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简单,越快乐
——简单生活
找个山上的寺庙,认真听法师开示
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听到有人说自己不自由,好像身不由己早已成为每个社会人共同的心声。而其实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个问题,自由是我们给自己的权利,不是他人的给予,原来忙碌的生活,总是让我们丢失自己能掌握的那些权利。
真正的自由是来自内心的。内心安宁的人,无论在哪儿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都是自由的。当你感到不自由时,请寻找一种让自己内心安宁的方式吧,找个山上的寺庙,去认真地听法师开示一下,也许一切的愁云都会烟消云散了。
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也许,有时候我们根本无法相信宗教里的各种言说,但是,有时候我们又无法否定在法师的言说里有着让我们浮躁的情绪沉淀下来的东西。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心情不佳,倒了一杯茶,又倒了一杯酒,一起放在桌上。看着桌上的茶和酒,他迟疑着不知要喝哪一杯才好。他心里想:心情不好时候应该喝酒,因为喝了酒,一醉解千愁,正可沉沉睡去。但是随即又想:心情不好时应该喝茶,因为喝了茶,人清醒了,可以观照情绪的起伏,情绪一清明,烦恼自然就消散了。
在远离尘嚣的山上,环境清幽如泉水,人的内心自然就会少一些不安。而法师的开示就像那杯茶一样,在被慢慢泡开后,舒展清透,让人在大得大失、大盛大衰面前,依然保持着一份淡然的心境。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世之常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因此,大可不必盛喜衰悲,得喜失悲。找个山上的寺庙,去听法师开示,去领悟生活中的这些常理,让自己变得淡定。
⊙听开示对人生、爱情、家庭、工作等方面的意义
1.关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何在?佛家说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和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挣多少钱,不在于你享受多少物质荣华,在一生当中,心里面对一切人、一切众生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你这一生过得才算有意义;当然,有意义的人生离不开做善事,世间一切有为法,所谓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世,不能不做好事,一定要知道——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
2.关于爱情:爱情是困顿众人的难解问题,佛说,人不能够迷在感情上,迷在感情上一定会痛苦。因为感情变化太大了,一个人早晚情绪都不一样,哪保得了明天是什么样的心态!所以说变数永远存在。真正永远不变的爱是谁?佛与大菩萨的爱叫慈悲;换句话说,慈悲是理性的爱,是永远不变的爱,能给人安心。世间人讲爱就是迷惑颠倒的慈悲,慈悲跟爱意思差别不是很大,一个是从感情里面生的,一个是从理性里面生的。这样关于爱的说法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悲观的意义,但是,佛认为会自爱的人一定会爱人,因为他已经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充满法喜。这样的阐释,对我们与相爱的人相处时会懂得“爱人”的含义。我们是此生的伴,在尘世里只有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如果,我们这样理解,面对爱时,我们也就不会埋怨别人不爱自己了。
3.关于家庭:一对夫妻就像大树上的叶子,叶长得好,这棵树才能壮大;叶子坏掉了,就会影响整棵树的生存。所以婚姻是一种责任,但现代很少有人懂得这个道理。关于家庭,佛家认为首先把家庭管理好,年轻人敬重老年人,心里就舒畅了。过去老年人关心我们,现在我们关心老年人。这就是人的责任与义务。这些道义和我们平常人说的尊老爱幼是一致的,对家庭幸福非常重要。
4.工作方面:人们常疑惑学佛要达到无心境界,是否无心境界就是事业也不要努力了?其实,佛家讲无心的境界,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就像我们讲的“放下”,有些人误解了,把工作辞掉什么都不干了,生活成了问题,这是完全错会意思。佛教导我们放下,是要我们放下自私自利之心,不是把什么事都放下。听听这样的开示,能让我们避开消极的生活的极端。
在与同事相处上,佛家告诉我们要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所以佛法这个戒律,真正值得我们赞叹。戒律,我们自己守,不管别人,别人守不守与自己不相干。在工作中,尽心尽责做好自己的事。面对功名利禄,佛教给我们,“因”是过去种的。你命里头有多少财,也是一定的,你想多得一点,得不到,你想少要一点,也不可能,该得多少,到时就会得多少。因此,我们无须为功名利禄而你争我夺,以一份淡然的心态面对得与失。虽然,佛家的开示里有点宿命的味道,却给我们浮躁的心带来了安慰,让人处于闹市而拥有出世之思,无视功名与他人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