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心理学(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为反对早期的试图把心理机能分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而诞生的。德文“格式塔(ge-stalt)”的意思是“形式”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心理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人们通常知觉到整体而不是孤立的组成部分,例如,人们听到的音乐是一段美妙的旋律而不是一系列音符。在20世纪50年代,夫利茨·帕尔茨采用了格式塔的思想创建了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在1910年创建于德国。捷克出生的心理学家马克斯·魏特海默(1880~1943年)在乘火车旅行时,看到穿越铁路的闪烁光就像一个剧场的大圆顶,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并产生了一些想法。他在夫兰克特下车,并买了一个叫“活动画片转筒”的图画玩具。通过研究这个玩具,他发现了形成活动图画运动错觉的条件。快速连续显示的静止物体看上去在运动,是因为脑不能把它们知觉为个别的元素,因此把它们看作是一个运动的映象。这一结果就是人们都知道的“似动”,魏特海默称之为Φ(希腊文的第21个字母)现象。

这个活动画片转筒是在1886年制造出来的。内部的物体是由一系列表示一只鸟在飞翔的照片制成的,当活动画片转筒转动的时候,通过其周围的缝隙观看,连续出现的照片看上去就是一个单一的运动的图像。

根据魏特海默的观点,Φ现象驳斥了以前的关于单个刺激如何被知觉的观点。他设想脑知觉到的任何刺激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不是一个集合在一起的孤立资料。

格式塔理论的创建

魏特海默与他的两个助手,沃尔夫冈·柯勒(1887~1967年)和库尔特·考夫卡(1886~1941年)共同研究Φ现象,并在1912年发表了题为《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论文,认为人的行为的部分研究方法(构造主义和其他心理学家提倡的方法)是不充分的。他们三位成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核心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把他们分开了。当柯勒被任命为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的时候,他们又重逢了。此时魏特海默是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一位有才能的职员。研究所的学生并没有听课,而是以其他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工作和准备发表论文。

在1920年,魏特海默和柯勒创建了《心理学研究》杂志,该杂志发表了许多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核心思想。在1929年,魏特海默到夫兰克特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在那里他批评了传统的逻辑形式忽视了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知觉方式。

最小的努力

根据当时的知觉理论,我们的感觉选择外界信息是很简单的,以至于经常意识不到感觉。例如,对背景式的谈话是有感觉的,但没有形成知觉,因为它没有受到注意。比较早的心理学家,特别是构造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把这些现象分成单个的组成部分,诸如感觉、表象、感受。这个观点不能解释当我们把这一现象知觉为一个整体的时候,还会增加其他的意思。

魏特海默宣称一个观察者的神经系统把接收到的刺激组织成一个整体或格式塔,而不是努力知觉成许多单个的映像。脑寻找一个捷径,把各种刺激组织成信息包,就像我们把一个种类的所有文件放到一文件夹里,或者一个假期的所有照片都放在一个相片簿中一样。魏特海默和柯勒认为脑把各类知觉组织成一个整体是神经系统组合功能的反映。

马克斯·魏特海默于1880年出生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他在转向学习心理学之前,学习过法学(哲学规则)。他在布拉格、夫兰克特和维也纳访问过精神病医院,接着与沃尔夫冈·柯勒和库尔特·考夫卡一起在夫兰克特研究格式塔的心理学思想。

现代神经心理学对格式塔的“关于脑是怎样进行组织的”这个问题提出了挑战。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神经纤维的结构限制了它们的功能,但是还没有找到魏特海默和他的同事所相信的事物整体模式的证据。另一方面,困惑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关于我们的知觉现象是怎样的”许多问题是我们理解现代知觉和心理理论的中心。

魏特海默的组织原则被称为“简明性”。它的意思是当一个物体被看作是整体的时候,花费的思维能量是最少的。可以用他的理论来解释人的一些情况或现象。例如,对于一组足球队员,将其看成一个球队比看成单个运动员容易。如果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思考多于一个球队的时候,这个概念会被看得更清晰:在心理上来说,把运动员看作两个或三个队的整体要比把他们看成是许多单个的运动员要容易得多。

格式塔和社会心理学

格式塔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对象与背景。例如,在一幅油画中,格式塔理论认为风景和人物是整体画,而不是单个的(例如人物是重要的)。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单个人看作是与其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背景中的人,一个人不仅仅是他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也在其他人的中间。当一组人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很少是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集体的企业成为他们所共同关注的,并且他们以为每一个人在为整个小组的一个功能部分在工作。

⊙格式塔的知觉原则⊙

在1923年,马克斯·魏特海默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的理论》的文章,这篇文章在私下又被称为“圆点论文”,因为他在阐述时用的都是抽象的圆点和线模式。魏特海默认为人们有“把部分知觉成整体”的先天倾向。这种整体性的形成发生在相似组合、接近组合,或者有视觉的闭合性(封闭性)这三种情况下。下面的三个例子分别说明了接近、相似和闭合原则。

