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shěn]
【姓氏来源】
沈姓的起源主要有三:
其一:出自姬姓,以国为姓,为黄帝后裔。周王朝建立后不久,周武王驾崩。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摄政。武王在位时分封的用以监察殷商遗民的三监:霍叔、管叔和蔡叔,因为不服气周公旦的摄政,遂与武庚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来为周公旦所灭。文王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成王将其封于沈国,又称聃国。因此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的后裔子逞,逃奔楚国,其子孙后裔遂以国为氏,称沈氏。
其二:出自芈姓,为颛顼后裔。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于沈邑,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为姓,称沈氏。
其三:出自少昊金天氏。据《左传》和《姓氏考略》中所记载,沈、姒、蓐、黄四国皆为少昊裔孙台骀氏之后。春秋时期,沈国为晋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沈氏。
【郡望堂号】
沈姓的郡望主要有吴兴郡、汝南郡等。
吴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吴兴)。
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
沈姓的堂号主要有“吴兴”、“梦溪”、“三善”、“六礼”等。
【繁衍变迁】
沈姓发源于河南,沈国被蔡国攻灭后,其子孙后代出奔到楚国,在河南定居。东汉时,沈姓人开始南迁,主要迁至浙江等地。沈姓人大举南迁,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时期,沈姓人就已经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各地了。唐宋之际,中原地区的沈姓人开始进入东南沿海,如福建等地。明朝末期,福建以及广东地区的沈姓人渡海移居至台湾,也有向海外迁徙的。
【历史名人】
沈约:字休文,南北朝时期梁国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创作了《二十四史》中的《宋书》。并创有“四声”之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
沈佺期:字云卿,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著有《独不见》、《夜宿七盘岭》等诗歌。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十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枕中记》就是“黄粱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等各种自然科学,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
沈周:字启南,明代杰出书画家,为明代吴门画派四家之一。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著有《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等。
【姓氏名人故事】
沈亭的传说
沈郢是春秋时期的人,是沈姓的始祖聃季载的后裔。他品德高尚,智慧过人,为当时的人们所敬仰,其才智被广为传扬,秦国的国君也对其有所耳闻。
当时沈国已经灭亡,秦王想使秦国强盛,称霸天下,正是求贤若渴收拢人才之际。
秦王听到世人对沈郢的种种传闻,心中对这位有济世之才,能建国立业的能人极为思慕,很快派官员带上贵重的礼品来到沈郢的居所,转述自己想邀请他到秦国当宰相的心意。秦王原以为沈郢会欣然应邀,但是未料想沈郢为人清高,对富贵和名气完全不在乎,只爱读书;并明确向前来的官员表示,自己不愿与虎狼之国的秦国有来往,更不愿为虎作伥,辅助秦王。
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沈郢在自己的家乡,颍河之滨建了一个亭子,名叫“沈亭”。沈郢经常与好友一同在此钓鱼游息,自得其乐,度过了悠闲的一生。他高洁的品格受到后世的称颂,为世人所敬仰,沈郢被人称为“高士”,意为志趣高尚,出尘脱俗之人,而他所建造的沈亭也因为这段典故而闻名天下,被世人津津乐道。
沈郢志趣高尚,不为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