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古代大国医健康智慧
●中医是一门古老传统的医学,千百年来,从扁鹊、华佗、张仲景,到孙思邈、钱乙,再到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乃至明清时代的李时珍、傅青主、王清任,一代代苍生大医,正是运用中医为百姓们除疾疗伤,护卫中华儿女。为了让这门神奇的学问代代相传,他们精研慎思、著书立说,给后来者留下了一部部医学经典。
第一章 华佗:形神兼养五禽戏,五脏安合有神方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名旉,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
常练“五禽戏”,消谷气,通血脉,病不生
1 大医智慧
谯国华佗善养性,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授术于佗。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
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
—引自《养性延命录》
2 精彩解读
提到华佗,多数人会想到一套传奇的保健功法—五禽戏。然而,五禽戏具体怎么做呢?相信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甚至有些人认为它早已失传,从而把它当做传说中的一个故事。事实上,五禽戏不仅没有失传,而且直到今天都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中。
最早关于五禽戏的记载见于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书中提到了华佗对徒弟吴普说的一段话,也就是上文援引的这段话。这段话不仅表明了五禽戏保健的原理,而且点出了“五禽戏”的具体内容。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运动养生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五禽戏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因其多是仿生型和舞蹈型的结合,刚柔相济,动作优美,受到广泛的欢迎。长期坚持练习五禽戏,能有效地防治或减缓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强身健体,是适合全民进行的养生方法。
虎戏
鸟戏
鹿戏
猿戏
熊戏
◎长期坚持练习五禽戏,能有效地防治或减缓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强身健体。
五禽戏养生运动法
3 健康锦囊
事实上,不仅我们中国人向动物学习,印度的瑜伽中也有很多动作模仿动物,保健效果同样不错。
◎瑜伽鸽王式对腰左侧有充分拉伸的作用,能够起到减脂的作用。
瑜伽模仿动物法
养气调神,远离“劳伤”—华佗防病绝学
1 大医智慧
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
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荣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也。
—引自《中藏经》
2 精彩解读
华佗认为,一个人健康长寿不在于病时求医问药,关键在于未病时注重保健,神形兼养,谨防“劳伤”。《中藏经》指出:“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荣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也。”
这里所谓的劳伤,就是指身心疲劳过度而造成的脏腑气血损伤。劳伤的类型有很多,比如房事过度会造成劳伤,思虑过度、过饥过饱等都会造成劳伤。劳伤的一个结果就是伤及脏器,我们知道五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一个受到伤害时,其他的都会受到影响,从而使身体越来越衰弱。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度,以适当为原则,这也正是华佗的凡事不为过的养生思想。
华佗还认为,劳伤对人体的损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中藏经》指出:“劳于一,一起为二,二传于三,三通于四,四干于五,五复犯一。一至于五,邪乃深藏,真气自失,使人肌肉消,神气弱,饮食减,行步艰难,及其如此,虽司命亦不能生也。”那么,如何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劳伤”了呢?《中藏经》中也有论述:“诊其脉,甚数、甚急、甚细、甚弱、甚微、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沉、甚紧、甚弦、甚洪、甚实,皆生于劳伤。”
脉象学比较深奥,一般人很难弄明白,其实要想辨别劳伤也并不需要这么复杂,只要觉得身体不舒服了,生病了,就表明机体受损伤了。那么,劳伤之后如何调养呢?华佗指出:“调神气,慎酒色,节起居,省思虑,薄滋味者,长生之大端也。”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具体阐释一下。
心神劳伤的调养
房事劳伤的调养
五脏的调养
积劳成疾的调养
3 健康锦囊
在中医学里,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其实,“五劳七伤”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着多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
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协调。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造成“五劳七伤”的原因很多,有的还与食品的“五味”、节令的“四时”,甚至风向的方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医养生学认为:在养生时,要注意酸、甜、苦、辣、咸的适量,切不可偏食;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节的交替、冷暖,适时增减衣服,适当锻炼,顺乎自然。这些都是强身健体,预防“五劳七伤”的必要措施。欧阳修曾云:“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乎天地,本乎阴阳,对治阴、阳二病
1 大医智慧
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发热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发热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 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阳也。迟在上,则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
—引自《中藏经》
2 精彩解读
华佗认为人类的疾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阴性病,一种是阳性病。
◎按摩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有效祛除寒气。
阴性病与阳性病特征
驱除体内寒气的方法
在五味中,生姜味辛。辛主散,故能发汗、祛风散寒。在吃过生姜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从毛孔渗出的汗液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能把病菌放出的毒素、人体内的寒气一同排出体外,所以身体受了寒凉,吃些生姜就能及时驱寒。
红茶具有高效加温、强力杀菌的作用,生姜和红茶相结合,就成了祛寒除湿的姜红茶。此外,冲泡时还可加点红糖和蜂蜜。但患有痔疮或其他忌辛辣病症的,可不放或少放姜,只喝放了红糖和蜂蜜的红茶,效果也不错。
姜红茶的制作方法
材料:生姜适量,红茶一茶匙,红糖或蜂蜜适量。
做法:将生姜磨成泥,放入预热好的茶杯里,然后把热红茶注入茶杯中,再加入红糖或蜂蜜即可。生姜、红糖、蜂蜜的量可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进行调节。
3 健康锦囊
湿热体质的人一般得阴性病的概率比较大,这类人主要表现为:有面部不清洁感,面色发黄、发暗、油腻。牙齿比较发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湿热体质者的大便异味大、臭秽难闻,小便经常呈深黄色,异味也大。湿热体质的女性带下色黄,外阴异味大,经常瘙痒。舌红苔黄。
湿热体质者四个方面调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