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国:灿烂文化的消失
古格王国遗址建筑有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在其寺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古格王国是在公元9世纪时,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700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
在西藏阿里地区象泉河畔海拔约3700米的高原上有一座被赋予“阿里江南”之美誉的县城札达县。距县城18千米的扎布让区一座高约300米、方圆1平方千米、四面陡峭的山岗上,屹立着一片建筑群。远远望去,高耸入云,气势不凡,这片建筑群就是著名的古格王国遗址。如今的古格受到世人注目,其优美的风景,绚烂的壁画及诸多未解之谜,每天都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然而就在十几年前,这个璀璨的国度竟未被人所知,独自孤立于历史的寂寞中。传说中的古格王国是个黄金遍地,富足奢华,拥有十余万之众的繁盛王国。其消失的历史离我们并不久远,17世纪中叶突然湮没,为何如此强盛的王国一夜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几万人口及他们的后裔都到哪里去了?古格王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呢?
阿里地区是西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许你对西藏的吐蕃王朝比较熟悉,象雄部落可是在吐蕃王朝之前就曾经雄踞于此。据史料记载,公元7世纪,象雄王李迷夏娶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妹妹为妃,婚后两人不和,这位妹妹于是请求哥哥派来的使者捎信,让哥哥来攻打象雄。不久,松赞干布果真消灭了象雄。
飞天与狮图
古格王国崇尚佛教,在其遗址内仍保留有大量的佛教殿堂及寺院。这些建筑中大多保存了相当精彩的壁画。壁画广泛吸收各地艺术精华,设色鲜艳,风格浓丽,生动反映了古格人的生活场景及宗教习俗。
古格王国遗址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吐蕃王朝末代统治者朗达玛时期国力大衰,又实行政策,削弱教会势力,引起风雨飘摇中的政权更加动荡。公元843年朗达玛被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时间为公元9世纪。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17世纪中叶,古格王国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叶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
国王与王后像 古格王国
这段历史头尾非常清楚,也为多数人所认可。不过,几百年间的古格王国的状况却十分神秘。有人说,基于史书记载及现在从遗址中可探寻到的深厚佛教文化,可得知古格王朝是有人口10万之众(史书记载古格曾以十几万人共抗入侵者),实力强大,雄踞一方的王国。王国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种说法是,古格王国并没有如此强大与重要,其仅仅是一个人口万人左右的小小城邦。首先,如果古格如此强大,拥有十几万人,又有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其次,从现今的遗址来说,统计有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各类佛塔28座,这些建筑是不可能容纳太多人的。最后,古格城周边的自然环境现在基本沙漠化,即使在几百年,上千年前,这小片土地,以当时的生产水平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的。因此,估计古格城是一个万人上下的城邦,最后被战争一举毁灭。
最早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考察的是英国人麦克活斯·扬。1912年,他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来到这里进行考察。此后便有探险家、旅行者、摄影家和艺术家们源源不断地来探奇访幽。但真正的科学考察是从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开始的,这次考察对整个遗址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古格王国整座城堡建筑在黄土坡上,地势险峻,王宫、庙宇、碉楼、佛塔、洞穴有序布局,自上而下,依山叠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宏壮观。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最上层是王宫,中间是寺庙群,底下是普通居民房屋及奴隶的居住地,体现了王权的至高和宗教的权势。城堡的建筑还充分考虑到了防卫功能,外面路陡山险,又处处加设岗哨。城内山体,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可以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内外结合,这座古堡可谓固若金汤。
在古格王国遗址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建筑主要是佛教殿堂。古格王国在建国之始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第二位国王意希沃退位出家,并在象泉河南岸修建了阿里最大的寺院——托林寺。在古格遗址的佛殿中现存较完整的主要有坛城殿、白殿、红殿、威德殿、度母殿等。里面发现了大量的壁画、天花彩绘图案、泥塑等佛教艺术品。其中佛殿中的壁画和天花彩绘展示出了古格文化艺术的高度成就。
佛殿壁画取材广泛,最具特色的要数佛传故事了,如释迦降生、天人浴太子、夜半逾城等等。此外,还有不少的佛、护法金刚、高僧等绘画,也有古格王统世系图、庆典图等。古格王统世系图等壁画对研究古格历史及古格建筑的年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佛殿中的天花板彩绘也极富特色,绘在梁椽间的天花板上或藻井上,这是古格王国特有的佛教艺术风格。所绘之画丰富多彩,有人物、动物、植物,等等。其手法之精妙,让现代人叹为观止,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之作。
古格王国的王宫遗址集中在山顶。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两条陡峭的暗道与外界相通。在边沿处还有土坯筑成的防护墙,碉堡林立,真可谓戒备森严,形成易守难攻之势。
红殿 古格王国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古格王国塔寺遗址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佛教在古格王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国都及其附近的遗址有大量的佛教寺庙、洞窟遗存。其中的佛教建筑、雕塑、绘画风格相当驳杂,融合了各地的风格与风尚,具有印度、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伊朗、中亚、中国内地的特色,由此显示了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图中是古格王国国都附近的塔寺遗址,与南亚地区的佛塔极其相似。
山顶的建筑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以议事厅和国王寝宫为中心的王宫区;以佛殿为中心的一处皇家寺院;储藏着大量盾牌、箭杆、火药筒的军用仓库。在王宫周围,考古学家们还发掘出了十多个洞窟,里面藏有许多武器、生产工具以及藏文典籍等。据专家们推测,这里很可能是国王的库房。
在古格王国遗址中最具争议而又悬而未决的是古格王国的“千尸洞”之谜。该洞位于古格王国遗址北面断崖内。洞口十分狭窄,仅能容一个人弯着腰进出。走进去以后,里边豁然开朗,分主室和南北两个侧室。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不论是主室还是侧室都横七竖八堆满了人的遗骸,而且这些遗骸都没有头!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虽然没有头骨,洞中却发现了许多人的发辫和绑扎的发束!有一具蜷曲着的尸体保存得较为完整。尸体外面包裹着一件藏式无领粗布长袍,身子被一根毛绳紧绑着,两只手交叉着置于腹前,由其头发上的松耳石和小铜环等可以看出这是一具女性的尸骸。这些尸骸的头骨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头发而不见头骨呢?
如此众多的无头尸骸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的人认为这些人是战争中的俘虏。古格王国是一个好战的王国,很有可能在战争胜利后杀一批俘虏以示庆贺。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古格王国特有的宗教仪式。但这只是猜测而已,也没有可信的文献资料证实。
古格王朝是一个怎样的国度,是强大的王国,还是偏处一隅的小城邦?最后那场战争到底是如何毁灭古格的?古格王国的这些无头尸骸是殉葬者吗?如果是,那他们为之殉葬的主人是究竟是谁呢?在这个洞中却没有找到一个棺椁。如果他们并非殉葬者而是死者,那么那具被绳子捆着的女性作何解释?难道这也算他们的丧葬仪俗吗?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这个谜至今仍未解决。
持钵图 古格王国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寺。托林寺是10世纪末建成的古格王国最重要的寺院,同时是西藏西部最著名的佛寺,1076年,托林寺召开大法会,史称“丙辰大法会”。托林寺现存殿堂10座,其中大部分为古格王国时期的建筑。此图是殿中的壁画,融合印度、巴基斯坦的画法,是古格王国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