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加强情绪管理,教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1)

很多孩子非常情绪化,喜怒无常,经常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弄得消沉低落,还有一些孩子脾气暴躁、很容易冲动。这些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章中,我们将告诉您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告别不良情绪的困扰,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起来,让他主宰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你的孩子是不是非常情绪化

小玲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孩。不过她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闷闷不乐。有一段时间,老师总是找小玲帮忙解决一些问题,那时虽然很累,但是她觉得老师很看重自己,因此也很高兴。可是有一天,老师找别的同学做事了,她的心情忽然变得郁闷起来。朋友无意间说的一句话也会让她情绪低落好几天。好不容易有一天自己心情不错,可是偏偏有人告诉她老师已经决定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是班长而不是她,于是她又闷闷不乐了。

无独有偶,赵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按理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期。可是她总是快乐不起来,原来这都是因为她的那个宝贝儿子的原因。

赵女士的儿子小明已经是一名初一学生了,可是这个男孩却总是爱哭鼻子,而且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同学大动干戈。赵女士说她为这个孩子已经伤透了脑筋。小明从来不会听取父母的意见。如果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任凭父母磨破嘴皮他也无动于衷;而假如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管父母怎样阻挠,他都会一意孤行。上个月,小明突然说自己要学钢琴,让妈妈给自己买一架钢琴。买钢琴需要的钱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赵女士怕小明只是一时好奇,所以没有答应他。可是,小明却大发脾气,不停地哭闹,最后甩门而出。赵女士心想至于这样吗?她觉得儿子越来越离谱了。

不过,小明也有高兴的时候。只要他遇到一丁点觉得高兴的事情,就会立刻手舞足蹈起来。如果这时忽然有谁说了一句让他不高兴的话,他的情绪又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变,那个活蹦乱跳的小明就好像一下子从人间蒸发了,他开始疯狂地摔打东西,或者嚎啕大哭。如果这些举动被不明就里的陌生人看到了,一定会把他当做精神失常的病人。

在学习上,小明也是任意而为。他偏科的程度非常严重。他喜欢语文,于是就买了很多课外读物看;不喜欢数学,就把数学课本放在书桌最底层,甚至连数学作业也不做,任凭老师和父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导,就是不起任何作用。小明的举动让赵女士很烦恼,她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儿子的情绪比女孩的情绪波动还要大呢?有时小明还会莫名其妙地一言不发,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赵女士怕他有什么心事,就问他具体情况,而这时他往往会表现得很不耐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小玲总是莫名其妙地悲伤,而小明过激的情绪变化会让人误以为他的健康出现了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到了青春期?还是他们的心理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呢?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很多中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失控问题。据说,在情绪和行为举止上存在问题的中学生竟然高达15%,而其中5%的中学生还存在着敌对、攻击行为。调查组在调查了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得出了一个很严峻的数字:我国竟然有300多万青少年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据说这只是个保守数字,而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数量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现在,很多孩子变得越来越情绪化,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他而存在的,所有人都应该理所当然地为他服务。一旦遇到拒绝或其他不顺心的事情,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这时他们会大发雷霆,吵骂、摔东西、聚众斗殴,严重的还会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由于青少年情绪失控而导致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孩子已经成了情绪的“俘虏”,他们已经迷失了最初的自己,这无疑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父母们从今天起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与改变命运的机遇撞了个满怀,但是却没有好好地把握住机遇。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技不如人,而是他们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造成了很多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而追悔莫及。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控制自我情绪、理性支配自身行为的习惯。当然,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约束孩子的外在行为开始,逐渐转化为孩子自觉地控制情绪的能力。

不过,在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时,切忌不可使用强硬手段,否则就会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仅得不到预料中的收获,甚至还可能会导致事态更加严重。

那么,在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道路上,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自觉性是良好的自控能力的基础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样如此,切不可操之过急。自觉性是孩子自控能力的基础。只有将孩子做事的自觉性、恒心、毅力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首先,父母要让孩子自觉、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干预过多,从而逐渐引导孩子树立起自控的意志,并让这一行为长期地坚持下去。父母应引导孩子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抵制诱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品质。

2.让孩子进行自我评判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没有谁会为你的过错买单。同时,人们又需要进行自我肯定和来自他人的肯定。年幼无知的孩子评判事物好坏的标准就是父母的好恶,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言行,并让他们学会怎样进行自我肯定和分辨是非黑白,这样一来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孩子的自信,从而更加乐观、开朗地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孩子也会知道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禁止做的。他们会逐渐地体会到是非之间的差别,并且不断增强自己甄别的能力。平时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划分自己的生活空间,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还要主动做家务。日久天长,孩子的自我评判能力就会告诉他们“我能行”,他们也会因此而更加独立。

