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时代:古老印度的遗音
“吠陀”的编纂者们自称雅利安,他们所说的梵文属于印欧语系,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750年开始进入印度,逐渐征服了当地的居民,此后便在当地定居。他们定居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积累,国家产生了。
“印度”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在中国古代,印度又称“天竺”。
在古代印度文明史上,自哈拉帕文明后有一个断节,直至公元前1500~前600年间,进入吠陀时代。“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吠陀经》即是包含当时各种知识的文字资料。《吠陀经》的编辑者叫做雅利安,意思是高贵者。《吠陀经》的代表作是《梨俱吠陀》、《沙摩吠陀》、《阿闼婆吠陀》和《耶柔吠陀》。这四种《吠陀经》中,《梨俱吠陀》产生时间最早,其他稍后。解释《吠陀经》的著作叫做《奥义书》或《梵书》。《吠陀经》也是一种宗教著作。“吠陀”是雅利安人结合达罗毗荼人文明产生的新的文明。在《梨俱吠陀》中,雅利安人称“达萨”是他们的敌人。“达萨”是低鼻黑皮肤的邪恶之人。雅利安人信奉自己的战神因陀罗,把自然万物都化成神灵,如太阳神、雷雨神、河川神等。天界、地界、空界称为“三界”,各由不同的神灵主管。
古印度城市文明的遗址
石灰岩雕像
这是印度河文明最著名的考古文物之一,一般认为是僧侣或国王像;蓄须、前额缠带,长及膝盖的短裙束腰,外衣斜遮着一个肩膀,与同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国王形象十分相似。
吠陀教是婆罗门教的前身。雅利安人认为普鲁沙神是最高的神,千头千眼千足,头生婆罗门、身生刹帝利、脚生首陀罗,月亮、太阳、天空与风都是他的身体派生的。雅利安人四个瓦尔那等级——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也由此找到理论依据。
大梵天像
在印度河及其支流两岸,一支训练有素的民族在灌溉农田,建造城市,该民族被称为“哈拉帕人”。
《吠陀经》中表明,三大神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分别象征“创造”、“护持”与“毁灭”。梵天又称大梵天,是三位大神级别最高者。他诞生于一个“梵卵”中,他的出世犹如中国的盘古:劈裂卵壳,上半变成天,下半化成地。他有五个头,被湿婆砍了一个,其他四头面向四方。他的千只手中拿着《吠陀经》和莲花等物。毗湿奴则三步跨过大地,四只手中拿着仙杖、法螺、莲花和轮宝等物。他的妻子是吉祥天女。毗湿奴在婆罗门教中称为“救世主”,地位次于梵天。湿婆是舞蹈与苦行之神,有三只眼睛,中间一只眼睛喷火,毁灭一切。在吠陀经典中,毁灭意味新生。除了这些神外,受崇拜的还有火神阿耆尼、雨神巴健耶等。
毗湿奴寺南面的浮雕,浮雕主要表现毗湿奴侧卧的形象。
女神赤陶像
《奥义书》中记述了婆罗门教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或宗教上的解释。他们认为世界是一种幻象,梵天女是灵魂的真实存在。肉体是虚的,精神是实在的。人死后灵魂重新归于“梵”。由于人在世时作了许多“孽”,死后就投胎成各种动植物了。梵我合一才能脱离轮回。这实质是为奴隶主的统治找理由。