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中国近代史讲义(14)

第二十章 英人《芝罘条约》

中国边境之受侵削,始于俄,而英、法继之。同治十二年(1873),英之守印度者,欲派队至滇探测,英使威妥玛固请于总署。总署不得已,许之。十三年(1874),印度派员由缅入滇,威妥玛遣翻译马嘉理(此人通华语,习华事),自上海经汉口至滇边迎之。十二月,与印度所派副将柏郎遇于缅境,率兵300入滇。光绪元年(1875)一月十七日,至腾越厅属之蛮允,马嘉理被戕(或云杀之者土豪黎西台)。明日,柏郎至,被人持械击阻。柏郎战且退,入缅境。威妥玛赴上海,派人往查,谓系官吏主使,坚求惩治。朝命鄂督李瀚章、前侍郎薛焕驰往查办。威妥玛使参赞格维讷赴滇观审。瀚章奏,戕马嘉理者为野匪,阻柏郎事,南甸都司李珍国实为主谋。英使谓难称信谳,必欲归狱疆吏(滇抚岑毓英)。二年(1876),自沪入都,以七事相要,旋以议不谐,六月,出居烟台。直督李鸿章请赴烟会商,奉旨便宜行事。七月二十六日,立约,凡三端十六节、专条一款。其有关系者,滇缅通商章程。饬云南督抚,派员商订(一端三节)。许英派员驻大理,或他相宜之处五年(自1877年1月1日始),察看通商情形,俾商定章程时,得有把握。关系英国官民之事,即由此官与该省官员,随时商办。或五年之内,或俟期满之时,由英国斟酌,订期开办通商(一端四节)。申明咸丰八年(1858)条约第十六款,允商办通商口岸承审章程(二端二节,约文云:“查原约内英文所载,系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由英国领事官或他项奉派干员承办等字样。汉文以英国两字包括,前经英国议有详细章程,并添派按察使等员,在上海设立承审公堂,以便遵照和约条款办理。目下英国适将前定章程,酌量修正,以归尽善。中国亦在上海设有会审衙门,办理中外交涉案件,惟所派委员,审断案件,或因事权不一,或因怕遭嫌怨,往往未能认真审追。兹议由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大臣,请将通商口岸,应如何会同总署议定承审章程,妥为商办,以昭公允。”)。内地或通商口岸,有关系英人命盗案件,由英国大臣派员前往观审,观审之员,以为办理未妥,可以逐细辩论(二端三节,约文云:“此即条约第十六款所载‘会同’两字本意。”)。各口租界,免收洋货厘金。宜昌、芜湖、温州、北海添开通商口岸。重庆可由英驻员查看英商事宜。轮船未抵重庆前,英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俟轮船能上驶,再行议办(光绪十三年〈1887〉,英商立德自置小火轮,欲驶重庆。英使华尔身照会总署,请给准单。总署覆以川江路曲而窄,石多水急,轮船驶行,民船必遭碰损,必须妥议章程,方可试行。咨行四川总督派员前赴宜昌,与英领会商。委员议轮船每月准行二日,碰损民船,船货须全赔。英领不可,请在京会商。光绪十六年〈1890〉,我以12万两买立德之船栈,定续增专条六款。第一款开重庆,英商自宜昌至重庆,或雇用华船或自备华式之船,均听其便。第五款,俟中国轮船往来重庆时,亦准英轮一律驶往该口)。大通、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均准上下客商货物。除洋货半税单,照章查验免厘。其报单之土货,只准上船,不准卸卖外,其余应定税厘。由地方官自行一律妥办。外国商民不准在该处居住及开设行栈(三端一节)。新旧各口岸,除已定租界外,其未定各处,应由英领事会商各国领事官,与地方官商议划定界址(三端二节。三端第一、第二两节,光绪十一年〈1885〉专条第一款,声明日后再行商酌)。英商贩洋药入口,由新关派人稽查封存(栈房或趸船)。俟售卖时,洋商照则完税,并令买客输纳厘税(在新关输纳)。其应抽厘税之数,由各省察勘情形酌办(三端三节)。洋货运入内地半税单照,由总署核定划一款式,不分华洋商人,均可请领。英商所买土货,完纳子口半税,即可运往口岸。非英商自置,及非往海关出口者,不得援照。所有应定章程,即由英使与总署商办。其《通商善后章程》第七款所载,洋货运入内地,及内地置买土货等,系指不通商口岸言,应由中国自行设法防弊(三端四节)。咸丰八年(1858)条约四十五款,已纳税洋货,复运外国,由海关监督发给存票,可作已纳税饷之据。原约未定年限,今订明以三年为期(三端五节)。另定专条,许英派员,由北京,或历甘肃、青海,或自四川入藏抵印,探访路程。或另由藏印交界派员前往(光绪十二年〈1886〉缅约第四条,声明将此专条所订办法停止。至边界通商,由中国体察情形,设法劝道,如果可行,再行妥议章程,倘多窒碍,英国亦不催问)。此约以一英参赞之死,所获权利,亦不菲也。

