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孙子兵法(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始计1第一

本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核心有两点:一是战争与计谋的重要性,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和“多算胜少算”的名言;二是战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以“五事”来估算战争中胜利的概率,以“十二诡道”作为实际作战中的指挥原则。

原文

孙子2曰:兵3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 4,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5。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 6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 7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1计:估计、计算的意思。这里指战前通过对敌我双方客观条件的分析,对战争的胜负作出预测和谋划。2孙子: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3兵:含义很广。《说文》:“兵,械也。持斤,并力貌。”《周礼·司兵》:“司兵掌五兵。”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由兵可引申为战争等义。4经之以五事:经,织布的纵线。这里引申为纲领、常规、原则。五事,指后面谈到的“道、天、地、将、法”,这五项是军事必须遵守的常规。5不畏危: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民弗诡也。”曹操注:“危者,危疑也。”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云:“曹公注曰:危者,危疑也,不释畏字,其所据本无畏字也。民不危,即民不疑。”6曲制、官道、主用:曲,军队编制。制,指挥号令。官道,各级官吏的职责与管理。主用,军备物资、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主,掌管。用,物资费用。7庙算:庙,祖庙。古代出师打仗是国家大事,一般会在庙堂举行一定的仪式,协商讨论作战的方针、策略,并预测、估算战争胜负。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所以,要经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比较而去研究它,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使民众与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惧危险。所谓“天”,就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春夏秋冬等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所谓“地”,就是指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阻、平坦地域的宽窄、死地与生地的利用。所谓“将”,就是指将帅的才能,包括他的智谋、威信、仁慈、勇敢、严明。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供应。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一般都应该知道,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的就能胜利,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不能胜利。因此,要通过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的胜负。具体来说就是指:哪一方君主更贤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天时地利更有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兵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我根据以上七个方面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如果国君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有利的计谋被采纳之后,还要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有利的态势,就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作战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而装做不能打,要打而装做不要打,要向近处而装做向远处,要向远处而装做向近处。敌人贪利,就引诱它;敌人混乱,就攻取它;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它;敌人兵力强大,就要避开它;敌人气势汹汹,就要设法激怒它;敌人谦卑谨慎,就要骄纵它;敌人休整得好,就要劳累它;敌人内部团结,就要离间它。在敌人毫无防备之处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之时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能预先传授的。

开战之前,“庙算”能够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分。“庙算”周密就能胜利,“庙算”疏漏就难以取胜,何况不做“庙算”呢?我们根据“五事”、“七计”来进行观察,谁胜谁败就很明显了。

春秋·作战方阵、圆阵示意图

原典解读

《始计第一》作为整部《孙子兵法》的开篇,可以说是全书的宗旨和精华所在,高屋建瓴地论述了孙子对战争和谋略的认识。

|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他对战争的认识无疑比一般人要深刻。“春秋无义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各国诸侯为了争霸,频频挑起战乱,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和平既然不可能实现,那么就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战争,重视战争,以保存自身。因此,孙子一开篇就鲜明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孙子对战争的态度是非常认真严肃的,在他眼中,战争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可以算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不仅仅关系到军队士兵与人民百姓的生死,更是国家、民族存亡的关键,所以一定要认真考察研究。

|经之以五事

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以“五事”最为重要,即篇中所说的“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五事”便是指道、天、地、将、法这五项要求,战争开始之前,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出发,分析研究交战双方的各种条件,探索战争胜败的规律。

孙皓出降

⊙杜预率领晋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攻打吴都建业,吴主孙皓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政事与兵事,最后为了苟且偷生,只好投降亡国。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谓“道”,就是指民心向背的问题,民众如果与君主的意愿相同,那么,他们就可以与君主齐心协力,出生入死而无所畏惧。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民心向背对战争胜败的重要影响,《左传》中《曹刿论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所谓“天”,就是指交战时的天气情况,昼夜阴晴、寒冬酷暑、春夏秋冬,天气情况稍有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战争的胜败。天气情况不仅在当时对战争的影响巨大,就连史上最伟大的法国军事家拿破仑,在进攻莫斯科时也因当地寒冷的天气而被杀得全军覆没。

所谓“地”,即地理、地利,就是指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阻,平坦地域的宽窄,地形是否进可攻、退可守等。

春秋·符节图

⊙“节”是古时使臣执以示信之物。春秋时期的符节,现在还未发现实物,这幅手持符节的人物图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所谓“将”,就是指将帅的智谋能力、威信、仁慈、勇敢顽强、军纪严明等素质,“智、信、仁、勇、严”也被称做“将帅五德”,这五条标准缺一不可。“智”位列“五德”之首,说明孙子对领导者的指挥才能非常重视,“五德”皆备是孙子对将领的最基本要求。

