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
西周至战国晚期
■作者介绍
对《周易》的作者说法不一,传说伏羲氏画卦,周文王作彖辞,孔子作传,不见得可靠。据近人研究,它可能产生于殷周之际,是对于古代卜卦的记录,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而成。而其中的传等形成于战国晚期,是多人合手而成的。
背景提示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客观情况和规律性缺乏认识,因而产生宗教迷信,当时人们是根据神灵的启示来判断吉凶的,而传达神灵启示的手段是占卜。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占卜逐渐成为一门专业,从事这门专业的人叫做“卜人”或“筮者”。这些卜人,把他们积累的经验编辑成书,以便翻检和传授。在夏朝有《连山》,在商朝有《归藏》,在周朝时出现了《周易》。
宋代程颐、朱熹注释的《周易》
名著概要
《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的部分主要包含卦象、卦辞和爻辞。“传”的部分主要包含彖传、象传、文言、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等,古称“十翼”。从不同的角度而言,它是古代的卜筮学、哲学、预测学、信息学、系统学、伦理学、宇宙代数学的混合产物。它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武术、炼丹、养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心理、伦理、军事、宗教、卜筮等等领域。它还有许多有价值的方法和思想:如简单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循环原则以及稳定与不稳定、无穷演化的思想等等。
《周易》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起源,自然界与人及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也是由两性相交产生的。万物在阴阳两势力的矛盾中产生变化,而变化的形式就是通过交感。《周易》认为世界上没有东西不在变化。变化又是有阶段性的,发展到最后阶段,就会带来相反的结果,“物极”就要走向反面。
《易传》是《易经》的解释。它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也称《十翼》。《彖》是对卦辞的解释。《象》是对爻象和爻辞的解释。《系辞》总论《易经》的基本观点,阐发这些基本观点如何应用于自然和社会。《文言》专论乾、坤两卦的基本概念。《说卦》论述六十四卦的排列秩序。《杂卦》说明卦名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秋窗读易图 南宋 刘松平
《周易》一书自从问世以来,便成为士大夫的必读书,观卦象、玩卦辞,将人生哲理结合本身生活经历一一加以发挥,以便更好地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秋窗读《易》,足见《易》中境界之宏伟。
《易传》的基本思想:(一)“—”“--”宇宙存在论,“—”为阳爻,“--”为阴爻。宇宙存在说的观点:第一,八卦产生不是人类主体思维之虚构,它来自人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对宇宙客观存在的认识。第二,八卦论说宇宙生成存在的逻辑思维,是从人的生命之源,来推演宇宙其他事物之源与其变化。男女交而生人,故宇宙亦在交合中产生。第三,宇宙是对立统一体。第四,八卦用对立统一解释事物的普遍性质。六十四卦来自八卦之重叠,八卦最终取自阴(--)阳(—)二符号,(—)(--)二符号是对六十四卦所阐述的各种具体事物的普通性质的抽象化,(—)(--)抽象的对立统一物,代表了事物的普通性质。(二)“变则通”的宇宙发展论。第一,《易传》肯定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存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第二,变化是事物吉凶的征兆。第三,事物的变化的原因是事物间相互交感的矛盾运动。(三)《易传》社会学说:《易传》对自然的揭示,为人类社会管理提供了摹拟的依据。在孔子看来,有一种本质无边的东西存在,那就是天(乾)一定在上,地(坤)一定在下,在上者必尊,在下者必卑。这种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思想,便形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
《周易》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如履卦九二爻辞有:“履道坦坦,幽人贞吉。”随卦九四爻辞:“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这里所讲的“道”,就是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十翼”对于《周易》所提出的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可以说是理解很深刻、发挥很透彻的,超越了《周易》作者的水平。
阅读指导
阅读《周易》,重在理解其最基本的概念,以及它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看法。但是阅读起来还是有相当困难的,因此,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这里着重推荐如下几个版本,以供读者选择:中国书店出版的唐代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孔颖达撰《周易正义》,宋代朱熹撰《周易本义》、清代丁寿昌撰《读易会通》。而最能帮助读者理解的当属近人顾颉刚的《周易卦爻辞中之故事》和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这几本书可以说代表了现代人研究周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