4岁的小轩已经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了。父母刚把他送进幼儿园时,小轩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不停地哭闹。但是父母还是狠下心来把他留在幼儿园了。原以为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没想到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据老师说,小轩在幼儿园里总喜欢一个人坐在小角落,不喜欢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当他和别的小朋友接触的时候,有很明显的紧张和焦灼感。这时小轩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小轩很不自信。因此,他们准备首先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在饭后,他们经常问小轩的爱好,并让小轩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展示出来。每当小轩展示完毕,夫妻俩总会对孩子大加赞赏。慢慢地,小轩变得开朗起来,他发现自己擅长很多东西。小轩在小朋友面前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3.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孩子的创造性。父母可以制订一些行为准则,例如,如何搞好个人卫生、规律的作息习惯、规律的饮食习惯,等等,对孩子的言行进行指导。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制订的规则不能太详细,不然就会束缚孩子的创造性。事实证明,很多中规中矩的孩子都很平庸。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年幼的孩子总会因缺乏自控能力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这时作为一个成年人一定要稳定情绪。父母要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心服口服,切不可意气用事,冲孩子大发脾气。如果孩子不能及时认错,那父母就要反思是不是处理方法有误,事实上,只要父母能够平心静气地和孩子交流,便能解决很多问题。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会在父母真诚的建议下逐渐改掉。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的行为有可能出现反复,这就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自制力。

5.润物细无声的肢体语言

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前兆。当父母发现孩子将要或正在做错误的事情时,一定要及时制止,防患于未然。这时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告诉孩子那件事情是错误的。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拉近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可以利用眼神、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赞同、反对、喜爱和厌恶。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比语言更有效。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

外界事物会给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这时人们会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自身情况做出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绪。所以说,情绪产生的来源就是外界事物对人体的刺激。

情绪又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两大类。消极情绪又被称为不良情绪,包括忽然产生的过于强烈的情绪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不管是哪一种不良情绪,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符合人们的需求,人们就会对之加以肯定,这时就会有诸如满足、快乐、愉快、适度兴奋、喜爱等心理感受。而另外一些事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于是人们就会产生很多消极情绪,诸如焦虑、悲观失望、恐惧、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的消极情绪通常有抑郁、恐惧、悲伤、嫉妒、犹豫、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等。这些消极的情绪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伤害。近年来,神经衰弱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长期处在悲伤、失望、恐惧的情绪下生活的孩子,他们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从而引发身体疾病。另外,他们容易发脾气,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孩子还会厌学,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严重时会没有丝毫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的儿子今年8岁了,这个小家伙非常调皮。一天晚上,李老师正在认真备课,可是儿子总是在她的周围转来转去,搞得她心烦意乱。后来,孩子干脆把mp3扔到了水里,希望借此引起妈妈的注意。不明白儿子需求的李老师怒火中烧,狠狠地批评了儿子。

看着妈妈怒气冲冲的脸,儿子感到非常害怕,他回到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了。等到李老师备课结束时已经是深夜了,她来到儿子的小床边,可是儿子却突然大喊了一声:“妈妈,我不敢了!”原来小家伙做噩梦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儿子好像已经把昨天晚上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他却一直叫嚷着肚子疼。

李老师忽然有一种很愧疚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怒斥,使得儿子在恐惧中入睡,半夜还做噩梦,现在又引起肚子疼。她没有想到,自己在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儿子。

孩子的情绪不仅对他们的身体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人生航向。每年在中考或高考的考场上都会有很多因为紧张而导致昏倒的学生,其中不乏那些平时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孩子。这些孩子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眼看就要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府继续深造了,可偏偏这个时候他们由于情绪紧张而导致意外发生,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情绪对孩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而消极的情绪则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父母要让孩子试着了解自己的情绪。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类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人的情绪有悲观和乐观之分。如果一个乐观的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他们不会被眼前的挫折压倒,而是坚信一定会取得成功。而悲观的人则会消极沉沦,提不起半点奋斗的勇气,他们的眼光只放在不利条件上。

只要父母利用一个小小的道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孩子的情绪类型。在桌子上放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玻璃杯。乐观的孩子看到的是杯子的一半已经被装满,而悲观的孩子看到的是这只杯子还有一半是空的。另外,在生活中,当孩子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时,父母可以做一些指导,告诉他们现在的情绪是好还是坏。当孩子表现出积极的情绪时,父母要及时加以肯定,这样一来孩子对自我的情绪类型就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知己知彼,让孩子把握自己的情绪周期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的情绪也有一个大致的周期。在情绪高峰期,孩子会感到心情舒畅,做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他们也不会特别在意。这时无论是睡眠质量还是体内的新陈代谢都处在一个最佳状态。可是一旦孩子进入情绪的低落期,表现就大相径庭了。孩子会无缘无故地感到焦虑不安、忧伤、恐惧等,他们对外界事物会特别敏感,别人无心说的一句话就有可能给他带来持久的伤害。当孩子的情绪处在高峰和低谷之间时,他们的情绪会比较稳定,不会有大的波动,处理问题时虽不像高峰期那样高效、快捷,但也不会像情绪低谷期那样一筹莫展。

情绪周期在童年时期开始逐渐成形,因此父母要在此时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周期。当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时,父母要及时地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让孩子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减少消极情绪出现的频率。要让孩子在长期的反复实践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情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