洋药,当咸丰五、六年(1855、1856)间,东南各省,即奏请抽厘助饷,上海每箱抽银24两,厦门40元,外加费8元,宁波、河口、屯溪等厘金,皆以此为大宗。时则有内地分抽之厘,而无海关进口之税。八年(1858),议定税则,每百斤税银30两,并于善后条约第五款声明:“进口商只准在口销卖,运入内地,专属华商,如何征税,凭中国办理。嗣后修改税则,仍不得按照别货定税。”是冬,王大臣会同户部议奏,各海口及内江河面,均照上海一律。崇文门及各省由旱路转运者,减10两,然各省于应征税项外,仍自抽厘,其办法亦不一律。此约三端三节,订明厘金在海关并征。总署屡与威妥玛商议,威妥玛总以咨报本国为辞。于是北洋大臣李鸿章议于正税外加征80两。统计110两,威妥玛仅许加至百两。使英大臣郭嵩焘与英外部商议,拟加征60两(合正税90两),英坚不允。直督张树声与英商沙苗商承揽之法,税厘合计百两。总署议驳,英亦不以为然(既不以承揽为然,亦不认百两之数)。大学士左宗棠又奏请加至并征百五十两,迄无成议。光绪九年(1883),总署请饬出使大臣(曾纪泽)商办(时威妥玛已归国),许之。上谕云:“洋药流毒多年,自应设法禁止。英国现有禁烟善会,颇以洋药害人为耻。该大臣如能乘机利导,联络会绅,与英外部酌议洋药进口,分年递减专条,期于逐渐设法禁止,尤属正本清源之至计,并着酌量筹办。”(正月十二日)是年六月七日,订立《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原奏谓:“逐年递减之说,印度部尚书坚执不允,印度部侍郎配德尔密告参赞马格里,谓印度种烟之地,未尽属英,中国欲陆续禁减,惟有将来续议加税,不能与英廷预商递减之法。”故此次专条,但于开端申明:“营销洋药之事,须有限制约束之意。”每百斤完正税30两,厘金80两,即可拆改包装,请凭单运往内地。货包未拆,不再完税捐,开拆者所纳税捐,不较土烟加增,亦不别立税课。运货凭单,只准华民持用。此专条以4年为期,如欲废弃,彼此皆可先期12个月声明。如内地不免税捐,则无论何时,英有废弃专条之权。专条废弃,则仍照《天津条约》所附章程办理云。

