心,多几分包容万象之怀。
(四)主体呈现的多元性
作为常识,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必须有一个突出的主体,让观者注目其上,流连不舍。非全景摄影如此,全景摄影也是这样吗?这是一个很难用一句话回答清楚的问题。不错,当摄影师面对眼前四周的一切时,首先会努力寻找和遴选主体,有时会如愿以偿,比如广阔牧场里的一座木屋,戈壁滩上的一株胡杨,但有时却四顾茫然,找不到合适的主体,或拿不准选择哪处景物作为主体会更好。比如,面对群山环抱的美好景色,非全景摄影能够很容易地从整体中选择和确定拍摄的主体。而全景摄影是将群山万木皆入画,哪一处景物是最需要表现的主体?可能摄影师自己也说不清楚。面对街区楼群,可能感觉环绕自己的都是需要表现的主体。另一方面,即使选择了场景中的某一部分作为主体,能不能如愿地突显出来也是一个问题。由于以镜头为中心等半径的距离上所有的景物都是同比例呈现,摄影师精心确定的主体在最后的全景作品中也可能会被淹没其中。
这是一幅四合院落式的全景,多个主体共处于一幅画面之中。
这就是全景摄影主体表现多元性的特点。世界本来万象,非全景摄影呈现给人们的是被摄影师使用减法排除后的画面,主体一般是唯一的。而全景摄影则别无选择,只能忠实照录。万象世界表现在全景作品里仍然是世界万象,哪一部分是主体,不仅取决于摄影师的选择,更多地是作品的观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倾向性确定。更何况,全景作品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操控,拉近或放大其中的任何部分,一个可能是摄影师并不在意的细节,对特定的观赏者却可能成为引其注目的主体。
(五)主题表达的多重性
全景摄影的主体表现具有多元性,那么,一幅摄影作品中被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主题又会怎样呢?它同样具有不确定性或多重性的特点。在通常情况下,全景摄影是一种无主题摄影——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多主题摄影。非全景摄影作品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它是摄影师在审视和感受世界过程中发现和提炼出来的一种思想,一种情绪,或是一种超乎个别意义上的普遍价值。全景摄影表现的是整个世界,而世界本身是多元的,除少数全景场景中的主体具有单一性外,在具有主体多元性的全景场景中,没有办法像非全景摄影那样从中进行选择和剪裁,很难表达出一个明确的、单一的主题。同样,在对全景作品的观赏过程中,人们对全景作品主题的感受常常也是不确定的,会随着全景作品中景物的变换以及远近、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六)多种选择的折衷性
全景摄影是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在多种动态因素之中建立平衡,折中和妥协贯穿全景摄影以及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面对包罗万象的天地四方,初涉全景摄影的人会在多种选择面前感到无所适从——即便是从事全景摄影经验颇丰的人也常常会为此感到困惑。在非全景摄影中,摄影师也会遇到选择的困难。比如,面对光线复杂或高反差的场景,把测光点选在哪儿?不同的测光点上测光表会给出不同的曝光参数,选择哪一组参数作为曝光的依据?非全景摄影如此,全景摄影就更为复杂。在晴好天气下进行户外全景摄影,旋转拍摄的四面和天地上下明暗程度各不相同,反差极大,如何确定合适的曝光量?摄影师只能在多个不同亮度的部分中寻求平衡,在多个测光数据中作出折中性选择,让强光区的景物不至于曝光太过度,阴影区的景物也不至于曝光太不足。全景摄影中主体的表现、焦点的选择和构图的确定等同样不能顾此失彼,而必须彼此兼顾,确定一个统筹全局的平衡点。此外,拍摄图片张数、文件大小以至后期全景图片的调整处理等也都必须折中选择,以适应现阶段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水平。
(七)亮度范围的高动态性
任何场景和情况下,全景摄影所面对的都是三维空间中的全部动态范围,这也就决定了全景摄影的高动态范围特点。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户外摄影,场景的动态范围会非常高,从亮度最强的太阳到场景最暗部分的光比会达到100000 000:1,甚至更高。这意味着什么呢?用摄影人最为熟悉的“光圈”这一术语表述,如果要使场景中最亮和最暗的区域都获得准确的曝光,其动态将达到相当于27挡以上的光圈范围。
当然,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把正午的太阳在全景作品中表现为18%灰亮度的圆球,但尽可能捕获并再现场景中最大的动态范围是每个摄影师的追求。在非全景摄影中,摄影师有着更多的选择权,能够在周围的景物中自主选取某一部分,可以将最亮和最暗的区域纳入镜头,也可以将它们排除在取景框之外;选取的景物可能是场景中光比最大的部分,也可能是较低动态范围的部分。全景摄影则没有这一选择的自由,镜头面对的始终是整个场景的全动态范围。如何较好地捕获和表现场景的高动态范围,对全景摄影师而言,是富于挑战性的!
(八)创作过程的复杂性
与非全景摄影相比,全景摄影创作的环节多,过程长,工作量大而且复杂。如前所述,全景摄影的取景构图、主体确定、用光曝光等需要统筹考虑,精心谋划。但这仅仅是全景摄影创作的开始,大量的工作还在后面。通常,可以把非全景摄影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拍出的图片后期通过软件的调整润饰就基本完成了创作过程。而全景摄影则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拍摄完成后,必须经过中期的拼接、修补和调整润饰。接片和对顶部、底部的修补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以务求拼接和修补出的全景图片天衣无缝、不着痕迹,然后进行整体的调整润饰。最后阶段是全景作品的制作,主要借助专门的软件完成。如果是多场景的全景漫游或有特别要求的全景作品,往往还必须专门设计精美而有特色的皮肤。对一般的摄影师而言,编写代码、美工设计非其所长,已经超出了摄影的范畴。但事实上,那些优秀的商业性全景案例,几乎都是由摄影师、工程师、美工设计师等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的。
李清照纪念馆。从庭院、前廊到内堂,动态范围达到11EV以上,必须使用包围曝光才能捕获场景的高动态范围。
至此,我们以较大篇幅对全景摄影与非全景摄影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和讨论。之所以如此,在于认识和把握全景摄影与非全景摄影的区别和特点,乃是全景摄影入门的开始,本书以下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些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传授金科玉律的教科书,而只是对全景摄影涉及的诸多要素进行梳理,探讨全景摄影创作的基本规律,给从事全景摄影、尤其是希望进行全景摄影和初涉全景摄影的朋友们以原则性的建议、要领性的提示和技术上的指导。
麦积烟雨
所以,本书不会对全景摄影的使用器材作特别的推荐,现在市面上的135摄影器材——从相机到镜头,不管是哪一个厂家或型号的,都足以拍出优秀的全景作品。同样,全景摄影的后期制作虽然是全景摄影的组成部分,但它更多的是对软件的使用,本书在相关章节里虽然有所涉及,但不会作过多的讨论。毕竟,软件仅仅是摄影师手中的一种工具,熟悉和掌握它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拍摄出优秀的全景作品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