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苦与乐,坚持与放下(2)
今有“俞校”永不言败创佳绩
一说起俞敏洪,人们心中马上涌起一个风光高大的形象,他创办了新东方学校,是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又是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还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11年甚至以10亿美元的身价入选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不错,这的确是俞敏洪。
可是,你再想象一下,还有这样一个人,两次高考落榜,患病休学一年,英语成绩曾经位列全班倒数第一,出国留学屡遭拒签……你能猜到,他也是俞敏洪么?
是的,这也是俞敏洪,他曾两次高考均名落孙山,可是在梦想的支持下,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第三次走进考场,终于梦想成真考入了北京大学。只是北大学生从来也不是好做的,由于以前的基础不好,他的英语成绩竟然是全班倒数第一。为了赶上班里的同学,在很长的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俞敏洪的所有时间都是在捧着一个收音机听英语,每晚也都坚持学到深夜。终于,一年后,他的英语成绩跃居班上前列。同样,上大学前,俞敏洪读的书并不多,进入北大的他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于是他以一天两本书的速度,在一年内读了600本书……
他的太多艰辛都是我们看不到,也很难去体会到的,可是他成功了,所以他说:“谁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新东方相信,个人奋斗制胜、攫取成功的精神财产将永远贫富不均。那么面对这不均的世界,你更应该自豪地告诉它,自己追求过,自己奋斗过,自己为辉煌的人生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从来没有停止过拼搏。那么这个世界也将自豪而欣慰地回答你:‘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
立志须持之以恒
无论是古之圣贤,还是现代翘楚,从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都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人生须立志
没有志向的人,做事难成。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方向,永远漂流不定,所以也只能到达失望、失败、丧气的海滩。没有人生的目标,我们就只能停留在原地,没有渴望的梦想,进而变得慵懒,只会听天由命、茫然叹息。如果想不让机会就这样溜走,不想让青春就这样逝去,那么只有让志向和理想帮助我们冲出迷茫的漩涡,崭新的人生之页才会为我们掀起。
2.立志当实际
越王勾践的志向自然远大,伐吴称王,可在当今社会中,这种称王称霸的情形已经消失,而我们也并非出身王侯。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立多么宏伟、远大的志向,只要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的,对我们的将来有益的,那便是好的志向。就像俞敏洪所说的那样,“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而过于空洞、浮华的美梦,只不过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甚至可能会阻碍我们的生活。
3.立志要躬行
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最平凡的工作做起。志向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在实现志向的征途中,如果好高骛远,不愿从实际做起,或者遇到一点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甚至动摇信念,是不可能将理想化为现实的。
4.立志不舍弃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在我们实现理想的旅途中,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只有在遇到挫折时,不抛弃,不放弃,才有可能达到最后的成功。
志向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才是将压力变为动力的作为,也才是让梦想实现的必然途径。
失败未必味苦
人们总是习惯把人生比喻成旅途,似乎这样可以使得整条人生之路具有了动感,具有了诗意的点染,这就好像我们永远都是坐在惬意的火车车窗旁,仿佛看见了湛蓝的天空、金黄的原野,轻盈的白云、广阔的大地,听见了火车的轰鸣声,一如童年的遐想,是那么纯真而美好。等老的时候回望过去,那里并非一片荒芜,仍有闪亮的光点在记忆中闪耀,那就是我们一路留下的珍贵印记,是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记忆。
那么如果用味道来形容人生呢?家庭常用调味,酸、甜、苦、辣、咸,我们的人生更是百味陈杂。可如果要问失败的滋味是什么,大家会如何回答呢?当真是想也不必想的“苦”吗?失败,究竟又是怎样一种滋味呢?
失败苦吗
项羽,说起来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是中国军事思想中典型的“勇战”派。项羽于秦末随叔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项羽自诩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项羽一生打仗所向披靡,勇猛无敌,然而在楚霸王四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基本完成了对十万楚军的合围。而当时双方实力相当悬殊!西楚国长江以北的土地那时已全部失陷,十万楚军成为了绝对的孤军,再加上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而此时的汉军却联兵约七十万,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终于,项羽孤军十万连续久战,越来越疲惫,决战之时甚至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寒冷饥饿,士气溃散,汉军趁此机会兵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先占楚土,再行合围,步步为营,令楚军难以发动反攻。当时,楚军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即使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可以说是走投无路。
项羽带领众将士四处突围,终于到达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见到此景,便劝项羽道:“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希望项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就无法渡过去了。”而项羽却只是苦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率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心中就难道没有愧疚吗?”最终,一代霸王自刎于乌江边上。
对于“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的项羽来说,在他的人生中,拥有的似乎只有成功,因此在垓下受困,由于实力悬殊而惨遭打击后,他承受不了这种失败了。失败在项羽的口中变得苦涩、难言,变得比死亡更加难以让人承受。
失败不苦吗
乔治·索罗斯是美国籍犹太裔商人,出生于匈牙利,是著名的金融投资家、股票投资者、慈善家,他还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的前成员。
索罗斯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也是一个出名的慈善家,但这些都不是他出名的原因,那么大家知道是什么让他真正“扬名”的吗?让亚洲人铭记索罗斯的,是因为他弄垮了英格兰银行,从而造成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许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经济陷入困境。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而面对这样一个天使与恶魔的化身,大家知道他是怎样看待失败的么?
