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者”1号卫星的特点是什么?
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美国加紧努力,迫切地想将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4个月后,也就是1958年1月31日,“探险者”1号人造地球卫星在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基地,由“朱诺”1号火箭发射升空,共运行了111天,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
多级火箭的工作
第一级火箭最大,提供的动力也最强,因为它要推举的重量是最大的,且所受的地球引力也是最大的。每一级火箭都装有发动机与燃料,这是为了提高火箭的连续飞行能力与最终速度。当第一级火箭耗尽燃料后,就开始自动分离并脱落。整个发射载具会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高,每级火箭都是如此,直到有效载荷进入飞行轨道。
“探险者”1号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最远处离地球2250千米,最近处离地球360千米。
由于使用了重金属汞,仅电池的重量就占“探险者”1号总重量的2/5。
“探险者”1号人造地球卫星直径15厘米,重14千克,只有“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地球卫星的1/6。
“探险者”1号是首次使用新发明的晶体管的人造地球卫星,这种晶体管有助于控制卫星的电路。此外,相比以往使用的电子管装置,卫星的重量变得更轻了。
令执行“探险者”1号任务的专家们吃惊的是,“探险者”1号进入轨道之后,改变了其原定的每秒旋转12次的方向——没人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发现啦!
“探险者”1号首次发现了一条环绕地球的高能粒子辐射带,在赤道附近呈环状绕着地球,并向极地弯曲。这一辐射层被称为“范·艾伦辐射带”,辐射带内的高能带电粒子对宇航员和航天仪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性。
跟踪站
当火箭、人造卫星、太空探测器等航天器在太空中行进时,它们会向地球发回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以无线电信号的形式传送的。当这些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时,地面上巨大的碟形天线就会探测到这些微弱的信号,并转动以指向或跟踪它们。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所以全世界要设置不同的跟踪站轮流探测信号。
未来到底会怎样?
“探险者”系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一直延续到1981年,当时的“探险者”59号人造卫星在研究阳光与受污染的空气如何形成烟雾。
位于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的跟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