闭合原则人们倾向于把左边的这个图形知觉成正方形,尽管它是不完整的,但人们在心理上把它完整起来了。

接近性原则人们倾向于把左边的图形知觉成由2条线组成的3个直条而不是6条孤立的线。

相似性原则人们倾向于把右边20个孤立的圆点知觉成2列黄色圆点和2列橙色圆点。

魔术师利用了这些现象,把有联系的相似的东西秘密地掩藏起来,把没有联系的东西通过伪装组织起来,达到最终的神奇效果。魏特海默把这些组织原则归纳如下:

(1)部分是由整体决定的。

(2)相似性和接近性的判断标准是相对的。

(3)在创作过程中,例如绘画时,通过颜色或距离有目的性地把一定的元素组合到一起。例如,这本书就应用了这些原则——句子和图形等元素通过某种格式形成段落或专栏;而一些重要知识点则通过列专章予以强调,每一页的内容都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的页码分开。

根据魏特海默“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个人才会单独站出来。接着,旧的平衡可能被破坏,并重新建立新的平衡”的观点,他的“关于我们是怎样与组相关”的观点得到了一些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支持。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是把传统的西方个人心理学的观点与那些整体小组的其他文化作比较。结果强调个人观点的文化与传统心理学相比是存在不足的。

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

纳粹在德国的迫害,最终迫使魏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逃往美国。在接下来的20年中,他们出版了很多格式塔理论的书籍,并把格式塔的研究方法扩展到知觉、解决问题、学习和思维领域中。考夫卡继续进行最初的知觉研究和探讨儿童早期的行为发展模式,柯勒开展了关于黑猩猩的重要研究,探讨了黑猩猩是怎样学习、思维和制造工具的,他指出,黑猩猩在计划行动中显露了一定的悟性。由于他的努力,使得格式塔的思想被其他心理学派所广泛接受。

上面这两张图表示的是由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曲调时的声波。根据格式塔的理论,如果我们听了这一曲调的一个版本,当再次听它时,我们的记忆将产生一个完整的形式。在用其他的乐器演奏该曲时,我们仍能辨别出这首曲子。

格式塔治疗

格式塔治疗反映了格式塔理论的中心思想,诸如闭合的需要。它是一种人本疗法,努力把知觉的原则应用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中,格式塔理论强调个人的整体观,关注整个人和来访者的自我感受,就像一个“格式塔”是一个整体或模式,这个整体或模式必须突出,而不是知觉领域或背景,因此,格式塔疗法鼓励个体内省自己,而不是他们自己生活和经验的背景,要思考整体印象而不是简单地思考他们的内心感受。格式塔治疗对个体认识自己是有效的。患者经常被要求重新回忆未实现的决心和心理创伤的经历,并要求说出重述以后的感受。通过诉说他们的感受,他们会感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些经验,并学习怎样去应对,这是一个较好的思想。

德国心理学家夫利茨·帕尔茨(1893~1970年)和他的妻子劳拉(1905~1990年)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了格式塔疗法。帕尔茨将心理疗法的任务看作这一领域中对于形(患者)与境(体验或者经历)之间区别的一种强调,或者看作一种完整的形态(多元的完形,或多元的格式塔),这能够反映患者的需求。

法国艺术家乔治·苏尔特(1859~1891年)把格式塔的相似元素可以组合成整体的原则运用到他的埃菲尔铁塔的绘画中(1889年),这幅画是由数以万计的彩色圆点构成的,但是,我们把它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根据帕尔茨的理论,一个健康的人会将体验组织分化成良好的完形,因此能够清楚地理解,并且区分出一种感觉及其来龙去脉。个体随后就能决定做出一种适当的反应。例如,身体缺水的人将意识到格式塔是渴的并且要得到水。一个已经意识自己发怒的人,可能会在其他人面前有两种反应:或者表露出怒气,让其他人意识到;或者以其他的形式释放出来。一个没有意识到的人可能压抑感受并因此遭到挫折。另一方面,一个患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不断地受到多个格式塔信息的干扰,拒绝承认在特定的时间里他的感受怎样。他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为他打断和回避了一个有关的格式塔的信息。

格式塔治疗可以是面对面地讨论,如图所示,也能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在小组中鼓励个人互相倾诉他们的感受。

格式塔的贡献

今天,格式塔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已不是很突出,因为它的许多发现已经被更新的观点所吸收,但在心理学史上,格式塔运动对较早期的研究方法起到了重要的纠正作用。视知觉领域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在这方面人们将魏特海默的知觉原则作为标准。格式塔理论已经对内省疗法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