赔钱对索罗斯来说,当然也是痛苦的,但他却比普通人更能够承受这种痛苦。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犯错是耻辱的来源;而对于他来说,认识到错误却是一件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在索罗斯看来,对于事物的认识缺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所以根本没必要因为错误而感到伤心,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准备去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免在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度跌倒。他明白金融市场从来都不适合感情用事,理智的投资者应该心平气和,而不能求全责备。他曾这样对自己的手下说:“如果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以退为进,而不要铤而走险。并且,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从小处做起。”所以,当我们决策失误,甚至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时,自责绝对不是最当紧的事,重要的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从市场中撤出,尽可能减少损失,因为只有保存了竞争的实力,我们才能够卷土重来。索罗斯具有比一般人更能敏锐地意识到错误的才能,当他发现自己的预期与事件的实际运作有出入时,他不会待在原地坐以待毙,也不会对于那些出入视而不见,他会进行一次彻底的盘查以期发现错误所在。一旦他发现错误,便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以图东山再起。正是因为索罗斯的这一宝贵品质,他才始终能够在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保存实力。
所以说,一个人能够被称为“伟大的投资者”,最关键的并不是他是否永远是市场中的大赢家,而在于他是否有承认失败的勇气,能否从每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索罗斯恰恰具备了成为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素质,那么在他看来,失败也就不是苦涩的了。
失败真的未必苦
不错,失败到底是什么滋味,终究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失败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站,这一站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失败的这个岔道口分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就变成了苦涩;而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也才有变苦为甜的希望。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地栽跟头,而又不断地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是最终的结局,更不意味着今后你的人生只剩下了苦涩,问题在于站在“失败”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就像爱迪生所说的那样,“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样看看,失败所代表的也就不一定是苦涩了,不是吗?
“‘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易南如是说。那么,还是让我们努力在那份“败”中拾到“贝”,来使本身有可能走向苦涩的人生奔向甜美吧!
满身负累,会使你远离快乐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在的很多人漂在某个城市的角落,压力大,还经常感到孤独与失败,又何谈快乐人生呢?
许多人都有着美好的理想,但理想却往往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摧残。许多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心里却越来越迷茫了。理想中,要做个正直、守信、友善的人,但是生活却说这样的人就是悲剧,除非你发达了、有名了才需要这些,作为普通人拥有这些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累赘,有时做好事都会心虚,这时候不免心生疑问,这社会到底是在向前发展还是倒退了?于是,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中,不少人感到越来越累。
那么,这些人的累,究竟从何而来呢?佛家认为,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以及愚痴心,即佛教中所谓的“三毒”,大家不妨拿来参考一下。
累,因“贪”而来
贪是指染指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大乘义章》卷五中说的“于外五欲染爱名贪”,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佛家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这么说,大家是否明白了呢?你累,因为你爱。你爱功名,所以你一生汲汲营营,或拼搏奋进,或钩心斗角;你爱钱财,所以你一生精于算计,或拼命工作,或克扣吝啬。或者,你并不爱这些,可你有自己爱着的家人,想要让自己爱的人过得更好,活得更幸福,于是就得更加努力。而我们的“贪”念总像是一个雪球,会越滚越大,那么当我们的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贪”时,“累”便也因此而来了。
累,因“嗔”而来
嗔是指仇视、怨恨以及损害他人的心理,是对于讨厌的偏执。《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佛家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烦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者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者使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陷入灾难。
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大家在生活中也一定偶尔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个人伤我这么深,我恨他;这件事不该这么做,我一定要破坏;这个世界为什么到处都是黑暗,我要毁了它……
这些想法,都是犯了“嗔”。生活不可能总是顺着我们的心意而来,有些事,我们明明知道是错的,是跟我们做人原则不符的,可我们却没有力量去改变它,甚至我们明知不对却还要被逼走上某条路,于是累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