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全知道(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墨子

中国逻辑学的代表作

战国/墨翟

作者介绍

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政治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经验。有学者认为墨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在宋国的内乱中迁往鲁国。到墨子时,已经降为贱人。墨子擅长于车辖、兵器、机械制造,并且曾经与公输班较量过智巧。墨子早年时“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因为不满于儒家崇尚天命、繁文缛节、厚葬久丧、尚宗费财及爱有差等,就自己成立了一个学派,招收徒弟进行讲学。他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教育目的,与儒家并峙。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两家号称“显学”,墨子在当时的声望与孔子差不多。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做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墨子一生主要从事讲学和政治活动。墨家学派既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组织。墨子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因此,墨子被誉为劳动人民的哲学家。

墨子像

背景提示

墨子的生活时代正处在春秋战国之交,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墨子代表的是作为小生产者的手工业阶层,他们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但在政治上却没有发言权。社会的动荡给他们带来极大的苦恼,这些小生产者一方面希望社会的变革,一方面又害怕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混乱给自己造成损失。因此,他们一方面反对传统保守的社会制度,憧憬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理想,一方面又反对战争,反对暴力,他们幻想通过博爱来实现美好的社会。

名著概要

《墨子》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资料的总集,由墨子及其弟子乃至后学相递著述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71篇,今存15卷53篇。全书大致分五个部分:卷一:《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辨》7篇;卷二至卷九共24篇,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11个题目;卷十、卷十一有《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大取》、《小取》六篇,通称为《墨经》;卷十二、卷十三有《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卷十四、卷十五有《备城门》等11篇。《墨子》记录了墨家的哲学、社会政治学说、伦理思想、逻辑学说、自然科学观点和城守兵法等,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诸篇中,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反对世袭制度,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墨子反对侵略战争,声援被侵略的国家,并为此而奔走呼号,主持正义。墨子主张对统治者要限制,不能让统治者过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对葬礼,墨子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春秋时代已盛行的台榭高层建筑

关于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爱》、《亲士》、《修身》等篇中,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爱为号召,以交相利为实质。他认为人们之间不分贫贱,都要互爱互利,主张“兼相爱”,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国君要爱护有功的贤臣,慈父要爱护孝顺的儿子,人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要怨恨,处在富有的时候要讲究仁义,对活着的人要仁爱,对死去的人要哀痛,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墨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贵义》、《尚同》、《天志》、《明鬼》、《墨经》诸篇中。墨子一方面倡天志明鬼,一方面非命尚力。他认为,天有意志,创造了一切,天能赏善罚恶,主宰人类一切行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建立,国家的形成,都是天志的体现。天志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反对命定论,把人力的作用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同时,在认识论方面,墨子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文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有三表也。”即要重视历史经验、直接经验和实际效用。

《墨子》书影

名家汇评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韩非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有齐而畸,则政令不使。

——荀子

逻辑思想主要反映在《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中,其中提出了辨的任务、目的和原则,揭示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实质作用,并做了较科学的分类。《墨经》6篇内容,已构成墨辩逻辑体系,它与亚里士多德逻辑、佛教因明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在《小取》中论述了辩论的作用,即分析是非的区别,审查治乱的规律,弄清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道理,判别利害,解决疑似;还阐述了辩论的几种方式,对推理的研究也甚为精细。

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水》等篇中,由于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因而反对侵略战争,所以它的军事思想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战术。

《墨子》中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内容,涉及数学和物理知识的有40余条,包含了器械制造、冶金化学、动物等自然科学知识。

阅读指导

阅读时要注意墨子前后期思想的差异,特别要注意墨子前期思想中与儒家思想相似的地方。着重把握墨子的逻辑思想,同时可以联系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进行学习。

作品评价

《墨子》一书所蕴涵的思想极其丰富,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秦汉以来,封建统治者崇儒抑墨,墨学逐渐衰微,直到清中叶以后才出现复苏之势。墨学倡导的“兼爱”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的经世济民的态度也比儒家更为积极。墨家的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风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因而,墨子哲学被视为古代劳动者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