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用物资的管理供应等。

在孙子看来,以上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必须了然于心,并据此作出分析判断,制定相应的谋略,保证战争的胜利。

|七计索情

“道、天、地、将、法”这五点是战争胜利的指导思想,具体的考核标准还要根据“七计”来校验判明,并据此分析作战情势。用以校验的“七计”即:哪一方的君主更贤明?哪一方的将帅才能更加出众?哪一方占据相对有利的天时和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够被更好地贯彻执行?哪一方的武器装备更为精良?哪一方的士兵更加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分明?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大致就可以知道哪一方具备胜利的条件了。

在孙子看来,君主贤明是战争胜利最根本的保障。君主贤明,臣民就会心甘情愿地为其出兵作战,同时,贤君也能为前方作战提供一个安定的后方政局,以及通畅的粮草供应。

将帅不仅是战争中的最高指挥官,同时也是国家安定的支柱,孙子对军事人才倍加推崇,对将帅的才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

同样,客观外部环境、军队制度纪律、武器装备、士兵集体作战能力以及赏罚情况等,都是考察战争胜负情况的重要指标。

|选将、造势

作战前已经具备了取得胜利的种种有利条件,但在孙子看来,还有两点也非常重要,足以影响战争的结局,那便是“选将”与“造势”。

所谓“选将”,就是挑选有才能的将帅。孙子认为,贤能的将帅是关系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且将帅在战争中还必须具备最高指挥权。

所谓“造势”,就是要想方设法造成战场上的有利态势,保证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孙子提出了“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样一个重要的命题,通过计算客观情势而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并且要得到采纳。这还不够,一定要想办法把胜利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因利而制权”所指的“势”,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形成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战场形势。“势”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依靠将帅出色的指挥才能、扎实的军事素养以及在作战指挥中积累起来的军事经验才造成的。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作战是一场十分复杂的军事行动,天时、地利、敌情都变化莫测,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做好充分准备,谁就可以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最终获得胜利;反之,则很可能从优势转为劣势,从而导致最后的失败。所以说,有准备和没有准备,以及准备得是否充分,历来都是行军打仗中非常关注的问题。

孙子所提出的“攻其无备”,是指在敌人没有戒备的特定时间或特定地点,突然进行攻击。这种突如其来的袭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从军事和心理两方面对敌人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使敌方在慌乱之中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使得战场形势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要想使“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获得最佳效果,至少应该注意三点:

首先,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确实掌握敌方的“备”与“无备”。比如说,很多战争经常在凌晨发起,因为据研究,凌晨是一个人意志力最薄弱、反应力最迟钝的时间,很容易被攻破。

其次,做好情报工作,巧妙地隐蔽自己的意图和行动,一旦计划被对手识破,从而使对手有了准备,这样,自己这一方反而没有了准备,最后很可能变主动为被动,收到完全相反的效果。

最后,进攻的速度一定要快,力量一定要强,不能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经典案例

|晋、楚鄢陵之战

春秋中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主要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进行,其他各大小诸侯国纷纷依附于这两个国家参与到混战中来。两国之间的大型的争霸战共有三场:城濮之战、之战及鄢陵之战,在前两次战斗中,晋、楚两国各有胜负,因此,第三次的鄢陵之战成为决定两国胜负的决胜局。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楚国诱使郑国叛晋归楚,并唆使郑国进攻晋国的盟友宋国。郑国的所作所为,显然是对当时诸侯合兵盟约的挑衅,而且也是为楚国势力北上打头阵,对此晋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五月,晋厉公任命栾书为中军帅,与齐、鲁、卫等国联合讨郑。楚共王听说晋国出兵,自然也不甘示弱,亲自统率楚军及盟国部队,以司马子反为中军帅,迅速北上救援郑国,两军在鄢陵地区(今河南鄢陵西南)相遇。

当时晋国的盟军齐、鲁、卫还在开赴鄢陵的路上,没来得及与晋军会合。为此,楚军统帅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形势,认为晋国盟军还未到达,必不敢跟楚军进行交战,于是决定先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晋军,以掌握军事上的主动权。

当时正是农历六月二十九,恰值古代兵法上忌讳的晦日,但是楚军还是于凌晨利用大雾为掩护,快速逼近晋军营垒,希望能够与晋军速战速决。

当楚军突然逼近的时候,晋军兵吏一片恐慌,加上晋营前面有一大片泥沼,兵车无法出营列阵,情势对晋军相当不利。于是,在晋军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中军帅栾书主张固守阵地,以待援军到来,他认为“楚师轻佻,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而新军统帅至却持反对意见,他指出楚军有很多致命弱点,具体有以下六点:楚军中军帅子反和左军帅子重关系不好;楚王的亲兵中夹杂着一些老旧人员,战斗力不强;楚军列阵不整齐;随楚出征的蛮军不懂得阵法;楚军布阵于无月光之夜,非常不吉利;楚军布阵后,阵中士卒喧哗吵闹,秩序混乱。这些都表现出楚军希望速战求胜,士气骄纵,一旦战斗开始,如此杂乱无章的部队必然会互相观望,失去斗志,如果晋军趁这个机会发动进攻,一定能够后发制人,将其击败。