第二十一章 法越之役

安南本中国郡县,五代时,始自立为国。明成祖后取之,立交趾布政司,旋乱,宣宗弃其地,黎氏有之。世宗时,为其臣莫氏所篡,中国以为讨,莫氏请为内藩。乃削国号,立都统司,以莫氏为使。时黎氏之臣阮氏,仍以黎氏之裔据西京(清华),入东京,并莫氏,明以为内臣,又以为讨,且立莫氏于高平。黎氏亦如莫氏,受都统使之职,乃听其并立。三藩之乱,黎氏乘机并莫氏,以任外戚郑氏,与阮氏不协。阮氏南据顺化,形同独立。乾隆时,西山豪族阮文惠与其兄文岳、文虑,皆骁勇知兵,是为新阮,入顺化,灭旧阮,遂入东京灭郑氏,留将贡整戍之。整助黎氏拒新阮,文惠攻杀之。黎氏之臣阮辉宿来告难,高宗使两广总督孙士毅出师,败新阮于富良江,立维祈,复为文惠所袭破。维祈来奔,文惠请和,高宗因而封之。旧阮之败也,其主定,走下交趾。至定侄福映,下交趾亦陷,福映奔暹罗,于是阮文岳据广南,称帝。文惠称泰德王(上表中国称阮光平。受封册者,即文惠也)。福映子景叡,与法教士比纽赴法,立同盟草约,法许阮氏复国,阮氏割化南岛,租康道耳岛于法,许法人来往,居住自由。法旋革命,约未签字,而法将校数十人,愿助越,率二舰以往。法印度总督亦许为出兵。时暹罗与新阮隙,以兵助福映。复下交趾大半。乾隆五十三年(1788)法兵至,进攻顺化。时文惠死,子弘瑞,废文岳,杀文虑,兵势遂衰。嘉庆四年(1799),福映取顺化。弘瑞守东京。七年(1802),灭之。弘瑞者,中国所谓阮光瓒也。福映上言本黎氏甥,封于农耐。农耐古越裳,不忘世守,请以越南为国号。诏封为越南国王。是为越南嘉隆帝。嘉隆帝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卒,子明命帝福皎立。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子绍治帝福璇立。二十七年(1847)卒,子嗣德帝福埘立。嘉隆之复国也,许法教士传教,而未酬以土地,且遗言当慎防法人。明命、绍治、嗣德皆仇教,拒法驻使,法及西班牙教士有见杀者。咸丰八年(1858),法、西合兵入广南港。明年,陷下交趾。同治元年(1862)陷边和、嘉定、定祥,遂陷永隆,占康道耳群岛。越南不得已,定约西贡,割边和、定祥、嘉定及康道耳于法,偿法、西军费2000万法郎,法商船军舰,得自由来往湄公河,越南非得法允许,不得割地于他国。先是黎氏之裔兴,以咸丰七年(1857)起兵,举南定、兴定、广安、海东、北宁、宣光、太原等地,亦求援于法,越南所以急与法和者,惧法之助黎氏也。约既定,法人屯兵永隆,约黎氏平乃撤,及黎氏平,卒不践约。同治六年(1867),柬埔寨有乱,法人取永隆、安江、河仙、下交趾六州,遂为法有。法人求水道通中国,知湄公河不足用,舍之而求富良江。时云南回事方炽,提督马如龙使法商秋毕伊运械。同治十年(1871)三月,秋毕伊知富良江可通云南,明年强行焉,遂欲运盐至云南,越东京总督阮知方不许,使告法下交趾总督(驻西贡)秋布列,秋布列命秋毕伊退出,而其海军大尉加尔尼请往援秋毕伊,秋布列又许之(盖胜则居其功,败则诿诸加尔尼)。越南复国后,建都顺化,东京兵备不充。太平天国亡后,余党吴琨据越边境。后分为二,曰黄旗兵,据兴安,曰黑旗兵,据劳开,而黑旗兵较强。刘义(刘永福)为之魁,招徕边民,辟地至六七百里。加尔尼之北也,黄旗党附之,陷河内,遂陷北宁、海阳、南定、兴安诸镇。越南驸马黄维炎结黑旗兵守山西,加尔尼攻之,败死。秋毕伊退守河内。时秋布列使其书记希腊特尔赴东京,希不主用兵,乃尽撤东京之兵,而与越结约。声明越南为独立之国,外交由法监督,越有内乱外患,法人尽力援助。割下交趾六州畀法,开河内、东京、宁海通商,自红河至中国之蒙自,法得自由航行。商港得设领事,驻兵百名以下,领事有裁判权。时公历1874年3月15日,清同治十三年(1874)也。明年驻华法使以约文照会总署,总署不认越南为独立国,法人置不理,仍与越结通商条约。

光绪八年(1882),法人欲筑垒红河上流,越南拒之。法陷河内,越南始来乞援。是冬,法使宝海至天津。时中国亦派兵入越南。李鸿章与宝海议,各撤兵,划河内为界,北归中国,南归法保护,红河许万国通航。中设税关于劳开,法无异议。鸿章命曾纪泽与法外交部定约,而法内阁更迭,撤回宝海,代以脱里古(本驻日使)。求中国偿军费530万佛郎,与鸿章在上海磋议,不决。法派大兵至河内,时光绪九年(1883)也。朝命李鸿章节制两广、云、贵军务,鸿章主和,而左宗棠、彭玉麟主战,朝旨不定。旋改任鸿章直隶总督。时滇督岑毓英遣提督黄桂兰率兵5000至安南,安南政府益以3万人,与刘义协力。法以赫尔曼(本驻暹罗领事)为东京领事。波也将陆军(本驻西贡),孤拔将海军,攻山西,为刘义所败。会嗣德殂,无子,母弟瑞国公立,越南大臣废之,立朗国公(亦嗣德弟)。法兵攻顺化,越与立约,越承认受法保护,与中国交涉,亦必由法介绍,割平顺属法,法于越要地得驻兵,红河沿岸置营哨,顺化江口筑港,并筑堡垒。顺化置高等理事,统理外交,外交关税事务,均归理事处分。繁盛地方警察税务及各府州官吏,归理事官监督。归仁、广南、修安升为万国商港。河内至西贡,两国共同出资,敷设铁路电线。此约越南不啻仅存空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