晋厉公采纳了至的意见,改变了先前防御的策略,在营垒中填平井灶,扩大列阵的空间,调动三军将士积极列阵迎敌。

楚庄王一鸣惊人

⊙楚庄王即位三年都不问政事,忠臣武举用一只三年都不飞不叫的鸟做谜语来劝谏他,楚庄王心领神会地告诉他,自己将会一鸣惊人。果然,楚庄王整顿内政,扩充军队,邲城一战,使“三年不鸣”的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成为春秋霸主之一,这为后来的鄢陵之战积累了物质财富。

两军对阵之际,双方都进行了战场侦察活动,楚共王身边有晋国叛臣伯州犁为其进行“战祷”,伯州犁一一向楚共王解释晋军活动的目的,介绍晋军阵营内的临战准备情况。而晋厉公也在楚国旧臣苗贲皇的陪同下,侦察楚军的动静。苗贲皇对楚军情况比较熟悉,他向晋厉公建议道:楚军的精锐集中在中军的王族部队,晋军据此应该先以精锐部队分击楚的左、右军,得手后,再合军集中攻击楚中军,这样一定能大败楚军。

晋厉公和栾书立即采纳了苗贲皇的意见,据此对三军作出调动,加强左右两翼的兵力,由其分攻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然后再围歼楚中军。

楚共王未能判明晋军的作战意图,见晋中军兵力薄弱,马上率中军全力攻打,结果遭到顽强抗击。晋将魏锜更是张弓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这一消息很快传遍楚军,使得人心浮动。而晋军则借势猛攻楚左、右两军,将其逼到不便通行的地方,令其更加被动。双方从清晨一直打到夜色降临,还未能分出胜负,但楚军损失惨重,公子茂也成了晋军的俘虏。楚共王只得收兵,决定次日再战。

当天夜里,楚军积极救护伤兵,补充战斗力,准备明日再战,而晋军方面也作出积极应对措施,秣马厉兵,准备来日再一决胜负。楚共王听到晋军备战的消息,心里不安,急忙召见子反商量对策。但这时子反却因喝醉了酒而无法应召。楚共王见统帅如此,不禁心灰意懒,自料再战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率军离去。

次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就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了。直到战争结束,鲁、卫两国都未发一兵一卒,晋军在回师的时候,齐国的盟军方才赶到。

案例分析

楚军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从孙子《始计第一》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五事不备”,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在楚国出兵之前,子囊对楚王说:“刚刚才与晋国盟誓又去背离,能够这样做吗?”子反说:“敌方的情况对我有利就进攻,谈什么盟约?”申时叔(春秋时楚国一个贤良、智慧的大夫,即申公。叔,一般指国君的兄弟,他是楚王之弟,被封为公)那时已经老了,在申邑闻说此事,就说道:“子反将来一定免不了责任。讲信用是为了遵守礼,讲礼是为了保护自己,信、礼都丢了,还想自己免于灾祸吗?”也就是说,楚国发动这场战争,违背了两国之间刚刚订立不久的盟约,是背信违礼的行为,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天”。楚军于晦日发动战争,在当时看来,这是非常不吉利的时机。但是为了求胜,楚军不惜触犯忌讳,但这种做法,很可能给楚军士兵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使晋军加重了必胜的信心。而且楚军如此仓促出兵,就是希望赶在齐、鲁等晋国盟军到达前与晋军会战,也显示出其对自身实力的不自信,求战心切,情绪过于急躁。

(三)“地”。晋营前面的泥沼一面固然不利于晋军列阵,但同样也给楚军的进攻带来麻烦。另外,楚军对当时的地形条件也未作细致考察,当其左、右军抵挡不住晋军的攻击时,被迫退到不便通行的地形上,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四)“将”。主帅子反和左军帅子重关系不和,还在关键时刻不守军纪,醉酒误事,致使楚共王丧失再战信心,最后其自身也落得个自杀谢罪的下场。

(五)“法”。楚军士兵来源混杂,不仅新兵和老兵混在一起,还有不懂阵法的蛮军夹杂其中,纪律不严明,军心涣散,在战争中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相比之下,晋军在此战中表现出较高的作战指导能力:在出战之前,它统一了战略指导思想,出动军队及时,“先据战地以待敌”,赢得一定的主动。在会战中,既能根据楚军的阵势和地形特点作出部署,又能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并通过侦察敌情而及时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先弱后强,从而一举击败楚军。

团城演兵厅

⊙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清代曾做练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